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08100000010

第10章 谁能说出真相

老人说,搬一次家,等于遭一次天火烧。这话有点夸张,但也不无道理,每一个家庭每搬一次家,多多少少要损失一点的。就算你再小心,不丢失一针一线,不损坏一品一物,但弃旧置新的时候,也总要损失一点。有些旧东西,虽然旧了,如果不搬家,还会继续用下去。东西是旧了点,搁在同样旧的房间里,也不会觉得怎么寒碜,但是一旦有了漂亮的新房子,这些东西就再也搁不进去了,就算硬搁进去,也会让你浑身不自在,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怎么看怎么不舒服,最后还是得请它走开,换上新货,心才安定下来。一切都踏实了,到位了,日子又从头开始了。

就说这些被处理掉的旧家具旧物品,就是一个不小的损失,你买它的时候,可都是好价钱,再卖掉它,就三钱不值两钱了,甚至白送给人家人家都不愿意要,最后还得倒贴了搬运费再给搬运工赔上笑脸才能搬走。沙三同也要搬家了,因为心里有这句老人言,所以在做搬家准备的时候,沙三同格外地谨慎小心,计划也做得很周全,对家属和孩子都提出了要求,我们家虽然搬新房了,但搬新房不等于就是富人阔人了,何况房子还不全是我们的呢,后面还有十几年的还贷压力。所以在搬家的过程中,要把损失减到最小最小。他的儿子说,我们虽然不太富,但你也别装穷了,谁不知道你的那些东西,很值钱。沙三同说,东西是东西,钱是钱,两回事,东西再多,再值钱,我也不会让它变成钱,变成了钱,它就不是东西了,你们明白吗?

对沙三同来说,负担最重的就是他的“东西”——多年来收集的一些藏品。这些藏品,有的有艺术价值,有的有纪念意义,也有的并没有多少艺术价值和纪念意义,但它和沙三同有缘。有缘走到一起,沙三同就不会太在意它的身价或品相,喜欢就是喜欢,不要有更多的理由。为了保证这些藏品完整无缺地迁入新居,沙三同提前好些天就将它们编了号,然后用软布一件一件地包好,还特意去买了一个超大行李箱,装进去后,箱子上了锁。两把钥匙,一把放在自己的钱包里,另一把和家里的一串钥匙串在一起。这串钥匙本来沙三同只是放在公文包里,现在为了慎重,他把钥匙挂在了自己的裤腰上,还惹得太太儿子和同事们笑了一番。搬家的时候,沙三同的工作重点就在这个行李箱上,基本上是万无一失的。

搬过家后好一阵,大家还久久地静不下心来,好像重投了一次人生似的,魂魄都在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沙三同每次看到搁在墙角的那个大行李箱,都想去整理它,但很快又收回了这个想法。他觉得还不是时候,整理这些东西,需要有宁静的心情和环境,需要将一切都放开,他现在的心情还不够稳定,家里的气息也比较乱。

归去来兮的沙三同终于开始习惯新家的气息和环境,他的心稳定而踏实了,他打开了箱锁。虽然有布包着,还有箱子遮蔽,他的宝贝并没有上灰,但他还是将它们一件一件地小心擦拭过,再一件一件地铺展摆排好。它们就是他的孩子,每一个孩子他都喜欢。当然喜欢中还有一般喜欢和更喜欢和最喜欢的区别,就像从前多子女的家庭,哪个孩子不是父母的心头肉?但是父母对孩子也总会有点偏心的,比如父亲一般喜欢女儿,母亲则更疼爱儿子,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即使表面能做到,心底下也很难一碗水端平。

沙三同的每一件藏品都有它们的名字,这些名字都是沙三同给它们取的,大多与它们自身没有什么关系,沙三同给它们取名的时候,也没有什么依据和想法,有的甚至很没有道理。比如有一件清朝时的三足香炉,沙三同叫它布谷鸟。有人觉得不理解,它的形状也不像一只鸟,它是一件铜器,上面并没有绘图,颜色是暗红的,跟布谷鸟没有任何关系,跟种田种地更是联系不上,怎么会是布谷鸟呢?就问沙三同,要叫沙三同解释,沙三同早已经忘记当初的事情,但他还是努力地回忆了一下,后来他说,可能那一天他拿到这个三足香炉时,窗外有一只布谷鸟叫了,就是这样。人家听了,更觉得不可思议,太没道理。还有更没道理的,比如有一件白玉蟾蜍水盂,沙三同称它为乡巴佬,也是让人捉摸不透的,如果硬要扯起来,是不是沙三同认为乡下人像癞蛤蟆呢,有一次有个人这么问了,沙三同很不高兴,说他牵强附会。

现在沙三同整理着他的东西,有时候思绪也会飞出去一会,回到当初得到它的那一刻,或者回到再当初产生它的那一刻,有些是回忆,有些是想象,也有一些是无中生有的幻觉,他神驰一会,再飞回来。就在沙三同来来回回走在历史与现实中间的时候,沙三同忽然想到了“鸡鸭鱼肉”。“鸡鸭鱼肉”是一只竹刻花卉笔筒,清晚期的,花卉刻得比较简单,艺术价值并不高,从市场参考价来说,是不值多少钱的。不过在沙三同这里,是没有这样的参考价的,他从来不用钱来衡量他的东西,也不用其他任何物品来比较他的东西,就像他常跟家属子女说,如果变成钱,它就不是东西了。就在他想到“鸡鸭鱼肉”的时候,他的心突然就一慌,因为他的眼睛扫过之处,没有“鸡鸭鱼肉”的身影,沙三同迅速地再扫过,再扫过,顿时眼前一片模糊,金星乱冒,何止是一个“鸡鸭鱼肉”,他的好多好多藏品,都从他眼前消失了,就在这一刻,只觉得“嗖”的一声,魂飞了出去,肉体又如同坠下了万丈深渊,全身瘫软,一屁股坐倒在地。

