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60100000010

第10章

温暖的春天终于来到了芝加哥,埋在雪中数月的车子也被挖了出来,与天气一并升温的还有政治形势:一名女政治家决定参选下一届芝加哥市长。安娜觉得,早就该有女市长了。

“女人不能当市长?简直毫无道理!”晚饭时,安娜对努里说。“以色列有果尔达·梅厄[1],印度有英迪拉·甘地[2],玛格丽特·撒切尔[3]也可能成为下一任英国首相;美国总是慢人一步。”

努里切开鸡肉,咬了一口。

“你觉得呢,努里?你会给一个女人投票吗?”

努里嚼着嘴里的鸡肉,咽了下去,然后放下刀叉,扣起双手:“估计我没机会给芝加哥市长投票了。”

“哦,是呀,离选举还有一年多呢,再说你也不是美国公民。”

“就算我是美国公民,我也不会投票。”

安娜皱起眉头:“为什么?你不相信女人能当好市长?”

努里满脸笑意——准确地说,是差点就要笑出声来了。安娜困惑地皱着眉问:“怎么啦,努里?”

努里推开椅子,站起来说:“我一直都在等待合适的机会告诉你,我在德黑兰找到了一份工作,去地铁修建公司当工程师。”

“我还不知道德黑兰要建地铁呢。”安娜小心翼翼地说;她想替努里高兴,却感到胃子里一阵翻涌:看来努里肯定要回伊朗了!她知道这一天总会来的,但不愿去多想。

努里绕过桌子,来到她身边,抓着她的双手:“安娜,我的机会来了。”

安娜舔舔嘴唇:他到底在说什么?“那,水电下乡的计划怎么办?”她问道。“你那些帮助你同胞们的计划呢?推翻沙阿的计划呢?”

“计划照常。”努里用拇指摩挲着安娜的手背。“但我需要一份工作,而这份工作就是绝佳的起点。我父亲认识那个负责人,他是个好人。我要回去通过工程师考试,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顿了顿。“但我要说的并不是这个。”

安娜竭力镇定下来。再过两个月,她就要毕业了,努里也会拿到硕士学位;但很明显,她还没有准备好面对这一切。

努里大笑起来。

你居然还笑得出来!安娜正要开口,努里在她脚边跪了下来。

“安娜·施罗德,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你,我想和你在一起。你愿意赐予我作为一个男人所能拥有的最大荣耀吗?你愿意做我的妻子,和我一起回伊朗吗?你愿意为我生孩子,与我长相厮守吗?”

安娜张大了嘴,一时语塞。

努里站起身,揽她入怀。

安娜趁势滑入努里怀中,热泪盈眶。

努里拭去她的泪水:“你为什么哭呢?这时候该高兴才对呀。”

安娜吸了一下鼻子,擦去鼻涕:这不正是她早就梦寐以求的——嫁给一个完美的男人,组建家庭,过上幸福而安定的生活吗?她从不敢奢望这样的梦想;从小到大,她都以为自己不配拥有这样的生活——可是现在,梦想终于成真了!

“你答应啦?”努里问。

安娜紧紧抱住努里,一颗泪珠滚落脸颊:“不错,努里。”她抽泣着。“好啊,我答应!”

但这个喜悦并没持续多久。接下来的几周,焦虑再次袭来:我是在做梦吗?那会不会只是一个幻觉,一旦时间到了,它就会破灭?“你不是说你父母不太希望你现在回家吗?他们不是说事态正在恶化,到处都是游行和骚乱?”

努里不屑一顾地挥挥手:“我们住在德黑兰最安全的地方,不会有事的。”

安娜坐在床边:“具体在哪儿?”

“我父母住在德黑兰北部,我们将住在他们附近的谢米兰县;都安排好了。你会看到那里非常美丽幽静,也很安全。”

“但我不会说波斯语,只会说你教我的那几个单词。”努里教过她怎么说“你好”、“再见”以及用阿拉伯字母写他的名字。

“没必要会说波斯语,伊朗有很多美国人,大多数伊朗人都会说点英语。相信我,到处都能听到英语,有英文电视、音乐,商店里的服务员也都能说;你会觉得像在家乡一样。”

安娜吸了一口气。“努里……”她咬着嘴唇。“要是你父母不喜欢我呢?”

