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9600000001

第1章

【献给埃尔韦·索尔】

父亲常在郊区火车上拾到些书,也在垃圾箱旁边拾到书,它们仿佛是在有人去世或搬家以后白白赠送的。有一次他找到了一本《乔治·蓬皮杜传》。这本书他读了两遍。在普通的垃圾箱旁还有成捆的过时的技术书籍,但他不去拾。母亲也读了《乔治·蓬皮杜传》。他们都对这本传记感兴趣。在这以后,他们寻找“名人传记”——丛书的名字——但再也不曾找到像乔治·蓬皮杜的传记那么有趣的,也许是因为这些传主的姓名对他们来说很陌生。他们在书店前的旧书摊上偷这种书。“传记”是很便宜的,书店的人也就随他们去了。

父亲和母亲喜欢读乔治·蓬皮杜的生平故事,甚于所有的小说。他们对这个人感兴趣不仅仅是因为他名气大,而是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是按照普通人所共有的生活逻辑来讲述乔治·蓬皮杜的生平的,虽然他出类拔萃。父亲仿佛成了乔治·蓬皮杜,母亲仿佛成了蓬皮杜的妻子。那种生活对他们并不陌生,甚至与他们本人的生活也有某些联系。

孩子们除外,母亲说。

对,孩子们除外,父亲说。

他们乐于阅读传记是因为从中看到人的一生在做什么,而不在于知晓某些使命运变得幸运或不幸的特殊意外事件。何况就连这些命运有时的确也何其相似。在读这本书以前,父亲和母亲并不知道他们的生活与其他人的生活竟如此相似。

所有人的生活都一样,母亲说,孩子们除外。对于孩子,我们什么也不知道。

对,父亲说,对于孩子,我们什么也不知道。

父母一旦开始读一本书就一定读完,哪怕它很快就显得枯燥乏味,哪怕它用去他们好几个月的时间。爱德华·埃里欧的《诺曼底森林》就是一例,书中没有讲到任何人,自始至终只有诺曼底森林。

父母是外国人,来到维特里近二十年,也许二十多年了。他们在维特里这儿相识、结婚。他们一次次地换居住证,如今仍然是暂住者。从那时起,是的,很久以来就是这样。他们这种人找不到工作。从来谁也不愿雇用他们,因为他们本人也不太清楚自己的来历,又没有专长。他们呢,也就不再强求了。他们的几个孩子也出生在维特里,包括夭折的老大。多亏有了这些孩子他们才有了栖身之处。自第二个孩子出生起,他们分到一套拆毁了一半的房子,等着迁入低租金住房。但是那座低租金住房一直没有建成,于是他们仍然待在原处,两间房,一为卧室一为厨房,直到后来——他们每年添一个孩子——市镇让人用轻型材料盖了一间宿舍,通过走道与厨房相连。七个孩子中最大的两个,冉娜和欧内斯托睡在走道里。剩下的五个孩子睡在那间宿舍里。天主教救济会送给他们一座完好的柴油炉。

孩子们就学的问题从来就不成其为问题,无论是对市政厅的职员、对孩子还是对家长而言。有一次这些家长竟然要求派一位老师去他们家里给孩子上课,回答是:多么狂妄,还会提什么要求。就是这样,事情就是这样。在市政厅有关他们的全部档案里都提到这些人缺乏诚意并且不可理喻地顽固到底。

这些人读的书或是从火车上,或是从书店的旧书摊上,或是从垃圾箱旁边拾到的。他们的确申请过进入维特里市立图书馆,回答是:太过分了。他们不再强求。幸好在郊区火车上可以拾到书,幸好有垃圾箱。父母亲生了许多孩子所以领到免费的乘车证,可以经常往返于巴黎和维特里之间。特别是在他们花了一年时间读完乔治·蓬皮杜的传记以后。

在这个家庭里有一次还发生过另一个有关书籍的故事。那是初春时发生在孩子们中间的。

当时欧内斯托的年龄大概在十二到二十岁之间。欧内斯托不识字也不知道自己的年龄,他只知道自己的名字。

事情发生在隔壁房屋的地下室里,它可以称作棚屋,它的门总是为孩子们开着,每天太阳落山以后或在寒冷或下雨的下午,他们可以在等待晚饭前进去避一避。在这间棚屋里,在中央暖气管的通道下,小弟弟们在瓦砾中找到了那本书。他们将书带给欧内斯托,欧内斯托久久地看着它。书很厚,黑皮封面,厚厚的书前后都被烧透了,不知是被什么工具烧的,但肯定是威力强大的工具,例如喷火枪或者烧红的铁棍。烧坏的地方是一个整整齐齐的圆洞。洞周围的书页完好无损,完全看得清。孩子们曾经见过书店橱窗里的书,也见过父母那里的书,但从未见过被如此横加践踏的书。年岁小的弟妹们都哭了起来。

