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2700000003

第3章 内科疾病(2)

中医诊断急性肝炎为“肝热病”,诊断急性重症肝炎为“肝瘟”,诊断慢性肝炎为“肝著”。多因湿热或湿热疫疠之邪入侵机体,蕴结中焦,脾胃升降失司,湿热熏蒸肝胆,或热毒内陷营血所致的疫病类疾病。

【必备偏方】

偏方一

[组成]甜瓜蒂10克。

[主治]黄疸。

[用法]研末搐鼻取嚏,每日数次,黄水流尽则愈。

偏方二

[组成]茵陈30克,猪肝120克。

[主治]病毒性肝炎。

[用法]以茵陈煎水大半碗去渣,将猪肝切片初炒,用茵陈水一半,边炒边浸,不用盐,待茵陈水尽炒干后取出,用纸摊地上,待冷后再浸茵陈水炒,再摊冷;如此三炒三摊将茵陈水完全用尽为度。每日1剂,1次服完。

偏方三

[组成]虎杖30克,三叶人字草60克。[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0~15日。

偏方四

[组成]矮地茶全草30克,红糖适量,大枣10枚。

[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个月。

偏方五

[组成]龙胆10克,苦参30克。

[主治]黄疸。

[用法]共为细末,牛胆汁和丸,如梧桐子大。麦饮汤下5~20丸,每日3次。

【名医指导】

1.保持居室安静、整洁、舒适、干燥。光线柔和,空气新鲜。室温以保持在22℃~24℃为佳,湿度以50%~60%为宜。

2.餐前、便后要洗手,及时处理呕吐物、排泄物、体液、血液。

3.餐具、儿童玩具每日用消毒剂浸泡消毒。病毒性肝炎患者需实行分餐、分饮,急性期避免密切接触。

4.急性肝炎、重型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5.肝炎患者注意适度运动,避免疲劳。

6.肝炎急性期患者宜进食清淡、易消化、含多种维生素的饮食。

伤寒与副伤寒

伤寒、副伤寒分别是由沙门菌属伤寒、副伤寒沙门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经污染食物由口进入消化道,入侵淋巴组织繁殖,进入血液循环,产生大量毒力很强的内毒素,引起炎症病变和临床症状。本病经粪口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发病以青年、年长儿多见。全年散发,以夏季多见,也可引起暴发流行。

本病中医诊断为“湿温”,又称“湿瘟”。多因湿热疫疠之邪,经口鼻而入,蕴结中焦,阻滞气机,湿热熏蒸弥漫而成。以持续发热,脘痞腹胀,苔腻脉缓,神情淡漠,玫瑰疹或白瘖,左胁下痞块,白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必备偏方】

偏方一

[组成]西瓜1个(约1200克),最好用白皮、白瓤、白子的三白西瓜。

[主治]伤寒、副伤寒早期。

[用法]取西瓜瓤,然后去子,用洁净纱布包好后绞出汁液即可。将汁代茶饮用。

偏方二

[组成]西瓜1个(约1000克),番茄500克。

[主治]伤寒。

[用法]西瓜取出瓤去掉子,用洁净纱布包扎后绞出汁液,待用;番茄用开水冲洗剥皮、去子,也用洁净纱布包扎绞出汁液即可。将两汁混合,代茶饮用,每日数次。

偏方三

[组成]鲜芦根、梨子、荸荠、鲜藕各50克,鲜麦冬20克。

[主治]伤寒。症见发热、头痛、全身无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

[用法]将芦根洗净,梨子削皮去核,荸荠去皮,鲜藕去节洗净,鲜麦冬洗净,然后将这些药物食料切成细末,用洁净纱布包扎绞汁即可。随意饮用汁液,每日数次。

偏方四

[组成]穿心莲30~60克。

[主治]伤寒。症见高热不退,伴头痛全身无力,腹泻等。

[用法]将穿心莲洗净,加入清水煎煮20分钟左右。每日1剂,连服5~7日。

偏方五

[组成]乌梅500克,蜂蜜1000克。

[主治]脾胃虚寒型伤寒。

[用法]先用冷水将乌梅泡发去核,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再以小火煎煮,每20分钟取煎液1次,再加水继续煮,共取煎汁3次;合并煎液再以小火煎熬至稠膏状态时,对入蜂蜜煮沸后停火,冷却后装瓶备用。每日2~3次,每次1匙,以沸水冲服,连服8~10日。

