登陆注册
5953100000004

第4章 生命涅槃(4)

谭县长对着赵书记的遗体深深鞠了三个躬,抹了一把泪水,走到一个高处,面向干部群众声嘶力竭地大声吼道:“同志们,政府办公大楼垮了,可政府还在,政府就在这里哪!大家都过来,我们部署救灾啊!”人们听到了谭县长铿锵有力的呐喊,仿佛听见了集合的号令,身体里感觉有了一股子力量在升腾,纷纷向经大忠这里聚拢过来。谭县长抚摸着县政府的牌子,大声喊道:“我宣布,北川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就地成立了!”然后开始布置救援工作,蒋洪生被分工负责医疗救援。距地震发生仅仅10分钟,北川县委县政府便开始恢复了工作。

蒋洪生的脑子重新转起来了,他知道自己需要马上去医院组织救援。可当他赶到县中心医院的时候,这个拥有百年历史、一千个床位的医院已经不存在了,他的任务变成了从废墟里救人。北川县城地处两山之间,大地震引发山体大面积滑坡,许多人被巨石砸中或身亡或受伤,到处可见废墟,到处可闻哀号,其境况惨不忍睹。蒋洪生机械地奔跑着,一边组织临时聚集的干部们救人,一边弓着腰,挥动着两条胳膊奋力地寻找着废墟底下的生命。到天擦黑时分,他一个人就从废墟里刨出了10条生命。

此时的蒋洪生有些筋疲力尽了,但他顾不上歇息,继续指挥抢险战斗。一名干部跑来报告说北川小学垮了,压住很多学生。他一听急了,大手一挥喊了声:“跟我来!”率队朝小学校那边跑去。路过电力公司宿舍楼时,他突然心里一阵悲怆:遭了!16岁的儿子不就因病休学住在这里嘛。可摆在他眼前的,是夷为平地的一片废墟。听见呼救声,他顾不上是不是自己的娃,离谁近就救谁。在北川小学,蒋洪生又救出了两个孩子。

由于余震不断,北川县政府开始安排受灾群众向平坦开阔的地带转移,大部分群众被疏散到北川中学一带,小部分群众被疏散到县政府大院。此前,蒋洪生曾越过像山一样的废墟寻找民政局。然而,民政局大楼已葬身于滚石之下,大楼上的土石厚度高达10多米。事后他知道,局里的3个副局长全部遇难。天黑了下来,蒋洪生抓紧时间奔跑呼号,招呼灾民向北川中学转移。在奔跑中,他的左腿不知被什么剐伤了,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他就拐着伤腿坚持工作。

震后第一夜伴着凄风冷雨降临了。

北川中学门口的街上,聚集了三四千名受灾群众,他们是在绝境中获得重生的人,懂得如何逃生,如何自救互救,如何相互扶持。因为衣被压在了废墟下,他们只能蜷缩在露天里或屋檐下,任雨水打落在身上,冻得瑟瑟发抖。没有水,没有电,只有寒冷和饥饿,而较强的余震大概10多分钟就有一次,人们惶惶不可终日。不少妇女和孩子惊吓过度,像傻了一样呆坐着,或是不停地来回乱走动。蒋洪生急忙去了县政府,千方百计找来两台汽油发电机,几个灯泡开始闪动微弱的光芒,惶恐不安的人民顿时感觉有了一丝暖意。有人问蒋洪生:“能不能找点儿吃的和被子啊局长?”蒋洪生发愁了,房倒屋塌,黑灯瞎火,余震不断,上哪找被子和吃啊!可眼看着群众遭了灾受了难,我蒋洪生作为一名党的干部,岂能袖手旁观,被苦难吓到呢?于是,他操起大喇叭,亮起大嗓门喊叫道:“各家各户注意啦啊,我是县民政局的蒋洪生,哪家房没倒的,能不能给遭灾的伤员拿点儿棉衣棉被啊?我代表县委县政府谢谢大家啦!”

