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0200000006

第6章 白江口之战,中日海军的第一次对决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虽未分胜负,但极大地消耗了自己的国力,百姓不胜其苦,于是揭竿而起。隋朝最终被隋炀帝的表兄李渊夺得政权,建立了唐朝。而朝鲜半岛上的高句丽却自恃没有被隋朝灭国而目空一切。唐朝刚刚建立的时候,高句丽向皇帝纳表称臣,但唐高祖李渊并不愿意理睬。他说:“高句丽虽臣于隋,而终拒炀帝,何臣之为。朕务安人,何必受其臣。”裴矩、温彦博谏曰:“辽东本箕子封国,魏晋时故封内,不可不臣。中国与夷狄,犹太阳于列星,不可以降”。唐高祖李渊说:“高句丽当年也曾向隋朝称臣,可是最后还不是一样抗拒隋炀帝,这哪里是臣子该做的呢?”大臣裴矩、温彦博劝谏说:“辽东本来是商朝时皇子箕子的封地,魏晋以来一直是王朝的藩属,我们不能不把他们当作臣子看待。再说,我朝与四周的属国就像群星拱卫太阳一样,我大唐怎么能够跟他们平起平坐呢?”于是唐高祖命人去辽东旧战场,收埋战没隋朝将士的尸骨,平毁了高句丽人夸功耀武的景观。高句丽国国王高建武非常害怕,便下令修建了一道从东北部扶余直到西南海边,长达千里的城墙,以防备唐军的进攻。

后来,高句丽内部政变,东部大人盖苏文杀大臣一百多人,并入宫把高句丽王高建武也宰掉,“残其尸投诸沟”,立高建武的侄子高藏为傀儡王,自为莫离支(相当于摄政王)。

不久,高句丽、百济二国联合,大举进攻新罗,新罗向唐朝乞援。众臣商议,最后李绩(即徐懋功,原名徐世勣,李渊赐姓李。后因避李世民讳,改名李勣)力劝征辽。此次征伐高句丽,唐军总共攻克高句丽的玄菟、横山、盖牟、磨米、白岩、辽东、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座城,迁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加入唐朝户籍,共7万人。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御驾亲征,率陆军6万,水军4万,又召集新罗、契丹、奚等国联合发兵,进击高句丽。唐军初进克捷,攻克盖牟城(今辽宁盖州)、沙卑城(今辽宁瓦房店),并克陷辽东(今辽宁辽阳)坚城。不久,唐军又陷白崖城(今辽宁海城),向安市(今辽宁海城南)进发。高句丽大将高延寿等人率高句丽及靺鞨兵15万来救援,被唐太宗君臣设计大破。高延寿眼看失败便率众投降,膝行匍匐入辕门求请饶命。太宗怒喝:“后敢与天子战乎?”高延寿“惶汗不能对”。

高句丽举国震恐,坚壁清野,向后方紧缩战线。黄城(今辽宁辽阳)、银城(今辽宁铁岭)一带顿时空无一人。

贞观二十二年,太宗本准备集30万大军,以长孙无忌为大总管,一举击灭高句丽。不料,太宗因病驾崩,于是高句丽又逃过灭国一劫。

永徽六年(公元655年),新罗国向唐廷告状,说高句丽、百济、靺鞨连兵,攻取新罗30城。即位不久的唐高宗不想开战,便对高句丽下诏劝和,高句丽不听。在这种情况下,唐高宗于显庆五年(公元660年),派左卫大将军苏定方等人率13万唐军援助新罗。

苏定方大军从成山(今山东荣成)由海路出发,进军百济,船帆千里,随流东下,新罗武烈王闻讯即率军5万与唐军会师。联军在熊津口大破百济军,又克真都城,击灭百济军主力,“斩首万余级,拔其城”。百济王扶余义慈和太子扶余隆仓皇遁走,逃入北鄙小城躲避,后又被苏定方率唐军团团包围。而扶余义慈的次子扶余泰则趁父兄外逃,自立为王,率众固守百济都城。扶余义慈的嫡孙扶余文思对左右人讲:“现在国王、太子均在,王叔却自立为王,即使唐兵退去,我父子也会被王叔杀掉!”惶急之下,扶余文思率左右“缒城而出”,城内人见王太孙如此,也纷纷跟随,扶余泰连杀数人也无法阻止。无奈,扶余泰出降,百济都城告陷。很快,唐军又逮捕了百济王扶余义慈父子以及百济官员、富豪58人,全部押送长安。唐朝在百济设熊津、马韩等五个都督府,择其酋长管治。

