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59400000006

第6章 长安十二时辰(6)

午初(1)

这两匹马你追我赶,在坊里的街道上奔驰,不时骤停急转,掀起极大的烟尘。路上的车子行人纷纷闪避,引发了更多骚乱。

天宝三载元月十四日,午初。

长安城,长安县,西市。

西市的市面,并未因刚才的骚乱而变得萧条。随着午时临近,诸坊的百姓乡绅、高门府上的白袍采买、散居京城的待选官吏、全国各地的投献文人等都一窝蜂地拥来,指望能抢购到最新进城的胡货。甚至在人群中还能见到许多头插春胜的女眷,她们不放心别人,非得亲自来挑选不可。

张小敬走在街头,行步如飞。在他身后,紧紧跟着一个稚气未脱的圆脸年轻人。此人叫姚汝能,是才加入靖安司不久的年轻干吏,京辅捕吏出身,有过目不忘的才能。李泌派他来,协助张小敬进行调查——当然,也存了监视的心思。

“张都尉,您是要去哪里?”姚汝能忍不住开口问道。张小敬的脚程太快,周围人又多,必须竭尽全力才能跟上。

张小敬脚下不停:“柔嘉玉真坊。”

这柔嘉玉真坊的名字,姚汝能倒听过,乃是个专供女子面药口脂的铺子。铺子里都是大食贩来的秘制养容药膏,效果奇佳,在长安城的贵妇圈相当有名,店主是西市数得着的豪商。

姚汝能忽然超前一步拦住他:“请您解释一下去这里的目的。”张小敬眉头一皱:“都什么时辰了,你还在这里啰唆!”姚汝能一本正经地说道:“您现在身份特殊,行事须得先说明缘由,也好让李司丞放心。”

“我若不说明呢?”

姚汝能一握腰间刀柄:“我随时可以抓您回去。”他话音刚落,张小敬五指伸过来,一下抓住刀锷,轻轻一掰,那佩刀便要离身。姚汝能急忙侧身去抢,不防张小敬脚下一钩,他登时扑倒在尘土里。

张小敬俯视着他,冷冷道:“我若真想跑,你现在已经死了几次了。”

说完他转身离开,姚汝能狼狈地从土地上爬起来,顾不得拍掉身上的土,连声喊道:“喂,张都尉,你这么干,我可是要上报的!”

张小敬理都没理他,径直朝前走去,姚汝能只得气急败坏地跟了上去。

玉真坊在西市东南二街口的北侧曲巷内,需要拐一个弯,恰好可以挡住外街的喧嚣和视线。

一入坊内,迎面是三面椒香泥墙,上头分列九排长架,架板都用粉绫包裹,上头摆着大大小小的琉璃瓶与瓷器。此时只有十几个身披各色帔帛的女子,她们不时低声垂头交谈,露出雪白的脖颈。伽香的味道轻柔地弥漫四周,令人沉醉。

伙计一见进门的居然是个男人,呆愣了一下。张小敬把腰牌一晃,沉声道:“靖安司办事,带我去见店主。”伙计还要讲话,张小敬独眼一眯,朝那些女子扫去。伙计不敢惊扰顾客,只得说去通禀掌柜,张小敬却一把拽住他胳膊,径直向坊后走去:“军情要事不容耽搁,我随你去!”伙计还要挣扎,被他用刀柄一磕腰眼,登时不敢动了。

就这样,张小敬拽着两股战战的伙计,大剌剌地朝后面走去。姚汝能紧随其后,他对这个做法倒是无异议。时间紧急,哪能容他慢吞吞地来回通禀。

坊后是一个开间大院,一个胡人胖子正斜靠在钩纹团花的波斯毡毯上,左手拿着高足杯,肘下支着隐囊,屈左腿而坐。旁边一个黑靴小侍捧壶而立。中庭一个美貌歌姬正围着一棵梅树唱着《春莺啭》,且歌且舞。

张小敬他们一闯进来,歌舞登时进行不下去了。两名护卫走过去想要阻止,店主却皱了皱眉头,挥手让他们退开:“阁下是……?”

“靖安司都尉,张小敬。”张小敬放开伙计,亮出腰牌,然后示意姚汝能把院门关上。

“哦……可是万年县的张阎罗?”店主在长安待了许多年,稍微有点名气的人,他都有耳闻。万年张一眼,号称五尊阎罗——狠毒辣拗绝,乃是镇压东边混混们的一尊杀神。不过……听说他早几个月犯事被抓,判了绞刑,怎么这会儿又出狱了?

