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9100000018

第18章 朱门(18)

“尽情吐烟圈吧!”他说。

“如果有什么想法,别让它消逝。”范文博说,“我们可以善加利用。”

柔安缓缓地吐了一口烟。李飞也调皮地吐了一口,两股烟混在一起,冉冉升空。

“我的思绪碰上了你的,这是心灵的会合。”

她伸手挥开烟雾:“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你真是反复无常。”他说。

“不,我们只是傻气罢了。”她回答说,“我可以把一切思想用一元一盎司的代价卖出去。告诉我,如水是不是爱上遏云?”

“谁知道?!”文博说,“如水是一个怪人,他太重情感。我想是遏云跌入困境后,他才迷上她的。”

吃过饭,李飞取了份晚报来看。他那篇西北光复的文章就在上面。

“看什么?”柔安发现他专心看报,就问他。

“我写了一篇文章。”他递给她。她读着读着,脸上的笑容一点一点地消失。

“你喜欢吗?”

“不!为什么你要写呢?”

“我没说什么呀,我只写了些我认为有趣的事实。”

她一脸愁容:“也许不安全。你嘲笑东北将军,主席会不高兴的。”

范文博接过报纸读,柔安直瞪着他,不耐烦地问:“你认为怎样?”

“编辑敢登,大概是觉得没问题吧。”

柔安对李飞说:“如果你事先征求我的意见,我不会同意你发表。谁知道当局会怎么做呢?”

李飞大失所望,他原以为她会喜欢的。她一言不发,晚宴不欢而散。

李飞替她叫了一辆黄包车,然后自己径直回家了。

14

第二天李飞收到上海《新公报》拍来的电报,要他去兰州,可能的话,甚至到更边远的地方。社方很满意他的报道,对新疆也很感兴趣,主编特别要他追访回族名将马仲英的生涯计划和野心。

李飞一直想到这陌生的新疆世界探险,他认为自己应该离开西安一阵子。西安像一位好熟好熟的老友,新疆却是新交;西安像一出家庭剧,有悲有喜,但是在新疆他可以见识真正的大场面,比方种族、宗教的大冲突。而且,他还想追访东北兵的行踪。与柔安初识,真不愿和她分开。但是他感觉彼此相当投缘——至少他确信自己的——暂别绝不会带来什么改变。

他收到如水的信,说他和遏云一切顺利,正打算去天水和她父亲会合,然后带他们去兰州,遏云在那比较安全。字里行间,可以感觉到他对遏云愈来愈认真,有心做长远的打算。

李飞挂电话给柔安,说他决定去新疆,她吓了一跳。过了好一会儿,才说:“去多久?”

“几个月而已。”

“什么时候走?”

“可能明天。”

三岔驿别庄(2)

“拜托,飞,今晚我不能出来,明天可以,大概六点才行。春假期间我打算到三岔驿去看父亲,希望你也去。”

“好哇。明天见。”

第二天四点钟,飞鞭到范文博家。有大情况出现,飞鞭向来很兴奋。他头上缠着黑布,两只大眼闪闪发光,面上的肌肉扯得紧紧的。

“范大叔,我亲眼看见几个兵跑进新闻报办公室,抓了一个人,用手铐带走了,听说是主编。”

范文博拉长了脸:“你亲眼看到的?”

“我刚好路过。一大堆人围在那儿。士兵抓着一个人出来,我想可能是你的朋友,所以来告诉你。”

“谁说是主编?”

“街上的人都这么说呢。他戴着黑边眼镜,脸色像白粉似的。士兵把大家赶走,然后把报社封了。你有没有事要我做?”

范文博沉思了好一会儿,说:“没有,不过你留在家里,我大概会找你。”

范文博立刻挂电话给李飞。

“赶快离开。姓杨的被抓,报馆也被封了,尽快来这儿,别冒险。”

报馆被封,主编被枪毙,也不是第一回了。“哦!”他自忖道。匆匆走出房间,和母亲话别。

“妈,也许会有警察来找我,就说我去洛阳两天。警察有没有来,你可以挂电话到范家告诉我。”

母亲敦厚的脸上呈现惊慌的神色:“儿子,发生了什么事?”

