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91700000003

第3章 顺势而为:做一个聪明的布局者

我早期做事情比较自信,总是认为聪明加勤奋天下无敌,总是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可以做任何事情。到了四十不惑之后,就觉得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意识到顺势而为。

——雷军

寻找一个最强劲的风口

刚开始接触神奇的电脑世界时,雷军几乎将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和电脑相关的研究上面,他要做电脑的掌控者。随着对电脑的了解越来越深入,电脑慢慢摘掉了神秘的面纱。

雷军渐渐发现,电脑也有它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不能随身携带,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如果你在路上突然想起一个问题,要在电脑上解决,就不得不返回去。事实上,整个电脑行业的研究员都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方便使用和携带一直是电脑发展的趋势。

后来出现了可以带在身边的笔记本电脑,这让雷军兴奋不已,于是他很自然地成为笔记本电脑在中国比较早的那一批体验者之一。他将随身携带的公文包改成了专业的电脑包,每天把电脑带在身边,比之前被电脑拴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感觉好多了。

在当时,笔记本电脑还是十分时髦的,但是时间久了,背着几千克重的笔记本也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到了后来,雷军甚至会因为要随身携带一个巨大而难看的充电器而沮丧不已。为什么就不能使电脑更便携、更美观一些呢?雷军心里总这样想。

就在这个时候,手机行业发生了一场变革:通过手机就可以上互联网了!有很多人都立即喜欢上这种新奇的玩法。在大街上、公交车上,雷军时不时地看见有人拿着手机上网。这时,雷军敏锐地发现,手机上网是传统的电脑上网的延伸和补充,也是移动互联网的一种体现形式。尽管当时用手机上网很不方便,但是这却是智能手机兴起的一个征兆。

这引起了雷军的兴趣,他开始研究手机。1987年,国内出现的第一款手机是广州的公司推出的摩托罗拉3200。这款手机以绝对的优势垄断了中国手机市场,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那时候,拥有一部移动电话就是身份的象征,因此有人将它称作“大哥大”。大哥大的个头很大,像板砖一样,被戏称为打架的工具。

到了20世纪90年代,手机依然是比较稀缺的奢侈品,但是已经有了慢慢普及的趋势。雷军的第一个手机是在金山的时候买的,刚刚接触到这么方便的通信工具,雷军一下子就被迷住了,有时间就研究手机。

实际上,雷军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手机控,他爱玩手机在圈子中也是出了名的。每当市场上出现新的机型,他总会以最快的速度买回来,看看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在金山的16年里,他一共换了53部手机,平均一年三四部。有时候,他甚至感觉自己对手机的痴迷不亚于电脑。

而且雷军的心中还有一个模糊的期待,不知道手机能不能实现自己对电脑的所有需求。渐渐地,手机的功能强化了,能够完成基本的信息获取要求。雷军似乎看到了一个未来的美好蓝图:就在未来的某一天,自己不用再背着足足几千克重的笔记本电脑去上班,而是随身携带着一部智能手机,解决自己对电脑的所有需求。

雷军甚至兴奋地对身边的朋友说:“或许有一天,手机会完全替代电脑,并且成为下一个计算中心。”有了这个想法的雷军,开始尽量不用电脑,身体力行地验证手机替代电脑的可行性。而且由于频繁地更换手机,他也成为手机智能化过程中最忠实的见证者。

离开金山以后,雷军有了更多的时间,也将更多的精力花在研究手机上面。2007年底,苹果公司推出了一款颠覆性的手机产品iPhone,这款手机很快席卷了整个手机市场,全世界都在为这款手机疯狂。而且整个手机产业也几乎被完全颠覆,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巨头突然从领先者沦为追赶者——乔布斯完成了对手机的又一次革命。

作为乔布斯的忠实粉丝,雷军第一时间就买了iPhone。iPhone极简的外形设计给雷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急切地想要知道这款手机究竟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地方。一回到家,雷军就坐在沙发上研究,甚至连午饭都只吃了一点点。他点着手中极简的宽屏,眼中闪现出点点星光。

“太完美了!”雷军自言自语着。iPhone将软件、硬件和移动互联网结合在一起的模式让雷军感觉到了新奇和震撼,相比自己上班经常背着的笔记本电脑,这种一手掌控所有信息的感觉,带给雷军的是一种绝对的刺激和完美的体验!

之后,雷军又买了20多部iPhone送给自己的亲友,他觉得这是一件最好的礼物。不过,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雷军也渐渐发现了iPhone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待机时间太短、不能转发短信、信号不稳定等,最重要的是不符合中国人的使用习惯。

“谁会做出一台更加完美的手机呢?”雷军一边问着自己,一边萌生了一个念头,为何自己不做一款手机呢?这个想法起初只是一个小小的火苗,但很快就熊熊燃烧了。他对手机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了。到了2009年,雷军几乎对市面上的每一款手机都了如指掌,随便拿出一款来,他都能说出它的优势和不足,其熟悉程度令人咂舌。并且,只要身边有人,雷军就忍不住要谈论手机。

有一次,雷军和一个朋友一起吃饭,结果吃到一半,雷军就将手中的筷子放到一边,掏出一部魅族M8手机,讲起了它的好处:“我觉得魅族这个手机做得非常不错。你看,它的未接来电能够显示响铃时间的长短,这样的话,就能辨别出那种只响一声的骚扰电话……”结果饭吃到最后剩了一桌子菜,两个人却因为将注意力转移到手机上而饿着肚子。这种情况在雷军身上屡次发生。

然而,尽管新时代来临了,但那时智能手机的价格也是惊人的。全球每年售出12亿部手机,绝大多数智能手机的价格甚至比笔记本电脑都要贵。一部iPhone就卖四五千元,足够买到一台不错的笔记本电脑了。

