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2900000001

第1章 引言

中国文学艺术在魏晋时期发生了非常显著而又深刻的转变。

作为中国文学艺术主流的诗歌,在魏晋时期已经从形式上走出了先秦两汉的四言诗体,不仅五言诗(兴起于东汉)已经臻于完美,而且七言诗也逐渐成熟。曹丕的《燕歌行》就是七言诗的一个代表。文坛上群星灿烂,出现了像“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等一批才华横溢的诗人、文学家。无论是曹操的《短歌行》,还是阮籍的《咏怀诗》;无论是慷慨悲凉的建安文学,还是太康时期“文典如怨”的“左思风力”,无不都是感慨人生,直抒胸臆的率性之作。这一时期诗歌内容上的根本转变,就是从先秦的“诗言志”,走向“诗缘情”(陆机:《文赋》)。诗歌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一种政治的工具,也是抒发个人情感的一种手段。这在创作上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一种完全属于个人化的创作。

尤其令人耳目一新的是,这一时期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山水诗、田园诗,诞生了大诗人陶潜,以及谢灵运、谢朓等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在他们的笔下,大自然呈现出无尽的幽美和诗意: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谢灵运:《初去郡》)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农家的自然生活也具有浓郁的诗意: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陶渊明:《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这是外在的自然事物和自然生活第一次被中国诗人作为纯粹的审美对象而表现的。[1]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在诗人们的眼中,都具有灵动的生机、美妙的形象,充满着诗情画意,气象万千。所以,当时的文学批评家陆机描绘诗人的创作是: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渺渺而临云。(《文赋》)

成诗之作,无不吟咏性情,玩味自然,感怀时事。[2]

文学中另一主流——散文,在这一时期则表现出清峻通脱、自然隽永的风格。郦道元的《水经注》和杨衔之的《洛阳伽蓝记》等写景散文,不仅拓展了散文的题材,而且在艺术手法上亦有独到之处。前者在描写山川景物上取得很大成就,后者对佛教寺庙建筑的描绘十分精彩。

这些都标志着中国文学的文本本身此时发生了质的转变。

魏晋时期的其他艺术,如绘画、雕塑、音乐、书法等,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变化。

在绘画方面,出现了大画家顾恺之和陆探微等人[3];雕塑方面,出现了大雕塑家戴逵父子。梁思成先生说:“晋代有人焉,为中国雕塑史中一极重要人物,戴逵是也。逵字安道,风清概远,留遁旧吴,宅性居理,心游释教。且机事通瞻,巧拟造化。作无量寿木像,研思致妙,制定精锐,……此木像与师子国玉像及顾恺之维摩图世称瓦棺寺三绝。”[4]属于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雕塑,被认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5]宗白华先生称:“云冈、龙门壮伟的造像,洛阳和南朝的闳丽的寺院,无不是光芒万丈,前无古人,奠定了后代文学艺术的根基和趋向。”[6]音乐方面,嵇康的广陵散(琴曲)堪称绝唱;而书法艺术,在王羲之父子的身上,可谓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成就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种艺术典范。[7]

而更为可贵的是,人们创造艺术的动因,从外在现实的生存的需要,转变为抒发内在思想情感的需要。宗白华先生说,这一时期人们“在艺术中,要着重表现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格,而不是追求文字的雕琢。……诗、书、画开始成为活泼泼的生活的表现,独立的自我表现”[8]。这是魏晋时期的文学艺术所发生的一种内在的深刻的变化。

从艺术风格的总体特征上来说,魏晋时期的文学艺术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按宗白华先生的说法,就是“初发芙蓉”的自然清新,代替了“错彩镂金”的华丽浓艳。这种转变,推动了中国人审美趣味的拓展和提升。宗白华先生说:“魏晋六朝是一个转变的关键,划分了两个阶段。从这个时候起,中国人的美感走到一个新的方面,表现出新的理想。那就是认为‘初发芙蓉’比之于‘镂金错彩’是更高的美的境界。”“陶潜作诗和顾恺之作画,都是突出的例子。王羲之的字,也没有汉隶那么整齐,那么有装饰性,而是一种‘自然可爱’的美。这是美学思想上的一次大的解放。”[9]钟嵘《诗品》记载,汤惠休论谢灵运与颜延年诗时说:“‘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彩镂金。’颜终身病之。”《南史》亦有类似记述:“延之问鲍照,己与谢灵运优劣。照曰:‘谢公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如铺锦列绣,亦雕绘满眼。’延年终身病之。”由此可见时人对于清新自然诗风的崇尚和膜拜。

