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71200000003

第3章 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3)

命题八

人类的历史大体上可以看作是大自然的一项隐蔽计划的实现,为的是要奠定一种对内的、并且为此目的同时也就是对外的完美的国家宪法,作为大自然得以在人类的身上充分发展其全部秉赋的唯一状态。

这一命题是出自前一命题的系论。我们可以看到:哲学也可以有其自己的千年福祉王国学说[24],然而它却是这样的一种,仅凭这一观念的本身——尽管它还异常之遥远——就可以促进它的来临,因而也就绝不是虚幻的。问题就只在于:经验是不是能揭示有关大自然目标的这样一种进程的任何东西。我要回答说:很少能有什么东西;因为这个公转历程看来需要如此之漫长的时间,才能最后做出结论说:我们根据人类在这方面所曾经历过的那小小的一部分还是那样地不可靠,还无法推断它那途径的形式以及部分对于全体的关系;就正如根据迄今为止的全部天象观测还无法推断我们的太阳及其整个的卫星群在广阔的恒星系里所采取的路径一样;尽管根据宇宙结构的宪法体系的普遍理由以及根据我们已经观测到的那微小的一部分,就足以确实可靠地做出有关这样一种公转历程的真实性的结论来。

同时,人性对于其自身又是这样的:对于我们这个物种所将要遇到的哪怕是最遥远的时代,它也决不会无动于衷,只要那个时代确实无疑是可以指望的。而且既然看起来我们可以由于我们自己的合理安排而加速引到这个对于我们的后代来说乃是如此之欢乐的时辰,所以它在我们的这一代就格外不会出现了。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哪怕这个时代来临的最微弱的迹象,对于我们也是非常之重要的。现在各个国家彼此之间已经处于这样一种人为的关系,以至于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降低其内部的文化水平而又不致丧失它对于别的国家的威权和影响;因此即使是不提大自然的这一目的的进展,但至少大自然的这一目的的保存则是由于国家野心计划的本身而很好地得到了保障的。此外还有:公民的自由现在也就不可能真正受到损害而又不会使得一切行业(尤其是商业)遭受损失了,可是由此也就会使得国家对外关系的力量遭到削弱。然而这一自由却是逐步前进的。当人们禁止公民以其自己所愿意的、而又与别人的自由可以共存的各种方式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时,人们也就妨碍了一般事业的生命力,从而也就妨碍了整体的力量。因此,对个人行为的限制就日益为人所摒弃,普遍的宗教自由就日益为人所容忍;于是便夹杂着幻念和空想而逐步出现了启蒙运动这样一件大好事,它必定会把人类从其统治者的自私自利的扩张计划之下拯救出来的,只要他们能懂得自己本身的利益。而这种启蒙运动以及随之而来的启蒙了的人们对于自己已经充分理解到的好处所不可避免地要采取的一种衷心的同情,就必定会一步步地上升到王座上来,并且甚至于会对他们的政体原则发生影响的。例如,虽然我们世界的当政者们目前并没有余钱用之于公共教育设施以及一般有关人民福利的一切措施,因为全部的金钱都已经预先支付给未来的战争了;然而他们却至少将在不去阻止他们的人民自己在这方面尽管是微弱的而又是漫长的努力之中,发现他们自身的利益。终于,战争本身也将逐渐地不仅成为一桩如此之人工制造的、而其结局对于双方又都是如此之难于把握的行业,而且——由于国家不断增加无法可望清偿的国债(这是近代的一大发明)而感到后患无穷——还会成为一桩如此之可疑的行业。还有,在我们这部分由于它那贸易而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世界里,国家每动荡一次都会对所有其余的国家造成那样显著的影响,以至于其余这些国家尽管自己并不具有合法的权威,但却由于其本身所受的危险的驱使而自愿充当仲裁者;并且它们大家就都这样在遥遥地准备着一个未来的、为此前的世界所从未显示过先例的、伟大的国家共同体[25]。尽管这一国家共同体目前还只是处在很粗糙的轮廓里,可是每个成员却好像都已经受到一种感觉的震动,即他们每一个都依存于整体的保全;这就使人可以希望,在经过许多次改造性的革命之后,大自然以之为最高目标的东西,——那就是作为一个基地而使人类物种的全部原始秉赋都将在它那里面得到发展的一种普遍的世界公民状态,——终将有朝一日会成为现实。