而且即便有了携带更加方便的智能手机,人们却依然需要买一台电脑。因为智能手机还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有些事情还需要依靠电脑。或者从另一个方面而言,智能手机也有不完善的一面,比如习惯了键盘输入的人们很难适应智能手机的输入模式。

接着,乔布斯再接再厉,又推出了iPad。刚刚开始的时候,雷军觉得这就是大一号的iPhone,但是用了一段时间后,雷军渐渐地发现了它的不同之处。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他觉得iPhone出售100万部用了76天,到了iPad不到一个月时间,这是正常的。

在他看来,iPad是伟大的产品,它能满足人们对电脑99%的需求,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但同时雷军也在想,无论是iPhone还是iPad,每种工具最终都是通过电脑联网的。而此时的手机CPU已经超过了1G,而且还有不断变大的趋势,这样下来,终究有一天,手机的计算能力会接近甚至超过电脑的计算能力。

不仅如此,手机的存储能力在大幅度地提升,紧接着3G、Wi–Fi(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连接的技术)等通信技术也在提升,十分方便。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一部手机就可以解决他们的所有问题。有些人可能认为,尽管目前手机屏幕在不断变大,有不少大屏智能手机的屏幕都有5~6英寸,但是无论选择哪一种手机键盘目前都没有电脑的键盘好用。雷军的看法是,这实际上只是一个习惯问题,他觉得最后绝大部分人都会适应手机的大小和键盘。

基于这样的设想,雷军似乎能够看到未来的情景:每个酒店房间、大堂都有许多支撑Wi–Fi的显示器,手机遥控就能连上,所有事情都可以在任何屏幕上展示,而这些都是环绕手机的外设而已。手机将在绝大部分人、绝大部分事情上取代电脑,形成下一个连接中心。而电脑将会跟打字机一样,被大众所遗弃。

实际上,一直在关注着乔布斯的雷军,在拿到iPhone的那一瞬间,在被这款大屏幕智能手机震撼的同时,就已经意识到一个新的时代将要到来:手机将会替代电脑,成为大众最常用的终端。他曾经开玩笑说:“我是中国最早说出手机将真正代替电脑的人,但大家都听不到,直到软银孙正义说了才算数。”

从离开金山之后的思考与沉淀,到天使投资的历练与尝试,雷军似乎在等待一个最好的时机,寻找一个最强劲的风口,让心中梦想的风筝尽力去飞一次。至于它到底能飞多高,或许并不是雷军最关心的,又或许他已经在下着一盘巨大的棋,结果在他心里已成定局!

让小米站在风口上,顺势而为

雷军受到两本书的影响最大,除了那本18岁时他在武汉大学图书馆看到的《硅谷之火》点燃了他的IT梦想的星星之火外,另一本是他在退隐江湖后看到的《异类》。

在《异类》这本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加拿大一个青少年冰球队中的明星球员大部分出生于4月之前,也就是说4月之后出生的人,在加拿大玩冰球基本不可能成为明星。究其原因,实际上和冰球联盟的报名时间有着很大的关系。加拿大青少年冰球队的入选标准是在当年1月1日满九岁的青少年才能入选少年队,如果出生稍晚,就得再等上一年。这样一来,接近十岁的孩子在体能上肯定比九岁的强。因此,这些明星球员多出生于1、2、3月。

在美国的IT界,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1955年出生,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1955年出生,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1955年出生。这是因为1955年前后正是计算机革命的时期,如果人出生太早,就无法拥有个人电脑;如果出生太晚,计算机革命的好机会又被别人占去了。

就像那些加拿大青少年冰球队的明星球员一样,出生的时间成为偶然中的必然,纵然体力再好也没有用。所以,人若想在美国的互联网行业大有作为,如果是1954年出生的,太老;而如果是1956年出生的,却又小了一点。雷军认为,这可能就是人们所说的“时势造英雄”,85%是靠运气的。

而雷军一度是不服输的。中国的软件业的生态环境其实非常糟糕,行业里甚至曾有“微软到处,寸草不生”的说法。金山本来起步就晚,而且刚起步又差点被微软这样的行业霸主扼杀在摇篮里。金山好不容易在夹缝中生长起来,还没有占领多少市场,盗版又铺天盖地地发展了起来。

在很长时间里,金山就算陷入“前有微软、后有盗版”的困境,也坚持死扛民族软件旗帜,那时的雷军也相信:不怕苦,不怕累,人定胜天。但互联网的车轮摧枯拉朽的态势轰然而来,这是任何人凭努力都无法改变的。尤其到金山后期,有一些人和事都强烈地刺激着他,让他不由得去思考“为什么”,他才开始逐渐意识到成事,尤其是成大事,也有一定的玄机,那就是“顺势而为”。

其实,雷军已经看到了太多互联网公司在短暂时间内成功。1998年前后进入互联网的那一批创业者,不管是张朝阳、丁磊,还是马化腾,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成功。他们从开始创业到使公司上市,最长的也才用了三年时间。这比起金山从1989年诞生到2007年上市用了近20年的时间简直是天差地别。对此,雷军也曾感叹:“与其在盐碱地种庄稼,不如在台风口放风筝。”

雷军曾经研究那些互联网公司从创立到成功之路,发现它们也许奋斗经历各有不同,但是有一点无疑是一样的,就是它们选对了阵地。其实在同期,世界上增长最快的高科技公司都是互联网企业,不管是之前的雅虎,还是后来的谷歌,总之互联网才是最适合创业的地方。

虽然雷军少年成名,一入互联网江湖,就势不可当、名声大震,他带着金山做软件、做游戏、做电子商务,把一个个项目都做到细分领域的前几名,但是,当人们看着金山非但成不了全球IT业的一流公司,连IPO都要苦战八年,也就不断有人问雷军:“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如你,都能成功?”

