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79800000002

第2章 托尔金:在每天凌晨两点,创造一个世界

人物名片

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

1892年1月3日

代表作品:《霍比特人》《精灵宝钻》《魔戒》

主要成就:现代奇幻文学之父

“让人不朽的,只会是作品。”

托尔金已经离世52年了,但人们时常觉得他还活着。

当灰袍巫师甘道夫白发飘飘出现在荧幕上,当小矮人比尔博·巴金斯获得万众喜爱的时候,人们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个名字——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没有他,就没有魔戒,没有霍比特人,更没有精灵语言。

1892年1月3日,新年伊始。

在奥兰治自由邦,布隆方丹,一个小男孩儿出生了。他是个德国后裔,父系祖先18世纪从萨克森移居英国。

和其他外国小孩儿一样,他的名字里有一长串的父辈名,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大家都叫他托尔金,因为前面几个都是他爸爸、他爷爷、他祖父用的名字。

托尔金4岁的时候,在银行工作的父亲不幸客死他乡。12岁的时候,母亲又因患糖尿病去世。他成了孤儿,由法兰西斯神父抚养。那时候谁能想到,这个可怜的孤儿能够写出《霍比特人》《魔戒》和《精灵宝钻》三部旷世魔幻巨著。

跟着神父长大的托尔金,当然得学点拉丁文、希腊文,不然怎么在天主教混。好在他语言天赋挺高的,拉丁文和希腊文对他来说完全不是问题。没事儿的时候,他还学了点哥特语、芬兰语。

1911年,托尔金进入牛津大学艾克塞特学院,开始学的是古典文学,两年后换成了英国语言与文学专业。总之都是特别考究的语言学。1914年,22岁托尔金和18岁就爱上的女孩伊迪丝订了婚。伊迪丝是个邻居家的女孩儿,私生女,而且大托尔金3岁。

始料未及的是,就在那一年,英德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响了。

1915年,年轻的托尔金进入兵营受训,成为兰开夏步兵团的二等陆军中尉,等着前往法国前方战场。那年圣诞节,战士托尔金和伊迪丝商量着在上战场之前把婚结了,于是他们把结婚日子定在了1916年3月。

结婚不到100天,托尔金就被派往法国加莱。托尔金参加的第一场战斗,持续了48小时,很多战友牺牲在敌人的枪炮之下。“下级军官成批地被杀害,一分钟就有一打战死。离别我的妻子,然后……就好像死亡。”不管过了多久,战争的记忆,仍然历历在目。

托尔金是幸运的,他受过伤,但总归是活了下来。1916年10月,在离开英国5个月后,托尔金突然患了“战壕热”,这是由虱子传播并导致发烧的疾病。11月8日,托尔金顺利回到英国治病。很多人说,若不是那场突如其来的大病,托尔金也许早已战死在沙场,那就不可能有后来的魔幻世界了。

半个世纪后,在《魔戒》的前言中,托尔金这样写道:“1918年以前,除了我,朋友们都死了。”一句简单的话,表露了他无尽的悲伤。

就在养病期间,托尔金开始撰写《贡多林的陷落》,里面的战争场景都是他对现实战争的记忆。这个故事,第一次打开了托尔金的魔幻世界,第一次讲了小精灵与小矮人的故事,还发明了简单的精灵语,比如昆雅(Quenya)、辛达林(Sindarin),而且出现了反抗魔多、刚铎陷落等情节。

后来,这个故事收录进了《精灵宝钻》一书里。不过,《贡多林的陷落》并没有开启托尔金的写作之路,结束一战兵役后,他的第一份工作是修订《牛津英文词典》。托尔金觉得,这才是自己的专长所在。

1920年,托尔金和伊迪丝的大儿子约翰3岁了。小孩子特别喜欢听故事,而在他们家,给孩子讲故事哄睡觉的不是妈妈,而是爸爸。托尔金喜欢这份差事,看到儿子满足地在故事中睡了,他感觉特别享受。

日子一天天过去,家里面又添了3个小孩子,托尔金的故事也越讲越多,人物角色越来越复杂。1925年至1945年,托尔金在牛津大学彭布罗克学院担任盎格鲁—撒克逊语的劳林森与博斯沃思教授。

这20年里,英国艰难地弥补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创伤,却又被迫踏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混乱。而这20年,对于托尔金来说,是黄金创作时期。

在牛津大学教课期间,托尔金对古英语研究愈加深入。慢慢地,他再也不满足对古英语纯粹地进行枯燥研究,他想让自己的工作变得更有创造性、更有意义。也许别人不会在意,英国没有像北欧或希腊那样优秀的民族史诗,但对于托尔金教授来说,这是一个天大的遗憾。