“现在来不及解释了。我不能挂电话回来,妈,我大概要离开一段时间,不过别替我担心。”

他握紧母亲的手,依依不舍地放下。

巷子里很静。他跑过后巷,叫了辆黄包车,来到范文博家。

范文博迅速地看了他一眼:“飞鞭看到姓杨的上了手铐被带走。你最好尽快离城,到天水找如水好了。”

“我不能就这么走,我想见柔安。”

“搭下班车,愈快愈好。”

李飞打了个电话给柔安,说明大概。

“我必须马上离开,可是我要先见你。一定要。一定要。”

柔安愣了好久。她听到他绝望的声音:“没时间了,柔安,我能不能来你家?没见到你,我不走,还剩一两个钟头。”

“你到西侧边门,我在那边接你。”

李飞在柔安家附近下车,走了过去。他以前没来过大夫邸,找了好一会儿才找到边门。

柔安站在门口。他一走近,她就低声说:“进来吧。”

深邃的目光充满焦急和柔情,她悄悄关上门,才发觉李飞的手臂环住了她;一转身,迎着他热情的注视。仿佛花朵面对太阳展颜,双唇自然地贴合在一起,这是他们的初吻。她旁若无人地抱紧他,睁开眼,低低地说:“往里走,我带路。”粉颊上一片酡红。

“我搭七点的车走。”

柔安甩甩头,无可奈何地表示接受:“那么还有一个多钟头。”

“一定是那篇文章惹的祸。”

“现在操心也没用了,你必须离开这里才安全。”说完,她捏捏他的手。

夕阳照在院子里,六角形的院门通向大院,沿着她婶婶房前的走廊,可以进入旁边的拱门。

柔安屏息张望,看大厅没人,溜了进去,示意他跟过来。一进入婶婶房墙的阴影中,就不怕有人看见。走到自己的小院,柔安加快脚步,唐妈站在廊上。

“到这里就没人会知道了。”

唐妈随着入客厅。

“唐妈,这是李先生。”然后柔安转向李飞:“她就像我亲生母亲一样,你不用担心。”

唐妈行了礼,用眼睛打量这位小姐常提到的年轻人。

柔安面色已缓和下来:“我看过你家了,你还没看过我家呢。这栋房子是祖父盖的。”

李飞打量着这间屋子。敞开的厅门内就是她父亲的房间,可以看见不少的书籍和一座旧式的橱柜。对面是柔安的卧房,一幅绣帘挂在门口。

“唐妈,你到院子里看看有没有人来。”

唐妈出去后,她说:“你想该怎么办呢?”

“我不喜欢急急地逃走,不过我本来就计划去兰州。”视线落在她身上,知道分开太难了。“柔安,”他说,“不会很久的。我知道一切都不会久。也许很难,不过我知道一定可以回到你身边。”

“我不能拦你,不过新疆太远,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你呢?”

他傍着她坐下来:“柔安,时间不多了。我会想你,我们可以通信,你要常来信,再大的变化都不能拆散我们。”

他抓紧了她的手,一面担心行李怎么拿。四月的白昼加长了,梨树的长影斜映在屋外的石板上。

“柔安,替我打电话给文博好吗?看看母亲有没有消息来。如果她挂来电话,让她把我的行李送到文博那儿。”

还没有消息。他们屏息坐待。

“我走后,请去看看我母亲,你可以把她的情况告诉我,因为她不识字。她单纯而真诚,会爱你若己出的。我告诉过她,我爱你有多深。”

柔安盯着他看,却恍恍惚惚,好像在听,又好像没听进去。最后才说:“飞,我有个大要求,下周我要去见父亲,你能不能来三岔驿住几天?好不好?”

他的眼又亮了起来:“当然好哇!我可以到山上等你,走以前,我们若能共度几天,那真太好了。”

“我很希望你能见见我父亲。”

电话响了,李飞冲过去,是文博打来的。“飞,你母亲捎来口信,几个士兵到你家抓你……不,你母亲吓坏了,是你嫂子挂电话来。她们告诉士兵,说你去洛阳了。士兵搜了屋子,我想他们不会再怎么样了,算你运气好!行李你嫂子送到我家来了。我去车站买票,我的人会保护那个地方。万一有什么不对,他们会警告你。”

李飞挂上电话,深深吸了一口气。“士兵真的来了。”他草草地说,“幸好我逃开了。”

柔安听了,脊骨都凉了,对着手帕暗泣。

“别烦。”李飞想安慰她,“她们告诉士兵,我不在城里,已经没事了。”

抬起一双泪眼,她说:“他们如果抓到你,我宁愿死掉。”

“我该把那篇文章给你看,你一定会阻止我发表。”

“不怪你。不过如果你不能回西安来,我就离开西安。是不是你永远不能回来了?”

“一年以后,主席就会忘得一干二净。”

“一年!那我怎么办?”

