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6500000005

第5章 黑塞年谱

·1877年7月2日,黑塞生于德国南部席瓦本地方的小镇卡尔夫,是约翰涅斯·黑塞与玛丽·黑塞的次子。

·1881年4岁一家移往瑞士的巴塞尔。双亲从事指导海外传教士工作。

·1882年5岁黑塞已经会做即兴诗。

·1886年9岁一家搬回卡尔夫镇。

·1890年13岁为准备进入神学校,就学于杜宾根拉丁语学校,立志要做诗人。

·1891年14岁9月,考入墨尔布隆神学校。

·1892年15岁3月,突然离校,放弃学业。5月,为医治神经衰弱,被送至神学者之家寄居,意图自杀,未遂。11月,进入肯席达特高级中学。

·1893年16岁10月,由高中退学。10月底,到书店见习。3天便逃跑。回到卡尔夫帮忙父亲的牧师工作。

·1894年17岁在卡尔夫担任机械师的学徒,被讥为“神学家的工人”。

·1895年18岁10月在杜宾根的赫肯豪书店见习。暂时安定下来,开始写诗与散文。

·1899年22岁自费出版第一本诗集《浪漫之歌》(Romantische Lieder),发表散文集《午夜后的一小时》(Eine stunde hinter Mitternacht)。是年秋天,转往巴塞尔莱席书店任职。

·1901年24岁第一次旅行意大利。由于莱席书店的好意协助,《赫尔曼·洛雪尔——青春时代》(Hermann Lauscher)一书刊行。

·1902年25岁出版《诗集》(Gedichte),献给母亲,但在诗集付印前,她已去世。

·1904年27岁《乡愁》(Peter Camenzind)由柏林费舍书店出版,深获好评,奠定了新进作家的地位。次年由此获得维也纳的波耶仑费尔特奖。与玛莉亚·佩诺利结婚,移居波登湖畔的小村凯恩赫芬。沉湎于大自然中,专心创作。刊行小传《薄伽丘》(Boccaccio)、《圣法兰西斯》(Franz von Assisi)。

·1905年28岁长子布鲁诺诞生。

·1906年29岁《心灵的归宿——在轮下》(Unterm Rad)出版,大获成功。此外,还写了小品文多篇。

·1909年32岁次子海那出生。访问作家威尔赫尔姆·拉贝。

·1910年33岁出版描述音乐家的小说《生命之歌》(Gertrud)。和瑞士的音乐家缔结深交。

·1911年34岁盛夏至年末,到新加坡、苏门答腊、锡兰等地旅行。三子玛尔丁诞生。

·1913年36岁出版游记《印度纪行》(Aus Indien)。

·1914年37岁描写画家的小说《艺术家的命运——湖畔的画室》(Rosshalde)出版。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伯尔尼的俘虏保护组织工作,为德国俘虏热心地效力,奋不顾身地高呼和平主义。

·1915年38岁《漂泊的灵魂——流浪者的故事》(Knulp)、诗集《孤独者之歌》(Musik des Einsamen)出版。罗曼·罗兰对黑塞的和平主义发生共鸣,8月来访。

·1916年39岁《美丽的青春》(Schon ist die Jugend)出版。父亲约翰涅斯去世,三子玛尔丁病笃。妻玛莉亚精神病日趋严重,这一连串的精神压迫,加上慈善事业过分忙碌,使黑塞患了神经衰弱,健康状态逐渐恶化,住进鲁柴伦的松麻特疗养院,接受精神分析学泰斗杨格的门生精神病医师兰克的治疗。开始阅读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杨格的著作,受他们的影响很大。

·1919年42岁以辛克莱的笔名发表《彷徨少年时》(原书名《德密安》Demian),在青年群中掀起冲击的狂飙,以此获得方达诺奖,次年第十七版复以真名重刊,辞奖不受。是年离开玛莉亚夫人,移往瑞士南部的蒙达纽拉定居。刊行童话集《梅尔恩》(Marchen),及随笔与短篇小说《小庭院》(Kleier Garten:Erlebnisse und Dichtungen),热中于画水彩画。

·1920年43岁《画家的故事》(Gedichte des Malers,诗与水彩画)、《流浪》(Wanderung,随想录、诗与水彩画)、《混沌之一瞥》(Blick ins Chaos,评论集)、《克林梭最后的夏日》(Klingsors letzter Sommer)等出版。

·1922年45岁《流浪者之歌》(原名《悉达多求道记》Siddhartha)出版。

·1923年46岁5月,T.S.艾略特来访。9月,与第一任妻子玛莉亚正式离婚。每年秋末都到苏黎世附近的巴登硫矿温泉治疗坐骨神经痛与风湿病,如此有30年之久。获得瑞士国籍。

