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做女孩最有威信的教练
所谓威信,就是威望和信誉。威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意志服从,使人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和信赖的情感。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威信本身的意义在于它不要任何的论证,在于它是一种不可怀疑的长者的力量和威望。”爸爸的威信,是爸爸对女孩进行教育和女孩自觉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没有威信的爸爸,整天管教女孩,效果总是不佳。有时爸爸声色俱厉,大吼大叫,甚至拍桌子,打棍子,女孩也不理解,照样我行我素;有时女孩装着表面听话,事后依然如故;有的爸爸甚至遭到女孩的嘲笑、捉弄或公开反抗。
而有威信的爸爸,别人很少见到他们怎么管教女孩,没有枯燥说教,没有责备吼骂,没有恐吓威胁,更没有棍棒体罚。他们对待女孩,态度温和,关切得体。有时还“没老没小”地同女孩一起嬉戏玩耍。但是,他们的女孩很尊重父母,越长越乖。有时只要爸爸一点暗示、一个眼神,就能使女孩“令行禁止”,甚至有时家长根本不在场,女孩也能自觉地按家长的意图行事,这就是威信的力量。
为了建立和维护自己的威信,爸爸们的认识、做法也各不相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是“以权立威”,实行家长统治,采用高压手段;有的是“以钱立威”,搞物质刺激,尽量满足女孩要求;有的是“以宠立威”,娇生惯养,百般迁就,讨好女孩;有的是“以说立威”,道理一套套,行动不对号……凡此种种,终不可能建立起真正威信。即使暂时奏效,到头来还是事与愿违。
爸爸是女孩的人生教练,树立自己在女孩心目中的威信,如同教练在运动员心目中树立威信一样,这一点必须做到位,不能有一点的折扣。那么,究竟应当怎样做女孩心目中最有威信的人生教练呢?
第一,爸爸要健全自己的人格品质。
所谓健全的人格,主要是指诚实正道、善良宽厚、谦逊温和、乐观豁达、勤奋上进、严于律己等基本的人格修养和立身行事准则。这与爸爸的经济条件、社会地位、文化程度不是一回事。有些爸爸的经济收入不多,文化程度不高,社会地位较低,但子女教育得好,成才率高,就完全得益于爸爸良好的人格品质;而有些爸爸,经济宽裕,文化程度不低,社会地位也较高,但子女偏偏不成才。究其原因,往往与爸爸的人格品质有关。在家庭里,爸爸的人格品质得到全面展示,爸爸的“真面目”,女孩最清楚。有些人“正面形象”不错,但“背面形象”不佳。例如:自私、专横、虚伪、言行不一、说道是非、享乐腐化……这些在外面尚能掩人耳目的“阴暗面”,在家中则常暴露无遗。这样当然就难以受到女孩的信赖和崇敬。
第二,爸爸要以身作则,树立和巩固自己的威信。
女孩年幼,爸爸的威信以情感为基础。爸爸爱女孩,关心女孩,女孩爱爸爸,依恋爸爸,爸爸通过女孩对自己的爱和依恋,维系着在女孩心中的威信。然而,随着女孩年龄的增长和辨别是非能力的增强,爸爸的威信单靠情感是维持不住的。爸爸要以身作则,就要用自己正确的言行,树立和巩固自己的威信。爸爸还要检点自己的言行。常言道,正人先正己,爸爸要想让女孩接受自己的教育,就一定先从自身做起,比如,爸爸要求女孩从小要尊敬和孝顺家长,知道关心别人,那么爸爸首先要时时处处关心自己的长辈,买了什么好吃的要先给老人尝尝,千万不能告诉女孩别让奶奶看见。爸爸这样做实际是教给女孩将来怎样对待自己。当爸爸教训女孩时,他会说:“我是跟你学的,你对我奶奶不就是这样吗?”由此可见,爸爸的言行不一致,反而去教训女孩,女孩就会拒绝接受教育。
第三,爸爸要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并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
