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13600000003

第3章 为什么悟道的是王阳明(1)

何谓第一等事

对于大明帝国第八任皇帝朱见深(明宪宗)来说,1472年绝对不是个好年头。鞑靼(明朝时由也速迭儿开始,最终由达延汗统一的东部蒙古)从年初到年末持续不断地攻击帝国北疆;大运河因为干旱而枯竭,南方运往北京的粮食只能走遥远而艰险的海路;四川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武装暴动,政府军接二连三地惨败;苏州发生洪灾,两万余人被冲进大海成了鱼虾的美食。朱见深和他的政府焦头烂额。

但对于浙江余姚王华家来说,1472年是个非常好的年头。因为就在本年九月三十,王华的老婆生下了一个婴儿,这个婴儿就是多年以后的王阳明。

王阳明早慧,四岁之前,他就把爷爷王天叙经常朗诵的书籍内容全部烂熟在胸。和大多数孩子一样,他生性活泼、顽皮好动,有一种惹人发火的好奇心。当他四岁开口说话后,总是把王天叙追问得走投无路。同时,他对任何事物都有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刻苦钻研的心。七八岁时,他迷上了中国象棋,很快就把自己沉浸到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去了。

那个时候,他不是在和别人玩象棋,就是在去和别人玩象棋的路上。吃饭时,他身边摆着棋谱,睡觉时,他枕边摆着棋谱,即使洗澡时,他的木桶旁边也摆着棋谱。最疯狂时,他废寝忘食,几乎忘了自己还有很多儒家经典要读。

他的父亲王华实在看不下去了,训斥他:“你整天鼓捣这种‘小技’,是违背圣人的教诲。”

王阳明一本正经地说:“我正是在遵循圣人的教诲啊。”

王华冷笑:“你老子我是秀才,圣人说过的每句话我都背得滚瓜烂熟,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过圣人让人鼓捣象棋的话?”

王阳明摇头晃脑地说:“您说象棋是‘小技’,但孔夫子说过,即使是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可取之处(“虽小技,必有可观者焉”)。这不是告诉人们,可以钻研象棋这种小技吗?”

王华被气得胡子抖了两下,说:“你断章取义的功夫还真不错。孔夫子这句话下面还有句话,你可记得?”

王阳明当然记得,但他摇头。

王华冷笑:“真是学艺不精。孔夫子下面的话是:但对远大的事业恐怕有影响,所以君子不从事这些小技艺(“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王阳明假装恍然大悟:“孔夫子是个性情活泼的人,他肯定支持人钻研小技。后面那句话大概是后人加上去的,应该不是孔子的话。”

王华的胡子又抖了起来。

王阳明的母亲没有闲工夫和他斗嘴皮子,索性趁他睡觉时把他的象棋扔到了水里。小王阳明悲痛不已,还做了首诗来描述象棋的“凄惨”命运:“象棋在于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帅溺水同时休;车马千里随波去,相士和川逐浪流;炮响声音天地震,象若心头为人揪。”

这并未摧折王阳明喜欢钻研的心,他很快就把象棋的事忘到脑后,又一头钻到了道教的养生术里。

父亲王华再次吹胡子瞪眼,母亲严肃地站在了王阳明面前。王阳明只好乖乖地将关于养生术的书籍束之高阁,但只要父母不注意,他就会像做贼一样偷偷地阅读。好在他很快就从养生术中走了出来,又开始舞枪弄棒。

王华看着这个孩子,唉声叹气。唯一支持王阳明“为所欲为”的只有他的爷爷王天叙。这是位和蔼的老人,饱读诗书思想开放,允许年轻人按自己的想法去行事。正是在王天叙的保护下,王阳明才充实了自己丰富多彩的少年生活。

随着年纪的增长,王阳明的心越来越野,越来越让当时的人不能接受。1482年,王阳明的父亲高中状元在北京获取官职。十一岁的王阳明和爷爷王天叙从浙江余姚前往北京。途经镇江时,王天叙被他在镇江的诗友挽留,一行人游览金山寺。

游玩进入高潮时,有人提议以“金山寺”为名作诗。当大家都在冥思苦想时,王阳明已挥笔而就,这首诗是这样的:“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王天叙扬扬得意地把孙子的诗传给众人看,这些诗友们啧啧称奇。但有几人打翻了醋坛子,议论说,这样的诗歌怎么可能是一个孩子所作,必是王天叙代作,以显示他孙子的超人才华。王天叙显然听到了这样的议论,为了证明他孙子的确有超人的才华,就让他们给王阳明命题。

有人就指着金山寺的“蔽月山房”景点说:“作一首如何?”

