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8800000004

第4章

刘执嘉也笑了,说:“哎!话可不能这么说,咱三儿是什么人?他是烧稻草的人吗? 他天生的就是个读书的料!”

王晗说:“夫君倒有见识,说的是,就依夫君之见吧!”

夫妻二人商定后,刘执嘉就从街上的孩子堆中揪来了刘季,对他详细地说了送其入学的事情。

小刘季一听,就烦了,小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他又是摆脑袋,又是摇手,那身子扭动得像麻花,跺着脚说:“爹呀,为什么呀?干嘛送我上学呀?你没有听人家说嘛,学堂里不晓得多厉害,不让小孩这不让小孩那,还打小孩的手掌心哪,不自在!不自在!我不去!我不去!”刘季说完,那小嘴巴噘得像一把葫芦瓢似的,脑瓜壳就是那瓢柄。

刘执嘉伸手重重的敲了一下脑壳做的瓢柄,再将瓢柄转动,正对着自己,然后一脸正色对刘季吼道:“三儿,爹跟你说,你不能再这么任性下去了。不然,你会成为市井无赖的!你看你大哥吧,会经营农桑,日子慢慢红火了。你二哥呢,会经商,家境殷实了吧?这两样你都不会,你将来怎么办?拿什么糊口哇,伢啊?”

刘季撒娇耍赖:“爹呀,不要啊!”

刘执嘉烦了,大怒道:“不要耍刁作态的!休得要再多言,这事爹爹做主,就这么定了!”

刘季见了父亲生气了,知道改变父亲的想法已经不可改变了,就怯生生地说:“那??????那您能叫卢绾他爹让卢绾和我一起入学吗?”

刘执嘉考虑了一下,对儿子说:“好,我去试试吧。”

当晚,刘执嘉就吩咐王氏备菜置酒,他去隔壁诚恳地邀来了卢绾的父亲,和卢父商议这两孩子一同读书的事。

刘执嘉生怕卢父不同意,就仔细地把自己的想法摆出来,还说了许多读书有好处、马维先生如何如何才高德重的话来打动卢父。

说也难怪,要知道,在乡下,学农学桑、学商学贾倒是时兴,这读书呀,那可是大户人家的事情,一般的人家,读书对他们来说,没有兴趣,或者根本就不敢往这方面想,对穷得衣食存忧的人家来说,叫孩子读书,那是奢望。

刘执嘉判断,卢家对于读书的态度,当属第一种情况。

可是,叫刘执嘉没有想到的是,卢绾的父亲对送卢绾上学却是十分的赞成,他听了刘执嘉这么一说,很高兴地就答应了。

卢父端起酒杯,高兴地说:“刘大哥啊,你就不要对兄弟我说这许多的道理了,不瞒你说,我正为绾儿的事忧心呢,你这个主意呀,正合我的意思,就这么定了,来,干杯!”

“好!”

刘执嘉哈哈大笑,刘执嘉憋着一肚子劲,原准备了花大力气来说服卢绾的父亲的,没有想到的是,卢父这么轻易的就答应了,刘执嘉太高兴了。

两位老父击掌共饮。

当夜,二人一边喝着老酒,一边细细地商量着孩子们的入学事宜,直至午夜时分。

诸位,说了这半天,我们还不知道卢绾是谁呢!卢绾和小刘季是靠墙而居的邻居,是刘家北面共墙毗邻的卢家的孩子,是和小刘季天天一起疯出疯进的小伙伴。

不是有“远亲不如近邻”这么一句古话吗?小刘季家和小卢绾家就是比邻,两家的关系比亲戚要亲近得多。

这卢家和刘家世代交好,这也就是两家为何毗邻而居的缘故。卢父与刘父意气相投,宛如兄弟,两家患难与共,有乐共享,有难同当,过从甚密,卢家有酒刘家喝,刘家有客卢家陪,隔着一堵墙是两家,拆了这堵墙就是一家,两家亲如一家。更巧的是,这小刘季与小卢绾竟然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一对人儿呢!