托尔金体内的创作热情,促使他决定出手,亲自写一部英国的史诗。白天在学校上课的时候,托尔金会忽然脱离教学主题,给学生讲起精灵和怪物的故事,好像是在自言自语。但学生们无一例外都听得津津有味。毕竟,精灵故事和枯燥的语言学比起来,好玩儿太多。

若干年后,托尔金的一位学生给他写信说:“老师,当初您在讲台上讲话的声音,和我想象中的甘道夫一模一样,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给学生讲完课回到家,托尔金又要接着给孩子们讲故事,而且和白天讲的内容还不一样。

托尔金的二子迈克尔记得:“父亲往往背靠火炉,站在他那间小书房里,给我们兄弟几个讲故事;有一次,父亲说他准备给我们讲一个很长的故事,关于一个长着毛茸茸双脚的小东西,然后问我们该给这个小家伙起个什么名字——随后他自己回答道,就叫他霍比特人吧。”

终于结束一天的工作之后,孩子们也安稳睡去,托尔金才拿起笔写作。他似乎忘却了一天的疲惫,一直坐在书桌前,从晚上10点一直写到凌晨2点。他的大脑在4个小时内,保持着高强度运转,一个个错综复杂的情节从他的脑子里蹦出来,一个个生动的人物角色跃然纸上。

当然,托尔金的人物角色不全是他杜撰想象出来的,他在伯明翰的亲戚、利兹大学性格坚毅的大学生、战壕里他很欣赏的士兵、和他共事的教授、牛津市中心市场的杂货商……全都都被托尔金幻想成了小说角色,为他们设定了各种不同的性格。

天马行空的夜晚,总让人觉得短暂。一觉醒来,托尔金又精神抖擞地去学校上课,日复一日。

托尔金说:“我迷上了‘空想’,或者确切地说,迷上了通过魔苟思、半兽人、艾尔达等等,把我的经验转化为另一套形式和符码;从那时起,它就平稳地支撑着我度过了许多艰难岁月,我至今仍在那时获得的观念中汲取力量。”

托尔金读书会的一些朋友,在他写作《霍比特人》的时候,给了他很多的鼓励和好的建议。1935年左右,托尔金基本完成了《霍比特人》的宏大创作,全书共有20多万字。

这时候,托尔金以前的一个学生,伊莱恩·格里菲斯,前去拜访老师。托尔金知道她在出版行业,就顺手把手稿借给她看看。格里菲斯像个小孩儿一样,被《霍比特人》故事深深吸引住了。

1936年,格里菲斯向她的好友,乔治·艾伦&昂温出版公司的编辑苏珊·达格纳尔推荐说:“我的大学老师托尔金教授很厉害!他写了一本非常好的儿童魔幻故事,我已经看过了,非常好看!我觉得一定会吸引你的!”

格里菲斯建议苏珊·达格纳尔立即去拜访托尔金,看看他是否愿意将书稿借给她一看。苏珊·达格纳尔之前不了解托尔金,以为托尔金只是个呆板的大学教授,专注于学术,写不出什么大作。不过好友如此盛情邀请,倒是勾起了她的兴趣。

在托尔金的办公室,苏珊拿到了书稿。没有过多的停留,她与教授道别,坐上了回伦敦的火车。在火车上,苏珊翻阅了几页书稿,之后就止不住好奇地读了下去。苏珊认为,这部手稿并没有最终完成,但是极有潜力。

在苏珊的努力下,托尔金听取了她的建议,对书稿进行了最终的补充修改。再次拿到新手稿时,苏珊兴奋不已。她大声说道:“太棒了!这是一部完美的作品!”苏珊对《霍比特人》充满了信心,她直接把手稿交给了公司董事长斯坦利·昂温。

不出所料,斯坦利·昂温也在第一时间被小说吸引了。但他担心,《霍比特人》是一部完全脱离现实的魔幻小说,而且里面不乏生涩的精灵语,小孩子能看懂这本书吗?毕竟,成人还不是他们最主要的目标读者。

于是,斯坦利·昂温把书稿拿给了10岁的儿子雷纳,并给他1先令让他写一篇短短的读书报告。那几天,雷纳的空闲时间都给了这本书。昂温看到儿子对这本书爱不释手的样子,心里就有了答案。

