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8700000003

第3章 立志是走向成功的基础

所谓志,古人解释为“心之所至,心之所向”。古往今来的学者,皆十分重视立志,王阳明尤其重视立志。在他看来,一个人如果胸无大志,即使有伟大的举动也称不上是伟人;如果一个人立志要学习圣贤的心性修养,则迟早会达到圣贤的境界。如果每个人都能确定人生的方向,并在这个方向上坚持走下去,必将获得幸福和成功。

心之所想,力之所及

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

王阳明作为宋明理学中“心学”的创始者,强调个人的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他认为,只要心中不忘存天理,就是立志。不忘记这一点,久而久之心自然会凝聚在天理上,就像道家所说的“把凡胎修炼成圣胎”。如此将天理时刻铭记于心,逐渐达到宏大神圣的境界,也是从心中最初的意念不断坚持并发展下去。

“心之所想”虽然只是停留在脑海中的意识,看似虚无缥缈,却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王阳明所言的“念念存天理”,就是用我们的意念影响我们的思维。当心存念想时,就能做到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倘若心无所思,则难以排除杂念,陷入胡思乱想之中。

“心之所想”的力量远不止于此。在奋力追求成功的人生道路上,“想”成功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缺少这份“心之所想”的动力,抑或受外界干扰而无法将之坚持到底,则难以发挥自身潜在的能力,难以超越自我,挑战极限。

明朝后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最灿烂辉煌的一段时间,此时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地理学家——徐霞客。

徐霞客自幼聪明好学,喜欢读历史、地理、游记之类的书籍,立志成人之后遍游国家的大好河山。

但是父亲去世后,老母无人照顾,徐霞客的游览计划无法实现,终日闷闷不乐。母亲看出了他的心思,对他说:“男儿志在四方,哪能为我留在家里。”母亲的支持,坚定了徐霞客远游的决心。

徐霞客有了勇气和力量,便辞别母亲开始游历。他先后游历了太湖、洞庭湖、天台山、雁荡山、泰山、武夷山、五台山、恒山等名胜,并且记录下了各地的奇风异俗和游历中的惊险经历。

几年后,徐母去世,徐霞客便把全部精力放在游历考察事业上。他跋山涉水,到过许多人迹罕至的地方,攀登悬崖峭壁,考察奇峰异洞。

在湖南茶陵,徐霞客听说这里有个深不可测的麻叶洞,便决心去探访。可当地人说洞里有神龙和妖精,没有法术的人不能进去。刚走到洞口,向导得知徐霞客不会法术,就吓跑了。徐霞客毫不动摇,独自手持火把进洞探险。当他游完岩洞出来的时候,等候在洞外的当地群众纷纷向他鞠躬跪拜,将他看成是有大法术的神人。

徐霞客白天考察,晚上就借着篝火记录当天的见闻。30多年中,他走遍大江南北,对曾走过的地方的地理、地质、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并用日记体裁进行详细、科学的记录。徐霞客死后,由他人整理成闻名世界的《徐霞客游记》。

很多人都心有所想,却很少有人为了愿望而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也很少有人为了一个目标而坚定地执行下去,因为总是会有来自外界各种各样的干扰。我们每个人都向往成功,但是心有所想的同时还要排除外界的干扰,要在心里不断地提醒自己,不断地朝着目标前进。虽然当我们想着“下次考试提高20分”“一个月减肥10公斤”“毕业后就要买房”的时候,自己都不太相信,因为这些都是身边无数人没能实现的目标。倘若就这样气馁了,放弃了,那我们距离成功将越来越遥远。

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心之所想,清楚地告诉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为之努力奋斗。只有时刻保持这种“想要”的念头,才能彻底抛开所有阻挠它实现的因素。最后,我们会发现,所有的“我想”,都变成了“我要”“我一定”。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未必就是我们无法做到的事情。大胆地坚持心之所想,方知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不要在“心想事成”之前放弃最初的念想。成功不仅需要奋力拼搏,更需要一份坚持不懈的动力支持。坚持心之所想,最终将成为力之所及。

