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07600000010

第10章 足四海行(3)

然而,人类是伟大的,在属于自己的历史中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那一条条巨龙般不屈向上的盘山公路,那一处处联通世界的电子设施,那一条条开凿于峭壁中的栈道,让你不得不叹服人的力量。而石壁上那块写有“山崖低矮,人格高贵——请当心”的提示牌,更是显出人的自信。

人类又是渺小的,自私的。远处还有战争与杀戮,世间还有争权与夺利,更有对大自然无情的掠夺与毁坏。我不知道,若干年后,当桃花水母仍然在水中优哉游哉的时候,我们人类已经走向了何方。

双脚紧蹬台阶,双手抓紧铁链,重新踏上地面,眼前依然是艳阳高照,蝉鸣人喧。真真让人心生恍如隔世之感。

失落的周庄

相信对于周庄,很多人肯定和我一样神往:那用浆可以划动的悠然的小舟,那让心可以沉醉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那雨巷深处款款走出的撑着油纸伞的姑娘……陈逸飞的油画《双桥》,更是把周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海外的华人也想去回味一下那漂在水面上的梦幻般的故乡。然而,我从周庄出来后,内心却充满深深的失落感。

我从苏州出发,一路向东南奔去。只见,地势渐渐降低,两边荷塘片片,湖泊连绵,我知道,梦中的水乡周庄快要到了。

路边不断出现的欢迎到周庄旅游的大幅广告牌在指示着方向。经过一座大桥的时候,导游介绍说,周庄原来四面环水,出入全凭小船摆渡。后来为了方便国内外的游人,国家专门拨款修建了这座大桥。

在我的心目中,周庄应该是以水为街,以舟为车的。下了大巴,四顾茫然。放眼望去,看不到水的踪影。街道两边密密麻麻布满商铺,车辆来往穿梭中间——眼前的场景和内陆寻常城镇相比,似乎没有什么两样。

检票后,穿过一座牌楼,终于看到了河道。

只见那河是窄的,水是绿的,船是红的,船夫的衣服是蓝的。每艘船上,都挤满了游人,大家都伸着脖子向两岸张望。岸上的人们,扭头望向河里。期间,商家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感觉只有四个字:拥挤、嘈杂。

周庄的景点以两厅两桥最为有名。看过了苏州的园林,见惯了深宅大院,在我眼里,所谓沈厅、张厅也不过如此。而混乱的游览环境,更加剧了失望——几个导游各带着一拨人挤在一个小厅,各自对着游人解说,只听耳边嗡嗡乱响,让人只觉要崩溃。另外,如果不是导游特别提醒,可能大家都不会注意到富安桥这座其实没有什么特点的拱形石桥。

坐在双桥旁边的石凳上,望着桥上桥下攒动的人头,我想,当年陈逸飞坐着小船来到周庄采风时,看到的应该是一个几乎与现代世界隔绝的村落:长着几棵草的屋顶,古旧的石桥,偶尔划过的小船,河边淘米的大嫂,树下品茶的阿婆……他品读出的是宁静、祥和、悠然。而他所看到的、感受到的关于周庄的这一切,让他这个侨居海外的华人重新找到了心灵的故乡,从而创作出了那幅传世名作。

周庄因陈逸飞的画而声名鹊起,仿佛一夜之间,海内外的人们纷至沓来,周庄迅速变换了容颜——通往外界的桥修上了,商店开起来了,汽车满大街跑起来了。每年250万人次的游客量,8亿余元的旅游收入,让周庄人赚得盆满钵满,周庄人也终于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

部分专家对周庄的现状忧心忡忡,他们建议拆掉周庄通往外界的桥梁,恢复摆渡进庄的方式,限制周庄的游人量,让这里重新恢复最初的状态,但是,已经感受到旅游业带来的丰厚利润的周庄人当然不会答应。

于是,每天,一辆辆大巴在周庄穿梭,狭窄的街道上是缓缓移动的人流,“尝尝阿婆茶”“喝杯酸梅汤”“正宗万三蹄”的叫卖声,从早到晚,不绝于耳。周庄在抛弃过去的自己的路途上,步伐决绝。

