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71500000008

第8章 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及党群关系理论的概述(5)

首先,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主体是在一定经济关系下从事生产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的追求者、承担者、实现者和归属者。它是社会利益运动的自觉的、能动的、主观的要素。任何利益主体所追求的都是利益的最大化,在各自追逐利益的过程中,必然使各利益主体基于自己的理性观念和价值判断,认识到自己和其他社会成员在某些问题上有共同利益,从而分化和重组。因此,所谓“利益主体多元化,就是指个人利益独立化和多种利益群体并存的局面”[60]。

其次,利益客体多元化。利益绝不仅仅是主体的一种自我感觉,而必须依附于一定的客观对象之上。所以利益客体就是经济利益主体所追求和满足的对象。不同的利益主体因所处的地位不同,利益观、价值观不同,其对利益的诉求也肯定不一样,利益客体自然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形式。虽然利益客体表现为收入、股金、利息等多种形式,但无论何种形式的利益客体,都必须与利益主体相联系,否则利益客体也就不存在了。因此,所谓利益客体的多元化就是指能够满足利益主体需要所指向对象的多元化。

最后,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产生、发展、变化的根源。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人们要满足自身的生命需要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首先就必须进行生产活动,人们的生产活动实质上就是追求利益、谋取利益的过程,人们在获取利益以满足自身需要的社会活动中,彼此之间必然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而这种社会关系就表现为物质的、经济的利益关系。而在利益关系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不同的利益主体和利益客体关系,利益主客体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就构成了整个利益关系的主要关系。因此,所谓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就是指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呈现出纵横交错、相互渗透的复杂利益体系。

综合以上利益多元化的三种表现形式,其实质分别是利益主体、利益客体和利益关系。其中,利益分配格局多元化属于利益客体的内容,所说明的也就是各利益主体的收入分配的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所表现出来的矛盾最终也必然表现为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因此,从中我们可以得出,我们所研究的利益多元化其实质就是利益主体的多元化。

三、“党群关系”及相关概念辨析

我国党群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与我国国情、党情相结合的产物,既反映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利益多元化格局中的党群关系,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在政治地位平等基础上的利益代表、权力关系的具体体现,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运用人民群众所赋予的权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是国家权力的主人。为了更好地研究利益多元化格局中的党群关系,需要明确“政党”与“人民群众”,界定和区分党群关系与干群关系等相关概念。

(一)“群众”的内涵

《辞海》对群众所给出的解释是大众。《史记·礼书》记载:“宰制万物,役使群众。”从群众的词源来看,群众是指以劳动人民为主体,与统治者、执政者、领导者相对而言的概念。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群众”给出了三层含义:一是泛指“人民大众”;二是指“没有加入共产党、共青团组织的人”,表示“党员”与“群众”的区别;三指不担任领导职务的人,表示“干部”与“群众”的区别。本书所指“群众”是第二层含义,即与党员相对称的群体和个体。与西方将群众的概念定义为贬义词相区别,在社会主义国家,群众的概念是褒义词,指一种积极向上的、可以组织动员的社会力量。

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外延。毛泽东曾明确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61]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群众”的范围也相应地不断扩大。邓小平重申并深刻阐发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科学论断,同时,把“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两面旗帜作为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指出:“在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革命的爱国的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它已经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62]在这里,就将一切虽然不赞同社会主义、不信仰马克思主义,但赞成祖国完整统一、愿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力并遵守宪法的人,纳入进了“群众”的范畴,使“群众”的概念超越了社会制度的局限,进一步拓展了群众的外延。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根据新形势下国际国内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作为群众范畴的判定标准,把六个新生的社会阶层纳入进了群众的范畴之内,赋予“群众”概念以新的外延。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群众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广泛性。将一切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促进作用的社会成员全部包括在内。二是复杂性。既包括体力劳动者,也包括脑力劳动者和其他各种类型的社会劳动者,既有代表社会先进生产力的社会阶层,也有那些与落后的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的、但有发展社会生产力要求的社会阶层及其成员。三是差异性。在阶级属性、民族、文化程度、职业、生活经历、政治面貌等要素上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特别是群众的范围还包含着众多的社会利益主体。各个社会利益主体不仅在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等方面存在不同,而且在政治归属感和政治认同感方面也呈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四是多样性。政治取向的一致性与政治价值多元化并存,经济目标的共同性与利益追求的多样性并存,文化上的同一性与多元文化的影响并存,宏观上的主体地位与微观上的雇佣地位并存。

