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70200000004

第4章 萧红:民国中一个苦命的才女

民国文化的土壤上,有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她就是萧红(1911—1942)。一个惊世骇俗的女子,24岁时,以中篇小说《生死场》一举成名,扣开了民国文学的大门。对于萧红的作品,早年,在学生时代我们就学习过一篇散文《火烧云》。对那篇课文,从文章构思上,从语言特征上,老师讲得眉飞色舞,只是,那时的我们不知道,作者萧红是那么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

电影《黄金时代》,就是描写萧红短暂而传奇的一生。作为一部有些类似“传记”的电影,导演许鞍华和编剧李樯用严谨得有些苛刻的手法,搭配汤唯展现的民国气质,将萧红展现在大银幕上。不少人是从这部电影开始了解和认识萧红这位被称作“民国第一苦命女子”的。

前年,我在书店里无意间翻看到一本书,萧红的《呼兰河传》,浏览了几页,一下子就有了兴趣,爱不释手,当即买下。回到工地上细细品读,这才是真正的一位了不起的才女,在她的笔下,民国的小镇和风土人情,像一幅幅画卷,在我的眼前徐徐地展开。

她写的是小说,读来有着散文的感觉,有着一种高度的真实感,这不光靠技巧完成的,而是一种非凡的才华。就像莫泊桑在羊脂球中所写的羊脂球这个妓女一样,文章结尾写道:“黑夜里送出一声呜咽,那是她没能忍住的一声悲啼。”似乎这事就发生在我们眼前,发生在读者身边,这人就在目光所及之类,她的哭声,我们能清晰可闻。还有苏童的《妻妾成群》也是如此,那个阵佐千老头,似乎在生活中,在街头巷尾随处可碰见的一个人,普通可又独特,让你在茫茫人海,抬眼望去,就能看见他的身影。

萧红在《呼兰河传》塑造的人物,总是有一种辛酸的场景,一种悲苦的命运。比如那个小团圆媳妇,就是胡家的一个童养媳。仅仅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一个天真活泼的女孩,成天乐呵呵地笑。可胡家想给她来个下马威,总是无端地打她,左邻右舍也支持胡家的行为,都说应该打。胡家就越打越凶,时间也越打越长,一到夜里,凄惨的哭声就会划破夜空,很远都听得见。

小团圆媳妇被折磨得生了病,胡家听了跳大神的话,决定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可以想象,开水淋到身上的那一刻,小姑娘是如何撕心裂肺地哀嚎。那是一种不忍目睹的残忍,更是一种愚昧无知的体现。洗澡时,很多人来看热闹,只见她被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几天后终于死去了。一个还不懂事的女孩,就被愚昧的人们折磨而死,读来让人心碎的同时,也反映那个时代男尊女卑的现实。作为别人的儿媳,不管你是年龄大小,在男方家里,都没有你当家作主的权利。这是萧红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呐喊?还是反衬她自己悲苦命运的一曲挽歌?

又一个就是跳大神的镜头,“跳大神,大半是天黑跳起,只要一打起鼓来,就男女老幼,都往这跳神的人家跑,若是夏天,就屋里屋外都挤满了人。还有些女人,拉着孩子,抱着孩子,哭天叫地地从墙头上跳过来,跳过来看跳神的。跳到半夜时分,要送神归山了,那时候,那鼓打得分外地响,大神也唱得分外地好听;邻居左右,十家二十家的人家都听得到,使人听了起着一种悲凉的情绪,二神嘴里唱,大仙家回山了,要慢慢地走,要慢慢地行。”从这些文字中,就让我想起了前些年代,我们那儿也有类似的场景,人们把跳神的“巫婆”亲切地喊妈,叫娘,称奶奶、太太,比喊自己的亲人还亲切、温存,着实让人可笑。萧红在描写这些场景时,如行云流水,毫不费力,就如她一直生活在那种环境中。

在感情上,作为多情的才女,萧红和同时代的美女阮玲玉差不多,都命运多舛,都遇人不淑,都敢爱敢恨。只是,阮玲玉做得更绝,以自杀的方式解脱感情的纠纷,企图让对方愧疚一辈子。萧红在感情上更为坚强,可能与她童年的环境有关。1911年,萧红在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里降生,远祖来自胶州半岛的掖县,她降生不久,母亲就死掉了。她的祖父,一个健康而乐观的六七十岁的老人,很疼爱她,另外也有些表姊妹,在离城20来里路的乡村。孤独而又怡然自得的性情,从幼年开始,一直贯穿于她的感情生活中。

