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2300000003

第3章 “恨”味(1)

司马迁说:“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也。”溯往及今,中国历代大思想家大文学家,莫不先“困厄”而后“走运”。这或许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大特色吧,张恨水亦不例外。

对于志者而言,饮“恨”,正是别一种风味的人生营养剂。

恨水长东

古往今来,在自己的名字中冠以“爱”字的大有人在,如著名作家张爱玲等,但以“恨”字入名者则极其少见。

因为少见,才见疑,才多怪。

人们不禁要问,张恨水,为什么要“恨”水?为什么不恨“东”不恨“西”,偏偏要恨起“水”来呢?莫非应合了坊间传闻的“恨水不成冰”吗?这竟成了一个问题。

名字,原本是一个符号,特别是作家的“笔名”。所谓“笔名”,是指写文章的人在作品发表时不署真名实姓,而是署上另外的名字。这另外的名字在形式上没有什么硬性的要求,但在内涵上总有一定寓意的。文化人之“笔名”,起于何时,或不可考,清代以后才渐成风气。张恨水自1914年始用“恨水”这一笔名之后,一个关于其笔名的解读以及“恨水不成冰”的传闻持续发酵,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渐渐得以澄清。

坊间所传,是说张恨水年轻时,曾向著名女作家冰心求婚,因求婚未果,张恨水便取“恨水不成冰”之意,以志恨其终生。这一段“啼笑因缘”,听起来似乎言之凿凿,但其实纯属无稽之谈,是一些好事者编造的花边新闻以致以讹传讹。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当代女作家,出身名门望族,1900年生于福州,1923年即赴美留学,1926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回国,赴美期间,即与旅美求学的中国现代社会学奠基人吴文藻先生相识相恋,1929年在北平举行婚礼。张恨水,1895年生于江西,第一次到北京是在五四运动之后,取“恨水”之名则是1914年,而早在1913年就在安徽潜山黄土岭与徐文淑结婚了。张恨水与冰心压根儿就互不相识,更何况14岁的谢婉莹当时尚未使用“冰心”这一笔名呢。可见,“恨水”与“冰心”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

那么,张恨水为什么取“恨水”为笔名呢?说来话长。张恨水原来的名字叫张心远,“心远”是他父亲从陶渊明诗“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句中摘引的。父亲望子成龙,希望儿子能“心志高远”,将来能有一番作为。据《张氏家谱》记载,张恨水家谱上的名字不叫“张心远”,而叫“张芳松”,“芳”是张恨水家族的辈分,“松”是指“岁寒三友”中的“松”。取“芳松”之名,有品行高洁、健康成长的寓意。而“恨水”则是他发表文章时采用的别名,即“笔名”。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张恨水”这个名字,在全国各大媒体上经常出现,已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了,渐渐地成为一张“名片”,一块“金字招牌”,具有“中国驰名商标”般的商业文化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心远”、“张芳松”等几乎完全被“张恨水”取而代之了。张恨水在《写作生涯回忆》中说“本来在垦殖学校作诗的时候,我用了个奇怪的笔名,叫‘愁花恨水生’”。这个时期,正是1913年前后,是张恨水感情上最无助最苦闷的时期,父亲去世,一下子从“小康之家”坠入困窘之中,他有成为文人雅士的梦想(当时文化人爱以“×××生”为笔名),但前程莫测,好梦难期。“愁花恨水生”表达了张恨水渴望成为文人雅士而“愁”“恨”茫然的内心世界。1914年,不甘寂寞的张恨水,离开故乡安徽潜山到汉口一家报社打工,在给汉口某小报写稿时,开始用“恨水”作笔名。

关于取名“恨水”的含义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取自南唐李后主的词《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张恨水截取末句中“恨水”为笔名,意思是警醒自己莫让年华付水流。另一说是取自唐代李商隐的一句诗“恨水随波去”,意思是不愿随波逐流,显示了他特立独行的人生追求。到底哪种说法才符合作者的原意呢?我们还是先听一段发生在“重庆谈判”期间的小故事吧!

