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小心啊!”古格看了那姑娘大汗:“要是哥哥没看错,那刀最少得有百来斤重。”
李逸风见双方都进了区域,喝道:“第五阵,女真护国大将军、女真兵马副都督斡勒兰对阵程战,喂!那个程战,别怪我没提醒,这个斡勒兰是女真一等一的猛将,没看光明报的护步答岗女真鞑靼血战吧?其一人取鞑靼军数十名将领头颅,冲散数万鞑靼兵,无有一人敢挡。顺便说一声,她不会汉语,只会杀人。记得以后多看报,报纸有时候关乎性命,顺便说一声,在京城和保定各地都有销售,零售价每份十文。”
“喝!”斡勒兰一打马匹,手中大刀一伸,如电一般奔驰而来。
“认输!”古格忙大喊一声,没想斡勒兰根本不理会。
李逸风也帮忙喊:“停手。”“算你聪明!”斡勒兰停马大刀挽花插地,一甩秀发,甚是柔美。
斡勒兰怎么来的?按逻辑推理,她是随船过来的。谁的船呢?按逻辑推理,是跟随唯一跑女真大明的安国商会船过来的。
再研究事实,事实是不久前沈军去面见了公主。按照时间推理,也就是说沈军去见公主的时候,另外一艘船刚到女真,在这么几天的时间,可能从女真国到达明朝吗?
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斡勒兰就不会是斡勒兰。
斡勒兰呵呵一笑道:“其实我叫常智光,本地的知县,从六品。刚才拿了点胭脂水粉,再改变了下发型,换了身姑娘家的衣服。”
“刀呢?”
“木刀,打从一开始我就让人去装饰了。这木刀还是武举时候留下的,也有几斤就是。”常智光笑道:“怎么样?招安吧?要不然你就不守信用杀了我,继续亡命之旅。”
古格跪下磕头喊道:“爷爷!”
“客气什么。起来吧!”常智光挥手:“有请圣旨,让你们人都过来吧”。
常智光很不客气,朝死里封官。三十四名头领最少也是正七品的武官。而后也不让他们进城,直接派人送他们上京面圣。
古格倒是真把圣旨看了又看,丝毫没有破绽,于是让所有人放下武器,一起上京。
何勇朝古格一抱拳道:“大哥,你们去京城吧,我不去了,这官我当不了,我还是在这跟着常大人混口饭吃得了。”
古格拍拍何勇的肩膀道:“二弟,人各有志,跟着常大人也是一条很好的出路,常大人是个为民的好官,你得尽力保护好他。”
“知道了,大哥。”
要说这古格,无论是《白莲教传》还是史实,都是很有矛盾的人。一方面他起兵只对付官吏,从不反朝廷。另一方面他有抱负,但却无从施展。按历史记载,这古格是被包围后才接受招安的,但问题是之前一直都没人招安他。
赵信对常智光道:“大人,假传圣旨,足够流放之罪的。您不仅假传,还自拟,还乱封官。”
“我也知道很麻烦,麻烦不麻烦其实就是公主一句话。公主要夸你有功,你就有功。公主要追究你假传圣旨,也就是流放一罪。”常智光笑咪咪:“所以!立刻开版光明报,宣传下本县的英雄事迹。多用点好词,什么临危不惧,什么兵法诡诈,什么镇静自如,什么指挥有方,还有运筹帷幄什么都吹一吹,还得歌颂下公主的仁德。还有,我写个表章,替他们求个情,彭子晨,你亲自快马跑一趟京城。”
“是!”彭子晨赞道:“大人,说句实话,卑职最敬佩大人临危不惧。那么多人都逃了,大人却留下来。”
“恩,悄悄告诉你,其实我蛮希望你们把我打晕弄走。”常智光苦笑:“我这不是皮薄,没好意思跑吗?”
“总算是挡过这一劫了。”赵信出口大气。
“恩,看公主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是赞赏我们,我们就马上上表,说城墙都被破坏了,希望工部能拨点钱和劳力下来。”
赵信问:“大人不是不用城墙吗?”
常智光笑笑:“这个么,反正不是自己的钱,用起来不心疼,两码事。”
古格一行刚近京城,京城就开出了数万兵马出来,枢密院的张逊带领人马将古格三千余人包围,古格忙交圣旨。
张逊拿了圣旨看后冷冷一笑吩咐:“所有人等就地休息,鼓噪者杀,意图逃跑者杀,煽动闹事者杀。”
朱玉一看圣旨大怒:“本宫何时出过这道圣旨?张居正前几日才上表要招安白莲教古匪,这还没和大臣们商讨,哪来的圣旨?”