萧红和第一个男友汪恩甲,两人的感情也是分分合合,起起落落。十几岁时,父亲将萧红许配给了一位小学教师汪恩甲,或许父亲认为当教师的虽不会大富大贵,可也能衣食无忧,过着平淡的日子。萧红起初对他并无反感,两人经常书信往来,汪恩甲有富家子弟的没落气息,接触愈多她愈增不满,想退婚去北平念高中,父亲坚决反对。最疼爱她的祖父已经去世,父女关系僵冷、对立,萧红以抽烟、喝酒排遣苦闷,性情变得喜怒无常。

那时,她和表哥陆哲舜青梅竹马,关系不错,情窦初开的少女,喜欢上了如小白脸一样的帅气表哥。等对方去了北平念大学,萧红悄悄离家出走,与表哥相聚,进入北平高中部就读,这样,可以和表哥朝夕相处,甚至耳鬓厮磨。可是,表哥早有家室,两人的这一举动,在民国时代,如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块巨石,在老家引起轩然大波,让人不敢相信,不可理喻,是一个天大的新闻。造成两家都不给生活费用,无形的压力,像一座大山一样向两位年轻人的头上压过来,让两人不堪重负,生活举步维艰。

加上北平的冬天又异常寒冷,单薄的衣服也不能保持身上的体温。这时,感情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衣穿,再好的感情也经不起残酷现实的折磨。一男一女的两个年轻人,站在北平呼啸的寒风中,冻得面无表情,瑟瑟发抖。风,掀起他俩的衣角;风,吹乱了两人的思绪。陆哲舜渐生悔意,用呆滞的目光,望着可怜的表妹,欲言又止。他失去了往日的激情,两人关系开始冷淡,寒假只得回到家里。

父亲怕女儿夜长梦多,到时闹得满城风雨,不可收拾,也会让自己颜面扫地,于是把萧红软禁起来。可以想象,正值青春年华的她,心中一定是波涛汹涌,惊涛拍岸,悲伤,难过,生不如死。假期结束前,她与家人周旋,假装同意与汪恩甲结婚,要置办嫁妆,得以去往哈尔滨,趁人不备,再次溜走抵达北平。汪恩甲一气之下,追往北平,萧红身上已没什么钱了,只得跟他回老家呼兰。家人将她安置在距离县城二十多公里的乡下庄园,严密监视,直到10月初,她才伺机跑掉。

走投无路的萧红,无奈之下去找汪恩甲,但汪氏家族已对她深恶痛绝,他俩遂同居于哈尔滨东兴顺旅馆。她曾经那么嫌弃汪恩甲抽鸦片,如今已是心灰意冷,两人一起吞云吐雾,在不尽人意的生活和爱情上,只有用鸦片麻醉自己的神经。后来,汪兄要求两人分手,她回到继母的娘家,汪恩甲曾去找她。此后,她去法院告汪兄代弟休妻,法庭上,汪恩甲却临阵倒戈,表示自己选择离婚。

法院当场判他们离婚,这结局大出意外,萧红怒不可遏地冲出法院,像一头愤怒的狮子,在街头呼啸而过,在街上横冲直撞。只是,肚子饿了,她还得又回旅馆。汪恩甲追来道歉、解释,年轻气盛的他,拥着萧红,一番甜言蜜语,一番柔情蜜意,一次又一次用手指抚弄着她的长发,用手心拭去脸颊的热泪。这时,她的感情一片空白,最缺的就是情爱,只要汪说对她好,她的气很快消除了,两人又同居在一起。

1932年5月,他们在旅馆赊欠的食宿费已达四百多元,房东要钱。萧红已怀孕数月,最需要人照顾之时,汪恩甲对她说,回去拿些钱来。萧红高兴地给夫君送上一个香吻,并站在旅馆的窗前目送夫君远去的背影。谁知汪这一走成了“赵巧送灯台,一去永不来”。

已有五个多月身孕的萧红陷入绝境,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旅馆老板将她赶到简陋、阴暗的储藏室,一股刺鼻的霉味,时时折磨着她的嗅觉,房东天天催她给钱。7月上旬,听说旅馆老板已经找好妓院,要卖她抵债,萧红急中生智,投书《国际协报》求助。这时的她,无论谁对她伸出援手,她都会跟着谁。萧军知道她的处境,心急火燎,送了几册书过去看望她,并警告房东不要胡作非为,不要为非作歹。

