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西行,楼观授经。文虽五千,义蕴精深。
先圣之言,温故知新。执古之道,可以御今。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号聃,公元前571年,生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是人类社会伟大的圣人,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据传老子系太上老君81化身显世下凡,歷劫度人。关于老子生平历史记载甚少,《史记》中对老子其人有少量记载,其它故事性的记载考证不足。两千多年来人们看到的是老子所著的道德五千言。
《史记》中记载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曰:“孔子适周,问礼于老子,回乡后三日不语,弟子问其因,孔子曰:鸟,吾知其能飞;兽,吾知其能走;鱼,吾知其能游.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矢曾。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所著道德五千言其思想博大精深、微妙玄通、深不可识、阐道论德,常人甚难悟解。然其内容又至简至易、朴实易行,其含概,从无至有、从绝对至相对,明晰万事万物先天性动后的各种生存发展状态,内容朴实无华,治国、修身、养生、自然、军事、哲学、社会……其大无不包,细无不入。是全人类的无上之祖经,蕴育发展了我中华文明,且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内含至尊至贵、至深至奥、至简至易的无上妙道,实为中华乃至世界人民的无上瑰宝。
从16世纪开始,《道德经》被翻译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日文等。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可查到的各种外文版的《道德经》典藉已有1000多种。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到两种新的译本问世。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除了 《圣经》以外就是《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