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93900000008

第8章 挖药引差点挨了枪子儿

从石庄镇上抓回来的药,分两天喂进去了,没见病人有好转。身子依然烧得烫手,唇皮干得一片片地翘起来,碰上去像扎手的刺猬,口中呼出的气味灼热,带着一股腐败的酸臭,像是五脏六腑都被烧化了,面团儿一样地发酵起泡了。也有时候,病人又奇怪地发寒,身上盖两床被子,娘再往他脚下塞一只黄铜暖炉,人还是冷得瑟瑟发抖。人抖,床也抖,守在旁边的娘跟着抖。病人抖是难受,娘发抖是帮着难受。娘不停地闭着眼睛喊“阿弥陀佛”,期盼中国的菩萨发发善心,别让这个外国小伙儿遭这么大的磨难。

薛先生心里犯了嘀咕,因为照他的估算,这两剂药服下来,应该见出一点分晓的,还没有动静的话,情况显然是不妙。他顾不得避人眼目了,每天亲自跑到飨堂来,把娘已经倒进砂锅里的药材又倒回到笸箩里,一样样地闻,一样样地端详考量:药材的年份够不够?产地是不是纯?这一味要不要减一点?那一味要不要添一点?还有一味是不是替换成别的?他亲自坐到灶下烧火,掌握火候:有些药材要用文火慢慢煨,还有些药材煨久了反而不妥,必须在快撤火时最后下到锅里去。喂药时,他干脆赶走了克俭,自己卷起袖子上阵,明着是帮忙,暗里是监督:严格把好药汁的分量关,多一口少一口都不行。

这样的用心,这样的细致,从前他的祖爷爷给皇上配药都没有费过这般思量。

无奈,所有的努力付出去,打水漂儿一样地没了踪迹。病人照样发烧,也照样发寒,照样的无知无觉,不死不活,铆足了劲儿不给薛先生面子似的。

薛先生急得揪头发,还抽了自己耳光,责骂自己太没用:祖传行医,从他手里救起过成百上千的人,偏偏这个洋病人出了鬼,祖传药方用到他身上,简直地刀枪不入。

娘好心安慰他:“薛先生你不能急,不能乱阵脚。你要这么想,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当初你自己就说过这话。毕竟这个人的病太凶险,能够吊着他的一口气到今天,不容易了。”

薛先生连连摇手:“不对不对,医家要是这么想,门口的牌子砸掉算了。”

“可是……”娘说,“能用的药不是都用了吗?”

“都用了?没办法了?”薛先生瞪着眼睛,扎撒着两只手,神神道道的样子。

娘吓得一个劲儿地唤他:“薛先生!薛先生!你还好吧?天神菩萨,可别让薛先生急出个三长两短……”

薛先生听不进她的话,自顾自地在院子里转圈圈,嘀咕:“没办法了?药都用过了?”

他决定另辟蹊径,药方子不再改动,只在药引子上做大胆试验。有一天他叫去了宝良和克俭,分派任务:“你们两个听着啊,我需要用蟾酥。”

宝良伸着脖子,两眼瞪得滚圆:“蟾酥是什么?”

薛先生回答:“你不用管,你们只需给我抓蟾蜍,多抓几只。”

轮到克俭发傻了:“蟾蜍又是什么呢?”

宝良这回懂了,嘻嘻地笑起来:“就是癞蛤蟆呗。”

克俭大大地松口气。癞蛤蟆还不好抓?河沟,稻田,芦柴地,哪儿听到呱唧呱唧叫,哪儿就有癞蛤蟆。还不是一只两只,是成群结队,闭着眼睛都能抓到手。

两个人带上鱼叉,再背个竹篓子,出门抓蛤蟆。根本不需走远,飨堂边上的竹园里有的是。癞蛤蟆贪吃,长得胖,拖着一个圆滚滚的大肚子,趴在田埂上,嘴巴鼓成球,呼哧呼哧喘气儿,人都要走到跟前了,它才艰难地蹦一蹦,蹦出两步远,接着喘它的气。