1945年,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先生(字润之)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谈判时曾单独会见张恨水。据说,他们的话匣子就是从笔名打开的。毛先生一见面便风趣地说:“张先生名震遐迩,恨水二字尤值玩味,润之愿闻其详!”张恨水说:“惭愧,惭愧!我原名张心远,恨水是我笔名。19岁那年,为汉口一家报纸投稿,第一次用的,取自南唐后主李煜《乌夜啼》中‘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句,我断章取义取了‘恨水’二字,想以此自警,珍惜时光……”“原来如此!从后主词中悟出如此深义,可谓独具匠心啊!先生身体力行,著作等身,可敬可范!……我也用过许多笔名,譬如常用的‘润之’,就是在湖南一师读书时,读《胡文忠公全集》,因仰慕这位清朝湘军统帅胡林翼,张先生知道,这胡林翼,就是字‘润之’的,我便遵老师杨怀中先生之意,改自命的‘学润’为‘润之’了。不过,这‘学润’也好,‘润之’也好,皆比不上先生之寓意深刻哦……”毛先生关于张恨水“名字”的一番考量,亲切而自然,营造了很好的谈话交流氛围。张恨水的一番说明,也道出了“恨水”笔名的真实由来。

就社会上一些人先后编出的诸如“恨水不成冰”等许多荒诞的故事,张恨水为正视听,曾在1927年1月3日的《世界日报》副刊《明珠》上发表了《答知一君问——题关于张恨水》一诗,诗云:“欠通名字不关渠,下列刘贲自腹虚。正似一江春水绿,此君有恨恰何如?”刘贲是唐代极富才气而又怀才不遇的诗人,张恨水借以自况,表明了自己不被人理解甚至遭受误解的不满情绪。1949年他在《写作生涯回忆》中对笔名的由来及创作过程做了全面的交代,并明确指出“许多人对我的笔名,有种种揣测,尤其是根据《红楼梦》,女人是水做的一说,揣测最多,其实满不是那回事”。早在1943年,张恨水在推出的长篇小说《傲霜华》中借用男女主人翁之口对“水与女人”曾做出了“何恨之有”的解读——

华傲霜道:“我想倒不必去推翻曹雪芹的论调,只要把女人是水做的,改为水可以象征女性。”苏伴云正笑嘻嘻地点着头,待要下一句赞语,华傲霜笑道:“慢来,我还得加以解释。中国人侮辱女性,向来说什么水性杨花。杨花说它飘荡罢了,这水性有什么不好?天下物质,只有水是最有弹性的,它看上去可以被任何固体克服,可是时间放长些,它可克服任何固体呢”……

可见,张恨水,并非真的“恨”什么“水”,他恨的是韶华易逝,时光难留。而“恨水不成冰”,则完全是荒诞的传闻。

张恨水以“恨水”为笔名,原来是以此自警,砥砺自己,要倍加珍爱时光,发愤作为,莫让年华付水流。

少年丧父

正如莫泊桑在小说《项链》中感叹的那样,“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特别是在人生节点的关键时刻,某一偶然事件的突发,往往会影响甚至改变特定关系人的未来人生走向。

1912年,正当17岁的张恨水做着出国留学的好梦时,他的父亲竟猝然离世,全家的“顶梁柱”塌了,仿佛上帝折断了天使飞翔的翅膀,不识愁滋味的张恨水,便开始饱尝梦想破灭的人生“恨”味了。

童年的张恨水,天真烂漫,加上比较优裕的家境,使得他在江西广信府祖父的官衙里兀自做着“少年英雄”的好梦。祖父张兆甲,自幼习武。相传,年方14岁,便能举起百斤巨石,如弄弹丸,远近闻名。张恨水曾目睹了祖父用竹筷夹苍蝇的绝技。苍蝇乱飞时,只见祖父筷子一伸,说时迟那时快,蝇翅折断,蝇体完好,小恨水拍案叫绝,愈加佩服祖父的神奇武功。张兆甲15岁时入当时的湘军曾国藩部服役,曾屡建战功,终因一身傲骨,正直不阿,未受重用。直到1895年,才被升任广信府协镇都督(相当于旅长),授予二品顶戴参将头衔,封“威武将军”,赐“硕勇巴图鲁”称号,赏穿黄马褂。巧的是,送达朝廷授衔喜报的那天,也赶上孙子张恨水出世。这喜上加喜,让张兆甲一直认为“是这孙子,给自己带来了好运……这小孙儿,当是张家之宝,日后必成大器!”这种冥冥中的祖孙缘,让张兆甲对张恨水总是高看一眼,钟爱有加。于是,在广信府的协镇官衙里,张兆甲练拳舞棍,或剑走龙蛇,身轻如燕,或拳脚并用,力拔泰山。小恨水羡慕地看着,也禁不住跟着爷爷比划起来。耳濡目染中,祖父便成了心中的偶像。有一次,张兆甲在院中翘起一只脚,叫恨水跨坐其上,做骑马状,并问小恨水,“儿愿做英雄乎?”“愿学爹爹(潜山方言称爷爷为爹爹)跨高马,佩长剑”恨水回应着,又“驾,驾,驾”地说个不停。张兆甲非常高兴。于是,牵来小山羊,佩上小马鞍,削好小竹剑,并命令勤务兵教习小恨水骑马舞剑之术。小恨水练骑马,习射箭,好个“英雄儿郎”。