据说,类似的话一直刺激着雷军,甚至成为他心中解不开的结。金山越做到后来,雷军对金山的商业道路、价值体系的怀疑也就越强烈。回顾自己在金山16年的风雨历程,雷军感慨万分。当他致力于金山的软件开发时,吹着东风的是互联网。站在这个风口上,很多小草一样的小公司几乎一夜之间就长成了参天大树。卓越网夭折时,互联网的台风吹得正强劲,而雷军却不得不继续为金山公司的上市而日夜煎熬。

实际上,在金山的16年,雷军就像是推着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有一半时间为了上市的目标苦苦攀登。这是个异常艰难的过程,他勤勉、努力,但换来的更多的却是人们同情的目光。到最后,他苦心经营的金山虽然上市了,但是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行业,它依然摆脱不了被边缘化的命运。而为了金山竭尽全力的雷军,却早已身心俱疲。

离开金山后,雷军开始反思自己。他是这样说的:“我反思的起点是卓越。卖掉卓越对我是个很大的打击。有半年的时间,我非常痛苦,有卖儿卖女的感觉。互联网来了,不做互联网就OUT,巨大的危机感促使我动手做卓越。先是作为金山一个业务部门试一试,等到我完全想透要做电子商务的时候,金山董事会不同意……人在痛苦中才会思考,我思考的结论是要顺势而为。要顺势而为,就要做移动互联网。”

雷军也一直认为苹果的巨大成功,正是基于顺应了移动互联网这一时代潮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不再简单地只是一部手机,而是更像一台掌上电脑。传统的手机厂商因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仍旧在传统手机的概念中大做文章,被最早察觉出变化并顺势而为的苹果迅速打败,是很自然的事情。

痛定思痛之后,雷军终于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只要站在台风口,猪也能飞上天。”他相信,随着手机用户的大规模增长,移动互联网一定能成为未来的趋势。紧接着,雷军一边观察着大方向,一边又陆续投资了20多家公司。在那段时间,他把“在台风口放风筝”的理论发挥到了极致。很多他投资的公司,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成功,他也成为投资界“万无一失”的传奇天使。

在将近四年的投资生涯中,他渐渐地感觉到把握风向的好处,做事也更加讲究“顺应天意”。当有人问起他“为什么能准确地把握投资方向”时,雷军幽默地说,自己每次投资之前都会观天象、看风水。实际上,他是在挑战自己,改掉骨子里不服输的性子,去顺应一种趋势,而不是与之抗衡。

其实,早在2005年,雷军在卖掉卓越之后,就已经开始研究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后来,他在自己的新浪博客上也陆续写文章发表观点:“未来移动互联网将有10倍于PC互联网的规模。”

2010年,雷军发现,移动互联网在全球才刚刚开始,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他终于找到了这个“猪也能飞上天”的台风口。而这个时候,雷军已经观察了移动互联网五年时间,看过了国内所有的厂商,但是一直没有找到令他满意的终端。再加上,基于对整个手机行业的了解,雷军一直认为大屏幕智能手机就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机会。

雷军曾说:“再次创业,一定要满足我喜欢、我擅长,而且有足够大的市场机会。”2010年4月,他突然意识到自己重燃梦想的时机成熟了。多玩网总裁李学凌也对他说:“如果你这辈子还要创业就应该做手机,做手机至少要卖我一股。我相信,手机时代一定会来临。”

于是,这个不折不扣的手机控,选择了大屏幕智能手机兴起的这个最大的台风口,决定顺势而为,最终自然而然地走上做一款拥有死忠发烧友的顶级智能手机这条道路——2010年4月6日,小米诞生。

“登到山顶看到风景很漂亮,将山顶上的石头往下踢,这是小米要做的事情。如果小米是把一个一千公斤的石头运到山顶上,那一定没有现在的精神面貌。最重要的已经不是勤奋,而是对大势和人的判断,顺势而为。”雷军这才发现,爱迪生所讲的“成功就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后半句已经被他有意忽略。“其实,1%的灵感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前面的99%。”

再回想起之前在金山推着石头上山的日子,难免令雷军百感交集。他突然觉得,有时候,人生充满了神奇的意味。第一个阶段不管怎么勤奋、苦干,偏偏难遂人意;第二个阶段仿佛突然拥有了与这个世界对话的密语,通关竟变得异常简单。“我只要一认命,一顺势,就发现自己风生水起,原来不认命的时候老干逆天而为的事情,那叫‘轴’。”雷军这样形容自己。

在接受凤凰财经《总裁在线》专访时,谈及创业过程是否走过弯路,雷军说道:“觉得自己一直不能大成,就是受我们传统教育的妨碍。我们传统教育鼓励聪明孩子聪明加勤奋,天下无敌。但是事实上我觉得等我到40岁时,我已经非常清楚,光靠勤奋和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在他看来,“台风口甚至是必备,是大成的前提”,因为如果选择错了方向,就像是在盐碱地上种庄稼,光有勤奋,也很难收获。

雷军终于明白只有在看清行业发展方向、选准道路之后,再去埋头苦干,才有大成的可能。比如说金山毒霸,产品质量好不好?好。但是为什么最后输给了360呢?就是因为360开创了免费杀毒的先河,短短时间内攻城略地,抢占了杀毒市场的半壁江山。

后来金山明白过来,再想改为免费杀毒和360竞争,为时已晚。这时360不仅拥有了大量的用户,更重要的是开始了从单机软件向互联网杀毒软件的过度,而且360从安全转而去做浏览器,抓住了互联网的发展机遇。这时的金山,已经被远远甩在后面。