宝良瞄准一只碗口大的胖蛤蟆,屏了半天气,用劲掷出他的鱼叉。蛤蟆的喉咙里“呱”的一声响,被铁叉头牢牢地钉在地上,穿心透肺,肚子里淌出红的白的东西。

克俭别过头,不敢看,心里很恶心。

宝良赶快声明:“别以为我心狠,我爹要用它做药呢。”

一口气叉了五六只,只只都是血呼啦的,横七竖八扔在竹篓子里。回家呈给薛先生看,薛先生拎起一只死蛤蟆的腿,前后转一圈,啧嘴说:“没用了。我本来是要它耳朵后面的那泡浆,你把它叉得稀烂,哪儿还找得到浆泡?”

宝良一跺脚:“爹你该早说啊,早说我给你抓活的啊。”

宝良会想主意,他到同学家讨来一片破渔网,拿竹篾扎个锅盖大的圈,把渔网缝上去,再绑根竹竿做把手,转眼倒腾出一个捕蛤蟆的网漏子。掂着这只网漏子,他叫上克俭再次出征,一网一个,还真是逮齐了一堆活蛤蟆。

接下来的活儿是薛先生的。他动作很利索:抓一只蛤蟆,捏住它的大嘴巴,拿小刀在腮帮子后面一划,再一挤,就有白色的浆液流出来。薛先生讲给克俭和宝良听,这浆液就叫蟾酥,中药里很贵重的东西。白浆聚成小小的一滴,粘稠稠的,要拿刀尖刮进碗里。再挤,勉强还能冒出一滴。挤过浆的蛤蟆不会死,扔到竹园子里,它愣上一会儿神,一蹦,藏进草根中,自己养精蓄锐去了。

十来只癞蛤蟆,不过刮下一指头的浆。薛先生说够了,蟾酥的毒性大,每次只需要一丁点儿,多用会伤人。

掺和了蟾酥的药液,克俭不敢尝,他只要想一想癞蛤蟆身上那些令人恶心的疙瘩包,胃里面就翻江倒海。他庆幸洋病人是在昏迷不醒中被他和娘灌下这些药的,若是他醒了,看见了薛先生备药的过程,怕也是打死都不肯喝。

照理说,药都用到这份儿上,都以毒攻毒了,病人该有反应了吧?

还是不死不活。

再换药引子。这回改用江边的陈年老芦根。芦根性甘凉,兴许能对上症。薛先生说,现在他已经黔驴技穷了,用药的手法是天马行空了,至于起效不起效,纯粹是瞎猫碰死耗子,碰上了算命大。

挖芦根的活儿还是派给宝良和克俭。

芦根到处有,串场河边就多得是。但是薛先生看不上,他指定要两个孩子到长江边上挖。上埝镇离江边十好几里路,一来一回,得花上一天时间。两个人很乐意被指派做这件事,出门时不光带了小铁锹,还带足了当午饭的干粮。男孩子总是贪玩,一边走,看到河水要奔过去涮涮脚,看到鸟窝忍不住要爬树掏鸟蛋,狗追到路边来,他们拿砖头扔,鸡鸭见到他们掉头走开了,还是不肯饶,一直追到小东西们惊慌失措地叫。从日头一树杆子高,走到日当正午,才算站到了江堤上。

从江堤望过去,这个季节的芦苇本该是一望无际的海一般的绿,厚厚的沉沉的,人走进去望不见头顶的那种茂密。可是两个人的眼睛里看到的却是滩地上长长短短的芦苇茬,癞痢头似的,遭了强盗洗劫似的。原来小鬼子害怕芦苇丛里能藏游击队,不等苇子长成,就强令乡民割倒了。可怜江边那些年年割苇子为生的人,一冬的生计打了水漂。

