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91400000002

第2章 引起别人的交谈兴致

那些能说会道、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的人,往往在与对方接触的一瞬间,就能找到双方感兴趣的话题,从而引发交谈的兴致。

钓鱼要用鱼饵

著名口才大师卡耐基说:“虽然你喜欢吃香蕉、三明治,但是你不能用这些东西去钓鱼,因为鱼并不喜欢它们。你想钓到鱼,必须下鱼饵才行。”聪明的人在说服别人的时候,懂得迎合别人的嗜好,说对方想听的,而不是只关注自己想说的,这样能让对方感觉到受重视、受尊重。

作为《新说法》的主持人,李黎和节目一起在不断求索。《新说法》从一板一眼地讲法治事件,到如今更多关注老百姓的感人故事,以期能打动观众。而李黎,一开始栏目给他的定位是说书人,讲法治故事,谴责别人的占多数。那时看多了丑恶,李黎说自己也有点麻木了,整天一副说教的面孔,真就以为自己代表着正义。可是,这样的节目,这样的主持人,不是老百姓想看的,李黎也在反思。

“把心态放下来”,同事的一句话让李黎恍然大悟,主持人应该用真心说话,表达喜怒哀乐,老百姓要的是贴近他们的节目和主持人。现在,李黎自己也做编导,去感受故事中哪些点最感人,最能打动人,然后再呈现给大家。“每个故事没有明确目的,只是想告诉大家世间还有这样的事,人间还有这样的真情。”

这样的转变,用朋友的话说就是“李黎也开始说人话了”。不是否定自己的过去,只是如果上天再给一次机会,李黎希望能跟老百姓再贴近一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谈论的东西,比如有的人喜欢篮球,有的人喜欢军事,有的人喜欢音乐,有的人对演艺圈的八卦新闻感兴趣,有的人对书法绘画感兴趣,有的人对烹调食物感兴趣,有的人对神秘现象着迷等等。许多家庭主妇相遇时,通常讨论的话题是物价、孩子、家庭琐事等,而商人们则谈论经济或是交际应酬时的趣事。可见不同的人喜欢讨论不同的话题。假如你对必须为三餐整天奔波的人大谈各地风光、旅游趣事,估计很有可能遭人白眼,他们连基础的温饱都成问题,哪还有心境和你议论各地的风光呢?但是如果你和他谈致富的方法,他必定会很有兴致,以至成为你的忠实听众呢!总之,每个人都有一项或是多项的兴趣,会说话的人在说服别人的过程中,懂得说别人想听的。

有一位从事童军教育工作的爱德华·查利弗先生,有一次,他为了赞助一名童军参加在欧洲举办的世界童军大会,急需筹措一笔经费,于是他前往当时美国一家数一数二的大公司,拜会其董事长,希望董事长能解囊相助。在这之前,爱德华·查利弗听说那位董事长曾开过一张面额100万美元的支票,后来那张支票因故作废,那位董事长还特地将之装裱起来,挂在墙上做纪念。

爱德华·查利弗一踏进他的办公室,立即针对此事,要求参观一下他这张装裱起来的支票。爱德华·查利弗告诉他,自己从未见过任何人开过如此巨额的支票,很想见识一下,好回去说给那些小童军听。这位董事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爱德华·查利弗的请求,并将当时开那张支票的情形,详细地说给爱德华·查利弗听。结果,董事长说完他那张支票的故事,未等爱德华·查利弗提及,就主动问爱德华·查利弗:“对了,你今天来找我,是为了什么事?”于是,爱德华·查利弗才一五一十地说明来意。

出乎爱德华·查利弗的意料,董事长不但答应了他的要求,而且还答应赞助5名童军去参加该童军大会,并负责全部开销,另外还亲笔写了封推荐函,要求欧洲分公司的主管,提供所需的一切服务。

当时爱德华·查利弗若非事前知道董事长的兴趣所在,一见面就投其所好,引他打开话匣子,事情恐怕就没那么顺利了。

那些能说会道、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的人,往往在与对方接触的一瞬间,就能找到双方感兴趣的话题,从而引发交谈的兴致。除了投其所好、寻找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外,与之相类似的还有“借助媒介法”,即以一定的物和事为媒介,引发交谈。在人际交往中,能用来接近对方的话题可说俯拾皆是,关键在于要善于根据特定的情境去发掘,并恰到好处地运用。

