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11000000015

第15章 高山流水觅知音

齐桓公自纳蔡姬之后,数日不朝,成天陪伴着娇妻,躺在那温柔乡中享受着新婚燕尔的美妙生活。偏那蔡姬,不但生得娇嫩如花,而且才智过人,琴、棋、书、画样样皆通,新得夫婿,更是使尽浑身解数,欲讨夫君欢心,更使得齐桓公欢快无比,乐而忘朝。

这一天,蔡姬在后宫摆好琴,笑着对齐桓公说:“主公,妾为你弹奏一首新曲,好吗?”

齐桓公问道:“什么曲子?”

“教琴的师傅说,此曲叫《伯牙悼子期》。”蔡姬边试弦边说。

齐桓公说道:“寡人从未听说有此曲。”

“此乃蔡国著名琴师丹韵偶然得之,妾百般恳请,他才将此曲传授于妾。”蔡姬朝桓公嫣然一笑,“妾现在就弹给主公听。”说完,坐正姿势,调好琴弦,静坐一会,稳定一下情绪,抬起手,轻轻地拨弄琴弦,立即传出美妙的琴声,乐曲悱恻缠绵,似怨似思。

“好!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怎得几时闻?”齐桓公叹一口气说,“只是曲调太过忧郁,听起来使人伤感无限。”

“此曲取材于‘伯牙摔琴断知音’,乃无名氏所作。俞伯牙和钟子期因一曲《高山流水》结为知音后,约定来年仍在汉阳龟山相会。当时俞伯牙在常州任职,任满后携琴赴约时,钟子期已病故,俞伯牙于子期坟前祭悼,弹奏此曲,而后愤然摔琴,自以为世上再无知音。乐曲悱恻缠绵,寄托伯牙对知音故去的无比惆怅和无尽的哀思,余情袅袅,感人至深。”蔡姬亦叹口气说,“只是可惜……”

“可惜什么?”齐桓公问道。

蔡姬说:“丹韵琴师也只是偶得此曲,而于《高山流水》曲,他却弹不全。”

“《高山流水》真的那么神秘?”齐桓公问道。

蔡姬说:“当然,不是谁都能弹这首曲子,臣妾也只是听丹韵琴师弹过几次,但每次都不全,因为丹韵琴师没有学全。”

齐桓公问道:“《高山流水》真的如此神龙见首不见尾吗?”

“《高山流水》后面,隐藏着一个美好动人的故事。”蔡姬说。

齐桓公两眼看着美貌娇妻说:“什么故事?说来听听。”

蔡姬说道:

相传楚国有琴师俞伯牙,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但他却常为其演奏不能达到出神入化而烦恼。其师得悉后,带着俞伯牙乘船来到东海之蓬莱岛,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涛声,伯牙为这浩瀚的大海、激溅的浪花、飞翔的海鸟所陶醉,呼啸的涛声、悦耳的鸟鸣声、游人的欢笑声,还有蓬莱阁传出的钟声,所有这些,构成一曲和谐动听的大自然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下肩上的古筝放在海边一块石头上,纵情地弹奏起来,心随意转,意催琴弦,调出一首前所未有的美妙琴声,后来,他进一步将此曲完善,起名为“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的音律虽然优雅动听,但由于太过奥妙,无人能识其真谛。俞伯牙倍感孤独和寂寞,自叹知音难觅。每有闲暇,他便身背古琴,遍游名山大川,继续寻找大自然的音律,寻找知音。在一次回乡途经汉水之时,船泊于汉江码头,夜晚,俞伯牙坐在船中,面对清风明月,岸上游人和滚滚东逝的江水,想到知音难寻,不由思绪万千,坐在船头,弹起无人能识的《高山流水》曲。悠扬的琴声,顿时在湖面飘荡。冥冥中,他感觉有人站在岸边倾听他的琴声,当他弹奏赞美高山的曲调时,听到岸边人赞赏地说:“雄伟而庄重,就像高耸入云的泰山就在眼前!”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暴啸的波涛时,岸边人又赞赏道:“宽广而浩荡,犹如涛涛之流水,浩瀚之海洋就在脚下!”

“知音、知音也!遍寻知音不遇,不想却在汉江!”俞伯牙兴奋地站起来,仰天大笑,“船家,快靠岸,快靠岸!”

俞伯牙所觅到的知音,就是钟子期,一个樵夫。二人从此成为知音。俞伯牙为此在汉阳流连三日,二人从此成为莫逆。二人约定,来年中秋月圆之时,在汉阳龟山相聚,抚琴叙旧。当俞伯牙第二年如约而至之时,他看到的只是一座坟墓。原来,钟子期自与俞伯牙一别后,身染怪病,不幸而逝。俞伯牙探知此事,赶到钟子期的坟前,为钟子期弹了一曲完整的《高山流水》,而后尽断琴弦,砸碎琴身。终身不再鼓琴,以为世上再也没有知音者。

正在蔡姬津津乐道、齐桓公聚精会神倾听的时候,随风飘来一阵优美的琴声。蔡姬听到琴声,立即住口不言,侧耳静听。过了一会,蔡姬惊喜地说:“《高山流水》,这就是《高山流水》,主公,何人在弹奏《高山流水》?”