这种艺术风格和审美趣味的转变,产生了一种新的审美标准和趣味范式,从而对于后来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带有规范性的深刻影响。宗白华先生说:

晋人的美感和艺术观,就大体而言,是以老庄哲学的宇宙观为基础,富于简淡、玄远的意味,因而奠定了一千五百年来中国美感——尤以表现于山水画、山水诗的基本趋向。[10]

这个论断基本上是正确的。

魏晋时期中国文学艺术的深刻变化,还表现在理论的形态上。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文学和艺术理论著述,如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谢赫《古画品录》,顾恺之《论画》,《魏晋胜流画赞》,宗炳的《画山水序》,王微的《叙画》,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以及卫夫人《笔阵图》,王廙、王僧虔等人的书论,等等。无论从数量或质量上来说,这一时期关于文学和艺术的理论著述,在中国历史上不仅是空前的,在后世也是罕见的。其中曹丕的《典论·论文》被史家称为中国第一部专门的文艺理论著述。而像《文心雕龙》、《声无哀乐论》、《古画品录》、《诗品》等,则是千古不朽的中国美学瑰宝,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中国文艺学和美学史上一种不可逾越的经典。

大量文学艺术理论著述的出现,表明对文学艺术自身规律的探求的迫切需要,以及对于文学艺术自身规律思考的深入。这种对于文艺自身规律的探索和思考是前所未有的。同时,这种属于艺术本身规律的探究,与先秦两汉的文艺理论著述,比如《乐记》之类主要探讨艺术的伦理、政治等外在的标准,有着本质的不同。例如,南朝沈约提出的“四声八病”说,是对诗歌形式规律的初步探索,为盛唐律诗乃至中国律诗的成熟和繁荣奠定了基础。把艺术自身作为理论思考和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表明了人们对于艺术作品自身价值和审美性质的空前觉悟。

在这种探索中,中国的文学艺术家和理论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艺术和审美范畴,如“气韵”、“风骨”、“神”、“妙”、“隐秀”等。这些范畴和概念是当时人们品评艺术的标准,不仅表达了魏晋人的艺术理想和追求,还理论地展示了中国人审美视域的洞开和拓展。这是大量艺术美的创造和生活本身所蕴涵的美的发现的理论化形态,是魏晋人丰富的审美实践和美感经验的提炼和升华。它标志着中国人不仅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的审美意识,而且在理论上得到明确地表述和概括。这种美学理论的繁荣和成熟,与当时生机勃勃的文艺现象构成了中国历史上最灿烂的艺术景观。这些审美的范畴和观念,对中国的艺术和美学思想,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1]

魏晋时期中国文学艺术出现的上述现象,被学界概括为“中国艺术的自觉”。[12]中国艺术在魏晋时期走向成熟、“自觉”,是迄今为止学术界的基本共识。[13]而我们的问题则是:中国艺术为何在魏晋时期出现“自觉”?什么因素造成中国艺术的“自觉”?

毋庸讳言,造成“中国艺术自觉”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文化的,还有艺术自身的因素,甚至还有民族交流的因素,等等。从我们对于魏晋哲学自然观的考察中,可以发现:

在魏晋哲学——玄学中,中国哲学自然观发生了一种深刻的转换。在这种转换中,魏晋哲学完成了一个丰富的审美主体的哲学建构,并由此展现了一个无限广阔的审美世界的可能性。这是否可以说(至少在逻辑上)是“中国艺术自觉”的一个哲学基础和依据?或者说,是我们解释为何在魏晋时期中国艺术出现“自觉”的一个哲学的理由?