【名医指导】

1.不要到卫生条件差的摊点、餐馆就餐。

2.不生吃或半生吃毛蚶、牡蛎、蛏子等海产品。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喝生水,饭前便后要洗手。

4.凡有不明原因持续发热患者,要及时到医院诊断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5.家中以及周围有伤寒患者时,更要注意自我保护。对可能污染的物品可选用煮沸、消毒药浸泡等方式消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由于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由于病原及发病机制不同,临床上可分为胃肠型与神经型(肉毒中毒)两类。发病多呈暴发形式,夏、秋季节发病较多。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食入含有邪毒的食物,或因寒湿暑热等邪气内侵,损伤脾胃,使胃肠气机紊乱,运化功能失常所致的胃肠疾病。

【必备偏方】

偏方一

[组成]柿蒂10个。

[主治]细菌性食物中毒。症见呕吐、腹痛等。

[用法]取柿蒂加水700~800毫升,煎煮,取汁,每次400~500毫升,频频灌服。

偏方二

[组成]生油菜子、炙甘草各25克。

[主治]细菌性食物中毒引起的腹泻等症。

[用法]将生油菜子和炙甘草共捣碎成散。每次10克,用水1杯煎汁,饭前温服。

偏方三

[组成]谷芽110克,姜汁适量,食盐少许。

[主治]细菌性食物中毒。症见消化不良,脘闷腹胀,呕恶,食欲不振等。

[用法]把谷芽研为细末,加入姜汁、食盐,将其和匀,做成饼。每次5克,每日3次。

偏方四

[组成]苹果、山药各30克。

[主治]食用不洁食物引起的泄泻,消化不良,或久泻而脾阴不足者。

[用法]苹果洗净干燥,与山药共研细末即可。每次服15~20克,加白糖适量。温开水送服。

偏方五

[组成]大蒜2个,蜂蜜30克。

[主治]细菌性食物中毒。症见呕吐。

[用法]将大蒜去皮烧熟,蜂蜜加开水调匀。每次400毫升,温热服。

【名医指导】

1.掌握食物中毒的自救方法:食物中毒后,首先要怀疑是不是所吃的食品有问题。这时候要停止进食,并观察一下吃过的食品是不是生冷的、变质的。其次,可以进行自我催吐,用手指或筷子等刺激舌根部位,使吃过的东西尽量呕出来。可以大量饮水或喝一点淡盐水,目的也在于稀释毒物,促进排泄。

2.挑选食品,要选择新鲜、未变质的;蔬菜类食物在食用前应充分清洗和浸泡。

3.为防止熟食被细菌污染,切生的食品和熟的食品所用的刀、砧板要分开;做凉拌菜一定要洗净消毒,最好不要吃隔顿凉拌菜。

4.冰箱里存放的食物应尽快吃完,冷冻食品进食前要加热,因为不少细菌在冷藏、冷冻条件下不会死亡,决不能把冰箱当作食品保险箱。

5.有些细菌产生的毒素不怕高温,因此并不是食物加热后就可以吃了,一些剩饭、剩菜经加热后仍有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险,常温下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6.细菌性食物中毒多发于高温、潮湿的夏、秋季节,尤其是6~9月份。因为这段时间细菌在各种动、植物上会迅速生长繁殖,加之烹调、储藏不当、灭菌不严,易发生中毒。因此夏秋季节尤须预防食物中毒。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所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少数可成为慢性或反复发作。细菌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而经口传染。细菌及其毒素破坏结肠黏膜,引起结肠化脓性炎症与全身中毒症状。本病全年均可发生,夏、秋季节多见。儿童发病率高。

本病中医诊断为“痢疾”。多因饮食不洁,过食生冷肥甘,脾胃受损,湿热疫毒之邪壅滞肠间,阻遏气机,损伤肠络所致。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下脓血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必备偏方】

