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5200000002

第2章 易学与男女两性观念(1)

第一编 儒家传统女性观念

一 先秦易学与男女两性观念

《周易》相传是西周初年周文王和周公所作,一直被儒家奉为经典,故又称《易经》。几千年来,各朝各代,儒家不断从这种天人合一、一分为二的思想中寻找思想武器,为现存秩序寻找理论依据。后来儒者不断对它进行发挥、注释、演绎,有《文言》、《象辞》(上下)、《彖辞》(上下)、《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就是《象传》。《易传》的作用是对卦、卦辞、爻辞进行解释、说明、补充、发挥,代表了作传时代人们对世界(包括对男女)的看法。《易传》比起《周易》更多体现了后来儒家的思想观念即等级观念和男尊女卑的男女两性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深厚,但真正有了典章制度确是在父权制较完备和成熟的西周,周文王和周公旦制《周礼》,撰《周易》,开始了中国文明社会的初创期。他们的贡献不可抹杀,但需要提醒的是:他们做这一切全是为了周贵族统治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治人,以达到治理社会、国家的目的。因此我们不需要过分夸大这些典籍的伟大性,《周易》本质上体现的是统治与被统治者的关系。说服天下人服从周贵族的统治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在当时人们的认识很有限的水准下,就要制造一套看起来很深奥且能自圆其说的理论,那就是《周易》中的乾坤、阴阳说。这套哲学理论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上体现的就是等级思想,在男女关系上体现的就是男尊女卑思想。天子是上天派来的;天子周王的权力是上天赐予的;大人、小人是命中注定的;大人、君子是高贵的,小人、女人是卑贱的;高低、贵贱、尊卑是有秩序的;认清自己的地位,服从与顺从统治,这是人们应该认识的,认识了这套理论,天下就安定有序,否则天下则会大乱。不管它说了多少激励男人的话,如君子自强不息等,但最终确是要小人、底层人、女人知道自己的名分。因此,千万不要兀自以为男人就是君子,男人也分三六九等。

值得一提的是,周代有《周易》,商代也有类似卜筮的书叫《归藏》,夏代的卜筮书叫《连山》。商代的《归藏》与周代的《周易》在乾坤论说上持完全相反的认识,《归藏》又名《坤乾》,与《周易》乾坤的思想正好相反,是先坤次乾。这正说明了所有的解释都是人为的解释,反映的是当时社会的权力关系。《周易》是历代统治者与儒家思想的武器,因为《周易》反映的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统治者的思想,是男性中心社会建立国家、私有制之后的思想。后来,每逢社会变革、动荡或遭遇危机时,儒家代表人物总是从“易学”中寻找思想武器,以证明他们思想的正统和统治者统治的合法(所谓先人、古人、老祖宗的说法)。因此我们可以说,任何思想与学说,都有它当时形成的社会基础与学说服务的对象,男尊女卑这样一个明显违背情理的思想与观念,后来竟能流播几千年,那是因为适应了男权中心社会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的需要。西周初到战国末这八百年,是儒家两性基本观念逐步形成和定型的时期,而两性观念的哲学基础就是《周易》及它演化后的《易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男女、夫妇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并一直流播几千年。

从西周到战国末期的八百年间,是《周易》哲学向《易传》哲学逐渐演化的过程,是儒家两性观念逐步形成和定型的过程。《周易》哲学虽然体现的是维护男性中心利益的男尊女卑的核心观念,但它的表述并不像后来《易传》那样赤裸裸。《易传》急切地、毫不掩饰地、态度鲜明地表达了男权、父权中心社会的利益与核心价值,《易传》比《周易》的男尊女卑思想更进一步,比如,《周易》只说坤承顺天,女,贞专,恒德。是指女性对于一个男人存续关系期间的忠贞。而《易传》则赤裸裸地解释说:女,从一而终,则是要求女性一辈子只能有一个男人。

