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0600000010

第10章 梁惠王章句上(2)

何能不讲利

了解了孟子这句话的真正涵义所在,于是我们就可认识孟子,并不是那么迂腐的了。他并没有否定利的价值。他只是扩大了利的内涵,扩大了利的效用。如果孟子完全否定利的观念的存在,那么问题就非常严重了。

试看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整个体系,甚至古今中外的整个文化体系,没有不讲利的。人类文化思想包涵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乃至于人生的艺术、生活……没有一样不求有利的。如不求有利,又何必去学?做学问也是为了求利,读书认字,不外是为了获得生活上的方便或是自求适意。即使出家学道,为了成仙成佛,也还是在求利。小孩学讲话,以方便表达自己的意见,当然也是一种求利。仁义也是利,道德也是利,这些是广义的、长远的利,是大利。不是狭义的金钱财富的利,也不只是权利的利。

再从我们中国文化中,大家公推为五经之首的《易经》中去看。《易经》八八六十四卦中的卦爻词,以及上下系传等,谈“利”的地方有一百八十四处;而说“不利”的,则有二十八处。但不管利与不利,都不外以“利”为中心在讨论。《易经》思想最主要的中心作用,便是“利用安身”四个字。所以《易经》也是讲利,而且告诉我们趋吉避凶,也就是如何求得有利于我。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道德因果律,也是告诉人们以积善的因,可以得到余庆的果。相反的,积不善因,便得余殃之果。所以,积善是“利用安身”最有利的行为。

如果探讨孔孟思想的文化源头,绝对离不开《易经》。所以说假如孟子完全否定了“利”的价值,那么《易经》等等我国的所有传统文化,也被孟子否定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由此,我们研究孟子,首先就要对义利之辨的“利”字,具有正确的认识。

同时,我们还可以提出两点来作反证:

第一,韩非子说:“舆人欲人富贵,棺人欲人死丧。人不贵则舆不用,人不死则棺不买。非有仁贼,利在其中。”他说,棺材店老板希望别人死,并不是心坏,并不是不义;汽车厂老板希望大家发财,也并不是心好,并不是好义。两种不同的心理,都是为了自己的生意好,多赚些钱,都是生意人本分的想法。

韩非子的这段话,等于为“利”字下了一个这样的定义:或者是人,或者是物,或者是事,当某一时间、某一空间中,能够产生“利用安身”的功能效果,那么它就具有“利用安身”的价值;也就是在当用、该用、要用、可用、适用、值得用的条件下,那么对这人、或事、或物来说,就构成了价值;也就是对这人、或事、或物的利。

第二,《易经》中卜筮方面所显示的,可归纳为“吉、凶、悔、吝”四种现象。实际上就只有吉凶两端。吉是好的;凶是很坏;而悔为烦恼;吝是困难。简单说,悔、吝也就是小凶。天下人、事、物,都不外吉与凶两端。吉、凶怎么来的?《易经·系传》上说:“吉凶悔吝,生乎动者也。”凡是一动,就会发生或吉、或凶、或悔、或吝的结果;不是吉就是凶,不是凶就是吉。有了这种理解,就知道利与不利之间的辨别,须要从动用之间而分。

由这里引申出来,可知孟子对梁惠王说的仁义,就是大利。因为在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都在互相征伐的动乱之中。如果有一个国家,真的以仁义作为治国的最高原则,运用在内政外交上,那么最后的胜利,就必定是属于这个行仁由义的国家。

玩弄仁义的权智

汉代桓谭《新论》说:“三皇以道治,五帝以德化,三王由仁义,五霸用权智。”指出上古时代的三皇,是以道治天下,这是最高的无为而为的境界。到了后来五帝的时代,以德来治天下,这已经差了一层——有为而为了,但是仍然是非常高超的政治。等而下之三王用仁义,五霸用权智,可以说是每况愈下。

又《长短经》的《反经》第十三说:

三代之亡,非法亡也,御法者非其人矣。故知法也者,先王之陈迹,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故尹文子曰:仁、义、礼、乐、名、法、刑、赏,此八者,五帝三王治世之术。故仁者,所以博施于物,亦所以生偏私。义者,所以立节行,亦所以成华伪。

这是道家思想的论点。这里指出,仁义的确是一种好德行;但是这德行用久了,便走了样,变成人们用来争权利的一种工具。由此就可以了解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说的那些话。