少年张恨水,从“神童”的美誉中一路走来,在他的面前,正有着五彩斑斓的美梦。他想做一位写小说的人。儿时的张恨水进私塾读书,读的是中国旧式启蒙教材,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类。后来,又学习《左传》《论语》等,十岁左右,张恨水才第一次接触小说并体会到读小说的乐趣。那是在南昌开往江西新城的木船上,张恨水与四叔同行。四叔带了本《残唐演义》,躺在船上津津有味地看着,有时还情不自禁地笑起来,逗得张恨水十分好奇。为什么自己读“三、百、千”,读《左传》《论语》这些书没有这种感觉,而四叔读《残唐演义》却读得这样废寝忘食如痴如醉呢?张恨水想弄个明白。等四叔睡着了,张恨水从四叔枕头下悄悄把书拿来一看,看着看着,那故事情节就把张恨水系住了,越看越有味,越看越带劲。原来读小说比读四书五经之类要有趣得多啊!到了新城,在新城工作的父亲在家里为张恨水请了一位老师,名叫端木先生,这位端木先生是个“三国迷”,他书桌上常摆着一本《三国演义》。每当先生不来,张恨水就撇下枯燥的教材,去偷看端木先生的《三国演义》,看得非常入味。从此,“迷”上了小说,不知不觉中跌进了小说圈,进而梦想着能成为小说家。他更想做祖父那样的人。1901年,张恨水的祖父离世,那时,小恨水虽才6岁,但已与爷爷结下了深深情缘。爷爷大去之日,恨水哭成一个泪人儿似的。张恨水父亲张联钰(名玉,号庚圃)见儿子哭成这样,特别心疼。一面抚摸着小恨水,一面安慰道“儿呀,莫哭,莫哭,莫这么舍不得,人死不能复生的!……男儿有泪不轻弹,你想爹爹,就当有继承之志!到你将来长大成人后,我就把你爹爹教会我的武艺全传给你吧!……”然而,当恨水长大成人,要求父亲履行当年的承诺时,却遭到了父亲的婉拒。父亲一脸沧桑,语重心长地说“儿呀,世易时移,眼下已不是习武的时代了……将来,还是送你到海外学习科学技术为上吧!”父亲的话不无道理,张恨水想到在新式学堂里接触到的诸如《海国图志》之类“睁眼看世界”的新书,眼界为之大开,出国深造的好梦便油然而生,于是,便想成为一个漂洋过海的人。说来也凑巧。1912年,江西督军府发布招考令,准备招考一批学生出国深造。留学生分留日与留英两种。这无疑是莘莘学子的天赐良机。在甲种农校读书的张恨水想,要是自己能到英国去接受西式教育,得到现代文明的一番洗礼,那该多好啊!可是到英国需要一大笔钱呢!正直本分的张恨水父亲一时筹不了这么多钱,便希望儿子到日本留学。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风俗相近,特别是费用要节省很多。可是,年轻气盛的张恨水却执意到英国留学,希望能接受更先进的自然科学教育。张联钰说“那好吧,再等一阵子我把那留英的钱凑够了再说吧”!