一切都很顺利,书商说OK了,托尔金却不干了。他提出要花费大量的功夫修改文稿,以保证句子表达的意思和他脑子里想的一模一样。比如,原来版本中,他常常跳出书页和读者直接对话。在重新审阅时,他不喜欢这种写法,就进行了全面的修改。

此外,地理位置介绍、故事年代顺利的连贯性等等,都是托尔金仔细审读的细节。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被他重新检查了个遍。这份书稿,就是他的宝贝。

不仅如此,托尔金对小说的样刊设计也是各种挑剔,详细到每张图的印刷色彩、绘制方法,他都会亲自审查,并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托尔金对作品的认真严谨,在出版商眼里变成了吹毛求疵、钻牛角尖、难伺候。

可是没办法,遇到这么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作者,出版方也只有尽量多忍耐,与作者进行无数次的沟通。一直生活在大学象牙塔里的托尔金,也不太理解出版商的意图。他只是觉得小说在推出之前,一定要过自己这关,所以他不厌其烦地修改,重新安排构思,打散重来。

一路磕磕碰碰,1937年的某一天,《霍比特人》总算在千呼万唤中出版了。

图书出版后,和想象中一样,获得了畅销。1938年,托尔金得知美国出版方卖出了3000册,英国出版商在出版的第一年也卖出了相同的数量。在那时,3000册图书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数量。1938年春天,托尔金获得了纽约先锋论坛报最佳图书奖。

有些沮丧的是,小说的畅销没有给托尔金带来大笔财富,只能给他带来一点额外的收益。他无法从喜欢的事情中得到足够的经济报酬,仍然要在学校备课、上课、改作业。随着孩子们的长大,家庭开支也越来越大,私立学校教育费用、大学学费、医药费等等,每一样都困扰着托尔金。

要是在小说里的“中土世界”该多好啊,和霍比特人生活在一起,无忧无虑。托尔金有时候会这样幻想。《霍比特人》出版后,托尔金曾非常开心地称自己就是霍比特人。虽是玩笑,但托尔金的性格和典型的霍比特人的确有相似之处。

和霍比特人一样,托尔金怀疑,甚至是蔑视20世纪,他认为科学与科技对人类命运毫无建树,他反对买车,从没买过电视机,也极少听收音机,讨厌现代文学作品、音乐和戏剧艺术,无暇关心当代政治,打心眼里喜欢“中土”。

然而,无法脱离现实束缚的托尔金,开始想办法在文学方面增加收入。他想,既然自己写的小说能够卖钱,而这也是他擅长的,何不抓紧时间多写一些,尽快卖钱呢?另一方面,斯坦利·昂温也认为,托尔金可以跟着《霍比特人》的故事脉络继续写下去。

“有许多人要求在明年能听到更多关于霍比特人的故事!他们还想看!”昂温在寄给托尔金的信中说,这时,《霍比特人》才出版3周的时间。可托尔金是个任性的作家,他不想迎合市场,不想巴结读者的口味。“我写不出来更多的霍比特人了!”他说。

1个月后,托尔金自行决定,把《精灵宝钻》和尚未完成的长诗《蕾希安之歌》寄给昂温出版。很快,稿子被退了回来。昂温坚持让托尔金“再写一本关于霍比特人的书”。

托尔金大为恼火,他很快回信反击:“霍比特人还有什么可做的呢?他们可以很好笑,但他们的可笑之处是土里土气的,除非把他们投入到一个更为强大与可怕的背景中去。”

“除非把他们投入到一个更为强大与可怕的背景中去。”托尔金写完回信,盯着这句话看了很久。3天后,他告诉出版商:“我已经写下了一个关于霍比特人的新故事的第一章——‘盼望已久的宴会’。”这,正是《魔戒》的第一章。

托尔金第一句写道:“1918年以前,除了我,朋友们都死了。”他之所以这样写,一是因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纪念,更重要的是,他隐约感觉到,一场新的战争正在逼近。

1937年起,英国的天空就蒙上了德国法西斯的阴影。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法英被迫向德宣战,宣告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这一切,再次勾起了托尔金对一战的回忆。

托尔金所在的牛津,被希特勒认为是最美的城市,他不想破坏牛津的美丽,甚至打算胜利后把牛津当作首府。所以说,在战争刚开始时,参战国就签订协议,英国皇家空军不轰炸海德堡和格丁根,德国纳粹空军也将不轰炸牛津和剑桥。

这一次,上战场的不是托尔金,他40多岁了,不是身强力壮的年青人。二儿子迈克尔于1939年入伍;战争后期,三儿子克里斯托弗随皇家空军部队转驻南非;大儿子约翰正在罗马受训,准备成为神父。在托尔金家里,只有他和伊迪丝、小儿子和女儿住在一起,房子里还收留了一些难民。

