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9000000008

第8章 巨人的陨落1(8)

比利觉得,如果人人都过一种敬畏上帝的生活,整个世界,尤其是阿伯罗温的矿井这里会变得更好。汤米的父亲是个无神论者,信仰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将很快毁灭,工人阶级革命也会加速它的灭亡。两个男孩争得十分厉害,但他们依然是最好的朋友。

“你不该在星期天工作的。”汤米说。

这话不错。矿上安排加班以应付煤炭的巨大需求,但为了尊重宗教信仰,凯尔特矿业的周日加班不是强迫的。比利愿意加班,尽管他虔信安息日习俗。“我认为上帝希望我有一辆自行车。”他说。

汤米笑了,但比利不是开玩笑。毕士大礼拜堂在十英里外的小村子开设了一个姊妹教堂,比利是阿伯罗温的会众之一,自发在隔周日翻山越岭去那儿做礼拜以示支持。如果他有一辆自行车,他就能每周日的晚上去那儿,帮忙筹备讲经课或祷告会。他跟长者们探讨过这个问题,他们都认为主会保佑比利在安息日工作几个星期。

比利正要解释,便觉得脚下的地面震动起来,接着是“轰”的一声巨响,一股强烈气流把他手里的瓶子吹到了地上。

他的心猛地往下一沉。他一下子想到自己是在八百米深的地下,头上有数百万吨的土石,只有很少的木梁支撑。

“发生什么事了?”汤米吓得声音发抖。

比利跳起来,浑身直打哆嗦。他举起矿灯,看着左右两边长长的隧道。他没有看见火焰,也没有散落的石头,灰尘也不比平常厉害。回响消失后,也听不到什么噪音。

“一定是什么地方发生爆炸了。”他说,声音不稳。这是矿工们每天都在担心的事情。甲烷可能因为石块坍塌或者矿工钻透某个煤层而突然间释放。如果没人留意出现的预兆——或者气体浓度上升过快——马蹄下的一个火花,或者吊笼里的电铃,以及哪个愚蠢的矿工违反规定点燃烟斗都会点燃这种易燃气体。

汤米问:“是在哪儿呢?”

“肯定是向下的主坑道——所以我们才没事。”

“耶稣基督快帮我们吧。”

“他会的,”比利说,他不像刚才那么害怕了,“重要的是我们得自己帮自己。”让他们当助手的那两个矿工连个影子也没有——他们趁着歇工去古德伍德区了。比利跟汤米得自己拿主意。“我们最好去竖井那边。”

他们穿上衣服,把矿灯拴在皮带上,然后朝上升井,也就是所谓的“皮拉姆斯”那边跑去。负责升降机的把钩工是戴·肖普。“吊笼还没来!”他慌慌张张地说,“我一直在打铃!”

见他吓成这样,比利不得不强压着自己心里的惶恐。过了一会儿他说:“打电话了吗?”把钩工用电铃跟地面上的同事联络,但最近两头都安装了电话,电话线通到矿井董事马尔德温·摩根的办公室。

“没人接。”戴说。

“我再试试。”电话固定在吊笼旁边的墙上。比利拿起听筒,摇动把手。“快点儿,快点儿。”

“喂?”里面传来一个颤巍巍的声音。这是亚瑟·卢埃林,董事的办事员。

“斑点,我是比利·威廉姆斯,”比利对着话筒喊道,“摩根先生在哪儿?”

“不在这儿。那声巨响是怎么回事?”

“地下发生了爆炸,你个大傻瓜!老板哪儿去了?”

“他去梅瑟了。”斑点抱怨。

“他为什么——算了,先不提这个。现在你要办件事情。斑点,你能听见吗?”

“哎。”声音听上去有了点儿力气。

“首先,你派人去卫理会教堂,告诉戴哭宝马上组织救援队。”

“好。”

“然后打电话联系医院,让他们派救护车到井口这边。”

“有人受伤了吗?”

“爆炸这么厉害,肯定会有的!第三,让所有清洁煤棚的人去拉消防水带。”

“着火了吗?”

“粉尘会燃烧的。第四,给警察署打电话,告诉杰兰特这儿发生了爆炸。他会给加地夫打电话。”比利想不出别的了,“听明白了吧?”