外来的游人想在周庄寻找那已经失去的梦境,而原本生活在周庄的人却在向往现代化的生活。等生活在周庄的人过上现代化的生活的时候,在周庄,游人将寻不到丝毫梦的痕迹。

好在当地的特产“万三蹄”确实色香味俱佳,买两只回来,一饱口福,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梦幻天鹅湖

2011年1月13日,我来到位于山东荣成的天鹅湖,静静地站在覆盖着白雪的湖边,望着眼前一群群美丽的精灵,享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儿时读过的童话中,有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在民间俚语中,有“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语句,人们对天鹅不吝冠以高贵、圣洁等赞美之词。天鹅,到底是什么样子?我的心里,充满了对它的期待与好奇。

第一次见到天鹅是在上海动物园。当时我还在上大学,专门去逛了这个当时号称全国最大的动物园。动物园中间有一个湖,岸上和水里到处是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水鸟。在这些水鸟中间,有几只白鹅在慢慢地游弋,旁边有人介绍说这是天鹅——我却觉得比较像农家养的家鹅,彼时眼前的天鹅与想象中的天鹅差距太大,我感觉有些失望。

出威海驱车东行近一小时后,村庄渐渐稀少,原野里到处是皑皑白雪,海湾时隐时现。路边的村里伫立着一栋栋不同我以往所见的房子:尖尖的房顶用海草铺成,墙用石头垒就,透着一种古朴厚拙的气息,与周围的环境浑然天成,似乎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当地陪同的朋友介绍,这叫“海草房”,是当地最有特色的建筑,里面冬暖夏凉,现在不少老人仍然喜欢住在这样的房子里。

“看,天鹅!”有人惊喜地喊起来。

只见不远处的天空中,有几只白色的大鸟轻盈地划过。

前行不久,一个写着“烟墩角——大天鹅摄影之家”的巨型广告牌横在眼前,我们知道,天鹅湖已经不远了。

汽车沿着一条海汊子徐徐前行。由于是退潮时间,海汊里已经没有多少水,一群群的海鸟低着头,在急急地觅食,并不理会我们这些过客。

汽车在一个有栏杆的大门前停下了。一个保安模样的人走过来,看了看车里面的情况,又让司机打开后备厢检查了一番,才挥手放行。

过了大门口,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一个弧形的海湾里面,游荡着一群群的白天鹅。

我们下了车,站在岸上贪婪地欣赏着眼前梦幻般的美景:时近中午,冬日暖暖的阳光洒在无风的海面上,泛出粼粼金光。白天鹅们或伏在水面上,把头插进翅膀里一动不动;或两只为伴,如影随形,追逐嬉戏;或昂首向天,拍打着翅膀在水面上跳跃,尽情舞蹈。

靠近水边,老人、少女、儿童拿着一只只塑料桶,把桶中的玉米一把把地撒向眼前的天鹅。天鹅们伸长着脖子,兴奋地鸣叫着,争相涌过来,人和天鹅近在咫尺,触手可及。有的天鹅脖子上带着项圈,标号也清晰可见,这是保护它们的人们在进行跟踪研究。

水边、岸上,早已有专业摄影人士架起了一台台相机,在静静地等待,默默地欣赏。

我也忍不住拿出随身携带的相机,小心地走在厚厚的积雪上,轻轻地凑到水边,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拍摄角度。

整个海湾,只有天鹅清脆的鸣叫,没有人高声喧哗,似乎怕扰乱了眼前这如梦似幻的美好场景。

人与自然,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美景。

快乐蒙山行

2009年6月11日,我们来到了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的蒙山游览,充分享受了融入大自然的乐趣。

我前几年曾和家人一起来蒙山玩过,感觉有特色的景点并不多,只是植被茂密,凉爽宜人。常言道“听景不看景,看景稀乎松”,说的就是人们往往对于要去的景点期望值过高,常常发出“不过如此”的失望感慨。其实景色就是景色,它不以人们的喜恶而刻意改变。哪怕是一座小丘,一条小溪,一棵小树,一只小鸟,它一年四季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轨迹,需要我们用眼去发现,用心去欣赏。从这个角度说,自然界中处处、时时都充满着令我们感动的美丽。