制造悬念,诱发好奇心

人们都有好奇的天性,一旦有了疑虑,非得探明究竟不可。为了激起听众的兴趣,可以使用悬念手法。在开场白中制造悬念,往往会收到奇效。

制造悬念不是故弄玄虚,既不能频频使用,也不能悬而不解。在适当的时候应解开悬念,使听众的好奇心得到满足,而且也使前后内容互相照应,结构浑然一体。

《鲁豫有约》有一期的嘉宾是李宇春。刚开始的时候,鲁豫并没有把李宇春的名字说出来,而是先讲了这样一段话:“我常常想,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啊,一定有某一天,在世界的某一个地方,某一个人的梦想会突然变成现实。在2005年,这一年当中有几个女孩子,她们在亿万观众面前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其中有一个人,她因为她的帅气、她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很多人的喜爱,她就是——”

底下的观众异口同声地回答:“李——宇——春!”

就这样,在观众的欢呼声中,李宇春出场了。这样的效果,就比“今天我们请来的嘉宾是李宇春”要好得多。

很多人在说话或者与人交谈的时候,语言很乏味,提不起对方的兴趣,关键就是不能吊起对方的胃口。这种悬疑式的说话方式却能一下子让别人注意到你,认真去听你说话。所以,说话高手,往往不是平铺直叙地去讲一个故事,而是不断地想办法吊起你的胃口,让你追问“后来呢”。

战国时代,魏国有一位大臣叫李悝,素以具有真知灼见而著称。有一天,魏文侯问他:“吴国之所以灭亡的原因何在?”

李悝立刻回答:“臣以为,灭亡的原因在于屡战屡胜。”

“屡战屡胜怎么会亡国呢?”这可勾起了魏文侯的好奇心了。

“屡战,国库匮乏,人民疲顿;屡胜,国王以为自己战无不胜,无所不能。骄傲的君主统治疲惫的人民,怎么能不使国家走向灭亡?”

魏文侯大大折服。

李悝将对君王的规劝包含在不合常理的回答中,乍一听起来似乎不通,听他解释后,反而让人深思,这就是悬疑式说话的好处。

有一位教师举办讲座,这时会场秩序比较混乱,学生对讲座不感兴趣,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首诗:“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写完后他说:“这是一首有名的唐诗,广为流传,又被选进了中学课本。大家都说写得好,我却认为它有点问题。问题在哪里呢?等会儿我们再谈。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读书与质疑’。”这时全场鸦雀无声,学生的胃口被吊了起来。演讲即将结束,老师说:“这首诗问题在哪里呢?不合常理。既是月黑之夜,怎么看得见雁飞?既是严寒季节,北方哪有大雁?”这样首尾呼应,能加深听众印象,强化演讲内容,令人回味无穷。

不要浪费不必要的时间

爱迪生说过:“最大的浪费就是时间的浪费。”你可曾想到领导的时间是有限的,你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要表达的内容说清楚?领导每天都会有很多工作安排,因此,他也许只有几分钟的时间给你,如果只够你说个开场白,那么你就该思考一下,如何提高说话的效率了。

凤凰卫视的《冷暖人生》,有一期讲述一位因癌症去世的30岁母亲吴广凤,在临终前给儿子写了14封信,希望儿子每次过生日时读一封,直到儿子成年的那天。节目的前半段都在回顾吴广凤病中和丈夫、儿子在一起的情形,她丈夫说着说着,语速渐慢,情绪也越来越低落,下面很多观众也开始抹眼泪。

这个时候,主持人陈晓楠没有听任他这样讲下去,而是把话题引向了别处。在一片凝重的气氛中,陈晓楠选择了比较轻松而且嘉宾也绝对乐意谈的话题来改变场上的节奏,她问吴广凤的丈夫:“听说你们谈恋爱的过程很浪漫,能给大家说说吗?”于是,他忧郁的眼睛里顿时闪过了一丝光芒,语速明显快了起来,使得整个节目的节奏也回归了正常。在这里,如果没有主持人陈晓楠的适时引导,节目就会走到冷场的边缘。

