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6400000003

第3章 初版序言

许廷钧同志把他和于尚富同志共同编撰的《小小说纵橫谈》送给了我,希望我能为它的出版写几句话。老实说,我对于小小说的名称,以及它是否是一种新体例的建立,有无独树一帜的现实创作基础,都是有过疑问的。譬如本书各节作为典范作品一再论及的鲁迅的《一件小事》,究竟算做什么体例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就有过很不相同的名称和看法。有人从贬义上嘲笑它“只能算做‘随笔’”,也有人称之为“短篇纪事”,鲁迅自己大概把它看做“速写”。我曾在1983年《截取·剪裁·发掘》的短文里,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判断:“我看它(指《一件小事》)就是目前称之为‘微型小说’或‘超短篇’这类作品,总之,也是短篇小说的一种形态。”

这时,我是没有“小小说”是新体例这个概念的。此文是应《人民文学》之约,为1983年2月号《人民文学》发表的这类作品写的一篇短评。就当时的立意来说,还是针对短篇小说的长风的。文中曾有这样两段话:

短篇,短篇,总是贵在短小精悍,又能迅速反映现实。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一段时间,在文坛上,不正是短篇小说雨后春笋般的繁荣,开拓了文学新路,发挥了它的强有力的作用吗?

而近年来的情况却起了变化,不久前,出现了“微型小说”或“超短篇”的讨论,我想,这求“短”的呼声,总是和看“长”的趋势有关,或者说,正是因为看“长”,才出现“短”呼吧!……我们的作家们要倾听这个呼声,写出更多的短而好的短篇。

这是只从短上着眼,现在看来,可能有点文不对题,至少是不完全对题了。因为我评论的那五篇作品,当属“小小说”之列。而那时的“微型小说”或“超短篇”的讨论,也并非只在其短,更重要的是在呼唤着一个新的体例的存在权的被确认。其实,“小小说”的崛起和名称,并不始于八十年代,而是早在五十年代末,就曾兴盛一时了。茅盾同志在1959年的《短篇小说的丰收和创作上的几个问题》一文里,就辟有专门章节——《一鸣惊人的小小说》,论述了“小小说”当时崛起的时代背景及其特点。

茅盾歌赞说:“以‘小小说’的名称出现于各种报刊上的二千字左右的作品,放射了惊人的光芒。”他认为:“这些作品以‘小小说’得名不是偶然的,不仅因为它们短小精悍,而且也因为它们结合了特写(如果我们承认这是主要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和短篇小说(如果我们不否认它以概括为基本方法)的特点而成为自有个性的新品种。”

在谈了这两个“结合”特写与短篇小说的同的特点后,茅盾又从它们的异的方面做了比较说明:

这些作品的素材是每时每刻发生在我们的灿烂沸腾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然而它们又不同于主要根据真人真事的特写。这是比较一下就显而易见的。其一,“小小说”的故事极简单,有的乃至竟可以没有故事,而只有人物在一定场合中的片段行动。其二,可是这样的“镜头”却勾勒出人物的风采及其精神世界。从它们的故事并非全然虚构这一点说,它们和短篇小说的创作过程不一样;但从它们的人物之并非真人的写照而比真人的写照更多些概括性这一点说,它们和一般的“特写”也不一样。

茅盾虽只是把“小小说”与特写、短篇小说做了比较,却简洁地概括出“小小说”已形成新体例的自有个性的鲜明特点。

据我看,这本《纵横谈》,正是以茅盾对“小小说”的论述为基石,追溯源流,考察中外,又根据八十年代我国“小小说”创作再崛起的新形势,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概括和总结,对“小小说”在小说形态上新体例的形成,从比较中做了系统的论述,分类科学,见解精到;并选有古今中外“小小说”名作45篇作为附录,其中半数以上是八十年代的新作品,供读者阅读时的比较研究。我认为,这大概还是“小小说”论著中的一个创举。

自然,又正如茅盾在五十年代论述“小小说”的得名并不偶然一样,那么,“小小说”在八十年代的“异军崛起”,也决不偶然,它是“现实的需要”,时代的产物。本书在《小小说的崛起》一节中曾指出:

……社会主义飞速发展,相应地,社会生活的节奏也在不断的加快。在这样的历史环境里,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业务进修、学习的紧迫感;加上电子时代的到来,人们欣赏文艺、阅读小说等文学作品的相当一部分时间,已被钻研业务或欣赏电视节目所占用……在这种形势之下,长篇巨著虽然有它的地位,但是,短的艺术作品,更受人们欢迎。……小小说便应运而生,异军突起,空前繁荣。

由此可见,“小小说”虽也可以找到古例,但新的崛起并不等于历史复归。因而,志怪列异,虽有精品,可资借鉴,而整体来说,毕竟只是萌芽,不能等同于当代的“小小说”。“小小说”新体例的确定,谓之“短”,固其特点之一,而“具有更深厚的意境,更加耐人咀嚼”,“抓住一个意味深长的小动作,写出典型性的事物和人物的内心生活”,当是它的作者们对这新体例奋力追求的根因吧!

愿小小说出更多更好的像鲁迅《一件小事》那样的时代精品!

愿本书能对作者和读者都有帮助!

李希凡

一九九〇年八月十日于北京

同类推荐
  • 猫大事 冇大事

    猫大事 冇大事

    书中有猫事、厨事、家事、糗事四个部分,作者将养猫、下厨、文身、居家办公、与家人朋友相伴相处等趣事,以行云流水的不羁风格信手拈来,在千字小文中,以小见大,诙谐机智,总有一种适合你!遍地小确幸字字是真心,正是你目前最需要的温情与快乐。配上近百幅原创手绘喵插图,兼具美貌与智慧,把你的喵捧在手心里!
  • 芭蕉花

    芭蕉花

    《芭蕉花》是郭沫若先生的一部散文集,收入了郭氏经典散文近60篇。郭先生以丰厚的学养著称于世,他的散文读来往往有“长知识”的惊喜。文风清新脱俗,表达感情则以细腻见长。作为一代文化大匠,这本书可以说是他内心世界的真挚独白。我们依照文章内容,将其分为“雅趣天成”“流光剪影”“屐印千里”“旧知忆语”“艺萃心香”五辑。这些收录的文章皆是郭先生一生文章之精华。
  • 对自我的采访

    对自我的采访

    我采访过许多人,今晚,我要采访自己,当我写下这个题目时,茫然了,访问者却找不到被访者。我在何处?我不知道,我开始寻找,我所能找到的我,其实只是一些自我的影子,一些回音,或者只是一些印痕而已。我的身体,灵魂,心灵都被严严实实的包裹着,别人无法进入,即使我自己也无法进入。我找不到我自己。一次,我走在街上,从一个熟人的身上忽然看到了我,我急忙前去辨认,原来只是一个虚幻。我到未来去寻找,在那片陌生的土地里,根本就没有我;而过去呢?过去已经不存在,刻在时间中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无法辩认。
  • 唐宋八大家(第3册)

    唐宋八大家(第3册)

    “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作品,代表着唐宋散文的最高成就。他们的作品在许多方面给现、当代散文写作以深远的影响。本着推陈出新,弘扬传统之宗旨,编者精选了八位大家的著名篇章合做而成《唐宋八大家》一书,希望读者面对纷繁复杂,文字艰深的古书之苦,能够直面中国古代文化之精华,一边学习,一边就可以运用。
  • 中外神话故事精选(下)

    中外神话故事精选(下)

    “中外神话故事精选”包括上下两册,内容囊括了古今中外著名神话故事数百篇,既有一定的代表性,又有一定的普遍性,非常适合青少年学习和收藏。下册收录了自然灵异、万物灵性、英雄传奇、民风民俗等内容,如年的来历、春节由来、除夕传说、贴画鸡、元宵节传说、二月二,龙抬头、端午节传说、七夕的传说、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月饼的来历、重阳登高节的来历、腊八节传说等故事。
热门推荐
  • 太上灵宝玉匮明真大斋忏方仪

    太上灵宝玉匮明真大斋忏方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名门私宠:偏执老公太黏人

    名门私宠:偏执老公太黏人

    “我爱你。”临死之前,他抱着她最后的低语。她惊讶,她诧异,她后悔,她更恨自己!重生一世,她迈出一百九十九步走近他;她一层一层的揭开一切虚伪的假象;她靠着自己得双手成就一翻风雨。秦暖傻愣愣的看着男人走向自己,吐出三个字“你…来了?”耳边滂沱的雨声都在这一刻变得不再清晰。“傻瓜。”回予她的是他宠溺的的目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洪荒青莲道