(二)“政党”的定义

西方学者早在20世纪以前就对政党进行了研究,曾从不同的角度对政党下过定义。如《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指出:“‘政党’一词在十九世纪随着欧美代议制的发展和选举权的扩大而产生。它指的是与一个或更多的政党竞争而赢得公职选举为目标的组织。后来‘政党’的意义逐渐引申,亦包括并非从事竞争选举的政治组织,诸如无法通过选举而取得公职的小党,寻求废止选举竞争的革命组织,以及极权国家的统治集团。”[63]

英国辉格党理论家爱德蒙·柏克认为,政党是“在某种一致同意的特定原则基础上结合起来,用他们的共同努力来促进国家利益的人们的团体”[64]。他对政党给予了正面的评价,强调政党是民主制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这些对政党作出的定义虽然简单,但都表明学者们已经注意到政党产生的目的在于增进国家的利益。人们围绕着某种利益组织成立了政党,通过政党对社会公共权力施加一定的影响,以获得特定的利益。

当美国出现政党组织后,美国学者从竞选的视角对其进行了研究,认为政党的根本任务就是从事选举。如布洛克斯在《政党与选举问题》一书中指出:“政党乃是一个由个人基于自愿所组成的政治团体,为政府提供一般措施、建议,或者制定政策,选举与支持领导人物为公职候选人,以作为实现其主义与政策最有效之方法。”[65]拉斯韦尔和卡普兰在他们的经典性著作《政治诉求的架构》中指出:“政党是一个阐述复杂问题并在选举中提出候选人的集团。”赫伯特更是将政党与选举直接联系起来,认为政党是“为了参与选举竞争而形成的组织,并藉由提名候选人以自己的政党名义参选来达成这个目标”[66]。

从西方学者给政党所下的定义中我们可以找到共性,即都没有强调政党的阶级性,他们往往更加重视政治体制运作的一面。与此相反,马克思主义政党则更加强调政党的阶级性一面,认为政党是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积极分子为维护本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围绕着夺取政权并执掌政权而建立起来采取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

综观中外学者对政党的各种解说,可以对政党下这样的定义:政党是一定社会集团中一部分政治主张相同的人自愿结合在一起,以夺取政权并执掌政权为目的的政治团体。这一定义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政党是一部分政治主张相同的人所结合的团体。政党总是从属于某个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因而其必然是由对政治问题意见一致,政治主张相同的人员所组织、结合在一起的团体。

(2)政党是以夺取政权并执掌政权为目的的政治团体。虽然政党是由政见相同者结合在一起的团体,但结合只是手段而已。组成政党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夺取政权并执掌政权,以实现政党所代表的某个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政策、纲领和主张。

(3)政党是一个有组织、有目标、有纪律的政治团体。政党作为一个具有政治性的团体,必须具备完整性的组织、严格的纪律,才能使政党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中央与地方、党员与政党、党员与党员之间步调一致,朝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三)党群关系与干群关系的辨析

从党群关系与干群关系的内涵与外延来看,两者是既有交叉又有区别的概念。所谓党群关系,从宏观上来讲,就是政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微观上来看,就是政党作为一种组织系统与其系统之外的各个团体、公民、选民以及自治型组织的关系,所反映的就是政治组织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问题。所谓干群关系,就是政府官员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问题。所反映的就是公共权力与民众之间的关系问题。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党群关系是政党作为一个政治组织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而干群关系则是在由领导干部组成干部队伍的整体中,其中的每一位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它具有一定的职责范围、地域界限和特定群体等特点。