而小米的创办,既是雷军对过去经验的总结,也是雷军对未来蓝图的设计。之后,小米手机一经发布就掀起巨大的风暴,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这一切都超越了雷军的预想。“从创业讲,第一步应该已经成功了,核心原因就是我们运气好,而不是我们有多大本事。我们在对的时候,干了对的事情。毫无疑问,我们找对了一个风口,连猪都能飞起来的风口。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有这么多人知道,就是形势比人强。”雷军不无感慨地说。

当然,惊喜之余,雷军也体会到了站在风口上借力飞翔的感觉。这一次,他终于让小米站在了强劲的风口上。

组建一个强大的团队

2011年8月16日,小米公司发布了第一款小米手机。这离小米公司2010年4月6日成立仅仅一年零四个月,离小米开始手机硬件的设计和制作,也仅有一年的时间。而且最关键的是,小米手机正如雷军所说的“是一款性价比极高的高端智能手机”。

事实上,小米能够成就如此速度,离不开小米公司那个堪称超豪华的拥有七个联合创始人的团队,团队中的七个人分别是:

雷军,金山软件的前掌门人,最著名的天使投资人。

林斌,曾任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的副院长、谷歌全球工程总监,全权负责谷歌在中国的移动搜索与服务的团队组建和工程研发工作。再早一些时候,林斌曾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工程师,是软件产品和互联网产品技术领域中数一数二的人物。

黄江吉,曾任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首席工程师。在加入小米前,他已经在微软工作了13年,人们都亲切地叫他KK。

洪锋,曾任谷歌美国高级工程师,回到中国后,曾任谷歌中国第一产品经理。他最令人惊奇的经历是他在谷歌用20%的业余时间,和几个人一起做了谷歌3D街景的原型。在谷歌中国,他所主持开发的谷歌音乐,成了谷歌中国为数不多的饱受赞誉的产品。

黎万强,2000年大学一毕业就加盟了金山软件,历任金山软件的人机交互设计总监、设计中心总监和金山词霸事业部总经理。在金山的十年职业生涯中,他从一个设计师成长为一个拥有百余人规模的事业部的领导者。

刘德,一位毕业于世界顶级设计院校艺术中心设计学校(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的工业设计师。

周光平,曾任摩托罗拉北京研发中心总工程师。

小米创始人团队的这七个人,可以说都各有所长,但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每一个人都是业界的精英人物。

其实,早在2009年年底,雷军就很想做点事情。此时,他已经确定智能手机将要普及,自己的手机之梦,时机恰好成熟。而已在商海沉浮近20年的雷军,也深知一个优秀的团队对于企业的意义。在小米科技成立前,雷军就在策划着怎样组建一个强大的团队,从而助力小米完成飞向高空的梦想。

2009年12月16日的夜晚,北京灰蒙蒙的夜空中,飘着纷纷扬扬的雪花。

这一天是雷军40岁的生日。在燕山酒店对面的咖啡馆里,朋友们为雷军准备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生日聚会。金山的黎万强、多玩网的李学凌和赵剑,以及乐淘网的毕胜等人都参加了他的生日聚会。只是,聚会的气氛有些古怪和沉重,没有举杯相庆,没有欢声笑语,众人坐在沙发上神情谦和地和寿星安静地聊着天。

“我原来不成功,今天也不成功,我可以做得更好,但是没达到。在我看来,我是失败的,很多人都说我是成功者,但我感受不到。”

“之前我干别人看,现在我在旁边看着别人干,充其量就是一个坐在包间看球的,尽管知道很多内幕,但是我连个教练都不是。”

雷军一句句说着,心中似乎充满了挫败感。

“一上来我就跟创业者说我不要投票权,不要听我的意见,你知道这多可怕吗?”寿星如此的心情感染了在场所有人的情绪,整个聚会的气氛变得有些低沉。

“其实我觉得你就是命运不济,以你的聪明才智、勤奋投入、远见卓识和度量胸怀,本该干出一番大事业!”有人忍不住为他打抱不平。

“40岁了,我觉得不甘心,这辈子的事情还没有做完就退休了。我就是想做一件伟大的事情,享受骄傲自豪的感觉。”

在过去的这些年中,尽管他很早就成名,一路风雨兼程,头上的光环也越来越多,刚过而立之年就已经成为金山最年轻的CEO,又使一家公司上市,创立又卖掉了一家公司,无论是眼光、能力、勤奋度,他都不输圈内任何一个顶级企业家。

“我对挣钱的欲望没有把一个东西做成功的欲望强烈,要不然我不会写了16年的代码。我40岁了,该有的都有了。我不认为自己是成功者,也不认为自己是失败者,我只是在追求内心的一些东西,在路上!”

“雷军,不如你出来创业吧!40岁才刚开始,你怕什么!”黎万强举杯大声道。

“好!”雷军坚定地说,端起的酒杯碰撞出了一串闪耀的水珠。

于是,40岁生日刚过,雷军就开始为小米组建一个豪华的创业团队,而林斌则很自然地成为第一个登上小米战舰的人。

2007年6月,林斌是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的副院长,负责谷歌移动的研发和Android系统的本地化。当时的林斌想推动Google和UCweb之间的合作,做移动搜索,林斌就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而雷军则刚刚接任UCweb的董事长。就这样,两人在谈判桌上认识了。

两人一见如故,雷军惊讶地发现,林斌有发自内心对产品的热爱,他在Google所做的工作和产品都非常专注和投入。他们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经常相约出去,往往从晚上8点一直聊到次日凌晨两三点,内容基本上都是对移动互联网和手机产品的看法。

两人最常见面的地方是北京盘古大观酒店的咖啡厅,每次的程序基本上都一样:面对面坐下,各自从包里掏出一大堆手机摆在桌子上排成一排,然后逐个拆机研究,弄得满桌子都是大大小小的零件,连杯子都没有地方放。服务员见到这样的情况,好奇地问他们:“你们是卖手机的吗?”两人不禁失笑。

有一次,雷军和林斌聊天时,林斌透露说:“我想出来自己创业了,做一个互联网音乐的项目,你看怎么样?”雷军听后对林斌说:“别做音乐了,音乐我们投点钱,别人干就可以了,没意思。咱们一起做点更大的事情吧!”就这样,林斌第一个加入了小米团队。

接着,林斌将自己的朋友黄江吉介绍给了雷军。黄江吉不到30岁就成为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工程师,已经在微软工作了13年。也可能是机缘巧合,当他和雷军认识时,正面临着一个选择:是留在中国创业还是去美国微软继续干?