    洪荒青莲道

    新书《峨眉问道行》大家可以收藏一下。天地初开,一株五行灵根落入东方,于洪荒世界留下无尽传说,名曰:洪荒青莲道
  • 无上三天法师说荫育众生妙经

    无上三天法师说荫育众生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谷神赋

    谷神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风雷烈

    风雷烈

    一个是风光无两的少帮主,却不料惨遭灭门,从此亡命天涯。是谁让他家破人亡?背后又有什么惊天阴谋?他能否报得了血海深仇?一个是来自农村的普通少年,却阴差阳错进了宫,从此青云直上、封妻荫子。宦海沉浮,屡遭陷害,他究竟会何去何从?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街亭之失,引发星落五丈原,假若街亭不失呢?
  • My Name is Red

    My Name is Red

    In the late 1590s, the Sultan secretly commissions a great book: a celebration of his life and his empire, to be illuminated by the best artists of the day - in the European manner. At a time of violent fundamentalism, however, this is a dangerous proposition. Even the illustrious circle of artists are not allowed to know for whom they are working. But when one of the miniaturists is murdered, their Master has to seek outside help. Did the dead painter fall victim to professional rivalry, romantic jealousy or religious terror?With the Sultan demanding an answer within three days, perhaps the clue lies somewhere in the half-finished pictures … Orhan Pamuk is one of the world's leading contemporary novelists and in My Name is Red, he fashioned an unforgettable tale of suspense, and an artful meditation on love and deception.
  • 旖淮

    旖淮

    彼岸,彼岸,君在何处。忘川的池水又平白高了一寸,苍茫间,风沙扑朔。光阴迅速,春秋分明。而这三生石的彼岸,开满了花,其名曰为――曼珠沙华。
  • 六宫无妃之爱妃逆袭

    六宫无妃之爱妃逆袭

    一朝穿越,稀里糊涂被人以敌国公主的身份送到他面前。彼时,她是无权无势的亡国奴,而他是高高在上的天之骄子,万民臣服。她胸怀智计,锦心绣口,在波诡云谲的朝堂后宫,亦能游刃有余。他心冷如铁,两袖杀气,置身于乱世的刀光血影,只为杀尽天下负他之人!他逼她为奴,她忍辱负重。他命她为婢,她韬光养晦。他许她妃位,她不屑一顾!她说:“我若嫁你,必居后位,我若为后,六宫无妃!”*【场景节选一】他居高临下睨着她,冷傲道:“江晚鱼,朕看你还算贤德淑惠,恭谨持重,就大发慈悲收了你,让你做朕的女人。”她掀了掀眼皮,慵懒道:“没兴趣。”他心头一紧,在她身边坐下,柔声道:“我对你日思夜想,夜不能寐,以致衣带渐宽。你摸摸,这才几天,我就瘦了一圈。”她面无表情收回手:“换个说法,我耳朵都起茧子了。”见状,他牙一咬,心一横,脱口道:“姓江的,老子看上你了,只要你答应老子,老子不介意做那个……”话未说话,某个一直冷眉冷眼的女人倏地抬起头,双目放光道:“君无戏言,这可是你说的,拿纸笔来!”【场景节选二】“他身上每一块肉,每一根毛都是我的,想死你就说,我不介意送佛送到西。”她柳眉倒竖,穷凶极恶地对一名衣着暴露的女子喝斥。女子朝御座上首之人凄惶哀求:“求圣上饶命,小女绝非有意,小女对圣上爱慕之心,天地可鉴!”某男专心政务,恍若未闻,连眉梢都不曾抖动一下。她冷笑一声,对左右内侍吩咐:“带下去,处以流刑。”见女子被拖走,御座上的人这才抬头,春风满面,“厉害,这么容易就帮朕打发了一个。”她冷哼一声,大步跨前,朝他伸出一只白嫩修长,晶莹如脂的手。“什么意思?”“劳务费,一千两!”【欢迎大家各抒己见,若有不爽请温柔告知,期待亲们的鼎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