他定睛地看着她:“文博也许可以帮忙,不然你父亲或你叔叔也可以替我说几句话。记住,有任何情况发生,文博和如水都是我最好的朋友,可以去请教他们。我会请文博照顾你。”

唐妈进来点灯。李飞看看表,起身告辞。

“我陪你一道去。”

“不用。”

“你先走,我远远地跟着,看你平安离开。”

她要唐妈到院子里,看看走廊有没有人。李飞轻吻柔安说:“别忘了去三岔驿。”她没应声,不情愿松开他的手。

“别管我。你先走,我可以看见你,你却看不见我。”

暮色苍茫,李飞悄悄溜出走廊,进入前院,唐妈正在等他。

“唐妈,好好照顾小姐。”他说,“我大概要离开一阵子。”

“放心吧。她就像我亲生的女儿。”

到了车站,李飞看见范文博带着行李。天黑了,几盏吊灯在拥挤的月台上映出几道黄光。

“我大概要离开一阵子,文博,请你多照顾柔安。我要她有困难就来找你,行吗?”

“只要她需要帮忙,我一定尽力。”

接过行李,跨上月台,李飞回头张望,晓得柔安在某个暗处正注视他。举起手,挥别夜色。火车快开时,他好像看见有条白手帕在亮处挥舞,若隐若现。他站在踏板上,直到开出车站,才找一个空位坐下来。火车愈开愈快,向着夜空发出阵阵刺耳的长鸣。他站起来把行李放在货架上,然后坐下整理一切思绪。他摸着面孔,手指插进发里。这种举止好像枪林弹雨闯出来的人,摸摸自己的头颅是不是完好如初。他笑了笑,点了一根烟,车厢内的乘客稀稀拉拉的。他知道自己安全了,却不知小杨会有什么结果。然后又想起匆忙告别母亲,又到柔安家秘密约会的经过。在混乱的情景中,还有一片温馨的香甜——他们的初吻,她的声音,她惊惧的明眸,她听到士兵搜家时的啜泣,尤其她还提出两人到三岔驿的计划。这种热情已压倒了被追捕而逃跑的心情。她经过不少困难险阻,他确信她还肯冒更多的困难险阻。这份感情像火焰,强烈地烧灼他。宛如夜空下的一盏灯,洁白,空灵,微妙,平和,却又精致璀璨。

火车绕着渭河,驶进咸阳站。他逐渐清楚,自己已离开西安,不知哪一天才能回去。而他关爱的每一个人都在那儿。内心一阵绞痛。他永是西安的一部分,西安已经在他心田里生了根。西安有时像个酗酒的老太婆,不肯丢下酒杯,却把医生踢出门外。他喜欢它的稚嫩、紊乱、新面孔和旧风情的混合,喜欢陵寝、废宫、半掩的石碑和荒凉的古庙,喜欢它的电话、电灯和此刻疾驶的火车。离城使他难过,但是并不伤心。他在心里低声说:“再见,西安,我会再见到你!”然后他笑了。

范文博走出车站,看见柔安转身不断拭泪。他上前说:“杜小姐,我不知道你在这儿,如果有什么事我能帮上忙的,希望你来找我。”

他替她叫了辆黄包车。

她没赶上晚饭,好多次没在家用饭,叔叔也注意到了。

“她上哪儿去了?”他问唐妈。

“到车站送个朋友,很快回来。”

开饭时,杜范林转向妻子,用长辈的口吻说:“堂堂一个大闺女家,像怀春的母狗一样跑来跑去,成何体统?她到底在搞什么?”

“毕竟已经二十二岁了。”彩云说,“也难怪她会对男人感兴趣。”

杜范林一脸阴霾:“这不可以。我对她父亲有责任,而且咱家的名誉也要顾。等她父亲回来,我要他赶快把女儿嫁出去。我提过银行家陈经理的公子,可是她说什么也不答应。”

“反正不是自己女儿,随她去吧!”做婶婶的说。

春梅一旁静听。“可能是在恋爱。”她笑笑说。

“你怎么知道的?”

“那天在舞会上,她和李先生说话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香华说,前几个星期她借过车和他出去。”

彩云说:“如果真是这样,我们也可以少操一点心。现在女婿也不好找啊!唐妈,你还知道些什么?”