受到战争的影响,《魔戒》的写作速度很缓慢。加上托尔金本来就是个完美主义者,字斟句酌花费他大量的时间。1938年8月31日,托尔金把书名暂定为“The Lord of Ring”,小说定位从面向儿童转变到神话创作。

在此之后,《魔戒》的写作进度就变得出奇的慢。到1940年底,3年过去了,托尔金才写到《魔戒》第二部,小精灵、霍比特人、小矮人和人类才刚发现巴林的坟墓。

1940年3月27日,老昂温催稿:“哪怕只写两三句也行”。托尔金回信,因家里水管爆了,两口子身体不好,研究工作太认真了,还没写完真是不好意思啊。而就在这一年,托尔金干脆停止了写作,原因不太清楚,外界猜测是因为战争。

1944年,胜利的曙光开始照耀到英国。托尔金似乎也恢复了精气神,重新投入到了狂热的写作中,他给昂温写信说:“尽管被琐事缠住,但还要赶在被打断前绝望的续写。”

又过了3年,托尔金才决定收尾。然而,一等又是3年。1950年,《魔戒》进入出版准备阶段。与《霍比特人》出版时一样,托尔金和出版商又进行了漫长的周旋。托尔金要求,《魔戒》要和《精灵宝钻》一起出版,但遭到了拒绝。

本来昂温的要求是,“第二年就要看到霍比特人的新故事”,可托尔金却写了整整17年之久。在这17年里,他也没有因为写作得到什么额外收入,就不用说改善家庭经济环境了。

一直到1954年,《魔戒》才出版了第一部和第二部。1955年3月,《魔戒》第三部的附录还没写出来。1955年10月,第三部终于带着偷工减料的附录出版,附作者致歉,因为曾许诺的附录中名词索引被取消了。

那时候,托尔金已经61岁。从他动笔写《霍比特人》到《魔戒》出版,一共用了55年时间。毫不夸张地说,托尔金用了大半生的时间,写成了两本大作,超过70万字。这70万字文稿,为他带来了荣誉和金钱。

1972年,托尔金获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颁发的大英帝国司令勋章。同年,牛津大学授予他荣誉文学博士学位。不过1973年,托尔金就因胃出血在牛津逝世,与2年前去世的妻子合葬在牛津北郊的一个公墓里。

临终前,托尔金心里最牵挂仍然是尚未完成出版的《精灵宝钻》。从1917年起,托尔金就开始写作,他对这本书倾注了毕生心血。从浩大壮阔的宇观宏景,到缠绵悱恻的浪漫传说,架构的神话世界格局恢弘精深,托尔金自称该史诗的类型为“Legendarium(可理解作神话故事集)”。

一直到1977年,三儿子克里斯托弗才把《精灵宝钻》整理出版,实现了父亲的愿望。

2008年,《泰晤士报》把他列为“1945年后50位最伟大的英国作家”榜单第6位。2009年,他在《福布斯》收入最高的“已故名人”榜单中位列第5位。

同类推荐
  • 希特勒(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希特勒(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希特勒1933年爬上德国总理宝座。他加紧重新武装,疯狂向外扩张,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在强大的苏联红军和英、美盟军的打击下,希特勒霸占欧洲和世界的美梦终被粉碎。
  •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4)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李彦宏传

    李彦宏传

    他,坐拥六百多亿资产,执掌世界上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引领全国互联网发展潮流。李彦宏,已成传奇。一个“海归”,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张丽编著的《李彦宏传》详尽剖析了李彦宏的创业历程和他的管理智慧,让每一个想从他身上汲取经验和力量的读者,都能有所收获。一起来翻阅《李彦宏传》吧!
  • 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清代文学与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了在小说领域上。《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等作品,对封建社会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无愧为传统的文言小说和通俗小说的集大成者,而其作者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也是本卷所要重点评介的人物。
  • 居里夫人自传

    居里夫人自传

    这是伟大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留下的唯独的人生自述,其中也包括她为丈夫皮埃尔·居里所写的传记。她用直白、坦诚的语言,记录了一个出生在华沙的普通家庭的女孩,通过刻苦努力、顽强奋斗,前往巴黎求学,与皮埃尔·居里相识、相知,为了科学研究而甘于寂寞,最终取得卓越成就的传奇一生。本书还通过居里夫人的记叙、两人的书信和日记、他人的评价等多个角度展现了皮埃尔·居里的高尚人格魅力。
热门推荐
  • 性学三论