“好的,比利。”

比利把听筒放回挂钩。他不知道他的指令最后效果如何,但跟斑点说了这些话让他的脑子清晰起来。“主坑道那边会有人受伤,”他对戴·肖普和汤米说,“我们得下去看看。”

戴·肖普说:“我们去不了,吊笼不在这儿。”

“能去,井壁上有梯子,对吧?”

“你打算往下爬两百米吗!”

“是的,如果我胆小怕事,就不会当矿工了。”他说话口气很大,但心里也在打鼓。竖井的梯子很少使用,有可能维护欠佳。脚下稍稍一滑或踩到破损的横档,他就会掉下去摔死。

戴“咣当”一声把门打开。井洞四周砌着砖,已经潮湿发霉。一条踏板沿着井壁水平延伸,围着木制的吊笼机架四周。一个铁梯子用水泥黏合在砖砌的井壁上。两边的铁架和细细的踏板让人心里没底。比利犹豫了,后悔自己虚张声势,太过冲动。但现在才说不干有辱人格。他深吸了一口气,默默祈祷了几句,便走上了踏板架子。

他向边上挪动,探到下面的梯子。他在裤子上擦了擦手,抓住了两边的铁架,让脚踩在踏板上。

他往下移动着。铁架摸上去很毛糙,两手一抓,铁锈便剥落下来。有些接铆的地方松动了,脚下的梯子便晃动起来,让他提心吊胆。挂在皮带上的矿灯虽说能照见脚下的踏板,但照不到井底。他不知道这样对他来说是好是坏。

不幸的是,往下爬的工夫让他有了思考的机会。他想起矿工的各种死法。要是直接被爆炸炸死,那得算是最幸运的了,上帝慈悲,不用遭什么罪。甲烷在燃烧时产生让人窒息的二氧化碳。不少人会让掉下来的石头困在里头,可能因流血过多而死,等不到救援。有些人会被渴死,而他们的工友可能就在几码远的地方拼命挖开碎石打通隧道。

突然间他想往回爬,回到上面的安全地带,不去管下面的麻烦——但他不能,因为汤米就在他头顶上,他也跟着下来了。

“你也跟我去吗,汤米?”他叫道。

汤米的声音就在他的上面。“哎!”

这让比利有了勇气。他又找回了自信,移动得更快了。不久,他就看到了一丝光亮,马上又听到了人的声音。当他接近主坑道时,鼻子里闻到了一股烟味。

接着他听到一种让人毛骨悚然的嘈杂,是尖声叫喊和敲打声,他极力识别着这种声响。这种感觉在摧毁他的勇气。他给自己壮着胆子:肯定能找到合理的解释。过了一会儿,他才明白自己听到的是矮种马发出的惊恐嘶鸣,它们用蹄子踢着马厩的木头围栏,挣扎着想跑出去。弄清噪音的来由并没有减轻他的不安——他的感觉跟那些马没什么区别。

他走进主坑道,侧身绕过砖台,从里面打开门,感激地踏上泥泞的地面。一片烟雾让地下昏暗的光线更加微弱,但他能看见那几条主通道里的情况。

坑底的把钩工是帕特里克·奥康纳,这个中年人曾在屋顶坍塌事故中失去了一只手。他是个天主教徒,因此被人起了个“帕特·教皇”的绰号。他怀疑地盯着这边。“耶稣的比利!”他说,“该死的,你是从哪儿钻出来的?”

“从四足煤那边,”比利回答,“我们听到轰隆一声。”

汤米跟着比利走出竖井,说:“出什么事了,帕特?”

“据我判断,爆炸一定是在这层的另一端,在提斯柏附近,”帕特说,“助理带人过去查看了。”他语气平静,但脸上显得十分绝望。

比利走到电话那里,摇动把手。过了一会儿,他听到了父亲的声音。“我是威廉姆斯,你是谁?”

给煤矿董事打电话,怎么会是工会官员接的?不过比利没顾得上细想——紧急情况下,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爸爸,是我,比利。”

“感谢上帝慈悲,你没事儿吧,”父亲停了一下,换成平常那种果决轻快的声音说,“把你了解的情况告诉我,孩子。”

“我和汤米在四足煤。我俩从皮拉姆斯爬到主坑道。我们觉得爆炸发生在提斯柏那边。这边有点儿烟雾,但不多。不过吊笼不能正常工作。”

“绕线机件被向上的爆炸力破坏了,”爸爸的语气很沉稳,“但我们正在加紧修理,几分钟就能修好。你尽量让人都聚集在井底,一旦吊笼修好,我们就把他们拉上来。”