第二,从党群关系与干群关系的内涵与外延来看,党员之中包含着一部分领导干部,但领导干部却不一定是共产党员。

第三,党的宏观指导与干部的具体行为是有区别的。随着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国共产党为应对形势变化的挑战,必须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可见,领导与执政是有着区别的,所谓领导,就是在宏观层面上进行引导,包括重大政策的制定、方向性的把握、意识形态的控制等,它决定着执政党对社会的统领。所谓执政,就是政权运作层面上的组织,包括权力结构的制度安排、权力主体和客体的对象界定、权力运行的机制设计等,它反映着政党与政权之间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同时担负着领导党与执政党的双重角色,这就决定着党群关系与干群关系之间又存在着紧密的关联。首先,从执政党的逻辑结构来看,政府在党的领导之下,因而党群关系中应包含着干群关系。党管干部原则是我们党作为一个执政党一以贯之的基本原则。在长期执掌政权的条件下,党管干部原则直接关系到党执政根基的稳固,而各级领导干部代表着党执掌政权并行使权力,所以干群关系也就成为党群关系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次,在各级各类政权机构中,党员干部在整个干部队伍中占据着绝大多数,习惯上也将领导干部看作是党的干部。因而领导干部的所作所为也被视为党的所作所为,代表着党的形象。最后,在当前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党的政策主张是通过政府机构等一系列中介环节与人民群众所接触的。在这一政治体制下,党群关系主要是通过政群关系,最终通过干群关系表现出来。从工作职责和权力运作来看,各级各类领导干部都承担着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使命。因此,领导干部的工作态度、作风和实绩,就成为群众判断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有形载体。这样一来,干群关系也就直接影响着党群关系。总之,党群关系决定着干群关系,干群关系是党群关系表现的一个侧面。

(四)党群之间的利益关系及其要求

人对于物质、精神、生活条件等的直接需要,具体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它所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经济关系,利益关系就是人类一切关系的基础。

同类推荐
  • 长短经一日一释

    长短经一日一释

    《长短经》是唐代学者赵蕤编写的一本纵横学著作。共九卷64篇,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杂家和阴阳家思想之大成,黑白杂糅之书,深入地剖析君臣谋略的利害得失,不失为官场学扬名立万的顶级范本。成书后作者亦因此显名于世,时人称“赵蕤术数,李白文章”。
  • 国际共运史与社会主义研究辑刊(2013年卷)

    国际共运史与社会主义研究辑刊(2013年卷)

    本书收入近三十篇文章,包括:《“天下为公”与“天下大同”》、《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整体性逻辑》、《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历史形成与现实发展》、《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的生成逻辑及其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动态分析》、《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内在逻辑与现实问题》等。
  • 中苏外交档案解密

    中苏外交档案解密

    纪录片《中苏外交档案解密》在上海电视台播出后,受到观众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中苏关系对中国当代历史的影响非常重要,本书的出版,迎合了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并被多家媒体关注。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主任沈志华等专家也为此书写了推荐。”
  • 党员干部理政句典

    党员干部理政句典

    科学理政是廉政的组成部分。为配合当今廉政文化教育,作者金仓、金波精心选编了《党员干部理政句典》这本书,它撷取国学句典里的章句,加以归类和译介,目的是给党员和领导干部读者推荐国学知识,从中了解治国理政的经验和为官处世的道理,思考古人的教诲,结合当今理政的条件,进一步吸取精华,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决策更加民主化和科学化,使自己的从政行为更符合党员干部的标准和要求。
  • 中国狮:一座城市崛起的30年记忆

    中国狮:一座城市崛起的30年记忆

    本书不仅讲述了一座小城经济奇迹背后的秘密,更可以看做是一次探讨城市品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尝试。有什么样的水土,就有什么样的人群;有什么样的人群,就有什么样的区域未来。书不是一本简单的城市回忆录,它第一次站在国家的视野和更久远的时空坐标中,结合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变迁,对一座城市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基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讲述了石狮人所特有的人文精神。或许以石狮为代表的闽南是这样一块土壤,它以自身为支点聚焦了两个巨大无比的文化扇面,一面是博大精深的中原文明,另一面则是广阔无边的海洋文明,数百年来,正是这两种不同特质文明的千百次撞击与交融,终于铸就了闽南所特有的魂魄与传奇,而这场传奇只是刚刚开始。
热门推荐
  • 劲羽飞凌:羽毛球