枯死的芦苇茬像钢刀一样尖利,必须小心翼翼侧着脚背走,才不至扎坏了鞋底子、扎通了脚底板。江水倒灌冲刷出来的沟壑深深浅浅,浅的一脚能跳过去,深的要先下到沟底,再爬上对面的沟沿。沟坡上有一个接一个的蟛蜞洞,铜钱大小,白肚褐背的蟛蜞嗖嗖地爬进爬出,也不知道是在忙些什么。宝良后悔没带小竹篓子来,否则就手抓回家,白酒一杀,或者盐巴一揉,一咬一嘴鲜,那可是就粥的好小菜呢。

芦苇割走了,芦根还留在滩里,选那松软一些的地,几锹一挖,雪白的芦根就会露出来。芦苇的根系深,只要有耐心挖下去,层层叠叠,蜿蜒盘结,简直就是想要多少有多少。冬天的芦根鲜甜脆嫩,能当水萝卜嚼,现在还不是时令,克俭掰一节尝了尝,又苦又涩,赶紧吐出来,舌头还是麻了半天。

遍滩的芦根,倒让宝良和克俭无处下手了。挖哪段才是能入药的呢?回想一下,薛先生交代得很清楚,要“陈年老芦根”。什么样的芦根够“老”又够“陈”?商量的结果,是尽可能地往地下深处挖,长在最下面的,最粗最肥的,大概就是资格最老的。

说干就干,两个人找到一盘最粗的芦根,蹲下来,面对面地撅着屁股开挖。江滩地看着软和,其实土下面被芦苇的根根结结盘得死紧,每挖下去一锹,都得下劲儿斩断周边纠结的根须,很不好对付。小蟛蜞们被惊动,窸窸窣窣在他们脚下乱窜,不理睬它们吧,不甘心;顾着跟它们逗乐吧,就耽误了挖地。结果,芦根还没有挖到手,紧挨着江边驶来一艘日本人的巡逻快艇。快艇“突突”地轰叫着,声音由远而近,甲板上的烟囱里冒出浓黑的烟,被江风吹得低下去,像拖曳在江面的黑绸带。快艇的甲板上趴着一个圆圆的乌龟状的舱盖,舱盖打开了,伸出长舌头一样的枪杆,后面露出日本人的戴钢盔的脑袋。

宝良和克俭都没见过快艇,稀罕得很,忘了手边要干的活儿,扭过头呆呆地往江面上看热闹。快艇突突地冲过来,劈开江水,船侧溅出丈多高的白浪花。船尾后面,江水翻腾出一条一条白色的龙,铺排出扇形的阵势,绵延了半个江面,看得两个人目瞪口呆。突然“啪”的一声响,克俭身边的湿滩地上,飞起一嘟噜细碎的土。他傻愣着,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倒是宝良先醒悟,大叫一声:“打枪啦!”两个人这才惊慌地跳起来,一前一后飞快地往回跑,也不管滩地上的芦苇茬子戳脚不戳脚了,一口气窜上了江堤。

子弹活像长了眼睛,一路追着他们的脚跟,吱吱地怪叫,从江边到堤岸打出一条飞溅的泥浪。克俭的心里狂跳,喘气喘得肺都要炸开。宝良还是机灵些,刚窜上江堤,马上扑倒,横着滚到堤下。翻滚中,没忘记伸手拽了一下克俭的脚,把克俭也拽到堤下去。而后,两个人滚到草丛里,抱头趴着,鼻尖贴紧了泥土,眼睛也不敢睁开,生怕小鬼子弃船上岸,追上江堤,一枪一个打死他们。

谁知道日本人早已看清楚是两个孩子,拿他们逗着玩,开了一阵子枪,也就歇手罢休。快艇突突地驶过去,留下他们隐隐约约的怪笑声。

好半天,江滩上安静得耳朵里都发懵了,两个人才哆哆嗦嗦放下手,抬了脑袋四下里看一看,一点一点地坐起身子。日头高照,江堤像一条蜿蜒的长蛇,堤上的柳树槐树洒下碎碎的光影,堤下的棉花地开着红的白的花朵。两个人瘫坐在地上,互相检视对方,除了满头满脸的泥土草屑,没见着破皮流血之处。还不放心,各自用手浑身上下地摸一遍,也不觉哪儿疼哪儿痒。这才确信子弹真没有打着,忍不住地龇牙嬉笑起来。