沙太太闻声过来,一看摊摆开来的东西,沙太太已经知道出了什么事,她也有点紧张,赶紧问道,少了什么?少了什么?沙三同已经回答不出来了,他的麻木的脑袋里只有这样一个念头:天塌下来了,世界末日到了。幸亏沙太太还比较理智,她老老实实地一二三四地数起数来。她每报出一个数字,这数字就如同尖刀一样刺在沙三同心口上,沙三同就“唉哟”一声,其实那时候沙三同已经乱了心智,太太数出来的每一个数,不应该是一刀,而应该是他的一颗救心丸,因为凡是被她数到了,就说明这东西还在,要不然,她是数不到它们的,这连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沙三同却不能明白了。他感觉着心口被一刀一刀地扎着,很快就被扎破了,淌血了,最后血可能都快流尽了,就听到沙太太长长地出一口气,说,喔哟,我还以为什么呢,总共就少了一件什么东西。

沙三同的眼睛一直不敢再看摊摆开来的东西,他怕自己看了以后会晕倒,会失控,会经不起这个打击。一直到沙太太说出这句话来,惊魂未定的沙三同才敢将眼睛再次投过去,这一眼之下,沙三同又从大悲跌入大喜。果然如沙太太所说,总共就少了一个竹笔筒。沙三同从惊恐万状中缓过一口气来,重新仔细清点,最后确认只是少了“鸡鸭鱼肉”。沙三同拍着胸说,哎呀,吓煞我了,还好,还好,这个还在,那个还在,那个也在。沙太太也说,老天有眼,不幸中之万幸,丢了一个最不值钱的笔筒。沙三同听了太太这句话,却愣住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回过神来的沙三同,想法立刻就变了,他再次从大喜跌入了大悲,甚至骂起人来了,他说,哪个狗日的偷了我的鸡鸭鱼肉,老天真是瞎了眼,这个不丢,那个不丢,偏偏拣我最喜欢的丢。他痛定思痛,懊悔莫及,我宁肯少这一件,宁肯少那一件,我也不要失掉它。沙太太说,你总是这样,漏网的鱼总是最大的。沙三同说,你不懂的,鸡鸭鱼肉,我有特别的原因,我特别地喜欢,你不懂的。沙太太说,你哪件东西没有特别的原因,你哪件东西不是特别地喜欢。沙三同说,你别跟我打马虎眼,这件事情我要追查到底的。沙太太说,你追查好了,行李箱是上锁的,钥匙在你自己手里,你查谁呀。沙三同说,也许我睡着的时候,有人拿走了钥匙,偷了以后,再把钥匙放回来。沙太太说,神经病啊,他要偷为什么偷这个不起眼的小笔筒呢,难道他是个不识货的贼?沙三同说,你说他不识货?他可识货了。

沙三同先从家里人查起。儿子首当其冲。儿子不乐意了,说,这么多人知道你的宝贝,为什么独独怀疑我?沙三同说,你在搬家前就说,这些东西值钱,你现在又说它们是宝贝,可见你心里想的什么。儿子说,难道它们不是宝贝吗?沙三同说,我才发现道你对宝贝很感兴趣嘛。儿子说,谁会对宝贝不感兴趣?宝贝就是钱嘛。沙三同说,因为你对它们的理解,我就有理由怀疑你。儿子说,你可以怀疑我,但是你拿不出证据来。沙三同确实拿不出证据,但没有证据难道就说明“鸡鸭鱼肉”没有丢失吗?沙三同说,我就不相信事实没有真相。儿子跟沙三同说话的时候,始终戴着MP3的耳机,搞不清楚他是怎么一边听歌一边跟父亲对话的。后来他又自说自话地嘀咕,卓别林回自己的家乡参加卓别林大赛,结果拿了第三名。沙三同听清楚了,但没有听明白,以为他在复述MP3里听到的内容。

接下来是沙太太。沙太太也是值得怀疑的。她虽然不像儿子那样看重金钱,但她的一个同事喜欢收藏,常常借故到他家来,看到沙三同的东西,他的眼睛会发出绿色的光来。她会不会经受不住引诱,拿去送给同事了呢?否则她为什么轻飘飘地说,这个东西是最不值钱的。

还有他的丈母娘。老太太患了老年痴呆症,经常把家里的东西藏起来,让家人找不着。会不会哪天他不在家的时候,老太太来过,拿走了,沙太太不知道,或者她是知道的,却没有告诉他。

值得怀疑的人太多了,钟点工,亲戚朋友,搬家公司的搬运工人,老邻居,来过他家的同事,等等,都有可能。

就这样,在短短的时间里,沙三同把人都得罪完了,他自己也气得肝火中烧,嘴角都起了泡。沙太太看不下去了,跟他说,你这样乱找,乱问人,谁会承认是他拿的,你还不如到那些古玩店看看,要是有人偷了,可能会去卖掉的。