坚持梦想,在困境中拼搏

“事天”虽与天为二,已自见得个天在面前;“俟命”便是未曾见面,在此等候相似。此便是初学立心之始,有个困勉的意在。

人生可以随时开始,即使生命只剩下24小时。一个人只要还能思考,还心存梦想,就一定可以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

在逆境面前,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观点和态度。软弱者将逆境视为生存的炼狱、前途的深渊;强者视逆境为人生的良师、前进的阶梯。实际上,逆境具有双重性,似激流澎湃,既可溺人殒命,也能济舟远航。能否战胜逆境勇往直前,就看个人如何去认识和把握。

一个有志之士,在面对外界的诱惑纷扰时,不管外面桃飘与柳飞,只咬定自己心中的梦想,如此才不至于随波逐流、摇摆不定,把生活搅成一团乱麻。

鲁定公十三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不得不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也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二年,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3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又回到卫国,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孔子用他颠沛流离的后半生证明了自己的匹夫之志。他在周游列国时年事已高,几次到了穷途末路,但他只是坚持奔走,如同那位追赶太阳的夸父。

生活中不乏灰心丧气、意志消沉之人,遇到困难就选择逃避,甚至用结束自己的生命来摆脱厄运的打击。事实证明,死并不能解决问题,只能毁灭一段原本充满希望的人生。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低谷,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困难与挑战。其实,一时的消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消沉中不能自拔。想要走出人生的低谷,就必须在任何时候都心存梦想,哪怕穷途末路,哪怕前路坎坷,只要心中的梦想还在,人生就充满希望。

在人生的道路上,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心中对梦想的渴望,是我们咬紧牙关坚持熬过最艰难的时刻的原动力。无论是渴望与家人团聚,还是创造辉煌的业绩,抑或一个彼此相爱的伴侣,再微不足道的渴望,都足以在死亡面前维持一段顽强的生命,更不要说是人生的低谷了。只有能够紧紧抓住梦想的人,才能在绝境中拥有坚持下去的动力。很多人就是攥不紧心中的梦想,在即将拥抱成功的时候,经不起现实的打击,最终与成功擦肩而过。

心存梦想,给人生一个希望,我们将活得生机勃勃,激昂澎湃。虽然生命是有限的,但梦想却是无限的。人生就是不断重新开始的过程,随时都可以有新的开始。只要我们坚持心中的梦想,我们的人生就充满希望。

不要盲目崇拜偶像

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今既不得于心,安可狃于旧闻,不求是当?就如朱子亦尊信程子。至其不得于心处,亦何尝苟从?

王阳明反对人们过于崇拜圣人的行为,认为这样容易禁锢自己的头脑,在“因循旧说”中丧失自我思考的能力。

崇拜圣人,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偶像崇拜”。偶像崇拜自古有之,偶像的含义因时代的变迁而有所不同。就中国传统的儒学思想而言,更多的是比喻人们心目中具有某种神秘力量的象征物。这种象征物,既可以是塑造成形的佛像,也可以是活生生的人物。就其本质而言,偶像具有供人仿效、提供精神力量的积极作用。然而,它也可能导致崇拜者自主意识的迷失。

我们崇拜偶像是为了给自己树立一个榜样,从而完善自我。被视为偶像之人,他们以自身的成就为世人树立了榜样,并非要压倒众人而独占鳌头,而是希望后继之人大胆超越,有所创新。若在偶像崇拜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盲目模仿他人,将永远活在偶像的阴影之中。

王阳明所言“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指出圣人与天地万物、芸芸众生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要是适合自己的,都可以为我所用。因此,对于心中崇拜的偶像,我们可以借鉴其思想,却不应盲目迷信他们。盲目的偶像崇拜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而有所选择、取其精华的偶像崇拜,才能铺平成功的人生之路,激发出于后世有益的人生智慧。这一点,几百年前的丹霞禅师就已参透。

一个寒冷的冬天,丹霞禅师云游到洛阳。一日,天空突然下起鹅毛大雪,丹霞禅师便走进附近的惠林寺避寒。天气实在太冷,丹霞禅师看到佛殿上供着很多木佛像,佛像前还供着香火。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拿起一个木佛像,将其点燃,生火取暖。

正在这时候,寺庙里的住持回来了。看到丹霞禅师在烧佛像,主持又惊又怒,立即大声斥责道:“你这个和尚,疯了吗?竟然敢烧佛像!”