当天清晨,我被一阵久违的鸡鸣声唤醒。由于昨天晚上喝酒有点多,感觉头还有些木。我拉开窗帘向外一看,朝阳初上,碧空如洗,青山葱翠,心想可不能辜负这美好的景色。匆匆洗把脸,抓起相机便奔了出去。

我们住的避暑山庄就在蒙山脚下,想到上午还要爬山,所以转身沿着大路向山下走去。

大路两边是夹在两山之间连绵的果园。紫红的油桃已经开始被采摘;大片的板栗刚刚开花;硕大的绿桃在细叶下摇晃,密密的山楂簇拥在枝头;各种小鸟的嬉闹声此起彼伏,布谷鸟清脆的呼唤在山野间回荡……我贪婪地举着相机在大树下穿行,在密叶中寻觅,像一个饥不择食的乞丐。果园边微笑的老妇,农家回眸的小狗,密如云霞的芙蓉花……都一一进入了我的镜头。就这样,我一个人度过了一个忙碌而快乐的早晨。

饭后,当地的同志陪同进山。由于年龄不同,我们决定兵分两路:年龄大的,坐车到山顶游览;年轻的,不用陪同,自己攀登,于山顶会合。

于是我们同事四人向山上走去。开始是大路,比较平,大家基本走在一块。走上登山的台阶不大一会儿,两位最年轻的“80后”倒先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了,我们便戏称他们是“垮掉的一代”,实在浪费了身上穿的“adidas”。

因为不是节假日,上山的人很少,可以说很清静。我们这路只有一位一头挑着把暖瓶,一头挑着一小箱雪糕的大嫂同行。还有四位游客,和我们或前或后地相随着。

那大嫂是在上面摆摊的,走路不紧不慢,却是轻松自若,边走边为我们免费讲解:中国瀑布、瞻佛台……

向上攀登了一会儿,身上感觉到了热,汗珠也从前额冒了出来,两位“80后”率先喊渴。可是我们四人由于换了运动服,谁口袋里也没装钱。于是在两边摊主“吃西瓜吧”“喝水吧”的诱惑声中,我们边说没钱,边低头前行。

走到半山腰里的一个亭子旁,我们坐下休息,凉风习习,十分惬意,只是嘴里渴得要命。旁边摆摊的大嫂又不失时机地上来推荐:“甘甜的西瓜,不熟不要钱!”引得八只眼睛在那可爱的绿皮西瓜上乱转。

我灵机一动,向那两位眼瞪得最大的“80后”问道:“你们谁会挑西瓜,去挑个不熟的,不就可以免单了?”

“80后”是吃着熟透的西瓜长大的,根本没见过不熟的西瓜什么样,只好摇摇头。

但“80后”脑子还是转得快,并且更懂得超前消费,马上和大嫂协商起来:“我们今天没带钱,赊你个西瓜吃怎么样?”

“不用说赊,随便吃就行!”沂蒙山人果然朴实爽快。

钱当然是要付的,可是我们四个人在付款方式上犯了难。我们原定的是上山顶会合之后坐车从另一条路下去,谁还有劲儿再跑下来还钱?把钱放在别的地方又不放心,最后商定放在山下我们住宿的服务总台上,让大嫂收摊后顺路去取。

大嫂拿秤秤了下,我们选中的西瓜9斤,18元钱。

西瓜切开,果然熟透,沙瓤红得诱人。先拿了块强行递给为我们免费当导游的那位大嫂,然后大家围坐在小桌前狼吞虎咽地啃起来。山上的西瓜真甜,咬一口,瓜汁淋漓,爽透全身。

吃的过程中,有人忽然说起了电影《小兵张嘎》中胖翻译官吃西瓜时的一句经典台词:“老子在城里吃馆子都不花钱,吃你个烂西瓜还要钱?”惹得周围的人也大笑。

西瓜吃毕,打欠条时又犯了难,西瓜大嫂大概从来没遇到过这种事,好不容易找了只圆珠笔,却没有纸,最后就用了半截烟盒。

书记员写时,我们你一言他一语在旁提醒:“写20元就行,那两元算小费了。”“签上名字。”“写上准确日期:2009年6月11日9点49分。”“留下联系电话。”