一些居民开始响应,冒险回家拿出棉衣棉被和食品。一时间,寒夜中又多了一丝温暖。一有什么事儿,大家就四处喊“蒋局长”,蒋洪生成了灾民的主心骨。得到人民群众的如此信赖,蒋洪生心里热乎乎暖融融的,有什么比群众信任更叫人舒心的呢?他忙了个忘记喝水吃东西,忘记了自己的亲人的安危与否,忘记了自己的一条伤腿孩子啊流血。他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4时,终于有了个空闲,一屁股坐在了泥水里,浑身像散了架子一样。他只穿了一件浅蓝色的T恤衫,冷得全身颤抖。偏偏老天不开眼,下起了雨,细细密密的雨丝泼洒个不停,人猫在临时搭起的窝棚里,还是觉得冷。总算得以歇息一下的蒋洪生此刻想起了他的贤惠能干的老婆,想起了他那可爱活泼的儿子,想起了局里的22名与他同舟共济的同事,身子打了个激灵站了起来,伤腿一阵钻心的疼,迫使他又坐在了地上。他喃喃自语道:“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是受伤了,还是已经不在人世了……”

蒋洪生顽强地站立起来,拖着伤腿赶到民政局所在地。漆黑的雨夜里,蒋洪生和他的同事聚到了一起。民政局共有21名干部,仅10人幸存。这一刻,在这个互相依靠的集体中,蒋洪生是中心,是温暖的依靠。大地震后的5天时间里,蒋洪生总共就睡了7个小时。群众每次见到他,他的眼圈都是红的,有人夸他是北川的英雄。“我不是什么‘英雄’,县上的每个干部都一样。比如我们的民政干部何征雄,他胳膊骨折了,还坚持发放赈灾物资,最后伤口红肿化脓。还有邓伟和母志艳,两人腿部受伤,却不肯请假。”蒋洪生说着,又忙别的事去了。他来不及回头,来不及震惊,来不及感动,来不及落泪,一切都是为了救援。

早晨还是来临了,这是震后的第一个早晨。山头射出一道暖光,呼应着从恶梦中醒来的黎明。黎明的呼唤对于废墟里的人来说并不重要,可是,黎明对活下来的人尤为重要。它告诉人们,不管发生什么,日子还要继续的。

这天上午,四川宜宾县民政局一位领导带着50万元的救灾物资赶来。蒋洪生立即带领他和前线救灾指挥部接洽,之后又赶去开会。在北川县救灾指挥部的帐篷里,县委抗震指挥部要求他马上制订方案,给受灾乡村运送粮食和药品,较近的乡村由蒋洪生组织志愿者车队运送,偏远乡村由解放军负责运送。蒋洪生走出帐篷,急着安排去了。蒋洪生真的很忙,事情也很杂,现在要调度今天和明天的粮食供给,并且每天都要统计救灾物资、物品和食品的发放情况,并及时上报缺少什么。对捐赠单位的接洽工作,也由他牵头负责。他伤感地说:“晚上没事儿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局里的那些老哥,他们要是还活着,怎么也能替我顶一顶啊!可惜都走了,都走了。”他凝望着,那座集市,那条巷子,那山路,那小桥,那盏灯,都看不见了,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生离死别?

噩耗相继传来。五天后的下午,蒋洪生才得知自己在地震中已经永远失去了儿子、二姐、侄儿、岳父等15位亲人。他默默地听着亲戚对他诉说这些亲人遇难的经过,他一言不发,一滴眼泪也不落。妻子最了解丈夫的心情,她紧紧攥着蒋洪生的手,哽咽着说道:“洪生啊,你想哭就哭吧!”蒋洪生搂住妻子的肩膀,嘶哑着嗓音说:“失去这么多亲人,我能不伤心吗?我又不是铁打的。可我有时间哭吗?总有一天我要大哭一场的!”蒋洪生闭上眼睛说,“哭完了,还要继续做事情。对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必须懂得感恩,回报支援我们的人,奉献祖国和社会!”说完,蒋洪生告别妻子,率领身边的干部继续战斗了。

世界的目光凝结在这一刻了。军队的行动最为迅速,老百姓说,中国军队这回真的动了血本了。每次灾难来临,军人总是冲在第一线,与老百姓生死不离。13日中午,四川军区的精干小分队抵达震中汶川县。这是进入震中的第一支部队。

英雄的历史在召唤中登场了。冲锋的时刻已到,献身的时刻已到。

北川上空,乌云滚滚。童刚他们即将在北川上空伞降了。“同志们,下面就是重灾区北川,他们急需我们救援,是天上的凤凰,还是地上的鸡,全看你们的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相信,你们不会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出色完成任务!我的要求是,着地以后,一个都不能少!听清了吗?”童刚带头喊:“明白啦!保证完成任务!”范大林等20名突击队员,齐声回应:“是!”他们喊着,就纷纷往伊尔—76飞机舱口聚集。