爸爸的精神状态也直接影响着他们在女孩心中的威信。爸爸一天到晚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打不起精神,女孩就会觉得心里不踏实,有一种空虚恐惧感。长此下去,女孩就会成为一个没有信念、没有理想、没有追求的人。爸爸还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自己高兴的时候女孩怎么样都行,自己不高兴的时候就暴跳如雷,甚至随意拿女孩出气。这样的爸爸是得不到女孩的尊敬和信赖的。比如,有的女孩说,我对我爸爸既喜欢,又害怕。当他高兴的时候,我认为他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因为这个时候,我提出任何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但当他生气的时候我就特别害怕,因为他像世界上最凶的爸爸。正像这个女孩说的那样,有些爸爸在外遇上不顺心的事,回到家中把气出在女孩身上,即使女孩没有错误,一不小心也会遭到莫名其妙的训斥。此时,女孩会觉得爸爸不讲理,同爸爸在感情上产生隔阂。相反,爸爸情绪特别好,又会把女孩的错误轻易放过去。女孩就会觉得犯点错误没关系,慢慢地学会了见机行事,欺骗爸爸。这一怒一喜就把爸爸的威信扫得一干二净了。
第四,爸爸要和女孩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才能树立和巩固自己的威信。
常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你越是尊重别人,别人也越发尊重你。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道理。在爸爸对待女孩的态度上也是适用的。爸爸要自觉地清除封建家长制的思想影响,放下架子,尊重女孩,在教育时不打骂,不体罚,不侮辱女孩的人格,注意时间、地点、场合,循循善诱,启发自觉,这样女孩就会更加自重、谨言慎行,家长也会有威信。否则,女孩会把爸爸视为恶魔,更谈不上有什么威信。爸爸和女孩也要讲民主、平等,孩子看到家长没有摆架子,他才会亲近你,爸爸的权威才能有效而且有益。
总之,爸爸要在女孩面前树立和巩固自己的威信,必须从自身修养做起,以身作则,同女孩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接近女孩,了解女孩,把对女孩的爱、尊重和严格要求,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原则。只有这样,爸爸才能在女孩心中树立起威信并得到巩固。
4.只做女儿的“大朋友”
做女儿的“大朋友”,而不是“男朋友”,在她成长的每个阶段给予她最有价值的帮助。
教育专家提出,要在现代人家庭里面引入“性别教育”这个理念。所谓“性别教育”就是承认两性的差异化,确认男孩女孩所需要的成长教育是不同的,给予他们以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方法的差别教育。
为什么要特别倡导这种性别教育?这是因为多年以来,我们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甚至是学校教育里,都比较缺乏这种理念——承认男孩女孩成长过程的差异性。
一直到今天的社会,我们最常常听到和看到的,几乎都是男孩女孩一个样,女孩还要有比男孩更强的教育理念。尤其是在家庭里,父母亲教育孩子的策略常常是不具备差异化的,所以,我们就看到了现如今的许多男孩像女孩一样娇气、胆小、缩手缩脚,而许多女孩却泼辣、张扬、处处咄咄逼人,这种男孩女性化、女孩中性化甚至男性化的趋势,已成为目前孩子成长中最大的现实问题。
且不说男孩女孩的确有天壤之别,就是从生理和心理上来判断,男孩子和女孩子天生就是两个角色,如果我们不正视这种差别,一心想模糊这种差异化的话,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男孩女孩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男孩子不认为自己是生来就需要承担责任的,需要顶天立地的;女孩子也不知道她的职责是温良贤淑,做一个好的母亲。这样混淆的两性角色意识只会给世界带来混乱,甚至导致道德崩溃,这是一种后果极为严重的教育失败。
为什么说是一种教育失败?因为在男孩女孩的成长过程中,性别意识的确主要是由生理特征决定的,但性别的角色意识更多的却来自于对他们心理成长的引导和培养。这种引导和培养常常是来自于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主要是一种让孩子极早地建立性别意识的角色感的教育。
如果在孩子应当具备强烈的角色意识的时候,他们对自己的角色感都没有认知,缺乏承担这种角色感的意识和责任,这当然是一种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失败。尤其是对家庭来说,这种对孩子的角色感和性别差异化的教育就更为重要,因为孩子最早是在家庭里获得有关角色区别的教育的,几乎从孩子诞生之初,这种性别教育就开始了。男孩子常常从爸爸身上看到一个男性所应该具备的特征,而女孩子则是通过观察妈妈的行为来确定女性的思维状态和行为模式。