可是,那些欠账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萧军一时也拿不出来,只得想办法四处筹钱。真是应验了那句古话,“天无绝人之路”。上天有眼,松花江决堤,洪水泛滥市区,水淹进了旅馆的屋子,房东忙前忙后,顾不上监视萧红了。萧军租了一条小船,来到了旅馆的窗外。在别人的帮助下,萧红屏住呼吸,胸中有千万只小驴在乱撞,她扫视了一眼如垃圾房的屋子,顾不得穿鞋,光着脚丫,踮着大肚子,翻过窗台,扶着栏杆,跳上小船。

捎公摇着橹,小船像一条鱼儿,轻轻摆动着身子,很快离开了旅馆。她这才抬起头来,微微地张开嘴,轻轻地舒了口气,一股带着香味的阳光,从云层的缝隙间照在小船上,一群蝴蝶伴着小船欢飞着,天空是那么明朗,空气是如此新鲜,萧红的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她按照萧军留下的地址,到裴馨园家暂住。为了感谢萧军的英雄救美之恩,萧红以身相许,两人同居在一起,那一年,她才21岁,风华正茂的青春年华。

不久,萧红住进医院分娩,孩子生下后因无力抚养而送人。出院后,两人住进道里新城大街的欧罗巴旅馆,开始共同生活。因没有固定收入,二人仅靠萧军当家庭教师和借债勉强度日。从两人的结合来看,萧红是被房东软禁于东兴旅馆,没有人生自由,这时的恋爱当然比较草率,没有经济来源,精神状态又差。萧军又是有家室的人,加之他大男子主义严重,这在两人爱情的花园里,犹如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1932年11月,萧红、萧军从欧罗巴旅馆搬出,安家于道里商市街25号。刚走到一起的两人,苦中求乐,两人关系也还不错。有一个细节是,因钱太少,只得买来馒头和着一点盐充饥,两人你一口我一口,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萧红还笑着说:“这样度蜜月,把人咸死了喔。”偶尔也买一瓶酒,分成两半,两人碰过杯后,一仰脖子,咕噜咕噜地一饮而尽,随后,相拥着哭泣。由此可见,萧红的生活是相当贫困、艰难和无奈。

难能可贵的是,在条件如此之差的环境中,两人不忘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在文学上还是相互扶持,你追我赶。两年后的1934年,“两萧”流亡至青岛,萧红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中篇小说《生死场》。同年11月“两萧”到达上海,在文学的道路上,萧红是幸运的,她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鲁迅先生。在他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1935年12月《生死场》被列为“奴隶丛书”之三出版,鲁迅为之作序。她以沦陷前后的东北农村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农民尤其是农村底层妇女的艰难生存状况,描述了他们的觉醒与抗争。《生死场》使萧红在30年代的民国文坛上崭露头角。

萧红的稿费像一股山泉,不断地从山涧流出,有了收入,有了经济来源的她,从此可以自食其力了。她的文学成就如升空的宇宙飞船一样,势不可挡,扶摇直上,一下子超过了萧军。据说,萧红和萧军还有一个比赛写文章的故事,我在这儿也只是猜想一个场景。

小屋子里,昏黄的油灯下,两人伏在桌前,像两个考试的学生一样,在规定的时间内,写一篇同题文章。屋子很静,只有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的声音,老鼠停留在脚背上,他们都不会在意。提前五分钟,萧军已经写好了,他把笔推到一边,双手环抱在胸前,微微抬起头,用眼角的余光看了一眼妻子的笔尖,脸上露出了胜利者的笑容。时间到了,两人互相交换稿子阅读,读着读着,萧军的脸色变了,他知道自己写的根本无法和妻子比较。他左手提起稿子,右手像掴人的脸一样,啪啪啪,扇了稿子几个耳光,撕裂的稿子像断了翅膀的蝴蝶,缓缓坠落在地上。他嘴里吐出了两个字:我靠!在妻子惊疑的目光中,跺着脚,挥动着手臂,像疯子一样冲出门去……