丹霞禅师用木杖拨了拨灰烬,慢条斯理地说道:“我想烧了这木佛像之后,取它的舍利子。”

住持大怒:“果真是个疯和尚,木佛像怎么会有舍利子?”

丹霞禅师淡淡一笑,平静地说:“你也知道木佛像没有舍利子,那就让我再拿几个木佛像来烧吧!我实在太冷了!”

丹霞禅师对佛祖的尊敬不亚于寺庙的住持,却不因佛经的智慧而畏惧眼前的木佛像,敢于在寒冷的冬天用其生火取暖,适时地物尽其用,正是超越偶像的表现。

诚然,每个人的心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几位令自己无比佩服、无比崇拜的偶像。在树立人生志向的时候,多以偶像为目标,为人处世以偶像的作风为参照。这往往容易忽略真正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要知道偶像所具备的不一定都适合自己,盲目模仿只会适得其反。

王阳明“格竹子”失败的事件就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他崇拜朱熹,认真钻研朱子学说的同时,还仿照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理论“格竹”,结果没有悟出竹子的道理,反而落得一身病痛。这次体验让王阳明对朱子学说产生了疑惑,为他走上自己的学术探索之路打下了基础。

因此,对于圣人、偶像,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欣赏、借鉴,以其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激发前进的斗志,实现智慧的解脱。绝不能过分地崇拜圣人,使自己的思想、行动及丰富的创造力受到束缚,最终成为圣人思想下的心灵奴隶。

好高骛远是大忌

后儒不明圣学,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体认扩充,却去求知其所不知,求能其所不能,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纣心地,动辄要做尧、舜事业,如何做得?

在王阳明看来,后世儒生大多不明白圣人的学说,不知道在自己内心的良知良能上去体察扩充,反而去追求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去做自己不能做、做不好的事情,一味地好高骛远、爱慕虚荣。这就好像一个人不知道自己有桀、纣的心地,却动不动就想要做尧、舜的事业,这怎么可能呢?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一年到头忙忙碌碌直到老死,却不知道干了什么,这样的人真是可怜啊!

这其实是在告诫人们要有自知之明,在确立人生方向时不好高骛远,而要量力而行,才不至于招致失败。

许多人在确定人生志向时好高骛远,给自己定了异常远大、不切实际的目标,这不仅违反自然规律,而且寸步难行,最后只会使自己失望,加深挫折感而已。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极限,超过极限的事,是难以做成的。

在一座深山中有一座千年古刹,有一位高僧隐居在此。有些人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有的人想求高僧指点迷津,有的人想向高僧学一些武功。

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高僧正从山谷里挑水回来。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

按他们的想象,高僧应该能够挑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

他们不解地问:“大师,这是什么道理?”

高僧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适得其反。”众人越发不解。高僧从他们中拉了一个人,让他重新从山谷里打了两满桶水。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洒了,那人的膝盖也摔破了。

“水洒了,岂不是还得回头重新打水吗?膝盖破了,走路艰难,岂不是比刚才挑得更少吗?”高僧说。

“那么大师,请问具体挑多少,怎么估计呢?”

高僧笑道:“你们看这个桶。”

众人望去,桶里画了一条线。

高僧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还需要画一条线,挑的次数多了,就不用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是少。这条线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众人又问:“那么底线应该定多低呢?”

