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孙女潇潇新买了自行车,读初中了,开学后加入骑行大军。
说起这事,我对潇潇说:“你们现在多好,没等开学就准备了自行车,爷爷读初中、高中的时候都是步行,十几、几十里路走了六年。”
我还告诉她我初中入学那天是从家中扛着凳子去的。
那时候国家困难,学校条件简陋,缺少教具,要求新生自带课桌或者长凳。我家的凳子是枣木做的,足有两米长,自然又沉又硬,刚满十二岁的我长得瘦弱,长凳扛在肩上晃晃悠悠。累点还没什么,主要是肩膀硌得疼,十来里的路程,左肩倒右肩,右肩换左肩,好歹挨到学校,肩上磨脱了皮,渗出血丝,酸疼了好些天,很多日子才彻底长好。
潇潇很平静地听我絮叨这些辛酸往事,或者爷爷这些经历对她来说已经太遥远,只是一个不相干的故事罢了。
的确,代沟难以逾越,我们这一代曾经亲感实受的事情,孩子们却无法想象,更不可能理解。
一天中午,老伴下厨烙菜饼,小孙女歌平问:“奶奶,什么馅?”“鸡蛋、韭菜、马札菜。”“马札菜好吃吗?”“好吃啊,你爸爸跟你这么大的时候想吃还没有呢!”“骗人!”“怎么骗人?哪时候没有多少白面,怎么舍得烙饼。”“那你小时候呢?”“奶奶小时候更苦,十来岁就去挖野菜,大热天背着包袱走十来里路……”听奶奶这么说,歌平一脸的不屑,埋怨奶奶,“真笨,怎么不打个车?”……
那时候见辆汽车都稀罕,上哪里打车去?
听起来可笑,但这确实不能怪孩子幼稚,毕竟半个世纪的社会跨度,生活环境的差别实在太大了。
每年至少三次为孙女买新衣服——儿童节、生日、过年。一天,就这话题我告诉潇潇,我小时候经常穿补丁衣服,我对她说:“我读高中时候把你老爷爷的衣服补补再穿,两个膝盖是长方形补丁,屁股上是圆圆的,缝了一圈又一圈。”潇潇当即问我,“那样穿起来是不是很酷?”
什么酷啊,不过是不补没办法穿罢了,可孩子们生活词典里根本没有清贫这个词,她们想当然地把补丁和“酷”融为一体,全然不知“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生活滋味。
社会发展了,孩子们生活在幸福年代,衣食无忧,不需要像爸爸妈妈尤其是爷爷奶奶那样吃苦受累,基本达到了“有求必应”的地步。但是,依然有必要让她们知道过去的苦日子,一方面是让她们了解历史,更重要的是要让她们身在福中要知福,教育她们懂得珍惜和感恩。当然,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作为长辈来说,至少要尽上这方面的义务。
“成由勤俭败由奢”。人们常把从前的辛酸往事比作“陈芝麻烂谷子”,这些“陈芝麻”不妨给孩子们晒晒,或许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