在这本烧坏的书被发现后的几天里,欧内斯托进入了沉默状态。整个下午他把自己关在棚屋里,与烧坏的书单独相处。

然后,欧内斯托突然记起了那株树。

那是位于柏辽兹街和卡梅利纳街交叉处的一座花园。卡梅利纳街上几乎总是空无一人,街的坡度很陡,一直延伸到下面的高速公路和维特里的英国港。花园四周有用小铁桩撑住的栅栏,一切做得很完美,就像那条街上其他的花园一样,它们和这个花园一样大小,形状也一样。

然而,这座花园单调之极,没有任何花坛,没有任何花朵,任何植物,任何树丛。只有一株树。孤单单的。这株树就是花园。

孩子们从未见过这种树。在维特里,也许甚至在全法国,它是唯一的一株。它可能显得平凡无奇,不引人注意。然而一旦人们看见了它,便终身难忘。它不高不矮。树干像白纸上的线条那样挺直。圆盖形的枝叶浓密而美丽,仿佛是刚出水的美发。然而在这些枝叶下,花园是片沙漠。由于缺乏阳光,那里长不出任何东西。

这株树的年龄不知有多大了,它对季节交替、温差变化无动于衷,处于绝对孤独之中。在这个国家的书籍里也许再也找不到它的名字。可能在哪里再也找不到它的名字。

在发现那本书几天以后,欧内斯托去看那株树,他在树近旁的山坡上,面对树周围的栅栏坐着。后来他每天都去。有时去那里待很久,但总是独自一人。看树这件事他从未向任何人说过,只有冉娜除外。奇怪的是,只有在这里,弟妹们才不来找他。

先是被烧的书,然后是这株树,也许是这些开始使欧内斯托发了疯。弟妹们是这样想的。但怎样发的疯,他们想永远也不会知道。

一天晚上,弟妹们问冉娜怎么看这件事,有什么想法。她呢,她认为那株树和那本书的孤独状况肯定使欧内斯托大为吃惊。她呢,她认为欧内斯托肯定将书所受的折磨与孤树所受的折磨归结于同一种命运。欧内斯托曾对她说,当他发现了那本烧坏的书时他想起了那株被圈住的树。他将两件事想在一起,想如何使它们的命运在他欧内斯托的头脑里和身体里相互触及、结合、混杂,直到他接近生命中一切事物的未知数。

冉娜又说:欧内斯托也想到我。

然而弟妹们根本听不懂冉娜的话,他们睡着了。冉娜没有发觉,继续讲那株树和欧内斯托。

自从欧内斯托对冉娜谈过这事以后,冉娜便觉得烧坏的书和那株树成了欧内斯托的财产,欧内斯托的发现,他用双手、眼睛和思想触摸过它们,并将它们赠送给了冉娜。

人们认为欧内斯托在当时还不识字,但是他说在烧坏的书里读到一些东西。他说,就是这样在无意中读到的,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读书,然后呢,然后呢,他不再有任何怀疑,他是否弄错了,是否真的读过书,甚至读书是怎么回事,像是这样还是那样。最初他说自己是这样尝试的:完全武断地赋予某个字形一个最初的含义,然后根据这个字所假定的含义给接下来的第二个字另一个含义,如此这般,直到整句话表达了某种合乎情理的东西。因此他明白阅读像是一个自发的故事在他身上的不断发展。就这样他认为自己看懂了,书中有一位国王,他也是外国人,统治了离法国很远的一个国家。这已是久远以前的事了。他认为读到的不是许多国王的故事,而是在某个时期某个国家某位国王的故事。由于那本书被烧过,这个故事只剩下了少许,仅仅是有关这位国王的生活与活动的某些片断。他讲给弟妹们听。但他们表示怀疑,对欧内斯托说:

“你这个傻子,你不识字,怎么能读这本书呢?你从来也不会读书的。”

欧内斯托说的确如此,他也不明白自己不识字怎么就读懂了呢。他自己也有几分窘惑,并且对弟妹们说了。

于是他们大家决定核实一下欧内斯托的话。欧内斯托去找了一位邻居的儿子,他上过学,此刻还在上学,他的年龄很确定,十四岁。欧内斯托请他看看自认为读懂的那些书页:那儿,在书的上半部,到底讲的是什么?