·1924年47岁1月,与露蒂·布恩卡结婚。妻子的母亲莉莎是瑞士女作家与画家。这次婚姻仅维持三年即告破裂。

·1925年48岁出版《温泉疗养客》(Kurgast)。秋天,到德国南部的三个城镇旅行,在慕尼黑遇见了托马斯·曼。爱好卓别林的电影,对幽默与讽刺开了眼界。

·1927年50岁《荒原狼》(Der Steppenwolf)出版。跟第二任妻子露蒂离婚。与妮侬·杜鲁宾相识,后结为终身伴侣。《纽伦堡之旅》(Die Nurnberger Reise)出版。

·1929年52岁把20年间最重要的诗作集为《夜里的安慰》(Trost der Nacht)出版。开始撰写《如何阅读世界文学》(Eine Bibliothek der Weltliteratur)。逐渐恢复健康。

·1930年53岁《知识与爱情》(Narziss und Gold-mund)出版。

·1931年54岁11月,与学养丰富的美术家妮侬·杜鲁宾结婚。开始撰写《玻璃珠游戏》。

·1932年55岁出版《东方之旅》(Die Morgen-landfahrt)。为了纪念歌德逝世一百周年,发表《感谢歌德》(Dank an Goethe)。

·1935年58岁《寓言集》(Das Fabulierbuch)出版。

·1936年59岁弟弟汉斯自杀身亡。获得瑞士最高文学奖凯拉奖。

·1939年62岁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黑塞在当时纳粹的德国是“不受欢迎的作家”。印刷用纸配给也被停止。

·1943年66岁在瑞士出版20世纪伟大的巨著《玻璃珠游戏》(Das Glasperlenspiel)二卷。

·1944年67岁一生挚友罗曼·罗兰去世。德、日军败势日增。

·1945年68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出版短篇与童话集《梦的痕迹》(Traumfahrte)。

·1946年69岁接受法兰克福市的歌德奖,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发表献给罗曼·罗兰的评论集《战争与和平》(Krieg und Frieden)。此后,一直过着闲适安逸的生活。

·1947年70岁纪德来访。伯尔尼大学授予黑塞名誉博士荣衔。

·1950年73岁勃朗斯怀克市赠给黑塞拉蓓奖。

·1951年74岁出版《后期的散文集》(Spate Prosa)、《书简集》(Briefes)。

·1952年75岁庆贺75岁的纪念会在德国、瑞士等地举行。编成六卷的《黑塞全集》(Gesammelte Dichtungen)由兹鲁肯普出版社出版。

·1954年77岁出版《黑塞与罗曼·罗兰往返的书信集》(Hesse,R.Rolland,Briefes)。西德总统颁发功绩(Pour le Merite)勋章给黑塞。

·1955年78岁获得德国书籍业商会和平奖。出版《往昔回顾》(Beschworungen)。托马斯·曼去世。

·1956年79岁在西德卡尔斯鲁厄市,设立“赫尔曼·黑塞奖”。

·1962年85岁8月9日,在蒙达纽拉的家中,因脑溢血于睡梦中逝世。安葬于鲁加诺湖畔圣阿邦第欧教堂墓地。

同类推荐
  • 魔术师谋杀

    魔术师谋杀

    从广州调回古城刑警大队的夏子成,收到网名为“杀人狂魔”的留言,即将开始一场诡谲的杀戮之旅。第二天,他们却遇到离奇的死亡案件。死者真的是残酷成性的“杀人狂魔”所杀吗?还是和饕餮——神话传说的龙之九子之一有着紧密的关联?随着死者身份的揭开,一段职场四角恋逐渐拉开帷幕,随之而来的是神秘的魔术师出现。他成了本案的最大嫌疑人,但是他却有不在场的完美证明。他到底是运用了什么方法杀害死者的呢?死?的身份又暗藏着怎样的玄机?一段白领生活的真实挽歌,结局却是出人意料,催人泪下……
  • 张居正(第二卷):水龙吟

    张居正(第二卷):水龙吟

    四卷本长篇小说《张居正》,以清醒的历史理性、热烈而灵动的现实主义笔触,有声有色地再现了与“万历新政”相联系的一段广阔繁复的历史场景,塑造了张居正这一复杂的封建社会改革家的形象,并展示出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作者因其丰赡的文史修养、恢弘均衡的艺术架构能力、对特定历史底蕴的富于当代性的揭示。
  • 花落花开

    花落花开

    今年寒冷来的早,农民朋友田里的晚稻还没来得及收割,一夜间就进入了隆冬,一夜的大雪,窗外天地同色。今天是丰乐市消防支队清流区消防大队副大队长凌峰和市文联作家协会秘书长金凤大婚的日子,消防大队和市文联联合为他们举行婚礼仪式。作家协会的几位年轻人和消防支队的几位女战士张罗了两天,把一个近两百平米的大餐厅布置成了一个大花园,天花板上横横竖竖拉起一道道三角小彩旗和粉色绢花,地上正中铺着一条红色地毯从大门处直通前台,每隔两米就有一个扎着粉绸带和插满绢花的拱门,两边是一张张圆餐桌,每张餐桌上都放了一支大花瓶。
  • 警官王快乐