“别傻了。他们会像爱我一样爱你。”努里显得有些困惑,似乎不明白她为什么总有这么多忧虑。“而且,到了德黑兰,就离巴黎和你母亲很近了,你随时都可以去看望她。”

安娜开始摆弄双脚。

“这样吧,”努里说,“你就把它当成一次短暂的拜访,这样想也许会感觉好些。要是你不喜欢那儿,我们就回美国得了。”

安娜停住双脚:“你愿意回美国?就为了我?”

“我愿意为你做任何事,安娜。”但他的表情和声音都不太确定。“怎么啦?为什么如此不安?”

安娜觉得没办法再瞒着努里了。“有件事我得告诉你。我们出去走走吧。”

大道乐园位于第59与60大街之间,是19世纪90年代为举办哥伦布博览会[4]而建造的。安娜和努里在园中漫步,夕阳仿佛熔化的金子一般。庄严的大学校园建筑耸立在园区两侧,园区里栽种着各种植物。但安娜的心并不在这些建筑或景色上。

“我有件事没告诉你,”安娜说,“是关于我父亲的。”她犹豫着。“它可能会改变某些……或一切。”

“没有什么会改变我对你的感情,安娜。”

“等等……先听我说完。”

他们走过卡尔·林奈[5]的雕像;卡尔是现代分类学的鼻祖。安娜知道那是一种将生物划分成属、种等类别的方法。尽管看起来有些苍白,可他那用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卷曲长发和书卷气的面容很像年轻时的本杰明·富兰克林[6]。

“就算你父亲是个杀人狂,我对你的爱也不会减少一丝一毫。”

努里不知道自己差点一语中的。安娜在雕像底座处停下。他们一直牵着手走过来的,但这时她抽回手,将两只手掌压在一起。“我父亲是个物理学家。他在马里兰[7]一个秘密实验室里为政府工作,但没有人知道那个地方。”

努里一脸惊讶。

“他最初研究的是遗传学,也就是研究和破译细胞中的基因组合。你肯定听说过这些。人们称之为基因疗法。当这项技术成熟时,就可以用于治疗癌症和其他所有疾病。”

他们继续步行。

“了不起啊。”努里说。

他是在安慰我吗?如果是的话,可没什么用。安娜咽下口水,接着说:“问题是,我并不知道父亲具体做什么;他不肯告诉我,只说是机密。”她轻轻地哼了一声。“就我所知,他是在研究某些能毁灭全人类的转基因病毒或细菌。”

努里皱起眉头:“干吗说这些呀?”

“因为他的背景;他是……我很难说出口,努里。”

努里没有说话。

“我父亲生长于德国;大学毕业后应征入伍,被迫加入纳粹党。他……呃……和那些试图创造出优等种族的科学家一起工作。你知道的,纯种的雅利安人。”

努里抬起眉毛,想说什么,但安娜打断了他。

“是的,雅利安人。”她从舌头上吐出那个词,语气中带着一丝轻蔑。“也是你们国家名字的来源,和你们也是同一个种族。”她断断续续呼出一口气。“你知道,80年前,优生学被认为是一门前景广阔的科学,致力于改善人种,消除那些导致疾病的缺陷。但希特勒让这些都变了味。”

努里点点头。

“那时出现了大规模绝育。尤其是那些精神或身体上有残疾的,人们称其为劣种。后来,希特勒宣称犹太人的基因是‘坏’基因,对种族纯净性构成威胁。后来的事,你都知道了。”

“你父亲做了什么呢?”

