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71500000005

第5章 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及党群关系理论的概述(2)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唯心主义一直在社会历史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用“绝对精神”“意志理念”来解释历史发展,看待社会现象。对于旧唯物主义者来说,虽然他们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但仅仅涉及表面现象而已,其中不乏荒谬和自相矛盾之说。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27]马克思在总结先哲们探索人类社会奥秘的过程中,第一次真正地解决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这个哲学的基本问题,构筑起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找到了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利益。利益是激励人们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有意识活动的客观动因,利益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

三、利益是政党存在和发展的动力源泉

政党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就是为了利益的实现而诞生的。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党来说,它的形成都是与特定阶级、阶层或利益集团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都是由它所代表的阶级、阶层或利益集团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懈奋斗的实践所催生出来的。通过对资产阶级政党的历史梳理,我们可以看出,资产阶级政党虽然竭尽所能地否定政党的阶级属性和利益本质,但无论是在议会体制内产生的政党,还是从议会体制外产生的政党;无论是为最终战胜封建主义所产生的政党,还是为同无产阶级相抗衡而产生的政党,亦或是为了适应资产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而产生的政党,无一例外,都是为了争夺利益而产生的。“造成党争的最普遍而持久的原因,是财产分配的不同和不平等。有产者和无产者在社会上总会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团,债权人和债务人也有同样的区别。土地占有者集团、制造业集团、商人集团、金融业集团和许多较小的集团,在文明国家里必然会形成,从而把他们划分为不同的阶级,受到不同感情和见解的支配。管理这各种各样、又互不相容的利益集团,是现代立法的主要任务,并且把党派精神和党争带入政府的必要和日常的活动中去。”[28]同样,通过对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梳理,我们也看到了,无产阶级在其诞生之日起,就开诚布公地阐明了自己的阶级属性,将自己定位为为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的利益而服务的政党。恩格斯曾明确指出:“迄今为止在历史著作中根本不起作用或者只起极小作用的经济事实,至少在现代世界中是一个决定性的历史力量;这些经济事实形成了产生现代阶级对立的基础;这些阶级对立,在它们因大工业而得到充分发展的国家里,因而特别是在英国,又是政党形成的基础,党派斗争的基础。”[29]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看来,政党就是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而成了阶级之间进行利益争夺的工具。

首先,政党具有利益表达的功能。从政治过程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政党所具有的利益代表性,首先表现在利益表达功能的发挥上。所谓“利益表达”,就是将政党所代表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愿望和诉求反映出来的过程。当然,对于每一个利益主体来说,都有着利益表达的动机和能力,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利益主体的愿望和诉求到底应该通过什么样的利益表达方式才能更好地实现?在统治者依靠手中所掌握的国家权力主宰着社会利益资源的分配的时候,到底应该通过什么样的利益表达途径才能使更多的利益分配给自己呢?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与分散的个体利益表达相比,组织的利益表达往往更加有力,而政党正是一个完美的利益表达工具。其原因就在于,政党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有着使主体的利益愿望和诉求理论化的特殊功能,使其所代表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以理论化的形态阐述出来。这种利益表达方式,既动员和凝聚了本阶级成员的力量,又为政党的政治活动寻找到了根据,能够对国家政权形成持续的强大压力,以实现其所代表的利益。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共产党“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30],在于有一个科学的世界观作为其理论基础。同时,政党还是一个以夺取政权并执掌政权为根本目标的政治组织,这也决定着它不同于一般性的民意代表机构,其所作出的利益表达能够对统治阶级形成更大的冲击力。因此,广大社会成员才会将各自的利益表达交由政党,以便形成更大的影响力,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利益。

