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2800000004

第4章 晏阳初

晏阳初,生于1890年,四川巴中人。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乡村建设元老,被国际学术界并列为“世界上为社会贡献最大、影响最广的十大名人”之一。

晏阳初出身书香门第,晏求知欲望强烈,学习用功,每期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多次受到学校奖励。

1907年,晏阳初在保宁府华英学堂毕业后升入成都华美中学,两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该校。

1913年春,晏在友人的支持下,以名列榜首的成绩考入香港大学。按该校的规定,考第一名者,可获英皇爱得华第七奖学金1600美元,但奖学金只授于英国籍学生,学院院长建议他改入英国籍。晏回答说:“这代价,要一个中国人来舒畅,太高了。”他毅然放弃了这笔奖金,表现了一个中国人高尚的民族气节,就连当时港大的校长对此也深表敬佩。

1916年,晏得到中国政府的资助,远渡重洋赴美国深造。他在美国先后获得耶鲁大学政治经济学硕士、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历史学硕士、路易斯维尔大学法学博士学位。这段时间的经历,使晏的爱国主义思想日趋成熟。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在川中时,只有抽象的民主观念,到香港后,败国之民的羞辱,促进了民主意识的发生,我开始深切体会到国之重要,已有改造社会的愿望,再进而看到美国的繁荣,华裔工商的屈居人下,又回想到祖国的贫愚落后,我比较三种不同生活方式,孰高孰下,优劣如何……我不愿在中国的土地上再出现香港式的殖民地,苦难的中国需要解放,我立志贡献己力。”基于这些想法,他参加了中国留美学生的秘密组织“成志会”,青年们众志成城,“思图救国”。当时正值美国排华运动加剧,许多华商一到美国就被拘禁,即是久居美国的留学生和华侨也常被无理拘留。眼见这些不平之事,阳初心里既气愤又难过。为表示对美国政府排华政策的反对,他以“从美国宪法论排华的不合理”为题,参加了耶大的演讲比赛,充分表达了他对祖国深切的爱。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20万华工被送往欧洲,在各战场帮助修建工事、运输物资等,为了管理这批语言不通的劳工,美国陆军青年会在美国各大学招募留学生充当翻译,时值晏阳初毕业,他在爱国主义精神的鼓舞下,毅然投笔从戎,在毕业典礼的第二天便跨过布满鱼雷的大西洋,来到战云密匝的法国。在法国,晏被分配到自郎华工营战时临时商店充当售货员兼翻译,与华工朝夕相处。在此期间,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帮助华工写信,给他们读报上的新闻,逐渐萌动了训练他们识字的想法。阳初在白郎华工营办起了他平民教育生涯的第一个识字班,他选择了一千个最常用的汉字,边编、边教,开始训练华工识字。这项活动,受到陆军青年会的支持,并吸引了当时在巴黎留学的许多中国学生参加,使办学规模逐渐扩大。随着识字华工文化程度的提高,晏阳初创办了《华工周报》,当时在巴黎找不到汉字印刷设备,只得自己编排,用照相制版印刷,报纸很受华工欢迎。他“从此有了个心愿,回到中国不发财,不升官,把终身献给劳苦大众”。

1920年,晏阳初回到祖国,在北京成立了“大众教育联合会”,首倡扫盲运动,他用了一年时间深入乡村,考察平民教育情况。

1922年,晏阳初到了长沙,同一批知识分子先后办起了600多所平民学校,提出了“扫文盲,作新民”的口号,编辑出版了速成扫盲课本——《千字文》。长沙的扫盲教育四个月一期,利用早晚上课,受教育的学生总计有5万多人。当时,青年毛泽东便是100多位义务教师之一。继长沙之后(1922年至1923年)晏阳初还先后在烟台、南京、杭州、嘉兴等地开展了识字运动,并在华北、华中、华东、华西开展了平教活动。他编辑了市民十字课、农民千字课、士兵千字课等通俗语体文课本。

1925年6月,晏阳初作为中国民间代表出席了在檀香山召开的太平洋沿岸国民会议,旨在探索太平洋地区穷国富强的道路。在会上,他就平民教育运动作了一次专题演讲,引起了会者强烈反响,檀香山华侨为之掀起热烈的捐献活动。

