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0000000002

第2章 增强自信

查理的一位朋友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她悲痛欲绝,自那以后,她便和成千上万的人一样,陷入了一种孤独与痛苦之中。“我该做些什么呢?”在她丈夫离开她近一个月之后的一天晚上,她跑来向查理求助,“我将住到何处?我还有幸福的日子吗?”

查理极力向她解释,她的焦虑是因为自己身处不幸的遭遇之中,才五十多岁便失去了自己生活的伴侣,自然令人悲痛异常。但时间一久,此伤痛和忧虑便会慢慢减缓消失,她也会开始新的生活——从痛苦的灰烬之中建立起自己新的幸福。

“不!”她绝望地说道,“我不相信自己还会有什么幸福的日子,我已不再年轻,孩子也都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我还有什么地方可去呢?”可怜的妇人是得了严重的自怜症,而且不知道该如何治疗这种疾病。好几年过去了,我发现朋友的心情一直都没有好转。

有一次,查理对她说:“我想,你并不是需要特别引起别人的同情或怜悯。无论如何,你可以重新建立自己的新生活,结交新的朋友,培养新的兴趣,千万不要沉溺在往事的回忆里。”她没有把查理的话听进去,因为她还在为自己的命运自怨自叹。后来,她觉得孩子们应该为她的幸福负责,因此便搬去与一个结了婚的女儿同住。

但事情的结果并不如意,她和女儿都是面临一种痛苦的经历,甚至恶化到大家翻脸成仇。这个妇人后来又搬去与儿子同住,可也好不到哪里去。后来,孩子们共同出钱买了一间公寓让她独住,这更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一天她对查理哭诉道:“所有家人都弃我而去,没有人要我这个老妈妈了。”这位妇人的确一直都没有再享有快乐的生活,因为她认为全世界都亏欠她。她实在是既可怜又自私,虽然现今已61岁了,但情绪还是像小孩一样没有成熟。

许多寂寞孤独的人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爱和友谊并非是从天而降的礼物。一个人要想得到他人的欢迎,或被人接纳,一定要付出许多努力和代价。要想让别人喜欢我们,的确需要尽点心力。情爱、友谊或快乐的时光,都不是一纸契约所能规定的。让我们面对现实。无论是丈夫死了,或太太过世,活着的人都有权利再快乐地活下去。但是,他们必须了解:幸福并不是靠别人来布施,而是要自己去赢取。

让我们再看另一个故事。

一艘正在地中海蓝色的水面上航行的游轮,上面有许多正在度假中的已婚夫妇,也有不少单身的未婚男女穿梭其间,个个兴高采烈,随着乐队的拍子起舞。其中,有位明朗、和悦的单身女性,大约60来岁,也随着音乐陶然自乐。这位上了年纪的单身妇人,也和我的那位朋友一样,曾遭丧夫之痛,但她能把自己的哀伤抛开,毅然开始自己的新生活,重新展开生命的第二春,这是经过深思之后所做的决定。

她的丈夫曾是她生活的重心,也是她最为关爱的人,但这一切全都过去了。幸好她一直有个嗜好,便是画画。她十分喜欢水彩画,现在更成了她精神的寄托。她忙着作画,哀伤的情绪逐渐平息。而且由于努力作画的结果,她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使自己的经济能完全独立。

有一段时间,她很难和人们打成一片,或把自己的想法和感觉说出来。因为长久以来,丈夫一直是她生活的重心,是她的伴侣和力量。她知道自己长得并不出色,又没有万贯家财,因此在那段近乎绝望的日子里,她一再自问:如何才能使别人接纳她,需要她。

她后来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她得使自己成为被人接纳的对象。她得把自己奉献给别人,而不是等着别人来给她什么。想清了这一点,她擦干眼泪,换上笑容,开始忙着画画。她也抽时间拜访亲朋好友,尽量制造欢乐的气氛,却绝不久留。没过多久,她开始成为大家欢迎的对象,不仅时有朋友邀请她吃晚餐,或参加各式各样的聚会,并且还在社区的会所里举办画展,处处给人留下美好印象。