唐妈一直站在门口,一面等柔安回来,一面听大家说话。

“我什么都不知道。小姐在外头的情形我完全不清楚。”

柔安走进屋来,一脸通红,室内的话题突然中断。

“你去哪儿了?”叔叔一口严厉的语气。

“到车站送朋友。”她发觉大家的眼光都落在她身上,只有春梅脸上有一丝笑容。她几乎镇定不下来,脑海一片紊乱,她真希望不必吃晚饭,马上回房休息。虽然先擦过眼睛,脸上也搽了粉,激动过的神色仍然看得出。她理理头发,急忙坐下。彩云瞧见她眼睛肿肿的。

“咦,哭过了?”

“我们是好朋友。”柔安即刻回答。除了唐妈,她决定不让其他人知道这个秘密。“她提前度假去了。”她说。

春梅插进一句话,使大家都放松下来:“火车站常有动人的场面。前几天我看到一对母子在车站分别,那个老太太哭得真够瞧的了。”

电话响了,是香华找柔安。她刚听说那家晚报被封锁,主编被抓。她读过李飞那篇文章。柔安尽量平静地听着。香华直接问起李飞,她马上回答:“没听到什么消息。我想一定平安吧?”

柔安回到餐桌,大家问她电话内容。她心里忍不住快意,李飞逃脱了。

“《新闻报》的主编被抓,报社也查封了。”

“为什么?”春梅问道。

杜范林说:“一定是为了前天发出的那篇文章。”

话题转到女伶私奔和回城的经过。

“不知崔遏云怎么样了。”春梅说,“她一直没有再出现。可是,那个主编会有什么下场呢?”

同类推荐
  • 逐鹿北京

    逐鹿北京

    小说虽然是以出版业为载体展开故事,但实际上讲的都是“外地人”在“大城市”如何打拼谋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当下时代的热点题材。做传销起家的老曹带着资本来到北京加盟了孙军创立的的AAA文化公司,经过一番博弈较量,孙军成功地全身而退,老曹则如愿地接手公司,在石大兴和阿漆的辅佐下,不仅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而且把公司进一步做大。之后,羽翼渐丰的石大兴、阿漆分别以不同的方式离开公司自立门户,老曹开始走下坡路,他奋力挣扎,直至最终关门倒闭。另一边,石大兴、阿漆艰难打拼,逐步成长为新一代民营出版商,沉稳的石大兴越做越大,阿漆则始终在谋求突围与振兴。
  • 死亡之森

    死亡之森

    潘孓然是那种不会在我生活中重复出现的人,当然,如果他也出现在了你的生活中,那么,或许你会如我一样感叹,世上怎会有如此完美的混蛋。我没有任何恶意,特别是对像潘孓然这种无与伦比又谦恭有礼的混蛋。他个头一米八上下,样貌……怎么说呢,多数女性见了他,不免会怦然心动——但谁知道呢?毕竟我又不是女人。他的气质总是让我想到黑色骏马一类的动物,行为从不拖泥带水。微笑时,右额轻轻耸起,带着点儿青春偶像那般的轻松俏皮,自然也遮住了眉角一块子弹头大小的瘢痕。
  • 永远不说再见

    永远不说再见

    本书是著名作家刘芬的最新作品选集,包括《永远不说再见》《伞》《逃离》等作品。刘芬的作品语言清晰、故事叙事饱含对人世、情感的思考,既有女性作家的细腻心理描写,亦有对现代都市中众生相的深刻洞察。每一篇都是近年来女性作家中难得的优秀作品。
  • 太阳最红

    太阳最红

    有血有肉,大爱大恨,有情有义,大喜大悲。一部思考中国革命过程中政治与经济、伦理与道德、破坏与重建的长篇战争小说。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上对生命的意义重新审视,多重的生命主题和人生价值,散发着人性的光辉。这是一部思考中国革命过程中政治与经济、伦理与道德、破坏与重建的长篇战争小说。200个将军同一个故乡的战争往事,以黄麻起义为背景,再现红四方面军早期十年创建过程。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多灾多难血雨腥风的历史画卷。您可以看到王树声、王近山诸位战将的影子!
  •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2)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赌徒

    赌徒

    来自一个赌徒的内心独白,作者陀斯妥耶夫斯基用他独特的观察方式来描写一位赌徒的故事。
  • 一个少年的笔记

    一个少年的笔记

    《一个少年的笔记》收录了叶圣陶的小说及散文作品中的名篇,包括《小铜匠》《潘先生在难中》《没有秋虫的地方》《我坐了木船》等。其中,小说多以讲述故事的形式,揭示现象,阐明道理,通俗易懂,又寓意深刻;散文则多表现作者对故乡和自然的热爱,趣味性和教育性兼具。他的作品看似平淡,却隐藏着独具的睿智与明见,值得仔细品读、慢慢感悟。
  • 不得往生