张小敬面无表情地一拱手:“有几个问题,要请教尊驾。”

店主伸出右手食指,慢条斯理地顺着嘴角的胡须滑动,一直滑到高高翘起的一撇须尖,才意犹未尽地放下。张阎罗这是没钱过节了吧?居然敲诈到了玉真坊的头上,也不问问这坊和宫里的关系。

“来人,给张爷取一匹路绢来。”

官定素丝一匹四十尺,做寻常交易之用。若是长途运输,还要再多叠四十尺,谓之路绢,只适合骡马驮着,常人根本没法抱走。店主故意给路绢,存了有意羞辱的心思。

想要钱?那就自己当畜生驮着出去。

张小敬走上前去,作势要接。店主轻蔑一笑,可他笑意还没消失,就看眼前白光一闪,一把利刃架到了脖子上。

别说店主,就连姚汝能也是大吃一惊。他本以为这个死囚犯和店主有什么交情,想不到居然上来就动了狠手。姚汝能“唰”地抽出佩刀,却不知该掩护张小敬,还是该阻止他。

这时一群玉真坊的伙计冲进来,姚汝能的心和刀同时一横,学着张小敬的样子厉声道:“靖安司办事,都给我站开!”那群伙计果然不敢上前了。

张小敬的声音依然冷漠:“我的问题还没问呢。”

“你敢动我一下,就等着被蹍死吧!”店主恼羞成怒。

张小敬垂下头,凑到店主耳边:“不瞒你说,在下是一个死囚犯。办不成差事,回去也是死——你猜我会怎样做?”店主望着那只森森独眼,心中一紧,他最怕的是不守规矩的疯狗。他眼神闪动数息,只得开口道:“你到底要问什么?”

张小敬把刀口挪开一点:“最近你有没有和突厥人打过交道?”

店主对这个问题有点诧异,不过很干脆地答道:“没有!”

“那你听过最近有什么商家和突厥人接触吗?”

“没有。突厥人?在长安都多久没看见了。”

突厥早在贞观年间已一蹶不振,西突厥在显庆年后也分崩离析,只剩下几个小部族在草原上时反时归。至于留在长安的突厥人,已完全归化。除了俘虏、使节和赴京朝觐的酋长们,长安不闻突厥之名已经许多年了。

“不如把你的人叫过来问问,也许他们知道呢。”张小敬坚持。

店主只得吩咐伙计们过来,一个一个询问有无和突厥人有接触,结果自然都是否。张小敬挥手让他们散了,继续问道:“那么你知道西市谁家里有长安坊图?”

店主一听,连忙摇头:“别家有没有不知道,反正我没有。”他又补充了一句:“这有违大唐律令,形如谋反,谁敢私藏?”

张小敬收起刀来,退后一步:“实话好教你知,最近有几个突厥人潜入长安,想在上元节闹事,如今只缺一张长安坊图。你没收藏就最好,不然朝廷事后查出谁家私藏了坊图,那可是泼天大祸。”

店主这才明白,为何这个官差办事如此急吼吼的,原来还有这一层因果。他直起身子,换了一副关切的表情:“小老虽只一介商贾,也有报效朝廷之心,不知那几个突厥人什么形状什么来历,小老也好帮忙探听。”

张小敬冷冷道:“不必了,若见到可疑之人,及时报官便是——对了,此事是朝廷机密,不可说与旁人。”

“自然,自然。”店主连声答应,刚要吩咐奴婢端来几瓶琉脂净膏子给几位抹手,一抬头,两人已经离去。店主见他们走了,双腮赘肉一敛,唤来一个心腹小厮,耳语了几句。

张小敬等人离开玉真坊,在曲巷口对面的一处旗幌下站定,对姚汝能道:“你记下刚才坊内所有伙计的面孔了么?”

姚汝能点点头。

张小敬道:“你仔细盯着玉真坊前后门,有什么可疑的人出来,让西市署的不良人缀上去,看他们进了哪家商号,记下名字。”

姚汝能这才恍然大悟,张小敬是在敲山震虎。刚才那么一闹,店主必然心中惊骇,赶紧去提醒那些私绘了坊图的商家——这样一来,只消盯住玉真坊的使者,便可知道谁藏有坊图。有了店家主动带路,这比一家一家去盘问省事多了。

这种做法看似粗暴,却最省力气。姚汝能看向张小敬的眼神都变了,不是积年老吏,可想不出来这招,分寸火候都拿捏得恰到好处。

“您怎么知道玉真坊有问题?”姚汝能好学地问道。

张小敬面无表情地回答:“随便选的。这西市豪商里,身家清白的可不太多。”

姚汝能“咝”了一声:“……万一猜错了呢?”

