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9300000004

第4章 温泉乡的尸体露辛娜(3)

“悲剧作品的魅力,是让我们感到书中英雄有逃脱其命运的可能,但却未能如愿。”艾柯这两句话很明显并陈了两个完全背反的东西:无休无止的遍在偶然和惟一实现的结果,这两者的激烈拮抗才是我们真正的问题所在——我相信,如果我们有很多次人生,或更正确说,有那种随时可退回去、可按键重来的人生,这所有一切就不会困扰我们,数学家的愉悦(或无情)计算也将取代小说家的艰辛追索以及我们每个人或欢欣或懊恼、时时悲喜交加的回忆。可惜我们生命处境不长这样子,而这个“惟一实现的结果”,拿破仑兵败滑铁卢,安娜跳向进站火车,露辛娜成为一具尸体,我们莫名活成眼下这副模样云云,都不仅仅是透明性的几率之一而已,哪有这么风凉的事,它同时是惟一的,是全部。

所以我一名老友非常聪明地指出来,一切水落石出了,所谓开放性文本书写游戏对当下的小说书写没意义也不好奇,它顺利找到自身的沃土并且取得巨大无匹的现实成就,那就是GAME,从电动玩具到网上游戏,原来这才是它的正确归宿,它的本来面目——我玩过一小段时间的“三国志”游戏,用所有人包括西凉不毛之地、几乎没钱可建构军队的马腾,都成功统一过只有司马家完成的彼时中国。我的经验是,这只需要一点点诀窍,完全不需要什么想象力。

有一种相当准确但不免尖酸的讲法是,当执政者(或某专家学者)告诉你,某某事是文化问题或社会问题,通常代表到此为止了,他其实什么都不知道,也无意再多知道什么。几率、偶然云云也是这样不具体的、非指称性的用词,我们一般人习惯使用它,是为着结束某一个想不清楚的困惑,但对某些人这才是工作的开始,所以雨果问,这一切是无因之果吗?《战争与和平》里甚至更进一步,托尔斯泰以为诉诸偶然云云只是人无知的、自我安置的遁词,一切都是因果,他坚信因果之链,凡事(也许除了创造之始、第一因、上帝,因此迟早会追索到祂)皆有其来历的因和其引发的果,但麻烦而且永远无望彻底解决的是,我们人无法捕捉住这些数量接近无限大、个别作用又可能无限小的全部之因,并且还要准确分别出每一个因的大小不等作用值,建立起算式,来求答案的果。人类的历史微积分,我们只能从概念上勾勒它的可能模样,但实际上无法成立不能演算。这里,不就预告了多年之后《尤利西斯》这部小说吗?当然别忘了,还有中间福楼拜的《布瓦尔和佩居榭》,这道由小说最多疑的心灵(托尔斯泰、福楼拜云云)所走出来的孤独冒险航程,让卡尔维诺赞叹不已(总得有几个人肯不顾一切去做最危险的事吧),但他同时也告诉我们,航程的壮丽终点处必然是一连串的海难,只因为越过了某一道难以言喻的界线,“渊博”与“虚无”会混同起来。

我一直有几句提心吊胆的话忍着没讲——依我个人的阅读经验,《尤利西斯》极可能是所有伟大小说之中最无须一再重读的,你一旦看懂它就是懂了,往后的重读只是欣赏赞叹,像再一次面对某一个工艺精湛的、毫芒微雕的宝物,或更像是已知道答案(某个原理)的上千页证明过程,此外,就是知识、语言文字的解字谜游戏。书里头那些下一秒就复归消灭、微中子般不断穿透过利奥波德·布卢姆一九〇四年六月十六日星期四这寻常一天的东西,同样没事穿透过我们往后每一天的阅读和记忆,这或许正是乔伊斯希望做到的,也不可思议地成功做到,不留存,不反应化合,不随时间转动出不同面相不同意义,拿它们当真只是绝望的徒劳。我们也可以说,小说这些无止无休的细节,只陈列不编织,看似最具体最亲切,但其实是全然无情的,是一纸长到无法驳斥的证物清单,不管它们原是印象、念头或者知识,都只有(或只剩)同一个立场和意义,而且全数朝着同一个方向和目标,为的是回答小说自身这一个最多疑的极限询问,和我们遍在的现实生命疑问完全无关。

