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的秘密是什么?为什么有人跟任何人都能做朋友,而有人却常常失去别人的友谊和信任?
1990年,耶鲁大学的两位教授回答了上面的问题,认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情绪智商的高低。
情绪智商,也叫情商。简单说来,情商就是理解他人并与他人相处的能力。1995年,时任《纽约时报》的科学记者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专门讨论情商的著作,并认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引起了全球性的对情商的研究与讨论。
在今天,“情商”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用语,我们熟练地用这一概念来评价自己、解释别人。有专家列举了情商高的十种表现:(1)不抱怨、不批评;(2)热情和激情;(3)包容和宽容;(4)善于沟通,善于交流,且坦诚相待,真诚有礼貌;(5)善于赞美别人,这种赞美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6)每天保持好的心情,每天早上起来,送给自己一个微笑,并且鼓励自己,告诉自己是最棒的,告诉自己是最好的,并且周围的朋友们都很喜欢自己;(7)善于聆听,聆听别人的说话,仔细听别人说什么,多听多看,而不是自己滔滔不绝;(8)敢做敢承担,不推卸责任,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视自己的优点或是不足,敢于担当;(9)每天进步一点点,说到做到,从现在起开始行动;(10)善于记住别人的名字,一定要用心。
这十种高情商的表现,的确都有益于理解他人并与他人相处。但是也有人,认为情商高的表现可以更为简短。例如说话达人秀节目《奇葩说》的主持人马东,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写道:“最高的情商叫自有分寸”。
马东的观点引起了广泛的共鸣,自媒体人咪蒙有感而发,专门写了一篇名为“所谓情商高,就是要有分寸感”的文章,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后,阅读量迅速超过6位数。
关于分寸感的描述,最生动的莫过于刺猬的故事。
两只刺猬在冬天的洞穴里相依为命,如果他们靠得太近,就会被对方的刺扎伤;如果他们离得太远,却又没法靠对方的体温取暖。恰到好处的距离,就是贴近对方,却又不会彼此伤害。
这引申到人际关系上,就是对分寸的拿捏。
本书围绕“人际关系中的分寸感”这一主题,通过故事娓娓道来,夹杂犀利到位的点评,饱含着对人生百态的体悟。你认真读一读其中的段落,就会知道它就是你正在寻找的理想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