沙三同对太太的建议非常不以为然,但他最后还是去了一趟古玩街,他没有抱希望,这几乎是大海捞针。可没想到才踏进第二家店,他一眼就在货架上看到了它。

沙三同尽量地压抑着自己的激动,他怕店家看出来后狮子大开口。不料店家根本就没关注他的神态,开了一个价,低得让沙三同不敢相信。店家以为沙三同嫌贵,又说,真心想要,再给你打掉点折头。结果沙三同没花多少钱就把“鸡鸭鱼肉”买了回来。本来这个笔筒也不值多少钱,即使这么转了一转手,损失也不算大。

失而复得,沙三同先是欣喜若狂了一阵,可渐渐地又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头,事情怎么会这么顺利呢?他心里好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十分的不顺畅,他在屋里走来走去打量沙太太,让沙太太浑身长了刺似的不舒服,忍不住说,你盯着我看什么?沙三同等的就是她的沉不住气,立刻接上话头说,你怎么知道它在古玩店里?谁告诉你的?完全是责问和审问的口气。沙太太觉得沙三同变得有些不讲理,他收藏这些东西,说是修身养性,可现在他的性情反比从前毛躁了。沙太太也就没了好声气,气鼓鼓地说,我没说我知道,我也不知道它在哪里,又不是我偷了去卖的。我只是叫你换个思路,我看不得你往别人头上乱栽赃。沙三同又琢磨了半天,说,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心想事成?沙太太说,心想事成不好吗?你难道希望你没有在古董店里看到它?沙三同说,也许有人商量好了来骗我。沙太太说,骗你什么呢?沙三同说,也许我已经逼近了事实真相,有人不想让我靠近事实真相。让我失而复得,以为我就能安心了,不再追查了。沙太太说,就算是这样,你既然已经失而复得,还有什么不满足不安心的?沙三同说,因为我发现了一个大阴谋——这是一件赝品。沙太太说,你看出来了?沙三同没有看出来,他看不出来。他手里的这个笔筒和他的“鸡鸭鱼肉”一模一样,他分辨不出它是真的还是假的,他用放大镜照过,连几处极细小的瑕疵也完全相同。如果有人造假,那也真是鬼斧神工了。沙太太说,难道你是说,那时候,这种笔筒就已经批量生产了。沙三同说,我没有这样说。

如此说来,无论回到沙三同手上的这个竹笔筒是原件还是假货,沙三同都没有理由再耿耿于怀了,沙三同也觉得自己应该就此罢休了。可他心里就是过不去,他知道真相正在某个角落里等着他,等着他去发现它。如果他不去寻找,它就会永远待在那里,见不到天日,它永远是一个谜。

沙三同不想被一个谜笼罩自己的后半生。

沙三同再次来到古玩一条街,那个店家记性很好,一眼就认出他来了。这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沙三同也不觉得奇怪,他知道做古玩生意的人,一般记性都非常好,这是他们的生意经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虽然每天进进出出的人很多,虽然进货出货的渠道很杂,但他们几乎能够记得每一个人和每一件货以及它们的来龙去脉。沙三同正是抱着这样信心来的。

果然,店家记得“鸡鸭鱼肉”,记得那是一件清晚期的竹笔筒,他还记得上面刻的是兰花,笔法很简单。沙三同说,不是兰花,是荷花。店家抱歉地笑了笑,说,对不起,我平时记性很好的,这回却错把荷花当兰花了,让方家见笑了。最后店家告诉沙三同,竹笔筒是一个戴眼镜的男人拿来卖的,戴眼镜的男人还告诉店家,这东西不是他自己家的,是他的朋友送的。有一次他去一个朋友家玩,朋友收藏了许多笔筒,要送他一个,让他自己挑,他就挑了这一个。沙三同忍不住插嘴问道,他为什么挑这一个?店家说,说明他还是有点眼光的。沙三同听了,心里暖了一下。店家又说,这种东西,虽然卖不出价,却有品位。店家看沙三同在注意他墙上的董其昌的字,他从沙三同的眼睛里就看得出沙三同的想法,他笑了笑,说,你是行家。停了停,又说,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说董其昌当年因为落笔不工,没能高中,没走上仕途,后来清朝皇帝喜欢他的字,董书便成了每个学子进仕的基本门票,不学董书,就不能参加考试,可惜董其昌已经死了好多年了。店家看沙三同没有表示可否,自己又说了,其实这种说法也不知道对不对,因为另一本书上说,董其昌后来还是考中了的,也当了官的,那是因为他后来考试的时候,字写得好了,就是生秀淡雅的字体,后来影响了多少代的人呢。

沙三同心思不在董其昌身上,而且店家所理解的董其昌,跟他的对董其昌的了解也是有些差异的。不过沙三同并没有去纠正或者指出店家哪些地方说得不对,他只是耐心地等待店家说完。等店家一停下来,沙三同就问他,那个戴眼镜的人,你认得他吗?店家说,可以算认得,也可以算不认得。做我们这行的,进门就是缘分,出门还是朋友,至于他叫什么名字,在什么地方做事,我倒是没有问过,好像是在一个什么机关吧。沙三同说,那他是不是经常来你这里?店家说,经常来。

往后沙三同就有意识地守在这个店里,当然他并不是放弃了工作来守着。所谓的守,也讲究一个缘分。沙三同在休息日,就往这个店里来。店家也知道他在守那个戴眼镜的男人,店家安慰他说,会来的,肯定会来的。