你说那古人义结金兰时,往往对天盟誓:“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这誓言说明什么?说明这同年同月同日生又巧为义结兄弟的情形,那是不容易碰上的。

如今,这刘季和卢绾亲如兄弟,却又同年同月同日生,真乃是天造地设一双人儿。

这父辈相交深厚,子辈同日而生,在乡民中传为美谈,得知此事后,乡亲们都牵羊赍酒来相贺,乡党情谊,洋溢其间,叫人叹为观止。

刘季与卢绾一块厮混大了,到了十来岁,现在又要一起入马公书院读书,一同上下学,二人还意气相投,甚是亲密,这更让乡里人赞赏有加。

而最叫长辈们高兴的是,这二人虽然当初不愿意进那学堂门,但是,自从入学以后,二人却是尊师重道,又一心向学,十分听从马维先生的教诲,研习圣贤之理,亦毫不苟且。

马维先生学问渊博,道行很高,弟子不老少,倒是很少训导刘季和卢绾这样明慧的弟子,一年下来,成绩斐然,先生甚是欣慰,他常在乡党或乡校集会上噘着山羊胡子,称赞两个孩子说:“孺子可教也!”

先生不常夸人,先生夸奖孩子们的话传到了乡亲们的耳朵里。乡亲们知道后,便再次奉酒带肉,挑担拎瓶的,到刘、卢两家道贺。

乡亲们喧喧闹闹的直到日上西头才归。孩子们的长进,先生的夸奖,乡亲们的祝贺,把个刘执嘉高兴得不知咋样才好。

自此,刘执嘉对刘季更是珍爱有加,对小刘季也满抱着希望。

从此, 刘季和一群同窗好友们,就像模像样地上起学来。

每日里,孩子们迎着东方那轮红日,早早地来到了书院街上先生的那片古色古香的院子里,院子的东面是学堂,雕梁画栋的双层木楼,透着一股墨书香气,西北角那栋三层的木阁楼便是马维先生的宅邸,西南一带是一大片庭院,碧草铺地,竹木掩映,松杉木高峻挺拔,梅树、杏树、桃树、李树、梨树,杂然其间,篁竹、丛竹婆娑摇曳,直节分明,正气凛然的模样。

孩子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先生的那些花呀草呀搬到西边的丛竹边上,让这些花花草草们沐浴在阳光中,然后,孩子们就放开喉咙读一阵书,“子曰诗云,之乎者也”一番。

马维先生每日里总会按时的背着朝阳走进书堂中,腋下总会夹着那根幽黑幽黑的戒尺,但是,每次先生一走进院子,看见孩子们这乖乖向学向善的模样,先生那脸上的笑意哟,就如同那沐浴阳光的花草一般的兴奋。

先生捋着山羊胡子,抖抖衣襟,在那八仙椅上坐下,笑眯眯地看着弟子们,喜欢得不得了,先生的目光忽地投在了刘季的身上,他捋着山羊胡子,心里想:

“刘季这孩子看来与他者殊异,又容貌不凡,有贵人之相,入学以来,本夫子观其谋事冷静,办事果断,个性亦是豁然大度,将来或许有所成就也未可知!”

先生心里面这么一想,就招手叫刘季到面前来,说:“刘季呀,先生看你很聪慧,与他者殊异,日后定有造就,从今天起,先生就要给你加字加课,你要好生地用心学习,不要辜负了先生的良苦用心哟!”

刘季一听,虽心中并不愿意,但当着先生的面,又不好拒绝,免得伤了先生的心,只好回复先生说:“先生好意,弟子心领了,弟子当用心学习,不负先生的美意!”

先生一听,心中欢喜,心想,这孩子就是懂事,说出的话也是叫人喜欢。于是,先生对小刘季的教导也就特别地用心,每天都给他加书加课,习字讲解亦是不同于别人。

先生认定了刘季是桃李,就想育出芬芳来。

刘季虽然能够完成先生的学业,但是,这孩子的淘气顽皮有时也叫先生头疼。

孩子们毕竟是孩子,他们和刘季一样,除了好学上进之外,游乐嬉戏往往也是他们的至爱。闲暇时,田间篱落就是他们的乐园。

春暖花开之际,黄蝶在菜花丛里翩跹起舞,蜜蜂也在菜花桃花杏花间忙碌起来,空气里微微地泛起游丝般凉凉的芬芳。

刘季和小伙伴们在先生的院子里玩起了小游戏,偶尔也会疯出院子去追蜻蜓、逐黄蝶。但是,不论孩子们如何疯、如何耍,只要夫子一声咳嗽,孩子们都能立即飞回书院,继续“之乎者也”,但是孩子们的心,却还在随着小虫小蝶在飞呢!