其次,政党具有利益综合的功能。所谓“利益综合”,就是将各个利益主体的愿望和诉求转化为政策主张的过程。当然,利益综合与利益表达是紧密联系、不可割裂开来的。一个政党所提出的理论和纲领,既是一种利益表达,同时也是一种利益综合,是政党高举的一面旗帜,指引着前进的方向。但是如果一个政党只是提出了理论和纲领,还不能使利益得以实现。因为输入到政党的是一个个分散化的多元利益诉求,而从政党输出来的则只有经过综合化了的政策主张才有可能被纳入到政治决策的过程中。理论和纲领只能用来证明利益诉求的合理性,而政策和方案才能够影响到最终的决策。正如毛泽东曾明确指出的,“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31]。同时,在利益综合中也需要利益表达。政党必须利用各种渠道对经过综合而形成的政策主张进行大力宣传。从西方政党的选举情况来看,各个政党的候选人为了当选,都大张旗鼓地进行政策宣传,这便是经过综合之后的利益要求的表达。可见,政党的利益综合功能就是将利益要求纳入到政治体系输入进决策过程的中间环节。《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在解释“利益表达和聚合”概念时指出:“有组织的利益集团阐述和表达社会经济集团和其他社会集团的政治要求,并把这些要求转达给各个政党、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而政党领袖则被看作是在竞选过程中吸引选票、在立法过程中组织辩论,并借以努力将这些特殊的要求转变为政策抉择的中间人。”“一个敏感的,有效的民主过程,一方面势必与那种社会所有的多种利益均通过社会团体和独立政党加以组织的情势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势必与两党变体或三党变体的共识的政党制度相贯通。这样的结构模型能确保社会各种要求比较自由地流入政治过程,并由此可以在一种有组织的和首尾一贯的决策过程中同化。”[32]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政党就是将社会成员的愿望和诉求转化为公共政策的政治组织。

最后,政党具有利益实现的组织功能。任何一个政党都有自己特定的政治目标,利益表达与综合并不是政党的最终目的,他们要通过各种途径,作出种种努力以最终实现利益。对于政党而言,其最终利益的实现,就是要团结带领本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力量夺取政权并执掌政权。这就需要政党发挥出组织、动员的功能,而这一功能的发挥必须经过这样四个基本环节:

(1)明确的目标导向。政党必须首先确立起明确的奋斗目标,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纲领。“一个政党如果没有纲领,就不可能成为政治上比较完整的、能够在事态发生任何转折时始终坚持自己路线的有机体。”[33]恩格斯也明确指出:“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34]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才能凝聚起本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力量奋勇前进。

(2)强有力的政治动员。政党要完成夺取政权并执掌政权这一政治目标,显然靠党内少数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政党作为民众参与政治的工具,西方政党通过将个体的选民组织、动员起来,在选举的过程中站到自己身边,凝聚力量。无产阶级政党也正是依靠着发挥各界人士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够夺取政权,为着自己的政治目标而努力奋斗。

(3)政治社会化。有效的政治动员,离不开强有力的思想灌输,政治实践的锻炼。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社会成员认识自己的利益,明确自己的政治角色,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自觉地投入到实现自身利益的政治活动中来。这就是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列宁曾明确提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35]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证明,只有发挥出政治社会化功能,政党才能由一个“自在阶级”真正转变为“自为阶级”。

(4)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政党要团结带领着社会成员实现奋斗目标,就必须选拔出一批能够忠实代表本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优秀人才作为领导干部,以此来保证在分配社会资源时,能够朝着有利于本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方向运作。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假如没有‘十来个’富有天才(而天才人物不是成千成百地产生的)、经过考验、受过专业训练和长期教育并且彼此配合得很好的领袖,无论哪个阶级都无法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36]只有形成一个优秀的领导团队,才能达成思想共识,凝聚起磅礴的力量,以实现最终的利益。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辨析、界定

利益问题是一个关涉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又是解读社会历史现象的一把钥匙。从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角度看,如果没有人类的逐利行为和为调节各种利益要求而形成的利益关系格局,人类社会的进步便不可想象。在利益多元化格局的社会背景下,党群关系发生了重大嬗变,而要深入地探究这一问题,就必须首先对利益、利益多元化格局及党群关系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和辨析,以便澄清模糊的认识,为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和前提。

一、利益的本质、构成及分类

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曾深刻指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37]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明确指出:“利益就是人的行动的唯一动力。”[38]马克思也曾明确指出:“人们奋斗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39]今天,“利益”已是日常用语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是许多学科经常运用的中心概念之一。但往往当我们不假思索地使用这个概念时,却缺乏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从而很难把握利益关系的真正内涵与本质,更谈不上对利益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因此,我们必须对利益的本质、构成要素及分类这些基础性范畴进行严肃认真的探究。