命题九

把普遍的世界历史[26]按照一场以人类物种的完美的公民结合状态为其宗旨的大自然计划来加以处理的这一哲学尝试,必须看作是可能的,并且甚至还是这一大自然的目标所需要的。

要按照这样一种观念[27]——即,当世界的行程可以用某种合理性的目的来加以衡量的时候,它那历程应该是怎样的——来编写一部历史,这确实是一桩奇怪的而且表面上看来是荒谬的企图;看来仿佛这样的一种目标只不过能得出一部传奇罢了。可是如果我们愿意承认,大自然即使是在人类自由的演出过程之中,也并不是没有规划和目标而在行进着的,那么这一观念就可能成为非常有用的了;哪怕我们是那么近视而看不透它那布局的秘密构造,但是这一观念却仍可以为我们提供一条指导线索,把一堆否则便只是毫无计划的人类行动的汇合体至少在整体上勾画出一个体系。因而当我们从希腊的历史——都是通过它,其他一切古代的或其同时代的历史才得以为我们保留下来,或者至少是才成为可以征信的[28]——而起始的时候;当我们追溯它对于并吞了希腊国家的罗马民族的国家共同体之形成与破坏所起的影响以及罗马对于后来又消灭了罗马民族的野蛮人所起的影响时,下迄我们自己的时代为止;这里面还应该加入其他民族的国家史作为插曲(我们有关他们的知识正是通过这些启蒙了的民族才逐步地获得的);那么我们就会发现,我们这个大陆上的国家宪法是有着一个合规律的进步历程的(这或许有一天会给其他一切大陆提供法则吧)。同时,如果我们随时随地进一步地留意公民的宪法及其法律并留意国家的关系,着眼于这两者由于它们所包含的好处而提供了一个使各族人民——从而就使他们的艺术和科学也一道——得以提高和繁荣昌盛的时期,然而却又由于它们所带有的缺点而重新使得他们倾覆,可是这样却总会留下来一个启蒙的萌芽,这一萌芽通过每一次的革命而愈加发展,并准备好了后来的、更高阶段的进步;那么我相信我们就可以发现有一条线索,这条线索不仅能够对于如此纷繁混乱的人间事物的演出提供解释,或者对于未来的种种国家变化提供政治预言的艺术(这种用处是人们早已得之于人类历史的,尽管人们把它看成好像是一种没有规律的自由之不相联属的作用),而且它还会——不假定有一种大自然的计划,我们就没有理由可以希望这一点——展示出一幅令人欣慰的未来的远景:人类物种从长远看来,就在其中表现为他们怎样努力使自己终于上升到这样一种状态,那时候大自然所布置在他们身上的全部萌芽都可以充分地发展出来,而他们的使命也就可以在大地之上得到实现。

对大自然的——或者最好是说对天意的——这样一番论证,对于我们之选择一种特殊的观点以进行世界考察来说,绝不是什么无关紧要的动机。因为在没有理性的自然界之中我们赞美造化的光荣与智慧并且把它引入我们的思考,究竟又有什么用处呢;假如在至高无上的智慧的伟大舞台上,包含有其全部的目的在内的那一部分——亦即全人类的历史——竟然始终不外是一场不断地和它相反的抗议的话?这样一种看法就会迫使我们不得不满怀委屈地把我们的视线从它的身上转移开来,并且当我们在其中永远也找不到一个完全合理的目标而告绝望的时候,就会引导我们去希望它只能是在另外一个世界里了。

