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31100000001

第1章 总序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国际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其宗旨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一切剥削制度,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进而最终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迄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同时,努力把它与当时西欧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相结合,于1847年6月创建了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亲自拟定并于1848年2月公开发表了同盟纲领《共产党宣言》。这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自从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以来,历经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第二国际、第三国际(共产国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西方推进到东方、从欧洲扩展到全球,终于突破资本主义链条上一个又一个薄弱环节,取得了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的胜利。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进军、社会主义国家革命与建设的重大成就,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书写了辉煌的篇章。20世纪末,由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了严重挫折。但是,历史并没有因此而终结。由《共产党宣言》奠基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仍在曲折中前进。各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共产党、工人党仍在不断探索无产阶级取得解放的道路;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仍继续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完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百六十多年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积累了卷帙浩繁的文献档案,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深入发掘和充分利用这些文献档案,对于我们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进程及各个时期的特点,科学地研究和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丰富且宝贵的经验教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无产阶级国际组织,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载体,其文献档案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研究更是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早在1984年春,中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就发起编辑出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当时由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和近代史研究所、中共中央党校和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共同组建了编辑委员会。编委会商定:这套文献主要收编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第三国际、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这五个国际组织已发表的全部文献档案,包括历次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其他重要会议的记录、决议和有关文件;收编材料力求齐全;凡外国有选编完整的版本者,根据外国版本翻译;凡文件散见于外国不同出版物者,尽力搜集完整,组织力量统一编译;文件完全按照原件翻译,译文力求准确,不作修改删节,以便读者根据完整、准确的第一手材料了解这些国际组织的历史。在当时代管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的资助下,经过编辑委员会、编译工作者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共同努力,这套文献于1986年开始陆续出版,截至1997年共出版了21卷。

到上世纪末,文献的编辑出版工作遇到了巨大困难。首先是编委会发生了重大变故,主编林基洲、副主编王颖和校纪英相继谢世;其次是出版经费难以为继。为继续出版这套文集,中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多方努力,组成以会长顾锦屏为主编的新编委会,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争取到一笔资助,于1999—2001年又出版了两卷。此后,因缺乏经费,编辑出版工作完全陷于停顿。

2010年,在中共中央编译局和中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的鼎力支持下,中央编译出版社以这套文献申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获得立项资助。中共中央编译局对此项目高度重视,在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基础上,给予了相应的资金支持,组建了新编委会,成立了专门机构负责文献整理和编辑工作,并将这套文献纳入“中央编译局文库”出版规划。

经新编委会研究决定,这套文献定名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在其前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的基础上重新编辑出版。通过进一步广泛搜集资料和适当改变编辑方式,新《文献》的资料更详尽、收文更齐全。例如,在原《文献》的某些卷次中,对已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译本只列目录,不收正文,而新《文献》则全部依据最新的中译本收录,以方便读者查阅。此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扩大了文献资料的搜集和选材范围,采用开放式结构,规模暂定60卷,约2500万字。

中共中央编译局和中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对这套文献的编辑出版工作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中央编译出版社为这套文献的立项和出版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文献的前两任编委会和编译工作者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为这套文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为这套文献的重新编辑出版提供了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

编辑委员会

2011年12月20日

同类推荐
  • 美国联邦调查局秘史

    美国联邦调查局秘史

    作为美国最大的执法调查机构之一,“FBI”这个名号向来很拉风,FBI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它不仅负责打击国内的犯罪,打击恐怖主义,还配合CIA完成情报、反情报工作。司法部长是FBI局长的顶头上司,FBI局长却更像是美国总统的超级警察。本书将为您解密FBI的前世今生。
  • 新型城镇化·模式分析与实践路径

    新型城镇化·模式分析与实践路径

    遵循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逻辑,回顾和总结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历程和经验。从国家战略的区域特色城镇化的视角,遴选了京津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城镇化的策略及模式,重点将所在地区城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色逐一细致地讲解。另外,还例举了云南省实现特色城镇化作为落脚点,统筹格局,揭示出新型城镇化战略中区域协调发展与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内在规律,进而从实践维度开辟了多元形式的城镇化路径及发展前景,为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提供创新性实践支撑。
  • 党的优秀儿女

