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2700000002

第2章 欢:开君一壶酒,细酌对春风(1)

1.宴乐:终宴不知疲

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

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明月澄清影,列宿正参差。

秋兰被长坂,朱华昌绿池。

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

神飚接丹毂,轻荤随风移。

飘飖放志意,千古长若斯。

——【汉】曹植《公宴诗》

(1)

先秦时还没有凳子,人们跪坐在席子上,所谓席地而坐。为了舒服,席的下面垫上垫子,叫“筵”。可见“筵席”最初指的是凳子、座位。后来人们才把“筵席”指代酒宴。大约是人们坐在一起,都要喝上几杯的缘故吧。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几个人凑在一起高高兴兴谈天说地,虽然话语投机却不免有些寡淡,这时候有酒助兴,气氛马上就会热烈起来。

古人说无酒不成宴是颇有道理的。

关于酒宴的诗歌可以追溯到《诗经》。《小雅·鹿鸣》就是先人在宴会上唱的歌。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在空旷的原野上,一群糜鹿悠闲地吃着野草,不时发出呦呦的鸣叫,此起彼应,仿佛在呼朋唤友。热情的主人也像麋鹿一样,安排乐队鼓起瑟吹着笙,演奏欢快的乐曲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收下客人的礼物,唱着赞美客人的颂词,双方的关系越来越融洽。然后是宴会的高潮,“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在欢乐的气氛中,主人捧出美酒,宾主兴高采烈,狂饮狂欢。其中“敖”同“遨”,嬉游的意思。我们仿佛看到,嘉宾酒喝高了,一个个忘乎所以,手舞足蹈的样子。

这也是现代party上常有的情形。欢乐、愉快永远是宴会的主旋律,就像空气中弥漫的浓烈的酒香,荡人魂魄。

(2)

和《诗经·鹿鸣》描写的角度不同,《鹿鸣》表现的是豪饮的场面,曹植的这首《公宴诗》侧重写宾客们酒足饭饱之后,乘着酒兴驾华车游玩铜雀园的情形。

公宴是朝廷或官方用公款宴请的聚会。像清朝康熙、乾隆在紫禁城宴请全国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应该是规模宏大的公宴。一般的公宴,就是皇帝或官员来了兴致,召集一部分臣子或下级,喝酒唠嗑,休闲消遣,赏乐游玩。一般会有一个主题,找个说法,目的还在于增进交流,联络感情,把朝堂上不方便说的话换到酒桌上说。公宴不同于正式的宴请,没有庄重的话题和固定的仪式,讲究的是臭味相投,不拘一格。

特别是汉末魏晋时期,人们好清谈,喜游玩,公宴格外引人瞩目。现代能读到的公宴诗,大多是那个时候的作品。

“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古代称王侯的儿子为公子,这里指曹丕。敬爱,尊敬爱护的意思。客,不是来访的客人,指的是曹氏政权豢养的有才能的士人,即古代的门客。终宴,从酒宴的开始到结束。这两句是说,公子曹丕敬爱手下的门客,请大家一起吃饭喝酒。曹丕是曹植的哥哥,曹操的次子。彼时曹操封魏王,长子早殇,曹丕是王位的潜在继承人。这样一位亦君亦臣的公子哥儿请客,自然是一呼百应。大家无不情绪高昂,酒宴结束了还意犹未尽。

“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清夜,没有了宴席上的喧闹嘈杂,也没有白天太多的烦心事干扰,夜晚显得清凉而寂静。西园,指邺城(安阳北)的铜雀园,里面有铜雀台。盖,带有蓬的车。酒宴结束,宾客们到铜雀园游玩。车盖如飞,一如宾客们欢快雀跃的心情。

“明月澄清影,列宿正参差。”这句描写的是夜空的景象。清影,指月光。列宿,星星繁多。参差,交相辉映的样子。明月如镜,洒下如水的清辉。繁星明灭闪烁,仿佛和宾客们一样游戏人间。

这样的夜色,不宜喧闹,只宜风雅。

“秋兰被长坂,朱华昌绿池。”描写的是地上的景象。被,覆盖。坂,斜坡。朱华,荷花。昌,繁茂的样子。长长的斜坡上秋兰茂盛绽放,莲叶何田田,一一风荷举,池塘里翡翠堆积,胭脂盛开。