王阳明毫不谦虚,点头。

有人要拿笔墨纸砚给王阳明,王阳明拒绝说:“不必。”还未等那人反应过来,他已脱口而出,“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如月;若有人眼大如天,还见山高月更圆。”

对诗歌稍有欣赏力的人就能发现,这首诗语言虽然清新平凡,却呈现了一种非凡的艺术观念,它的美几乎是浑然天成。

即使那些醋坛子也不得不发自肺腑地称赞,这真是一首好诗。可王阳明却发出一声青涩的冷笑,说道:“文章小事,何足挂齿!”

众人大惊。这些人一致认为,王阳明要么是在玩清高,要么就是疯了,文章怎么是小事?在大明帝国,文章是能获取高官厚禄的头等大事,作为知识分子,文章差不多是他生命中唯一的事。如果文章是小事,那王阳明心中的大事还能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在一年后有了答案。

1483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有一天,他一本正经地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问,人生的终极价值到底是什么?

他的老师吃了一惊,从来没有学生问过他这样的问题。他看了看王阳明,笑笑,又思考了一会儿,才做出他自认为最完美的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这在当时的确是标准答案,正如今天大多数中国人发家致富的“第一等事”一样,明帝国的知识分子们当然是以读朱熹理学,通过八股考试,进入仕途为毕生理想。

王阳明显然对这个答案不满意,他看着老师说:“我认为不是这样。”

老师不自然地“哦”了一声:“怎么,你还有不同的看法?”

王阳明夸张地点头,说:“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老师目瞪口呆,突然狂笑,然后对着王阳明摇头:“孩子,你这第一等事可是太高了,哈哈。”

王阳明对老师的讥笑毫无反应,转身离去。这件事后来传到王华的耳里,王华冷笑。有一天,他看到王阳明在院子里望天,若有所思,就笑着问他:“听说你要做圣贤?”

王阳明对父亲点了点头:“当然。”

王华大笑,说:“你把吹牛皮的功夫放到学业上,该多好。”

王阳明有点恼怒,回问父亲:“圣贤怎么就做不得,您和我老师都这样取笑我?”

王华收起笑容,质问儿子:“你懂什么叫圣贤?”

王阳明像背书一样回答:“圣人就是那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

王华说:“你虽然把北宋张载这段话背得很扎实,但我告诉你,这是理想主义者的呓语,你怎么就当真了!”

王阳明说:“孔子就是这样的圣人。”

王华正色道:“那是千年才出的一位圣人,你怎么能比?”

王阳明反驳:“大家都是人,怎么就不能比?”

王华语塞。

的确,孔子出生时也不是圣人,是通过后天努力把自己锻造成圣人的。按王阳明的见解,大家都认为圣人不好做,只是因为被圣人的光环吓唬住了,不敢去做,所以很多人都和圣人失之交臂。他下定决心,自己绝不可以和圣人失之交臂。

但是,做圣人的第一步该是什么呢?

为天地立心,太空了;为生民立命,太大了;为往圣继绝学,太远了。能摸得着看得见的只有“为万世开太平”。为万世开太平可不是靠嘴皮子,而要靠出色的军事能力才能经略四方。

正是这种“经略四方”的理想,使得王阳明在课堂上总是心不在焉。后来他干脆就逃课和很多小朋友玩军事游戏。不过他组织的军事游戏,即使在成人看来也已超越了纯粹的玩闹。他制作了大小旗帜数面,自己则装扮成指挥官的样子居中调度。在他手中的旗帜不断变换时,他的“士兵”们左旋右转,右旋左转,很有排兵布阵的架势。

王华唉声叹气,可以说,他为这个孩子操碎了心。他大声训斥王阳明:“我家是书香门第,你却搞这些不入流的东西,真是败坏家风。”

王阳明深为父亲的武断吃惊,问:“排兵布阵怎么就是不入流的东西?”

王华耐住性子解释道:“本朝自开国以来就重文轻武,凡是有志向的君子都不会参与武事,而且我从来没听过哪个圣贤是舞刀弄棒的。”

王阳明小心翼翼地质问:“孔子不是文武全才吗?”

王华跳了起来:“人家是圣人,你只是个普通人。你最正经的事就是好好读书,将来通过科举考试,最好成为状元,像你爹我,就是状元,大家都喜欢我,尊重我,羡慕我。”

王阳明转动眼珠子,不怀好意地问父亲:“父亲中了状元,后世子孙还是状元吗?”