在职场上,很多人觉得事无巨细,每件事都向领导汇报,每个细节都要让领导知道,才能突显自己的工作效率。他们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问题,并没有替领导想一想,很多时候,领导只能关注重要问题和结果,他们无法分出更多精力来关注过程和细节,这就需要下属挑重点汇报工作。

王小平做销售工作,说话喜欢兜圈子,也许是做业务的习惯。有什么事情,他从来都不会直接说,他秉承的观念是:酒桌上好办事。因此,每次他有什么问题的时候,就会约领导吃饭,借机拉近距离,也好办事。

这段时间公司业务有些忙,新上了两个产品,刚刚投放市场,这本来不属于王小平的业务范围,但是他想同时做,怕贸然提出来,领导会不同意,因此,决定晚上请领导吃饭。

“张总,晚上有时间,请您吃个饭?”中午王小平敲开经理的门说。

“晚上有个应酬,你有什么事?”

“也没什么事,就是想请您吃个饭!您看没事都不能和您一起吃饭了?”

“晚上确实有事。”

“那明晚呢?”

“明晚也有安排,这段时间晚上都有安排。”

“真不巧。”

“你到底有什么事?吃饭太浪费时间了,你直说吧!”

“还真有点事,就是那个新产品,您看我们能不能兼着一块做做市场呢?”

“哦,这么点事,早说啊,你看你这劲费的。没问题,正想找两个老业务员摸一下市场呢!做可以,但是一定要把客户的意见反馈回来。你下午去行政部填个表就行了。”

“好好,一定反馈回来。”新产品提成高,他没想到领导这么痛快就答应了。

有时候转弯抹角还不如直来直去来得痛快。说话挑重点,节省对方时间,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是一种严谨的态度。反过来,浪费对方时间,轻则是让人厌烦,重则无异于谋财害命。

挑重点,直接切入主题,也许对方更容易做出决定。像上面例子中,王小平如果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也许领导会痛痛快快地答应,转来转去到最后还是要说,那不如直接说好了,节省彼此的时间。

其实,在工作中这种磨不开面子的情况很多,不知道话怎么说,或者觉得直接说出来太唐突,你大可放心了,快刀斩乱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做事的方式、说话的技巧、说话的口气等,都能影响到他人。切忌做一个絮絮叨叨的“祥林嫂”,重复一些没有意义的话。

好口才需要自信与涵养支撑

很多人在说话的时候,为了表示自己在认真地倾听,就会不断地重复他人的话尾,或是打断别人的话,变成一只“八哥”!

会当接话尾的“八哥”的人,自信心不足,太怕别人看轻自己,认为自己什么都不懂;而会在别人没讲完时说“你要讲什么我已经知道了”,然后提出自己看法的人,可能很聪明、够自信,但说话的EQ不够高,久而久之,别人可能不会对你有任何的肺腑之言,也不愿与你分享什么。这两种方式常使大家谈话的气氛出现“怪怪”的状况。

台湾著名综艺节目主持人和作家吴淡如也谈到自己在一次主持节目的时候遇到这样一位“八哥”嘉宾。这位嘉宾或许是参加谈话类节目较少的缘故,不论是主持人或者别的嘉宾说什么,他都会重复他们的话尾,再说一遍,仿佛在告诉所有人:这件事我也知道呢!

于是这样一来,主持人和其他嘉宾的谈话就被他搞得乱七八糟,根本连接不起来了。甚至制作人也在一边摇头:“这样很难剪辑啊!”吴淡如说自己恨不得告诉他:“冷静下来,不是每一句话你都要附和!”最后,还是制作人举起纸板要求那位嘉宾“让别人把话说完整”才算结束。

某电视台有一个论辩节目,取材很不错,是当下很受关注的一件事,其论题简单概括点说,就是群众要不要打死小偷的问题。

正反双方嘉宾也还行,都勇于表达观点,现场气氛甚是紧张激烈。让人极为反感的是,主持人根本驾驭不了现场,总是在嘉宾表达最有力观点的时候,打断嘉宾的话,甚至嘉宾再三提出“让我把话说完”,美女主持人还是置若罔闻。