在这澄澈的夜晚,宾客们伫立在长坡边,池塘旁,秋风送爽,兰惠荷香。诗情画意,心驰神往。

“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这两句虚写深夜里的生灵们的动静。在此夜深时刻,鸟雀兴致勃勃跳上枝头高歌婉转;潜伏的游鱼也禁不住探出头来,嬉戏水波,好一个热闹场面。实际上是渲染气氛,烘托宾主欢乐的心情。

明月、繁星,秋兰、朱华,池中鱼、枝上鸟,今夜如此和谐地融为一体。美景怡人,美酒醉心。所以“神飚接丹毂,轻荤随风移。”风吹动红色车轮,马车像生出双飞翼。这一辆风中飞奔的华车,载着酒兴正好的宾客们,御风飞翔。当然,心情也像风一样自由。

“飘飖放志意,千古长若斯。”我们纵情遨游,逍遥放歌。真希望这一刻即是永远。

在这句诗中,尤喜欢“飘飖”二字。荀子曰:御风而行,泠然善也。尘世间,大概每个人都渴望有一天自己能像大鹏一样扶摇九万里,天地任遨游。试问,哪一位年轻人,没有过汪洋恣肆的梦?

一群酒酣耳热的年轻人,驾华车在西园纵横驰骋。这当儿,也许你脑子里会闪现出当今富二代们的飙车情形。你错了。两千年前的这场宴会,不是普通的吃喝玩乐,是历史上有名的邺下文人聚会。

汉献帝建安年间,丞相曹操求贤若渴。一批在别的军阀土豪处混不下去的落魄文人纷纷投靠曹家,形成“建安文人集团”。集团的主要成员是“建安七子”,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等。这些人被人们记住,不仅是文章写得好,还有流传很广的小故事。譬如孔融七岁能让梨,成为后世父母教育子女的经典素材。长大后孔融被封为一方诸侯,但不无讽刺的是,只懂礼让,不懂权术和争斗的孔融,在乱世中被袁绍击败,回到了朝廷。倒是有个能骂人的,却骂出了便宜得了乖。陈琳原是袁绍的部下,官渡之战前为袁绍写讨伐曹操的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曹操看了檄文后虽然生气,但更欣赏陈琳的文采,打败袁绍后,把陈琳留在自己身边。这世道,非左即右,是登徒子还是走麦城,只能看个人造化了。

曹操的封地在邺城。建安七子和曹家公子曹丕、曹植经常在这里居住。这帮文人除了偶尔写写为曹家歌功颂德的宣传稿件,或者讨敌檄文,就是聚在一块儿谈文论道、饮酒作乐,一个个过得逍遥自在。他们经常聚会的地方,叫“铜雀台”。铜雀台周围有园,叫“铜雀园”,就是曹植这首《公宴诗》里所谓的“西园”。

铜雀台在历史上名气很大。传说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到东吴说服联合抗曹,故意刺激周瑜,说:曹操攻打东吴,就是冲着大乔、小乔来的。何以为证?邺城建的铜雀台,就是留着给二乔居住的。小乔是周瑜的妻子,大乔是周瑜的大姨子。听到此言,周瑜心中的麦秸火被点着燃烧,勃然大怒,遂下决心和刘备联合抗御曹操。唐朝诗人杜牧诗云“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借用的就是这段传说。

其实铜雀台是因梦所建。曹操消灭袁绍势力后,心中得意,半夜梦见金光闪闪。第二天在闪金光的地方挖掘,挖出一只铜雀。曹操高兴,命能工巧匠建了铜雀台。铜雀台刚建成时,曹操带着曹丕曹植几个儿子和建安的一帮文人登上高台,让他们写诗作赋,歌功颂德,算是给铜雀台“开光”吧。后来遂形成习惯,铜雀台就成了邺下文人经常聚会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文学俱乐部,或者网络文学平台。

对于邺下文人来说,那是一段青春恣肆的岁月。他们才华横溢,壮志凌云,意气相投。他们在一起欢宴唱和,游园赏景,高谈阔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以“建安七子”为代表的邺下文人,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政治智慧有限,议论时政,未免夸夸其谈。他们中大多数人做过高官,但政治上都没有太大建树。这一场场欢宴,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但也许正因为抛却了纵横捭阖的政治智慧和权术,他们的高谈阔论才更为肆意、张扬、可爱。他们开创了魏晋崇尚玄学和清谈的先河,逐渐形成一个时代的特征。