偏方一

[组成]马齿苋、蜂蜜各30克。

[主治]痢疾初起。

[用法]马齿苋捣汁加蜂蜜,开水冲服,每日3次。

偏方二

[组成]生苦瓜1条,红糖、白糖各60克。

[主治]痢疾。

[用法]苦瓜捣烂如泥,加入红糖、白糖捣匀,2小时后将水滤出,1次冷服,每日2次。

偏方三

[组成]萝卜汁2酒杯,姜汁半酒杯,生蜜1酒杯,浓茶1盅。

[主治]赤白痢。

[用法]和匀温服。

偏方四

[组成]山楂90克,红糖、白糖各30克。

[主治]赤白痢。

[用法]水煎,分4次服,1日服完。小儿酌减。

偏方五

[组成]马齿苋90克,鸡蛋清2个。

[主治]赤痢。

[用法]先将马齿苋洗净捣如泥,用白布包住拧汁,再将鸡蛋清混合一起搅匀。1次服完,每日2次。

【名医指导】

1.急性期肠道症状严重,腹泻频繁、开始时应禁食,继之食用清流质饮食,主要补充水分,可供给米汤、藕粉、淡果汁、淡茶、菜汁等。忌食牛乳、豆浆等。

2.病情稳定、腹泻次数减少后,可采用低脂流质饮食和基本无渣、少油的饮食,增食牛乳、豆浆、米汤、蛋花、蒸嫩蛋等。

3.菌痢恢复期,腹泻停止,宜采用少渣、低脂、半流质饮食。可食粥、烩软面片或面条、无油肉松、鱼片、炒嫩蛋、豆制品等,以补充能量及营养素的摄入。患者还应增加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的摄入。

4.急性期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消化道隔离。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5.注意保暖,勿使腹部受凉,勿食生冷饮食,体质虚弱者应及时使用免疫增强药。

6.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食不洁瓜果,不吃变质食物,做到饥饱有度,不酗酒,以保护脾胃的正常功能。

7.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肠阿米巴病

肠阿米巴病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所引起的肠道感染,以近端结肠和盲肠为主要病变部位。病原体以滋养体和包囊两种形态存在于人体。包囊随粪便排出体外,经手或污染的食物由口进入人体胃肠道,到达小肠末端、结肠上部,包囊被肠液消化变薄、破裂变为滋养体。多数受感染者处于病原体携带状态而无症状,如滋养体侵入结肠,溶解黏膜下组织,使之坏死,形成溃疡,排出时粪便呈红棕色果酱样,带腥臭。临床表现以腹泻或痢疾症状为特征者,则称阿米巴痢疾。

本病中医诊断为“奇恒痢”。多因饮食不节或不洁,湿热、寒湿、虫毒之邪内侵,蕴结大肠,肠络受伤所致。以腹痛,腹泻暗红色果酱样粪便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必备偏方】

偏方一

[组成]糯米250克,姜汁适量。

[主治]阿米巴痢疾。

[用法]用姜汁将糯米拌湿,炒熟干后,研成细末。每次10~15克,沸水冲服,每日3次。

偏方二

[组成]冰糖15克,乌梅1个。

[主治]慢性痢疾。

[用法]将冰糖与乌梅加水浓煎成汁液,每日频服。

偏方三

[组成]生姜、茶叶各10克。

[主治]痢疾病初发。

[用法]生姜洗净切成薄片,与茶叶一同入沙锅内煮沸5~10分钟,过滤后取汁倒入杯内即成。每日1剂,趁热饮,每日2~3次。

偏方四

[组成]胡椒、炮干姜各15克,诃子4枚,瘦羊肉110克,白面适量。

[主治]气痢。

[用法]将前3味捣碎,研为末,瘦羊肉洗净切细,与药末调匀,以水和面,裹肉作馄饨,煮熟食之。

偏方五

[组成]胡椒、炮干姜各15克,诃子4枚,瘦羊肉110克,白面适量。

[主治]气痢。

[用法]将前3味捣碎,研为末,瘦羊肉洗净切细,与药末调匀,以水和面,裹肉作馄饨,煮熟食之。

疟疾

疟疾是由疟蚊传播疟原虫而引起的传染病。临床以间歇性寒战、高热,大汗后缓解为特征。间日疟和卵形疟常有复发,恶性疟的发热不规则,常侵犯内脏,可致凶险发作。其临床症状系疟原虫的红细胞内裂体增加及其代谢产物所致。全年均有发病,以夏、秋季为多,农村高于城市。疟疾患者和无症状带虫者是传染源。