宝良啐一口嘴里的泥土,嘲笑克俭:“你看你这个包样儿!胆都要吓破了。”

克俭不服气:“还说人家!你呢?鞋子都跑掉了一只。”

宝良才发现自己光着一只脚,脚趾缝里嵌着碎草叶,脚后跟上还拉了一道血口子。他着急起来,四处找鞋。鞋子滚到了堤下的棉花地里了。捡回来套上脚,又发现鞋后跟撕裂了,鞋底也被芦苇茬子戳了两个洞。

“倒霉!”宝良沮丧地说,“回家我娘要揍我了。”

克俭安慰他:“不会吧?捡回一条命,你娘乐还乐不够呢。”

宝良一想也对,又神气起来,得意扬扬道:“我就算到了小鬼子打不准。你想想啊,那汽艇开得风一样快,人在船上颠也要颠死了,还拿得稳枪,瞄得准人?”

“你都知道了打不准,你干吗还要跑?”克俭笑嘻嘻地。

宝良理直气壮:“防而不备,你懂不懂?哪里有人傻到把自己当枪靶子的?我告诉你啊,这事你回去不能跟别人说,特别不能跟你二姐说,你二姐最会笑话人。你今天这条命,可是我救回来的。”

克俭本能地觉得他这句话有问题,明明是两个人一块儿跑的,哪里谈得上谁救了谁?可是克俭嘴笨,说不过宝良,不服气的念头只能放在心里。

这时候,宝良装作不经意的样子,问克俭:“哎,看清小鬼子长什么样了吗?”

克俭摇头。说起来真是羞愧,尽顾着抱头逃命了,慌得什么都顾不上了。

宝良啧一下嘴:“你真是的!”

克俭生了气:“你才真是的呢!你自己长了眼睛干什么用啊?”

宝良就不说话了,把鞋子里的灰土磕一磕,穿上脚,招呼克俭接着挖芦根去。

同类推荐
  • 蝴蝶蓝(第三季):落跑小郡主

    蝴蝶蓝(第三季):落跑小郡主

    娇憨可爱的李无忧是陇西王府的小郡主,父母和兄长宠爱她如掌上明珠,日子过得十分安逸。然而好景不长,机缘巧合之下,她发现自己不但不是王爷夫妇的亲骨肉,还会在紧急情况下变身毛茸茸、胖乎乎的白狼。人哉?妖哉?娇贵郡主一夜之间沦落为废柴妖怪,还被腹黑兄长起名“二狗子”,打发去冷宫看大门……冷宫的日子清冷却也闲适,直到某日一位高贵冷艳的少年私闯王府。他自称大理寺暗部的刺客,奉命带无忧去神都洛阳调查一件神秘悬案,无忧郡主的崭新人生就此揭开!九鼎神器、狐狸美人、地下鬼城、无面人偶……疑点重重,谁才是幕后真凶?
  • 中外笑话故事

    中外笑话故事

    本书收编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广博知识,把阅读名著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课外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趣味性和基础性,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语文探谜

    语文探谜

    《中国学生探索发现奥秘:语文探谜》是《中国学生探索发现奥秘》系列之一,包括:体育探谜、文化探谜、文明探谜、文学探谜、文艺探谜等。
  • 美德培育指导(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美德培育指导(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每一个故事,都是一对翅膀,伴我们勇敢飞翔!孩子的幼年时期在其整个人生成长阶段非常重要,这一时期他们的认知、心理开始成长,开始形成自身的价值观,其人格和习惯也开始逐渐形成。因此,阅读适合他们年龄段的教育故事尤其有意义。本选题紧紧围绕素质教育的基本结构,结合青少年的发展特点,全面阐述素质教育,包括机遇、健康、美德、命运、能力、文明等方方面面。
  • 战机时代(走进科学)