那大嫂在一边倒是过意不去:“行了,差不多就行了。”

谢过西瓜大嫂,继续上行,身上轻松了许多,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也渐渐低了下来。清风徐徐,松涛阵阵。阳光透过浓密的树叶,斑驳地洒到台阶上。尽管当天预报31摄氏度,此时却感觉不到热,空气也特别清新,“天然氧吧”果然名不虚传。

攀登到一个缓台上,大家又感到有些累了,路边又有人招呼:“吃西瓜吧。”

我们定睛一看,只见两棵树间拴着一张吊网,一位大姐就躺在网上看摊,我倒是第一次见这么悠闲的生意人。

我们在吊网大姐摊前的马扎上坐了下来,她桌子上摆的西瓜又大又圆,相当地诱人。

“可惜已经吃了。”不知谁感叹。

“你们吃了谁的西瓜?”吊网大姐在网上坐起来问。

“在凉亭那边的。”

“噢。”大姐点点头,看来她们都认识。

在攀谈中,我们了解到,这摊位一年交给蒙山风景区管委会1500元,再没有其他费用,包括门票。

“不错!”有人感叹道,“等我们退了休,也上来租一个摊,挣不挣钱无所谓,等于天天上来免费休闲享受。”

当得知晚上东西都放在山上,并无须人看管时,我们更是体会到了当地的民风淳朴。

告别了仍在吊床上的大姐,我们不一会儿就到了挑担大嫂的摊前。她的摊比较靠上了,并排两个,另一个是她妹妹的,但没人。

我们这次没有再坐下,踏上木栈道,直奔雨王庙,那是我们和另一路人预定的会合点。

在雨王庙旁,我们参观了一棵千年的何首乌。最早知道何首乌是在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原来认为南方才有,没想到在这山上见到了,并且历史还这么悠久。还有一口永远不干涸的古井,在海拔八九百米的地方,一汪清水离井台很近,伸手可及,且水位旱涝不变,令人称奇。

坐在树下的石凳上,沐浴着阵阵清风,浏览着远山近色,空气中飘着若有若无的香味,恍惚已经进入了仙界。

尘世自然还要进入,进入尘世便是生活,生活就充满了喜怒哀乐。

同类推荐
  • 宋词之美·情愫深深在词间

    宋词之美·情愫深深在词间

    本书介绍了宋代22位著名词人的代表词作,主要以爱情为主题。作者通过介绍每个词人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将爱情、生活、理想抱负等人生主题融汇在一起,向读者多方面地展现每一个词人;同时,作者也加入了自身的评论和感悟。《宋词之美(情愫深深在词间)》上半部分主要讲述男词人,下半部分讲述女词人。全书文字细腻柔美,同时字里行间也透露出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让人读起来意犹未尽。
  • 谁说现实不是梦境

    谁说现实不是梦境

    本书是张堃的第一本散文集,记录生命中曾打动过她,影响过她,陪伴她一路前行的那些年,那些事。诚如作者所说,当光阴远去,桃花不再笑春风,往日模糊,唯有文字鲜亮。她的散文如一阵清风拂过心田,我们收获的是勇敢、坚韧、温暖和对人生最深刻的思考。
  • 辛弃疾文集1

    辛弃疾文集1

    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极力使气逞辞,以文为词,大为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了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以说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
  • 慢慢相爱:刘晓鸥作品集

    慢慢相爱:刘晓鸥作品集

    一本适合在午后的阳光下,伴一盏香茗细细感受的美文集。作为一本美文精选集,本书包含了作者对温暖亲情的记述,对少年时光的追忆,对当下流行文化现象的探讨和思索,以及旅行在外行走中的种种见闻和感悟。
  •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本书收录了吴晓波近年散文作品59篇,不同于商业作品的理性客观,散文中有他为人父的舐犊情深,有与故人相交的依稀往事,有身为知识分子的冷眼世情,有浸淫商业世界几十载的犀利勾画。时光有味,岁月留声,每一篇都是最诚挚的表达。
热门推荐
  • 至尊剑仙传