更可气的是,主持人不顾现场的观点导向,生硬地插进她原来制作好的一段视频,搞得不伦不类,看得人糊里糊涂。估计她是按自己原先的准备主持的,现场发挥的能力为零。

观众看了后非常生气:“这电视台真能开玩笑,找个人云亦云的美女主持个娱乐类节目还行,这等思辩类的节目,怎么也得找个有点文化的人来主持,否则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

所以说,主持人的口才是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语言表达能力,一是文化内涵。文化内涵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形式虽然重要,但它是由内容来决定的。没有文化内涵的支撑,嘴再巧,也说不出好观点。

F.R.施赖勃在《人格裂变的姑娘》一书中,就有这方面的描述:海蒂在玩字弄句方面的本事不在她玩弄窗帘和灰尘的本事之下。要说些合辙押韵的话,她简直是出口成章。她还养成一种重复别人话尾的习惯。若有人说:“我得了这么一种头痛……”海蒂就要重复:“这么一种头痛。”

其实,这类人只是对自己没什么信心,才会不断重复别人的话语。“我告诉你”“我知道”……这些都是我们口中的重复性话语,往往在我们不那么自信的时候冒出来,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最好先培养出自信来。

唐朝的李绅位尊名盛,时号“短李”。他在淮南时很少接见他人。一个小书生张祜偏要结识一下这个大人物,他就先写了名帖,署名“钓鳌客”。李绅一见这名帖顿生怒气:“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书生竟然敢叫这个名字!”于是破例召见了他。为了给对方一顿羞辱,李绅故意问道:“秀才既懂得钓鳌,那么用什么东西做钓竿呢?”张祜脱口便道:“用长虹!”李绅再问:“用什么做钓钩?”张祜大声说道:“用新月!”李绅再问:“用什么做钓饵呢?”张祜大笑:“用‘短李’相公做钓饵,当然也就不难钓到大鳌啦!”听到这些话,李绅高兴地款待了这个口出狂言的书生,对饮聊天,不亦乐乎。

在上面的故事里,小书生张祜能折服李绅这个大人物,正是拥有一股子自信,以磅礴气势给了对方非常强烈刺激的语言,其才华才最终得到了对方的认可。

怎样打破沉默的气氛

央视著名主持人水均益成功采访俄罗斯总统普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因为按照双方事先的约定,水均益他们只能问三个问题,当前两个问题提出后,他发现普京只是例行公事般地简短回答,丝毫没有兴奋的神情。他想,照这样下去,用不了5分钟这次采访就宣告结束了,一旦约定好的第三个问题提出来,普京几句话一回答,就会马上转身走人。于是,他决定改变策略。他想起在采访之前搜集的资料中了解到普京的一些个人爱好和兴趣方面的问题,他决定从这里打开突破口。

于是水均益问普京:“您在竞选的时候,曾发誓要让俄罗斯人过上应有的生活,您也表示国内发展的目标要高于国外的目标,俄罗斯当前最紧要的问题是什么?您是否认为有必要改善包括华人在内的外国人在俄的投资环境?”

之所以这样问有两个背景,水均益事先了解到:一是普京特别喜欢对人说要让俄罗斯人过上好日子,有人重复这话会使他高兴;二是近来外界都在抱怨俄罗斯投资环境不好。普京显然被水均益的这枚“炮弹”刺激得兴奋起来,说话频率明显加快,一直放在桌子底下的手也拿上来了。利用普京讲话的机会,水均益又想好了一个新问题,等普京话音一落,水均益就问他:“别人说你一脸严肃,是黑匣子,而且还很铁腕,你同意吗?”看见普京越回答越兴奋,水均益决定让总统先生好好地美一下。

他又问:“听说您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彼得大帝的画像,在俄罗斯历史上有不少时代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彼得大帝时代、叶卡捷琳娜时代、亚历山大时代,当然还有苏联时代,您个人更喜欢哪个时代?”他知道,普京最崇拜的就是彼得大帝,据说也最喜欢人们把他看成是拯救俄罗斯的彼得大帝,采访的局面被彻底打开了。