老子曾说,道德颓落,才有礼义之说。庄子也经常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当时老子对于仁义礼乐的道德观念批评得很厉害。庄子也曾说:“仁义,先王之蘧庐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因为在春秋战国时代,各国诸侯的征伐口号,大体上也都是标榜仁义,而实际上并不是真行仁义,只是利用仁义的美名,以达到争权夺利之目的。所以庄子说仁义只是先王所留下的一幢临时寓所,一幢别墅,并不是自己久远安身的家,只可以偶尔住一住,不可以长久住下去。意思就是说,仁义这种道德观念,只可以在道德极其衰微的时候,偶尔用一下,不可以长久地使用。如果长久用下去,就会被坏人利用仁义之名,作为政治上争权夺利之实了。

孟子思想被夹缠不清

综合上面这些分析,来看孟子对梁惠王所说的关于义利之辨的话,试作一个结论。

第一,孟子一开始就对梁惠王说,你何必去贪求这种眼前短暂的近利、小利呢?你应该提倡仁义的道德观念,推行仁义的道德政治,才是你长远的大利。因为孟子的中心思想,是想实行中国传统文化的仁义道德之治,所以他对梁惠王就这样直接地提出来,不保留,不婉曲,不虚饰,这态度本身就是一种不问利害的道德行为。

同样是孟子的这个意思——劝梁惠王行仁义政治的意思,假如换了当时另外一些游说之士,例如苏秦、张仪这一班所谓纵横家的谋略之士来说,那么他们就绝对不会像孟子那样直截了当地说出来,去拂逆梁惠王的意思。这一班人,一定会拐另一个弯,婉转地对梁惠王说:“我有一个使你得到最大利益的长远之计,你梁惠王想不想听?”这样先卖一个关子,吊梁惠王的胃口。等梁惠王很想知道究竟怎么回事的时候,他才慢条斯理地说,现在天下是如何混乱,道德沦丧,人人都在渴望仁义。你不妨如何利用仁义,如何以仁义为口实,颁布一些政令,那么天下的人民都到你魏国来了。你有这许多人民,领土也会增加,国家富强,自然就完成你的霸业了,等等,迎合梁惠王的心理,诱导他听从他们的说辞,慢慢实行仁义的政治。当然,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为了自己有进身之阶。

第二,无论东方或西方,任何一种文化、一种学术思想,都是以求利为原则。如果不是为了求利,不能获利的,这种文化、这种思想,就不会有价值。

从哲学的观点看,一切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离苦得乐”。饥饿是苦,吃饱了则得乐。疾病是苦,医好了则乐。天气太热则苦,到树荫下乘凉,或到有冷气的房子里,全身清凉则乐。一切生物的一切行为动态,目的都在“离苦得乐”,也就是我们中国文化《易经》上的“利用安身”,也就是现代观念想办法在我们活着时,活得更好。像设法利用太阳能,净化空气,防止水源的污染,目的都是使我们好好地活着,这些都是《易经》中所说的“利用安身”。所以任何文化,任何学说思想,如不能求利,没有利用价值,则终必被淘汰。

即如宗教家们的修道,也是为利。修道的人,看起来似乎与人无争。实际上出世修道的宗教家,是世界上最讲究先求自利的人,他抛弃世间一切去修道,修道为了使自己升天或成佛,这也是为了自己。虽然说自利而后利他,那也只是扩充层次上的差别,其唯利而图是一样的。为了升天成仙之利而修道,这也是为了利。

自从孟子讲仁义,强调了义利之辨以后,影响到后世的重视义利之辨,而渐渐地,后世的义利之辨,又与自私无私之别,混为一谈,以为“义”与“无私”同义,“利”与“自私”不殊。因此汉唐以来,儒家的义利之辨,大多混淆了私与无私之别,两者分不开来。所以谈义利之辨时,往往在逻辑上就会夹缠不清,而使我们现在的一些人仍然弄不清楚,乃至于产生“儒家思想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错觉。

因为后世受此影响,每谈义利之辨,就成了谈有私与无私之辨。遂进一步牵涉到中国文化思想的中心,乃至牵涉到人类文化的中心,尤其是政治行为的中心——公与私之辨的问题。

以我们春秋战国的历史文化来说,关于公与私之辨,有两派极端相反的思想。一为墨子,一为杨子。其实他们都由道家的思想脱胎演变而来。

墨子讲“义”,但是墨子讲的,和孟子讲的,虽然同为一个“义”,却有不同的观念,含义上是有所差异的。墨子讲的义,是主张摩顶放踵以利天下,从头顶到脚底,都可以放弃自己而去为别人谋利,是彻头彻尾的牺牲自我,以利别人。

而杨子——杨朱的思想,则与墨子绝对相反,他主张“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但并不是我一毛不拔,而你却该全部给我。他是主张天下每一个人都是这样一毛不拔,都能不妨害他人的利益,才为自己的利益着想,假如能做到这样,又是另外一种社会形态了。