灭百济后,唐朝大军回师中原,留下郎将刘仁愿率数千唐兵留守百济都城,并派左卫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赴任途中,王文度病死,朝廷便命令因获罪被免职的大将刘仁轨替代。

百济王扶余义慈的堂弟扶余福信本来已经降服唐军,但他看到唐军主力回国,萌生贼心,与一个叫道琛的和尚联手,在周留城聚百济旧民造反。同时,他派使者两次前往日本乞援,请求放还在日本做人质的百济王子扶余丰(日本称丰璋)。

百济的覆灭,对于日本来说,也是极其重大的损失。如果听任百济亡国,则日本在朝鲜半岛上的势力,将被全部清除。齐明七年(公元661年)正月,以日本国王亲征的形式,向百济发兵数万。日本国国王随军西征到九州,突然病逝。太子中大兄回京继位,史称天智天皇。八月,天智天皇另派阿昙比罗夫等为前将军,阿倍引田比罗夫等为后将军,统率全军开赴百济。九月,天智天皇派狭井槟榔等率军5000人乘坐170艘战船护送王子扶余丰,至百济边境,扶余福信等前来将王子扶余丰迎入周留城,即王位。不久百济“西部皆应”,纷纷据城造反,支持扶余丰。众军相聚,反而把唐军刘仁愿的留守军包围于百济城内。

唐高宗下诏,任刘仁轨代理带方州刺史,统王文度旧部与新罗军合势救援刘仁愿。唐、新联军一路厮杀战斗,一直杀向百济城。和尚道琛在熊津江边建两座巨大的兵垒,刘仁轨率众猛攻,百济军不敌,退保任孝城。

唐高宗在出兵百济获胜后,于龙朔元年(齐明七年三月改为此年号,公元661年)四月,遣仁雅相、苏定方率军进攻高句丽。高句丽与扶余福信联合,共同抵抗唐军。

高句丽唯恐鬼室福信兵败,使本国遭南北夹击,因而也派使者前往日本,敦促日军迅速开赴战场,与唐军作战。决心参战的日本政府,遂命令百济战场的日军立刻投入战斗。龙朔二年六月,日本前将军上毛野稚子等率军27000人进攻新罗,夺取沙鼻歧、奴江二城,使新罗与唐军的联系通道受到威胁。

这时整个的战争态势已非常微妙,朝鲜半岛形成南北两个战场。北方战场,高句丽与唐军基本形成了对峙的局面,由于地形限制的缘故,唐军的进展始终不大。南方战场由于日军的介入,战争的有利形势已经转向日军和百济军方面了。唐军兵源在南方得不到补充,虽然唐军与新罗的联军还未遭到挫折,但总体上已经开始居于守势。但是过了不久,百济大将扶余福信功高震主,不容于百济王扶余丰,扶余福信以谋反之罪被杀,百济国人心浮动,其战力受到极大的削弱。

龙朔三年八月初,听说日本援军将要到达,百济王率部分军队从周留城赶赴白江口(今锦江口)迎接。白江口是在朝鲜半岛上的熊津江(今韩国锦江)入海处形成的一条支流白村江的入海口。周留城则由百济王子及前期到达的日军联合守卫。这时,唐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率7000名援军与刘仁轨会师后,分兵两路进攻周留城。刘仁愿、孙仁师以及新罗王金法敏统帅陆军,从陆路进攻周留城。刘仁轨、杜爽率领唐水军和新罗海军从熊津进入白江口,溯江而上夹击周留城。

八月十三日,刘仁愿所率唐军逼近周留城外围。而百济军队尽管有日军相助,但因为士气低下,还是难以抵抗唐军的进攻。周留城周围的城池,逐一被唐军攻克,百济守军相继投降。但周留城外的任存城地势险要,为周留城的咽喉,百济守军拼死抵抗,唐军围攻十多天依旧不能攻克,所以,周留城内暂时安全。

在刘仁愿率军向周留城进军的同时,刘仁轨率唐和新罗海军驶向白江口,想要溯江北上夹攻周留城。当刘仁轨所率海军驶抵白江口时,与先期前来的日本海军相遇。“倭船千艘,停在白沙,百济精骑,岸上守船”。刘仁轨立刻下令布阵,唐军战船按命令列出战斗队形,严阵以待。