很明显,水均益问的是“拍马屁”的问题,其实,在采访中,投其所好,往往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而要做到投其所好,就要先知道对方的“好”,才能有针对性地“投”,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乔·库尔曼,幼年丧父,18岁那年,他成为一名职业球手,后来手臂受伤,只得回到家中做了一名寿险推销员。29岁那年,他成为美国薪水最高的推销员之一。在25年的推销生涯中,他销售了40000份寿险,平均每日5份,这使他成为美国金牌推销员。

库尔曼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用一句具有魔力的话来改变糟糕的局面”。这句有魔力的话是“您是怎么开始您的事业的?”库尔曼在自己的传记中写道:“这句话似乎有很大的魔力,看看那些忙得不可开交的人吧,只要你提出那个问题,他们总是能挤出时间来跟你聊。”

他举了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来论证这种魔力。刚开始推销时,他遇见了罗斯,一家工厂的老板,工作繁忙,很多推销员在他面前都无功而返。

库尔曼说:“您好。我叫乔·库尔曼,是保险公司的推销员。”

罗斯说:“又是一个推销员。你是今天第十个推销员,我有很多事要做,没时间听你说。别烦我了,我没时间。”

库尔曼又说:“请允许我做一个自我介绍,10分钟就够了。”

罗斯回道:“我根本没有时间。”

库尔曼低下头用了整整一分钟时间去看放在地板上的产品,然后,他问罗斯:“您做这一行多长时间了?”

罗斯回答:“哦,22年了。”

库尔曼问:“您是怎么开始您的事业的?”这句有魔力的话在罗斯身上发挥了效用。他开始滔滔不绝地谈起来,从自己的早年不幸谈到自己的创业经历,一口气谈了一个多小时。最后,罗斯热情邀请库尔曼参观自己的工厂。那一次见面,库尔曼没有卖出保险,但却和罗斯成了朋友。接下来的三年里,罗斯从库尔曼那里买了4份保险。

俗话说,“君子不开口,神仙也难下手”。所以,作为推销员,最怕对方三缄其口。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像库尔曼那样,说出那句有魔力的话。

同类推荐
  • 一滴水有多深

    一滴水有多深

    著名作家刘醒龙一本关于故乡的大书。有关心灵。有关欲望。有关救赎。诗一样疼痛的情绪。骨血般情感的文字。作为自然,乡村像诗一样美丽。作为人生,乡村像诗一样痛苦。城市是一个被男人宠爱着的少妇。她的骄横、她的媚嗲,都是男人千姿百态想象的后果。乡村是在生活的酸甜苦辣中从年轻一直泡到年迈的母亲。没有乡村,独舞的城市就会成为倚门卖笑的那一类女子。城市是欲望在地理上所能达到的顶点,乡村只是人的家园。乡土并不真正属于乡土中人,它的真正主人是那些远离乡土的城里的读书人。
  • 生动黑板报的策划和产生(优秀班干部从这里起步)

    生动黑板报的策划和产生(优秀班干部从这里起步)

    《优秀的班干部从这里起步:生动黑板报的策划和产生》首先对黑板报的概念和作用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然后从黑板报的工具及材料的介绍人手,深入浅出地讲述黑板报的表现技法、版式设计、报头设计、标题设计、色彩搭配,以及黑板报的绘制流程,并在最后附有大量的版式图例和文字素材,使同学们在掌握如何绘制黑板报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有尽可能多的参考范例。
  • 让学生认真细心的66个故事

    让学生认真细心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
  • 品质与修养(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品质与修养(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俗话说:美色好看,美德感人。所以品质与修养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优秀的品质加良好的修养就等于美德。《品质与修养》针对在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底蕴、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加以研究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很具现实指导意义。全书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材料丰富翔实,经验之谈让读者感悟,适当的理论化又让读者得以升华。
  • 万有相通:哲学与人生的追寻

    万有相通:哲学与人生的追寻

    本书为我社已出版“学术随笔”系列丛书新增的第10本,该套丛书主要为学术界一些知名学者的哲学随笔,主要特色在于内容短小,寓意深刻,雅俗共赏,有作者的新作,也有按一定的主题编排的作者已经发表过的内容。题目分为主标题和副标题,如“万有相通:哲学与人生的追寻”,活泼又不失文学性。丛书每篇章篇幅都不长,而每一篇又都是围绕着一个独立的议题单独展开,独立成篇,这样读者读来就不至于过于辛苦,可以是茶余饭后的“甜品”,也可以是工作空暇的“休闲”。但篇幅的短小并不代表作品不精干,相反,作者正是把自己几十年的哲学体会以短小的篇幅显现出来,相比之下更显功力。
热门推荐
  • 芝麻官故事