(一)利益的本质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我们可以发现,利益在其中起着关键的动力作用。“利益”一词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出现的概念之一,从萌芽开始就一直受到政治、经济、道德、宗教等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支配,到现代已发展成为许多学科的中心概念之一。然而由于历史时代的不同、各个社会所面临的问题不同和古今中外的学者所采取的立场、研究角度的不同等种种原因,我们陷入了对利益本质的众多论述所构成的一团迷雾之中。

从词源学的角度来考察,“利益的英文单词interest一词来源于拉丁文interesse。它是由inter+esse构成的,原义为‘处于……之中’,因为在其中就必然关心,产生兴趣,直至认识利害相关,最后形成利害关系,即为利益”[40]。就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典籍而言,与利益范畴最相切近的概念是“利和益”。但往往把“利”“益”分开使用,而且多用“利”而少见“益”。就“利”而言,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得以使用,指的是人们从事农业生产,获得丰厚收获的寓意。此后,“利”又逐渐演变成为祭祀占卜意义上的“吉利”,并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表现为与“害”相对立,并引申出了“好处”的意思。

就“益”而言,其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益”字同“溢”,指水漫出容器之外,有增加、增殖之意,这从与“损”结合组成“损益”的构词可以看出。在《周易》中,损与益是作为一对范畴出现的,损与害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利与益是同等程度的概念。损与益相对,即是利“益”与损“害”的对立。把利“益”与损“害”对立起来,旨在说明它们对立转化的道理:或益或损,或损中有益、益中有损,或不益不损,这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处理。[41]尔后“利”“益”连用,表示“好处”。因此,《辞海》中就把利益等同于好处,所谓利益就是:“好处。如:集体利益;个人利益。”[42]

同类推荐
  •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研究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研究

    文化领导权思想是葛兰西政治思想与意识形态学说的核心,是葛兰西作为列宁逝世后最有独创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也是葛兰西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想之一。本专著以文化领导权与无产阶级政权合法性的关系为切入点,系统地考察了文化领导权及其相关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同时在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文学、人学等多重维度上对这一思想进行了重新审视和阐释。
  •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务工作手册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务工作手册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也称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这“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本书就如何抓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进一步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扩大党的影响力和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特别是针对基层党委开展“两新”基层组织建设、以及“两新”组织的党务工作者如何开展党建工作,如何使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相结合,“两新”组织的党组织如何针对“两新”组织的自身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和说明。
  •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看西哈努克亲王、斯诺、基辛格、李约瑟、萨马兰奇……等来自123个国家的至少601位老朋友“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有的一直是朋友。有的本来是朋友,却突然形同陌路;有的本来是对手,后来却成了朋友。翻开本书,通过“老朋友”这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政治称谓,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和大国政治的曲折历程。
  • 中情局绝密档案之希特勒性格分析报告

    中情局绝密档案之希特勒性格分析报告

    希特勒无疑是20世纪最为争议的人物之一。他出身草根,却从列伍小兵,一跃成为帝国统帅,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纵使往日君临天下的帝王也无法比拟。他对“臣下”颐指气使,唯我独尊,同时又草菅人命,以致整个欧洲流血千里。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绝世”演讲天赋,居然能“忽悠”千百万的德国民众狂热不已,将其看成帝国振兴的人选。希特勒是什么样的人,希特勒有什么样的内心世界?从这份中情局专门提交给美国决策高层的秘密报告中,读者将能获得彻底的了解。
  • 做优秀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形象

    做优秀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形象

    对每一个共产党员来说,“形象”问题是一个伴随终身的大问题,它不但关系到个人的成长进步,而且也关系到整个党的生命。因为共产党员形象是党的形象的具体体现,党员的形象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威信。所以,在党员个人修养中,应该而且必须始终注重“形象”这个问题,真正树立起党员的良好形象。本书就是一本专门探讨“共产党员为什么要重视自身形象”、“共产党员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形象”、“共产党员应该如何塑造并提升自身形象”等问题的专著。
热门推荐
  • 一生中还有多少个你

    一生中还有多少个你

    你,我,他或者她,抑或者他们。人生中穿行,我们都在扮演着各式各样的角色,每个人都被贴着身份标签,可是很多时候,这样的标签是重叠的、交织的、模糊了边界的,我们很容易迷失在其中,不知道应该将自己归类在哪里,在哪里找到依托。年届不惑,忽然看清楚了一些事情,在生计与爱好之间做了一个权衡,以出走的姿态,回归少年时的初心。人生际遇里的流转积累了这二十八个故事,有的说的是你,有的讲的是我,还有一些是从他或者她,抑或者他们的故事里路过。为什么要写,为什么要说,只是希望在这么多各式各样身份标签之中,记住那个最真的自己。
  • 金刚顶瑜伽青颈大悲王观自在念诵仪轨