然而,一件谁也料想不到的事情却突如其来地发生了!这一年的秋天,张联钰前往一朋友家吊丧,不幸染了恶疾,乡下人叫做“走黄疔”。前后不过三天,就猝然长逝了!当时,张恨水母亲年仅36岁,6个子女,最小的女儿不满周岁。张联钰弥留之际,把张恨水唤到床前,把顶立家门的重担交给了长子张恨水。张恨水跪在父亲的床前,握着父亲的手,哽咽着声音,努力地点着头。父亲真的走了!张恨水出国留学的梦想也成了“肥皂泡”……张恨水突然感到从未有过的失落与沉重。

梦断天涯路,何处是归程?张恨水搀扶着悲痛欲绝的母亲,带着弟弟妹妹,无奈地告别了江西南昌,一家人因父亲早逝,断了经济来源只得回到了原籍安徽天柱山下,靠着祖上的数亩薄田维系生计,艰难度日。

同类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左宗棠究竟多彪悍

    左宗棠究竟多彪悍

    他出生于晚清动乱年代,青年时期怀才不遇,中年步入仕途,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对抗太平天国、收复边疆,成为了晚清第一重臣。他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被人们誉为“再世诸葛亮”。他究竟有多彪悍?可以在战场上无所畏惧,在官场上官运亨通。
  • 名人传记丛书:吉卜林

    名人传记丛书:吉卜林

    名人传记丛书——吉卜林——“帝国诗人”的爱与痛:“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译界泰斗:杨宪益传

    译界泰斗:杨宪益传

    本书以杨宪益的丰富的一生为写作主线,着点于他留学欧洲的传奇经历、他让人羡慕的跨国爱恋、他等身的翻译作品、他作为诗人的才情、他身上的学者风范。全书一气呵成,个中章节娓娓道来。
  • 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

    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着称于世。《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传奇的一生。
热门推荐
  • 四川文学(2016年第2期)

    四川文学(2016年第2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 月下红仙倾天下

    月下红仙倾天下

    有一个人,她,名震天下,一千年醒来后却变成了一个失去以往记忆的软萌儿童!不仅如此,还被老奸巨猾的月老叫去当了红仙,她摇身一变成了小媒婆,智商直线下降的她怎么会这方面的知识,她活了这么多年还没谈过恋爱呢!虽然是这样,但是恢复了的她在众多朋友的帮助下,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任务。但是,某男看她整日在男人堆里,不爽,二话不说直接扑倒,压着她说:“很喜欢和他们在一起,嗯?”尾音微微上扬,她心中警铃大响……
  • 校草喜欢她

    校草喜欢她

    他叫白博文是学校的校草,可以说是学校百分之99女生心里的男神很多女生都为了和他同一班去转班他又特别喜欢和女生玩成绩又很好待人又好谁都喜欢和他玩神秘的她出现了
  • 我真没想变成反派啊

    我真没想变成反派啊

    平平无奇张小嫌意外得到了游戏系统《逆战山海》,游戏打着“开局就送屠魔宝刀”的旗号,三个月后成功将张小嫌逼成了大反派。“我要这山断不了来路,我要这水挡不住归途,成魔成佛,老子说了算!”又三个月后,反派张小嫌正式宣布投降……
  • 捡个校草带回家

    捡个校草带回家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爱财如命的杨一一上演了一场美女救英雄之后,家里就多了一个拖油瓶,原本想要仗着自己是房东,可劲的欺负消遣人家的,不料,却被对方扮猪吃老虎,从此陷入了暗无天日之中。斩她桃花,灭她情人。封去她所有的退路,只留下通向他怀抱的那一条最终的情深爱恋之路。
  • 故事会(2018年3月上)

    故事会(2018年3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7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量处轻重仪

    量处轻重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英雄少女大召唤

    英雄少女大召唤

    穿越成了废材,没事,俺有大召唤者传承!复制英雄模板技能,召唤英雄联盟少女……召唤安妮,毁灭世界!情挑拉克丝,轰翻一切!“什么,你以为我是召唤师你就以为我本身很弱?”“高原血统,剑刃风暴,给老子开!”(新人新书,需要大家多多支持,尽力就好,拱手拜谢!)
  • 许你一世长安勿忘

    许你一世长安勿忘

    长安月落下,昔人在何处?手握天下又如何,最后不过一人。
  • 大王饶命

    大王饶命

    高中生吕树在一场车祸中改变人生,当灵气复苏时代来袭,他要做这时代的领跑者。物竞天择,胜者为王。……全订验证群号:696087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