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47500000006

第6章 从南京到纽约(5)

在新店期间,我终于忍不住想给家里打个电话,跟老板说行不行。老板说行是行的,但你要自己付钱,我说当然是我付钱。于是找了一个南京白天的时间,我开始拨号码,而在我那里正好准备开始忙晚饭。我拨电话的时候,他们都看着我,小鸥问我,你不要事先约好家里人等吗?我摇摇头,说家里有电话。

接电话的是爸爸。听到是我,他的本来已经老苍苍的声音突然都沙哑了。他问我在哪里,我说在工作,他问我什么工作,我说一家酒店,我管账。爸爸问我吃苦不吃苦,我说爸爸我每个月有九百美元收入。爸爸对美元和人民币兑换没有概念,我就说给他听,一美元等于十块人民币。爸爸又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来。我没有作声。爸爸说:明年我就要八十岁了。我问他,爸爸你希望我回去给你祝寿吗?爸爸说,看你了。

后来跟谁说了话,说了什么,我一点儿印象都没有。只有爸爸这几句话,多少年来一天没有忘记。

老板看着我,点点手表,意思是要忙了,挂了吧。我挂上电话就失神了。小江走到我身边轻轻说,舒你看上去难过啊,老板盯着你呢,我们要忙了,你能做吗?我看看小江,他的眼睛里很多同情。我点点头,开始整理外卖的饭盒塑料盒和纸袋,心里全想着爸爸说的,明年他就八十岁了。

因为这个电话,勤华对我不高兴。我不明白他为什么不高兴,电话账单还没有寄到,他就跟我说那个电话大概要付三十美元,而我说话才几分钟。

我辞职了。

老板感到很突然,新店刚刚火起来,他才说下个月要给我加薪,加到我告诉爸爸的九百美元,那之前我只拿七百。虽然我没有告诉他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他大约也猜到了,就让小江劝我。小江辜负了勤华的托付,他没有劝我不要走,就说,我知道你很难过,不过到了美国都是难过的,你以后要是找不到事做,给我电话,我来跟老板讲,或者也可以介绍你到别的餐馆去做。

走的时候,我很难受,看到小江他们头上戴着白纸糊的帽子,身上的围裙上沾满了菜汁和肉汁,他们站在门口跟我告别,脸上的微笑一言难尽。小鸥说,你走了,择菜的时候没有人唱歌给我们听了。小江没有说话,也许他想到了客死异乡的弟弟?还有双份的债务?

纽约的茫茫人海中,我们从此没有碰到。每当想起他们,心都刺得痛,很痛。

杰克逊高地

木心先生曾经是纽约皇后区杰克逊高地的居民。有过五年光阴,他在这里为一群中国艺术家讲述世界文学史,陈丹青是听课学生之一。木心逝世后,他用听课笔记出版了《文学回忆录》,在该书后记中,他留下了木心先生在杰克逊高地的完整地址和电话号码。

我也曾经是这里的居民,在我心中,现在的杰克逊高地,和过去全然不同了。

纽约分五个大区,皇后区隔着东河,遥望曼哈顿,杰克逊高地就在皇后区的西北部位。这一区域建于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那个年代纽约中产阶级仿效欧洲风格建造的高级公寓区,类似今日中国的“小区”。据说,著名的查理·卓别林曾在这里住过五年,又据老纽约说,那个年代,曼哈顿不少老板把情人安顿在这里。七十年代后,白人居民逐渐减少,东欧、印度和南美的移民渐渐进入,八十年代后,选择移居到这里的华人越来越多。九十年代,纽约市政府将杰克逊高地列为古董街区,更换了路牌,并派增两位跨马巡弋的骑警。这一带的树木历经七八十年的历史,春夏季节,每条街布满林荫,伏在高楼窗口往下看,茂密的树叶遮挡视线,多数公寓临街的小花园种满各种鲜花,教堂多,四面八方次第传来早晚的钟声。

