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02000000005

第5章 引言(2)

物流科技和象征符号科技的发展和融合,导致了吉贝尔·西蒙顿曾分析过的手工劳动社会里的个性化的丧失,这是以机器作为工具的19世纪的典型特征。当机器成为工具之后,“技术个体”便取代了工人,这样一来,工人将知识外在化之后,从此就被剥夺了个性化的可能,也就是说不得不变成无产阶级【5】。物流与象征符号的混同,也即二者之间的融合,导致了思想的无产阶级化,同时也导致了文化的贫瘠。

上述现象导致的结果,是时间流的统一能力逐渐被摧毁,而诸多个体意识正是由时间流所构成。这也意味着,诸多个体意识的投映能力,即它们必然具有特殊之处的意愿,逐渐被摧毁:个体意识除非与“世界”相割离,否则便注定会沉溺于程序工业的“巨流”之中,或是落入“用户归档”(user profiling)的渔网之中,被它次标准化并聚集到一些次级群体中。要知道,这正是针对媒体节目与网络信息的消费者行为监测机制所致力达到的目标,这些机制根据它们的监测结果为广告发布者编制模型,对信息接受群体进行极为细致的分类细化,同时使信息接受者觉得系统是在一对一地对他们进行回复。这种感觉显然纯粹是错觉,因为其实这是把个体行为这种此前未能工业化的东西工业化了,从而使上述体系更为强化,以致消费者无法从中脱身,被禁锢于其中,同时使消费者可以完全被预测和掌控,使诸多不同的个体不再能够个性化,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般性的群体,变成没有视野的独眼怪物。

在个性化丧失的背景下,“我”成了一个空泛的概念而被体验,“我”不再与“我们”相对,而且“我们”也根本不是融合在同一个时间流中的所有“我”的集合(参见本书第三章),因此“我们”不得不解体,变成意义贫乏的泛指代词人们/大家。个性化的丧失导致了普遍的人生苦痛。在最具悲剧性的情况下,这一“近乎不存在”催生了多样的人格,催生了致命性毒品的消费,催生了集体或个体的暴力行为,其中自杀首当其冲。在法国,自杀是致使少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是青壮年死亡的第一大原因。

这就是“存在之痛”,而今已无人能够完全逃脱。从某些角度来看,或许可以说“存在之痛”是当今时代的特征,假如海德格尔所说的“存在的问题”仍然成其为问题,假如“时代”这一概念本身没有受到全新的演变历程的影响,假如本体论的无差异没有主导这一演变历程,假如——换句话说——在“病痛”这一问题回归的过程中,“存在之痛”并非“存在的问题”的边界或界限。这里的“病痛”,同时也是演变之痛,是一种恶性演变的载体。

西蒙顿把个性化的丧失看作19世纪的特征,在他看来,这同时也是一个新的个性化过程的揭幕,召唤着他所说的“机器学”(mécalogie)的到来【6】。以这一问题为主线,我们将在本书中着手一项批判工作【7】,而这里的“批判”具有全新的含义,在从康德时代到马克思时代的哲学史上尚无前例。因此,本书致力寻找的是一条新批判之路,它能够做到这一点,也应当可以做到这一点。根据20世纪被命名为“社会批判”的思想,例如法兰克福学派曾力求实践的那种批判,对当前现实进行批判是可能的,同时也是必须的,但它的代价和前提是对在很大程度上还有待继续完成的现代思想的根基进行一种激烈的批判。

正如海德格尔曾按照他的方式所论述的那样,康德哲学思想中最为关键的时刻,也就是说康德在面对批判问题时以一种或多或少有些盲目的方式做出抉择的时刻,他在人类历史中或者至少在现代哲学的历史中以一种极为隐蔽的方式(这种方式甚至界定并长期限制了一切批判的框架)做出决定的时刻,是图型法以及引出图型法的先验演绎。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的核心目标就是从“意识犹如电影”这一角度出发,重新阐释这一批判时刻。“犹如意识的电影”这一概念将在本书第二章中得到阐释,它是一种“大电影”(archicinéma)。在此之前,我将研究“电影的时间”,即电影制作的艺术与方式,这是第一章的主要内容。

