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60100000003

第3章

1980年,夏。

德黑兰。

安娜睡得很沉,这可非常难得——自革命[1]爆发以来,她常常辗转反侧,绝望地熬到天明,可今晚,她一下子便进入了梦乡。

睡梦中传来了一声敲门,安娜开始浮想联翩;迷迷糊糊中,又听到一声,余音回荡在她耳边。安娜试图揣度敲门者的意图:是愤怒者的猛击?还是逃难者的求助?抑或只是随意的轻拍?她看了一眼闹钟,猛地清醒过来。

她随即掀开被子,抓起罩袍披在身上,遮住印有洋娃娃图案的睡衣。革命发生以后,努里就常常不在家;对此虽然她也早就习以为常,但自己就得亲自去应对敲门者。然而她有些担心。她金发碧眼的长相与本国人大不相同,任何人一眼就能看出她不是伊朗人,就会怀疑她来自腐朽的西方,甚至怀疑她就是魔鬼。那样的话,无论那些人带着什么目的而来,其结果都非常不妙。

安娜轻轻拨开窗帘向外望去。德黑兰的夏天炎热干燥,让她想起了芝加哥的三伏天。这里是谢米兰[2]的一个高档社区,围墙深院,远离尘嚣。此刻夜色正浓,万籁俱寂,一辆黑色的奔驰停在大门口,引擎已熄,前灯犹亮,两道光柱直射着路旁的树干和茂密的灌木。

三个穿着制服的大胡子挤在屋门口,一人双手叉腰,另外两人弓腰端着沉重的机关枪。是伊朗革命卫队的人[3]!真不知他们是怎么进了大门的——安娜顿觉毛骨悚然。然而她别无选择,只能开门。否则,他们就会破门而入,还要给她扣上反伊斯兰、反共和国的罪名。他们会没收她的书籍、化妆品,没收努里的音响设备,这还只是个开头;她可不想惹这个麻烦,且不说本来就已经麻烦一大堆了。

她收紧袍子,光着脚挪出了卧室,边下楼边诅咒着这笨重的长袍——哪个女人会喜欢这一团黑乎乎的玩意儿?到了楼下,安娜轻轻套进一双放在门边的黑色芭蕾舞鞋。要是他们看到自己涂了脚趾甲油,肯定会告发自己。

她一手抓紧袍子,一手开了门。

一个男子正举起一只手,好像正要再次敲门;男子看见她,吃惊地朝后退去。

“祝您平安,我的姐妹。”他放下手臂,硬生生地说道。

安娜微微点了下头。

“你就是努里·萨梅迪夫人?”男子用波斯语问道。

安娜的心顿时狂跳了起来。她曾和努里大吵了一架,努里威胁说要把她抓起来。难道这些人就是为此而来的吗?她又点了一下头,心里更加不安了。

这些人打量着她。在男人面前,女人应该双目下垂,恭顺而安静。但男人无须如此,尤其是革命卫队的人。他们可以随意挑逗女人,提出要求,要是那些要求得不到满足的话……想起那些传闻,她打了个寒噤。

另外两个男子中的一个上前一步,不怀好意地笑了笑。她将罩袍攥得更紧了——她再一次庆幸罩袍裹住了身子。如果在美国,她可以报警说有人擅闯民宅,但是在这儿,这些擅闯者就是警察!

“你丈夫……”他带着嘲弄的语气问道,“你知道他在哪儿吗?”

安娜摆摆头,垂下脑袋。哎呀,天哪!他们是来打人的吗?前几天曾听说有人在夜间遭革命卫队上门暴打了一顿。

“你肯定不知道他的行踪吗,姐妹?”

安娜偷偷瞄了一眼说话人。只见他沉着脸,笑意全无。

“你整夜都在家里?”

安娜点点头。她本来就不怎么出门,更不会独自外出。

男子眯起双眼,一脸怀疑。

“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

“你已经知道了。”

这些人总是说些不明不白的话,试探人的底线。安娜怒火中烧,但又不能表现出来。“不知道。”

“他死了,人们在附近的巷子里发现了他的尸体,是被刀捅死的。”

安娜倒抽一口凉气,脑海中犹如嵌入了一道钢闸门,把情感与思维分隔开来。她真希望此刻穿着波卡[4],这样就能把脸和身子都藏在里面。她攥紧拳头,张大了嘴,惊呼一声:“不可能!”