我想,后来的曹植一定非常留恋那一段岁月,感叹如果能够永远这样逍遥游,多好。就像父亲手掌里牵着的风筝,就像春风吹又绿的青草,就像记忆中的春和景明、月朗风清、绚烂峥嵘。

(3)

曹植少年时深得曹操宠爱,生活悠闲华贵而又心怀高远。他15岁开始随父亲东临沧海击海贼,北出玄塞伐柳城,南到长江征刘表,后又战孙权于赤壁。他渴望建功立业。年轻时,他写下《白马篇》,抒发自己的报国激情:“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可惜,这些都是纸上谈兵,在父亲的羽翼下,他没有机会表现政治军事上的风采,一试才略,更没有能大展宏图。

还没有等他摆脱父亲的羽翼,他又受到兄长的猜忌。公元220年,曹植29岁那年,曹操病逝,曹丕继王位,由于嫉妒曹植的才能,怕曹植威胁到他的统治,曹丕对曹植严加防范,并且几次要加害于他。有一次,曹丕给曹植出难题,要他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诗,否则就治他的罪。曹植写下了著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以后,曹植的诗再也没有那种悠然自得与意气风发。如果说曹植前期的作品充满着梦想,后期则是排解苦闷的梦幻了。像他的代表作《洛神赋》,最后一段写到: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大意是:于是我舍低登高,脚步虽移,心神却仍留在原地。余情绻缱,不时想象着相会的情景和洛神的容貌;回首顾盼,更是愁绪萦怀。满心希望洛神能再次出现,就不顾一切地驾着轻舟逆流而上。行舟于悠长的洛水以至忘了回归,思恋之情却绵绵不断,越来越强,以至整夜心绪难平无法入睡,身上沾满了浓霜直至天明。我不得已命仆夫备马就车,踏上向东回返的道路,但当手执马缰,举鞭欲策之时,却又怅然若失,徘徊依恋,无法离去。

华丽词章终究掩盖不住无奈的悲哀和愤懑,以及梦幻破灭后的怅然若失,这是他后半生精神状态的真实写照。

我一直怀疑人对自己的一生有预见性。曹植的另一首宴会诗,可谓“一语成谶”。

置酒高殿上,亲友从我游。

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

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

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

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

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

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

盛时不可再,百年忽我遒。

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同其他宴会诗一样,酒宴上的气氛是热烈的:美酒、朋友、丰盛的菜肴,肥美的牛羊,还有各地的音乐、舞蹈、歌曲,主宾相互敬酒,说着恭维祝福的话,宴会可谓华盛。诗的后半部分,气氛急转直下,诗人感慨人生苦短,盛时不再。“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生前花天酒地,死后却是孤零零地归于山丘荒野之中。虽然生死是人生的一般规律,但在酒的欢宴之中发出这样的感慨,终显乐极生悲,悲怆凄凉。

烟花易冷,世事难测。曹植的一生,正是演绎了这样的悲喜剧。

公元232年,41岁的曹植在忧郁中病逝。他的“飘飖放志意,千古长若斯。”终究是南柯一梦,他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也只是酒后的豪言。

不朽的,是那些锦绣文章和建安风骨。

(4)

公宴诗不仅曹植写过,建安七子有很多公宴诗,内容多为美酒佳肴、游园赏景。到了两晋南北朝,文人聚会被看作雅事,作诗记述,则充满名士风流。

两晋最著名的一次文人酒会要算“兰亭诗会”了。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谢安等人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境内的兰亭举行了一次集会。按古人的习俗,要在这一天临水洗濯,去除不祥。诗人们在山水旁,将盛着酒的杯子从曲水上游放出,让它顺着流水漂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畅饮此杯,临流赋诗。这种游戏叫“曲水流觞”,后来成为一句成语和一个典故。

那一天,参加诗会的42人,作诗的人有26位。王羲之把他们的诗收集起来,为诗集作了一篇序,这篇序比诗还有名,就是著名的《兰亭序》。所有的诗及作者名都流传了下来,正符合了李白的一句话:“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不过这个“饮者”光会喝酒还不行,他喝完酒后还应能作诗,既是“饮者”也是“吟者”。斗酒之后诗百篇,那才叫名士风流。