高僧说:“一般来说,越低越好。因为低的目标容易实现,人不容易受到挫伤,相反会培养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循序渐进,自然会挑得更多、挑得更稳。”

生活中,有许多人都像上文中那个打了两满桶水的人一样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很难达到目的。道理固然简单明了,但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地理解和贯彻到自己的行动中去。只因大多数人都希望成为不平凡的人,梦想成功,才华获得赏识,能力获得肯定,拥有名誉、地位、财富。遗憾的是,真正能做到的人,总是少数。因为,大多数人不能量力而行,总是在经意或不经意之间陷进了好高骛远的泥潭里。

很多时候,量力而行不仅需要量己之力,还要量时势之力。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也就是说人人都有成为英雄的潜质,但如果没有能够将人的能力推向极限,甚至是超出极限的环境,英雄也只是一个凡人。如果汉高祖刘邦不是生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如果不是因为押送徒役去骊山的途中大多徒役逃散,刘邦也不会被逼起义,并最终打败项羽成立汉朝。要知道,在刘邦起义反秦前,人们都认为刘邦没有大志,不能从事商业,也不能下地干活,实在是十分普通的小人物。和刘邦相比,项羽可谓能力超强,却最终因未能抓住时机而战败自刎。由此可见,一个人的能力再强,如果他不懂得顺应时势做出改变,终究成不了英雄。

人生如秤,对自己的评价轻了容易自卑,重了则容易自大;只有把握准确,才能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感知自我,完善自我。因此,我们在确定人生方向的时候,要时刻掂量自己,时刻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几斤几两,有几分力量,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德行和力量,不可以好高骛远。量力而行,才能选对方向,获得成功。

人贵有自知之明

后儒不明圣学,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体认扩充,却去求知其所不知,求能其所不能,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纣心地,动辄要做尧、舜事业,如何做得?

人贵有自知之明,但自知的获得,又谈何容易!只有经历暴风骤雨的洗礼,雪压霜欺的磨砺,在无数次地跌倒中爬起,才能够找到真实的自我,正确面对自己的对与错、美与丑、善与恶,从内心做到不怨天尤人,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再通过不断修补与完善,向更加完美的人生靠近。可见,自知之明的“贵”字来得何其不易!

自以为自知同真正自知不同。自以为了解自己是大多数人容易犯的毛病,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少之又少。自知无知才求知,自知无畏才拼搏。倘若连自己擅长什么、欠缺什么都不知道,又何谈奋力拼搏、努力改进呢?因此,有人说自知之明是比才能更罕见、更优美、更珍奇的东西,它总是在无边的黑夜中熠熠生光,为不同的人生指引正确的方向。有了自知之明,才能在深浅之间权宜做人。

理发师有一把刮脸刀,它不仅十分漂亮,而且工作出色。有一段时间,理发师因事外出,理发店里没有顾客光顾了,刮脸刀闲得无聊,突然想要出去见见世面,并在众人面前展示一下自己。

刮脸刀刚迈出门槛,太阳光射进来,在它的刀刃上闪出耀眼的光芒。它非常得意,觉得自己实在是了不起。

经历了如此壮丽的场面,刮脸刀已经不愿意再回到理发店去为理发师服务了。“那破旧的小小理发店,怎能配得上我这锋利的刀刃呢?我得找个僻静的角落躲藏起来,让那个讨厌的理发师再也找不到我。”

从此,理发师再也见不到这把刮脸刀的踪影了。

几个月过去,多雨的季节来临了。躲藏已久的刮脸刀决定出来透透气,却没想到在它跳出刀鞘时被雨水浸得锈迹斑斑了。

刮脸刀知道自己错了,它悔恨地痛哭:“我为什么忍受不住诱惑呢?善良的理发师照顾我、保养我,他曾为我的劳动充满自豪!可现在,一切都失去了,我的刀锋生出令人厌恶的锈斑。”

一把刮脸刀反映出了缺乏自知之明的特征与命运。

有自知之明才能让我们明晓得失、看清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王阳明说,不知道从自己内心的良知良能上去体认扩充,却去强求他所不能知道的事,强求他所不能做到的事,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道自己是桀、纣心地,又如何能成就像尧、舜那样的事业呢?