    劲羽飞凌:羽毛球

    本书共分6章,主要内容包括:羽毛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羽毛球基本规则、羽毛球打法类型及其战术、羽毛球的国际组织和国际大赛、中国羽毛球的发展及其辉煌、期待北京奥运羽毛球等。
  • 这些事让孩子自己去做

    这些事让孩子自己去做

    本书从孩子的生活、学习、性格、心态、交际、理财等方面的细节入手,全面地向父母们介绍了哪些事是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做的,并着重指出了怎样让孩子去做的方式方法。书中还设有“自立小故事”、“教子小故事”、“相关小故事”、“延伸阅读”等内容,父母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 成功科学心理

    成功科学心理

    为了全面系统地介绍马斯洛的科学与价值理论,本书在马斯洛著作《科学心理学》和《存在心理学探索》的基础上,根据一般阅读习惯,结合现代成功励志思想,进行条分缕析和归纳总结,采取通俗表达的方式,既突出了马斯洛的科学价值的思想,又便于广大读者阅读掌握和运用。当然,马斯洛的整个思想非常博大精深,本书在此只是抛砖引玉,如有不正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相信本书能给读者以启迪,并能很好地指导自己的动机与行为,指导自己的认识与创造,指导自己的科学与心理,指导自己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 责任胜于能力

    责任胜于能力

    几乎每一个优秀企业都非常强调责任的力量。“责任”是最基本的职业精神和商业精神,它可以让一个人在所有的员工中脱颖而出。一个人的成功,与一个企业和公司的成功一样,都来自地他们追求卓越的精神和不断超越自身的努力。责任胜于能力,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责任承载着能力,一个充满责任感的人才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 不容错过的一本书:现代成功企业中的员工培养职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理念的培训读本和参考用书;一本使每一个员工认清职业态度,把握人生成功先机的必读之书。
  • 六朝通鉴博议

    六朝通鉴博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達朹志

    達朹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空间之天价神医

    重生空间之天价神医

    程玉重生,坐拥功法,身负空间,再不是那个软弱可欺的无能少女。面对渣爹和渣爹小三,她是虐完渣爹再虐小三。面对贫苦母亲和哑巴弟弟,她先是发家致富把家建,再是让哑巴弟弟开口说话。只是她养了一条狗,这条狗在某一天不见了,她发誓势必要找到她的狗。一直追求她的高富帅同学问她,“找到那条狗要如何?”她咬牙切齿,“先蒸后煮,对待忘恩负义之狗,绝不能手软。”“狗没有,老公倒是有一个。”他,上古麒麟血脉,从来就不是狗!什么眼神!此文算是《倾城国医》的姐妹篇,欢迎收藏!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沧州武术(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沧州武术(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一文一武,一国宝,一人祖。”这首说沧州的民谣形象地描绘了沧州的人文特色。文指一代文宗纪晓岚,武指沧州武术之乡,国宝说的是沧州铁狮子,人祖说的是盘古。
  • 杂灵至尊

    杂灵至尊

    一个现代社会的青年学生或许是无意间,又或许是早已注定,他走上了修真道路,一步步走向巅峰,一人一剑,走的路是孤独还是精彩?情路的坎坷是动力还是压力,又或许是两者都在!巅峰道路的旅途,他将走向何方?
  • 倾世陌凌

    倾世陌凌

    岁月深处,谁能读懂那片梅花落尽的孤寂三生石边,谁愿为爱无怨无悔的苦等三世天地之大,却独容不下你我的简单爱恋众生之广,有谁又曾为你我动容分毫就算是天地都不容,众生皆无情我也再也不会放开你的手哪怕到最后的结局是灰飞烟灭。我亦愿意继续执迷不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