如果把墨子和杨子两人的思想,作一番仔细的研究,那会怎样呢?依墨子的思想,要想天下人、人人都自我牺牲,只图利他人,这是做不到的。那么依杨子的思想,普天之下,每一个人都只为自己利益着想,绝对不为别人的利益牺牲一根毫毛,那是否做得到呢?答案很明显,那当然是不行。人类可真是奇妙的动物,固然自私的心理人人免不了,但若要自私到这个程度,却也没有人做得到,更不可能全人类都这样做。反之,要人人都大公无私,也难做到。如果依墨子的思想去做,人人都能大公无私,则天下共利,结果自然很好。或者依杨朱的思想去做,人人都只为自己,绝对不妨害别人,各守本位,不犯他人,也就是现代所说的,争取自己个人的自由,也尊重他人的自由。倘使做到,那么也可天下太平。但这两派的主张,事实上都做不到。

既然墨子和杨子两种极端相反的主张都做不到,只有再看看儒家思想,这是中庸的。中庸不是调和论,是兼容并蓄而仲裁为适可而止的中道。孟子秉承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但不是秦汉以后变了样的儒家思想),当然是崇奉了仁义之义,向梁惠王提出建议。同时,在提出建议时,也不采用当时纵横家们为博取富贵权势所惯用的游说态度。孟子虽懂得游说的辞令技巧,但却不用,还是很严正地主张行仁义,极力宣扬仁义的美德,向梁惠王直说只有仁义最好。

我们不妨引用清人的两句诗:“莫言利涉因风便,始信中流立足难。”正好作为孟子对梁惠王直言忠告的风格其难能可贵的定评。

或者说,所谓义利之辨的道理,就是孔子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大义之义。义理之义,义者,宜也之义,并非狭义广义等的义利之义。其实,都是一样,不管是什么伟大的义理,都是力行于义,才能有利于成其为君子,所以这也是利便是义,义便是利的真实道理。

由于义利之辨的文化思想发展下来,到了宋明以后,构成中国文化的商业道德,便有“贸易不欺三尺子,公平义取四方财”的说法。即使专事求利求财的商业行为,也要心存“不欺”和“公平”的义利之辨。可以说这是孔孟文化思想在商业道德上的教育成果。

玩物丧志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于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这段话,当然不是在同一天里,紧接着前面的一段话说下来的,应该是另一次见面时的谈话。因为这一段谈话,在梁惠王说话的语气上,不像前一段那样生硬疏远,比较上情绪稍见好转。根据司马迁所写的《孟子列传》以及有关梁惠王的历史资料看,梁惠王在初次接见孟子的时候,不可能有书中所记载的那么热忱。史料上对孔孟的记载,孔子最失意倒霉的时候,是在陈绝粮那个阶段。而孟子受困于齐梁之间,也正是他一生中,最不得意的时候。梁惠王如果一死,他只有收拾行李回家的份了。

这段文章,如果以现代的眼光,从字面上去读,似乎并没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上面记载说:这次孟子和梁惠王见面的时候,梁惠王正在王室的大园林中散心游览。(用现代的语言或观念来说,东方说是御花园,西方称作皇家花园,或皇家私人的什么堡之类,是王室独据以赏心悦目的地方,门禁森严,老百姓只能站得远远的,看到矗立的围墙,进前不得,就是臣僚百官,也未必能随便进去的。)

梁惠王站在一个大池沼上,抬头看看在树梢上栖息飞翔的鸿鸟、野雁,低头看看园中安详吃草的小鹿。从宫里出来,接触到大自然的景象,心里觉得舒畅而快乐。于是再看看孟子,然后对孟子说:“喂!你们这些讲究仁义道德的贤人先生们,是不是也喜欢这种园林风光?是不是也喜欢这些珍奇的飞禽走兽?”

这种语气,这种问话,当然是话里有话,包含了许多近于令人难堪的意思。假如是现代,你我遇到这种场面,可能掉头就走。可是在当时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上,不能如此。更何况孟子,自有他的抱负和立场,不能像我们今日这样做。所以他还是答复了梁惠王。但从孟子的答话中,可以看出孟子的修养。

尽管梁惠王的问话中,包含了轻视的味道,而孟子的对答,还是持着郑重的态度,还是很严肃的,他用单刀直入、似教训非教训的口吻告诉梁惠王说:

“一个贤者,是要等到天下太平,大家都享受到安乐的生活之后,才会去享受这种园林的乐趣。可是一个不贤的人,即使有了这样的园林,也不会有真正的快乐,而且更不能永远享受。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历史发展研究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历史发展研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导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相关研究现状,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思路与方法,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历史演进,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萌芽,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形成,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成熟,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发展等等。
  •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是范曾先生负笈欧洲、闲居巴黎时与老庄进行的心灵对话;范曾先生或文、或史、或哲、或艺进行多学科的磨砺互证,对老庄最本原的思想命题展开了深度的阐释和解读。要言不烦,清新隽永;刹那神思,直抵灵府。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相关书信及其研究I(第26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相关书信及其研究I(第26卷)

    本卷主要收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时代人的有关书信,其中包括他们的亲人、朋友、同事写给他们的书信,也包括这些同时代人相互之间的通信。本卷还收录了部分译者和编者围绕这些书信写作的译者说明、译后记和编者说明,记录了当时发现这些书信的时间、情形以及翻译过程等情况。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热门推荐
  • 你好,倔驴先生

    你好,倔驴先生

    『推文,《和陶先生说午安》』一滴泪,点亮了相识的明灯。谁知道,原是旧相识。甜蜜背后隐藏的,是直击心脏的苦楚。喜欢,真的是很简单的事?终究是错付…回首所有过往,最美不过初遇那句——“你好啊。”【双女主文,带点奇幻,有甜有虐,坑品保证】
  • 二嫁之宠婚

    二嫁之宠婚

    大众情人的安子默是实力派影视歌三栖当红明星,却偷偷爱上了从小照顾他长大的韩鸟,一个平凡的如同天空的小麻雀般的女人,围绕着这份情为世人所不容的爱情,产生了一系列的爱恨纠葛。谁说女人三十就开始走下坡路?就豆什么渣了,就没资本了,就没人爱,没人要了,就不能嫁个他这个举世无双的凤凰男了?滚一边儿去。那都是没自信的女人的悲观想法,肤浅的男人的标准,爱情的国度里只有爱与不爱,没有那么多的借口,在他安子墨眼里,善良的韩鸟就是他百看不厌的笨鸟,他就喜欢这样儿的他就喜欢,怎么了?碍着谁了。他安子墨从情窦初开那天起每年都对着生日蛋糕发誓,一定要把对面这一只笑容恬静的笨鸟娶到手里,装进鸟笼子里,挂上安子墨的牌子,“此乃吾鸟!”陪他一辈子,不管同性还是异性都不准靠近。省的他天天担惊受怕的,操心,又烦心。可这个女人整天拿年龄说事儿,推三阻四的,有意思吗?不就是他们邂逅的时候,他。。。咳咳咳。。。年龄小点嘛!好吧,他承认自己那年才7岁,确实够小的。他才不管什么年龄呢。当然这些都是安子墨同志一厢情愿的想法。在人家韩鸟很是愧疚的心里,安子墨就是一个她没尽到责任,教育好,走上的邪路的坏孩子,抽烟、喝酒坑、蒙、拐、骗、偷,他没一样不的。。。你说同样是跟着她长大的孩子,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一个是品学兼优的音乐天才,另一个是放荡不羁也就算了,还总是对她动手动脚的,。。。她胆小,这辈子做的最大胆有魄力的事儿就是带着儿子净身出户,离了婚。她没什么宏伟大志,就想把孩子养大成才,孩子出国了,刚想过两天安稳日子,家里这个就开始不安生,现在居然要逼着她嫁给他,是不是疯了。。。且看,一个普通女人的幸福美丽养成记,超美型邪恶变态腹黑狡诈残酷冷血无敌外带脸皮厚的大恶魔又是如何拐鸟成妻。。。孽情篇;“我不同意!”安子默紧抿的嘴唇了吐出四个冒着寒气的字。韩鸟忍不住颤了一下,眼睛瑟缩的扑闪了一下,好像想起了什么,很快就鼓起了勇气按照人家教给她的说了一遍,“这是告知,不是在征求你的意见,结婚是我的自由,你没有资格管,以后就当我们是陌生人吧,谁也不认识谁吧。”“哈哈。。。陌生人!”安子默好像听到了什么大笑话,喷笑出声。片刻愤怒的笑声突然一收,眼神扫过她的上围,咄咄逼人的质问“怎么个陌生法,陌生到你的内衣尺寸,身上有几根汗毛我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吗?”
  • 被孩子他爹追婚的日子

    被孩子他爹追婚的日子

    一场机密任务,暴力的她意外撞上霸气的他,相爱相杀,那一天,他许盛世婚礼,她却神秘失踪……六年后,她带着儿子参加相亲,他突然带着女儿出现,“老婆,你和儿子能买一送一吗?”
  • 腹黑妖王之纨绔医妃