只实现一种结果,这才是我们迫切的人生现实,这也是人深刻而且可持续思维的真正基础,包含着我们绝大部分的欢愉和悲伤,以及特殊的愤怒和不平,后者也许是书写更直接的驱动力量,如法国诗人忍不住重回这一场拿破仑和法军的历史决定一败,终结了他们的某个熠熠发光的年代及其想象。小说可不可以改写这一难受的结果呢?当然可以而且再简单不过了,但这么做有什么意思?书写者自己最知道,避开痛苦(包括情感的悲苦和日日工作的艰苦),他所剩的东西也就不多了,所有这一切瞬间化为一缕青烟,小说成为一种游戏(电动玩具那种意义、那种认真程度的游戏),无所不能,但也什么都不是。

人有焦点、有认识热度和意义的思索,总是截断时间朝向背后的,如本雅明所说被历史的暴风倒推入未来,而非天真地、漫无目的地向前。《尤利西斯》书中,漫无目的的心思漂流构成没事一天的人是布卢姆,而不是书写者乔伊斯,他是完全知道此一小说结果并精确控制这一切的人,这些凌乱随机的偶然碎片是由一个精密、严肃、悲苦的心灵所指使所步步为营安排的,我们甚至感觉太机械性了。当时,乔伊斯自愿离开爱尔兰祖国时曾立下如此誓言:“以我所拥有的三件武器:沉默平静、离乡背井和严谨细致去创作一部经世著作。”

只专心写一种可能

很多人(好像太多人了,如昆德拉所说,如今到布拉格人人身上一件印着卡夫卡肖像的T恤)热爱卡夫卡,有关他《变形记》这部梦魇般的小说,博尔赫斯指出来,其实只有一件神奇的事发生,那就是可怜的格里高尔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一只大甲虫,除此之外,整个世界完全保留原状,格里高尔的家人也仍像昨天之前一样对待他,更妙的是,格里高尔自己除了身体异变之外也还是昨天之前那个格里高尔,他第一件担心的是这个新身体下床不易,可能上班会迟到。然后,我们才一次一次慢慢看到,这个巨大的虫子身体如何引发一连串有条不紊的变化,几乎像科学实验般的控制和记录。

博尔赫斯以为这是聪明的,神奇的事一次最好只发生一个,这样我们才能看清它,也才能掌握它的变化和作用;而且,神奇的事最好用平静的话语来讲。大家都神奇、都大声嚷嚷,那就跟通货膨胀一样,神奇不仅贬值到一无意义,还多引发灾难。

数学告诉我们各种无限数列的存在,比方正整数,但我们说,一道无穷的数列究竟从哪一个数开始算进入无限所统治的范畴呢?不能这么问对不对?因为无限不在任何一个数里(除非某种隐喻或某种太过玄妙的说法),无限也不在数和数的关系里,无限是总体思索生成的一个概念,来自推演或说额外的发明;每一个数都是具体的,是可以用N+1的方式明确写出来的。

博尔赫斯一生迷恋各种难以穷尽的可能,比谁都耽溺其中,但最怀疑无限这类用词的也是他,认为这么说是夸大,也无从有效感知;他最喜欢的正是N+1这样具体明确的数,是精准数字的不断加一向前,是确确实实事物仍不停生出的可能和机会;而且,这个新数字(新的可能和机会)同时是受原数字约束的,约束的另一面意思是指引,两者是有联系关系的,可说明可确信乃至于是可预测的。这里,于是包含着人已知和未知的不断交换和进展,呈现出人的认识之路及其步步为营的获取和省思。否则,无限只是一团,是汪洋一片,甚至更接近某个黯黑无光的洞窟,无法分解无法编码也无法进一步描述,含混成一堆的弃置着所有我们没想清楚和无法真正想清楚的东西,取消了极限(或界线)这个极富现实迫切意义的更重要认识概念。无限这个洞窟,物理学者一进来都成为神秘论者。