1929年秋,晏阳初出任河北县政研究院院长,他将平民教育总会办事处迁至河北定县。晏阳初夫妇携三子二女举家迁往河北定县创办乡村建设实验区,在晏的一心为平民的真诚情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的感召下,当时有几十名高级知识分子和几百名大学生,都甘心情愿地离开城市优越的生活,有的甚至抛弃高官厚禄到十分艰苦的农村参与乡村建设实验。阳初除领导整个实验区的工作外,还亲到翟城村小学任教。晏的夫人许雅丽是美国华侨,生长于美国,回国后,一直在上海、北京居住,现在来到定县,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有很多不便,可她并不以此为苦,而是积极支持晏的事业,她协助接待来定县参观的国际友人,组织平民会同事的家属成立“家庭会”,每周聚会一次,并由许雅丽向她们介绍卫生保健知识。

在乡村建设实验中,从翟城村开始,继而以区为单位,最后推广到全县。十年间,平教会在定县推广农业优良品种(如棉花、波支猪、来享鸡、安哥拉兔等)办理信用合作社、兴建农场果园、开办城乡平民学校、编辑农民通俗读物、组织戏曲演出队、设立广播电台、建立卫生院和村的保健站、开展巡回医疗和推广节制生育等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定县时期的平民教育,其范围已扩大到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晏阳初认为,要医治中国的广大平民,特别是农民的“贫、愚、弱、私”四大病症,就必须对症下药,以生计教育医贫,以卫生教育医弱,以文艺教育医愚,以公民教育医私。

芦沟桥事件后,日本帝国主义掀起了全面侵华战争,晏阳初将平教会南迁,经河南许昌、遂平、武汉辗转到湖南长沙。武汉沦陷后,平教会先转移至湖南衡山,后迁至重庆巴县歇马场。

1940年,在一些热衷于乡建事业的著名人物张治中、卢作孚等的支持下,阳初在歇马场创办了“乡村建设育才学院”,建院之初为二年制专业,1945年经过他五年的苦心经营,“乡村建设育才学院”,已具相当规模,最将其更名为“私立中国乡村建设学院”,设教育、农学、水利、社会四系,延聘了孙伏国、胡洁青、熊佛西等著名学者执教。

私立乡村建设学院,由晏阳初任校长,他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办学方针,以民主自由为治学指导思想,倡导民主进步,团结互助,勤学奋发,艰苦朴实的校风,他抵制了国民党在校院设立训导处的规定,不接纳国民党派来的训导主任,而在校选拔在学生中威信高、思想进步的教师组成了“学生生活辅导委员会”和“四自会”(自治、自习、自给、自强),提倡学术自由,允许学生自由出壁报、组织社团、进行学术研究、组织各种演讲会、讨论会,允许进步教授讲新经济学(即《资本论》)、新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史课程;他支持师生参加“反饥饿、反内战”运动。1947年“61”大逮捕,乡建院有34位师生被逮捕入狱,为此他积极进行营救,通过张群、孙元良的关系,分批把大部分师生保释出来。当时的“乡建学院”被称为“民主自由的园地”、“沙漠里的一片绿州”,正如晏氏所称,是一块“干净土”。

1949年12月,重庆解放,平教会被宣布解散,华西实验区被接管。翌年,已旅居美国的晏阳初受聘为“国际平民教育委员会”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开始致力于国际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运动。

1951年,他创建了“国际农村建设委员会”,提出了“除天下文盲,做世界新民”的口号,向国际社会发出了“帮助世界三分之二的人口清除贫困、文盲和愚昧”的呼吁。并先后帮助菲律宾、印度、泰国等国建立了乡村建设组织。

1967年,晏阳初在菲律宾创办了“国际乡村建设学院”,为亚、非、拉几十个国家培训乡村建设人才。菲律宾政府为表彰他的卓越贡献,特授予他最高荣誉奖——麦格赛纪念奖。

晏阳初侨居海外30余年,始终对祖国有着浓郁的感情,他在“九十自述”中说:“我是中国人,家井在四川巴中,那儿,有我多少脚印,跟在巴山之巅,蜀水之涯,那儿,埋葬着父母的慈骨,也珍藏着童年温馨的记忆。尽管我是四海为家,有时午夜梦回,难免乡思万缕,书社、弦歌,以至樟茶鸭、豆豉鱼都是可怀念的。尽管最近30年来,我常用的英语,偶尔用母语,乡音未改,记忆中故乡,随我环绕天涯。”