沙三同果然守到了那个人。那是一个星期天,戴眼镜的人带来一块澄泥砚,让店家估价,店家估了价后,对方稍稍地还了一次价,很快就成交了。成交以后,店家对他说,有个朋友一直在这里等你呢,你们认得吗?戴眼镜的人就和沙三同打上了招呼。他们原本是不认得的,现在打过招呼,就认得了。他自我介绍叫顾全,就是顾全大局的顾全,沙三同也自报了名字。店家说,哈,我才知道你们两个人的名字。顾全说,知不知道名字无所谓的。店家说,我也是这么想的,只要生意做成,名字不重要的。沙三同见他们扯开去了,赶紧拉回来,向顾全问起“鸡鸭鱼肉”的事情,顾全想都没想,就承认自己确实是卖给店家一个竹笔筒,上面刻的是梅花,笔法简单但很有意境。沙三同说,不是梅花,是荷花。顾全笑了笑说,我这个人粗心,也没有细看,我还以为是梅花呢。沙三同说,是晚清的竹笔筒吗?顾全说,我也不太清楚是什么年代的,我更不懂笔筒的收藏这里边有什么学问,是一个朋友送给我的,因为熟悉这位店家,就拿来给他了。店家说,你拿来的第二天,就被他相中了。顾全高兴地说,到底是有喜欢它的人啊,我不懂这些,没资格留下它们,而且,放在家里,家属还嫌我占家里的地方呢,但是我相信肯定有喜欢它的人,它会去它该去的地方。

沙三同想说,这东西本来是我的。但他看到顾全和店家都笑容可掬,亲切的样子,自己把这样的话说出来,虽然不是直指顾全偷东西,但至少会惹得大家心里不适,他就换了一个说法,说,我家里原来也有这样一个荷花花卉笔筒。顾全说,还真有不少人收藏笔筒,我那个朋友跟我说的时候,我还不相信呢。我那个朋友,喜欢笔筒简直走火入魔。你们都是收藏家,会不会你们认得呢?他姓计,我们都喊他计较,其实他这个人一点也不计较,大方得很。沙三同说,我不认得他,我其实不是专门搞收藏的,我只是一点爱好,我家里的一些东西,也不是特别用心收藏的,只是于有意无意之间,得来就得来了,不是专门去寻觅来的。顾全说,这才是高的境界呢,我认得一些人,成天五迷三道沉溺于其中,反而长进不了。沙三同见他又走远了,赶紧又说,你的那位朋友,那位专门收藏笔筒的朋友,既然他这么喜欢笔筒,他怎么会送给你呢?店家也奇怪地说,是呀,我见过的收藏的人,都是拼了命往里刨的,怎么舍得送人?顾全说,这就是我这位朋友的与众不同之处,奇怪的是,他越是这样大方,进的东西就会越多。沙三同说,那你知不知道,你拿来的这个笔筒,计先生是从哪里弄来的呢?

沙三同的话终于问得有点白了,店家和顾全也终于有一点明白他的意思了,他们对视了一眼,店家试探说,沙先生,你是不是觉得这个东西来路有问题?顾全也说,你是在怀疑我,还是怀疑计较?沙三同说,这个笔筒是我的,后来不见了,后来又在这个店里看到了它。店家听了,就朝顾全看,顾全说,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但是我想计较不会做这种事情的,再说了,他根本就不认得你,怎么可能去偷你的东西?还有我,我是头一次见你,你家住在哪里我都不知道。沙三同说,你误会了,我只是丢了东西,现在又找到了,但我不知道其中是个什么过程,想弄明白而已。顾全说,那个笔筒你带来了吗,让我再看一看。沙三同把笔筒拿出来,顾全接过去一看,就说,是呀,确实很像,可是我怎么记得上面刻的是梅花呢?店家也接过去看了看,犹犹豫豫地说,这确实是荷花,我怎么会记得是兰花呢。沙三同说,难道我们说的不是同一件东西?店家被他提醒了,赶紧到里间的小仓库去翻了一会,结果翻出一堆竹笔筒,几乎个个都跟沙三同的笔筒差不多,只是上面刻的东西不一样。顾全一个一个看过来,找到一个梅花笔筒,又看了半天,也疑疑惑惑,说,可能,这个才是我拿来的吧,我说呢,我怎么会这么粗心,你看,是梅花嘛。

沙三同也看了看那个梅花笔筒,如果没有雕刻花卉的区别,两个笔筒就是一模一样的了。店家说,我怎么记得有一个是兰花呢,但是仓库里没有,也许已经被人家买走了。顾全说,你还老说你记性好呢。店家说,我记性是好的,可有时候我不在店里,不是我经手的,我就不知道了。当然,如果要查,也是查得到的,每笔买卖都记账的,要不要替你查一查?沙三同说,如果是兰花,就不用查了。顾全又想了想,说,解铃还需系铃人,要不,我再带你去计较家问问。沙三同说,既然他给你的是梅花笔筒,去找他也没有意义了。顾全说,你说得也对,再说了,真要我去,我也有点难为情,他送给我东西,我转手就卖了钱,说出来多不好意思。店家说,这其实也没什么,既然他送给你了,就是你的了,你怎么处理都可以的。顾全点了点头,又说,还有,计较家里东西很多,他经常送人的,你去问他,什么东西送给谁了,他不一定都记得。有一次他送我一个烟壶,过几天忘记了,到处找不到,我到他家的时候,他还很遗憾地跟我说,想送我一个烟壶的,可惜找不着了。我说你已经送给我了,他不信,叫我拿出来给他看,可我拿不出来了。店家说,你已经拿到我这里来了,我也已经卖给别人了。顾全说,好在计较一点也不计较,如果他很计较,坚持叫我拿出来给他看,我就没办法应付他了。店家说,我还记得那个烟壶买家,年纪不太大,但是头发白了,背也有点驼。