N+1,多爱你一天,多让亲人活一年,一百公尺跑快0.1秒,去个从没去过的国家或城市,买一本新书或一件魂萦梦系的新衣服,从又一个清晨醒过来,触摸不可触及的星辰,这才是我们每一刻人生现实的真正模样,也是我们时时的想望和处处会撞到的无形厚墙,而且撞起来还真的很痛。某种意义来说,人类的发明和创造,人的各式工具以及在漫长历史里一点一点练出来的精湛工匠技艺,都试着在推动这面厚墙,也还真的一再推动了它,比方人寿便被我们推了一倍之远。但同时很令人懊恼的是,我们直接从每一次奋战经验知道,我们不活在无限数列里(秦始皇不智地相信,他的帝王编码正是一道无限数列的梦,但才到二就被死亡和毁灭打断,比起来《告别圆舞曲》还撑到第五天),极限可以前推,却无法真正取消,更惨的是,边际上每前进一分都比之前阻力更大(物理学者和经济学者也都在现实世界早早发现此事,并各自形成法则),还可能带来让人措手不及的种种副作用——无限从不是真正的工作目标,它甚至不存在我们专注不懈的操作时刻;无限是冥思,或是梦想和补偿,或只是某种意义的心思休憩,是我们暂时放下手中工作时放松肩膀镇定心神的一声长长叹息,洋洋乎美哉,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孔子当年这么叹息完,便掉头回现实的鲁国继续工作。

同类推荐
  • 江湖老友:蔡澜散文集(修订版)

    江湖老友:蔡澜散文集(修订版)

    本书精选了蔡澜写文化名人的文章,所写者是耳熟能详的名家,如金庸、黄霑、黄永玉、丁雄泉、张彻、胡金铨、古龙、成龙、吴宇森等。作者妙笔生花,对这些人物的描写,妙趣横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蔡澜已在国内出版了近百本简体字版的著作,本书选取的角度比较独特,从蔡澜的文章中精选了写人物的文章,其中不少文章是首次结集出版。
  • 不一样的天空

    不一样的天空

    《不一样的天空》共4辑文字,篇篇皆有很强的可读性。这些文字以意象纷繁的深度联想打破了游记散文的惯有格局,虽然作者并未避开那些身边的小情、小景、小事物,但不把眼光囿于狭小的个人天地,文字本身体现为一种精神延伸。作者随时感受着现实与自然的剑拔弩张,深情款款地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世道人心的观察。作者用心接近事物背后那些神奇而广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读者借助那些清丽的记录,完全可以感悟文字背后的精神重量。所有的一切共同指向一种我们久违的安如磐石的生活:平易、平等、本分、自重。
  • 孤独落地的声音

    孤独落地的声音

    卡尔松·麦克库勒说:“要知道你是谁你就要有一个来处。”西海固,作为一个有特定象征意味的地理名称,承载过多少叙述者的苦难抒情。而对于我的故乡,那样一个小山村,就不见得有几人晓得。
  • 优美的田园散文(散文书系)

    优美的田园散文(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心智的艺术

    心智的艺术

    她是故乡黄土原上一片深秋的柿树叶子,褪尽绿色素,薄得红得像一帧生命的请帖。是那方石磨,磨孔睁着深邃的眸子望着我,似在诉说那方旋转于日月下的热土。是那辆纺车,吱溜作响着,撩逗我一颗发酸的游子寸心。那叫做南凹村的向阳凹形的山原轮廓,常要把我揽入她朴厚、拙讷而温存的臂弯里去。
热门推荐
  • 没有翅膀,就要努力奔跑