1985年9月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之邀,九十二岁高龄的晏阳初回到了祖国,受到了当年国民参政会的老同事、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国务院副总理万里的亲切接见。邓颖超同志称赞他“一生从事平民教育矢志不移,对中国和世界做出了贡献”。这次回国,晏阳初重访了定县,并回故乡四川成都,考察了乡村建设。目睹耳闻祖国的巨大变化,在成都乡建院校友欢迎会上,他说:“中国的乡村建设工作做得实在是好,变化出人意料,比较起来,我当年搞的不过是一种方法研究,要真正改变广大农村的面貌,还得有现在这些制度。”

1987年,晏阳初二访故土,抱着“余年为祖国做点事情”、“为中国大陆和海外侨胞的友谊、为中国和三世界国家农村的改革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的心愿,与重庆社会科学院共同拟订了建立“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的初步方案。在北京,晏阳初被欧美同学会公举为该会名誉会长,并应邀发表演讲。他在演说词中称:“对当代诸公所实行的政策非常敬佩”“愿意把我们在七十多年在乡村深入民间认识问题,研究问题,协助人民解决问题所取得的一点知识献给中国”。

1990年1月17日,晏阳初因患肺癌医治无效,逝世于纽约,享年100岁。

有关晏阳初的著述,在国内有《晏阳初全集》、《晏阳初文集》、《晏阳初教育思想研究》等。本人主要著作有《平民教育概念》、《平民教育的真义》、《农村运动的使命》等。巴中市内建有“晏阳初史迹展览馆”,并成立了“晏阳初研究会”。

同类推荐
  • 两面王吴三桂

    两面王吴三桂

    事实上,吴三桂驾驭复杂的政治、军事局势,确实是有高人几筹的本领。在权谋、勇略、交人、用人等方面都显示出了他很高的纵横捭阉艺术。这一切都成为时代人研究的重点。他敢作敢为,敢爱敢恨,敢为天下先的枭雄品质,在他的一生中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和发挥。
  • 布什家族:主宰美国政治版图的豪门世家

    布什家族:主宰美国政治版图的豪门世家

    在美国诸多的政治世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四大家族。按照时间排列,分别是:亚当斯家族、罗斯福家族、肯尼迪家族和布什家族。相比肯尼迪族男性成员命运多舛、人丁衰落,布什家族显然强势得多。布什家族从政至少可以往前追溯四代。第一代塞缪尔·P.布什是钢铁石油大亨,曾担任过全美招商协会的会长、胡佛总统的顾问。第一个在政坛站稳脚跟的是塞缪尔·P.布什的儿子普雷斯科特·布什,他先经商后从政,当联邦参议员多年,结识了艾森豪威尔总统,为后辈从政打下了基础。
  • 名人传记丛书:伊莎多拉·邓肯

    名人传记丛书:伊莎多拉·邓肯

    名人传记丛书——伊莎多拉·邓肯——她有值得欣赏的舞蹈,更有耐人寻味的人生:“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陈果夫全传(下)

    陈果夫全传(下)

    陈果夫是国民党历史上主持组织与人事管理工作时间最长的人。在国民党党务和用人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是蒋介石的重要亲信。陈果夫和弟弟陈立夫先后交替担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组织部长多年,从蒋介石崛起开始,陈果夫与陈立夫兄弟就一直是他的心腹和左右手。二陈为蒋氏出谋划策,规划中统局清除反对势力,终致开创出蒋家天下陈家党的局面。
  • 她们灵魂里有香气

    她们灵魂里有香气

    百年前灵魂里有香气的女子,至今还令世人念念不忘,我们怀念的是什么?是她们穿着旗袍,从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弄堂里,轻摇慢步地走进西方文明的舞池里翩跹,那样的绝代风华,那样的绰约美好……本书以一个独特的角度描写了民国时期有代表性的16位女性,从她们的成长背景来展现她们一生的历程,她们或孤傲、或世俗、或强势、或柔弱、或欢喜、或悲悯,作者着力展现她们在其各自人生的关键转折点所做出的不同选择,希望能对当下女性读者有所启发。
热门推荐
  • 千姿百态的海洋生物