王华丝毫没察觉出这是个陷阱,严肃地回答:“你想得美。状元只是一代,你若想中状元,还需要刻苦读书。”

王阳明随意地一笑:“原来只是风光一代,但建功立业却能百世流芳,所以我恐怕不会稀罕状元。”

王华气得发疯,他拿出家长的姿态来,要体罚王阳明。每每在这个时候,王天叙都会适时地出现,先是好言相劝王华,如果王华不听,他也拿出家长的架势来,王华是孝子,只好乖乖地溜走。

王天叙早就对王华讲过大道理:“人才不是管出来的。”

王华谨慎地反驳说:“但人才是教育出来的。”

王天叙就反击道:“最好的教育是引导,不是你这种强制管束,你应该顺着孩子的习性去教育。我这个孙子将来必有大成,不是你所能体悟到的。”

王华摇头苦笑,他实在看不出这个有点多动症、喜欢吹牛皮,整天都在搞“小技”的孩子将来能有什么大成。

王华不了解王阳明,王阳明的确有多动症,但绝不是吹牛大王。为了实现“经略四方”的志向,他很是投入。除了频繁地组织军事模拟外,他苦练骑射,遍览兵法,在史籍中寻找出色的军事家传记反复阅读,然后把这些人打过的著名战役在现实中还原,不停地模拟。

在模拟之外,他还极为认真地进行过实地考察。1486年,十五岁的他单枪匹马私出居庸关。当时大明帝国的主要敌人就是居庸关外的蒙古人,他们三番五次攻击大明帝国的边疆,王阳明私出居庸关,正是为了实地考察蒙古人,希望能得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当他在居庸关外的一条羊肠小道上骑马漫行时,两个蒙古人在他不远处信马由缰。王阳明热血澎湃,从身后抽出弓,搭上一支利箭,扯开嗓门向那两个蒙古人大喊:“哪里走,吃我一箭!”

两个蒙古人突然发现一匹马腾空而来,马上端坐一人,正朝他们的方向弯弓。他们从未在此遇过这样的情况,所以吓得魂飞魄散,调转马头,带着哭腔拍马就跑。王阳明在后面大喊大叫,追出了几里才停住。他看着两人的背影哈哈大笑,很为自己的勇气而自豪。不过,他这样做的目的并无恶意,他只是想练练自己的胆子。随后,他就和当地的蒙古人打成一片,在居庸关外待了一个月,他深刻了解了蒙古人的生活习惯和军事训练方式,后来还在一场蒙古人组织的射箭比赛上拔得头筹,又在蒙古人组织的摔跤比赛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当他回到北京时,他父亲王华的肺都被气炸了。王阳明在爷爷王天叙的庇护下才没有受皮肉之苦。这件事不久,北京郊区发生了农民暴动。这是件大事,皇帝朱见深要各位大臣出谋划策,王阳明得到消息后,兴奋不已,他连夜写了一篇《平安策》,请求父亲交给皇帝。王华斜眼看了看他,又拿过他的《平安策》扫了几眼,就扔给他,说:“老生常谈,无济于事。”

然后王华拿出了另一副腔调:“我说,你就不能干点正经事吗?”

王阳明在心里说:“我现在做的是第一等事,第一等事怎么就不是正经事了?”

王华似乎注意到了儿子的心思,指责他:“你四处乱逛,像个夜游神,我听说你有事没事就去逛于谦庙?”

王阳明回答:“于谦是大英雄,当初土木堡之变,如果不是他守卫北京城,蒙古人可能就把这座城给攻陷了。”

王华又问:“你还很喜欢东汉的马援?”

王阳明激动地回答:“他平定交趾,实在是天底下第一等豪杰。”

王华叹了口气:“你呀,羡慕英雄豪杰我不反对,但你想过没有,人家是赶上了时势,人家有平台施展。你要真想做那样的英雄豪杰,就要读书做官,只有做了官才有平台给你施展。”

从以上的故事中,我们可以获得以下信息:因为王阳明太聪明,所以能积累起大量的知识,同时,极致的聪明也使他目空一切,把别人看得特别重的东西视为粪土,并且树立起高人一等的理想。又因为他与生俱来一种“英毅凌迈,超侠不羁”的性格,使他浑身散发着任侠情怀和要在战场上摧敌制胜的伟大心愿。

但也正如他老爹王华所说,他现在只是空想,因为没有平台。王阳明也经常问自己,施展经略四方的平台到底在哪里呢?