尽管最高领袖警告人们,男女之间不可有目光接触,但这些男子依然死死地盯着她。假如她是伊朗人,就可以大哭大叫,瘫倒在地,甚至可以昏厥过去;但她是美国人,而美国人向来不外露情感的。安娜对自己在此时此刻还能思考文化差异颇为吃惊。

她断断续续地吸了一口气。“不可能!”她撒谎道。“今晚他和铁哥们哈桑在一起。哈桑是革命卫队的,”她补充道,似乎这点让她有了底气。“他说过要晚些回家,因为——”

“我们已经通知了他的家人,他们很快就会来辨认尸体。”

他们这是演的哪一出啊?家人?我就是努里的家人呀!安娜心下想道。但她什么也没说;毕竟他们并未拆穿她的谎言。

说话的男子突然撞开门往屋里闯。

安娜感到背脊一阵发凉。“你们……要干什么?”

另一个队员跟着该男子从安娜身边挤过去,进了厨房。安娜刚动身要跟进去,第三个男子举着机关枪对她喊道:“停下,不准动!”

她只好站着不动。

厨房里先是传出一阵低语声,然后是一声胜利的大叫。

领头的男子从厨房返回,挥舞着一把切肉用的刀子。尽管安娜和努里只爱吃羊肉串和羊肉丸子,不大吃其他红肉,她还是从美国带了一套刀具来。看着这把刀,安娜想起了自己的家乡。

“只有五把了,还有一把呢?”那人问道。

安娜愣住了。“我不懂你的意思。”

他向机枪手点了一下头,后者推着安娜进了厨房。

“六个插槽,才五把刀。你还不懂?”

他说的没错。安娜转过去:“那把刀很久以前就不见了,我也不知在哪儿。”她咬着嘴唇。她也知道这个回答很牵强。他们听得出来。

男子嘴角现出一丝得意的微笑,似乎已知胜券在握。“你不知道,可我们知道,就在我们手里。这是凶器,你谋害了自己的丈夫。杀了他,你才能逃出伊朗,逃回美国。不过现在你可没法逃走了,你得死在伊朗,和你丈夫一样!”

注释:

[1]指伊朗伊斯兰革命:又称1979年革命;巴列维国王的君主立宪政体被推翻,伊朗精神领袖、最高宗教领袖霍梅尼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2]谢米兰:伊朗首都德黑兰北部的一个小镇。

[3]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1979年成立,具有陆海空三军编制,独立于伊朗正规军,直属于宗教领袖,装备最精良,而且“至少控制着三分之一的伊朗经济(珍妮特·塔瓦科利答译者问)”。

[4]波卡:某些国家里穆斯林女性穿的蒙面包头长衫。

同类推荐
  • 地警老国的运钞车

    地警老国的运钞车

    杨明,汉族,1967年生,从事文学创作多年,曾在《青年文学》《鸭绿江》《散文》《芒种》《今古传奇》《小说林》等多家杂志报刊发表小说散文百万余字。与人合作编剧的电视连续剧《乡村警察》曾在多家电视台播出并获得公安部金盾影视文学创作奖。现供职于沈阳铁路局沈阳客运段。一老国在村道上跑着,他跑得慌里慌张,连裤裆漏了也没察觉。他已经遥遥看见拉拉屯派出所的大门了,老国牙一咬,开始冲刺。老国正在村里出警,所长老平这么着急地派人叫他回来,不用说,肯定是工资和补贴的事有眉目了。
  • 流金岁月

    流金岁月

    芳芝嘴巴动了动,还是没吱声。她是不习惯反抗的,也是顺从惯了,但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云妈把宝春跟他们撇干净,好像她和苕货都成了罪魁祸首。她就不想想,是谁把她和苕货那东西扯在一起的。云妈一定以为当初是她芳芝勾引了叶汉明,所以借此惩罚她。可这一招也太狠了点,让她一直饱受煎熬,或许到老,到死。
  • 地下的辉煌

    地下的辉煌

    《地下的辉煌》是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系列中的一本,本书精选了作者的60篇小小说精品,同时收录了4篇作品评论和作者的1篇创作心得,并附上了作者的创作年表。本书广泛取材于社会现实生活,寓意深刻,给人回味无穷的阅读乐趣。
  • 复活

    复活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最重要的、最杰出的作品,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是歌颂人类富有同情心的最美丽的诗,给读者强大而深刻的震撼力。
  • 病儿父亲日记(2003—2006)

    病儿父亲日记(2003—2006)

    杭州儿保已经来过三次了,都是叫了别人的车带了儿子来。但哪一次都没这次这样沉重……前面两次都是感冒发热,而这次却是因为脸上的浮肿。其实从上周六就已经开始紧张和沉重了。
热门推荐
  • 晴天不下雨