易的基本思想是“变”,易就是“变易”的意思,贯穿于变异之中的是“万物交感”论和“万物有象”论。基于“交感论”的认识,先秦时代的易学肯定两性的自然功能——生殖的作用,“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周易·系辞[1]下》),对生育的承认、肯定与尊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贯思想。从原始社会对人口的需要,到周贵族及各朝代的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政治关系与血缘关系的需要,中国人充分认识到生育的重要性,以至今日这种思想仍然保存。因分封重家族兴隆与家庭关系的传统,使人们在先秦就朴素地认识到男女、夫妇的作用:

先有天地然后有万物,先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先有男女然后有夫妇,先有夫妇然后有父子,先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易·叙卦》)[2]

这种对两性自然属性和人伦功能的认识反映了先秦易学的朴素性与客观性。遗憾的是汉以后这种朴素的唯物论思想被男权(统治者和为统治者服务的儒家)人为地篡改为“三纲”思想,因而失去了男女两性关系最自然的一面,也彻底改变了中国两性关系的格局与种种情感的自然成分。

易学通过“万物有象”论,论述乾坤、阴阳、天地、男女的尊卑、高低、上下、统顺、刚柔关系。《易传》说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数)(《周易·系辞下》)[3]

男、天——乾阳,具有刚和统的性质,女、地——坤阴,具有柔、顺、承、从的性质。儒家正是从“万物有象”即“观物取象”理论出发关照事物,但这种“观物取象”法具有主观与片面的性质。他们从男女天地抽象出“乾”、“坤”的一般观念,他们赞美男人和天,具有乾的创始作用。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周易·乾卦·彖辞》)[4]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周易·坤卦·彖辞》)[5]

而女人、地则具有坤的特性,顺承天。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统坤,男统女,男女的主动、被动,男女的主次作用与地位,在这里被规定下来。因此男统女从、男主女顺的两性关系在中国文化最早的经典著作《周易》中就这样被确定了下来,后世一直以此为据,解释男女两性关系。女性柔、顺的特性正是源自于此。

值得一提的是,儒家男女两性观念经历着不同历史阶段的变化,如果以一阶段的一句话概括与代表儒家的两性观念,并不客观。先秦儒家的《易传》在人伦关系中重视男女夫妇的价值与地位,他们客观承认男女、夫妇在人伦秩序中的优先次序,在《周易·序卦》中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义有所错(措)——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在一个以家庭为社会结构单元的文化中,重视夫妇之道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这夫妇之道所指更多的是夫妇这一对关系的自然的生殖意义,在此夫妇不可拆开来理解,并不因为重视夫妇之道因而就尊重妇女,更非家庭生活中平等的夫妇关系,父权制社会对夫妇的重视还是重在生育的意义。因为在《周易》和以后的《易传》中,男女主从、统顺、高卑的关系已经确定。《周易》说“阴疑于阳必战”,阴达极盛近似于阳时,必会引起争战,道出了夫妇之道的本质。《周易·文言》曰:

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运。[6]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7]

虽然《周易》及《易传》发现,万物都是成双成偶才能发展变化,但一旦阴阳变化中由和谐到冲突,阴必要懂得自己的承顺性质,懂得没有阳,阴将不能成事。阳不仅是主导的,阴根本就离不开阳,离开阳,阴什么也不是。

如果说在自然与人伦关系中,男女关系还有自然朴素的一面,到了社会生活中,男女关系就显出了它的另一面: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显出了胜利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就有了种种严格的规定与尊卑不同的地位。夫妇关系中两个自然的人,却有了尊卑不同的地位,男女、夫妇对人类的繁衍与家庭的兴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却要在社会生活中作出如此截然的划分,这只能说明从母权社会到父权社会的转变过程中,男人对女人的害怕与决心将女人统治的用心(也因以前女人更受尊重,所以必须通过矫枉过正的办法改变观念,通过矫枉过正的强硬规定让女人服从统治、屈服、屈从,只有如此才能改变原来女尊的社会,这就是男权社会中两性关系残忍的开端,父权取代女权的结果)。因此在两个自然人中,必须人为地赋予不同的特性与人格,将他们生硬贴上尊卑高下的标签,从此以标签辨别,以规定的特性认识:

乾刚坤柔。乾,健也;坤,顺也。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夫坤,天下之至顺也。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坤至柔而动也刚(直),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周易·坤卦·文言》)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俭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周易·系辞上》)[8]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周易·系辞上》)[9]

易学将乾坤阴阳天地男女等赋予特定的性质——尊卑、贵贱、高低、刚柔、动静等,这种将本来并非截然不同的事物根据自己的需要与目的,如此显明、急切、牵强附会、强词夺理地赋予完全不同的特性,如此简单地将更为复杂的事物赋予截然的特性,通过这种简单的有象论与对比法,将复杂的天地男女关系一分为二地对立起来,以此为准,千年不变,这就是高深莫测的中国哲学渊源《周易》中的乾坤阴阳说,男尊女卑两性观念说。

既然乾天高尊,坤地卑下,阳贵阴贱,那么坤阴一方的地、子、妻、臣因为卑贱就应该受乾阳一方的天、父、夫、君的统治,因此男支配女,天经地义。只有将所有人伦关系规定有序才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在宗法制的社会结构中,首先要对男女进行规定:

女正位于内,男正位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父母、丈夫),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周易·家人卦·彖辞》)[10]

治天下先要治家庭(正家而天下定),治家庭先要治女人(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

同类推荐
  • 独立学院运行与决策分析

    独立学院运行与决策分析

    《独立学院运行与决策分析》主要内容包括:独立学院的缘起、独立学院的定位问题、独立学院的产权问题、独立学院的收入与分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独立学院董事会制度研究等。
  • 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与剑桥听讲座

    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与剑桥听讲座

    《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汉英对照)》内容简介:牛津和剑桥是莘莘学子心中神圣的殿堂,这不仅在于它们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更在于它们沉淀下来的那些引人深思的智慧。如今,就让我们走进这两卒思想的殿堂,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无论你是在校的莘莘学子,还是社会上的“打拼”一族,抑或是经历丰富的成功人士,阅读《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汉英对照)》,将会提升你的品位,启迪你的心智,陶冶你的性情。
  • 留守:守望的天空

    留守:守望的天空

    本书作者深各地乡村,全面采访众多的留守儿童及“留守群体”(如留守妇幼、老幼),采访当地政府、学校为留守儿童所做的大量细致扎实的工作,见证新形势下人们对生活的不屈探索,新一代少年儿童所展示的顽强生命活力,对生活的热爱与创造。全方位展现别样风采的“小鬼当家”。
  •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华报道是美国媒体的重要报道领域,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这种趋势越发明显。就整体而言,美国媒体涉华报道以负面为主,批评多于赞扬,指责多于肯定,在报道台海问题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本书引用英文报道原文,通过解读1992年以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台海问题报道,揭示其对两岸报道立场的严重偏差。
  • 悦读MOOK(第七卷)

    悦读MOOK(第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热门推荐
  • 不做皇妃之间谍红颜

    不做皇妃之间谍红颜

    颜丛雪,从小训练有素的细作,来到郡安唯一的任务就是颠覆南祁朝廷,协助昌黎国主入主江南。许峙,从小看着祖父指点江山,一生的梦想就是披上战袍,收复失地,恢复中原。两个注定一生对立的人,却因一次蓦然回首,牵绊住了彼此的心。一个敢爱敢恨,执着不悔。可以为爱杀人,也可以为爱放下屠刀;一个为国为民,一心抗敌。不愿辜负爱人,更不愿辜负大祁百姓。分立两个阵营的他们最终是否能够一起金戈铁马,塞北江南,直到华发苍颜?宫斗、朝斗、宅斗,女主告诉你什么是超强圣斗士。乞爱、弃爱、夺爱,女配告诉你,不需要重生,一样可以命运翻盘。
  • 世界尽头等到你