    至尊剑仙传

    宋清偶得仙剑琅邪,父母却莫名惨死,为了寻仇他开始修仙之行,以剑入道,习得剑中剑诀,一路剑魂陪伴,,一剑灭妖,一剑杀仙,一剑斩神魔,以剑为源,破碎虚空,成就剑仙至尊!
  • Fish (Sheila Lukins Short eCookbooks)

    Fish (Sheila Lukins Short eCookbooks)

    For over twenty years, PARADE food editor, writer, and chef Sheila Lukins has inspired would-be chefs across the country with her accessible and easy-to-prepare Simply Delicious recipes. This e-cookbook is a compilation of Sheila's favorite chicken recipes from her time at PARADE, written with the busy home cook in mind.In addition to dozens of creative and succulent chicken recipes, this book provides an easy tutorial on how to roast the perfect chicken and carve poultry at the table. Readers get plenty of delicious and fun ideas for jazzing up a weeknight chicken dinner or creating the perfect special-occasion meal—that are sure to delight the entire family.
  • 田园娇妻:毒舌王爷轻轻宠

    田园娇妻:毒舌王爷轻轻宠

    舒小瑜穿越了!且还是穿越在一个落后的小山村父母双亡不说,还留下五个小萝卜头不怕不怕,种田挖宝药材足虾蟹海鲜发家富我只是想要把连锁店开遍全国,为啥困难重重?官府:我们上头有人!某腹黑王爷:想要开店,先睡我,否则一切免谈!
  • 激活生命潜能(人生高起点)

    激活生命潜能(人生高起点)

    有人说,人如果不逼自己一把,就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优秀;也有人说,人的潜力是无穷尽的,就看怎么去挖掘。《激活生命潜能》是专门为青年读者朋友量身定制的成功法宝。希望能给读者朋友以启发。
  • 三国史记

    三国史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刚药叉瞋怒王息灾大威神验念诵仪轨

    金刚药叉瞋怒王息灾大威神验念诵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全球华语小说大系·乡土与底层卷

    全球华语小说大系·乡土与底层卷

    这是对近年来底层写作和乡土叙述的一个总的巡览,也是对它们的一个全面的回顾。其中所选各位,既有一直从事底层写作并以此闻名的“专家”,也有成名已久偶涉底层的名家;既有后起新秀,也有文坛宿将;既有位居显要而念念不忘底层艰辛并能保持一个永远的赤子之心的,也有自底层脱颖而出并始终对自己的故土念兹在兹的;既有以自己的立场角度驰骋对底层的想象的,也有取自底层的视角同其中人物呼吸与共的。正因为这种色彩斑斓,故而就有了底层多样面貌的呈现,既有挣扎于苦难和血泪中的底层惨象,也有不为苦难所迫而能保持乐观和坚韧的底层群像,既有源自人性邪恶狡黠之底层,也有沉溺苦水中而能表现人性之光的底层。
  • 本妃吃可爱长大的

    本妃吃可爱长大的

    谁说吃货没有前途!想她可就是吃货中的顶级杀手,敢小瞧她?哼,那就请他尝尝子弹的味道!!想她正准备撑饱自己的时候却被拖走执行任务,结果,一小心就成了杯具!也不知道掉到了什么地方,好不容心发善心救个人却被缠住了!“大墨鱼,你不是万年冰山吗?总缠着我干什么?信不信我把你煮了吃!”某吃货愤怒了!然而,某冰山王爷却将她压在身下,舌尖轻轻划过她的嘴角,邪邪一笑,“吃吧,我不介意,最好天天来吃……”某吃货顿时浑身颤抖,痛苦不堪。
  • 金钟传正明集

    金钟传正明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宫妆

    宫妆

    作为万里挑一的和亲美人,云婵以为,下半辈子就要在番邦为和平奋斗了。没想到,到了地方被人家“退了货”。气死了老皇帝、为太后所不容,这前路也算昏暗到家了。快要绝望的时候,被陛下“捡”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