“投入伞降!”郝立国嘶喊了一声。

轰地一声,飞机舱门缓缓打开。他们个个屏住了呼吸,心提到了喉咙口。童刚没有丝毫的犹豫,眼睛一闭,嗖地一声,第一个跳下去了。随后,20位勇士紧跟着从天而降。这堵上生命去拯救生命的一跳,是世界伞兵史上最辉煌的一刻。他们离开机舱的瞬间,风没止,雨没歇。但是,他们携带着希望之光,投射到最需要他们的灾民中去。

人们发现灾后的天空上,立刻盛开起二十朵绿色的云彩,向着废墟的大地扑进,扑进。这里平均海拔4000多米,大气压只有400毫米,氧气含量只有海平面的一半,而且还是强风地带,一直是空降兵的“死亡谷”。这是选了又选的降落地点,降落地点选在山谷的一块丛林,不能往北川废墟上跳,他们都知道,因为落地前十米,降落伞收缩不起作用,等于从十米高的房顶直接跳下。在空中,降落伞鼓满了风,四个角像四瓣羊角花瓣儿缓缓降落着。花瓣簇拥着童刚,他对自己的面容和体态是看不清的……

童刚在接近地面时,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风流,一时无法准确掌握降落地点,好在他落在一块山坡的草地上,而同乡战友老范却挂在了河谷旁的一棵树上,树干发颤,嘎嘎断裂,老范随时有可能掉进滚滚流淌的大江里。童刚朝他呐喊了一声:“大哥,别动,等着我。”老范脸上没有恐惧:“我不动,好兄弟。”童刚爬上旁边一棵大树,上到顶端再抓紧枝杈,身子猛地一悠悠道了老范的这棵树上,一点点靠近降落伞,掏出匕首割断了伞线,艰难地营救了老范。老范激动地与童刚紧紧拥抱,连声说:“格老子谢谢你喽,我的好兄弟。”童刚说:“都是好兄弟,谢啥?”两人与其他战友汇合了。但是,一个叫张一生的战友失踪了。郝国立班长留下两名同志寻找,其他队员翻山越岭向北川县城徒步跋涉,用砍刀开路,与死神赛跑。

翻过了一座小山,又转过一个山坡,童刚他们站在山顶上,朝山下看去,看到了北川县城,那里一片浪迹,除了少量出矗立的高楼,楼房东倒西歪,有些被泥石流淹没,石头压住了街道,到处流动着死亡的气息。他们哭了。飞沙飞进童刚的眼里,他用眼泪把它们冲刷出来。容不得他们震惊,一阵余震袭来,巨石哗啦啦滚过,老范嘶喊了一声:“躲开!”然后摁了一下童刚的脑袋,躲过了一块巨石。他们的第一任务是勘察灾情,郝国立让童刚赶紧给团长通话,卫星电话都通了,童刚却眼前一黑,哑着嗓子说不出话来。郝国立抢过他手中的电话,哽咽着说:“报告首长,北川县城平了,巨石滚落,道路堵塞,太残了!”团长那里催促:“请再说一遍!”郝国立泪流满面:“首长,北川是最重的灾区,太残了!都平了!”团长给他们下达命令:“北川的情况我们知道了,你们先冲上去,赶紧救人,时间就是生命!”郝国立抹了一下眼睛:“是!”他转了身,指着山下大声命令道:“同志们,灾区人民等着我们去救助,立功的时刻到了,跟我来!”童刚和他的战友们整理好行囊,像猛虎下山一样义无反顾地冲向他们的战场。

下雨了,救援队伍是踏着泥泞进了北川城。粗密的雨点子,鞭子一样抽打着童刚他们。童刚耳边震响着爷爷的那些嘱托,才两腿生风,虎虎生威地奔赴抗震战场的。“赶快救人!”这是进入县城后,站在废墟上的班长郝国立发出的号令。有群众大喊了一声:“解放军来了,我们不怕了!”童刚和战友们奋不顾身地冲到废墟上,开始了紧张的扒人战斗。不一会儿,他就从一处废墟底下扒出了一个小男孩,大约七八岁的样子,还活着,浑身是血。他把孩子交给一名医务人员,又从木梁下面拉出了孩子的母亲,她被砸断了双腿,失血过多已经昏厥。血,搀杂着墙灰土的人血,沾满了童刚的双手,黏糊糊的,带着一股刺鼻的腥味。跨过几处木头与砖堆,又越过半截断墙,他的眼前猛然闪出一具白乎乎的丰满女尸,两位直了眼的老人,正在院子里往裸尸上盖一条破被单。一问,新婚丈夫还埋在旁边的砖瓦中,童刚竭力控制住涌上大脑的热血,忙和大家奔上那座半人高的房堆,用双手疯狂地扒开了。玻璃、瓦片、钢筋很快就把他的双手划得鲜血淋漓。盛夏季节穿的解放鞋不断碰到钢筋上,脚被划开了一道道肉口子,他竟一点也没觉出疼来。范大林扒出了一个蚊帐,童刚忙跑过去,按了按那个蚊帐,像皮球一样有弹性,凭感觉,他断定这是人的肚子!他忙把周围的人喊了过来,小包围圈里出现了四五双手,砖、瓦、木片、灰土纷纷飞向一边,很快那赤条条的大腿和热乎乎的身子就露出来了。几分钟后,一幅惊心动魄的惨景赫然出现在人们面前,只见两根水桶般粗细的房梁,紧紧地挤住了一个扁脑袋,两条胳膊蜷缩在胸前,不断地抽动着……童刚抢上去用力推开房梁,伸手搂住那个不规则的头颅,血水和脑浆顿时倾泻在他的军装上,染花了一大片。新郎在他怀中噗噗地直喘气,紫色的泥沙和血浆不断从口鼻中喷出来……