    晴天不下雨

    毫无建树的寇晴子忽然从小员工直升为董事长的特助,受宠若惊之余发现这份美差其实苦不堪言。不仅要忍受董事长的各种怪癖,还需得随叫随到毫无怨言……奶奶神智清醒的时候最喜欢问我,“小苍,你什么时候给我找个孙媳妇啊?等得奶奶头发都白了。”很多女人对我投怀送抱,惯得我渐渐不懂得如何追求真正喜欢的那个女孩。我想过很多法子,每每事到临头便失了勇气,只能以董事长的姿态淡淡从她身边走过。
  • 美国黑人教育发展研究

    美国黑人教育发展研究

    在今天这样一个功利主义盛行、凡事都强调实用的社会里,学术研究也深受其苦、深受其害。有没有直接用途?能否直接为地方和国家经济建设服务,成为许多人判断一项学术研究是否有价值的惟一标准。因此,研究美国黑人教育史给人们带来的疑惑和惊讶可想而知,此书在申请立项资助时几经磨难的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幸亏最终有人慧眼识珠,我们才能读到这本倾注了作者近五年心血的力作。
  • 金玉奇缘:暴戾王爷的冷情妃

    金玉奇缘:暴戾王爷的冷情妃

    相亲失败遭雷劈,没天理!穿越成王府正妃,好运?娘家势弱,姬妾紧逼,王爷袖手旁观,且看她如何步步为营,训刁奴虐渣女勾住傲娇夫婿心,成为名副其实的当家主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破译金庸密码

    破译金庸密码

    《破译金庸密码》由刘再复、严家炎、胡文辉、潘耀明、查良楠和《看金庸》杂志联袂郑重推荐。全书由《金庸密码》和《我看金庸》两部分构成,前有两篇引言。作者运用历史和比较的分析法论证金庸作品人物故事的来龙去脉。观点精辟,见解独到。故事跌宕多姿,情节扣人心弦。将人物与事例相结合,归纳演绎。语言时而如祥云在天,时而如霹雳雷惊;对偶引用手法,如神来之笔;用典频出,字字珠玑。实在是金学领域难得一见的好书!
  • I Want to Go to School 为了那渴望的目光

    I Want to Go to School 为了那渴望的目光

    《为了渴望的目光》在取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和真实感人实例的基础上,对中国希望工程的20年历程进行了全景式扫描和总结,深刻地展现了希望工程20年来的丰硕成果。
  • 翎烟之恋

    翎烟之恋

    好不容易练满级的号居然被盗了!她的情缘大神,她的神兽坐骑,她的灵丹妙药啊!算了,毕竟……大不了再创一个。但谁来告诉她为什么这个号的运气这么好?小红手就算了,不过自己原号刷了几天几夜的boss,此号居然一下就刷出来了不公平啊~另外——那个一直跟在自己后面要求结情缘的,是脑子坏了还是咋地?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对他总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她幻觉了?“夫人吃干抹净后不想负责吗?”某男。“吃干抹净?什么时候的事情我怎么不知道?没有的事情我不认哦!”某女。“现在!”——欢迎入坑,文笔不好,人设会崩,要有心理准备,更新不定时。现在统统进坑吧!唔,读者交流群:667857928欢迎
  • 巷说百物语(全集)

    巷说百物语(全集)

    日本知名作家京极夏彦的妖怪小说代表作,其中《后巷说百物语》获第130届直木奖,《西巷说百物语》获第24届柴田炼三郎奖。巷说百物语系列文字典雅婉转、细腻妖娆,看似写怪力乱神,实则以鬼魅写人心。夏季夜晚,人们身穿青衣在暗室聚集,点燃一百支蜡烛,轮流讲述骇人怪谈,每讲完一则便吹灭一支蜡烛。相传,蜡烛全部熄灭时将引发异象,唤醒妖物。书生百介游历各藩国,收集妖怪传说。旅途中,他偶遇三名奇人:又市人情练达,极富魅力,人称“诈术师”;艺伎阿银妩媚婀娜,长袖善舞,精于操纵木偶;治平出身海盗,行事老辣,擅长乔装。百介开始卷入一连串鬼影绰约的怪事。他隐隐察觉,这些怪事都与三位新朋友紧密相关……
  • 四川文学(2016年第4期)

    四川文学(2016年第4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本书为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小结,书中涵括了1984到2011年流传于湖北的黄梅戏剧目。
  • 医学指归

    医学指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