杰克逊高地的交通中枢,在罗斯福大道和74街交口,车水马龙。贯穿曼哈顿和法拉盛的七号地铁日夜隆隆驶过。在82街地铁站下车,走下数米长的露天扶梯,是三十七大道,沿着82街一直走一直走,约二十分钟左右,就到了二十五大道。

木心先生曾经寄居的寓所,临近二十五大道,他在这里住了将近六年。从来没有人用中文描写过杰克逊高地,直到木心写了这首诗:

五月将尽

连日强光普照

一路一路树荫

呆滞到傍晚

红胸鸟在电线上啭鸣

天色舒齐地暗下来

那是慢慢地,很慢

绿叶藂间的白屋

夕阳射亮玻璃

草坪湿透,还在洒

蓝紫鸢尾花一味梦幻

都相约暗下,暗下

清晰?和蔼?委婉

不知原谅什么

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诗中是杰克逊高地五月的傍晚,宜人无雨的五月天。初读这首诗,小巧玲珑,似可隐约联想恋爱中漫步的心境。然而,奇峰突起,收尾两句在柔和的暮色中,忽然道出诗人的内心——多么好的尾句!容易懂吗?不。为种种事、种种理由而不肯原谅的人,不会懂这首诗。

在《文学回忆录》的“后记”中,陈丹青引用了这首诗作为结尾,而这首诗的题目,木心先生就题为“杰克逊高地”。

1994年到1999年,我在杰克逊高地住了六年,也是这里的居民。读到木心这首诗,我心中又骄傲、又亲切。“诚觉世事尽可原谅”,就是他在杰克逊高地漫步时曾经有过的心情。能够想象,那天他心情好,正在走向某一位听课生家中的客厅,摊开讲义,讲述他的文学记忆。那一路,他的感念与诗心,我们永远不能得知:就在那个五月的傍晚,在我熟悉的街区,这位老者在心里原谅了一切,而且为此写成了优美的诗。

不知道那天傍晚他走在杰克逊高地的哪条街?是去谁家讲课?很久很久以后,某一所公寓前厅的墙上,会刻上这首诗,使之成为被保护的建筑?

我从未见过木心。

1989年木心开课时,我来到纽约才三年。1994年木心讲完最后一课,我家搬到杰克逊高地——那年,我们搬离曼哈顿上西城的克莱蒙街,四处找房,最后选定杰克逊高地74街的一处公寓。1994年,在不远处的三十五大道和82街口买了一套公寓,住到1999年。现在我才知道:从我公寓出门左拐,向北走,穿过北方大道,继续走,就是木心先生的居所。

这个地点,与我的公寓只隔着十条街,步行十五分钟。当我在《文学回忆录》中看到这个地址,深感阴差阳错——我与木心先生曾经做了两年近邻,可是,我从未见到他,见到了,我也不认识他,不知道他。1996年,木心就从杰克逊高地搬走了,那年他六十九岁。

陈丹青说:“我们是杰克逊高地的居民,我们与木心曾在那一带出没。”这句话,带着归宗的意味,好似我们都在水泊梁山。“出没”二字,精神抖擞,即刻再现了从前的生活。是的,细想起来,我怎能肯定从未在杰克逊高地路遇木心?也许我下火车时,他正踏上七号车站天桥?在露天的果蔬铺子前,我们或许同时挑拣过番茄、苹果、橘子?当北方大道的红灯亮起来,也许我与先生并肩站街沿等待绿灯,我看到了他,他也看到了我——或许我们有过注目礼,点头,甚至微笑?

这是我的想象。木心先生目光锐利,他从我等待的身姿、对他的笑意中,会想到日后我是他诚挚的读者吗?