说我是要以这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条先天[29]线索的世界历史观念来代替对于具体的、纯粹由经验而构成的历史的编撰工作,那就误解我的观点了。这仅仅是关于一个哲学的烦恼(当然它也还必须是十分熟悉历史的)从另外一种立脚点出发所能够探讨到的东西的一种想法而已。不然的话,人们目前编纂自己当代的历史时所具备的那种令人可敬的详尽性,就自然而然地会使每一个人都免不了要疑问:我们的后代将如何着手来掌握再过几百年之后我们所可能遗留给他们的那一份历史重担呢。毫无疑问,他们对最古老的时代——有关那些时代的文献可能是早就佚失了——将仅仅是从使他们感兴趣的那种观点出发,也就是说是从各个民族和各个政体在世界公民的观点之下所已经成就的或已经失败的都是些什么的那种观点出发,来进行评价的。让我们就把视线放到这上面来吧,同时也让各个国家的首脑以及他们手下人员的荣誉心把他们自己摆到唯一能够给他们带来最遥远的后世的崇敬与怀念的那种办法上面来吧。此外,这也可能就是要做出这样一番哲学的历史探讨工作的一个小小的动机了。

同类推荐
  • 快乐的知识

    快乐的知识

    《快乐的知识》是尼采后期的重要作品,创作于其大病初愈之后,浓缩了尼采思想的精髓,对诸如生命、个体与群体、爱情、文艺、哲学、科学、道德、法律等问题都进行了简明而深刻的论述。语言凝练而隽永,思想鲜明而锐利。本书又名《快乐的科学》,尼采意在将哲学经由犀利的批判而升至与科学同样严谨的地位,这也是他的经验主义热血达到鼎沸的表征。
  • 斯金纳共和思想研究

    斯金纳共和思想研究

    本书主要从斯金纳的思想史观、“历史语境主义”、“无依附的自由”、国家理论、公民理论入手,着重阐述了斯金纳对思想史研究范式、共和主义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贡献,并将其理论与传统观点进行了对比和剖析。
  • 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

    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

    老庄意境,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遗存,不但仍在影响着现代人生,而且对现代人生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书旨在揭示和分析老庄意境,以便自觉地扬弃和借鉴它,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也可以增强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 论语通解(一)

    论语通解(一)

    本书稿是作者学习《论语》一书的心得的总结。作者结合现代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将《论语》中相关的语录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全面涵养一个人的灵魂、修养、品味、境界、见识,可以全面提高一个人的洞察力、理解力、判断力、忍耐力和处置力。作者通过通俗的语言,以讲座的方式呈现,语言生动,说理明晰,让读者轻松了解《论语》的真正内涵,同时把古人的思想与智慧应用在当下的生活和工作中。
  • 庄子叫我们想开点

    庄子叫我们想开点

    庄子之所以活得那样逍遥、自在,是因为他把利益看得很轻,把功名看得很利淡,所以他才能够真正做到“乘物以游心”,并达到了“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如果我们也像庄子一样,凡事也想开一些,那么我们也可以让自己在喧嚣中拥有一份宁静,在忙碌中拥有一份悠闲。每个人的心中,或许都有一个庄子。有人仰慕“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有人秉持“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处世态度,也有人心怀“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洒脱性情。
热门推荐
  • 绝宠逃妻:毒手俏公主

    绝宠逃妻:毒手俏公主

    同名同姓,是因为前世的缘分没尽。七次回眸,穿越七次成为花月公主,独特的际遇引她命中注定的人。他,天下第一聪明人,生得一副令女子羡慕的面孔。世人皆图利己,而将她百般刁难,只有他为她屡屡舍生忘死。然而心思背离,即便是玡也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做出了那样的决定。她的眼里容不得沙子,他错了就要他付出代价……且看他们心计对上阴谋,上演一出追逐与被追逐的好戏……
  • 人生的感悟大全集(超值金版)