    腹黑妖王之纨绔医妃

    风景优美,云雾缭绕的仙顶山,小丫头顽皮游玩,遇上了一个衣帽齐整,俊美非凡的小男孩!看了看自己没长大的小手,她扭过头流着泪挥了挥手,软着嗓子可惜吧啦的说,“你走吧,长大了千万别再让我看见你,不然我会忍不住毁了你…”小男孩黑黑的眼珠儿转了一圈儿,明亮的眸子闪动着异样的光芒,一个闪身,已经没了踪影,小丫头奇怪的转身,吃惊的挠头,喃喃自语,“丫儿的,这小子功夫比我好?那刚才为什么不反抗?”五年后,她终于应承了命运的安排,置身乱世之中,救赎无数百姓,五国战乱不断,百姓民不聊生,神女之说再次沸沸扬扬。五国帝王争,皇子夺,所谓得神女者必得上天神明眷顾,必实现五国统一之志向!王侯将相,梦想得到神女的人不胜枚举。她肩有牡丹胎记,巧手行医救人于无形,她聪慧过人,行兵布阵样样精通,她巧笑嫣然,容颜俏丽,性情飘逸,引无数美男竟折腰!精彩抢先看:小丫头揭了男人软金线编织的神秘面具之后,惊呆在原地,她眯着眼睛舔了舔嘴唇,“淡定”的颤抖着双手扔掉了手中的匕首。男人表现出一脸惊恐状,暗处的隐卫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原来他家小主人费劲心思的设计,就是为了引来这样一个女采花贼?!…是红颜祸水?还是乱世神女?这是一个温情无限的小故事,这是一个有点儿顽皮有点儿色,有点儿功夫有点儿脑筋的小丫头误闯乱世的小故事。是她,带给了这个时代新的进步。是她,加速了五国统一的步伐。是她,让这个故事充满了笑点和爱意。此文一对一。此文情意绵绵,爱意浓浓。喜欢的妹子赶紧跳坑吧!我身强体壮,保证接的稳稳地!
  • 单项人生旅途

    单项人生旅途

    作者故事“遇见你真好”,好喜欢你啊!看着你开心的样子,我也很开心,你喜欢的,我也喜欢,这是喜欢还是爱呢?不敢妄下定论,好喜欢你的笑,真的,笑起来是最漂亮的,又或者是欣赏罢了!这让我与你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想说又不敢,喜欢又害怕,哈哈,大概这就是最美好的年纪了吧????'其实,一开始就该知道的,只是自己不愿意去相信罢了,最后……
  • 你好华年

    你好华年

    1999年,她16岁,在二中的开学典礼上,抚了一曲古琴的《高山流水》。她身上那股子冒着寒气的暖意,像三月里,化开冰山第一缕的清泉。少年他,站在冰雪里赏泉,皮肉似乎冻得有些麻木了。可在他的灵魂深处,再深处的纯白净土上。仿佛正在生长着?悸动着?沸腾着?燃烧着?是挠不到的痒?还是陌生的渴望……开学后,她干脆利落的拒绝了,所有少年的稚嫩感情。直到那天夜里,她像往常一样洗完澡,顶着湿漉漉的头发,坐在了书桌前。打开练习册的瞬间,里面掉落出一张牛皮纸色的字条。上面用成熟的字迹,洋洋洒洒的写着:“秦瑟你好,我是华年。”
  • 春来柳自青—忆晨

    春来柳自青—忆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校园故事及故人,何为故人?就是再也无法踏进曾经故事的我们,到头来,我们不是至尊宝,亦不是孙悟空,我们终究成了城墙下的那群人,看着别人的爱情,咀嚼着自己的青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 无敌诸天万界

    无敌诸天万界

    打翻诸天,回溯时光,逆流无尽长河,我全知全能,我就是无敌,恒古不变,掌控一切,创造一切毁灭一切,我就是林帆(无女主),求支持!求票票!
  • 上清洞真九宫紫房图

    上清洞真九宫紫房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城市民谣

    城市民谣

    李来兵:1972年出生于山西省怀仁县。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90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作品主要以小说为主。本刊去年曾连续发表其小说《赵丙哥》、《幸福惹得祸》、《别人的村庄》、《客人》、《一天》和《恍惚》。我是隋他妈的。当然是汉族。我是隋他妈的,如果你听到你对面的人这样介绍自己,那么你应该庆幸,因为在这个小城里,遇到隋他妈的就意味着你遇到了最好的腻子匠。当然,如果你不是那种急于装潢房子的除外。其实,我并不叫隋他妈的,我叫隋二。我在家排行老二,隋二是他们叫出来的,我真正的名字是隋永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