这就是本书所极力追问和试图回答的一个本源性问题。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个体思想研究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个体思想研究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为指导,揭示个体与人类、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个体概念、中国个体思想、西方个体思想、马克思主义个体思想以及当前中国个体建设和个体发展等方面进行初步的分析、总结和归纳,提出了一些有关个体思想的相关概念和观点;力图呈现“中西马”个体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脉络,提高人们对现实个人真实生活的理论概括力、分析力、说服力和解释力。
  • 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科学之事,困难最多。如古来科学家,往往因试验科学致丧失其性命,如南北极及海底探险之类。又如新发明之学理,有与旧传之说不相容者,往往遭社会之迫害,如哥白尼之惨祸。可见研究学问,亦非有勇敢性质不可;而勇敢性质,即可于科学中养成之。纵观中外几千年的学术史,在学问中,真正杂而精的人极少。这种人往往出在学艺昌明繁荣的时期,比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以及后来德国古典哲学家中的几个大哲学家。
  • 对话生命:让来去之间的生命更精彩

    对话生命:让来去之间的生命更精彩

    通过他人相似的经历和至性至情的讲述,从他人的力量中获得自己的力量。在这样一种生命智慧课程的指引下,讲述者们放下心理戒备,打开心扉,让生命的隐痛变成笔下倾泻的文字,无论是亲人还是爱人的离去,都变成了一股股生命成长的力量,温暖着人心。那些生命对生命的影响,从这本书里可以读出真实的味道。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1900),德国哲学家,他在1883—1885年间完成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一部诗体小说,象征了尼采中期作品的终结和晚期作品的开端,这本书成为尼采最知名也最重要的一本著作。在这部书中,尼采使用了类似于新约圣经以及柏拉图对话录的风格,同时也相当类似于前苏格拉底哲学作品的语调,以查拉图斯特拉(琐罗亚斯德教的创教先知)这一角色为媒介,由他四处进行哲学演讲,描述他的旅程以及各种听众对于其哲学的反应。这些听众的反应就可以视为是对于查拉图斯特拉(以及乃至尼采本人的)哲学的评论。
  • 浪漫主义的根源(人文与社会译丛)

    浪漫主义的根源(人文与社会译丛)

    《浪漫主义的根源》以赛亚·伯林1965年关于浪漫主义的梅隆系列讲座的BBC录音结集而成,自浪漫主义定义问题始,中经浪漫主义之滥觞、成长和壮大的过程,至浪漫主义的巨大影响终。结构了然,思维缜密,处处闪耀着天才洞见的火花,伴以伯林特有的雄浑酣畅的即兴风格,是一曲令人魂销神醉的思想咏叹调。
热门推荐
  • 美漫审判者

    美漫审判者

    (剧毒!神农都扛不住,勿进!)罪恶不熄,杀戮不止!!!正义可以得不到伸张,但罪恶绝不容姑息!!!————————————————————“亚瑟,你不属于地狱!”“但我也不属于这里,查尔斯!”“亚瑟,杀戮并不能解决问题。”“但杀戮至少可以缓解问题,布鲁斯!”“你喜欢杀人,我也喜欢杀人,我们是同一种人,不是吗?亚瑟?”“闭嘴吧,屠杀!这副卑躬屈膝求饶的样子,你自己难道都不觉得恶心吗?”“嗯……你有些特别,卡罗尔,我杀过很多克里人,但像你这样强大的还是第一次见,介意跟我分享下你的故事吗?比如你是怎么摆脱那丑陋的蓝色皮肤的?是因为杂交吗?”“闭嘴,亚瑟!终有一天我会亲手送你回地狱!那里才是你的归宿!”
  • 猎灵手记