夏天自然是热得很。

先生的书院虽然轩窗掩映,但是,书院的四周有着雕窗的院墙四面环合,院子中,竹子、杏树、梨树,梅树,成列成行,很不透风。

孩子们热得受不住,就从书院里偷偷地溜出去,溜到河边的大树下,在阴凉的地方,用竹篾圈蒙上蛛网去捕蝉。捕蝉的时候,就任那叶隙间的碎金洒在自己的身上,斑斑驳驳的,就像是穿上了花布的罩衣。

蝉趴在树上的阴凉处叫得正起劲,孩子们的蔑圈悄悄地升上来,一下子就罩住了蝉,那蝉就蹬腿伸翅地挣扎,却怎么也逃不脱。

随着那蛛网上的蝉发出悲哀的鸣叫,孩子们的心里开了花,孩子们的心就像那河岸边上盛开的花儿一般地快乐。

马家书院的旁边,有一条里弄,里弄间有一块闲置的高地,孩子们有时就在那里学大人们唱社戏。孩子们竹刀人马跑龙套,他们走腔走调的唱腔,有时引得大人们围观,笑声、喝彩声,比正宗的社戏还要火爆呢。

刘季最擅长扮“大王”,扮相自设,词儿现编,一招一式,有板有眼,词儿得体,纵横捭阖,很像那么回事。人们都惊叹不已,他们都觉得刘季这孩子很有点不一般。

孩子们就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着,游乐嬉戏,时时出没于里弄田间,其乐也融融。

但孩子们毕竟是少不更事,所以有时会闹气,也会相互缠斗,家长里短的,互相攻讦。

每逢这时,刘季总会淡淡地说:“你们究竟有什么好斗的?大家都是朋友,又都是小事,我们忍忍也就过去了。先生不是常常教导我们要宽以待人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嘛!’”

同伴们听刘季这么一说,也就停了手。

同伴们因此很敬畏刘季,相互间的争斗也少了许多。

小刘季不仅自己不与人置气,就是别人有了纷争,他往往又是息事宁人的高手。

卢绾为了在溪间围堰抓鱼的事儿,与别的孩子争执起来,最后竟至动手厮打。孩子们劝解不开,便飞一般地寻来刘季。刘季一来,两人因为畏惧刘季,也就松了手,不再撕打,但两人的口舌相争还在继续。

刘季喝道:“卢绾,你给我住口,我不想听谁是谁非。我只知道三样事:这第一,这是多大点事,刨你祖坟啦?朋友之间动手动脚的,瞧你那点出息!你是有气量的男子汉吗?这第二,你比他大,长兄让弟,自古依然,你不容他,是你不对!这第三,孔夫子有言:‘君子动口不动手。’你没遵从先生的教诲了!”

刘季一番话说得在情在理,卢绾羞愧而退,一场纷争也就这么平息了。从此,伙伴们更是钦佩刘季。自此,刘季就成了孩子王了。

这些事传到乡亲们的耳朵里后,人们对刘季就另眼相看了,他们都认为刘季读书了,真的出息明理了。马维先生也为自己育得桃李芬芳而高兴。然而,快乐的日子总是显得短暂一些,复学的日子又到了。

待到孩子们将猿心马意从田畴里巷间扯回来,走进那古色古香的马公书院时,就觉得有那么一些不自在,先生那挂着烫金的“马公书院”匾额的书楼和厢房,先生那满院子的竹子、梨树、杏树和布满青叶的梅花,往日咋看咋都觉得好看、好神秘,现在,孩子们都觉得这书院不再似从前那样好看了,书院那深红或深黄的古色似乎也有些碍眼。

书堂上,孩子们再听着先生那摇腔拽调的诵读破解之声,也就觉得没有从前那般悦耳了,何况还有先生的苛责与戒尺呢!