    性学三论

    《性学三论》是心理学宗师弗洛伊德开性学先河之作。在这部作品中,他首度将精神分析法运用于性研究,通过梳理从幼儿期到青春期,寻常男女性冲动的萌芽和成长,发现并探讨每个人性困惑中的关键心理因素。
  • 天价为聘:默少的拒婚娇妻

    天价为聘:默少的拒婚娇妻

    推荐完结文(绝世婚宠:总裁滚远点)人生就像一场舞会,教会你最初舞步的人却未必能陪你走到散场....“老公,有人骂我是废物,我真的是废物吗?”一张小脸惨兮兮的看着眼前的男人,委屈道。温柔的摸了摸她的头,安慰道:“乖,就算是废物,也要看是谁宠的。”隔天,某公司破产了,其因不明。“老公,那小妞说我是泼妇,我像是泼妇吗?”此时的她插着腰凶狠狠的问着自己的男人。“乖,就算你是泼妇我也爱。”隔天某名媛尖酸泼辣的事迹轰动整个A市。他说:“老婆我们来生包子吧。”于是真的等怀有包子的时候他说:“老婆,我有你就够了,包子不要了。”只因无意听到某人一句高年龄产妇生孩子会有风险,一个不小心就是死。
  • 诡墓惊魂

    诡墓惊魂

    这次去墓地,所有发生的一切,其实都得从我的爱人那里说起! 她是因, 我是果。 注:胆小者慎入!本故事是家中老一辈人传下来的半真实半虚构吧!这里公布下俺的读者总群1:236414983喜欢本书的读者可加入哦
  • 破冰之旅

    破冰之旅

    曾几何时,在发展的道路上,每走一步都要如履薄冰……然而,人类自从步入文明时代的第一天起,就共同执着地追求昌盛、繁荣、民主、自由、发达、富强,从不会因外部的原因而放弃。于是,在经历了“历史沉思”之后,才有了“命运狂想”,有了“历史的抉择”;在经历了发展的“十年潮”之后,我们可以骄傲地说:“让浦东告诉世界”……
  • 星罗狂尊

    星罗狂尊

    他,原本是狂热古墓探险分子,莫名其妙的被“误杀”,莫名其妙的成了星罗界的星罗国,五大护国玄机长老中的大长老陈玄冥的三公子,富甲一方的家庭,权贵显赫的出生背景,这位陈家三少,却被陈家上下“判了死刑”,全身经脉一团乱麻,被称为废柴少爷,可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竟然闪瞎了所有人的双眼,成为了那个世界的狂傲天尊。
  • 神之背叛

    神之背叛

    远古神界的混世邪神被神之子“背叛”,十六个守护神为了让子民从水深火热之中解脱,神之子是十六神的首领,他想出“叛变”十六神的方法假投靠混世邪神。混世邪神果然是中了神之子的计谋,混世邪神被十六神用尽生命封印在了地低下永世不得复苏!神之子,被混世邪神下了诅咒,以后的每一代神之子都是孤儿,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人的命运…………身为人类的寒枫银是第五代神之子,他的出现似乎是要改变神界历史了……
  • 福尔摩斯探案集4

    福尔摩斯探案集4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是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创作的一部长篇侦探小说,主角名为夏洛克·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又译作歇洛克·福尔摩斯),共有4部长篇及56个短篇。第一部长篇《血字的研究》完成于1889年,隔年与其它作品合集出版于《比顿圣诞年刊》。被多次改编为电影与电视剧。
  • 晨光有你最好

    晨光有你最好

    他为别人做的戏,却将她引入了局。只可惜,他们都过了可以为爱情放下一切的年龄。时隔多年,回想往事,那些撕心裂肺的痛楚和意乱神迷的旖旎,经过岁月的洗涤,化为了吉光片羽里模糊的痕迹。现在,简佳晨终于可以对他说:“我们结婚吧。”俞清元一把抱住了她,泪如雨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环境科学知识(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环境科学知识(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本套丛书的编辑对知识的尊重还主要表现在不断追随科学和人类发展的步伐以及青少年对知识的新的渴求。希望广大青少年通过阅读这套丛书,激发学科学的热情,以及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帮助他们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了解人类社会,插上科学的翅膀,去探索科学的奥秘,勇攀科学的高峰。
  • 我的世界战争之路

    我的世界战争之路

    吕天勇和他的的朋友夏宣武因为毁灭者Him用命令方块穿梭到人类世界的实验被传送到mc,古老的传说,303的约定,一次又一次的困惑着他们,他们该怎么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