齐桓公不以为然地说:“一名死囚而已。”

“死囚?”蔡姬惊问道,“怎么会是死囚,死囚能弹出如此高深的曲子,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齐桓公道:“此人名叫管仲,公子纠的师傅。”

“为何成了死囚?”蔡姬问道。

“他为了能使公子纠登上齐国国君之位,在白水之滨,暗射寡人一箭,若不是箭中带钩,寡人早已是黄泉路上客。寡人定报此一箭之仇。”齐桓公咬牙切齿地说。

“啊!”蔡姬叹了一声,“记起来了,竖刁在路上对臣妾说过此人。从琴声可知,管仲绝非平庸之辈。”

齐桓公笑道:“好见识,管仲果有经天纬地之才,百步穿杨之能。只可惜他是寡人的仇人,过段时日,寡人要送他到阴间去,同他的主子公子纠团聚。”

“真的?”蔡姬叹道,“太可惜了,能弹《高山流水》者,一定是胸有大志之人,一定是个人才,主公,人才难得呀!”

“别提此人。”齐桓公不高兴地说,“免得扰了雅兴。”

蔡姬见齐桓公突然有些不高兴,吓得赶紧转了话题。正是:

蔡姬惊闻稀世曲,忙问弹者何方神。

谁知天公不作美,抚琴乃是囚中人。

齐桓公新婚,有了娇妻相伴,整日沉湎于后宫男女之事,乐而忘朝。朝廷一切政务皆落在鲍叔牙的身上。偏偏鲍叔牙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如此一来,鲍叔牙成天陷于繁忙的国事中。齐桓公的婚礼结束后,鲍叔牙终于病倒了,他是累病的。

鲍叔牙见齐桓公新婚燕尔,没有将生病之事告知诉他。几天后,齐桓公不见鲍叔牙入宫奏事,经询问,才知太傅病倒了。连忙起驾,亲自到鲍叔牙的府邸探望。

齐桓公来至鲍府,见鲍叔牙卧病在床,面容十分憔悴,动情地说:“太傅,几日不见,你脸色如此憔悴,找郎中看了吗?是什么病?”

鲍叔牙在仆人的搀扶下坐起来,喘息未定地说:“也没什么,休息几天就好了。只是国事繁忙,臣确实有些力不从心呀!”

“国事就不要操心了,太傅还是安心养病,一切等病好了再说。”齐桓公关心地说。

鲍叔牙说道:“臣的病无药可治。”

齐桓公惊问道:“太傅到底得的是什么病,怎么就无药可治?”

“臣得的是心病。”鲍叔牙咳了几声说,“臣与管仲乃生死之交,眼见得他身陷牢笼却无能为力,臣愧对管仲呀!”鲍叔牙说罢,抱头痛哭。

“太傅,你这又是何苦呢?”齐桓公有些无奈地说,“寡人身为一国之君,在午门外立下耻辱柱,对天发誓,要将管仲射杀于耻辱柱上,报一箭之仇。寡人能自食其言吗?”

鲍叔牙闻齐桓公如此说,止住哭声,真诚地说:“主公,齐国连年内乱,国力空虚,民不聊生,百业待兴,百废待举。诸侯国小视于齐,北面山戎人还不时骚扰边境。主公若得不到能臣辅佐,齐国要想振兴,实在是很难。”

齐桓公满怀信心地说:“寡人有太傅辅佐,齐国定能振兴。”

“主公差矣!”鲍叔牙摇摇头说,“不知主公欲做一个什么样的君主。”

“当然要做一代名君。”齐桓公不假思索地说。

“主公若只想做一个平稳之君,臣虽不才,尚能凑合。”鲍叔牙叹口气说,“若欲富国强兵,称霸中原,成为一代名君,臣就难以胜任了。”

齐桓公说道:“太傅是寡人的师傅,在寡人的眼里,太傅的学识、人品,无人能及,何必要如此谦虚。”

鲍叔牙说:“臣说的是实话。主公治国,要寻找一个好相国。相国必须是济世之才,内能安百姓,外能抚四夷,勋加于周王室,泽布于诸侯,只有这样,齐国才能坚如磐石,国君威加四海,功垂金石,名扬千秋。”

“太傅此言,正合寡人之意,太傅可有人选?”齐桓公见鲍叔牙谈话不同以往,好像成竹在胸,忙问道。

鲍叔牙道:“相国人选非管仲莫属,得管仲者得天下,臣绝不是危言耸听。”

“哈!哈!哈!”齐桓公突然爆发出一阵狂笑,“太傅,你是与寡人开玩笑吧?”