    千姿百态的海洋生物

    每当我们在岸边捡着浪潮送来的贝壳,望着一望无际,时而波涛汹涌,时而风平浪静的海洋的时候,总是在想蔚蓝色的海水下,到底生活着哪些生物?是否有高度文明的“海底人”?又是否真有美人鱼?提到“一闪一闪”、“灿烂的光芒”这些词时,我们会想到晴朗的夜空,眨眼的星星。其实在海底也会有这种现象,海底的鱼也会常常发出灿烂的光芒,这又是怎么一回事昵?众多的海洋之谜,等待我们来揭开。因此,我们要不断向前,勇敢攀登科学高峰。
  • 查理九世之碎裂友谊

    查理九世之碎裂友谊

    在一次阴谋之中,多多加入了暗夜帝国,与曾经的朋友为敌,这是怎么回事呢?
  • 猎圈

    猎圈

    七月的星期天,骄阳似火,一艘豪华游船在距海岸不远的海面上缓缓行驶着。船前甲板上,几位二十多岁的漂亮女孩嬉笑打闹着,一位皮肤白皙面目清秀叫红秀的女孩朝船舱里喊:“给我一杯冰水。”马上有另一个女孩也附和:“给我也来一杯。”话音落下,一位身穿雪白制服的英俊男服务生端着几杯冰水走过来,女孩们不再闹了,围过来拿水喝。红秀接过一杯冰水和服务生聊天:“你一个月能挣多少钱?”服务生有些腼腆地回答:“我是刚来的,也就一千多元吧。”红秀笑起来:“才这么点?还不够我一顿夜宵的呢?”其他女孩跟着一起笑。
  • 金刚三昧经论

    金刚三昧经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林黛玉重生之玉静奇缘

    林黛玉重生之玉静奇缘

    上海女孩,一朝身死,灵魂穿越。潇湘重生,自诊顽疾,玩转古代。北静王爷,一见钟情,唯爱黛玉。贾宝玉爱,薛宝钗嫉,邢岫烟痴。智退对手,惩治贪官,逮捕恶霸,其中又有史湘云,淮南王,妙玉,贾惜春,薛宝琴,薛蟠,贾雨村,边疆王等,各种爱恨情仇,一一上演!黛玉的泪尽而亡一直是我心里的一个结,残酷无情的封建社会,容不下真爱。而我要让她在现代人心目中活出一个精彩自我的林黛玉来,她要改变她的命运,她生命中出现的那个男人,让她收泪珠,展笑颜,获得真正的爱情与幸福。
  • 抢来的皇后

    抢来的皇后

    残暴而惨酷,毫无人性的乱世侫臣,挑起天下狼烟四起,百姓惨呼奔逃,不为王位,不为权贵,却只是为了满足他的杀虐!他在朝堂上仰天狂笑,谁敢或说一二?皇帝战栗着掩面而泣。红颜不笑强笑,纤腰舞得娇媚,素手执的是什么酒。一杯青酒下肚,他突然揽过她的腰,把酒哺入她的唇:“你要我死,我就死,可是我死也不会放过你!”轮回本当一切重新来过,为什么这孽情仍旧纠缠。她出身勋贵之门,又高高在上的皇后,他却成了平民中的贱民。那一天皇后亲自赈济饥民水粥为皇帝祈福,让他窥到了她的容颜,骨子里的暴戾突然被全部唤醒!他要她!为了她,他从军,将死人堆里一步步爬出来了,他成了人见人怕的“鬼将”,再一次成了人见人怕的侫臣,再入那金碧辉煌的九层高阙,含笑走进惊惶不安的她,眼里是势在必得的决心。他黜帝,霸后,夺政,她保帝,反击,护权。因为她是皇后,所以她必须要杀这个乱世之臣,可是面对他的一如始终的爱意,那负尽天下人也要爱她的勇气,让她如何下得了手?家国,天下,夫妻,帝后,君臣,一切的一切纠缠在爱恨中,何去何从?这冤孽,几时休!*******************************剧透:用力一挥,血光漫天,染红了那一天的白雪。她面色苍白,一步步走向皇帝,皇帝满意地看着她拖在地上的七尺青锋剑。“你杀了他?”她没有回答,木然地看着皇帝,咯啷一声,血剑坠地,她的泪水无声肆流。皇帝伸手向她:“过来,皇后。”*剧透,就是让你急个够!哈哈,桑陌不写悲剧哦!专訫独恋さ帮桑陌作了个视频,真是太感谢了!谢谢亲们的支持。谢谢给予票票的亲们。还有没给票票的亲们,如果觉得桑写得不好,你们要砸桑就砸吧,不过,最好是用你们的票票砸,猛砸,桑虽怕痛痛,不过,还是很开心滴。。。。
  • 国语