“兰亭诗”共37首,王羲之一人作了六首,其中一首: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

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

寥朗无压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天非新。

诗人对碧天绿水投去深情一瞥,玄思就随之联翩而生。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沐浴在灿烂的春阳之下,平等地享受着造物的恩惠,那么生动繁复,又那么和谐统一。诗人感到自己回归到这无限和谐之中,与万物相亲,“万物与我为一”。这种意境充满哲理,造化功伟,物我两忘,大自然生命的律动震撼着诗人的灵魂。

同类推荐
  • 我愿生命从容

    我愿生命从容

    这是一本关于生活修养的随笔集。她用区别于世俗日常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跟随作者的角度你竟发现心境开阔起来。有时候,我们总想快进时间,看看最终的结果是不是值得,而没有耐心体味生而为人可以享受的生活滋味。在这本书中,作者选择忘记自身,出离地观察世界。鸽子、明信片、玩具,17世纪的女画家都可以是她。笔下的她,让我们唏嘘不同的人生起伏,对照失意得意时的忘形失态,抖落掉束缚自己的患得患失。人有时远离既定的轨道,是为了更好地找到自己。我们日常的行为,多是出于期待,而不是无造作的真诚。对生活缺乏真诚时,我们会变得软弱,成为自己与别人期待的牺牲品。从容地投入生活,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身姿挺拔。
  • 狗吃羊

    狗吃羊

    坐火车的朋友,现在是个注重隐私的年代啊!你丢弃了车票,一来暴露了自己的信息,二来如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失的也许不仅仅是金钱了。还有,你好歹也是一坐过火车的人,出站就随便扔废物啊?不信,你问问我从未坐过火车的奶奶,她都不会干这样的事,我想说的是:活该!
  • 颠沛时光浮生梦:丁玲

    颠沛时光浮生梦:丁玲

    朱丹红编写的这本《丁玲:颠沛时光浮生梦》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 中的一册。传主丁玲是我国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品有《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她一生坎坷,情路几经波折,是一位 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丁玲:颠沛时光浮生梦》感情充沛,以诗意的语言 讲述了丁玲光辉而曲折的人生。
  • 微神

    微神

    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杰出的风俗、世态“画家”。他的作品幽默诙谐、耐人寻味、独具一格,被称为“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复制的语言”。《微神》收录了老舍多篇经典散文、杂文、小说,以及三幕话剧《茶馆》。这些作品以当时的大社会环境为背景,通过对平凡百姓生活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乱和各阶层、势力间尖锐的矛盾冲突。这些作品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作者将对当时社会的讽刺批判和对百姓的悲悯同情融入笔墨当中,让人在发笑的同时,陷入深深的思考。
  •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德富芦花以“美的农民”的身份,将自己的全部身心融入大自然中,践行着自己“自耕自食,晴耕雨读”的生活理念。其作品以独特的观点探讨社会与个人、自然与人类等主题,被定为近代日本国民实行“情感教育”的通读书目。读本书,你可以随着德富芦花的文笔,走近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原野,白云缱绻的天空,长满花草的山岗,清澈见底的小溪。在以文字点染大自然的山野林木、霜晨月夜、倒影炊烟的同时,并不忘人生的现实一面。
热门推荐
  • 太古剑帝诀

    太古剑帝诀

    (新书《从万年后归来的无敌》,喜欢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重生十六岁,得太古剑帝诀,强势崛起,剑斩亿万恶敌,登临诸天绝巅!
  • 王火文集(全集)

    王火文集(全集)

    《王火文集》共十卷十二册,收录了王火老先生的众多代表作,为首次出版合集。第一卷为长篇小说茅盾文学奖作品《战争和人》;第二卷收录了《霹雳三年》《浓雾中的火光》;第三卷收录《外国八路》相关的小说、剧本及《流萤传奇》;第四卷收录了《节振国和工人特务大队》《一个京剧女演员的传奇》;第五卷收录了短篇小说《东方阴影》《禅悟》《雪祭》;第六卷收录了《梦中人生》《王冠之谜》;第七卷是中短篇和小小说合集收录了《心上的海潮》《隐私权》《众生百态》;第八卷包括《失去了的黄金时代金陵童话》《抗战!无法忘却的记忆》《历史镌烙于心》《抗战胜利后重庆时事新报刊出的特写四篇》《风云花絮》《启示录》六部分。
  • 瑶族校花的浪漫情缘

