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周作人(1885—1967),原名櫆寿(后改为奎绶),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著有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等。有《周作人文集》行世。
这篇散文创作于1924年2月,发表于同年4月5日的《晨报副镌》,收入周作人的散文集《雨天的书》。文中细细回忆了故乡的三种野菜,语言朴实,却意味深厚。在表现手法上,本文善于引用,如引用了《西湖游览志》、《清嘉录》以及日本的《俳句大辞典》等,把吴地和浙东一带的民俗引入了中外文化史的层面,从而以古证今,增加了文章的雅趣。另外,本文还多用对比,作者根据自身独特的生活体验,喜以东洋习俗比照中土,别有一番风味。在情感上,作者对于故乡的眷恋之情从字面上来看则表现得若有如无,看似无意,又似有意,淡然的情境跃然纸上。整篇文章读来就像一位长者在静静地向人们讲述他心中美好的回忆,淡泊而安详,但自然质朴的文字背后却有着让人难以忘怀的款款深情,典型体现了周作人美文写作的“闲适淡雅”。由此,这篇散文也成为散文大师最初的“言志”经典之作。
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
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有荠菜[1]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了,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过这似乎以吴地为主。《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谚云: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顾禄的《清嘉录》上亦说:“荠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语,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2]上。以厌虫蚁。侵晨村童叫卖不绝。或妇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号眼亮花。”但浙东人却不很理会这些事情,只是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罢了。
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色,花黄色,簇生梢头。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小孩们有歌赞美之云:
黄花麦果韧结结,
关得大门自要吃:
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
清明前后扫墓时,有些人家——大约是保存古风的人家——用黄花麦果作供,但不作饼状,做成小颗如指顶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名曰茧果,不知是什么意思,或因蚕上山时设祭,也用这种食品,故有是称,亦未可知。自从十二三岁时外出不参与外祖家扫墓以后,不复见过茧果,近来住在北京,也不再见黄花麦果的影子了。日本称作“御形”,与荠菜同为春天的七草之一,也采来做点心用,状如艾饺,名曰“草饼”,春分前后多食之,在北京也有,但是吃去总是日本风味,不复是儿时的黄花麦果糕了。
扫墓时候所常吃的还有一种野菜,俗名草紫,通称紫云英。农人在收获后,播种田内,用作肥料,是一种很被贱视的植物,但采取嫩茎瀹食[3],味颇鲜美,似豌豆苗。花紫红色,数十亩接连不断,一片锦绣,如铺着华美的地毯,非常好看,而且花朵状若蝴蝶,又如鸡雏,尤为小孩所喜。间有白色的花,相传可以治痢,很是珍重,但不易得。日本《俳句[4]大辞典》云:“此草与蒲公英同是习见的东西,从幼年时代便已熟识。在女人里边,不曾采过紫云英的人,恐未必有吧。”中国古来没有花环,但紫云英的花球却是小孩常玩的东西,这一层我还替那些小人们欣幸的。浙江扫墓用鼓吹,所以少年常随了乐音去看“上坟船里的姣姣”;没有钱的人家虽没有鼓吹,但是船头上篷窗下总露出些紫云英和杜鹃的花束,这也就是上坟船的确实的证据了。
【注释】
[1]荠菜(jì cài):十字花科植物,又名地菜,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野菜。我国自古就采集野生荠菜食用,早在公元前300年就有关于荠菜的记载。
[2]陉(xíng):灶的边缘。
[3]瀹(yuè):煮。
[4]徘(pái)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十七字音组成。它源于日本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