    警官王快乐

    王快乐,鸭梨脸,四十有三,无锡惠山新城幸福社区片儿警。军旅生涯20年干到营级,转业入警重头来。没有怨言,生就乐天,正直,善良,古道热肠又智慧幽默,没有清规戒律,不按常规出牌,一切为了百姓安居乐业。 社区生活就这么婆婆妈妈家长里短,全让王快乐赶上了。在本书100个千字故事里,他累,他忙,他哭,他笑,他抓耳挠腮,他没家没夜,着眼小事,鸡毛蒜皮,服务百姓,为民解忧。最终,走进百户千家,成了群众的亲人。用快乐化解不快乐,让快乐像阳光一样温暖,这就是他小小的是国梦!
  • 后觉

    后觉

    提起吕崇,人们对他的看法普遍一致:这人挺仗义挺无私。倒不是什么大公无私,这年头有大公无私的人吗?即使是出家人,首先您也得自个儿解决好食宿问题吧?吕崇在待人接物方面,给予得多,替别人考虑得多,斤斤计较得少。比如当初和孙燕离婚。两人相识于中学时期,吕崇比孙燕高两届,都是校学生会的,孙燕进大学之后两人确立了恋爱关系,毕业后两人结婚。为了事业要孩子虽然稍晚,但老天眷顾,吕崇三十岁那年,孙燕顺利产下一名男婴。再后来,吕崇搞活动时遇到悦悦,纠缠了两年多,割舍不下,最后只好找了个软柿子捏,向孙燕提出离婚。按说那俩人完全没有可比性。
热门推荐
  • 从此以后

    从此以后

    在江油的蒋雪峰注定该成为一位优秀的诗人。他不是那种拿着诗歌当工具使用的人,他的安静、他的寂寞、他对诗歌的敬畏练就了自己身心的干净。他有一句诗“李白的战士最听酒的话”流传很广,而恰恰是这一貌似调侃的句子,让我们看见了一个真诗人的内心,那些尘世,那些绳营狗苟,那些花花肠子对于诗人来讲是不屑的。
  • 皮在霍格沃兹

    皮在霍格沃兹

    当一个异世三十年宅男的灵魂穿越到哈利波特世界,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西蒙告诉你:统!统!没!有!这是一个,轻松搞笑,日常吐槽的泡面文。有系统,不种马,不跪舔,不正常的沙雕脑洞。推荐朋友的《我在紫罗兰世界》
  • 奥吉·马奇历险记

    奥吉·马奇历险记

    《奥吉·马奇历险记》是贝娄的成名作,也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这部20世纪的“流浪汉小说”画面广阔、人物众多,叙述了主人公奥吉从20年代到40年代的人生道路,对当时美国社会状况和时代风貌作了淋漓尽致的艺术再现。奥吉出生芝加哥这个工业大都会的最底层,却执着他寻找自己的本质和自由,但坎坷半世、历尽沧桑之后仍未能找到自己的“本质”。尽管如此,在这场自我本质与生存环境的搏斗中,他仍是个失败的英雄,诚如结尾所言,哥伦布虽然被戴上镣铐押解回国,但这并不证明没有美洲。作者贝娄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三次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一次普利策奖。该书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是兰登书屋“现代文库”百部最佳英文小说之一。
  • 俗眼病

    俗眼病

    俗世、俗人多俗眼,俗眼是“病”!是这些“患者”令人绝望,又催人奋进。。。。。。
  • 追仙

    追仙

    一段不寻常的追仙之路,一个怀着对父亲的愤恨,对修真者的愤怒,誓要踏入强者行列成为巅峰强者寻找真相的少年,因为天赐过人而备受欺压……为了变强,不断的踏上杀戮之路,最后才发现,修士原本就是一群可怜虫……
  • 那个冬季不寒冷

    那个冬季不寒冷

    一早刚上办公楼,林立就听见有人在喊,说让她赶紧去主任办公室一趟。林立心里犯嘀咕,她想,是不是因为今天早上没出早操呢。后藏日喀则的初冬来得早,林立军医学院毕业分到这里的野战医院一年零四个月整,她一直都觉得,自己还没来得及真正适应这里的高原气候。昨夜一场风,呼啸了整整一夜,今天早上,虽然听到了号声,林立感觉有些冷,犹豫了一下,没有起床。林立怯怯地站在张主任办公室门边,张主任看着她,笑了笑,小声说小林你坐。停了停,张主任又说,通知你上午去分区一趟。什么事?林立紧张地问。
  • 汝坟别业

    汝坟别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教孩子学会做人与做事

    教孩子学会做人与做事

    它是从多个角度全方位打造教育新理念,为广大父母排忧解难,以中外历史上的优秀家庭教育实例来引导读者,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
  • 新书

    新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生人勿近

    生人勿近

    我叫胡一半,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儿,我爷爷是附近十里八乡,出了名儿的风水先生,我从小跟在他身边,也见识了不少奇闻异事,九岁那年放暑假,我回到乡下,看望爷爷奶奶,却因此惹上了麻烦,之后更是被高人断定,命格炼炉,逢九必灾,从那时开始,我的命运,就和其他人,显得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