“我这就告诉他们。”

“提斯柏井彻底失去作用了,所以要确保不要有人往那边去,否则就得困在大火里。”

“好的。”

“助理办公室外面有呼吸器。”

比利知道这个。这是新近的一项创新,在工会的要求下,由1911年颁布的煤矿法强制实施。“眼下空气还不太坏。”他说。

“你那儿也许不坏,但往里走有可能很糟。”

“好的。”比利把听筒放回挂钩。

他把父亲的话跟汤米和帕特复述了一遍。帕特指着一排新储物柜。“钥匙可能在办公室里面。”

比利跑进助理的办公室,但没有找到钥匙。他猜想可能有人把钥匙挂在自己腰带上了。他又看了看那排储物柜,每个柜子上都贴着“呼吸器”的标签,柜子是铁皮做的。“帕特,你有撬棍吗?”他问。

把钩工有个用于简单修理的工具箱。帕特递给他一把粗螺丝刀。比利灵巧地弄开了第一个储物柜。

里面是空的。

比利愣住了,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帕特说:“他们欺骗了我们!”

汤米说:“这帮该死的资本家。”

比利打开了另一个储物柜。里面也是空无一物。他怒气冲冲地撬开其他的柜子,急于揭穿凯尔特矿业和珀西瓦尔·琼斯的欺诈伎俩。

汤米说:“我们只能想别的办法了。”

汤米急着要走,但比利想把眼前的情况弄清楚。他的目光落在灭火道车上。管理层就用这个可怜的东西当作消防车,把运煤的道车里面装满水,上面再捆上一个手摇泵。这东西并非一无是处,比利曾经见过有人在矿工们所说的“闪火”——紧贴隧道顶棚的少量甲烷被点燃——出现时使用它,算是应急,他们全都趴在地上。闪火有时会点着隧道墙上的煤灰,因此要用救火道车喷水。

“我们带上救火道车。”他朝汤米喊道。

道车已经在轨道上了,两人可以推着它走。比利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觉得可以让小马拉着道车,但最后觉得那样太费工夫,再说那些牲口已经受了惊吓。

帕特·教皇说:“我的儿子米奇在马林格德区干活,可我不能去找他,我得留在这儿。”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绝望,但在紧急情况下,把钩工必须留在竖井边,这是一条硬性规定。

“我会留意他的。”比利承诺说。

“谢谢你,比利。”

两个小伙子推上道车沿着主路走去。道车没有刹车——驾驶者想要放慢速度,就得往辐条里插上一根粗木棍。不少人因为失控的道车而死,受过伤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别太快了。”比利说。

他们刚进隧道不过四百米,便觉得温度开始升高,烟雾也变浓了。接着,他们听到了人声。循声走进一条分支隧道,这里是正在开采的矿层。比利能看见隧道两边开凿的入口,间隔相同,那是矿工干活地点的入口,通常被称作大门,但有时只是一个洞。噪声变得更响,他们停下道车向前面张望。

隧道里着了火。火舌舔舐着墙壁和地面。有几个人站在大火的外围,火光中的侧影就像是地狱中的魂灵。一个人举着毯子徒劳地扑打着熊熊燃烧的木料堆。其他人大声喊叫着,没有人冷静得下来。远处隐约可见一长串道车。浓烟中带着一股奇怪的烤肉味,比利想到那煳味可能来自牵拉道车的矮种马,顿时觉得一阵恶心。

比利跟里头的一个矿工说话:“到底出了什么事?”

“有人困在门里面了,可是我们没法靠近。”

比利看清说话的人是里斯·普莱斯。难怪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我们拉来了一辆救火道车。”他说。

另一个人朝他过来了,是小店约翰·琼斯,一个更为明智的人,比利心里踏实了一些。“好样儿的!”琼斯说,“我们拿水管冲冲这该死的家伙。”

比利拉出软管,汤米在一边连接手摇泵。比利把喷头对准隧道的顶棚,好让水沿着墙面流下来。他很快意识到矿井的通风系统——它从提斯柏送风,再从皮拉姆斯抽走——正在将火焰和烟雾朝他这边吹过来。要是他能告诉上面的人们掉转风向就好了。可逆的风扇也是按照1911年的法令强制安装的。

尽管难度很大,但火势已经开始减弱,比利能够缓慢前进了。几分钟后,最近的一个大门边上的火已经被扑灭。马上有两个矿工从里面跑了出来,大口呼吸着隧道里稍微干净些的空气。比利认出那是庞蒂兄弟,朱塞佩和强尼,两人被称作“乔伊和乔尼”。

几个人冲进大门。约翰·琼斯背着瘫软的马夫戴·泼尼斯,走了出来。比利不知道他是死了还是昏过去了。他说:“抬他去皮拉姆斯,别去提斯柏。”

普莱斯插了进来:“你算老几,在这儿发号施令,耶稣的比利?”