当时,在北京知春路上的翠宫饭店,三个人聚到了一起。从手机到电脑,从iPad到电子书,三个人一聊就是好几小时,雷军成功地扮演了一个超级产品发烧友的角色。

黄江吉感到很震惊:“当时我以为自己是Kindle的粉丝,没想到雷军比我更了解Kindle。为了用好Kindle,我自己还写了一些小工具去改进它,没想到雷军比我还疯狂,他甚至把一个Kindle拆开,看里面的构造怎么样。”

四个半小时后分别时,已经察觉到雷军和林斌两人意图的黄江吉说:“我先走了,反正你们要做的事情,算上我一份!”就这样,第三个创始人被雷军拉入了小米的创业团队。

而洪锋,似乎是个很难对付的人。“你接触他,会感到压力很大,他没有表情,随便你说什么,你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但他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雷军这样评价他。

洪锋很强势,雷军和他之间的碰面,实际上成了他对雷军的一种面试。雷军应付了他提出的近一百个问题,比如你是谁、打算怎么做手机、小米能给我洪锋带来什么等问题。

当雷军将问题回答完毕,洪锋终于饶有兴趣地说:“这件事情够好玩,梦想足够大。或者说这件事情足够不靠谱,因为它太疯狂了。你觉得这个事情从逻辑上来说靠谱,但是从规模上和疯狂程度上来说,是绝对的不靠谱。这很有挑战性,我决定挑战一下。”这样,洪峰也登上了小米的战舰。

至于黎万强,十余年的共事关系让他和雷军的私交非常好。2009年年底,黎万强决定辞职离开金山,于是找到亦师亦友的雷军。

“我想去做商业摄影,你觉得这个方向怎么样?”

“我这里也有个方向,要不你来跟我一起干?”

“没问题。”

“你知道我要干什么吗,就这么答应了?”

“你要做手机。”

一段堪称经典的默契对话之后,雷军笑了。黎万强加入了小米。

而刘德这个人,雷军认为自己请不起,所以最初并不在雷军的合作规划当中。但已经加入小米的洪锋的太太和刘德的太太却是很好的朋友,这样一来,就为雷军和刘德搭上了关系。于是,洪锋就联系刘德说:“你在美国闲成那样,多无聊啊!不如回来和朋友们聚一聚吧!”

2010年5月,刘德出差到了北京,接着在银谷中心大厦的小米公司,见到了雷军、黎万强、林斌和黄江吉。几个人从下午4点一直聊到晚上12点。可是刘德就是不开窍,像是根本听不明白几个人的一再暗示:“这事儿挺好,只是我又能帮上你什么呢?”

雷军无奈,只好坦言:“我们想拉你入伙。”

但是刘德却纠结了,究竟要不要放弃自己在美国的公司来加入小米,他一时难以决定。

没有得到明确答复的雷军,当晚就没有睡着。

就在雷军忐忑不安的时候,回到美国的刘德反而想通了,他给雷军回话说:“我非常愿意加入这个团队,因为找到一个好团队太难了!”他说自己这些年很累,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好的团队。

“小米选择了刘德,刘德也选择了小米。”雷军说,“我很庆幸洪锋能介绍刘德给我认识。刘德现在幸福不幸福我不知道,反正有了刘德,我是非常幸福的,他做得非常出色!”

雷军的团队扩充到现在,能够做手机系统、软件和设计的人都有了,就是缺少一个能将小米“种”出来的人。2010年7月1日,小米公司准备启动硬件项目。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雷军为寻找一个合适的人几经周折,还是毫无头绪。

整整一个夏天,三个月时间,雷军见了超过100位做硬件的人选。最夸张的一次,他和一个理想人选七天时间面谈了五次,每次十小时。但是很遗憾,最后因各种原因他们没有达成共识。9月,一个周五的晚上,雷军又一次面试毫无结果,几乎绝望了。就在他山穷水尽的时候,林斌说:“试试周博士吧。”

万般无奈的雷军约到了55岁的周光平。周光平是个科学家式的人物,从1995年到2009年,在摩托罗拉工作了将近15年,他关注的是产品真理和科研中带来的成就感。经历过摩托罗拉的三次大起大落,周光平似乎已经看到了这家公司大势已去。

本来这是雷军迫不得已的选择,没想到两个人见面以后居然都感觉相见恨晚。在小米的办公室里,他们从中午12点一直聊到晚上12点,从互联网聊到硬件设计,从用户体验聊到手机发展趋势,甚至连出去吃饭的时间都不愿浪费,叫了两次盒饭来解决温饱问题。

几天之后,这位55岁的“种米人”登上了小米的战舰。随着周光平的加入,雷军的小米创始人拼图,也最终完成。

事实上,小米不光承载了雷军一个人的理想,而是七个“老男孩”共同的最后的梦想。55岁的周光平在走进雷军这块“种米试验田”的时候就说:“如果小米手机做不成,我这辈子再也不做手机了。”局外人张纪中也直言不讳地说:“不论能不能胜利,光是做小米手机这件事,就该记在中国互联网历史中。”