    不得往生

    《不得往生》草莽起家的许半夏从收废铁到开工厂,周旋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法律界甚至黑社会势力等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经历良心与资本、道德与利益的对抗在漫长的创业岁月中,既有痛苦、波折,也有甜蜜、收获。相爱想杀相知相遇,亦正亦邪亦帮亦损。这是一部投以裁纸刀、许之生半夏的爱情小说;这又是一部六国争雄的钢铁行业商战小说;这还是一次对“企业家原罪”的有力质问。或许一切的商业都将经历这样的过程,而传奇往往这样炼成。
  • 凤惊九霄:盛宠重生妃

    凤惊九霄:盛宠重生妃

    国公之女苏婉音,风华绝代,武功高强,心地善良,帮她心爱的男人清敌夺储,却在封后之时被她的庶妹和他的男人合谋放火烧死。什么?仇人来了,还以为她是好骗的吗?上天给了她一次机会,让她的人生可以重来,她再不是那个单纯好骗的女子。苏婉悦、上官轩,这一世姐要你们也尝尝被骗的滋味,你们曾经给姐的,姐要加倍奉还!太子殿下,别怕,有她苏婉音在,没人能动的了你一分一毫。这一世,她要有冤报冤,有仇报仇,有恩报恩!纵使掀起滔天波澜,也要有个不一样的复仇人生!
  • 帝尊冥血

    帝尊冥血

    一个天赋异秉却貌似玩世不恭的男人,一次传承、龙骨造身、魔法师中最强的存在。拥有蔑视天下实力却因一次出卖,差点永世不得翻身。他的魔兽唯一的能力就是幻化成另一个自己的。他的兄弟龙崖、龙战紧次与自己并列大陆第二高手。面对死亡森林的卷土重来,他是否回放弃自己的传承?
  • 众神皆言桃花劫

    众神皆言桃花劫

    她不服生前所言桃花劫,投胎前只此一愿,要他吻她。他被夺爱妻,大闹阎王殿,逃走前诱她出轮回。他守护本家千年,为救她被祭为妖兽,无怨无悔。别家都是英雄救美,她却为救奶奶被踏碎魂魄,得知自身秘密。为身边人的一世安好,她不得已踏上了寻找碎片的救市之旅。多年之后,再提此事,她恍惚感慨着:我……怕不是个男主?清现世恶鬼,寻前世碎片。看拿着原本拿着言情剧本,美男环膝的她,如何从大女主,变成了伪女主,真爷们。咳……众神皆言:桃花劫。
  • 明伦汇编交谊典馈遗部

    明伦汇编交谊典馈遗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女配花样作死日常

    穿越女配花样作死日常

    萌萌哒新书《腹黑帝尊,抱一抱》已发,求收藏求关注~~穿越女配有三好:萌宠,神器,都好抢!男主,女主,全灭掉!女主废材想要翻身?姐这个恶毒女配同意了没有?炼药师了不起?不过是只会练原丹的渣渣而已……男主狂拽酷炫吊炸天?赶不上我家男配墨大人一根手指头!横波:渣渣太多,墨大,你帅,你先上……墨帝:你丑,你断后?战斗力灰常强大的腹黑帝和战斗力负五渣的逗比女配之间的相爱相杀虐恋情深喜大普奔……推荐辰辰新文《腹黑帝尊,抱一抱》
  • 腹黑神医:病王绝宠倾城妃

    腹黑神医:病王绝宠倾城妃

    夏侯良玉只有一个愿望,把十公主慕容锦睡了,顺带给他生一窝小小锦或者小小良玉。怎奈,慕容锦只爱玥国大将魏沅,还总想让他去死。成亲前,慕容锦一直以为夏侯神医是个温润如玉的谦谦公子。成亲后,她看到他就腿软腰疼。……对你的占有欲难以忍耐,将你拥入怀里的渴望无法遏制,他高站权欲巅峰,只为她执迷不悔。
  • 杨凤田传

    杨凤田传

    本书讲述了寒门学子杨凤田从小聪慧好学、积极进取,由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奋斗历程,以及他执着刚毅、爱岗敬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高尚品德。介绍了他始终以‘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理念为己任,先后参加、组织研制出歼8系列先进战斗机,填补了我国航空史上多项空白,大大增加了空、海军作战能力,为祖国的航空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事迹。 本书可供航空科研战线上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广大军事爱好者阅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