    世界尽头等到你

    八岁的乔萝因母亲的再婚而进入新家庭,但因与继父的女儿乔欢不合,间接导致乔欢受伤,母亲只好将她送去江南小镇青阖与外婆生活。在那段孤单的岁月里,乔萝遇见了古镇少年秋白,然而来之不易的年少缘份,却在秋白不告而别嘎然而止。在等待秋白的岁月里,少年江宸来到了乔萝身边,他陪她一起长大,一起走过青春无双,却终究抵不过年少岁月的细碎流光……
  • 小青柠

    小青柠

    高二到高三,顾明月坚持得最久的一件事就是忍!很多年后,她都没有办法相信自己可以忍那么久。
  • 老高

    老高

    老高发了。在岩市家喻户晓。老高有钱了。老高有多少钱,没有人知道。老高有钱不显山不露水。老高的穿着那是没钱人的样儿。有钱了的老高,只多了两件物品,夏天多了架黑边墨镜,冬天多了条带方格的暗红色围巾。老高的餐饮习惯更是没钱人的本儿。老高吃什么,见到的人不多,大多都是老高自己言说的,能信的不多。老高说,早晨就一鸡蛋和一杯牛奶。鸡蛋是他自己养的鸡下的,鸡不下蛋了,就更简单了,一杯牛奶就成。中餐简陋,一段淮山药,两片红烧肉,三节带绿色的青菜,四小勺的带海鲜味的清汤。
  • 犹太人这样给孩子定规矩

    犹太人这样给孩子定规矩

    为什么犹太人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成为传奇?他们的智慧并非高深莫测,而是与世代相传的独特家庭教育有关。他们神奇与智慧的教育理念影响着千万家庭。学习犹太人的家规,结合中国教育现状,让孩子由平凡走向杰出并拥有勇气、创新、智慧,从而培养出出色的天才儿童!文中全面揭示了犹太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怎样为孩子制定规矩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小诀窍。本书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犹太人的哲理名言,全方位、多角度、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数千年来犹太人的教育智慧。
  • 你是我的抛物线

    你是我的抛物线

    爱情就像一段抛物线,从最底端起,冲向高峰,又迅速滑落,在那最高点的时间是那样短暂,那样美好,即使是短短一瞬间,又有多少人可以在最高点的时候就走平线而不是下滑线呢? 对于你,我只有再次平静地注视,没有心底掀起的波澜,不管我们彼此都为谁经历过这种爱情抛物线,或许我们在再次相遇的时候能有更成熟的笑容…
  • 一调一侃,心情无烦恼(中文版)

    一调一侃,心情无烦恼(中文版)

    本书风格清新活泼,内容丰富,精选经典英语幽默故事,双语对照,让你在笑声中学会地道的英语表达,了解原汁原味的英语幽默文化。英语谚语说:Many a true word is spoken in jest.戏言寓真理。一边笑一边学英语的时候,还可以体会喝多人生真谛。边笑边学英语,体会人生真谛。美国专业英语讲师MP3教你地道美语,中英双语精美选文、短句品读,想要拥有一份好心情,就一定要学会幽默,因为幽默是人类最大的幸福。滑稽的动物世界,自信达人的糗事,秀才遇上兵。
  • 带着洪荒开发大宇宙

    带着洪荒开发大宇宙

    “不好了!大事不妙了,地球人来了!!!”探子一路连滚带爬冲进帝国议事厅。“什么?地球人!来了几个?”帝王一听,浑身止不住的颤抖,指节掐得皇座发白。“三个!”探子带着哭腔绝望道。“天啊,三个!!!”帝王一听,面若死灰,急忙慌张收拾细软:“传我命令,帝国崩了,大家逃命去吧!”不久,三个旅游的地球人看到全球混乱的逃命,满是无语:“王大人声名远扬,宇宙各族闻风丧胆,现在出球的旅游体验极差。”
  • 当魔法遇上修真

    当魔法遇上修真

    看似阴谋迭起,战斗不断实则反派萌炸,男主乖巧看魔法世界天才回归修真世界又将有怎样的际遇
  • 香宋杂记

    香宋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