我愿意这样想,我愿意相信:他也那样想。

《文学回忆录》的所有听课人,几乎都离开了杰克逊高地,包括我。可是,杰克逊高地仅仅因为木心先生曾经在那里住过,在那里讲课,在那里写成世界文学史讲稿,成为迷人的地名,在2013这一年,越来越多生活在遥远中国的读者,知道纽约有一个地区,名叫“杰克逊高地”,知道木心先生有一首诗,题为《杰克逊高地》,那穿越五年的文学长征,就在杰克逊高地!

陈丹青四十多万字的听课笔录,当年也多半完成于杰克逊高地。木心逝世后的2012年春夏,他两度回到纽约探亲,他的母亲仍然住在杰克逊高地。那一年,他经历了丧母之痛,可是仍然夜以继日,录入笔记。

由于《文学回忆录》,木心生活过的杰克逊高地,成为读者神往的高地;由于《文学回忆录》,我所生活过的杰克逊高地,成为我记忆中的新大陆。

在木心先生的众多读者中,我稍有不同,因为,我是唯一一个仍旧生活在纽约,仍旧常常乘坐七号地铁路过杰克逊高地的“前居民”。七号地铁穿越皇后区,整段高高的路轨都在露天运行。自从读了《文学回忆录》,每当地铁从东至西驶过杰克逊高地南侧地界,特别是经过82街和74街车站时,我总会朝北张望,越过鳞次栉比的公寓楼顶,向着目力难以抵达的二十五大道望去,心里想着木心先生:这个历尽沧桑的文学使徒,这个给我们留下金贵的礼物的诗人。每次从地铁上遥望他曾所在的杰克逊高地,我会为那些曾经亲聆讲课的学生、为远在中国的陌生读者,向杰克逊高地,默默致敬。

怀想木心,向木心致敬,是我心中的自觉与情感。在读他的书的日子里,我从难过到平静,从愉悦到开心,很多夜晚,我都会被他的只言片语照亮,这种神奇的读书感受,从未有过。

我点击网上的读者跟帖,文字之好,表达之丰富,感情之真挚,聚集逾百万字!在我所知道的阅读记录中,可能从未出现过。那么多读者看了木心的书会哭,夜不能寐;会笑,难以抑制;也会沉默,久久不想说话。在我众多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朋友中,他们从这本书中各自得到各自的所想:文字之美,表述的高超,做人的道理,为友的准绳,心情不好时,得到宽慰,回首不堪回首的往事,有了勇气……这些你连想都想不到的反馈,都因为木心先生。

那些涉世不深的年轻读者,他们的留言让人见到希望。他们在这样好的岁数上就能读到木心的文字,何等有福!我和我辈的读者朋友,当然也有福,只是来得太迟——当我还是初中生时,学校关门,书籍被焚。在最该读书的年纪,失学了。父亲焦虑万分,在朝不保夕的年代,有一天傍晚,他要我戴上口罩和大围巾,跟他出去。我们穿过小街小巷,避开眼目,来到一位老友家借书。老友惊恐地问,怎敢在这种时候出来找书:不想活了吗?但他还是打开藏书的壁橱。我至今记得父亲蹲在地上埋头找书的身影,书被塞进大旅行包,临走,老友问他:你到底要干什么?父亲看着我说:

“她正是读书的年龄,再不读,就来不及了!”

再不读,就来不及了——这是一位智慧老人在我少年时代给我的新生活。四十多年后,我知道了木心。读木心,要放下自己,不要诠释,仅只领受、感受、享受,就能得到很多很多。要惜福——不然就来不及了!

陈丹青得知父亲带我借书的往事,来信中也谈到《文学回忆录》,这样说:“一个所谓小众的木心,现在变了,还不是大众的,但已然成为不可预估的什么,徐徐散发光芒:这是很长的剧情的开始,是可以让你父亲在没顶之灾前,冒死领着孩子去找书。”

1994年文学远征结束的那年,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文学课程的听课者,早已风流云散。那张木心坐在谁家地板上谈笑风生的黑白照片,是他留在杰克逊高地唯一的一张授课照——我见不到木心先生了,但我能够经常眺望曾经庇护过这位老人,并孕育了《文学回忆录》的杰克逊高地!