孩子们开始不听话了。

先生恼火了!他就将孩子们一个个地揪到孔圣人的牌位前,厉声喝令孩子们跪下,要孩子们对着圣人的牌位悔过、起誓,誓言自己绝不再犯。

孩子们稀稀拉拉地、有气无力地起誓后,先生再用那根幽黑幽黑的戒尺,戳在那牌位后面的古画上,指指点点地大声训导着众弟子。那幅古画上,画着一只肥大的梅花鹿伏在苍古的梅花树下。先生告诉孩子们,功名利禄就蕴含在古书中,要想功名富贵,就得像苏秦刺股那样苦苦攻读,不舍昼夜,方得有成。先生告诉孩子们,这幅古画的寓意就是:“禄(鹿)伏古(树)书下。”

先生用那根戒尺,在孩子们的头上敲敲打打的,一直训导得孩子们气息奄奄还不想罢休。

孩子们渐渐地对读书就有了些怨意、恨意,觉得读书不是那么有意思了,倒是一件苦差事,连刘季也不例外,也是这么个感觉。

少年们的心,最是充满幻想与好奇的,书院外面的世界对刘季他们充满着诱惑。

窗外的蓝天白云、碧草黄花、一弯流水、几缕炊烟、一群飞鸟,就能勾起少年们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孩子们觉得他们要的生活不是先生的书院里能够给他们的,他们应该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

这正是:天地万物有灵性,

圣贤难留少年心

苍山觅得孩提意,

绿水流来王侯情。

同类推荐
  • 我是赵子龙

    我是赵子龙

    老天爷呀!你玩我哦!这里是三国也!动不动就会死人的也!而且,你居然让我做赵云!NO!开什么玩笑嘛!怎么办!要我拿着枪去戳人,我宁愿拿着笔去戳卷子!至少卷子不会反过来戳我,不是吗?
  • 治蜀要览

    治蜀要览

    我们生活在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新情况与新问题层出不穷。回答历史与现实提出来的难题,为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不断探求新的答案,是我们这一代史学工作者的责任。《全球通史》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提出过“新世界需要新史学”的著名主张。他认为“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这在变化速度成指数级增长的今天是不言自明的。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部提出新的疑问并给出新的答案的历史。”从历史提供的经验中汲取于现实有用的智慧和知识,这始终是每个时代的史学和中心母题。
  • 万万没想到(另类读史系列全2册)

    万万没想到(另类读史系列全2册)

    中国近代史是复杂和精彩的,有时又是颠覆的,这里的讲述,与我们记忆里的古板印象迥然不同,绝非一般历史书上的忠奸两列、黑白分明。作者挖掘出了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让那些我们曾经熟悉的故事再次拥有震撼人心的温度与力量。本书不仅彰显了历史巨大的魅力和诱惑力,对于读者更有激发思考、助力当今的实际意义。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珍藏版大全集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珍藏版大全集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 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历史就是这么不堪(中外宫廷奇闻录)

    历史就是这么不堪(中外宫廷奇闻录)

    历史就是这么不堪于2014年5月5日被新华书目报进行重磅推荐。精选中外宫廷案件中那些超出常规、骇人听闻、曲折离奇的奇案,还原案件经过,在现有有限史料基础上,力争揭示案件真相。由于可参考资料有限,为防止主观臆断,本书会将其他各家看法,在案后一一呈现。对案件中涉及到的主要人物(皇帝、妃嫔、重臣)的生平加以介绍,并简介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在文中或文后附加图片和链接。
热门推荐
  • 大明都督

    大明都督

    和魏忠贤称兄道弟,对天启指手画脚,对东林磨刀霍霍;保天启不死,建万世基业,斗东林,兴工商,扭转毛文龙的宿命开始,再经历一次他传奇而争议的一生。
  • 我的无限怪兽分身

    我的无限怪兽分身

    末日降临,二十一座空间门开,连接着比太阳还要巨大的兽星星球。无尽异兽。文明战场。究竟何人所开?这是一个兽星异兽入侵地球,纷纷被吊起来打的故事。也是一个主角带领地球人类,争霸无尽星空的故事。
  • 凤御九天:腹黑魔王嚣张妃