后来顾全和沙三同一起离开了古玩店,顾全说,沙先生,你是个行家,我看得出来,如果你想要什么东西,以后直接找我也行,就不一定再经过店家转手了。他给了沙三同一张名片,跟他挥了挥手,就走了。

顾全走了,沙三同的线索也断了。他揣上了顾全的名片,却不知道自己是该回家还是该上哪儿去,犹犹豫豫的,他重新又返回了古玩店。店家说,你果然又回来了啊,我正想提醒你,你可别信那个人的话,他肯定没有什么玩收藏的朋友,你我都知道,搞收藏的人,哪能三天两头把自己的东西送人?沙三同说,你是说,顾全的东西来路有问题?店家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你并不知道事实真相。沙三同说,事实真相,谁的事实真相,顾全的?店家说,顾全?你知道他真的叫顾全吗?沙三同被问住了,他虽然揣着顾全的名片,但是名片确实说明不了什么。店家见沙三同发愣,又跟他说,我刚才又想了想,可能是我记错了,我现在想起来了,荷花笔筒好像是一个老太太拿来的,老太太看起来神志不是太明白,也许上了年纪,思想有点糊涂。沙三同一听,立刻就想到了自己的丈母娘,他赶紧问店家,是怎样一个老太太,胖还是瘦?店家说,胖还是瘦,我倒说不出来,没太在意她的外表,我当时只是觉得老太太很糊涂,我还想,她家里人怎么会让她出来卖东西,会不会是她从家里偷出来的,我怕到时候她家里人来跟我啰嗦,就留了个心眼,让店里的小伙计跟着老太太走了一段,知道她就住在前边的巷子里。

根据店家的指点,沙三同很快找到了老太太的家,才知道这是一位拣垃圾的老太太。但是看起来她家里并不是很贫穷,当然也不像是一个有什么收藏的人家。老太太话倒是很多,也很热情,但就是牛头不对马嘴,没有一句话能够说清楚,关于她卖了一个竹笔筒这件事,她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她一边整理着拣来的各种垃圾,一边对沙三同说,同志,我知道你是干什么的。沙三同说,你说我是干什么的?老太太说,我不说,我说了你就知道了。

沙三同束手无策,后来老太太的家里人回来了,看到沙三同追问老太太,他们有点生气,说,她都这么老了,脑子也不清醒,你还不肯饶过她。沙三同说,我没想干什么,我只是不明白老太太怎么会有那个竹笔筒。老太太家里人说,你已经看见了,她喜欢拣垃圾,不许她拣,她就把大便小便都拉在床上,只能让她去拣。她一拣垃圾,脑子就清醒了,生活也能自理了。为了这个事情,我们被街坊邻居和居委会骂死了,以为我们虐待老人,逼她拣垃圾呢。沙三同说,会不会那个笔筒是她拣来的呢?老太太家里人说,有可能的,完全有可能,她什么都能拣回来,有一回还拣了一个手机,不是旧的,也不是坏的,完全能用,里边还有好多电话号码和短信。另一个家里人说,都是情人发的那种信,很肉麻的。沙三同说,你们看到过那个竹笔筒吗?老太太的家里人面面相觑,他们本来并不关心老太太拣的什么东西,老太太也不要他们关心,更不许他们动她拣来的东西,一个竹笔筒,大家是不会关注的。后来终于有一个小辈的想起来了,说,好像是有一个笔筒的,记不得是不是竹子的,我想拿了给小兵放放铅笔什么的,老太太不许我动。沙三同赶紧追问,后来呢,后来笔筒到哪里去了?小辈说,后来不见了,但后来好像又见过,再后来就不知道了。另一个小辈说,会不会小兵拿去学校玩了。沙三同就想见这个小兵,他估计他是老太太孙子辈的小孩,但小兵还在外面玩呢。沙三同又问,你们见过的笔筒,是什么样的笔筒,是不是刻了荷花的。家里人想了半天,说,记不清了,反正上面是刻了花的,什么花记不得了。老太太家属开始是漠不关心的,还有点嫌烦,但被沙三同问来问去,问得他们起了疑心,说,这个东西,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很值钱吧,值多少钱?沙三同解释说,不值多少钱。他们不信,说,要是不值钱,你这么追究为什么呢?沙三同说,是我自己收藏的,十多年了,一直放在家里,后来不见了,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想找回来。一个家属奇怪地摇了摇头说,既然是不值钱的东西,丢了就丢了,怎么会心里空落落呢,又不是丢了一个孩子。另一个家属却说,那倒不一定,有人对收藏的东西有了感情,就像是自己的小孩一样。他这话说得,差点让沙三同掉下眼泪来。他见自己的话受到沙三同的赞同,又接着说,你说是清朝时候的,还刻了花,可能真是古董宝贝呢,你要是不知道它的价值,可以拿到电视台的识宝节目去请专家估估价呀。沙三同说,我了解我的笔筒,不需要估价。家属们交换着眼光,有一个说,那可能就是无价之宝啊!这时候那个叫小兵的小孩子回来了,大人赶紧拉住他,七嘴八舌问笔筒,小兵翻了翻白眼,说,笔筒,什么是笔筒?大人说,就是可以把铅笔插在里边的那种筒,是竹子的。小兵又想了想,说,忘记了。说着就想走,大人揪住他不放,说你再想想,小兵说,噢,想起来了,我拿到学校,被同学抢走了。说得又顺又溜,好像是事先准备好的台词,让人不能相信。小兵见大家怀疑地盯住他,挠了挠头皮,又说,不对,不是给同学抢走的,是路上碰到一个人,陌生人,他给了我钱,就拿走了。