同类推荐
  • 为爱繁华误入秋

    为爱繁华误入秋

    《为爱繁华误入秋》收录了郁达夫所著的最经典、最纯美、最精致的作品,包括小说和散文。书中的小说多带有“自叙传”的色彩,有的注重内心的纷争与苦闷描写,有的侧重反映社会底层民众的疾苦。书中的散文,无论是游记还是写景的散文,也深深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全书内容香艳而沉郁,语言感伤而率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的思想风貌、创作风格以及浓郁的浪漫主义倾向。
  • 夕阳残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夕阳残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家赋

    家赋

    曹多勇,一九六二年生,供职于安徽省淮南市文联。先后在《人民文学》、《当代》、《十月》、《中国作家》等刊发表小说若干,作品被《小说选刊》、《新华文摘》、《中华文学选刊》、《中篇小说选刊》、《小说月报》选载。长篇小说《美丽的村庄》(与人合作)获中宣部第十届(二〇〇三——二〇〇六年度)“五个一”工程奖。中篇小说《好日子》获二〇〇三——二〇〇四年度安徽文学奖。短篇小说《塌陷区》、《这日子应该平静似水》分别荣获第四届、第五届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著有长篇小说《大河湾》、《找活》等。二〇〇四年毕业于鲁迅文学院第三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这是神赐的本能,在人类家庭成员之间形成了天然的相互依存性,在每个人身上都产生一种奇妙的归属感。若每个家庭成员都按照神的模式去做,就能真正体会到家庭的安全与温情。
  • 弦歌盈耳

    弦歌盈耳

    福建师范大学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百年老校,又是学科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木铎百年,金声玉振,近40万校友遍及海内外,现注册就读的各类学生达10万之众。薪火相传,自强不息,上百个学科荣获博士授予权,新百年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温故知新,鉴往知来,为此而征集出版的这套纪念文集《弦歌盈耳》,留存着广大校友的珍贵记忆,
  • 丰子恺散文精选

    丰子恺散文精选

    小读者们,相信你们对丰子恺的漫画都不会陌生吧。他的漫画往往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而且内涵丰富的意蕴,让人在会心一笑之余又忍不住思绪万千。在中国二十世纪的画坛上独树一帜。《丰子恺画集代自序》中作家自己曾写道:“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这可以说是丰子恺一以贯之的创作理想,不仅体现在其漫画创作上,在他的文学实践上;也是如此。
热门推荐
  • 偷回来的段二夫人

    偷回来的段二夫人

    他是风流倜傥的段二爷,他腹黑,他忠犬,他被一个女人的厨艺绑住了胃她是穿越而来的沐秋罗,她洒脱,她任性,她也轻轻的把一个王爷推倒在梅子酒的闺房人生总是难以预测,与其悲天悯人,不如把握被宠爱的时光。
  • 疯狂分身进化系统

    疯狂分身进化系统

    再次睁开双眼,洛尘发现自己竟然重生在了一座荒岛上,而且还获得了妖帝分身进化系统......三头地狱犬分身、深海章鱼分身、星空妖龙分身......从此洛尘带着一众分身吞噬进化,步步血腥,步步杀戮!
  • 错过星辰,再不错过你2

    错过星辰,再不错过你2

    上一秒高高在上的韩大老板,下一秒化身为小奶狗依偎在媳妇身边,人前他虐狗一套一套的,人后,他一套一套的被虐,奈何,媳妇的话不敢不听。三年前她突然消失,他发了疯的找,最后找到了,她告诉他,她不爱他,他转身离开,三年后,他用一张假的结婚证把她绑在了身边,从此,虐狗模式再一次开启,那狗粮撒的,已经不用吃饭了。
  • 九华楼晴望