本病中医称“疟疾”。多因摄生不慎,饮食所伤或劳倦太过,加之疟蚊叮咬,疟邪入血,卫气与疟邪交争为病。以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头痛,汗出而解,日久左胁下有痞块等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必备偏方】

偏方一

[组成]青蒿叶适量。

[主治]疟疾。

[用法]取其叶在烈日下晒干,研末,用玻璃瓶盛储勿泄气。症状发作前3小时用浓茶泡服30克,临睡前1小时服15克。

偏方二

[组成]常山30克,鸡蛋2枚。

[主治]疟疾。

[用法]常山入水煮鸡蛋。蛋熟后破壳再煮1小时,在疟疾未发作前2小时服1枚,隔1小时再服1枚。

偏方三

[组成]鹅不食草10~15克。

[主治]疟疾。

[用法]捣烂冲开水,于疟疾发作前2小时服,或捣烂塞鼻孔。

偏方四

[组成]常山叶(酒炒)、草果仁(姜水炒)各等份。

[主治]疟疾。

[用法]共研细末,以饭搓成如豌豆大丸子,雄黄为衣。疟发前2小时服7粒。

偏方五

[组成]青蒿适量。

[主治]疟疾。

[用法]将青蒿叶揉碎,于发病前1~2小时塞鼻腔,可两鼻交替塞,直至不发作为止。

【名医指导】

1.发作期及退热后24小时应卧床休息。

2.注意水分的补给,对食欲不佳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至恢复期给予高蛋白饮食;吐泻不能进食者,则适当补液;有贫血者可辅以铁剂。

3.忌生冷、油腻食物,忌食生冷瓜果、荤腥油腻食物。

4.忌食不易消化食物。

5.不宜食用海腥发物,应忌食公鸡肉、鲤鱼等腥发食物。

6.忌食温热性食物,如羊肉、狗肉、韭菜等,能引发诸疾。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

    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

    三代以前,即传说中的三皇时代是巫医一体,而又以巫为主,是巫兼任医,而不是医兼任巫。西周以后医学逐渐从巫医中独立出来,可是独立的医学教育没有出现,医学人才大多来自于民间,但对于医疗相关事务的管理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制度。总体上,中国古代医学教育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身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一个有规矩、有规律、有规范的完整体系。 王燕编著的《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
  • 医疗:手术台前的革命

    医疗:手术台前的革命

    即使你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电脑,它的功能也远没有我们的大脑强大,所以,大脑是最神奇的!那么,大脑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大脑主要包括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四部分。脑干是指位于脊髓和间脑之间的较小部分,位于大脑下面。脑干的延髓部分下连脊髓,呈不规则的柱状形。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人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
  • 汤头歌诀方解

    汤头歌诀方解

    《汤头歌》 为清代汪昂撰。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类。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并于每方附有简要注释,便于初学习诵,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
  • 助听器学

    助听器学

    本书共13章,从助听器的发展简史,到助听器的物理组成、工作原理、技术性能、助听器的分类等方面介绍了助听器的基本结构及性能特点。同时,在此基础上还着重介绍了助听器的临床应用经验、不同人群的助听器选配方法,以及如何遵循选配步骤,为听障人士选择符合其听力损失的最优助听器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听力学专业的学习教材、各大助听器公司的培训手册、助听器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提供给对助听器感兴趣的各界人士(包括有听力损失的成人和听力损失儿童的家长),使他们能够对助听器有更科学、系统、专业的认识!
  •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国际经验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国际经验

    本书遴选了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在医疗改革上有代表性的20个国家(地区),从现代医疗发展规律的角度出发,展示这些国家(地区)的医疗改革背景、过程、分析其医疗改革的得失成败,是一本集众多医改素材于一身,数据权威、信息准确、材料丰富、分析有据的关于医疗改革的万宝全书。国内系统介绍国外医改的材料鲜见,如本书整合全球主要国家的医改经验更属首次。可帮助国内各界人士,特别是医疗系统人士了解、比照其他国家医疗制度改革的情况,从而助益于我国自身的医疗改革实践。
热门推荐
  • 快穿之踹翻这碗狗粮