小兵在短短几秒钟里,说了好多种结果,沙三同不知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最后沙三同只得回到起点,把自己的笔筒拿出来给小兵看,你说的那个笔筒,是不是这个?老太太的家属们一看,立刻表示奇怪,一个说,你已经找到了嘛,还来问我们,你存的什么心?另一个说,你是想抓小偷?沙三同说,不是的。又一个说,你是来挑衅的?但另一个立刻反对说,不像,这位先生看起来也不是个寻事生非的人。大家不能统一意见,赶紧让小兵看,小兵不耐烦地看了看,说,那上面好像不是这样的花。沙三同说,那是什么样的花,是兰花?是梅花?小兵又翻白眼,说,我不知道的,什么是兰花,什么是梅花,我不认得花。

老太太的家属见沙三同茫然了,好心地劝他说,既然不是值钱的东西,而且你已经拿回来了,还追究什么呢?你看看,一个老年痴呆症,一个少不更事,你能从他们嘴里听到什么真相呢?你听到了真相也不知道它是不是真相呀。

沙三同白忙了一天,绕了一大圈,一次次眼看着接近真相,真相又一次次地离去。沙三同回家时心情很不好,沙太太也不在家,只有钟点工一人在忙着,又是拖地,又是擦桌子,厨房里还煮着肉。沙三同气呼呼地往沙发上一斜,钟点工给他端来一杯茶,他连哼都没哼一声,还嫌钟点工在客厅里乱转影响他的情绪,说,你能不能等一会再拖地?钟点工就停止了拖地,人却没有走开,手撑着拖把,呆呆地看着沙三同。沙三同说,你干什么?钟点工说,沙先生,我想说句话。沙三同说,你要说什么?钟点工说,沙先生,我都说出来,我坦白,但是希望你能原谅我。沙三同心里“咯噔”了一下,就听钟点工说,沙先生,我知道你心情不好,你丢了东西,你在怀疑别人,我知道一个人怀疑别人的时候,自己心里也很不好过的,对不起,东西是我拿走的。沙三同大吃一惊,说,那当时我问你,你怎么说没有拿。钟点工说,你当时问我有没有偷,我说没有偷,我不可能偷到你箱子里的东西,因为你上了锁,我又没有你的钥匙。沙三同说,那你是怎么拿到的呢?钟点工说,那个东西那天你没有包进行李箱,就丢在墙角边的。我知道沙先生是个细心的人,有用的东西不会随便乱扔的,既然你扔在一边,我估计是你清理出来的旧货,我就随手拿了,没有问你,对不起,沙先生你也了解我,我在你家做了好多年了,我不是一个手脚不干净的人,以前你和沙太太也总是对我说,凡是我们扔在墙角的东西,都是没用的了,你尽管拿走,多少能卖几个钱也是好的,就这样,我拿了。

沙三同惊讶地张大了嘴,怎么也合不拢来。这一天身体的奔波和思想的混乱,到这里,似乎被钟点工给画上了一个句号,这是一种戛然而止的感觉,又似乎是一次强烈地震后的平静的后怕。沙三同看着钟点工惶惶不安的脸色,自己心里竟也有些惶惶的了,过了半天才说,你把它卖了?卖给古玩店了?钟点工说,没有没有,沙先生,我没有卖,不过这些天我也没有留心它,应该还在家里放着的。

沙三同只要把荷花笔筒拿出来,就可以当场戳穿她的谎言了。可是沙三同手伸到包里,又空手回了出来,他忽然觉得,他拿出来的荷花竹笔筒,钟点工肯定不认得它,她说的是另一件东西,他不知道那是一件什么东西,但肯定不是他的荷花笔筒。他的荷花笔筒已经回到他手里,她不可能再拿出一个来了。

沙三同说,我来替你说吧,你把它拿回去后,你女儿看到了,就拿给她男朋友看,她的男朋友也懂一点知识,告诉她这是清朝的东西,让她保管好,别随便乱扔不当个东西。于是,你女儿就把它擦干净,搁在装饰橱里了。可是后来你们又发现,装饰橱里的东西不见了。你以为是你老公拿的,你老公说没有拿,你又以为是你女儿的男朋友拿了,但是你女儿认为她的男朋友不会不声不响就拿你家的东西,你们的意见就发生了分歧。

钟点工目瞪口呆地看着沙三同,过了好半天,她喃喃地道,沙先生,你怎么会这样想,你难道不知道,我根本就没有女儿?沙三同笑了笑,说,许阿姨,你别在意,我编个故事,跟你开开玩笑的。