他还去看了维特里的一位小学教师。此人有文凭,年龄也准确无误,三十八岁。这两人说的话几乎完全一样:这是一位国王的故事。小学教师又加了一句:他是犹太人。两人回答中的唯一区别就在于此。随后欧内斯托很想让父亲核对一下,但父亲溜掉了,逃避了这个问题,只说应该相信小学老师的话。在这以后,小学教师来家访,劝父母送欧内斯托和妹妹上学,并说他们没有权利将如此聪明、如此渴求知识的孩子关在小屋里。

那弟妹们呢?谁去管他们?欧内斯托问。

他们自己管自己,母亲说。

母亲同意小学教师的话,她说他来得正巧,小弟妹们应该习惯见不到欧内斯托,早晚有一天他们必须不依赖欧内斯托,何况早晚有一天他们都会相互分离的,永远分离。最先,他们之间迟早会有个别人离去,然后,剩下的人也会消失。就是这样,这就是生活。关于欧内斯托,他们忘记送他上学了,对欧内斯托产生这种疏忽也很自然,不过欧内斯托迟早也该摆脱弟妹们的纠缠。这,这就是生活,实实在在的生活,仅此而已。离开父亲或者上学,这是同样的事。

于是欧内斯托进了塞纳河上维特里的布莱斯·帕斯卡尔市立学校。

他上学后,弟妹们每晚等他回来。他们藏在市镇的一块地里,它曾是苜蓿地,又长满了草,人们将孩子们的旧玩具,旧踏板车、旧童车、旧三轮脚踏车、旧自行车、还是旧自行车都扔在那里。当欧内斯托从学校或其他地方回来时,弟妹们就跟着他。不论他去哪里,不论他从哪里来,甚至在后来,更久的后来,当欧内斯托结束了沉默阶段以后,他们也一直跟在他后面。欧内斯托去棚屋,他们也去,在那里一同等待晚饭的信号——父亲的哨声。然后他们和欧内斯托一同去小屋。他不在时,弟妹们从来就不去小屋。

欧内斯托在学校围墙内被关了十天。这十天顺顺当当。

在这十天里,欧内斯托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他没有提问。

接着,在上学后的第十天上午,欧内斯托回到了小屋。

那是在上午很早的时候,在小屋的主要房间——厨房里。那里有一张大长桌、几个长凳和两把椅子。母亲总是待在那里。她正坐着,她瞧着欧内斯托走进来。她瞧着他,然后又接着削土豆。

平静。

母亲:你还是有点生气,欧内斯蒂诺。

欧内斯托:是的。

母亲:为什么……你不知道。和平常一样。

沉默。

欧内斯托:是的,我不知道。

母亲默默地等了很久,等欧内斯托开口。欧内斯托,她太了解他了。他在生闷气。他望着室外,忘记了母亲。然后他又想起了她。他们相互看着。他一言不发。她呢,随他去。这时他开口了。

欧内斯托:你在削土豆。

母亲:是的。

沉默。接着欧内斯托喊叫起来。

欧内斯托:世界就在那里,在四面八方,有许多许多的东西,各种各样的事件,而你在这里削土豆,从早到晚,天天如此……你就不能换一种蔬菜?

母亲。她瞧着他。

母亲:这点事就值得你哭出来吗,你今早是疯了吧?

欧内斯托:没有。

恢复平静。

长久的沉默。母亲在削土豆。欧内斯托瞧着她。

母亲:你放学是不是有点太早了,欧内斯蒂诺?

母亲等着。欧内斯托不说话。沉默。

母亲:也许你想对我说点什么吧,欧内斯托,对吧?

欧内斯托好一会儿才回答。

欧内斯托:不是的。(片刻)是的。

母亲:可能有话要说……

欧内斯托:可能,是的。

母亲:我也在想……你瞧……

欧内斯托:是的。

沉默。

母亲:也可能情况正相反?

欧内斯托:也可能,是的。

沉默。

母亲:随你便吧,欧内斯托。

欧内斯托:好的。

沉默。

母亲:也许是你想对我说的话你说不出来……

欧内斯托:是这样,我不能对你说……

缓慢。平静。

母亲:那是为什么?

欧内斯托:你会难过的,所以我不能说。

母亲:为什么会难过呢?