同类推荐
  • 考上大学的苦恼

    考上大学的苦恼

    在中国,上大学是多少人的梦想。无论对家长、学生还是学校,中小学长达12年所有的教育,归根结底目的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考上大学。然而,当成千上万的考生挥汗如雨奋力拼搏饥不择食般地从拥挤不堪的高考独木桥中挣脱,总算闯进大学的校门时,迎接他们的难道只有鲜花与欢笑吗?不!当他们如梦初醒,发现自己原本选择志愿的权利被无情剥夺、进入的大学和专业是学非所爱、对大学的陈旧的教材和平庸的教师都大失所望的时候,苦涩与无奈便不可避免。
  • 雨城

    雨城

    失去父母的孤儿六一为了生存走进社会最底层,后当知青用稚嫩的肩膀挑起生活的重担,拉架车、淘沙石、开田种地,劳动者的质朴善良滋养了他,钻营者的鲜廉寡耻警醒了他,在人生的苦难中渐渐长大。四人帮粉碎后考上大学,开始了新的生活。
  • 妖惑②:蛟郎

    妖惑②:蛟郎

    他娘的!这个女人到底知不知道羞耻?一天到晚在客栈里招蜂引蝶不说,还宣称自己是个“寡妇”?!他若不好好给她“教训”一下,岂不有辱他“沙漠之王”的名号!王八蛋!这个男人到底有没有脑袋?他十四年前就被她休了,还想教她守什么狗屁妇道?!她若不给他点颜色瞧瞧,这“风骚老板娘”的招牌岂不要给人拆了……
  • 永不消逝的军歌

    永不消逝的军歌

    猛虎营营长高大山和连胜营营长陈刚,战场上掐了大半辈子,个人感情上也不甘示弱。高大山与被自己救下的落难女子秋英结婚,陈刚则娶了老家千里寻来的童养媳桔梗。东北剿匪高大山一坛酒说降姚得镖,旗高一着;陈刚入朝作战运筹帷幄,旗开得胜。每一次战斗前,都以拉歌开始,军歌在两大阵营唱响,士气大振,所向披靡。
  • 你好,财神

    你好,财神

    原本落在小余背上的那缕阳光已经转移到了地上,一只斑蝥在那缕阳光里振翅翻飞。小余往那只斑蝥横了一眼,收回目光时,见屏幕上红娟的头像怎么暗了。他就发去一句,怎么隐身了?久久不回,小余就想,或许跟前几次有过的那样,她扔下电脑正在往这里赶呢。女人心,六月天,她肯定是心血来潮地往这边赶了,想帮他整理东西呢。小余就静静地等着。
热门推荐
  • 乐神

    乐神

    时间(清)咸丰年间。人物罗侃男,20多岁,背哥队柱头,打鼓草哥师,猴戏班班主,能言善歌,幽默风趣,人称活宝。罗草鞋罗侃之父,50多岁,读过私塾,有点文化,以打草鞋卖为业,外号罗草鞋,喜张扬。山桃山中美女,原下河马戏班驯兽员,时值妙龄,能言善唱,性格泼辣,心灵活泛,人称歌仙,罗侃老婆。幺嫂幺站旅店老板,30多岁,乐善好施,行侠仗义,为人豪爽大方。李川平男,40多岁,当地富豪,里长,后升乡长,好色、媚上、心狠手辣。
  • 宝宝的笨蛋妈咪