萧军也是自不量力,他没有认识到,作为一个平庸之辈,哪能和天才般的妻子相比较,你以为你是谁?你以为男人就该骑在女人的头上?你以为男人就会比女人聪明?你不是自己找死,就是鸡蛋碰石头。这件事对两人感情的疏远无形中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有着大男子主义思想的萧军,不是在背后默默地支持妻子的文学事业,而是心中愤愤不平。这么一个有才华的妻子,要是萧军好好地对她,爱她,珍惜她,爱情也不会以悲剧告终。萧军除了打她以外,便是婚外恋,与上海学生陈涓玩暧昧关系。由此,我想到了民国时代另一些才华横溢的美女,其遭遇与她也是如出一辙。比如阮玲玉,丈夫唐季珊也动不动就打她,并和别的女人纠缠不清。比如张爱玲,那么有才华的女人,胡兰成却把她不当一回事,占有了她的身体之后,将之抛弃,又投入了新欢的怀中。她们那么优秀,为什么会有如此遭遇呢,是没有眼光?是遇人不淑?还是命运弄人?我想了好久,也没明白过来。

不得不说,萧军除了有家暴之外(有一次,对萧红拳打脚踢,弄得对方鼻青脸肿),更是一个喜新厌旧,见异思牵,感情泛滥之人。不久,他又爱上了两人的共同朋友黄源的妻子。1936年7月,为摆脱精神上的苦闷,萧红收拾行李,独自一人东渡日本,同年年末返回上海。抗战爆发后即辗转汉口、临汾、西安、重庆等地。1938年8月,在爱情的花园里,定时炸弹终于爆炸了,萧红与萧军离异,各奔东西。这时的萧红,没有好好休整自己的身体,打扫自己心灵的尘埃,而是飞蛾扑火般投入下一段感情。

是不是天才的作家都是如此,其鲜活的文字,需要感情的滋润,需要爱情的滋养,一旦空白,就写不出文字来?例如世界十大文豪之一的莫泊桑,他没有正式结婚,但他一直跟各种女人交往着。托尔斯泰经常把妓女招到学校过夜,有时与两个妓女一起玩。法国才女乔治桑也是如此,感情一不合就会果断分手,寻找另外的男人。萧红也不例外,再次以一个孕妇的身份投入端木蕻良的怀抱。在感情方面,这些才子才女们时刻离不开异性,到底是性格使然?还是文学创作需要感情的滋润?难道他们就是这样,在现实生活中七颠八倒,在虚构的世界里才不会弄错一根哪怕纤细的神经?

是的,也许没错!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在感情的滋润下,萧红写下了不朽名著《呼兰河传》。这是民国文化的土壤上,开出的一朵粉红色的玫瑰,鲜艳夺目,迎风招展。被茅盾称为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俗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读了呼兰河传,我更觉得,现实中的萧红,衣着破烂,食不果腹,感情上一波三折,就像她书中的不少人物一样,是民国中的一个实实在在的苦命才女。也正如她自己所发出的感慨: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

同类推荐
  • 华盛顿:世界第一位“总统”

    华盛顿:世界第一位“总统”

    《图说世界名人:华盛顿(世界第一位“总统”)》介绍了,乔治·华盛顿,美国首任总统,美国独立战争大陆军总司令,1789年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793年连任。在两届任期结束后,他自愿放弃权力不再续任,隐退于弗农山庄园。由于他在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故被尊称为“美国国父”,学者们则将他和罗斯福、林肯并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 权谋高手李鸿章:力挽狂澜

    权谋高手李鸿章:力挽狂澜

    晚清政坛云谲波诡,内部洋务派与顽固派缠斗不休、势同水火,外部列强环伺、步步进逼,李鸿章如何运用他炉火纯青的权术谋略,纵横捭阖,力挽狂澜,突破晚清军事、经济、外交的困局,最终成为让慈禧太后赞为“再造玄黄”的官场不倒翁呢?中国幽默讲史领军人物雾满拦江积多年研究心得,以新史料、新视角、新观点,以诙谐流畅的语言,为你真实展现李鸿章如何运用博大精深的政治智慧,力挽晚清狂澜。
  • 风雨茅庐:郁达夫大传

    风雨茅庐:郁达夫大传

    本书反映了一个真实的郁达夫的生活原貌,它是一部包涵郁达夫浪漫无依的生活轨迹、勇往直前的左倾思想,为国抒难的爱国主义文人的个人生活史。严格地说,这枯书不是简单的人物传记,是中国“五四”到“抗战”的一部中国文学艺术史,你可以从中窥见鲁迅、郭沫若、茅盾、徐志摩、林志摩、林语堂、周作人……等文学艺术巨匠的生活轨迹、历史片断与艺术鸿爪。而且它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历史,从晚清到民国,一直写到解放。离开屈辱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氛围,你无法理解郁达夫的思想与生活,他的复杂个性其实与他的苦难、成就、生活切切相关。他的人生与创作融入了历史环境,与他的国内屈辱家的屈辱无法分离。读者进入的是一个立体的全景式的世界。
  • 季羡林自传(典藏本)