欧内斯托在迟疑。

欧内斯托:不为什么。再说你也听不懂我对你说的话。既然你听不懂,我也就不用说了。

母亲:如果我听不懂,那也不会难过呀。

欧内斯托默默地在母亲面前。

母亲:你今天在胡说些什么,弗拉基米尔?

欧内斯托:不是我的话会使你难过。你因为听不懂才会感到难过。

沉默。母亲瞧着儿子。

母亲:还是对我说吧,弗拉基米尔……告诉我你会怎样说出来,如果这事值得说的话……

欧内斯托:好吧……我像现在这样待在这里看你削土豆,然后突然一下我告诉你这件事,就这样。(片刻)说出来了。

母亲在等待。沉默。

接着,欧内斯托叫了起来。

欧内斯托:妈,我要告诉你,妈妈……妈妈,我不回学校去了,因为学校老师讲的东西我都不会。话就这样说出来,完事了,就这样。

母亲停住了削皮。沉默。

母亲慢慢地重复说:因—为—学—校—老—师—讲—的—东—西—我—都—不—会……

欧内斯托:对。

母亲沉思。然后她看着欧内斯托。然后她微笑。欧内斯托也微笑。

母亲:这可是个好理由。

欧内斯托:对。

欧内斯托站了起来,去抽屉里拿来一把刀,又回到桌旁。

母亲久久地注视儿子欧内斯托。

沉默。

同类推荐
  • 小鲜肉遭遇霸道导师:长大

    小鲜肉遭遇霸道导师:长大

    【白百何、陆毅、江疏影、白宇主演的青春励志剧《长大》东方卫视、天津卫视黄金档热播中】仁华是江城最大的三甲医院,小镇姑娘叶春萌以高分进入仁华实习,梦想着大展身手的她却遭遇到”毒舌导师“周明惨无人道的考验和训练。残酷的末位淘汰法则,无处不在的激烈竞争,不仅时刻挑战着菜鸟实习生们的体力、智力和意志力,也考验着他们的友情、爱情、和对梦想的执着。实习医生叶春萌刻苦要强又颇具天分,连魔鬼导师周明都对她暗自器重,而叶春萌长期被来自小城贫困家庭的自卑困扰,处于身世优越的实习生陈曦、白晓菁之间,获得实力的认可和留院资格曾是她唯一的目标。为此,面对陈曦和白晓菁的优越身世她敏感过,面对能让她少奋斗十年的诱惑她动摇过,面对和导师周明间障碍重重的爱情她犹豫过。
  • 第一美女传

    第一美女传

    《第一美女传》又名《锦香亭》、《绫帕记》、《睢阳忠义录》,存四卷十六回。署“古吴素阉主人编,茂苑钟花小史阅”,作者真实姓名不可考。
  • 金字塔之秘

    金字塔之秘

    金字塔之秘为亚森?罗宾探案全集中的一部中篇小说,讲述了罗宾前往埃及探寻金字塔中蕴藏宝藏的冒险经历,一路上,他接连遇到了豢养猎豹的隐者导尔顿博士、星期五似的土著人奴仆、凶残无比的巫师大僧官以及神秘的部落锦蛇族,然而,一场更大的阴谋正在前方等待着他。这个故事里的谜,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内容悬疑紧张,处处引人入胜。
  • 初来世间的旅人

    初来世间的旅人

    朵拉年幼时被亲生母亲遗弃后,经历过多次收养。在和不同类型的人群一起生活,接触到迥然相异的生活环境过程中,朵拉看到了生活纷繁复杂的多面向,成长为一位美丽、机敏、聪慧的少女。在一次旅途中,朵拉遇见一位老者,并受其指引,探索生命的意义、世界的本源,更加体会到心灵的丰富和成长。
  • 裸体画像(希区柯克最悬疑的故事集)

    裸体画像(希区柯克最悬疑的故事集)

    本书辑录了希区柯克惊悚小说三十余部。这些小说事件惊心动魄,情节跌宕起伏,结局出人意料。每一篇小说都充满了希区柯克特有的惊悚、紧张、刺激和恐怖的色彩,谋杀陷阱连环布局,杀机惊魂步步惊心,黑暗之处幽冥来袭,事件场景血腥残酷。故事以人性的冲突为出发点,情节安排巧妙,结尾曲折惊险,出人意料,其中又不乏黑色幽默式的夸张,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希氏的惊悚手法的精髓。阅读希区柯克的惊悚小说,体验希区柯克的超级惊悚盛宴,感受最强烈的心灵震撼,与希区柯克一起,在希区柯克的惊悚世界里齐声尖叫!
热门推荐
  • 柔以月色欠佳人