“那整个长安城就会完蛋。”

“……”

姚汝能以为这是张都尉在开玩笑,可对方脸上殊无笑意。

姚汝能是京畿岐州人氏,家中世代都是捕盗之吏,父亲、伯父先后死于贼事。后来朝廷垂恩,破格把他拔擢到长安为吏。所以他临行前发下过誓言,一定要在长安城做个让恶人闻风丧胆的干吏,才不辱家门。

张小敬干了九年不良帅,整个万年县都服服帖帖的,这在姚汝能看来,简直是一个最完美的偶像。他出发之前暗自激励自己,一定要从这位老前辈身上多学点东西,说不定未来也能当上不良帅甚至县尉。没想到这一位张都尉,和自己想象的不太一样。

姚汝能想象中的捕盗老手,应该正气凛然,像一把陌刀似的锋芒四射,贼盗为之束手。可这位张都尉,行事说话都透着一股邪劲,具体哪儿不对说不上来,总之是隐隐带着来自黑暗面的不安气息。他忽然想起李泌临行前的叮嘱:“对此人远观即可,不可近交。”不由得心中一凛。

这时张小敬忽然问道:“你做捕吏没多久吧?”

“啊?对的,三个月零八天。”姚汝能回答。

“那我问你,做捕吏该当如何行事?”

“自然是疾恶如仇!”

张小敬惋惜地摇了摇头:“那在这个城里可活不了太久。”

姚汝能站起身来:“我敬重您是前辈,也钦佩您的手段,可您别打算用这种言辞吓跑我。我会继续履行职责协助您,同时上报一切可疑动向,除非您把我杀死。”

面对这个轴人,张小敬也有些无奈。他比了个随便你的手势,什么都没说。

不良人们这时已经慢慢聚拢过来,姚汝能交代了几句,忽然想到一个细节,回头问道:“张都尉,仓促之间,人手有限,那些商号平时进出的人那么多,该怎么盯梢才好?”

“只盯胡人。这种事,他们不会信任外族。”张小敬毫不犹豫地回答。

其实大唐从来不以血统而论,长安城汉胡混杂,非中原出身的文武官员多的是。即使是靖安司的属员里,也颇有几个精通算学、熟知行商的胡吏。不过夷夏之防这种论调,总会有人偶尔在心里嘀咕。

“涉及胡人,要不要跟西市署报备一下……”姚汝能刚提出点意见,就立刻被张小敬不客气地打断:

“我现在需要的是手和脚,不是一张嘴!”

姚汝能不敢耽搁,领命而去。靖安司并没有自己的不良人,不良人都是从各坊各署就近征调,需要花点时间。

张小敬站在旗幌下,双手抱臂一动不动,表情凝滞,谁也不知他在想些什么。此时太阳已快行至天顶,时间正像渭水一样飞快地流逝着。他的独眼一直望向远处的望楼。望楼上一片平静,尚无任何旗帜挥舞。

他等待的另外一个消息,至今还没有动静。

与西市一坊之隔的靖安司,此时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忙碌。

所有的书吏都埋首于无数卷帙之间,殿中只听见卷轴被展开的唰唰声。

仆役们一刻不停地从外面抱来更多卷宗,堆在书吏案前。为了提高效率,他们会提前把卷轴展开,铺在一个简易的竹插架上。这样书吏可以直接浏览内容,不必在展卷上浪费时间。

每位书吏都配发了三具插架:一架用来展卷,一架用来浏览,一架用来卸卷,保证书吏在任何时候抬眼,都有现成的卷子可以阅读。

他们必须在两刻之内,完成一件既简单又困难的工作。

开元年后,突厥和大唐之间的贸易一直处于停顿状态,但双方的需求却不会因此消失。精明的西域商人早就注意到了这其中的商机,悄悄地建立起了一条中转商路。他们从草原收购毛皮牲畜,以西域货物的名义运入长安,再从长安运出绸帛茶盐,辗转运去草原。不少长安的胡贾大商号,都与突厥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李泌调来了近五年来所有进出长安的商队过所,重点核查羊皮、牛筋、泥盐、铁器这四宗货品的入出量。前两者是草原特产,后两者是草原急需,哪几个商号经手的货量越大,说明与突厥人的联系越紧密——对靖安司来说,这意味着曹破延找上其门的可能性就越大。