安娜犹豫了。她看过关于那个时代的电影和书籍——有段时间她对这些很着迷,很想知道战争的点点滴滴,包括每一次事变和决策。不过,一段时间以后,这种兴趣就消退了,不知道这是因为她逐渐成熟了,还是因为某种心理障碍阻止她深入了解,对此她也没深究。和大多数学生一样,一旦相关课程和考试结束,她对那个时代的历史就只记得个大概。现在,她可以带着好奇和几近嘲讽的超脱,在二十世纪欧洲史的课堂上,观看教授放映的《安妮日记》[8]《卡萨布兰卡》[9],甚至《意志的胜利》[10]。

她说:“我只能猜测。也许是某种医学或化学实验,因为在战争快结束时,他认定自己会被盟军抓去审讯,甚至可能被处决。后来,一个美国人找到了他,他们的会面是高度机密——我父亲去了三个不同的地方,最后才见到那个人。”

“那人是谁?”

“不知道。可能是战略情报局[11]的人,也可能是美国陆军部派去的。总而言之,他想知道我父亲是否有意到美国继续工作,政府想再次利用优生学——不是为了创造优等民族——而是为了其它目的去操控基因。”

“什么目的?”

“我说过的,我不知道。但考虑到我父亲的背景以及当今人们谈论的事情,我怀疑那是某种细菌战项目。”安娜紧张地清了清嗓子。“那个人提议把我父亲偷渡出德国,带到这儿来,这样他将免于被起诉和惩罚。其实就是,他将不用承担任何后果。完全不用。”她顿了顿,然后说:“那我父亲当然会同意了。”

安娜停下脚步。他们快走到公园的西角了。“所以说,努里,我父亲是个纳粹分子。”

努里没作声。

“上中学时,我发现了这些事情。有个老师在我桌上放了一篇文章,我把它拿给父亲看,他承认了。”

“你父母就是为此而离婚的吗?”

她手搭凉棚,挡住夕阳的亮光。“肯定是。他们是战后在华盛顿的一次使馆派对上相遇的。想来我母亲当时并不知道他的身世,也不知道他在做些什么,但她发现以后,便抛下了我们;那时我还很小。”

“那你呢?你怎么想?”

“我那时还小,不知道母亲为什么抛下我们,到现在也没弄明白。但她走了,我只剩下父亲这一个亲人。”她沉默片刻。“我一直没有太多朋友,你知道的。并不是他们躲着我……”她的声音小了下去。“不过也有可能就是那样。人们不想和纳粹的女儿有什么来往,只有父亲理解我,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这样。”她哽咽着转向努里:“现在你都知道了。如果你不想跟我在一起,我不会责怪你。毕竟,我是个——他们怎么说来着——‘次品’。”

他们返身往乐园东边走去。努里什么都没说。安娜垂着头。不敢看努里,大气也不敢出;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指控犯了谋杀罪的无辜者,正等着陪审团做出裁决。他们再次走过卡尔·林奈的雕像,走过在微风中摇曳的茂密树丛。终于,努里转向她。安娜定在那儿:要是努里真的决定离我而去,我该怎么办?她挺直身子,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这样的话,我们去伊朗就再好不过了。”努里微笑着握紧她的手:“你会有一个真正关爱你的家庭。”

注释:

[1]果尔达·梅厄(1898-1978),以色列建国元老,曾经担任劳工部长、外交部长及第四任以色列总理(1969-1974)。她以“不妥协”、风格强硬而被外界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铁娘子”。

[2]英迪拉·甘地(1917-1984),印度独立后首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女儿,分别担任两届印度总理,因其领导印度的十六年间的政治方针相当硬朗、立场坚定,故后人亦称其为“印度铁娘子”。

[3]玛格丽特·撒切尔(1925-2013),第49任英国首相(1979-1990),她是至今为止英国唯一一位女首相,也是自19世纪初利物浦伯爵以来连任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在担任首相前后高姿态地反对共产主义,而被前苏联媒体戏称为“铁娘子”。

[4]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是为了庆祝哥伦布发现新大陆400周年而举办的,故名“世界哥伦布博览会”。

[5]1707-1778,瑞典博物学家。动植物双名命名法的创立者。他首先提出界、门、纲、目、科、属、种的物种分类法,沿用至今。

[6]1706-1790,美国著名政治家、物理学家,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他是美国独立战争时重要的领导人之一,还曾进行多项关于电的实验,并发明了避雷针。