    柔以月色欠佳人

    黛以柔:得老天的格外宠爱,我似乎“与众不同”,我有一个不能说的秘密。可是,却总有个跟踪狂,老是追着我,老天,求收了这个妖孽吧!某男:我不是故意要看到的,小姐,你听,听我解释,别走啊!(我只是想要解释一下)这是个美丽的误会以及两主人公的不得不说的“相杀相爱”的故事。
  • 姑娘好心机

    姑娘好心机

    同父异母的妹妹嚣张跋扈,继母霸道刻薄鼻孔看人。继父吝啬敏感心眼小,而他的女儿则是到处宣扬自己就是那“欺负灰姑娘”的恶毒姐姐!极品亲戚眼里的拖油瓶,绿茶婊眼里的傻白甜。某人露出獠牙:论撕逼,我才是强人中的战斗机!姚懿悦:哎呦,怎么办啊我的哥?男主一脸无害:战斗吧,我的妹!
  • 让人猛拍大腿的法律常识

    让人猛拍大腿的法律常识

    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厦,庇护着我们大家。本书是一本为广大读者解决实际问题的法律工具书,案例全都来源于律师执业过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涵盖了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姻家庭、劳动就业、教育培训、休闲娱乐、投资创业、经济生活、人身权益等领域,所选案例全都来源于律师执业过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 败家真难

    败家真难

    一天,突然捡到一个自称攻略系统的系统竟然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要我败家??!!我说就不能好好的当个攻略系统吗?你看看隔壁的系统多乖!!最最重要的是败家就算了,还要撩小哥哥!死缠烂打的那种!而且还是撩完不能跑!跑了世界就要崩塌!崩塌了就不能回去!不能回去啊!!??真是(敲里马)……1V1双洁
  • 高窗听雪

    高窗听雪

    《高窗听雪》是1998年7月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文集,作者是刘兆林。
  • 地球有仙

    地球有仙

    仙帝重生青年时代,却遭逢家庭巨变!高额负债,父亲入狱,母亲摆摊,自身被打昏迷!于此同时,天地大变,武道昌盛,地球有仙!执三尺短剑,发愤都市中。破危局,战武者,灭宗师,踏仙人!一言启灵藏,一拳破虚妄,一剑斩真仙!快意恩仇当年意,笑傲神魔六道中!
  • 穿越爱恋:今世桐花开

    穿越爱恋:今世桐花开

    世世桐花落,今世桐花开。掩面看人间,只为与他相遇。前世埋下的因,只能默默承受。今生埋下的果,只想平淡经历。她没有倾国倾城的美貌,也没有沉浮大海的志向,她只想做个普通人,可是,为什么不行?三生石旁,她被尘世束缚,被无助囚禁,只能做千年前的她,十八年前的她。她不想,她不要,她要做自己!不管是三生石还是梧桐树,她只要做自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绯色情战:错惹妖孽老公

    绯色情战:错惹妖孽老公

    昏黄的灯下,他眼里带着一抹残忍看着微微颤抖的她;一夜疯狂,便注定了一场赢定的狩猎游戏。一纸契约,她成了他的契约情人……“林子苏,你放过我,我也放过你!”她眼里的倔强是她最后剩下的东西;他冰冷的眸子里带着丝乞求,“不要走,好不好?”一张机票她绝尘而去,他却在手术台上与死神抗争……七年之后,她已经是世界闻名的设计师,身边还有一个五岁的孩子。“舒小姐,既然可以抛弃我,为什么连个理由都不敢说?”,他冰冷的眸子带着莫大的痛楚以及无比的愤恨。“何必再执着于当初的事呢?”她说得轻描淡写,心却在揪痛。舒悦,我这一次绝不会放手;林子苏,若这注定是一场谁都会难过的游戏,我宁愿放弃。
  • 高而基考研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分册(统考版)

    高而基考研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分册(统考版)

    比邻学堂高而基考研心理学系列是针对心理学考研进行编写的标准的教辅书。本书对知识进行了深度和全面的梳理与整合,覆盖全部核心考点,同时在312考试大纲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完善、充实,对自主命题的考生也同样适用。全书逻辑性强,条理清晰,能帮助考生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有效学习。
  • 樱花盛开时

    樱花盛开时

    第一次见面他以为自己见鬼了;第二次见面他觉得怎么会有人当别人相亲的电灯胆?第三次在异乡她帮了他一把让他惊讶,只是他需有心却不见得她领情;正当他被困于异国的时候她的前任竟然来袭,这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