    芝麻官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舌尖上的游戏:玩家来自星星

    舌尖上的游戏:玩家来自星星

    警报!来自星星的女仙入侵地球……的网游!请广大玩家注意保护好自己身心……和食物!咦?这里其实是个伪装成网游的修仙世界?打打杀杀其实都是来真的!?没关系!一大波美食正在接近!还有一只卖萌求包养的万能小狐狸!就算生杀掠夺她也照样风生水起!女神冷冷一句话:“地球人!抢炸鸡和啤酒者,杀无赦!”小狐狸晃悠着毛茸茸的大尾巴:“那……早餐可不可以吃掉你?”(群【萌杀派】180316851~已有完本《网游之萌女王》,新文《毒妃逆袭:巅峰召唤师》连载中。)
  • 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新时期改革题材电视剧研究

    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新时期改革题材电视剧研究

    《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新时期改革题材电视剧研究》重点从“主题思想”、“人物塑造”、“艺术叙事”、“现代性体验”、“艺术生产”和“艺术接受”等几个主要方面来揭示和阐述改革题材电视剧审美现代性的内涵与特质,是中国电视剧艺术研究的新探索和新尝试。改革开放30年是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发生巨大变化的30年。作为现实题材电视剧的一种典型形态,改革题材电视剧以其影像表意系统,生动、形象地表征了世纪转型期人们精神历练的诗意轨迹,成为了“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
  • 幻梦穿梭系统

    幻梦穿梭系统

    轮回之间,穿梭系统,空间旅行,位面之游,重生之始,迷情之初,八方世界,各有千秋,斗破偷心,秦时斗罗,绝世学院,超神主宰,云集天决……
  • 教你学花样游泳

    教你学花样游泳

    水上运动是集竞争性、观赏性和刺激性于一体的、富有现代文明特征的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为了区别于陆上和空中体育项目,全部过程或主要过程都在水下、水面或水上进行的体育项目。
  • 坐在马桶上仰望星空

    坐在马桶上仰望星空

    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错觉:仿佛在不久的将来,我将推出一个改变世界的产品,我将撰写一部鸿篇巨制的小说,或者实际点,我要说一口流利的外语,我要拿到某家知名企业的offer。而这基本上都是坐在马桶上时的胡思乱想。尤其是当手边没有报刊杂志,洗手间没网或手机没电的时候。提上裤子之后,又是一切照旧,懒散如故,也许有人会象征性地坚持片刻,但能坚持到下次脱下裤子的人却是寥若晨星。你以为有个牛逼的想法,不画上几叠错综复杂的结构图,不写上几抽屉密密麻麻的代码,不经历卑躬屈膝的融资和推广,一个改变世界的产品就应运而生了?
  • 巴比特(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巴比特(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主人公乔治·福兰斯比·巴比特是泽尼斯市一个生意兴旺的房地产经纪人。作者截取了巴比特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以生动简练的文笔、鲜明的色彩、机智风趣的格调描绘了一幅二十年代美国中西部城市生活的风俗画,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中层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泽尼斯虽然是一个虚构的名称,但有典型意义,可以被看成是美国任何一个城市,在那高度商业化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一切事物,包括人类精神文明的产物,都降为商品,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资产阶级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人与人之间没有别的联系,只有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和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 ”。
  • 声音中不能承受之轻

    声音中不能承受之轻

    《声音中不能承受之轻》是一本对音乐大师的敬仰之作,重现大师的音容笑貌、心路历程,记录他们在演奏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其实大师和他们的音乐并不遥远,这本《声音中不能承受之轻》会带你感受他们的生命气息,他们的喜怒哀乐,还有他们创造出的迷人世界。
  • 秋去春归

    秋去春归

    四季花,谢又开,秋又春,燕去归。而你,归否?
  • 西游之问道长生

    西游之问道长生

    这是一个普通凡人在西游世界,觅长生,为纵横,碎灵山,掌天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