为了实现梦想,追求成功的内心体验,每个人喝了一碗小米粥之后,七个创始人便走上了为梦想而战的道路。接着,这个聚集了IT行业顶尖精英的豪华团队,很快就将小米手机生产出来,并且让小米手机以极快的速度,掀起漫天的小米风暴。

在足够强大前低调布局

从2009年打算创办小米到2011年小米发布第一款手机,这期间雷军一直低调地为小米布局,甚至小米公司的成立也很低调。以至于小米在创立了一年之后,还姿态神秘地不为外界所知,用雷军的话说就是:“人若无名,更利专心练剑。小米只想专注产品研发。”

也可能是在做天使投资人的几年中,雷军看到了太多失败的团队,从而希望自己的团队要有危机感,包括隔绝外界的干扰。因此,小米创立后,雷军要求公司里的每一个人都要对关于小米的事情守口如瓶,并强调整个团队在创业的时候,都要心无旁骛地做事情,做到低调、低调、再低调。

其实,小米公司之所以叫“小米”,也有低调朴实的含义在内。米的拼音是mi,MI包含着三重意义:首先是Mobile Internet,小米要做移动互联网公司,手机只是业务的一部分;其次是Mission Impossible,小米要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虽然创业团队高手云集,但还是要有艰苦创业的决心,雷军希望用小米加步枪来认认真真创业;最后是雷军希望通过小米这个普通的名字,传达出一种讯息,让人们知道小米是一家低调而务实的公司。

雷军实际上也是这样做的,他很清楚每一步应该做什么。小米的豪华创始人团队组建完毕后,很快就有了几十个高素质的员工。接着,雷军开始着手筹办另外一件事情——融资。当时有两条路可选:第一条是自己先投资,然后慢慢地争取融资;第二条是创业团队一起投资。他更偏向于第二条,因为他不想将小米变成自己一个人的“个体户”。如果大家可以一起投资的话,这个团队就活了起来,人人都有主人翁精神,一切将十分完美。

但是,大家会不会愿意,他不太确定。令他意想不到的是,2009年年底,发生了一件感人而有趣的事情。这一天上午,七个老男孩和其他的员工一共56个人,一起开了一个会。和所有的会议一样,这个会议除了气氛拥有“小米特色”之外,没有任何出彩的地方。在豪华团队拼图完成之后,这个会议讨论的议题是第一轮融资的方式和渠道。

会议按部就班地完成了整个过程,然后大家各自回到自己的岗位上,为小米的问世做准备。雷军回到办公室,站在窗户前面点了一支烟,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摆在他眼前的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融资方式将直接影响整个小米科技的文化以及管理方式,他还没有做出最后的决定。

事情的发展会不会按照自己想要的轨道走下去,他心里还是没有谱。就在这个时候,他身后办公桌上的电脑响了几声。雷军将手中的烟蒂掐灭,扔进了垃圾桶里,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那种“嘀嘀嘀”的声音是收到新邮件的提示。他打开页面一看,竟然是一个刚刚进公司的女孩发的群邮件。他点开了页面,看到这样一句话:“我回去和妈妈说,把我的嫁妆钱投给小米,从此我就嫁给小米了!”

就在同一时刻,所有人都收到了这封邮件,大家都被这句简单的话给震撼了。“我们一起投资小米!”这个想法不约而同地在小米团队的成员心中产生了。雷军关掉页面,下了最后的决心:“大家一起投资小米!”

尽管如此,雷军还是不认为刚刚毕业两年的女孩能有多少积蓄,但是事情有些出乎他的意料,这个女孩后来竟然投进小米不少钱。在她的带动下,所有的员工都参与了投资行动。有一个同事,他家之前买了不少的港股,他回去就将港股全部卖掉,统统换成了米股。

结果,本来是雷军一个人投资小米,最终变成了56个人的集体投资,而且凑起来竟然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56个人投了1100万美元,占了小米科技A轮融资的四分之一以上。

接下来需要考虑的事情是,要做出一款顶级智能手机,必须要有一流的软件、硬件。开工厂不是雷军的强项,所以他希望小米能和苹果一样走代工的道路。这就需要寻求供货商合作。

一些供货商一般都有个习惯,总是希望合作方大批量地生产,如此他们就可以大批量地供货。这样当然会有风险,如果产品卖不出去,将连累供货商的利益受损,同时给自己也带来负担。雷军当然也不希望小米手机一开始就大批量生产。但这样供货商就难找,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刚刚创立的小米的生产难度。

实际上,手机的很多器件都是定制的,需要供货商自己掏费用研发,而小米只是个雏形,供货商也不了解小米。这些供货商看过太多的公司破产,自然有了心理防备。即便是面对十分熟悉的周光平,供货商也只是热情地将他请进来,然后绕着弯子再将他请出去。

雷军开始一家一家地拜访供货商,一家一家地和他们谈,让他们足够了解自己,了解小米。这样一段时间下来,情况才慢慢开始好转。他终于为小米找齐了供货商,包括夏普、三星、TPK、Wintek和德赛等,多数都是苹果的供货商。

雷军十分注意小米的质量。小米生产出来之后,一般要经过五轮抗摔试验。在几个月的漫长测试过程中,小米要经历高低温测试、水冲、粉尘等各种严格的性能测试,以保证小米手机的质量。就这样,小米的供货商和质量问题暂时性地解决了。

2011年8月16日这一天终于到来了。那天,北京的天气非常好,阳光灿烂,雷军在拥挤的车流中赶往北京798艺术区。北京时尚设计广场就坐落在798林立的厂房之间。

此时,就在这充满朴素和大气之美的厂房群落中,正有大群的人拥向这里,这里历来是化妆品、奢侈品、服装品牌等举办发布会的好地方。798位置稍偏,但可容纳很多观众,因而更受国际公司青睐,微软的Windows7和IE9的发布会都选在798艺术区。这一天,雷军将在这里举行小米手机的发布会。

当作为主角的雷军赶到时,会场已经人山人海,排着长长的队伍,他不得不从人群中挤进了会场。此时工作人员正忙着回答“米粉”们的问题,气氛十分热烈,夹在中间的记者将头往前凑了凑问道:“这都是哪儿来的托儿啊,这么卖力?”