两件荒唐事:新郎失踪和格竹子

王阳明当时只是个普通的读书人,即使往大了说,他也不过是个状元的儿子,没有任何平台施展他那“经略四方”的志向。

而在王华看来,王阳明总有点三心二意,一会儿玩箭,一会儿骑马,一会儿搞军事游戏,一会儿又对着兵书发呆,一会儿又跑去对着道教典籍愣神。王华心里说,恐怕只有鬼知道这个小子天天在搞什么。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本书分为图特摩斯三世、管仲、居鲁士大帝等部分。
  • 五大传奇权谋人物传记(全集)

    五大传奇权谋人物传记(全集)

    五大传奇权谋人物传记。《知行合一王阳明》,道破天机!深入解读知行合一及其创始人王阳明的通俗全传,通过讲述王阳明的辉煌传奇,为您剖析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曾国藩:又笨又慢平天下》,一本书写透曾国藩成功秘诀:坚持笨拙,不走捷径!《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讲述成吉思汗一生杀伐谋断的智慧与意志。《帝王师刘伯温》,领略千古谋臣深不可测的谋略智慧。《帝王师张居正》,一生坚持实用主义的理想主义者!看帝王师张居正如何用为人不齿的手段实现神圣崇高的理想!
  • 血色码头

    血色码头

    本书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水旱码头--古镇碛口为背景,讲述了当地盛、程两大家族,八路军,晋绥军的10个主要人物的爱恨情仇与可歌可泣的故事。作者以风土人情的笔风描写各位主人公的传奇故事,为读者重现了一个存在于过去的碛口,同时用朴实的带有山西风味的语言,把一个个活生生的碛口人带到读者面前。
  • 中国古代高僧传

    中国古代高僧传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在富饶广袤的神州大地上,数千年来,曾经涌现出了一批批叱咤风云、扭转乾坤的英雄豪杰。他们如夜空中的群星,交相辉映,璀璨夺目。岁月的流逝,冲刷不掉他们的英名;朝代的兴废,也改变不了他们不朽的业绩。他们中间,有雄才大略、举贤任能的国君;有变法图强、励精图治的名相;有横刀立马、席卷千军的将帅;有运筹帷幄、料事如神的谋士;有忧国忧民、忠言直谏的贤臣……他们是我们民族的精英、祖国的脊梁。
热门推荐
  • 锄奸

    锄奸

    这是著名作家石钟山继《激情燃烧的岁月》、《幸福像花儿一样》之后,最新写就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县大队吃了汉奸林振海的大亏,在一次反围剿中损失惨重。李彪临危授命,出任锄奸队队长。在几次锄奸活动中,李彪好几次都把林振海抓住了,但都因为种种原因,阴差阳错地屡次被林振海逃脱。李彪从抗战时期一直追踪林振海到解放战争,直至建国后,最后两人在庙里意外撞上,林振海服毒自杀,李彪扛着他回去复命除了锄奸的主线外,小说还穿插了李彪与白冬菊、胡小月等的情感纠葛,为作品增添了一些烟火气,丰富了小说叙述的层面。
  • 开心丧尸

    开心丧尸

    如果你变成了丧尸,你会怎么做?王言觉得,当丧尸嘛,最重要的就是要开心啦,要不然还能怎么办?但是丧尸生活也不是那么平静的,人类和丧尸的对立,丧尸内部的斗争,都让王言疲于奔命。即使是丧尸,王言也要鼓起不在跳动的胸膛,向世界发出怒吼:丧尸的命也是命,丧尸也想活下去!本文是我的第一本网文,想要认真写好,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啊。成立了一个粉丝群,群号:970833945,对本文有兴趣的小伙伴们,欢迎来聊一聊。
  • 千亿萌宝极品辣妈

    千亿萌宝极品辣妈

    时隔六年,她强势回国,找儿子却找到了他家门口。她是未婚怀孕被扫地出门的顾家千金,他是隐忍不发傲娇自恋的君家大少;因此彼此需要,她成了他的私人秘书;他却成了她儿子的专属爹地。可是明明说好的河水不犯井水,君大少请问你没事对我玩什么壁咚?关键时候超级萌宝来相助:“爹地,想娶妈咪请拿千亿身家来换。”某腹黑宝贝躲在房间眼冒金光,开始数钱:哼,现在君家我最有钱,看以后谁还敢欺负妈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亡国公主穿成王府寡妇:二嫁王妃