这又把我们带回到“何谓在思想中确定方向”这一问题上来。在当今时代,思想变成了“技术科学”,取代科学的传统模式即康德时代的模式,不得不在多种可能性之间做出决定。这些可能性均为虚构之物,但是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区别——即在本体论的无差异中进行区别,就像必须对优秀影片和差劲的影片进行区别那样,尽管所有影片(film)都从属于电影(cinéma)这个大范畴。“确定方向”这一问题——以及“迷失方向”的问题——将再次引出康德的“进行区别所依据的主观原则”的问题及其不可分离的理论基础,这是第四、第五和第六章的内容。

马克斯·霍克海默和狄奥多·阿多诺在他们的论述中与美国的文化工业针锋相对,认为图型法可以作为他们论述的基础。很明显,即便不说他们的论述具有预言性、反叛性,那么至少也是既清晰明白又不乏错误之处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的论述揭露和阐释了当前的“存在之痛”,但是没有深入领会、看清或真正批判这一病痛,因为他们的论述太过泛泛,而且和演变的内容一样,方向相当混乱,他们对《纯粹理性批判》的重读并没有提出新问题,采取的是一种非批判的姿态。

时至今日,他们的分析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他们既论述了美国,同时又过早地表述了当代生活的“存在之痛”。确切地说,“存在之痛”源自于大西洋西岸,在那里,工业技术是重中之重【8】。在他们的分析中,在已经淹没了整个公共生活的当代的“存在之痛”中,我发现了思想中以及思想之外广泛存在着的一种阻碍因素。

这一形势经受着时间的考验,而时间的考验尚未终结。在《爱比米修斯的过失》与《迷失方向》中,我已研究了时间这一进程的问题和各种条件。在时间的问题中,我研究了当代的一种特殊的“中断性”这一问题及其条件,以及我在别处所定性的“中断性的双重重叠”这一难题。我所说的“中断性”,指的是将某一时代所特有的、处于运作中的各种程序悬置起来,同时开启某一新时代的各种条件的事物所具有的性质。

在《爱比米修斯的过失》中,我力图阐明:

(1)上述条件总是根植于贝特朗·吉尔所说的每一时代所特有的技术体系的潜在动力之中,当该技术体系进入革命之中,它就构成了第一次中断性重叠,以及第一次程序的悬置;

(2)只有当技术体系的断裂所引发的“程序的悬置”使一些新的程序得以构成,同时导致了第二次悬置(或者说重叠的重叠),并且借由它,一种新的时空单位、一种新的心理层面和集体层面上的个性化过程得以构成之时,一个时代才会完全地构成。

第一个阶段是一个可称为技术演变的过程;第二个阶段是该演变转变为未来的阶段。

今天,第二次重叠的各种条件尚未齐备。

第二次重叠尚未发生。演变,已变得势如闪电,却没有给出任何未来。

同类推荐
  • 素书

    素书

    《素书》原文并不长,词句虽不十分难懂,但每句话的内蕴却异常丰富、深邃。本书对原文中比较生僻的字词皆给出了解释,每句都附有现代汉语译文。此外,还用“解读”的办法,尽量挖掘、剖析每一段话的内涵。另外,对《素书》的每个观点,都从处世、职场、管理三个方面,根据各个领域的特点作了解读,并附有颇具趣味和针对性的小故事,故事的末尾多附有解说,为读者增加阅读趣味。
  • 浪漫主义的根源(人文与社会译丛)

    浪漫主义的根源(人文与社会译丛)

    《浪漫主义的根源》以赛亚·伯林1965年关于浪漫主义的梅隆系列讲座的BBC录音结集而成,自浪漫主义定义问题始,中经浪漫主义之滥觞、成长和壮大的过程,至浪漫主义的巨大影响终。结构了然,思维缜密,处处闪耀着天才洞见的火花,伴以伯林特有的雄浑酣畅的即兴风格,是一曲令人魂销神醉的思想咏叹调。
  • 听南怀瑾讲《论语》全集