这是张小敬在临走前跟李泌定下的办法。

在往常,这些统计数字,得让户部忙上几天才能有结果。但现在时间比珠玉还宝贵,这些各部调来的案牍高手只好拼出命去,算筹差点都不够用了。

李泌虽然没参与具体事务,但他背着手,一直在书案之间来回踱步,仿佛一位国子监的老夫子。过了一阵,他扫了一眼殿角水钟,然后又烦躁地摇了摇头,转回到沙盘前。

“檀棋,你觉得张小敬这个人如何?”李泌忽然问。

檀棋正在把望楼最新的通报摆在沙盘上,听到李泌发问,不由得厌恶地耸了耸鼻子:“相由心生,我看他就是一个粗陋的登徒子,真不知道公子你为何把前程押在一个死囚身上。”

檀棋是汉胡混血,鼻梁高耸,瞳孔有淡淡的琥珀色。她是李泌的家生婢,母亲是小勃律人,从小在李家长大,聪慧有识,所以最得李泌信任,说起话来很随便。

听到檀棋的问话,李泌用指头敲了敲桌面:“太宗在法场救下李卫公时,曾有一句圣训:使功不如使过。太宗能用李卫公,我为何不能驾驭此人?”

檀棋撇撇嘴:“他哪里配和李卫公比。”

“我看他一直在偷看你,你可不要做红拂啊。”

“……呃。”檀棋面色一红,话登时接不下去了,狠狠地剜了他一眼。李泌哈哈大笑,疲劳稍去,忽然又轻轻叹息一声:“你若知道他的来历,就不会这么说了。”

“难道还是罗刹鬼转世不成?”檀棋撇撇嘴。

同类推荐
  • 毕业式

    毕业式

    《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书系:毕业式》作者地方大学毕业入伍的经历,影响到她的作品呈现出两类主要的主题:一类是反映部队生活的题材,展现了新的历史环境下,社会生活在部队的折射,以及新一代的军人他们的生活情感,还有一类题材是写农村少女,这类题材在作者笔下都有着淡淡的但又挥之不去的酸涩滋味。
  • 奥运消息

    奥运消息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忠仆案

    忠仆案

    华生曾经雪藏了一些发生在1897年的案件,如:《格兰其庄园》、《红圈会》、《魔鬼之足》,有些案子直到后期才发表,如《跳舞的人》、《失踪的中卫》等。其实还有很多发生在这一年度的案件尚未公开,《忠仆案》是其中有准确记载的案件之一。不久前这份手稿很幸运地在厨师长奥古斯特?迪迭的家里找到了,厨师侦探迪迭是艾米?玛亚斯重现的一名神探。现以此手稿为基础,重新编辑成文,奉献给读者。在歇洛克,福尔摩斯退养到苏塞克斯镇以后,我们依旧经常聚会。
  • 立夏

    立夏

    2014年立夏节,丁家埠立夏节起义纪念馆——大王庙来了一批游客,操一口京腔。其中一个腰板挺直的老人久久地立在一幅相片前凝视。相片里的男子戴八角帽,国字型脸,双目炯炯有神。众人见状纷纷围了上来。丁首长,这是你父亲?不是。他是我父亲的教官,也是父亲革命的领路人。这个纪念馆里有你父亲的记载吗?有。老人颤抖的手指着牌子上一行字:“除一名团丁要求回家外,其余的都拥护起义,参加了革命队伍。”我父亲就是那名回家的团丁。老人说。
  • 暗杀时代