战前,我们先分析一下双方力量对比。

军士及战船数量对比:唐方13000人,战船170艘;日方42000人,战船1000余艘。唐方显然处于劣势。但是,除此之外,其他方面,日方均不占优势。

战船的造船技术及武器配置:唐初海军规模巨大,装备也很先进,为适应作战需要,唐初海军所配备的舰船按其用途分为若干类型。据杜佑《通典兵十三水平及水战具附》记载,当时军用舰船有六种类型:楼船、艨艟、斗舰、走舸、游艇和海鹘。

楼船是当时海军装备中最主要的作战船船,武器配备齐全。艨艟采用封闭型结构,外披装甲(生牛皮),造型小巧灵活,速度快,主要用于突袭、侦察、通讯联络。斗舰是梯级复式结构,水兵可以梯级排列迎敌,划船者则隐蔽于船内,通过棹孔划船,是当时海军主要的作战船只。走舸速度快,主要用于突袭和冲击,是海上进攻的利器。游艇主要用于指挥调度和军事侦察,机动性很强,造型一般不大。

海军除舰船外,还必须装备与之配套的兵器,否则也无法作战。按当时的技术,海军的主要兵器除常用的刀、剑、矛、枪、弓、弩外,还有绞车弩、拍竿和炮车及配套的箭、石等。

唐代造船技术十分先进。当时的船只已普遍采用钉接榫合法,而当时欧洲的船板连接办法还处在使用皮条绳索绑扎的阶段。如江苏如皋出土的唐代木船,船上共设9个舱,船底部采用3块木料榫合相接,两舷和船舱隔板以及船篷盖板均用铁钉钉合。1960年,江苏扬州施桥镇出土一艘唐代大型木船,船内有水密封舱壁,把船体内部分隔成许多部分。这种结构有效地保持了船的抗沉性,并成为中国木船建造的规范。这艘船的外板采用平接法,船内隔舱板及舱板枕木与左右两舷榫接,船舷由4根大木拼成,平排钉合……这种平接法与搭接法相比,具有连接处不易松动、脱落,船体光顺,减少阻力的优点,而且节省木材,减少船体自身重量。唐朝时期的木船从建造工艺和技术水平上讲都是很先进的,这种平接法一直沿用至今。

而当时日本的造船技术则要落后得多。据考证,日本当时的遣唐使船非常脆弱,船身前后拉力小,且多为单层船只,一旦触礁,或因巨浪而颠簸,便马上会从中间断开。遣唐使船应该是日本当时最先进的船只,尚且如此,其批量生产的战船技术水平便可想而知了。

唐初海军的编成及编制充分体现了当时的科技文化水平和合理性,因为它能充分发挥当时先进的装备、技术和人员的战斗力。唐初海军配备的舰船有大小多种,具体作战时,各种舰船的作用既有不同,又协调互补。“凡水战,以船舰大小为……以金鼓、旗幡为进退之节,其战则有楼船、斗舰、走舸、海鹘,其潜袭则有艨艟、游艇,其器则有拍竿为其用,利顺流以击之”。唐初,海军已有严格的条令:“船战,令曰:擂鼓一通,吏士皆严;再通,什伍皆就船,整持橹棹,战士各持兵器就船,各当其所,幢幡旗鼓各随将;所载船鼓三通鸣,大小战船以次发,左不得至右,右不得至左,前后不得易,违令者斩。”总之,唐初海军战船种类多,各舰行动协调,训练有素,阵位清楚;战船所载人员也按其职责分为将吏、战士和什伍,大家职责明确、配置严谨、纪律严明。

反观日军,1000艘战船蜂拥而上,海战中毫无章法。于是乎,胜败立判。

八月二十七日上午,日军战船首先开战,冲向唐朝海军阵营。由于唐军船高舰坚,利于防守,日军船小不利于攻坚,双方战船一接触,日军立刻处于劣势。日军统帅慌忙下令将战船撤回本队,他们商议说:“只要我们奋力冲锋,唐军自然就会败退。”于是日军将领各领一队战船,争先恐后、毫无次序地冲向早已列成阵势的唐海军。其实,日军的战法恰好落入唐军的圈套。刘仁轨见日军军旅不整,蜂拥而至,便指挥船队变换阵形,分为左右两队,将日军围在阵中。日军被围,舰只相互碰撞无法回旋,士兵大乱。日军指挥朴市田来津“仰天而誓,切齿而衅”,奋勇击杀,直至战死,但亦无力挽回战局。不过片刻之间,日军战败,落水而死者不计其数。《新唐书》记载:唐军与倭军海战,“四战皆克,焚四百船,海水为丹”。百济王本来在岸上守卫,见到日军失败,乘乱军之际,逃往高句丽。