    没有翅膀,就要努力奔跑

    这本《没有翅膀,就要努力奔跑:顺丰快递创始人王卫的12堂创业励志课》对于物流与快递行业的意义,不仅在于激发该行业内企业和企业家不断追求发展创新的热情,还在于推动整个行业逐步不断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模式。王卫及顺丰快递的成长故事,不仅会让更多的创业者和企业家开始思索自我修炼,更能促使他们积极地探索企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方向,为整个物流行业的创新发展寻找更好的模式;同时也能激励其他行业的创业者和从业者们不断思索所在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出路。
  • 玉镜新谭

    玉镜新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爱的小少年

    我爱的小少年

    他是她永远不可能触到的星光,他是她一生的追求,他是她坚持下去的动力。爱了他十年,尽管历经坎坷,回过头来,那个小少年依旧是她最想守护的星光“我好喜欢你。”“我知道,我一直都知道。”……“其实,我也喜欢你。”知道吗,遇见你,已经花光了我所有的运气。
  • 盐都

    盐都

    这个拥有五千多年厚重历史的“盐都”大宁场,人们曾用“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来形容好的昌盛与繁荣。那万灶盐烟翻涌的动人故事,悬棺和古栈道之迷揣存的奇艺幻想,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讲得完或用两句话能概括尽的。虽然,那一路的辉煌留下多少传承的史料,但我们还是可以将人们口传的散碎故事做些捡拾,发生在清咸丰年间和同治年间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个。
  • 天命制符师

    天命制符师

    漫漫仙途,天命在我。这里有最爽的修炼,最真实的感情,最热血的战斗,收获最阳光的心情,绝不套路,请看一代符尊制霸这不一样的仙路。
  • 今天应该快活

    今天应该快活

    汪曾祺先生作品语言风格淡雅质朴、清新脱俗,读之满口噙香,在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经久不衰,时至今日,仍拥有大量拥趸,读者遍布各个阶层。本书选取先生最具代表性、在微博微信豆瓣转载和评价最高、与现代人生活有相契之处、能给人以启示的文章,包括美食、闲情、草木、山水、怀乡、故人、戏曲等,共分此七大章节:至味满人间、闲逸偶然记、草木多情生、行吟在路上、乡梦未曾休、故人知我意、戏中有真趣。展现汪老先生的浪漫情怀、日常生活的雅趣与情致,及淡泊率真的人生态度,给读者以启迪,唤起美好生活的愿景,坦然面对纷纷扰扰,热爱生活,在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从容的、有情的、柔软的心。
  • 阴阳眼小师妹

    阴阳眼小师妹

    轻松,学生,感情,玄学,作品介绍:她有一双阴阳眼,能看透阴阳两界的人事物,在她的眼眸里,有一片,人与鬼怪之间的故事因果,在这里我们将打开人类世界通往鬼怪世界的交叉界的灵异事件的前因后果,有的故事可以缘起缘灭几千年,为此,朝朝暮暮,看夕阳,等待黑夜降临,迎接另一个阴阳界。
  • 宛如约

    宛如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文人的贵族精神:熊召政文化讲谈录

    文人的贵族精神:熊召政文化讲谈录

    对文化、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由熊召政的20篇演讲集结成册,主讲作者对文人、文化的理解和体悟,其中以湖北楚文化为重点,多篇都有涉及。本书分三章,第一章主要讲文人,第二章讲作者自己对文化、生命等等问题的思考和感悟。第三章以楚文化为主题,也有篇章讲其他地区文化和中外文化对比。
  • 铃兰月无声

    铃兰月无声

    她本就是现代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就想着研究点实际的东西出来打打自己的名气,谁知道一朝穿越成了农家女,本以为傍上了富二代实现自己当米虫的愿望了,可是突然发现富二代不是不是单纯的富二代,她也不是单纯的农女,他的姓名是假的,她的姓名也改过……走进那深宫大院,步步为营,看她如何划破这场阴谋,现实又是她和他能接受得了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