在一开始的时候,这种性别教育一般是无意识的、自然的一种行为影响,而等孩子大一些以后,父母就应该有意识地去针对男孩女孩的差异化,进行不同的教育。只有这样,才会在孩子有一定的意识和行为控制能力后,确认自己的性别角色感,明确自己的性别归属,建立有强烈角色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在生活中,男孩更多的会去学习和模仿爸爸的一些思维和行为习惯,而女孩则知道自己将来要成为像妈妈一样的母亲,因此,也对自己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有一些与男孩的界定。等孩子再长大一些,他的行为特征和思维状态更稳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发现,性别意识明确的结果就是让男孩更像个男孩,女孩更像个女孩,而非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有些男孩娘娘腔,有些女孩却性别特征模糊并且以自己的中性化或男性化引为骄傲的局面。
强调孩子成长中的性别差异化,实际上就是为了让他们将来明确自己所归属的角色感,极早地针对孩子性别中的不同特征、不同要求进行引导和培养。这有利于孩子的心灵成长,有利于孩子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从小就认知自己的责任和能力范围,尽量减少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因为对自己性别意识的困惑和缺乏认知所带来的影响和痛苦。
应该告诉孩子的是,人的中性化状态是不存在的,也许你的外表可以是中性化的,行为可以是中性化的,但你的生理绝不可能是中性化的。而如果你的心理是中性化状态,那你将来会感到非常困惑,因为你会面对选择而无能为力。因而,要让孩子尽量摆脱追求中性化状态的行为习惯,尤其是在心理的培养上,要给孩子极为明确的性别意识暗示,让他认同跟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相统一的心理状态;这样孩子在他需要选择的时候,才会毫不困难地选择归属于他的性别角色的生活状态。
对爸爸们来说,孩子的性别差异化教育,常常跟他的行为模式有关,这就要求爸爸对自身的家庭角色有所认知。如果说妈妈的教育多来自于很多的细节和行为习惯中,那么,爸爸对孩子的影响应该更多的在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上。也就是说爸爸更多的时候要起到把握大方向、引导家庭的宏观局面的作用。那么,对于孩子的性别教育,爸爸需要掌握的常常是:针对孩子的性别不同而导致的心理与生理不同、角色反应不同进行不同方式方法的引导与培养。
由于现在中国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因此很多爸爸无法体验同时拥有儿女的两种教育的感受,这也给爸爸们在如何与性别不同的孩子相处,如何引导男孩或如何培养女孩的问题上增加了难度。
但是,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虽然有多少孩子就有多少种个性,但总体上还是有一个大致的规律。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个大致的规律,再根据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成长环境进行具体调整,教育孩子就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
对想要掌握针对孩子不同的性别,进行不同的角色教育的爸爸们来说,只要你把握这样的几条原则,你的教育可能就是比较成功的教育,而你的儿子或女儿,可能就会成为角色意识特别强烈、性别归属感很明确的孩子。这对于他们将来的成长和生活,都是一件特别有价值的事情。
有这样一个父亲,由于妻子工作繁忙,性格比较粗暴,这位父亲从女儿生下来,便一直自己带。每天照顾孩子饮食起居,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时间一长,女儿跟爸爸有了强烈的感情依赖,爸爸也对女儿倾注了全部心血,父女俩的感情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