    季羡林自传(典藏本)

    《季羡林自传(典藏本)》畅销近10年,是季羡林生前亲自授权、审定的版本。当代中国出版社为了表达对季羡林先生的纪念,隆重推出双色精编典藏本。《季羡林自传(典藏本)》是作者季羡林先生用自己的笔,讲述了他从山东临清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长为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的人生历程,记述了他九十多年来所遇到的人和事,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展示了他个人的奋斗经历和情感世界。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家

    主要讲了俄罗斯现代文学文学和第二章苏联现代文学大家。本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
热门推荐
  •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青春的日子,谁心里没点乱七八糟的爱呢?也许你爱上过这样一个人,默默关注,偷偷喜欢,到最后才发现爱上的只是心目中的幻想;也许她爱过那样一个人,彼此欢愉,只是时空不对,千回百转,无法泅渡;当然,也会有幸运的,不偏不倚,眼眸对接,烟花烂漫。不管怎样,那些曾经的青春和爱恋,都随着时光愈走愈远,只是记忆是个奇怪的机器,走过就会被铭刻,被祭奠。
  • 告诉世界我能行3:掌控决定成败的38个处世细节

    告诉世界我能行3:掌控决定成败的38个处世细节

    葛永慧编著的《告诉世界我能行3:掌控决定成败的38个处世细节》适合7到12岁的小学生阅读。它用通俗易懂、案例解析的方式,详尽描述并解答了孩子们常常会遇到的“成长的烦恼”,非常有助于小学生自己解决成长困惑。希望每个孩子都能从本书中获得有益的指导,让成长变得不再烦恼。当然,如果可以,不妨和爸爸妈妈还有老师一起看看这本书,让他们了解我们在想什么、要做什么,和他们一起消除烦恼,享受成长的快乐。
  • 正能量:正向心态带来非凡的成功

    正能量:正向心态带来非凡的成功

    《正能量:正向心态带来非凡的成功》为美国最畅销的十大心理自助经典之一。简单应用,即获能量,这个时代最值得一看的心灵励志读物,改变你心智力量的最佳读本。从今天开始,掌握并积攒正能量,你的生活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底什么是正能量?科学的解释是: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在此书中,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不可思议的有趣启示,有求必应的美妙体验!
  • 青梅蜜蜜宠:你是我的百分百

    青梅蜜蜜宠:你是我的百分百

    【甜宠苏炸】“哥哥,为什么猪的鼻子有两个孔呢?”“因为你的鼻子也有两个孔。”……闷骚偏冷的他,遇到了可爱嘟嘟的她。“哎,盛陌哥哥,你看那边那个吃烤串的女生,长得好好看啊!”“……”“难道你不觉得吗?”“最好看的女生已经在我身边了。在我眼里,现在,你是这条街上唯一一个女性生物。”……从盛夏,走到暖秋,我的眼里只有你。从校园到都市,球球希望给你们带来一个不一样的故事~甜蜜甜蜜的哦~~
  • 跋扈七皇妃