[7]美国东部的一个州。

[8]《安妮日记》是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同时,对于藏匿且充满恐怖的25个月密室生活的记录,该日记成为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9]《卡萨布兰卡》讲述了二战时期,商人里克手持宝贵的通行证,反纳粹人士维克多和妻子伊尔莎的到来使得里克与伊尔莎的旧情复燃,两人面对感情和政治的矛盾难以抉择的故事。

[10]《意志的胜利》是由阿道夫·希特勒本人主演的一部战争纪录片,记录了1934年在纽伦堡召开的帝国代表大会,宣传纳粹思想。

[11]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前身。

同类推荐
  • 秘密

    秘密

    《秘密》中,我们看到的是青年打工者良子偷窥城市女人的“秘密”,以及他横死的命运。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打工者与城市女性之间,横亘着难以跨越的距离,只能以“偷窥”的方式建立联系,这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 山水

    山水

    案上,一张六尺宣纸上,烟云酝酿,翠峰崭露,一支羊毫小楷画笔搁在墨盘边上,紧挨墨盘,立了一只剩了残酒的酒瓶。良骏看着宣纸上的水墨画迹,他从不跟父亲谈画,哪怕一句,从来不提。东方无稽也一样,不过问儿子的工作,轻松、劳累,顺心、憋气——从来不问。东方无稽喝慢酒,一口,一口,浅斟,细品。良骏坐在父亲身边。终于,东方无稽酒喝好了,面微醺,眼蒙眬。这时,良骏起身,出门,随手将门拉上。
  • 秋风杀

    秋风杀

    只是一把水果刀,刀柄刀把加在一起,不过一拃长,但揣在身上,就不再是普通家什了。他胆小,用女人黄桂花的话,连老鼠都不如。他不敢杀猪不敢杀鸡,就是一只麻雀,他也没胆掐。老鼠不至于怕麻雀吧?黄桂花的话是有根据的。娶黄桂花的第二年,从田里回村的路上,唐喜看见黄桂花肩膀上趴一条毛毛虫,没替她捉,反而受了惊,大叫不止。不像男人,太不像男人了。可是,谁能想到,他把那么锋利的东西揣在身上。对他而言,已经不再是水果刀,而是……凶器。这两个字从牙缝溜出来,唐喜不可遏制地战栗了一下。太阳还在西天上晃荡,现在还不能去。
  • 片断

    片断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古鼎

    古鼎

    重器古鼎在河南安阳悄然出土,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各路人马蜂拥而至,可出土的古鼎却踪影难觅。正当各方势力绞尽脑汁之际,巨鼎又不费吹灰之力地呈现在众人眼前。是谁在背后玩障眼术?巨宝又将花落谁家?
热门推荐
  • 首富嫡女

    首富嫡女

    身为天下首富嫡女,却接连遭遇不幸,母亲被害、庶母夺嫡,庶妹虐待、表哥污辱,新婚之夜还被丈夫强行下药,丢给数十个男子,挣扎中,被人了结性命……再度睁眼,她回到了三年前,父亲慈爱,母亲健在,庶母仍在外宅之中,一切重新开始!重活一世,她再不是那个善良可欺的大小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诛之!庶母谋害嫡母,巧计送她入地府,庶姐庶妹谋权,让她偷鸡不成蚀把米,表哥禽兽,让他当众受辱,永生悔恨,皇族贪财,妙计周旋,保全家人,前世的恶毒夫君,此生却对她纠缠不休,甚至连那前生未见过的太子殿下也上门提亲,更有邻国皇子,狂妄将军,智多星丞相紧追不放,究竟是倾心爱慕,还是阴谋诡计,且看她一一将所有面具揭开……
  • LOL之变身女上单