一个休息日,沙三同和太太上街去买些日用品,经过古玩一条街,沙三同忍不住要拐进去,沙太太虽然不想去,但也不想跟沙三同闹别扭,便跟着走了过来。刚刚走到第二家店门口,店家就笑着迎上来,说,我认得你,你来买过我的笔筒。沙三同想说,不是你的笔筒,是我自己的笔筒。但话到口边,他没有说出来。店家又说,我还记得,你给那个笔筒取了个名字叫鸡鸭鱼肉,我就一直想不明白,一个竹笔筒,跟鸡鸭鱼肉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叫它鸡鸭鱼肉呢?沙三同没有回答。沙太太在旁边撇了撇嘴,说,为什么,他好吃吧。

同类推荐
  • 小海蒂

    小海蒂

    在海蒂五岁的那一年,姨妈像甩包袱一样地把她送到了阿鲁姆大叔那儿。可是,当小海蒂爱上这座大山之后,又被姨妈骗到富兰克托,和终日坐在轮椅上的富家女做伴……小海蒂犹如拥有快乐魔杖的天使,她所到之处,总是能点化出意想不到的变化。
  • 平安里

    平安里

    她们站在长桥上远远地望见平安里,整齐的青砖与商铺遮挡了内在的肮脏与混乱。它就像一个被人为禁闭起来的孤岛。而人困在这里,除了虚度与内耗之外,好像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她们听见了砖石落下的声音,仿佛从前的痴怨嗔怒也一齐落了下来——从盼着拆迁开始,居然已经十二年了。陆爱华低下头,意外发现自己衣服的下摆粘着一张方形标签。她撕下来仔细看了看,发现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从医院粘回来的,陈菊英所挂的盐水瓶上的药方帖。药方帖上的中文尽管都认识,却不知道究竟组成了一个什么意思。陆爱华于是顺手把标签扔进了深绿黏稠的护城河里面,而这张白色的标签很快便顺着水流漂走不见。
  • 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珍藏版大全集)

    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珍藏版大全集)

    《三国演义》对诸葛亮太多夸张杜撰,草船借箭、空城计等戏剧化的奇谋更是子虚乌有,民间传说则给诸葛亮附上了一层出神入化的神秘色彩;千百年来,真实的诸葛亮就被掩埋在那些神奇的传说与故事当中。本书将为您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真情实感的诸葛亮。
  • 时空影院

    时空影院

    父母留给我的最后一份礼物,藏在“无数人停留等待却是为了向前走的地方”,足够诗意,而我至今没能找到。我叫钟景,泽城大学一名普通的美院男生,平时上课画画,课余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寻找我那失踪了两年的不靠谱爹妈,以及所谓的“最后一份礼物”。昨晚我心血来潮参加了一个社团的美工入选测试,这个新近成立的影视剧社还没有名字,招美工的声势却十分浩大,包下了整个一号报告厅,应试者摩肩接踵。不过绝大多数人都是冲着课外活动加分来凑热闹的,真正坐下来静心画画的加上我只有三个。“认真你就输了我交卷后才有人痛心疾首地告诉我,“社团负责人是孙逸尘。
  • 弹琴唱歌跳舞

    弹琴唱歌跳舞

    一九九七年的时候,五月和小伍都在一架游轮上跳舞。小伍多才多艺,偶尔也客串弹琴唱歌,五月则只顾混时间,只想付出一点小小的劳动换取地中海上逍遥的时光。她们的豪华游轮那个夏天一直在欧洲,在碧蓝的爱琴海上,像一片漂浮的大陆,一切应有尽有,快乐也无边无尽——因为根本没有烦恼的理由。五月刚大学毕业,踏出校门一看,原来经济很好,好像随时找得到工作,于是决定干脆休息一阵子,就当是毕业旅行。
热门推荐
  • 美食与保健:大众菜谱

    美食与保健:大众菜谱

    食品在治疗作用方面虽然往往只起辅助疗效,但长期食用,对预防保健具有天然的作用,其最大特点就是循序渐进地改善机体,起到固本培元、祛病强身的功效。为此,编者根据中医的药膳理论,特别编辑了本套“美食与保健”丛书,本册为《大众美食菜谱》。书中介绍了如何制作家常菜、大众菜,这些美食都有预防保健的作用。本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非常易懂、易学和易用,是广大读者用以指导健康膳食的良师益友。
  • Selected Poems, 1930-1988

    Selected Poems, 1930-1988

    It was as a poet that Samuel Beckett launched himself in the little reviews of 1930s Paris, and as a poet that he ended his career. This new selection, from Whoroscope (1930) to 'what is the word' (1988), describes a lifetime's arc of writing. It was as a poet moreover that Beckett made his first breakthrough into writing in French, and the Selected Poems represents work in both languages, including the sequence of brief but highly crafted mirlitonnades, which did so much to usher in the style of his late prose, and come as close as anything he wrote to honouring the ambition to 'bore one hole after another in language, until what lurks behind it - be it something or nothing - begins to seep through.' Also included are several of Beckett's translations from contemporaries - Apollinaire, Eluard, Michaux, Montale - in versions which count among his own poetic achievements. It is edited by David Wheatley.
  • 战御苍生