    亡国公主穿成王府寡妇:二嫁王妃

    乱臣篡位,江山易主。本想与国家共存亡,却穿为邻国王府的寡妇。指点江山、辅佐君王,却被迫陷入阴谋和争端。——等一切尘埃落定,何处是归鸿?
  • 鱼小姐的初恋日记

    鱼小姐的初恋日记

    【22岁的大四在读生喻橙被催相亲了!】妈妈说:“高中不谈恋爱,大学不谈恋爱,都快毕业了还不谈恋爱,你想干什么?”爸爸说:“小鱼鱼啊,优质的男人要提前挑选,剩下的没好货。”相亲前——爸爸问喻橙喜欢什么类型的男人。喻橙站在床上,大手一挥,颇有指点江山的气势,她手指划过墙壁上一排当红男星的海报:“譬如这些类型,我都挺喜欢……”喻橙是个追星狗,最爱男神偶像。爸爸冷冷一笑,打击女儿:“呵,等你有天仙般的美貌再说吧!”相亲后——周暮昀问喻橙喜欢什么类型的男人。喻橙羞涩一笑,摇摇头:“嗯~,就、就喜欢你这样的。”爸爸:“……”*【关于表白】喻橙被妈妈骗去相亲,被周暮昀知晓,他一把将她拉走:“你不许相亲。”喻橙愕然睁大眼:“该不会,你其实……喜欢我?”“是,我喜欢你,我在追你。”她倒抽一口气,眼里满是不可置信。周暮昀清了清嗓子,小心翼翼道:“喻橙,我看出来了,最近你看我的眼神不太对劲。你是不是喜欢我?是不是想追我?”她不语。他眼神温柔得似能滴出水:“喻橙,我很好追的。只要你说,你喜欢我,我就做你男朋友。好不好?”*三月的小甜文,从头甜到尾。啊,快张嘴,喂你吃糖!
  • 起名通书

    起名通书

    本书详述了作者在中国第一个创立的入名策划识别成功系统“NISS”与品牌策划成功操作系统“BISS”,介绍了作者长期研究的十二生肖起名法、五格数理起名法、生辰五行起名法、意音翻译法、英文起名法等13种中英文起名方法。其中作者取各家之精华、去起名各法之缺陷而创立的“五维全息起名法”是中国最吉祥的命名法,本书提供了用此法为个人、企业、产品等起名、改名或进行标志设计的实例。讲解了《易经》的阴阳五行理论与姓名吉祥传统文化研究成果。解说了中国20位著名人物的姓名来源故事以及名人的名字对其成长与成功的重大影响。
  • 乱世凰女

    乱世凰女

    云家嫡女,懦弱无能,人善可欺。皇子无痕,腹黑霸道,强势疼妻。他当她是懦弱包子,一心想要护着。不想她战斗力爆表,自己杀伐天下。当腹黑遇上腹黑,霸道遇上霸道,是他妥协,还是她妥协?“亲亲夫君,太子送奴一匹千里马……”“嗯,收下吧。马肉强健腰膝,娘子最近累了,炖汤补补。”“昨儿个丞相家嫡女又去皇上面前哭求了,想要嫁给夫君做妾。”“今儿一早,她启程去边疆了,许给戍边童将军,这辈子都不会回朝了。”“太后说咱们膝下就一个孩儿,太孤单了。可是奴家不想再生了。”“生,为什么不生,现在就生,太后说得对……”
  • 万里星辰皆是你

    万里星辰皆是你

    (新书:酸酸的纪少也想要甜甜的恋爱已发布)前世早已注定的情缘,逃不掉,放不开。A市的人都知道:A市帝少陆临手段残暴,狠起来六亲不认,对女人提不起兴趣,傲娇高冷。遇见女主之后,他过关斩将扑美人,实力宠妻打白莲。某记者A:陆总,听说陆太太昨夜翻墙逃跑了?陆总:逃?不存在的,我和她一起的。某记者B:陆总,听您的姐姐爆料说,昨夜,您睡的书房,请问是您和太太之间出现了问题吗?陆总:我太太和我一起睡的书房,体验一下不行?……本文十分宠,宠死人不偿命。
  • 准妈妈生活指南

    准妈妈生活指南

    本书专门指导既将成为妈妈的新婚女性如何生活,如何孕育出最好的胎儿,以及对孩子出生后的培育,包括准备怀孕、怀孕前期、怀孕中期、怀孕后期、分娩期、宝宝半岁期、宝宝1岁期、宝宝2岁期、宝宝3岁期、宝宝学龄前期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几乎贯穿了准妈妈怀孕、分娩、育儿的整个过程,非常实用与具体。相信本书是指导准妈生活和育儿的好保姆。
  • 一寸河山一寸血2

    一寸河山一寸血2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2册,主要讲述了1933年到1937年,日军由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