比利不想浪费时间跟普莱斯争吵。他转身对琼斯说:“我跟上面通过电话。提斯柏损坏严重,但皮拉姆斯那边的吊笼应该很快就会下来。上面告诉我让大家去皮拉姆斯那边。”

“好,我这就去通知大伙。”琼斯说完便离开了。

比利和汤米继续灭火,清理更多大门,放出更多被困的矿工。有些人流着血,不少人被大火烧焦了,还有几个人被落石砸中。可以走动的人背着死者和受了重伤的人,行状凄惨可怖。

很快他们的水就用光了。“我们把道车推回去,到井底的水塘装水。”比利说。

他们急急忙忙往回赶。吊笼仍然不能正常工作,十几名获救矿工正等在那儿,地上还躺着几个人,有的在痛苦地呻吟,其余的一动不动,生死堪忧。趁着汤米往道车里抽泥水的工夫,比利拿起电话。这次还是他父亲接的。“绕线轮五分钟后就能用了,”他说,“下面的情况怎么样?”

“我们已经从大门里救出了一些死伤者。往下面运几道车水来,越快越好。”

“你怎么样?”

“我没事。还有,爸爸,你能不能把通风扇掉转过来。皮拉姆斯往下,提斯柏往上。这样就能把烟雾和毒气从救援人员那儿抽走。”

同类推荐
  • 风华之恋

    风华之恋

    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作品。讲的是青年记者殷曙初来到最艰苦的越北山区的经历。在这里他经历风雨,饱受磨难,逐渐成长为熟悉民情、政情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在前辈的悉心指点下,写出一篇篇惊世之作,成为业界的杰出代表。围绕着“风华一代”的群体,还有一个个鲜活而伟大的凡人形象,在物质上他们虽贫乏,但精神顶天立地,为山区教育献出了青春与生命。
  • 刀尖1:阳面

    刀尖1:阳面

    《刀尖》是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耗时八年打造的一部心血之作,根据真实历史事件,忠实还原了中共王牌特工尘封七十年的传奇故事。抗战时期,日军“变态”医学专家腾村正秘制一种大规模用于中国儿童的特殊药物,服用者将大脑萎缩,破坏神经组织,心甘情愿被奴役。延安、重庆均获知了这一险恶计划,分别派出高级特工林婴婴和金深水,以粉碎日寇的阴谋。一段残酷的冒险就此展开,从那刻起,一道不合时宜的喷嚏都可能让他们人头落地。“左手刀尖,右手女人;左手鲜花,右手鲜血”是主角金深水最真实的写照。他一方面要在工作上周旋于日本反间谍小组、汪伪政府、国统和共产党之间;另一方面,在感情上更要平衡于远山静子、刘小颖、革灵、林婴婴等各色女人。所有理想和情感纠葛,被抑制的爱情、被扭曲的人性、被蒙蔽的阴谋,构成那个特殊年代最危险的工作:刀尖上行走。曲终人散之后,爱情何去何从?阴谋终向何方?金深水——在阳面;林婴婴——在阴面,共同演绎一场史无前例的谍战史诗。他们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情愿生死一线,只为心中不变信念。
  • 回家

    回家

    和平县一年有两场雪,一场是冬雪,一场是春雪,今年的这场冬雪非常大,这才刚过一夜,四处的房子和树木就失去了线条,举目望去,天地一色,满目恍然。按理还是熹微初开的时刻,但此时已经是四处分明了。在和平县公墓的一处很不起眼的墓碑前,一个身材瘦小的中年男人正蹲在那里堆雪,很快一个小雪人出现了,这小雪人在纷纷飘落的雪花里显得十分孤独和让人怜爱。堆雪人的男人名叫杨思齐,是和平县钱桥镇司法所的副所长,此时,杨思齐拧开随身带着的小酒盒,洒了一些在墓碑上,然后默默地看着那个小雪人。这时,他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 多余