    跋扈七皇妃

    将门幺女姜雉被母亲苦心孤诣的教导成胸大无脑的“大家闺秀”。皇恩未泯,姐姐协助,才得以嫁入平阳侯府,一举成为平阳侯周谧的嫡妻。然而十几年的封建教束让庄慧木讷的她在明争暗斗的侯府中处处受制于人,不久之后,愈演愈烈的侯府内斗毫不留情的封堵了她的谦和柔婉之路,另附木牌一只:“此路不通”夫君厌她痴楞,成婚十日日日留恋花丛,不惜为一个青楼粉头断她双腿。婆婆喜她木讷,明知她体虚,虚不受补仍赏与党参,以求她早日命归黄泉。大嫂乐她愚钝,仗凭一张利嘴挑拨离间,搬弄是非,乐此不疲的见她深陷泥沼之中。小姑欺她心善,忘恩负义不止,三番两次恩将仇报。巧遇高人指点,奄奄命息之前重看一眼整个人间。一颗续命丸,让她继续残缺的人生。天道独行,冤债偿还,她一把撕开端庄柔和的外衣,冤有头债有主,待她匠心独运,以牙还牙,一一加倍返还。婆婆精明狡诈,疯了。大嫂假仁假义,休了。小姑欺软怕硬,哑了。夫君幡然悔悟,阉了。原本以为了结一切便可解甲归田,只可惜半路杀出个第二春来…死缠烂打,她不为所动。软磨硬泡,她视若无睹。索性,生米煮成熟饭,七皇子独孤琼另辟蹊径。才出宅斗,再入宫斗。权位迢迢,情路绕绕。究竟是一场爱的盛宴,还是阴谋的残骸?【片段一之无后为大】独孤琼:娘子,今天朝堂上那些老匹夫们上奏说,六宫无后,所以…那个…姜雉:后宫皇后月俸几千两?独孤琼:呃,四千两。姜雉:薪水太低,不干!独孤琼:捞捞油水,中饱私囊,贪污受贿,以权谋私,大约一个月四万两。姜雉:皇后之位非我莫属!独孤琼奸计得逞笑的欢快,不久之后…独孤琼:皇后,群臣进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姜雉:皇上,你身体…不行?独孤琼:。。。。!!姜雉…为何后宫佳丽三千的肚子都不见动静呢?【片段二之奋战小三篇】姜雉身披华袍,登上城楼,面对城下叩跪众人,跋扈嚣张道:老娘给皇帝和穆妫道个喜,他们的孩子就要出生了,(深吸一口气)他们最好是真爱,否则老娘会祝(zu)福(zhou)他们早日玩完!!本文慢热,男主自始至终腹黑,女主先木讷,再聪慧,后跋扈。
  • 一剑横空

    一剑横空

    苏东坡贬谪黄州,闲极无聊,就去缠着人家讲鬼故事。世上无鬼,这种捕风捉影、虚无缥渺的鬼魂之事,岂非叫人为难?别人只好苦笑,“没有鬼,如何讲。”东坡捋髯大笑,“尽管胡编乱造就是(姑妄言之)。”此故事也是子虚乌有,世态万千,秃笔难描。俗语曰:认了真水都呛人,而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孤独旅人侠风义烈的江湖人生,你有没有兴趣姑且一听?
  • 二分之一韩小夏

    二分之一韩小夏

    【女主双重人格,男主是银行行长】1V1双洁,有后妈,爹不渣,轻松正能量。 后妈时不时地给张卡,有事没事撑个腰。 弟弟软萌可爱,妹妹高冷傲娇(求人先打自己脸) 韩小夏无力扶额:韩灵,咱不用这么跟自己过不去。。。 ―― 可能脑袋被驴踢了,小夏总想着给秦湛送温暖。 初次见面,秦湛扔了她碰过的西装。经过不懈的努力,她成功地让自己从头伤到脚。 …… 小夏收拾东西准备走人,秦湛冒雨拦住了她。 在大雨倾盆中,他的声音哑的发颤,“夏夏,我爱你。” 她冷冷一笑,“我是第二人格,祁寒。” …… 记者:秦行长曾有个心尖宠,不知道您知不知道? 小夏抬手打了个电话,挑眉按了免提。 清风拂过,电话里的低音深情温柔。 “从始至终,我只有你。”
  • 夜莺与玫瑰

    夜莺与玫瑰

    王尔德记叙的是生命里的美丽与哀愁——平凡生活里的爱,精神世界中的美,以及这两者的毁灭给人的心灵带来的巨大痛苦,突出了神性的救赎与归宿。王尔德不再重复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一百年的陈词滥调,也不表达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美好愿望,只用一种淡然超脱的口吻来讲述悲剧,借助人物交错的视角与眼光让读者听见渔人长长的叹息,夜莺最后命若游丝的歌声,小矮人哀哀的哭泣和他的心破裂的声音。他以不完美的童话反复叩问生活中处处存在的矛盾与悖论、影射现实社会的困顿与复杂,以曲折的方式展现他对艺术、爱情及人生完美而纯粹的追求。
  • 于乱世,为枭雄

    于乱世,为枭雄

    转眼千年,于乱世风起云涌,风生水起。携名人平定内乱扫清外敌。
  • 北大人的社交课

    北大人的社交课

    《北大人的社交课》就是一部帮人成长、助人成功的实用交际学,它摆脱了冗长的理论带来的无益的教条和说教,也避免了因过于实际而产生的人情冷漠、“厚黑”当先的消极影响,着重于与人交往的思路和方法,是一本有样可学的社会实用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