后来,她参加了这游湘轮的“地中海之旅”。在整个旅程当中,她一直是大家最喜欢接近的人。她对每一个人都十分友善,但绝不紧缠着人不放。在旅程结束的前一个晚上,她的舱旁是全船最热闹的地方。她那自然而不造作的风格,给每个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人人都愿意与之为友。

从那时起,这位妇人又参加了许多类似这样的旅游。她知道自己必须勇敢地走进生命之流,并把自己贡献给需要她的人。她所到之处都留下友善的气氛,大家都乐意与她接近。

虽然现在时代进步,医学发达,但我们的社会却有一种疾病愈来愈普遍,那就是处于拥挤人群中的孤独感。

在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的密尔斯大学,校长林·怀特博士在一次女青年会的晚餐聚会里,发表了一段极为引人注意的演讲,内容提到的便是这种现代人的孤寂感。“20世纪最流行的疾病是孤独。”他如此说道,“用大卫·里斯曼的话来说,我们都是‘寂寞的一群’。由于人口愈来愈增加,人性已汇集成一片汪洋大海,根本分不清谁是谁了……居住在这样一个‘不具一格’的世界里,再加上政府和各种企业经营的模式,人们必须经常由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工作——于是,人们的友谊无法持久,时代就像进入另一个冰河时期一样,使人的内心觉得冰冷不已。”

那些能克服孤寂的人,一定是生活在怀特博士所说的“勇气的氛围”里。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一定要培养出与人们亲密的情谊关系。就好象燃烧的煤油灯一样,火焰虽小,却仍能产生出光亮和温暖来。

我们若想克服孤寂,就必须远离自怜的阴影,勇敢走入充满光亮的人群里。我们要去认识人,去结交新的朋友。无论到什么地方,都要兴高采烈,把自己的欢乐尽量与别人分享。根据统计显示,大部分结过婚的妇女,都比先生活得长寿。但是,一旦先生过世之后,这些妇女都很难再创新生活。而男性由于工作的关系,基于工作本身的要求,他们不得不驱使自己继续进步。通常,夫妇当中,先生要比太太来得强壮,也更富进取性。妻子则大部分以家庭为中心,以家人为主要相处对象。所以,她对必须独自生活或追求个人的幸福,并没有什么心理准备。但是,假如她决心迈向成熟的话,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当然,孤寂并不专属于鳏夫或寡妇。无论是单身男子或美丽的女王,无论是城市的异乡人或村里的流浪汉,都一样会尝受到孤寂的滋味。

几年前,有个刚从学校拿到证书的毕业生,只身来到纽约,准备大展宏图,为这城市带来一点光彩。这位青年长得英俊潇洒,受过良好的教育,也颇有阅历,自己也很为自身的条件感到骄傲。安顿妥当之后的第一天,他在白日参加了一个销售会议,到了夜晚,他忽然感到孤单起来。他不喜欢独自一人吃饭,不想一个人去看电影,也不认为应该去打扰一些在城市里的已婚朋友。或许,我们还可以再多添一个理由——他也不想让女孩缠上自己。

当然,他是希望能碰到一个好女孩,但那绝不是从酒吧或什么单身俱乐部一类的场所去随便挑一个来。结果,他只好在那个准备大展宏图的城市里,独自度过了寂寞凄凉的夜晚。

据了解,大都会的生活,有时是比小镇更会让人有孤寂感;而且,要在大都市里生活,有时更得花点心神去结交朋友,并让这些朋友接纳你、需要你。在去一个大都市之前,要先想好以后的日子——尤其是下班后的时间——要如何打发。你当然需要有些兴趣相同的人在一起,但你得先伸出友谊之手。

初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其实有很多事情可做——你可以上教堂或参加同好俱乐部——都可以增加认识人的机会。你也可以选修成人教育课程——不但可以自我求进步,更可以得到同伴和友谊。但是,假如你只是默默一人在餐馆里吃饭,或在酒吧独自喝闷酒,那就无怪乎得不到什么情谊了。你一定得去安排或做些什么事。我们都知道纽约的地铁是全世界最大的地下交通网,但假如你不愿意先投下一个硬币,走进那个旋转门,整个地下铁路系统对你就没有什么用处。