    听南怀瑾讲《论语》全集

    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学贯古今的国学大师,他潜心研究《论语》几十年,具有很深的造诣,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南怀瑾先生对《论语》的解读因迥异于其他人而独树一帜,其语言通俗易懂,所言之事都是人一生中必须面对的事情,在深入浅出的文字之间将人生道理阐释得清清楚楚,尤其是对做人与做事有着精辟的见解。每一位读者都可以从南怀瑾先生的精彩讲述中,领悟《论语》的思想内涵,从而将《论语》蕴藏的人生智慧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开阔自己的人生视野,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成就成功的人生。
  • 常识与洞见: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

    常识与洞见: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

    《竟业旬报》——“重要出发点”、《新青年》——自此“暴得大名”、《努力周报》——“忍不住谈政治”、《新月》——争人权的“斗士”、《独立评论》——“诤友”与“诤臣”之间、《自由中国》——勉为其难的“教父”、言论自由与个性发展、言论自由与人权保障、言论自由与民主宪政等等。
  • 现代新儒家直觉观考察:以梁漱溟、冯友兰、熊十力、贺麟为中心

    现代新儒家直觉观考察:以梁漱溟、冯友兰、熊十力、贺麟为中心

    本书为教育部课题成果。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即早期现代新儒家都推崇直觉方法。本书试图由此挖掘早期现代新儒家四位先生关于直觉问题的思想资源,梳理出直觉理论脉络,并以问题为中心,彰显直觉在达到形上智慧中的功用;力求为直觉找到真正的根基,在一个更加真实的立场中实现直觉与理性的辩证融通,彰显人性的真实性、丰富性和自由。
热门推荐
  • 右手出拳,左手挥拍

    右手出拳,左手挥拍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古代军事

    古代军事

    军事历史是我们了解人类发展的主要窗口。军事与政治向来是相伴相随的,军事历史是政治历史的演绎,也是政治历史发展的高潮。任何一个朝代或者一个国家的开始与终极,都是伴随着军事战争的开始或终极。军事历史使政治历史更加集中清晰,更加丰富与生动。我们要了解历史发展的概貌,首先就要了解军事历史发展的脉络。
  • 俗眼病

    俗眼病

    俗世、俗人多俗眼,俗眼是“病”!是这些“患者”令人绝望,又催人奋进。。。。。。
  • 亲爱的,你是我的人

    亲爱的,你是我的人

    精灵王国的王子夕雾,与遗落在人间的魔法王国公主若零指腹为婚,为了寻找未婚妻,他来到了人间,巧遇魔法王国的搜索神满月,通过他确定了公主所在地。
  • 唐朝好舅子

    唐朝好舅子

    大唐如诗篇、长安美如画。苦力级写手穿越大唐。盛世大唐多了一个乡野小民,一个让世界颤抖的小民。唐的文明与太阳一样照耀每一片阳光之下的土地。群号:274462109
  • 救命书

    救命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星辰剑君

    星辰剑君

    三千年前,星辰天域太子,惨遭未婚妻背叛,死于新婚之夜。三千年后,少年重生,他看着那高高的苍穹,心中燃起无限怒火,复仇之路,谁与吾同行。少年立下誓言,待我秦墨重修十三载,敢叫诸君入黄泉! 星辰剑君书友群:230183055
  • 骑士救赎之路

    骑士救赎之路

    荒芜的沙地上,冲天的硝烟挥散不去,世界破碎在高翔眼前。浓稠的血腥味随风钻入鼻子,他打了个冷颤,惊恐地发现了地上四散着死去多时的假面骑士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假面骑士发生了什么?世界为何而崩坏?从空我开始,555,甲斗......闯荡一个又一个危险的假面骑士世界解开谜团,逃避不是办法,唯有勇敢地迎难而上!来吧,以盔甲之身践骑士之行!
  • 让心灵去旅行

    让心灵去旅行

    在英语的学习中享受阅读的最大乐趣,这是当下国人学习英语的新需求,即英语的学习重点已经不仅在词汇或语感本身,更要求能在知识上得到更新、思想上得到提升;不单纯地为考试或实用出发,也强调在文化的涵养与素质的提高方面下工夫。本书精心筛选了数十篇富有生命色彩的经典名篇,涵盖勇气与智慧、坚强与决心、爱与宽恕、积极与乐观等方面内容,旨在提高读者朋友英语语言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大家的人文修养,扩大知识面,全面提升其自身的综合素质。
  • 文明探谜

    文明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