    暗杀时代

    狙击本文故事开始的1905年,按干支纪年为乙巳年,属蛇。新世纪的最初十年,犹如一幕大戏,至此正好演到剧半,正派反派,主角配角,尽是龙盘虎踞的一时之豪,就是那些暂时跑龙套的,台下作看客的,也都不安于一时之运命,或拿血一拼,或拿命作豪奢一赌,于那绛紫色的历史天鹅绒大幕后,演绎着幽暗曲折的传奇。是年1月,俄国发生以“流血星期日”为序幕的革命,黑海舰队战列舰“波将金”号哗变。在远东的冰天雪地中,驻守旅顺的俄军在付出上万人的伤亡代价后向日方投降。落入亚欧两个强国夹缝间的老大帝国,既要防虎,又要防狼,发愤图强当成朝野共识。
热门推荐
  •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本书由作者过去五年发表的各类文章精选而成。在书中,作者选择暂时回避各种大而化之的议论,退而反思自己的写作与成长历程,观察被时代绑架的一代年轻人他们的童年早早消逝,青春期过早觉醒,他们过早地发现了成人世界的虚伪,更过早地被抛入一个充满竞争与争斗的世界试着描摹群像,剖析标本。同时,在十七年的写作之后,重寻写作的意义,思考作家与时代的关系,袒露内心的文学地图。
  • 太后有疾

    太后有疾

    天降大任必先苦心志,可是洞房没入,皇帝老夫君死了怎么破;俗话还说:母慈子孝,哀家这么和善,怎么就招来披着羊皮的小皇帝一只;俗话又说:披着羊皮的不仅是狼,还可能是狐狸,于是哀家就这么被坑了;总结,且看黑心帝王与被坑小后娘互捅刀子的欢脱故事。
  • 明园杯 2015上海市民文学大赛佳作选(卷二)

    明园杯 2015上海市民文学大赛佳作选(卷二)

    我们一提到上海,想到最多的就是灯红酒绿,红男绿女,高楼林立,钢筋铁泥下的一座时髦的现代化都市。但是在这本文集中,许多生活在上海多年或正在上海打拼的人们,用他们的文字为读者讲诉一个属于普通人的上海。本书包括《上海,我爱你》、《与上海的重逢》、《精彩的世俗》等篇章,为您展示一场来自上海的生活秀!
  • 为此打球

    为此打球

    在这里、在球场上我们能看到,最热血的篮球、惺惺相惜的对手、促使自己不断前进的传奇。想要在联盟中获得成功,这要取决于你是否有着坚定的目标,并为之拼尽一切。哪怕周围人都与你相勃,也不会选择放弃。这一切,从都是从那一个夜晚开始……
  • 大唐偕隐

    大唐偕隐

    号外——宦官纳妾,皇室内斗!什么——长安失陷,外敌入寇!誓与诸君共进退,振起武侠之衰,扭转江湖之颓。一时间,码字声、翻书声杂沓一片,一个声音高喊:你妈喊你回工地搬砖攒钱娶媳妇!
  • 玩家愿望系统

    玩家愿望系统

    李悠然得到了一个可以实现任何愿望的系统!第一卷魔幻手机,第二卷女装成名记,第三卷异能教官,第四卷……本书包括但并不限于都市题材,只要你能想到的,应有尽有!
  • 重生之谋妃天下

    重生之谋妃天下

    前世,她因被毁容而自惭,收敛了自己的本性,纵容丈夫纳妾添宠。只是容颜受损的她仍然占据正妃之位,终究被人视为眼中钉,最后一杯绝子汤断绝自己腹中孩儿生计。原来自己无怨无悔付出,仍然抵不过丈夫心中那朵白莲花。原来自己对二房族妹的纵容,是引狼入室,害死自己母亲。原来女儿当自强,不该整个世界只有一个男人。重生之后,她发誓自己要重振侯府,商场风云,宫廷诡谲,情敌百般设计,风起云涌中她淡然自处扭转乾坤。然则内心之中却许愿,愿得有情人,白首不相离。只愿与心中的人他一生一世一双人,生生世世不分离。
  • 姥爷说过

    姥爷说过

    失去的不会回来,只能在别人的记忆里绽放烟花。
  • 快穿之宠妃嚣狂

    快穿之宠妃嚣狂

    云嫣然一朝穿越,成为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无是处的白痴。什么?太子退婚?屁大点事!给补偿就行。李氏找茬?胖揍一顿,扔大街。易凉引气二层?什么玩意?让他断子绝孙就好。太子云霜落在面前秀恩爱?......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公孙子卿是干啥?趔趄!看着像口香糖甩也谁不掉的人,云嫣然觉得一阵大头。怎么不按套路出牌,不管了三十六计,跑为上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仗剑武林行

    仗剑武林行

    北宋初年,朝野上下暗潮汹涌,边患内乱频频爆发。少年英雄王猿卷入其中,仗剑而行,劈开迷雾,勇闯江湖。这里没有黑白之分,只是心中的正义不同罢了。莫分善恶,坚守心中道义,走一条自己的江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