    凤御九天:腹黑魔王嚣张妃

    风若雪想破了脑袋都想不到,车祸,她没事,高空坠物,她也没事,挤公交上班,哮喘犯了,她死了……更想不到,尼玛她一醒过来,就在一个大蛇窟!旁边还有个嗷嗷待哺的奶娃娃!没关系,她堂堂一代生物科学研究员,还搞不了一条蛇?擒猛蛇,取内丹!没想到却成就了自己的一身异能!更是让这蛇窟的主人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偏生要收她为徒!半推半就,小有所成,师傅让她下山助师兄登上皇位。尼玛!初次见面就给她个下马威!搞毛啊!看我不携着我捡的娃,带着我拿下的魔兽,搞翻你的府邸!
  • 异星奇途

    异星奇途

    24岁变13岁,我重生了?林晓醒来后发现一件不知是好是坏的事,自己穿越了,但穿越到了酷似1000年之后的特殊世界。这里,强者横行星河,各种黑科技耀武扬威。好在,自己也不是一无所有,比任何天赋和科技都强大的金手指已经准备就绪。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兑换的货币,在这里能找到想要的一切——天赋,科技,属性点……能想到的任何东西,在这里都能进行强化,在这里,就算是一根筷子,我也能让它变成比任何黑科技更恐怖的神器。这一世,我是注定会成为星河传说的男人。
  • 跨越

    跨越

    三跨青年Lydia的一线奋斗笔记,38篇有世界观,有方法论的故事,为你打开上升通道。三跨青年Lydia的一线奋斗笔记,抛却艰深理论,用亲身经验为你打通任督二脉:揭开思维认知盲区,剖析成长潜在技巧,探知进阶背后逻辑,在拐点到来的时刻,推动人生加速上行。
  • 和南怀瑾一起读《论语》

    和南怀瑾一起读《论语》

    孔子是一位智慧的长者,浑身散发着人性的光辉,由其弟子及后学编集的《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言语行事的重要儒家经典。其影响遍及政治、思想、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各个领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标识。本书将南怀瑾先生解读《论语》的智慧与一个个历史故事相融合,向读者展示《论语》的思想精髓和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让我们重温儒家经典。作者的讲述既贯通包括佛教、道教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又贴近生活实际,引导内心彷徨不安的现代人积极思考,提高生命智慧,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实现人生价值。
  • 爱在不言中

    爱在不言中

    1957年5月4日出生于长野县大町市。她的丈夫是著名推理小说家折原一。新津清美大学就读于青山学院大学文学部法语系。她常去听文化中心的小说写作讲座,在讲师山村正夫的鼓励下,新津清美开始投稿,1988年发表了处女作《双面胶小姐》,并登上了日本文坛。题材多取自日常生活,描写女性心理笔法精湛,善于恐怖风格。代表作有《夏娃的原罪》、《胎内余罪》、《流转》《危险的恩人》等。“男人和女人之间的事情,就连当事者自己也难以搞清楚啊。”
  • 并非一家

    并非一家

    《并非一家》是一本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小说集。书中描写的家庭中有的更偏传统,而有的则更为现代。尽管每个故事发生的场景不同,通过角色之间极具真实感的对话,读者会在不时体验到自己所熟悉的家的感觉。故事的场景有的在美国,有的在澳大利亚,有的在新加坡。通过阅读,读者将会体验当代新加坡家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而理解经常处于人生重负之下的故事主人公的内心。
  •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青春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青春

    三年前,我,俞靖,蔚蔚,子叶还有韩哲远,曾经坐在桥的拱柱上,对着大海吼过,我们以后要一直在一起,不离不弃!然后时间翻转到三年以后的现在,生活讽刺得像一把利刃,击中我们每一个人的心脏。
  • 第一次有奖励

    第一次有奖励

    彗星爆炸?不存在的!得到第一次系统的秦轩,当时是懵逼的。“第一次呼吸,肺活量:+999”“第一次走路,健步如飞:+999”“第一次上厕所,…………”人生有太多第一次,每个第一次都有奖励!“走上人生巅峰难么?”秦轩嘴角上扬,“真的不难,我只要开公司,就能成为世界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