    LOL之变身女上单

    萧蓝重生s7,变身成为了lpl的女上单,为了梦想一起拼搏
  • 世界军事百科之常规武器

    世界军事百科之常规武器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绝世废柴女

    绝世废柴女

    天啦,人家只是在新婚之夜去上了个茅房,怎么就迷迷糊糊地跑错了洞房,嫁错了新郎?没关系,杀人灭口之后,一切就都没发生过。。。。咦,哪里冒出来这么多的帅哥型男搅局?人家可是很专一的……
  • 地震圆舞曲

    地震圆舞曲

    王坤申他来找我的时候,就犯了点事儿。电话里,王坤申强调说他惹了麻烦,他让我记下细节,以备适时的时候好好想想。电话的时候正过安检,他捂住他的包不让开袋检查,以他平时的个性,犟了句嘴。警察说,那请去办公室一趟吧。当即天墨黑,如胶似漆,像墨汁泼洒地沥在空中,深秋有无名的压迫感。去警察办公室的路上,王坤申苦闷地,继续给我打电话。他说,陈总,哦,陈与尘大哥?你看他们干的事!刚开始看他神气的,到这电话宛如一堆乱码。等回来,又接上道,大哥,是你让我坐地铁来的,我说不熟,前进镇也没地铁旁边的俩警察有人就说了,电话你别打,也就是按个程序,让你去接受下检查,看看你的包。
  • 同理心

    同理心

    同理心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介绍的同理心,主要探讨的是员工的职场同理心,中心内容是“站在老板的角度,发现最好的前途”。本书期望能帮助到职场中人懂得应该如何怀揣着同理心,像老板那样去思考和行动。因为这是职场中最可行的收获成功、快乐与幸福的方法。像老板那样思考,才能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企业,站在老板的高度去思考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将我们的努力用到正确的事情上,为企业和自己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像老板那样行动,才能让自己更快乐地、充满激情地、富有成效地工作,从而不断赢得老板的赏识和重用。
  • 国师大人不要跑

    国师大人不要跑

    谁能告诉她,之前别人口中那个高冷禁欲、霸气侧漏、人狠话不多的人怎么在她面前就变了?变成了这样,比如:“娘子,我们去看花灯吧,听说今年balabala……”苏瑾扶额:你的高冷呢!再比如:“娘子,你儿子把你做的饭菜都吃光了。”看着一脸委屈的某人苏瑾无奈:“那是我做给小宝吃的。”“哼,我不管,我也要。”一旁的儿子看不下去了“娘亲,我再给你找一个爹爹吧。”“小兔崽子,你敢。”再再比如:看着躺在床上衣衫半落乱抛媚眼就差像楼里姑娘一样说“公子,来呀,来睡我呀~~~”了。老天爷,我求求你了,把高冷禁欲霸气侧漏的男神还我吧!我爹爹怕不是个智障
  • 错婚厚爱

    错婚厚爱

    据说她要嫁的男人克妻,新媳妇进门后都活不过一个月?那么阴差阳错嫁进荣家的关佳人,能活几天?死在三楼书房的两任少夫人,到底是精神失常自杀还是他杀?多次在书房醒来的关佳人是否也会命丧于此?荣家是被凶灵诅咒,还是人为?经过艰难险阻的感情,最终能否再愈合?【可忽略小剧场一】关佳人好一通蹦跶:“啊——老娘要崩溃了,我不想在书房挂掉!”荣翰丞:“换床上?”关佳人:“踹飞!”无良作者:“淡定,通常来说女主不会在故事未完前就完蛋。”【可忽略小剧场二】荣翰丞:“我们的感情难道经历不起这些波折?”关佳人:“那换我撞死你妈试试?”荣翰丞:“用一生来赎罪也不肯原谅我?”无良作者:“淡定,纵观各大言情套路,男女主最后铁定在一起滴。”……友情提示,这不是悬疑剧,都是无良作者在故弄玄虚。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梭罗远离尘嚣,他想在自然的安谧中寻找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寻求一种更诗意的生活。《瓦尔登湖》一书,详细地记录了作家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所思所想,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他是一个自然之子,他崇尚自然,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追求精神生活,关注灵魂的成长,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
  • 途中口号

    途中口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