人生的旅途有千百条路,是选择距离较远的平坦大道,还是近在咫尺的崎岖山路,因人而异。“成名成家”固然风光,但绝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实现,“心想事成”有时候不过是美好的愿望罢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平淡快乐的生活比忧国忧民的功成名就更有意义。无论是能力上还是思想上的力所不及,都有可能陷入理想与现实之间那道永远不可逾越的鸿沟。自知之明的可贵之处,便在于它能指导人们量力而行,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欲成大事先立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王阳明作为一代大儒,对立志与人生的关系,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说:“一个人若是想做出一番事业,首先要立志,否则就会一事无成。即便是各种工匠技艺,也都是要靠着坚定的意志才能学成的。”

人们常说,一个人的理想往往决定了他的高度。燕雀焉知鸿鹄之志,鸿鹄是要像大鹏那样展翅翱翔于九天之高,尽收天下于眼中的;而燕雀没有那么远大的理想,自然对能够触及榆树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有了高远的志向,成就事业就有了可能,所以立志是十分重要的。王阳明能成为一位洞悉心灵奥秘、响彻古今中外的心学大师,正是在其志向的引领下才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即便后来受到种种磨难,他也没有放弃。不只是王阳明,古往今来,每个有所成就的人都是立下远大的志向,告诉自己要去哪里,然后才向着目标努力奋斗的。

班超是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和外交家,他从小胸怀大志,不拘小节。汉明帝永平五年(62年),班超因哥哥被聘为校书郎,而随同母亲一起来到洛阳。因为他写得一手好字,便受官府的雇用,抄写文书,以此谋生。为了将这份工作做好,班超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晚上很晚才睡。

当时,北方的匈奴时常侵犯汉朝边境,班超特别愤慨;同时,他又看到西域各国与汉朝的交往已断绝了50多年,心中非常忧虑。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写着写着,觉得这份工作实在无聊,想到自己远大的志向,忍不住站起来,将笔狠狠地掷在地上说:“大丈夫即便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也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为国家做贡献,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周围的人听了这话都笑他,班超回应说:“凡夫俗子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怀呢?”于是,他决定“投笔从戎”,去干一番大事业。

后来,他成为一名将领,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取得胜利。接着,朝廷采取他的建议,派他带着数十人出使西域,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他也因此成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外交家,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班超投笔从戎,建立了千秋功业,正因为他没有满足于抄抄写写,安稳度日。他把自己的境界和志向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才做出了名垂青史的成就。可见,有明确的人生志向对一个人来说是何等重要。

王阳明认为“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亦何所底乎?”北宋哲学家程颢说:“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宋代文学家苏轼也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法国古典作家拉罗什富科曾说:“一个人如果胸无大志,即使有壮丽的举动也称不上伟人。”英国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斯也说过:“人若有志,万事可为。”由此可见,古今中外的成大事者都十分推崇志向对人生的引导作用。人生非常短暂,如果你不想虚度光阴,想让自己的人生富有意义,就必须要立志,而且还要早立志、立大志。

同类推荐
  • 气场:气场决定成败 气场改变人生

    气场:气场决定成败 气场改变人生

    本书内容包括:做你自己,才能有自己的气场;王者心态诞生王者气场;让气场步步飙升的心灵拓展术;气场圈决定人脉圈;气场力等于影响力、气场富了,你就富了;,拥抱成功人生等。
  • 低调做人的哲学

    低调做人的哲学

    低调做人不仅是一种境界,一种风范,更是一种哲学。一个人不管取得了多大的成功,不管名有多显、位有多高、财有多丰,在这个纷繁芜杂的社会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低调”这一哲学思想的启示。清代著名商人胡雪岩就曾这样告诫他的儿子:“树大招风,低调做人。”可见,低调做人不单是普通人的处世原则,更是成功者的做人训条。古人亦有云:“地低成海,人低成王。”生活需要低调,为人处世更不可不“低调”,低调代表着成熟和理性。低调的人,往往是人群中的不凡之人,也是最后的强者。唯有低调的人才能够在现如今的世态纷扰之中坚持淡定从容的志趣,以平和乐观的心态来面对风云莫测的人生。
  • 健全习惯(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健全习惯(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哈佛情商提升课

    哈佛情商提升课

    无论是在一切快速膨胀、充满喧闹与张扬的时代,还是在经济退潮、繁华落尽只剩孤独的时代,我们最需要的,都是情商。它让你看清自己,发展自己理解他人,有益于他人,在自我与社会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
  • 三十岁左右决定男人一生