    党的优秀儿女

    林祥谦(1892—1923年),福建闽侯人,“二七”大罢工领导人之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1923年2月7日,林祥谦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年31岁。
  • 外交:世代友好邦交

    外交:世代友好邦交

    中华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物态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的总体表现。
  • 历史大搏杀

    历史大搏杀

    这是一本诠释中国帝王集团政权博弈的大作。作者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审视中国两千年的帝制发展,揭示了隐潜在历史表象之下的潜规则,即围绕着帝王,外戚、太监、士人官僚集团以及其他势力为了争权或合纵或连横,乃至兵戎相见的残酷血腥。作者这样说过:“研究中国帝王史,上要看政权操控者即不同的统治集团,下要看基层组织,同时更要看到历史大势的变迁,这才是研究历史的初衷,这样才能有所收获。”读过《历史大搏杀》,你会惊奇地说:“原来故事中还有故事!历史可以见证未来!”黑格尔认为,中国文明是静止的,停滞的,是没有历史的。
热门推荐
  • 庶女有毒:坏蛋王爷请滚开

    庶女有毒:坏蛋王爷请滚开

    竹林深处,片片衣衫零落,她亲眼目睹深爱出墙。他适时出现,“女人,嫁给我吧。”她被迫成为他的妃子他的玩物,他宠她入骨,夜夜欢好,却从不许她怀上他的孩子。后来她才知,再强势霸道的男人都有一段无法言说的殇。谁爱你,就在心间……
  • 警察的世界

    警察的世界

    “正义,要么靠法律,要么靠武力,但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武力。”“而我就是正义!”这是一个警察的世界,也是一个秩序重塑的世界········交流群:957790706
  • 这是一个黑店

    这是一个黑店

    “呦,这位有缘的客人你好,欢迎光临这家什么都干的杂货铺。”
  • Betrayal
  • 弃妇也疯狂

    弃妇也疯狂

    【天涯相思阁出品】虽然穿越了~虽然穿成了一个弃妇~虽然穿成了一个带着拖油瓶的弃妇~但是,偶也不是随便将就的主。前夫,闪一边去~将军,考虑一下~皇子,偶誓死不为妾的说~~~嘿嘿,年轻有为的庄主~貌似是个金饭碗!!且看,芯影的不一样的弃妇故事!!!
  • 混血时代

    混血时代

    《混血时代》是由作者阿库乌雾所创作的散文诗集。该作品由《虚构血脉》《解码血族》《献祭血城》三部分构成,共六十五篇散文诗。《混血时代》作者将这个时代命名为“混血时代”。在时代洪流的作用下,作者表现出对文化混血、族群混血的充分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其对本民族失落的焦虑与挣扎。除此之外,在《混血时代》中,作者还表述了自己乃至世界各地各族人文知识分子所应该关注并予以严肃思考的命题,即关于种族变迁,关于信仰危机,关于人性变异,以及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等主题。由此,《混血时代》是一部作者对世界万物的观察、解释,也是反映彝族传统文化的民族志。
  • 做生意必懂的九大算计

    做生意必懂的九大算计

    生意的本质是低买高卖,一个不会盘算自己成本的人(低买)、也不会通过算计抬高自己生意价格的(高卖),基本上做生意没戏。做生意会算计的核心精髓就是:算计时间成本、算计风险投资、算计开销与利润、算计人际关系等等。
  • 既不相守也不相离

    既不相守也不相离

    “我废了她的赤眼,她已五感尽失,气息微弱,几乎与凡人无异。”“我定会用命护她。”“倘若他能像从前那般恣意洒脱倒好了。”暗血族的血是上等灵药,可治伤患,可延寿命,可保容颜不老。传说暗血族的人容貌异于常人,雪肤、银发、赤眼。四大贵族为夺王室血脉纷争至今,传言先王后归西当夜,玄武一脉以武力逼宫,两位王子浴血抵抗,然而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次日满王府尸体遍地,玄武将士全军覆灭。
  • 大灾难未解之谜

    大灾难未解之谜

    大灾难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破坏了以劳动为媒介的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和谐条件。灾害都具有消极的或破坏的作用。所以说,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是人类过去、现在乃至将来所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 方圆人生

    方圆人生

    本书从做人、办事、交友、谈话、沟通、处世六个方面讲述了为人立世的大体法则和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