    快穿之踹翻这碗狗粮

    【扒一扒那些年宿主的丰功伟绩。】#怼人不带重复的##笑着调戏一群丧尸##骗上古神兽吃土##妖女荣登武林盟主宝座##在生存游戏中创下新记录##打遍天下无敌手#……【嗷,对了,偷偷告诉你一个秘密,宿主曾经被虐得很惨……对不起宿主,本统知道错了,别打了!(;???Д??`)】【记得带上瓜子,围观宿主打架吖。】~【1v1,成长型女主,越来越强~】#踹翻过期狗粮,递上新鲜狗粮#
  • 绝世帝妃:帝君又吃醋了

    绝世帝妃:帝君又吃醋了

    在深海中沉睡数千年,终被唤醒,为寻一人,凝万物之力,破碎时空,让轮回重遇
  • 独领风骚的古代医学(上)

    独领风骚的古代医学(上)

    中国医药学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医疗技术、疾病认识,还是诊断技术、药物知识,都曾走在人类医药学发展的前列,有些方面曾为人类保健做出过杰出的贡献。请大家耐心读这本书,如此,便一定会随着介绍而入胜、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只有如此,才会对中国传统医药卫生的起源有一个新的比较正确的了解和认识。
  • 冥主有命

    冥主有命

    校草陈默出车祸死了,苏小木跟同学一起参加他的葬礼。瞻仰遗容的时候,她一弯腰,脖子上的钻石坠子竟然好死不死地掉进了棺材里,落到了对方的两腿之间……苏小木咬着牙去捡,不料对方竟然醒来了!第二天,学校里就传遍已经挂了的校草陈莫,被苏小木摸醒的消息。
  • The Circus Boys On The Mississippi

    The Circus Boys On The Mississippi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粉丝一号:作者大人请别跑!

    粉丝一号:作者大人请别跑!

    【头号粉丝上位系列1】姜一何:林无忧,你的良心都不会痛吗!林无忧:作者大大,您不就喜欢奴家这调调吗?姜一何:你怎么这么不要脸!林无忧:不要脸才能被大大您记住呀~姜一何:你个猥琐的小黄文作者!林无忧:真不愧是大神,‘猥琐’这个词用得竟如此精准。姜一何:??????你可以圆润的滚开吗?林无忧:大大,只要你更新,要我怎么滚都可以!这是一个逗比的故事。姜一何和林无忧因为写网文而结识,姜一何作品精致,林无忧作品猥琐。表面和气暗地里互相嫌弃的两人在日常互怼中变得熟悉。慢慢的,校园男神姜一何迫切想认识那个传说中猥琐又花痴的林无忧。一段天雷滚滚的奇葩经历就此展开。
  • 证治准绳·杂病

    证治准绳·杂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枝独秀:总裁的小女佣

    一枝独秀:总裁的小女佣

    从民国穿越到现代的金牌丫鬟怎样在这个险恶的社会生存下去?哼,我就不信了,在民国慕容家我都搞的定我还搞不定你?这的蔬菜怎么这么贵,都快赶上黄金啦!完了,打碎少爷的翡翠茶几这可怎么办才好啊....哼,看我金牌大丫鬟智斗小少爷,奴家翻身把歌唱!
  • 重生之逍遥人生路

    重生之逍遥人生路

    重生了做什么好:写写小说练练拳,逗逗萝莉赚赚钱。快乐不嫌早,逍遥不嫌迟!这才是重生者的美好时光!
  • 我穿越为猫的那些年

    我穿越为猫的那些年

    无垠宇宙,无限重叠。世界之海出现变故,使得原本处于两条平行线的平行宇宙开始重合交叉。各个世界开始发生剧烈的动荡,原本永远不可能出现交集的各个文明开始出现激烈的碰撞。他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来到了异界并且成为了一只猫。至此,它的猫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新书发布,已有一百多万的完本作品,请各位书友大人放心收藏。新书是幼苗,你们每一个点击,推荐,收藏都是仟佰写书的动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