    瑶族校花的浪漫情缘

    纵然是错,也需是美丽的诱惑;纵然跌落,也要有绚烂的丰美。回首,只看到那个促夏夜,却惊觉,错,居然也是心不甘。未曾见到烛光燃起,也未曾聆听你的心声低语。美的东西原本是最经不起衰老的,一旦老去也是最让人目不忍睹的;越是璀璨的开始,也就会如流星般消失得越快,仿佛是你的心。
  • 林春风的电费

    林春风的电费

    一个圈又一个圈,一个加号又一个减号,再是涂涂抹抹,擦擦改改,于是,这本小小的笔记本上就变得花里胡哨了,就显得有些凌乱了。凌乱的时候林春风的表情也明显跟着乱了。怎么能不乱呢?这个月的电费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林春风一会儿画着笔,一会儿掐手指,画着笔其实是在排竖式,反正算了来又算了去,仔仔细细地盘算了,不应该啊!自己从八月三日离开去女儿那儿,然后在附近那个小城市呆了很多天,对,前前后后的时间全部算起来有二十二天吧,也就是说有二十二天的时间自己没有在这房子里住着,没有住着,也就基本没有用电,除去这二十二天,八月份真正自己住着的用电的日子掐指可算,也就是九天吧。
  • 诡桥

    诡桥

    相传世间有一种古老的职业名为‘桥奴’他们卖掉自己的灵魂,生生世世守在桥头永不入轮回,夜幕降临诡桥出现,踏上诡桥之人注定摆脱不了那永世的诅咒......
  • 魔动天下

    魔动天下

    新生入学第一天,乔布斯的钱包就被美女学姐搜刮个干净!这是魔法学院吗?根本是抢钱兼流鼻血学院!凶悍的学姐学妹一个个热裤吊带裙,看的乔布斯和他的兽人兄弟血液沸腾!还好乔布斯也不是省油的灯,一把逆风镰杀妖除怪又救美,更为他招来一个两千年修为的童颜女剑圣!剑圣姐姐,我真的不是你的菜,但你硬要过来的话,我也只好恭敬不如从命……
  • 九宫天启

    九宫天启

    凡间一世,淡淡无常,回首一望,却无熟人。这路,是走是停,他,该如何选择。唯一的选择只有不断变强,只有站在最高的位置,那一切,才能重回……
  • 华尔街传奇

    华尔街传奇

    一位驰骋美国华尔街的洗钱专家,因为意外被害后重生二十一世纪初。如同老鼠掉进粮仓里,这是一个遍地黄金的伟大时代!硅谷的疯狂崛起,华尔街的全球捞钱计划,一家家超级潜力股公司!!叶冬青迷茫了,到处都是赚钱机会,竟然不知道从哪入手才好,如何得到第一桶金,就成了头等大事。本书是个财色兼收的轻松流日常发财故事。已完本同类型《美国之大牧场主》和《生在唐人街》,全职作家,人品保障!群号:618863420,欢迎加入
  • 达瓦央宗

    达瓦央宗

    诗人扎西东珠与他的妻子达瓦央宗住在龙布嘉措家中已经快两个星期了。这对年轻夫妻来自卓尼县,这次是专程到黑错市看望龙布嘉措来的。扎西东珠三十岁,其貌不扬,但在当地文学界,已有响亮的声名。他的妻子达瓦央宗二十四岁,这位来自卓尼县城里的藏族女孩,虽然已有身孕,小腹微微隆起,但依旧眉目如画,浑身散发着异域的阳光,美得像一朵带露的玫瑰。而五十六岁的老画家龙布嘉措,虽然刚刚从文联主席的位置上退下来,但仍旧是黑错文艺界元老级的人物,始终挺着笔直的腰板,眯着深邃的眼睛。他的妻子杨格桑四十有六,戴着一幅金边玳瑁眼镜,身材丰满,雍容华贵,仿佛五月的牡丹。
  • 惹上极品大恶魔

    惹上极品大恶魔

    那日相见,他笑着说:“丫头,来日方长。”她骂道:“谁要跟你来日方长,滚粗。”“我永远缠着你”“……”“走吧”“去哪?”“我家。”“尼玛,谁要跟你去”两人爱恨纠缠不休,宠文一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