    战机时代(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热门推荐
  • 现代农业生产技术

    现代农业生产技术

    从我国农业的水平划分来看,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最新阶段,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化转为科学化;农业科学技术,如土壤改良、育种、栽培等现代技术的发展。
  • 奇案集

    奇案集

    一个现代的宅男白领穿越回古代探案,一桩桩离奇案子,纷争不断的朝堂,命中的神秘人,他又该如何面对?
  • 师妹难当:高冷师兄霸道爱

    师妹难当:高冷师兄霸道爱

    一朝穿越居然长了一张惊天下的容颜,而她却又因为这张容颜不得不远离自己的亲人。十年学艺归来,盯着张平凡无奇的脸整日晃荡着,享受着应该平静而温馨的生活。但是为啥身边还有这么多的事情?好姐妹的男人被人控制,帮亲姐夫上位,顺便来个江山大统。这也就算了,为啥又蹦出个不是亲娘?好吧,为了姐妹刀山油锅也要去。正走着梅娘回头一看,不好,师兄追来了。快跑!
  • 动物:破解动物的密码

    动物:破解动物的密码

    目前已知的动物种类大约有150万种,分布于地球上所有海洋、陆地,包括山地、草原、沙漠、森林、农田、水域以及两极在内的各个地方,成为大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动物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一般认为动物最早的祖先是海绵,它们在地球上已生存了至少5.6亿年,距今约5亿年左右的海绵化石也已被发现。那么动物是如何一步一步进化到现在的呢?
  • 绿色新政

    绿色新政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贵州大学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研发,依托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科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创新性地提出生态文明转型和生态文化重构这一重大课题,创新性地提出我国首个以城市命名的生态文明“贵阳指数”,创新性地构建了“生活观、生产力和生态美”的生态“金三角”理论模型,展现了一种生态文明的理论自信和生态文明历史责任的唤醒。本书认为,21世纪将是生态世纪。生态文明将替代工业文明,生态文化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文化。
  • 鼠疫

    鼠疫

    《鼠疫》是加缪的中篇小说集,包括《局外人》《鼠疫》《堕落》三部作品。《鼠疫》与《局外人》是加缪最重要的代表作,均被列为现代世界文学名著。《局外人》写的是人在荒缪的世界中孤立无援,身不由已;《鼠疫》写的是面临同样荒唐的生存环境时,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在艰苦搏斗中感受着人生幸福的故事。
  • 快穿之直播进行时

    快穿之直播进行时

    【新文《太后画风又变了》已发,求支持。】 笙歌作为直播界的一股泥石流。别人短裙热舞的时候,她在解难题。别人情歌绵绵的时候,她在咬笔头。别人笑声满天的时候,她在奋笔疾书。当然,她还会时不时表现一下中国功夫。没错,她就是个简单粗暴的学霸。可是这么一股泥石流却被莫名其妙的直播系统相中,需要穿梭万界完成直播任务。美名其曰她是清流。
  • 昆虫记:昆虫的几何学(第8卷)

    昆虫记:昆虫的几何学(第8卷)

    中国唯一全译插图本跨越两个世纪的传世经典献给所有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的读者它们捕猎、相爱、生儿育女,它们诈取、被杀、朝生夕死……昆虫的世界从不绝望,它们永远生机勃勃。卷八:昆虫的几何学在本卷中作者主要针对昆虫的筑巢习性做了详细的观察,记录了胡蜂所搭建的六角形蜂房,以及它的计算达到了何等符合几何学的精准度!此外,法布尔也研究了香树蚜虫、蜂蚜蝇、彩带圆网蛛、纳博讷狼蛛等昆虫的习性。
  • 娱乐圈小翻译

    娱乐圈小翻译

    “翻译?年薪有100万吗?”“年薪没有,收入勉强。”“学历,能当饭吃吗?”“不能当饭吃,把妹还是有点用的。”“长得帅?有kris帅吗?”“这个,还真未必不如哦!”“谢非凡凭什么泡到XX?他只是个翻译!”“因为。。。。。。。。”“因为。。。。。。。。”
  • 百花历

    百花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