    三十岁左右决定男人一生

    30岁左右的男人,你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成熟;你可以没有地位,但不可以没有品位;你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
热门推荐
  • 栖云真人王志谨盘山语录

    栖云真人王志谨盘山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娘子视财如命

    娘子视财如命

    只要是钱,通通要!!只要是美男,通通要!!她左手钱袋子,右手金算盘,身后是一帮极品美男!小小十岁女娃,敛财敛色堪称一流!人称江南第一钱袋子色女郎!人见人嚎,鬼见鬼跳墙!见他还有三分姿色,捡了勉强放进收藏,没想到,脏兮兮的乞丐洗干净了竟是天仙下凡!嘿嘿,美男,美男,又能看来又能赚但她却偏偏破天荒不让这极品佳人抛头露面,养在家里吃闲饭!既然是赔钱货,那就……那就对他上下其手,浑水摸鱼吃豆腐……、
  • 明伦汇编皇极典君道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君道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治期篇

    治期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白菜爱萝卜头

    小白菜爱萝卜头

    傻冒而又执着的白领楚云飞在公司里是出了名的钻石王老五,却在偶然中邂逅了温柔而又刁蛮的美女舒月眉。一向与美女绝缘的楚云飞原本以为有美女垂青已是三生有幸,岂料她竟霸道地把行李搬进他家,美女要和我同居?匪异所思的同居生活开始了,接二连三的生活小磨擦惹出不少笑话,也让人感动得泪流满面……“萝卜头”楚云飞爱着“小白菜”舒月眉,为了心中的天使他毅然从别人胯下钻过……淡淡的温馨与甜蜜,构成了一曲荡气回肠的爱情佳话。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清晰、健康气息,搅动了每个人心底尘封已久的爱情向往……
  • 心理曹操

    心理曹操

    三国不仅仅是一段历史,而是千百年来投注了中国人道德偏好,价值判断的一个心灵样本。用社会心理学的手术刀解剖三国英雄曹操,就有了此书。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三国人物文化基因与行为基因,读懂了他们,就认清了你自己,也就认清了你身边的中国人。
  • 重生之又呆又悍的女汉纸

    重生之又呆又悍的女汉纸

    【碎碎念:还是一篇温馨的宠文…】果尔是个圆溜溜的萌妹子。研究生导师评价:这个同学,是这个浮华是世界里一个难得的实心眼的孩子!果尔自我介绍:大智若愚!就是这样一个外表软乎、内力有点小自恋的妹子有着“伟大”的梦想:一:民族团结!二:国家统一!!三:世界和平!!!四:顿顿有肉!!!!重生在五年后,果尔仍以此为方针,过着平淡但不平庸的小日子。在务实之风吹向大地后,果尔终在意识到此四项基本方针的遥远,于是脚踏实地地重新制备了八项基本原则。一:顿顿有肉,多吃菜!二:民族团结从家庭团结做起!!…N年以后:书房:某“冷男”对“面瘫儿”传授追女秘诀:相中了,那就拽着不放,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地把人给拨拉到身边时刻看着,距离产生美什么的——都是扯淡!
  • 痴情王爷娇媚妃

    痴情王爷娇媚妃

    她,一名现代女子,奇妙的穿越之旅,让她遇上不一样的他。顾容吏远,大顾国的王爷,生得呆傻,像一个孩子那样对生活充满希望。司徒仪珊,一个充满智慧而且知性的女孩,被无数的人所喜欢着。因为一场政治婚姻,她被强行的嫁给了顾容吏远,成为了他的妻子。在后来的相处之中,两人感情渐渐产生,但是,一场政治风波却是将两人席卷。这一切,阻碍着两人的感情,为了捍卫他们的未来,他们执意相守,但迎来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演论

    天演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龙魔记

    龙魔记

    格斗士唐龙,比赛中遭人暗算,灵魂穿越到了异界。以兽之武脉修习上古武道,却引来杀身之祸。唐龙奋起反击,从此踏上修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