有两个女孩,她们在纽约东区共租了一间公寓同住。两个女孩都长得十分迷人,也都有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都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其中一位女孩,以她的年纪来说,是相当具有智慧的。她认为居住在大都会的女孩——尤其是单身女孩——一定要仔细安排自己的生活,并计划自己的未来。她到一间教会去,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她还加入一个研讨会,甚至选修一门改进个性的课程。她把自己的薪水尽量用来与人交往,并开创出多彩多姿的生活内容。

她有适度而愉快的休闲活动,但对于社交关系则相当谨慎,尤其尽量避免暧昧不清的男女关系。

她初到纽约的时候,当然也感到寂寞——哪一个女孩不会有这种感觉呢?但是,她不是像某些男性一样,在海底潜游了半天,却只寻得一块海绵。她知道,自己一定要有计划。如今,她已成了我的好朋友,我也时常去探访她。她与一位聪明的年轻律师结了婚,婚后生活十分愉快。这便是她强调“要达到目标”的结果——她得到了幸福快乐的人生。

至于另外的那个女孩呢?她当初也很孤单寂寞,却没有细心安排自己的生活。她四处到一些游乐场所或酒吧寻找朋友,最后只是加入了一个俱乐部——协助酗酒者的“戒酒俱乐部”!

请记住:幸福并不是靠别人来布施,而是要自己去赢取别人对你的需求和喜爱。

同类推荐
  • 搭讪心理学

    搭讪心理学

    一本专为患有搭讪恐惧症、社交障碍症和语言不畅者准备的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勾搭”宝典。作者通过运用经典的事例和分析,让你成功地找到搭讪的突破口,从搭讪开场白、加强好感、引发共鸣到搭讪语言的运用,再到高级“搭讪犯”的进阶,逐步成为陌生人眼里的“开朗派”,一开口就自信满满、脸不红心不跳,进而让你与陌生人的聊天越来越尽兴,甚至成为“骨灰级”搭讪玩家、社交达人,轻轻松松实现搭讪的最终目的。本书能从根本上帮你把搭讪这门技术活练得炉火纯青,让你轻轻松松结识你想认识的人。
  • 管理你的老板

    管理你的老板

    挖好了坑把老板推进去是不现实的,应该远远地设好包围圈,慢慢地从四面围起来,诱导老板自愿按照你的意思走进去,才是一种智慧。
  • 心灵鸡汤精粹版9

    心灵鸡汤精粹版9

    心灵是一间贮满杂物的货仓,需要不断清扫才能扫除生命中的羁绊和心灵上的负担。打扫心灵就是净化内心的环境:扫掉烦恼,才会留下沉静;抹掉虚荣,才会留下真实;扫掉悲伤,才会留下坚强。只有经常打扫心灵,才能拥有一份宁静超然的心境,才愈能发挥潜能。生命的难度也就在于此。
  • 什么样的女人命运最好

    什么样的女人命运最好

    好命运的女人总会意识到:昨天是一段历史,未来是一个谜,我要将今天当做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日子,好命运的女人总会领悟到;一段挫折可以带来地狱般的生活,也可以让我涅槃重生;好命运的女人总会偷笑;生活中不会总是出现一些小幸运,但我总是在作好抓住它们的准备;好命运的女总是这样认为;选择和美好的事物共存,是保持长久美丽的秘诀……
  • 你最喜欢的300篇哲理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你最喜欢的300篇哲理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在人生中,有些事必须得到别人的信赖才能实现;生命的源头就是知识和智慧,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和源头相连;当上苍要把更大的好运赐给我们的时候,我们却又茫然失措,徒然让机会溜掉;每个奇迹总是始于一种伟大的想法。或许没有人知道今天的一个想法将会走多远。只要沉下心来,你就会听见目标就在不远处。让我们从故事中去汲取这些人生的智慧,本书推荐了300篇哲理的小故事,希望读者们从中启发智慧以及受到激励。
热门推荐
  • 凌霄谣