唐海军白江口大捷的消息传到周留城,守城的百济王子余忠、胜忠等率守军投降。随即,日本陆军连忙从周留城及其他地区撤离。

白江口之战奠定了七世纪以来东北亚地区的基本格局。百济的灭亡使高句丽失去了南面的屏障,5年后的668年,唐朝和新罗的联军灭掉了高句丽。大唐帝国开始了对朝鲜半岛的统治,因而对唐来讲,白江口之战是大唐经略东北和朝鲜半岛的第一个里程碑。对新罗来讲,白江口之战奠定了它统一朝鲜半岛的基础,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对日本来讲,白江口一战使得它的势力彻底被逐出了朝鲜半岛,使其感受了自己落后的社会形态和唐朝先进的政治、军事、文化之间的差距。之后,日本接连派遣唐使赴华,对唐朝的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将唐朝的律令制度、学术文化陆续传入本国,客观上促进了日本的进步和发展。

同类推荐
  • 重炮狙击

    重炮狙击

    平板可变重炮,V信更强于电台。林成语正想为抗战添砖加瓦,却发现事情远非那么简单。一个疯子带来的一场异变,将带着整个世界走向崩溃。只有他可以阻止这一切。
  • 运河天地之运河武工队

    运河天地之运河武工队

    1942年,苏运昌奉冀东军分区之命,回到日伪严密防范的通县、香河和武清等地组建敌后武工队的工作,在通县,与日伪集团进行了严酷而激烈的交锋,最终建起了纵横三县的运河武工队。
  • 爆笑舰炮手

    爆笑舰炮手

    新书《破晓之曙光军团》已上传,请大家继续支持我来了以后,我的兄弟们告诉我:船上的肉明显不够吃了。120来的次数明显变多了。干活时间明显变长了。心脏承受能力明显增强了。脸皮明显变厚了。船上发的饮料不见踪影了。甚至连老鼠都不光顾我们班了。讲道理,这些事情不应该怪我啊,我只是一个普通的200快300来斤的海军战士而已。真的,我超级普通的!老群满了,新群868266643,作者君帅的天崩地裂,欢迎各位进群讨论。
  • 特种兵王

    特种兵王

    炊事班的兵,崛起成为特种兵王。成就步兵巅峰,王牌利刃!
  • 子午谷

    子午谷

    本书分军事环境;军事组织;兵事战役;中央红军在瓦窑堡的军事活动;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勤工作;兵役;民从武装等11章。
热门推荐
  • 御妖成奴:第一神兽魔妃

    御妖成奴:第一神兽魔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顶级的金牌杀手,却因妹妹的妒忌陷害穿越到古境之边的神武大陆。某天她发现了一个惊天的大阴谋,原来她是天帝的私生女,冲破重重困难收服五大神兽,仰仗着魔尊对她的宠爱,为所欲为。旁人的嫉妒,她不理会。旁人的陷害,她当玩游戏,见招拆招。月黑风高的夜,他把轻抬起她的下巴,魅惑的说:“爱妃,现在暖床送儿子哦!”“儿子么?我不稀罕,我稀罕女儿,所以,我还是去找别人滚床单好了。”某女挥挥手,想要逃离,却被他一把拉入怀里,狠狠的吻。看来他平时真的太宠她了,才会让她如此张狂,烛火熄灭,长夜漫漫,让他来教教这女人该如何全心全意的爱一个人。
  • 狩魔领主

    狩魔领主

    这是一个技术宅拯救世界的故事。因沉溺游戏而疏远现实生活的宅男罗迪,是《裂土》中最具名气的游侠之一。然而一次穿越,却让他意外的进入了游戏世界,并回到了开服前两年这个微妙的历史节点上。覆灭的国家仍旧维系,心爱的女人尚未死于兽人的战火。亡灵的阴影还在边境徘徊,贵族们虚伪的面具还未摘下。在这一切尚未发生之际,罗迪发现自己所能做的,就是紧握手中弓与箭,望着尚未因灾难而分崩离析的土地,走上注定成为史诗的征途…
  • 凤天婉华