    宝宝的笨蛋妈咪

    那晚,蜜月旅行的他和单身的她发生一梦缠绵…“啊,你是什么人,你怎么能爬上我的床?”第二天早上,她发现自己床上多了个男人。“我也想知道你是谁,你看清楚这是我房间。”他的新娘怎么变成了一个陌生的美丽女人?“天哪,真不是我的房间,对不起,我上错了床…”呜呜,天下间还有这样的事情,她失身还要道歉。两人糊里糊涂有了一次缠绵,那么真正的新娘在哪?“道歉有什么用,你还不赶快起来去向我老婆解释。”男人的老婆进房间看到的就是这一幕,生气的跑了出去。那日,她苦苦向男人老婆解释自己的错误,但是他们依然离婚了。一对新婚夫妻就被她拆散,于事无补,她草草结束了自己的旅行。可悲的是,一个半月后,她发现自己怀孕了,才不过一次她居然就?怎么办?孩子他爸可不知道孩子的存在,她也无法找到他呀?两年后,他与她再次‘重逢’,其实是他蓄意安排的一场意外再遇。自两年前的那一晚之后,他时不时的想起那夜的旖旎缠绵,终于找到了她。他对她展开强烈的追求攻势,可对爱情持怀疑态度的她断然拒绝他…再次面对这个有过一次缠绵的男人,她心里好乱,他是来和她枪宝宝的吗?“每周六和星期天来给我暖被,我就不和你抢宝宝。”他,他竟然提出这样一个可恶的条件,可她却没有拒绝的权利,只好妥协…◇筱筱作品◇〈酷总裁的偷孕妻〉〈宝宝的笨蛋妈咪〉
  • 浮生三侃

    浮生三侃

    本书集中了我关于艺术、男女和足球三方面的话题,想来都是娱人娱己的闲情文字。在“门外谈艺”,我写了一部分关于书画的评论和品评文字,有古人的,有今人的,更有我们身边熟悉的书画家。因为我闲来也临池学书,附庸风雅,忝为墨客。本书还收录了我的硬笔书法作品《文赋》。
  • 风门

    风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转移是这一趋势和规律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加快,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的数量将持续而快速地上涨,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
  • 不要相信你的耳朵

    不要相信你的耳朵

    你知道的,好多单位都有一个资料室,有的还不止一个;管资料的,要么是个富于图书管理经验的中年妇女,要么是从某个岗位退下来发挥余热的行将退休的小老头儿,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年纪轻轻;不谙世事的小姑娘,文化不高,没啥本事,甚至长得都不大好看——多半是某个领导的女儿,侄女,小姨子,靠了裙带关系进的单位,又实在没有合适的专业对口部门安插(她压根儿就没有专业可以拿去对口),就放到这么个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上来;在这里呆着的人,往往都很安心,他(她)知道这份工作虽然清贫了点儿,但也轻松,收入也很固定,许多跟自己一样年纪一样文凭一样本事的人都在待岗中。
  • 琥珀

    琥珀

    周喜良他们上班头一天,看见了那个叫菱香的女人。上班头一天,不是下井,是参加培训。新工人下井前,都要进行一周时间的安全培训。参加那次培训的是新来的农民工。松塔儿沟一共来了他们五个人,除周喜良外,还有王乐、郭永顺、江玉水、刘树山。那时候刚过了年,汽车在飘飘洒洒的小雪中整整跑了一天,才来到了这个井口。巨大的矸子山就像埃及的金字塔,高高的贮煤仓就像卫星发射塔。宿舍的火炕上摆放着他们自己带来的被褥,地上一个个摆放着他们盛杂物的箱子,还有一个暖壶放在箱子上,再就是他们下井带饭用的饭盒子。他们新奇着,兴奋着,又说又笑。
  • 侠义谱

    侠义谱

    老花翁,茅屋中,揽春雨,剪秋风,莲菊桃杏倚乱松。摘花枝,夹绿槐,换得大钱两三子,醉醺醺出城归来。披斜阳,闻打钟,白云红叶映山红,抬眼月出东山中。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夜深沉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夜深沉

    《夜深沉》是一部令人感喟的女性情感史。一位美丽、极富艺术才情的街头歌女,被捧红为京剧名角后情感迷失,难拒纨绔子弟之诱惑,堕入火坑,被军阀、富商所摧残,欲逃不能……一位执著不渝的爱慕者旷日苦恋,奈何贫富之差,阴差阳错,一直在痛苦中徘徊,最终无奈地娶老板的姘妇为妻。夜深沉,情也深沉。
  • 诃利帝母真言法

    诃利帝母真言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