工作人员摇了摇头:“好像是自己来的吧,我不知道。”

小米手机发布会现场的热度丝毫不输苹果手机发布会,可容纳600名观众的会场座无虚席,甚至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也有很多人席地而坐,晚到的粉丝只能在会场外看同步的视频直播。

下午2点,人头攒动的会场才稍微平静了一些,发布会正式开始了。舞台上放的背景音乐是《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崔健沙哑的声音鼓动着众人的情绪。雷军穿着凡客诚品的黑色T恤和牛仔裤,搭配乐淘的“愤怒的小鸟”布鞋,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随即笑容灿烂地出现在聚光灯下。台下身着橙色小米T恤的米粉,以自己的方式热情助威,形成了一片壮观的橙色海洋。

雷军心潮澎湃,似乎又回到了20年前激情飞扬的年代,他朝台下沸腾的人群挥了挥手,开始热情洋溢地为大家介绍代号为“米格机”的第一代小米手机。

而此时的雷军,早已不是20年前手握着15页演讲稿不知所措的青年。面对台下欢呼的米粉和媒体记者,雷军开始不慌不忙地介绍这部号称顶级配置——双核1.5G处理器,4英寸屏幕,通话时间900分钟,待机时间450小时,800万像素镜头——的智能手机的成长历史。

“我们是一家融硬件、软件和服务于一体的公司,我们要做一部最好的手机。小米手机是全球触屏最快的手机,iPhone 4这样的主流手机是单核1G的,今天市场上卖的大部分智能手机都是单核1G的,小米手机比这些手机的触屏快200%。”

随着身后的PPT一页页地翻过,现场的气氛越来越热烈,当屏幕上显示这部手机的定价为1999元时,台下顿时沸腾了起来。“我们要小米!”喊声充斥了会场,而外面的广场上还有很多人看着露天的大屏幕惊呼不已。这也令夹在人群中的记者面面相觑,纷纷露出了惊异的神色:“雷军疯了吗?”

这个时候,有很多没有挤进来的米粉站在门口,踮着脚看里面的景象,还有一些试图挤进来的粉丝与保安发生了冲突,这些粉丝中居然有人是骑了几百千米的自行车前来捧场的。

“我40岁前已经干了不少事:卓越卖了,金山上市了,天使投资也不错,但我迷茫了:18岁的理想一直没有实现,觉得心里不踏实,计划悄悄干个一年半载的,如果输了,这辈子就彻底踏实了。这样创办了小米,15个月过去了,今天终于鼓起勇气出来了,请大家批评吧。”发布会这天,雷军终于可以将他的心里话一吐为快。

之后,每一款小米手机一经面市,都会引发抢购狂潮,大有挤压苹果之势。小米果然没有令雷军失望。而在此之前,雷军曾无数次深夜还待在办公室里。他一直认为“天天指导别人创业,自己创业失败了会很没面子”,可能其低调的背后,也有不为人知的恐惧。

2012年5月10日,31个国家、5000多人、204家企业参与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上,有人问雷军:“为什么当年做MIUI你不亮明身份?”雷军摆出他经典的忆苦状表情:“我这样的互联网老兵要进移动互联网也怕失败,只能隐姓埋名一年零三个月,有点成绩才敢公布。”

但是雷军明白,要想战胜内心的恐惧,最好的办法是正视再正视,直到成为习惯。可能在他不顾一切“跳下悬崖”的那一刻,就已经在践行一个朴素的道理:40岁之前,性格塑造你;40岁之后,你塑造人生。在小米手机诞生五年后的今天,面对小米取得的巨大成就,雷军终于可以坦然地说:“小米不可能再失败了!”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郑成功

    名人传记丛书:郑成功

    名人传记丛书——郑成功——驱逐荷兰,收复台湾的“国姓爷”:“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中华女杰(现代卷)

    中华女杰(现代卷)

    妇女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从夏商开始至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和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中国妇女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中华女杰(现代卷)》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1949年至今在中华大地上涌现的20位女英雄(女杰)故事,讴歌了她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女性特有的美菜好风范。
  • 一道闪烁着绚烂亮光的长虹

    一道闪烁着绚烂亮光的长虹

    高长虹,山西盂县路家村镇西沟村人,1898年出生在一个世代以耕读为本的小康之家。他是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过相当影响的文学团“狂飙社”的主将。是山西一位较早结识鲁迅,并在鲁迅直接培养下成长起来的进步作家。高长虹文学创作生涯前后长达20多年,是一位杰出的诗人、现代作家。
  • 思想之王:伏尔泰

    思想之王:伏尔泰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封建叛逆、反政府诗人、在英国、回国的日子、在瑞士、抗争、胜利、最后的岁月等。
  • 抗倭土司韦虎臣传奇

    抗倭土司韦虎臣传奇

    本书以文学的笔法,讲述了抗倭英雄韦虎臣非凡传奇的一生。韦虎臣少年便随父韦正宝出征广东惠州、潮州一带抗倭,所向披靡,全歼九连山日本海盗;率东兰“狼兵”跟随王阳明征讨大帽山、大庚岭、横水、左溪诸地,历时3年多,经大小数十战,平定福建武夷山;后在福建、广东大败日本海盗。韦虎臣精通韬略,战功卓著,获明皇帝钦赐“哀孝忠勇”匾额,但被奸臣以“犒师”为名,赐“御酒”毒害。韦虎臣的故事被人们世代传颂。
热门推荐
  • 九棺