    凤天婉华

    没有任何主角光环和特殊技能的温婉同学意外加入了穿越大潮,成为了一个小国公主,而且亲妈是王后,同胞哥哥是太子,穿越后的日子过得简直不要太舒心!然而,温婉发现她成年后是需要联姻的,那这是不是意味着她要宫斗!?她一个只看过几部宫斗剧的什么也不会的人,能斗得过人家?于是,我们的婉公主开始了勤奋好学之路。先是跟着她便宜父王情敌——鬼医,学医学毒,差点把她父王气死。又跟着她师兄学习武功,这次又差点自己被人给拐跑了。最后什么都学会后,不想再去联姻,开始积极的反抗命运,但是一切真能如她所愿吗?阅读提示:本文有些慢热,无论是情节发展还是感情发展。宫斗情节并不多,而且得等到小说中期
  • 无极往生门

    无极往生门

    异域大陆,仙道飘渺……中州世界,侯爷失踪,是偶然,还是命运?筑基结丹,问道天机;看十方血海,尽是魔影。上古六派,裂天弟子,参通天战诀,修战神金身,遍碧落黄泉,试问何处是长生……
  • 屋顶上的猫大人

    屋顶上的猫大人

    本书由十三篇关于猫的小说组成,包括马克·吐温的《迪克·贝克和他的猫》、爱伦·坡的《黑猫》、巴尔扎克的《一只英国猫的苦恼》等。
  • 代价

    代价

    王一鸣睡前有个习惯,那就是上床后总要找本书看一看,只要看一会书,眼皮犯困了,书一丢,倒头便能入睡。林小芳很佩服他这种睡觉的能力,简直是羡慕嫉妒恨,因为她自己总是需要很长时间的预热才能入睡。这天睡觉前,王一鸣像往常一样,拿起《意林》正准备看,床头柜上的手机就发出了“呜呜呜”的震动声。王一鸣瞥了一眼手机,又听了听动静,确定林小芳正在洗漱,这才拿起手机。王一鸣上床后最怕有短信。有一次,他洗完澡出来,看到林小芳正在翻看他的手机,就色厉而内荏地光火起来:“你怎么这么没素质呀,还人民教师,灵魂工程师呢,偷看人隐私”。
  • 成都姑娘(全集)

    成都姑娘(全集)

    本书为新都市情感长篇,分上下两部,讲述一对成都姑娘陶氏姐妹,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上部《雏菊逃亡》以九寨沟旅游为线索展开,在风景如画的山水间发生的故事。下部《亚白领的歌声》则以白领一组的生活工作为背景,讲述那些新结识朋友们的故事,作品表现的那些小人物悲欢离合的生活经历,就如同昨日发生在身边,亲切而发人深省。本书为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
  • 残情王爷的契约新娘

    残情王爷的契约新娘

    ★★★大婚当晚,他无情冷血地羞辱她。婚后第二天,就纳了十多房小妾,算是给她“新婚”的见面礼。她是他指腹为婚的未婚妻。为了病母的心愿,她牺牲了自己的清白,委身与他。可他竟然狠心地避她堕胎,恨她入骨!病重岳母要求见他一面,他居然以此要挟,避她签下“产后自动离开”的休妻契约。他惩罚她,不管她身怀有孕,将王府内所有粗重的活都交给她做,让她沦为下女一样的活着。别的女人欺负她,差点害她流产,他都置之不理。面对他的诸多刁难,她无怨无悔地承受。只期待有一天,他能发现她的存在,并不这么令他厌恶。他以为,她是那种贪慕虚荣的女人,其实真相却不是这样——是他,早已忘却了当日马下的女子。她从一个目不认丁的平民女子,变成了才情了得的倾城王妃。可他居然对她说“这些根本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他并不爱她吧?包括,不爱她生的孩子。所以,他可以在别人诬陷她的时候,他可以轻易地选择怀疑她……
  • 浮游叙

    浮游叙

    《浮游叙》不像是一本书,更像是一场华丽的冒险。在蓝老师的笔触下,我们跟着姚小双一起冒险,从月光城堡到小人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与他们经历各种传奇。
  • 黄金之声

    黄金之声

    进入新疆的第一站,就是哈密。王洛宾和哈密,亦结下了不解之缘。一九四九年,王洛宾随着王震部队进入新疆,在哈密的一个小巷子中,一个女人推开门朝路上泼水,溅在了他的毡靴上。女人羞得没有道歉,慌慌张张关上了门。这一场景激发了王洛宾的创作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