    多余

    尽管没有爸妈待见,我还是在奶奶的悉心照料下,一天比一天硬实起来。在我还没断奶的时候,我妈刘小霞跟我爸李二牛就已经闹到非离婚不可的地步了。我身上有一个大我四岁的哥哥。最后,哥哥跟着妈妈走了,我随了奶奶。奶奶疼我,每天拿小铁锅熬大米稀粥喂养我。奶奶的眼睛得了白内障以后,视力几近失明,连衣服都搓不干净了,做饭的时候,米里边经常裹着沙粒子,她也挑不出来,就和米一块儿下锅煮了。有一回,我喝粥的时候不小心咬到了一粒大沙子,硌掉了我两颗小门牙,导致我好长一段时间说话直漏风。慢慢地,我学会走路了,就经常跑到街上去玩儿,和村头的野小子们一块撒尿和泥,摔泡泡。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现代青年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现代青年

    本书描写上世纪30年代渔家子弟在求学和混迹商场期间同富家女及未婚妻之间的爱恨情仇,以及三人在十里洋场的命运沉浮。农家子弟周计春少年时素有神童之称,老父倾其所有、师长全力以赴支持他到北平求学。然而父亲离开北平不久,他便堕落于财色虚荣之中。先与富家小姐孔令仪订婚,又和一干舞女打得火势,以致于被骗走令仪的钻戒,情急之下畏罪外逃。父亲为拯救儿子而再次倾家荡产北上,辛酸失望凄惨离世。投靠著名作家的计春机缘巧合成为明星,再次与孔令仪重归旧好。回乡探亲中光环捅破不禁恍然大悟,痛下决心继续求学……
热门推荐
  • 余生有你还请指教

    余生有你还请指教

    看过秀美的景,见过漂亮的人,却不及你。他们认为,他和她是最不可能在一起的,只是没有想到,最不可能在一起的两个人居然走到了一起,而且......天天在大众面前——秀恩爱。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不可能”。男主:牧瑾女主:叶轻晓
  • 责汉水辞

    责汉水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朝奉之女

    朝奉之女

    谢格物重生了,梦中前世因为利益害她家破人亡的表哥萧璟翎被三振出局。作为富商之女的她,本想着陪同父亲游山玩水,肆意一生的,却又碰到了“他”。到底是富商巨贾还是皇亲国戚,爱了就爱了!除了谈情说爱,她也没闲着,没有辜负“朝奉之女”,开铺子,攒嫁妆,一点没落下。
  • 盛宠奸妃

    盛宠奸妃

    他是罪无可赦的奸臣,她却是大清官的庶女,不料他一指,就选中了她!“本王要娶这个女人!”洛宁磨牙,想娶她,那就要看他有没有这个本事了!自此,奸妃之名盛传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佛说不空罥索咒经

    佛说不空罥索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猘狗经

    佛说猘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风水100问(人生运势500问)

    风水100问(人生运势500问)

    对于“风水”这个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对于中国人来说,好的居住环境是一个家庭能够长久兴旺的根本基础。从上古时期的原始人选择山顶石穴为宅,到后来通过罗盘定位寻找最吉利的房屋坐向,风水学从单纯的地理环境选择发展成为一门结合天文地理知识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学科,其内涵和意义都极为复杂多变。风水,顾名思义就是“风”和“水”,这两种大自然中最常见的事物带动着万物的生长,风好水好的地方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而一些隐晦荒凉的地方就少有人迹。
  • 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主要内容分为七国之乱、吕后专权、文景之治等章节。七国之乱的产生也不是偶然的,它受汉朝初期的经济影响,可以说是汉高祖刘邦分封制度的缺憾,是吕后专政、文景帝改革的产物。而七国之乱的过程又是极其复杂的,同时在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沧桑分合的巨大历史变化,留下了无数令人扼腕叹息的故事。
  • 忘忧草

    忘忧草

    人是情感动物,在我的这部书中,我所要表达的,或许就是我的一种思念、一种理解、一种心情,甚至是一种精神境界。它们是我创作的源泉和动力,也是我创作的客体与主体。
  • 经济学的诡计

    经济学的诡计

    经济学给了我们一双理性的眼睛,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周围的世界。为什么要听从老人的『门当户对』理论。为什么要实行一夫一妻制度,为什么有人逢赌必输,输了还赌。开启自己的经济学思维,像经济学家一样观察、思考身边的生活,我们将最终获得一经济人一的理性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