    九棺

    万古之前,三界混沌之力,天地大势孕育九口奇棺,分散浩宇不被人知。魔棺、鬼棺、妖棺、神棺、仙棺、佛棺……九棺各具奇异无上威能,万万载,无人参透。浩宇传说,九棺得一,可镇三界!神秘的穿越少年阿木,棺材店学徒。机缘巧合,成为残破魔棺的主人,踏血而修,开启万万载轮回之门。仙寂,魔灭,佛涅,妖亡!原来,我是应劫而生之人,万万载前,有那么多传奇的故事。因此,我要九棺合一!新书《一藏轮回》,望大家继续关注九棺续篇!九棺交流群:128397852九棺订阅群:54260508(新,需要订阅验证)欢迎大家
  • 茅山当铺

    茅山当铺

    阴司鬼铺,一个买卖魂魄的地方!什么?你想要秦始皇的魂魄?貂蝉的魂魄?你老婆的魂魄?可以!只要你给钱就卖!
  • 逆战天机

    逆战天机

    有推荐票的书友请投本人另一本《诸天万界坑爹系统》!李无锡做了个画风羞耻的梦,便莫名其妙地GET到了捡宝贝的新技能。什么?天机莫测?等下,我捡个运气,逆战之!
  • 香宋词

    香宋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Cause to Fear (An Avery Black Mystery—Book 4)

    Cause to Fear (An Avery Black Mystery—Book 4)

    "A dynamic story line that grips from the first chapter and doesn't let go."--Midwest Book Review, Diane Donovan (regarding Once Gone)From #1 bestselling author Blake Pierce comes a new masterpiece of psychological suspense: CAUSE TO FEAR (An Avery Black Mystery—Book 4).When a body turns up floating beneath the frozen Charles River, the Boston Police summons its most brilliant and controversial homicide detective—Avery Black—to close the case. It doesn't take Avery long, however, to realize that this is no isolated murder: it is the work of a serial killer.Other bodies begin to turn up, all of them sharing one thing in common: all are trapped in ice. Is it all a coincidence—or the signature of a particularly deranged killer?
  • 爱情的开关

    爱情的开关

    如果爱一个人,是愿意让她独自活在天堂,还是愿意她陪伴自己陷在地狱?如果恨一个人,是愿意让她碎成齑粉,还是愿意她生不如死?从小随母亲改嫁到周家的小萌,与周家独子周衍照成为兄妹。这对“兄妹”互生爱慕之心。当两人决心为爱远走的时候,周衍照的父亲意外出了车祸,而这场车祸竟然是小萌的母亲蓄意的……周衍照接手父亲的“生意”,成为黑道老大,人称“十哥”。周衍照开始蓄意折磨小萌,让她眼睁睁看着他与别的女人恋爱、订婚;小萌则选择了一条与母亲相同的路,她暗中联络警方,成为线人。这段压抑而无望的爱情,最终在南阅黑道大洗牌的时刻爆发了……最偏执的爱情,最疯狂的情感,最浪漫的思念,最婉丽的结局。
  • 嘘,老婆不许动

    嘘,老婆不许动

    一场蓄谋已久的复仇计划,却惨遭设计沦为羔羊。是帝国的王,强势的猎人,她一心划清界限想要逃离,“我有未婚夫,你有未婚妻,我们不约!不约!不约!”他冷酷狠辣,唯独对她宠溺深情,“吃醋了?放心,我只娶你。”“苏秘书,宣告取消婚约!”夜夕夕原以为自己只是他手中的玩物,却不想成了他的心尖儿宠,他帮她复仇,给她权杖,大杀四方!然后再用深情的眼眸凝视她,“女人,我的恩情,你该怎么报答?”
  • 南怀瑾讲述的99个人生道理

    南怀瑾讲述的99个人生道理

    本书系笔者悉心研读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庄子讲记》、《老子他说》、《孟子旁通》、《禅宗与道家》、《历史的经验》等著作后,采撷南先生文慧,意有所至,心有所悟,结合平素所想,雕琢文字,恣意成文南先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仿佛一颗颗光华闪耀的珍珠,笔者以一己浅见为线将其串联,滴水藏慧,将南先生的智慧箴言一一记录,以期留住智慧的芬芳。
  • 怎样延长你的寿命

    怎样延长你的寿命

    书中内容涉及生物学、昆虫学、解剖学、微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美食学、历史学、文学,讲解深入浅出,所提供的养生方法简单易用。因此,对许多读者而言,本书又是一本养生书,书中对影响寿命的因素及如何延长寿命这个问题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并提供了延长寿命的方法,而这些方法操作简单,对读者大有益处。 本书虽然为研究性著作,然而论断精辟,文风简练,语言流畅。正是如此,编者才敢将这盘佳肴精细加工,以飨读者。全书包括老年的研究,动物的寿命,自然死亡的研究,以及人类的寿命能延长吗?四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围绕主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从生命的本质上为读者解释养生和长寿的秘诀。
  • 倾世绝恋神医妃

    倾世绝恋神医妃

    她,21世纪特工女王兼天才神医,身手了得,医术无双。她,青云山上一个打杂的小奴仆,容颜尽毁,实力为零,更是众人口中任人欺凌的‘小野种’。一朝穿越,当她变成她,那些懦弱、胆小,全部烟消云散,留下的,只有桀骜不驯,腹黑狡黠。欺负她的,她一个都不会放过!她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他,风华绝代,不近女色,却独独对她念念不忘,日思夜想。第一次见面,他吸了她的血,她昏迷。第二次见面,他骗了她,隐瞒了他的身份,……且看两人如何强强联手,为祸世间,逆转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