“回公主,微臣是接到常大人的快报,点了兵马截取古格一伙,常大人还说,古格等人是可用之才,希望公主能网开一面。”
“本宫明白了,合着这圣旨是常智光自己写的,他想干什么?想造反吗?”朱玉大怒:“假传圣旨,还为匪徒求情,他当他自己是什么人?”
张逊一边道:“公主息怒,先前兵部收到安国急报,说古匪即将袭取安国。而今,看这架势,兵不血刃的将横行近一年的强匪拿下,事有权急。这伪造圣旨罪名看上去就小了。”
“他捧你,你当然为他说好话。”朱玉想想后道:“重新拟旨,官不变,但把实权都给扣了,先发派到禁军中,另外送所有匪徒还乡,每人给点路费。这一干匪将如果真有本事,本宫也敢用。”
“是!”
“还有,叫常智光立刻进京上朝会解释,这事闹这么大,难道还能遮人耳目不成?”朱玉想想后又道:“让他自己机灵点,到了朝会就不是本宫想保就能保的。”
“是!”
光明报加刊四版很详细的描述了本次安国遭难的经过,从何勇闹报社开始。也描述了安国一日三惊的景象,最后知县常智光率领大家和众匪斗智斗勇,在新皇的恩威之下,终于降服这伙匪徒。
这些描述很轻巧地忽略了圣旨之事。只说常智光唱空城计,展示威力之后,和匪徒们定下口头之约,结果三胜二负,匪首们投降。
朱玉等九公公念完,不理大臣们议论,喝道:“宣安国知县。”
“安国县令常智光见过公主。”
于世昌打头阵出首道:“公主,常大人身为一方父母官,假传圣旨降服匪徒,虽有功,但如常大人上次在庙堂所说,此风不可涨。错就是错,还望公主给予贵罚,以封天下人之口舌。”他聪明了,以常智光上次的案例来压常智光。常智光上次就说应按律法责罚,为的是抑制此风。而今常智光假传圣旨,虽然和上次所说孝子一样,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却不能不惩罚。
朱玉问:“大理寺聊,假传圣旨明律当如何处置?”
“回公主,常大人是保安大夫,罪诚三分,依明律当流放。”大理寺少卿补充道:“但微臣看此事也是常大人为保一方百姓,无奈之举,看古匪流窜十余州,无人敢挡其锋。”
朱玉喝问:“你这是在替他求情?”
“微臣只是以事论事。”
工部尚书出首道:“公主,臣认为,本次常大人确是无奈之举。由于举办武举,安国东西城门城墙破败不堪,百多乡兵无险可守,如何防得数千善战马匪。”
户部尚书道:“公主,臣派人查知,安国正在扩充新城,早有毁城墙的意思。城墙破败,非武举之过。”
侍卫副都指挥使李延庆出首道:“回公主,末将认为,常大人就算有万般过错,但毕竟以安国之微薄之力,护百姓一方,此功甚大,可奖不可惩。”
于世昌一边奸笑:“你儿子李化龙得了人家好处,你当父亲的当然这么说。”
“我是以事论事。再说,我儿子得了武举榜眼那是公正出来的。你根本就不知道要剿杀古匪需要多少人马、要耗费多少粮草,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马帅出首对于世昌道:“你家丁弄瞎人眼睛,没想到你自己眼睛长到头上去了。”
御史王永出首:“难道为了百姓就可以假传圣旨吗?”
“哪里假传了,后来公主不是招安了吗?”
两边开始了争吵,新皇登基以来庙堂第一次出现了吵闹。以前多是张居正一伙人、冯保一伙人、李成梁一伙人,王德新一伙人,互相看不顺眼造成的。
而今天则是比较立场鲜明,也说不上谁有多少私心,说常智光有功劳的多是将领,一来是因为他们了解古格的厉害,二来这次常智光有功不赏,下次他们有功可能也不赏,三来,常智光举办武举时候,特别重视将领们的意见,大部分将领对常智光都有好感。
而于世昌们一些文官也是为了制止常智光功劳过大挤身朝堂,常智光在安国的口碑和别的地方不太一样,别的她方好官是因为勤政爱民,体恤百姓,而常智光这边是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前者是苦干,后者是能干。
能干之人总是被人嫉妒几分,再说常智光确实被捏实了把柄,虽然光明报没说,但大臣们都早知道其中的曲折,古格会投降,那个圣旨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