    猎灵手记

    贺是背负着斩灵剑的少年,离奇的遭遇让他性格孤僻。直到多年后,贺无意中救出从灵界之门穿越来的大灵离若,两个孤独的个体走到了一起。某日她突然消失无踪,贺在大海捞针般的寻找过程中,逐渐发现了人与灵的无尽纠葛,以及他与离若之间的一个巨大秘密……
  •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原名《房奴,向钱冲》何国威签购房协议的时候手都在发抖,毕竟几十万的借款,两百万30年的贷款,人生之路仿佛一下子失掉了很多可能,连上班吃个外卖都要计较着怎么划算……蓝清灵说自己是个太懂事的妻子,一个梦中的婚礼也没有,连婚戒都没有买,双十一看中好多东西,衣服包包化妆品,都加了购物车。最后一点结算,发现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想到每月还要还房贷,于是她一个个把那些想买的东西都删除了,只留了一些要买的生活必需品……那年,他们才26岁。在供房还贷的日子,他们基本砍掉了娱乐和无谓的消费。自己做饭,周末也不逛街了。但也因压力大,赚钱欲望也大了很多,工作方面更认真努力,拼命加班,少了很多浮躁和懒散。致奋斗中的房奴们,让我们一起向钱冲!
  • 我们的作死日常

    我们的作死日常

    这是一个不知名的平行宇宙,以强为尊。大陆被分为五大国和一些连大国都不敢干涉的地区。由于五大国的国王都想统一世界,又不想发动战争,所以就形成了一条定律:只有集齐了远古七大神兽的国家才能统一世界。而我们的故事就要从这开始。我们的七位主人公,是来自看似强大但由于长期的不当统治和无休无止的奢侈生活对外炫耀,早已成为了一具空壳的仲炎国。为了自己的国家和家人,七位全国最有名年轻有为的勇士聚集到了一起,开始了接下来奇妙的冒险之旅。
  • 浪生余世

    浪生余世

    我们都在等待,等待对方先开口,等待对方先主动,等待对方先联系,等待对方先找你,可往往,这些等待,总会让你错过一段美好的爱情,不是没有缘分,而是你自己放弃掉爱情的机会。
  • 云桂飘香

    云桂飘香

    杜凌晗,其父为昆曲大师,自小对昆曲耳濡目染,奈何抗战时期父母双亡,乱世中结实曼宁,二人情同姐妹,后同到上海,以唱昆曲为生,偶然结识顾子煜,机缘巧合下投身革命,以天生的昆曲才华周旋于日本人中间展开地下工作,热血抗战,保家卫国,就在杜凌晗与顾子煜暗生情愫之时,杜凌晗却遭遇了最大的变故,伤心难过、爱恨纠葛,其后又该如何面对生活与情谊。。。
  • 成龙

    成龙

    张成龙成为金融部门的一分子,完全是他爸爸张引明一厢情愿望子成龙搞定的。从“成龙”这个赫然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端倪来。本来张成龙的志向是上美术学院当画家,就是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强势且又蛮不讲理的张引明硬是逼他填了所财经大学,并且还细化到专业就是金融。哭过一场鼻子的张成龙只得遵从父命,带着他爸爸望子成龙的梦想去上了财经大学。转眼四年就快过去,安心下来读书的张成龙决定去考研究生,可是他爸爸的指示又来了,说农行在招应届大学毕业生,要他抓紧去报名参考。张成龙阐明出自己的想法,准备把就业的事向后搁一下。
  • 脱线妈妈惹到爱(全本)

    脱线妈妈惹到爱(全本)

    男主:一只冷酷、火爆、腹黑到底的总裁女主:一尾脱线、迷糊、超级油菜的未婚妈妈老妈脱线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某天告诉他这个可怜的娃,他老爸出现了!咦?老爸?老爸不是出车祸嗝掉了么?又在哪里冒出来了?这个……这个……虽然长得很像,但是看那冰山样也不可能生出他这么热情如火的儿子出来!所以,这之中一定有误会啦~不过,老妈,你干吗老找人家麻烦?就说你煞到人家了嘛,还不承认!
  •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在当今社会中,还有这样一位传奇之士,他博学多才,诲人不倦,传承着释迦牟尼的伟大教化,不辞辛苦,身体力行,以利益天下众生。
  • 风之队

    风之队

    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足球小说:不同的人设,不同的场面,与都市小说接近……年轻的教练林海涛千辛万苦找寻他心目中的那十一名风之队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