    战御苍生

    身怀龙脉,汇聚天道气运,斩天骄,灭妖孽,欲登九霄御天下,混沌归元遁空灵。敢问世间,谁人能与之匹敌。
  • 仙侠之半炉香

    仙侠之半炉香

    对付情敌,若是能动手绝对不会选择动嘴皮子,因为费事。对付仇人,要么你让我死,要么我让你生不如死,因为省事儿。因为有时间不如想着怎么搞定师父。
  • 怪物·美人谱

    怪物·美人谱

    “所以,你认为你姐姐不是自杀,而是他杀?”乔年将少年的话记录下来,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的线索可以证实他的话。乔年合上笔记本,给少年倒了一杯热水,“你放心,既然我们接了你的委托,就一定帮你查出真相,不管凶手是谁。”这个俊秀的少年叫关小枫,他的姐姐是影后关敏敏。虽然乔年不怎么关注娱乐圈,但是也知道影后关敏敏自杀的新闻。当时看到新闻,乔年还对简宁感慨,娱乐圈的压力是不是太大,怎么连影后都自杀了。谁也不会想到,仅隔了两天,关小枫就来到了“万能事务所”。——哦,简宁是事务所的挂名老板,兼吉祥物。
  • 姐儿门前一棵槐

    姐儿门前一棵槐

    这是一部战争情感小说,是一个将军惊心动魄的情爱史,是一个女人感天动地的美德书。在战争中荣升为将军的人,背后都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她们是中国革命最高贵的牺牲。本书温婉细腻地讲述了将军(牛儿)和妻子郑秀云与前妻凤儿之间的恩爱情仇,在苦难和尊严的人性挣扎中,一番儿女情长,几多尘缘未了,母性的自尊和宽容之美,读来催人泪下,扼腕叹息,如一幅优美的风俗画。
  • 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English Stories London

    English Stories Lond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蛇妃带蛋跑

    蛇妃带蛋跑

    囧囧无敌!她摔茅坑穿越了,而且还穿成了一条小银蛇!她的主人?一个拥有天颜,却也有怪癖的王爷,他喜欢玩巫术,蛊术不止,还收藏了满屋子的骷髅头!反正就是一怪人!何止如此,他居然要搞人蛇配!把她当生蛋的工具啊?做夺权的棋子啊?混蛋!我不是小绵羊,更不是古代那些傻女人,所以要反抗!给她家这位怪王爷找起小妾来!排队,排队,站成三纵排,拿稳手中的做小妾守则。虽然如此,可是仍旧没有逃过此劫,月黑风高,雷雨交加,狂风暴雨…的一个晚上,他这个怪癖得逞了!她被扑了,床也压垮了,XX也OO了!第二日她就怀蛋了!为嘛!上苍,这是为嘛!所以她誓死要做新女性,让他不能得逞,不做那生蛋的工具!于是乎,她就带着蛋逃了!……………“笨蛋妈咪,我啥也不想说你,你这个笨到家的女人!”某萌到家的小男孩,头顶小蛇,手握短笛,气势汹汹的吼!某女直翻白眼,“老娘是笨!怎么着?再笨也是你妈!”“无药可救!”某男孩嗤之以鼻,吹着短笛飘走!******“笨蛋妈咪,你想谁捏?”“想你爹地了。”“切!这种男人值得你想吗?休了,休了,忘了,还有哪!我给你约了东家的少爷,赶紧给我去约会!”******我叫宝宝!我的目标是:毁灭掉所有伤害我笨蛋妈咪的人!我的口头禅:“笨蛋妈咪,你无可救药!”“王爷爹地,你给宝宝唱征服!”好友文推荐霓虹雨中《妖孽儿子妖孽妈》紫灵晶《宠妃上天》衣汐《冷颜弃妃》哀家驾到《前夫滚开》巫云漫步《弃妾难宠》绿杨么么《混个皇后好出头》蓝色灯影《总裁秘书不好惹》新文推荐★☆★☆★【重生—九岁特工】☆★☆★☆地址:简介:简介:她爱慕他,暗恋他,而后在家族的安排下嫁给他,却从未想过是飞蛾扑火!新婚之夜,他极尽残忍的夺走她的处子之身,又让她观摩他与别的女人翻云覆雨!原来之前的爱,之前的宠溺不过都是利刃。她就是他的一颗棋子,他的目标是吞掉凌氏家族所有的一切。当她这颗棋子无用之时,他选择了毁灭她,并且斩草除根,凌氏家族所有的人倒在她的跟前…他粗砺的大掌带血抚过她的脸颊,“女人,该你了!”她转首凄然一笑,赤着脚,毅然走上了刀尖路,用一颗炸弹选择了同归于尽,不曾想,她死了,他却还活着!经历生死挣扎,火烈烧身,她的不甘灵魂重新飘回了他的身边,落在那个九岁女孩的身上。偏偏这个九岁女孩是他最在意的人!
  • 意外得个老婆

    意外得个老婆

    第一天上班因为走错门,她从设计师助理变成了当红偶像团体的助理。“白清言,你这辈子都休想甩掉我们!”明明三个性格迥异的人,却对她说了同一句话。更可悲的是,她遇到了那个恶魔般的男人。他逼迫,设计,逼着她一步步跌入他的圈套。逼着她和自己心爱的男友越走越远,甚至在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狠狠的贯穿了她的身子。从此……她再也无法摆脱他。“白清言,我说过的,你终究……逃不掉的!”逃不掉么?是呵……一直以来,她总是从一个圈里逃到另一个圈里。即便是五年后,她依旧没法逃得过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