    九华楼晴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献帝春秋

    献帝春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之无心成妃

    穿越之无心成妃

    此文已加入半价行列!!本文有些雷人,不喜的请绕道经过!男强女也强,绝对正剧版!“只有朕不要的女人,没有朕要不起的女人。”皇帝对着她冷冷的讲道“那么你能为了我放弃后宫三千佳丽吗?”她狂傲的看着皇帝,挑衅的问道“不准走,我要你在这里看着。”皇帝公然在她面前和别的嫔妃上演限制级的画面“皇上,你们表演得真精彩。”她看得手足舞蹈,情不自禁的讲了出来。“赵傲蕊,你是朕的女人,我不准你喜欢上别的男人。”皇帝霸道的命令道。“皇上,既然出来玩了就要开心,我没有喜欢,只是欣赏。”“只要你替皇帝生个孩子,我就放你自由”太后看着她,慢条斯礼的讲道“我从不做亏本生意。”生子,免谈。除非她真的爱上那个男人苏莫大汗淋漓的呆坐起来,睡梦中的她被男人压在身下,无情的凌虐和摧残。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不仅仅只是一场恶梦,也是自己最不堪的过往一次意外让她穿越到一个历史从未记载的年代时代和身份的变迁却未能让她走出这段阴影穿越后的她成了皇帝极力想要得到的女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都市女子如何在吃人不吐骨头的后宫中脱颖而出让皇帝又爱又恨如何运用自身的智慧让太后也对她刮目相看喜欢洛洛文的亲,不要忘记收藏噢洛洛保证最少一天一更,偶而有暴发绝不断更、弃文滴推荐自己的文《带着娃儿跑》推荐好友的文青墨烟水《极品女帝》兰妮《与魔同寝》大米麦《爱你纯属意外》、
  • 斗气狂妃,这个爱妃有点狂

    斗气狂妃,这个爱妃有点狂

    一朝穿越成小萝莉,洛依依已经很郁闷了,更郁闷的就是这个萝莉快下葬了身上毫无技能。能怎么办?爬出来再说。既来之则安之。可是为什么所谓的第一美人的姐姐处处刁难,真的是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从此连三岁儿童都知道,洛家三小姐是个无颜女,而且很粗俗,仗着谪出的身份处处打压庶姐,无人敢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经方合方辨治疑难杂病

    经方合方辨治疑难杂病

    本书是作者结合多年临床运用经方合方辨治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经验总结,重点阐述经方合用治病的思路与方法,引导学用经方的操作技能与运用技巧。本书特点既突出运用经方合方辨治西医疾病,又突出运用经方合方的辨治中医证的思路、方法与技巧,通过研究诸多疾病的案例旨在深化临床运用经方合方的基本点与切入点。本书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操作,内容丰富翔实,合方要点突出,旨在启迪灵感,拓展思路,力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中西医临床医师及在校学生最佳参考阅读用书。
  • 爱的泡沫

    爱的泡沫

    步雪,嫁给了易家大公子易天鸣,只是她心里念得是曾经的青梅竹马,当她看到易家二公子易天羽时只恨天意弄人,虽相见但却依旧只能保持着大嫂与弟弟的关系,易天羽在外留学回来之后很快与顾家小姐顾颜相识,并且很快与她成亲,而步雪这个时候只能痛苦,眼睁睁的看着从小与自己许下誓言的男人与其他女人成婚,步雪嫁给之后易天鸣之后喝了一年的避孕汤,只因不想有他的孩子,心里惦记着易天羽,而易天鸣喜欢的人也不是她……
  • 在没有名字的游戏里打怪升级

    在没有名字的游戏里打怪升级

    意外的来到了游戏世界,成为新人小白?没关系,他有兄弟陪着他打怪升级。获得神器?没有办法,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发现此游戏尚未命名?这不就是等着他来起名的吗。再后来发现自己进入游戏并非意外?那他就要好好的研究一下了……悄悄地说:有兄弟,有美女,有逆袭,你想到的想不到的都有。没有算了,当我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