    国语

    《国语》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通过各有风格、各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人物性格,表述不同人物的思想及命运,记载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
  • 极品总裁小可爱

    极品总裁小可爱

    零零的群:178143034她,一个从农村出来,为了抗拒命运的女孩儿,因为奶奶的话,表面安静、固执、坚强、在遇到他后,她渐现本色、他,一个出身贵气家庭,却因为父母从小留下的阴影,腹黑、霸道、危险,遇到她后,才知道什么是劫,她就是他的劫!情节1“哧,呲”一辆车急驶过来,开车的司机停下昂贵的车,拍拍胸脯下来,对这场“肇事”的肇事者骂骂咧咧。车子带过的风将她的帽子弄飞了,女孩儿往一边跑去捡了帽子,找了一面镜子,重新戴好子走了。车上的男人看着车外正对着他车的后视镜的女孩,她的那头飘逸长发很快消失了,十足一个还在发育中的小男孩,他的心里起了涟漪,渐渐泛起了浓浓的兴趣。情节2“你是谁?”女孩盯着男人的眼睛看了半天,奇怪了,她不明白为什么在他的眼睛里竟然会看到自己影子。“我们结婚吧!”男人底下头吻住了女孩诱惑人心的红唇,没想到她的滋味亦如她的人一样,充满神秘。她和他去了民政局,出来的时候,手上多了两个红色的小本本。情节3“你要相见儿子,就按照上面写的做!”对着她,他冰冷地宣布着他的决定,对上那个容颜依然美丽的女子。想起了那日,她为了早日见到儿子,能让儿子健康的回到她的身边,看都没看那份协议,就签上了自己的大名......男人安奈住心里的悸动,告诉自己,不要在乎,不再在乎,那些多余的在乎,只能......男呸脚:她说:“我们不适合!”只因为她的心再次被他占据。他说:“我太冲动了了,对不起!”说完,温柔的为她披上外衣,送她回家了。温暖!她说:“代言活动已经结束,你还来找我作甚么?”疾言厉色。他说:“我们之间永远没有结束!”说罢,拉过她,欺上她的唇。恶心!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而是想你痛彻心脾却只能深埋心底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却装作毫不在意......本文有宠亦有虐,有霸道亦有放手,有固执亦有放弃,要看最后结局,且看零慢慢为大家分析来!收藏评语鞠躬
  • 韩信岭怀古

    韩信岭怀古

    晋中有文化,又缺少文化。说“有文化”,是说晋中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有许多可供挖掘和利用的历史文化,特别是人文资源;说缺少文化是说社会有关方面,对这种文化特别是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很不够。晋中在利用晋商文化,主要是在开发王家、乔家等若干个晋商大院作为旅游景点方面,在开发绵山等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在其他人文资源的开发、保护、利用方面则有明显的欠缺。这个结论或许武断了些,或许是“以偏概全”,但这是从我在晋中看韩信墓、祁黄羊墓、罗贯中故里以及王允衣冠冢时感到的。
  • 公主吉祥

    公主吉祥

    这个所谓的公主,是我十多年前就认识的一位同事。具体来讲,是2001年,那年十月,我从生产一线应聘到机关办公室工作,一个部门四个人,一个主任,一个秘书,一个档案员,还有一个文书,就是我。上班第一天,万主任把我带到大办公室,一个个给我介绍,这个是秘书东东包,东北大学的高才生;这个是档案员小凤,黑金山党校的毕业生。我很客气地弯腰,虽然单位不大,这两人以前也见过,也知道,但相互之间并无交往。东东包是个男的,年龄和我差不多,也就二十五六吧,高而瘦,握手表示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