    金刚顶瑜伽青颈大悲王观自在念诵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网游之我在创世创世纪

    网游之我在创世创世纪

    什么?出个门都能被游戏头盔砸中。有了游戏头盔还上什么班啊!工作,辞了!房子,卖了!好基友,拉过来一起玩游戏!有了好基友,还怕游戏玩不好吗!要玩就要玩到全服第一!
  • 我的熊猫城主

    我的熊猫城主

    云喜喜一脚踏空发现神秘宝藏,穷了这么多年,一下子变身富婆好不习惯!谁知宝贝还没捂热就被抓了!被抓竟然不是为了劫财,竟是为了履行婚约!抓她来到墨城的城主墨白总是穿一身黑白装,像只大熊猫!一天到晚冷冰冰,但是居然戳中了兔爷的萌点!喜当爹的墨白带着喜喜和兔爷进皇宫、闯江湖,不解风情的熊猫城主能否成功俘获未婚妻芳心?
  • 埋伏

    埋伏

    《埋伏》.又名《谁知道那就是一种感觉,叫做悲伤》.小心被颓废的文字挫伤.女主人公像是你恋恋不舍的童年的一颗乳牙.谁记得这个年代,谁记得我们的野蛮倔强而悲伤的孩子,他生活在一片不见天日的天空下,他的眼睛里只能看到黑和白的颜色,还有一团红色的忧伤,涌动,奔流在他的身体里.那团忧伤源自一个漫无天日的黑夜,红色的兽呼啸而过,她的小诺随那团红色跌下山冈.那红色打入了他的眼睛,挥之不去.他陷入巨大的忧伤里,他在荒山上匍匐了了十年,等待他的小诺,在此期间,他时常看到自己的另一个身体脱离自己,走进岩石里,跃上天空,然后自由自在的翱翔……他可以摇身一变,便可以拥有冰雪高贵的血统,更多的时候是低贱的植物和野蛮的野兽为伍.他在等待那只红色呼啸而过的红色的兽.最后他遗憾的发现那只野兽一直匍匐在他的身体上.那是尊植物,它成功击败了墙的情人,成功的把一块丰盛的土地变为一滩虚土,他它甚至可以站立起来,生成人的模样,然后,细细的看你绝望忧伤的表情,呼啸而去.那尊植物,叫做忧伤,它匍匐在我的身上,很遗憾的,你们与我为伍.一段缠绵缠绵而又忧伤的祭文,献给谁,谁也不知道,你读读看.
  • 我的纨绔世子妻

    我的纨绔世子妻

    简单的来说,就是一个会医善毒,极品的特工穿越了女扮男装将军府世子,然后将一国太子勾到手的故事……正经版简介:外人眼中的诸葛云汐,是嚣张纨绔,奢靡享受,贪吃好色的纨绔公子。外人眼中的公子煜,是神秘莫测的煜澜阁阁主,是亦正亦邪的红衣少年。朝堂、江湖、战场甚至神秘小岛,他都要掺上一脚,没有人知道他为的只是心中的白衣少年。当恢复红妆,众人才知道,红妆倾城,当世无双。江湖上的墨白公子,是让人胆战的存在,无情门的门主,一袭白衣,却偏偏残暴无情。甚至传言他吃人肉,喝人血,唯独面对面前的红衣少年时,脸上挂着宠溺的笑容,似水的柔情,墨色褪去,白色浸染。 奉你为上,甘拜下风。 1v1sc无虐
  • 假面骑士之平成骑士纪

    假面骑士之平成骑士纪

    喜欢看假面骑士的少年童胜在放学时被smash打成重伤而被自称为神的男子赋予了build驱动器。本来以为可以从此走上英雄之路的童胜却发现,随着旧平成电王,新平成骑士变身者接连出现,敌人越来越强,本不该出现的东西也出现在这个世界,这到底预示着什么?被隐瞒了多年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文中名字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欢迎加入官方QQ群平成骑士纪书友群,群聊号码:629126326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1)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续古尊宿语要

    续古尊宿语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翻梵语

    翻梵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