鲍叔牙严肃地说:“此乃肺腑之言,主公何故大笑?”

齐桓公满脸恨意地说:“太傅与管仲乃挚友,朋友之交,义也;寡人与太傅乃君臣,臣事于君,忠也。太傅再荐管仲,欲救管仲而存义,而为此义字,就要屡逆寡人之意,舍忠而成义,难道义重于忠吗?”

鲍叔牙惶恐地说:“臣对主公之心,天理可鉴,臣欲救管仲,并非仅仅是尽一个‘义’字,臣之所思,实乃为江山社稷作想,绝非弃忠存义。”

“一箭之仇,不共戴天,逆寡人之意乃是不忠。”齐桓公正色地说。

“管仲侍奉公子纠,他箭射主公,乃是为其主、尽其忠,正如臣向主公献计,胁迫于鲁侯,借鲁侯之手除掉公子纠一样,都是忠心事主。这一点是没有区别的。”

“管仲欲置寡人于死地!”

“可臣已把公子纠送上了黄泉路。”

“公子纠死了,难以向你寻仇,寡人还活着,有仇必报。”

“主公……”鲍叔牙痛苦万分。

齐桓公打断鲍叔牙的话,说:“寡人主意已定。在所有大臣中,太傅最忠诚、最可靠、最有才能,寡人要拜太傅为相国,寡人相信,太傅能帮寡人得到天下,也一定能助寡人治理天下。”

“臣与管仲比,有五不如。”鲍叔牙几近哀求地说,“宽惠待民,我不如他;治国不失权柄,我不如他;忠信以交好诸侯,我不如他;制定礼仪以示范于四方,我不如他;披甲击鼓,立于军门,使百姓勇气倍增,我不如他。臣举荐管仲,绝不是意气用事,有此济世之才而不荐,臣则真是不忠不义了。主公欲治理好齐国,必须倚靠管仲。”

“什么五不如?太傅早就向寡人说过。”齐桓公越听越烦,但又不好发作,只好耐着性子说,“太傅,若非是你,寡人早已将进谏之人同管仲一同治罪了。管仲乃寡人的仇人,卧榻之旁,岂容仇人鼾睡?”

“主公……”

齐桓公烦躁地打断鲍叔牙的话头:“今天不提此事,待太傅病好之后再说吧!国事繁多,寡人实在是难以应付,寡人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鲍叔牙听齐桓公虽然没有答应自己,但态度似乎没有以前决绝,也不好再苦苦相逼,于是说道:“臣这里有几篇治国之论,主公带回去瞧瞧,看是否有可取之处。”

鲍叔牙所说的几篇治国之论,实际上就是管仲在狱中写的《牧民》《权修》《立政》《形势》几篇文章。为了避免齐桓公先入为主,鲍叔牙只是含糊其辞地说有几篇文章,并未明说是管仲所写。

齐桓公命侍从拿了鲍叔牙呈上的几卷竹简,嘱鲍叔牙好好养病,然后起驾回宫。正是:

叔牙荐友为国忧,桓公记恨不点头。

呈上竹简言治国,为友亦是为国谋。

同类推荐
  • 一切有情,都无挂碍

    一切有情,都无挂碍

    我们翻遍所有的古诗词,无论多少作者,多少作品,所表达的不过乎一个情字而已。这是我们喜爱的真正原因。仓央嘉措、弘一法师、纳兰性德、李商隐、王维、苏曼殊,本书针对以上人物生平经历并结合传主诗词深情解读,语言优美,资料翔实,可读性强。
  • 白崇禧传

    白崇禧传

    程思远编著的《白崇禧传——百年中国风云实录》不评论白崇禧个人的功过是非,唯集中记述其毕生经历。白崇禧曾在北伐、抗战帮助过蒋介石,但又三次逼蒋下野。蒋、白之间的悲欢离合,记录了国民党政权从发展、由兴到衰败的历程。
  • 富兰克林:伟大的美德诠释者

    富兰克林:伟大的美德诠释者

    《图说世界名人:富兰克林(伟大的美德诠释者)》介绍了,本杰明·富兰克林,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哲学家、文学家和航海家以及美国独立战争的伟大领袖。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是他自己所说过的一句话:“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 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的成名作。二十年代末,莎菲以其独特的面貌出现于文坛,犹如“抛下一颗炮弹”,顿时震撼了整个文坛。这是个漂泊在外,对生活抱有美丽的幻想,但又被肺病缠身和爱情失意折磨着的孤独少女。她集善恶于一身,“多样性、矛盾性和一致性”高度统一在她的性格之中,以至让人捉磨不透而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歧义。
  • 名人传记丛书:瓦格纳