    人生的感悟大全集(超值金版)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许多风景我们无法亲自体验,有许多路我们无法一一走过,有许多人我们无法相识相知,有许多情感我们无法细细体会。然而,当你手捧这本书的时候,会马上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拥有一份意外的收获,它将帮助你在古今中外的时空隧道里任意驰骋,在人生情感的喜怒哀乐里信步徜徉。
  • 世界最伟大的身心灵修行课(上)

    世界最伟大的身心灵修行课(上)

    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智者,他们明白人生的秘密,他们总比别人过得幸福、快乐,他们总能取得比常人更高的成就,他们总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人生,他们总能心想事成!他们成为杰出的领袖、富有的商人、成功的专业人士……
  • 怀得上,生得下2

    怀得上,生得下2

    孕育,是一件神圣而又平凡的事情,也是一个充满了复杂因素的神秘过程,有太多的生命密码还没有破解,许多有关孕育的问题也应孕而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叶敦敏,继《怀得上,生得下》1之后,继续将那些你不知道的、想知道的、应该知道的医学知识一一道来,助你顺利完成怀孕生子这人生重要一课!十几年来,几千个宝宝在他的协助下健康地来到这个世界上。现在,他想帮助更多人。
  • 迷失仙境

    迷失仙境

    一场连续多年的梦,和一张泛黄的明信片,引出一座不为外界所知的小镇。深入小镇探索,各种神秘的人物和诡异的事件层出不穷:潜入他人梦中并肆意篡改的老者、扭转乾坤的魔术师、预知未来的变异人……看似平静祥和的世外小镇,实则暗流汹涌、步步惊心、人人自危。这里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世界?迷失其中究竟该如何逃生?未知的前方还有多少凶险?……一部现实与虚幻完美融合的作品,一部彻底颠覆你对已知世界认知的佳作,期待你开始新的旅程。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关山飞渡:1962年的中国

    关山飞渡:1962年的中国

    从1957年至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也是正确与错误两种倾向都在发展的十年。正确的方面表现为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大见成效,经过五年的调整,1962年之后的一段时间成为共和国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时期之一。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和国防工业也取得长足进展。“我们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错误的方面集中表现为阶级斗争理论进一步发展,最终导向“文化大革命”这一全民族的灾难。这两者是互相矛盾的,但矛盾暂时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了。历史的复杂性,为我们展现了曲折的发展轨迹。
  • 美丽的权利

    美丽的权利

    这是龙应台《野火集》之外的“三把火”。在这三次著名的风波事件中,龙应台就其所见社会即景有感而发,却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强烈的争议与回响。“龙卷风起”,各界人士纷纷加入论战;风过之后,深层的反思却没有息止。本书分为 “美丽的权利”、“星洲风波”和 “啊,上海男人!”三部分内容,并加上读者投函回应的各种文章和相关文字,集为一册。
  • 女总裁的修罗保镖

    女总裁的修罗保镖

    什么?总裁是那方面冷淡?销售总监被渣男抛弃过?财务总监被安排相亲不喜欢的男人?NONONO,这些都不是事,我叶子轩的女人谁都碰不了,有想法的,我会送你一趟开往天堂的列车。
  • 幸福也需要奇迹

    幸福也需要奇迹

    当恋爱中的两个人,赤果果的相见,把自己献给对方,你会不会就此爱上她的全部?受过伤的心灵还能愈合吗?是生离死别的悲苦,还是前世孽债,今生亏欠?痛过之后,还有多少勇气再去追求?
  • 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的经典自传体小说。小说以细腻、率真的文笔,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这既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写照,又是当时北京平民生活与民俗旧貌的写真。该书被《亚洲周刊》评选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入选教育部语文新课标推荐书目,其中篇目多次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被翻译成日文、英文、德文、法文、意大利文等多国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