    凌霄谣

    “蛰伏六年之久,吾终颠覆苍生,叹女子风华在,独天下囊定怀!”数年之中,尝断肠之痛,惜独亲之怜。盘旋于权与利之中,布局无数,巧工惊人,唯天下独此。无论风华与共,却白霜渐染,那展现在此中美好女子,谈不过岁月践踏,奄于这历史的长河之中。
  • 校花,别乱跑

    校花,别乱跑

    她一出生,便已注定了以后的非凡身份。林氏集团董事长,炫帮帮主,让她仅为十七岁的年华背上了巨大的责任。青梅竹马的瑾辰对她百般呵护,甚至用生命教会了她这个爱情白痴什么叫做珍惜。对她情有独钟的安子夜,为她默默付出,不求能够在一起,只求可以守护她。帮派间的纠纷,让她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最后爱情又该如何收尾?
  • 吻别前夫

    吻别前夫

    小说从34岁的甘晓颦离婚那一天讲起。甘晓颦是一个普通平凡、却自视甚高,也不懂得体恤他人的女人。那一天,失业中的她离婚了,这才发现:婚姻中的女人,原来就是温室中的花朵。昨天她还可以对别人说自己是全职太太,今天就只能说是孤儿寡母了。现在的她,除了一边照顾身体不好的儿子,为生存忙碌外,一边还要报前夫卢家仪给她的雪耻之仇。
  • 大鱼人传说

    大鱼人传说

    新书:《骑士的路》。——————-他重生了,却成为了一只白皮鱼人(PS:魔兽鱼人,不是美人鱼),他的记忆似乎消失了,在仅存意识的主导下,本能的开始了鱼人的生活。氏族繁多的兽人,混杂着各种类人的半兽,古老的元素一族,诡异凶恶的幽魂一族,来自地狱的恶魔一族,森林里的古树飞龙,毫无理智的凶恶野兽一族,优雅强大的精灵,还有大海深处繁多的海洋一族......这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 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

    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龙迹

    龙迹

    一枚“恐龙蛋”引发的探险悬疑故事。三个孩子为了找到小怪兽奇奇的自然家园,护送它来到中原古镇。却先后遭遇文物贩子、破产奸商和黑蛇妖的围追堵截。奇奇究竟是一条恐龙,还是传说中神奇的黄金龙?三个孩子和黄金龙之间有着什么神秘的联系?他们将和黑巫龙之间展开怎样惊天动地的搏杀?最后他们能取得胜利、拯救龙眼镇和整个人类吗?
  • 穿越半兽人

    穿越半兽人

    “顾君兮,你这毒妇!”顾君兮:呵呵!(舔舔爪子,有我这么漂亮可爱的毒妇?)夕颜:你是毒妇我也喜欢!……一朝穿越,她不再彷徨,愿杀神便杀神,欲成仙便成仙,杀戮之道,谁可阻挡!
  • 蛋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彼黍离离

    彼黍离离

    船解开缆绳发动时,远天突然透出了一丝曙光。映珍抬头望着右边山腰上的马石村。隔着山隔着水,它愈发显得卑微,几座稀稀拉拉的房屋如白色的珠粒撒落,竹林里升起细弱袅娜的白烟,不是何老六的婆娘起来煮早饭了,就是刘三娃的妈煮猪潲,因为村子里就这几户屋里还住着人。船开得很快,劈浪斩波,马达突突突吼得山响,震得人耳膜发颤。马达的声音也遮盖了映珍巨大的心跳声。村庄渐渐看不清时,映珍扭过头看着儿子,儿子游江正双目炯炯地跟旁人说话,说他们一家要去东市了。你没去过东市?那你该去那儿看看,是个好地方,跟这儿大不一样。
  • 陈汉雄谜案追踪之复活者系列(中国好小说)

    陈汉雄谜案追踪之复活者系列(中国好小说)

    小说以复活者的案件为故事主线,在侦破该案的过程中,发生了一连串的各类案件,围绕这些案件,侦探人员找到了其中的关联和蛛丝马迹,通过层层追凶,最终并追查到幕后指使,并将其绳之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