    名人传记丛书:瓦格纳

    名人传记丛书——瓦格纳——欧洲音乐史上最具争议的歌剧大师:“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飞上枝头是乌鸦

    飞上枝头是乌鸦

    问:宅斗的要义是什么?大丫:阴谋诡计。二丫:扮猪吃老虎。三丫:嫡女不用斗。四丫:安分守己。五丫:呃,坑蒙拐骗外加搅稀泥,欧耶!这是一只大智若愚的“乌鸦”打败凤凰女,飞上枝头的奋斗史。
  • 静如默竹笑颜如丹

    静如默竹笑颜如丹

    原来我跨越时空就是为了遇见你我们互相治愈.
  • 一个人去战斗

    一个人去战斗

    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不屈不饶,一步一个脚印去拼搏的故事。
  • 樱花岸

    樱花岸

    她找寻他,他是她生命的誓言;他遗忘她,她是他记忆的盲点,结局是一辈子无法猜到的谜题,真相有永远不愿意参透的玄机,究竟是爱上记忆中的影子还是眼前人?到底是哪个他让她曾经心动、心痛得如此彻底,要以整个生命去寻找?
  • 神锋无影

    神锋无影

    试训?拜托,我只会试镜好不好?我是何旭,一个万众瞩目,但却跨越了时空和领域的明星。现在我的身份嘛,是一名很会表演的足球运动员。记住:一秒已经足够对付你们了,我能够完美掌握的这一秒钟,就是你和我之间永恒的距离。
  • 名门庶女:重生为后

    名门庶女:重生为后

    我贺妍从来就是个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之人。前世你们辱我杀我愚弄于我!这世就别怪我让你们死无葬身之地!皇帝:妍儿,随朕入宫可好?贺妍:不好,我的仇还没报!皇帝:报仇有何难?做了朕的爱妃,你想杀谁便杀谁!贺妍:是谁自己差点被杀了?还在这说大话!皇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魔兽战神8:浑天魔神

    魔兽战神8:浑天魔神

    掌命之神战无命被害,跌落凡间,神性尽失。若欲重返天道,必须从凡人开始修炼,百战成帝,千战成神,登顶战神巅峰;跻身仙界,历劫成帝,净化神兽鲲鹏血脉;飞升神界,修得五行圆满,九道大成,掌控天地规则,破碎虚空,方能重返天道。如若百世之内,战无命无法凭借自己的能力返回道界,那等待他的就是魂飞魄散。轮回路上的九十九世,战无命都生活在莫氏家族的阴影之下,莫氏家族,一个无人知晓却无处不在的神秘家族,上抵神界,下达凡间,遍布各大星域,渗入各大宗门。战无命每一次历劫成神登顶巅峰之时,就会被神秘的莫家人打下神坛,噬其命魂圆满自身。战无命与莫家有宿世杀身灭族之仇,仇深似海、不死不休!
  • 春闺梦里人

    春闺梦里人

    “我不甘心,不甘心!即使是做鬼我也要生生世世诅咒你们,鹣鲽散,圆镜碎,鸳鸯各自飞!”执念不散,冤魂难离。季曼只不过是看本小说打发时间,却不想好像被扯入了一个很奇怪的梦境。她成了书中最恶毒的女二,角色出场重新开始,替被赐死的女二再走一遍故事的发展结局。宅院深深的侯府,圣母玛利亚一样的女主,无数恶毒的炮灰。皇家恩怨牵扯不休,后院争斗一人不留。她一个注定没有好下场的女二,该怎么扭转命运?斗天斗地花言巧语,骗老骗少满腹计算。看在她这么尽职尽责破坏男女主关系发展的份上,能不能给她一条活路啊?
  • 一路狂奔

    一路狂奔

    本书是一部现代都市报业大战的“战地日记”,作者以亲历者的视觉和切肤之痛,用细敏的笔触为读者勾勒出了现代都市报业大战波澜壮阔却无比惨烈的真实场景,以及发行员在现实生活泥潭里的血泪挣扎和他们曲折坎坷的命运悲歌。
  • A Short History of Myth

    A Short History of Myth

    Human beings have always been mythmakers. So begins best-selling writer Karen Armstrong's concise yet compelling investigation into myth: what it is, how it has evolved, and why we still so desperately need it. She takes us from the Paleolithic period and the myths of the hunters right up to the Great Western Transformation of the last five hundred years and the discrediting of myth by science. The history of myth is the history of humanity, our stories and beliefs, our curiosity and attempts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which link us to our ancestors and each other. Heralding a major series of retellings of international myths by autho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Armstrong's characteristically insightful and eloquent book serves as a brilliant and thought-provoking introduction to myth in the broadest senseand explains why if we dismiss it, we do so at our per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