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94300000008

第8章 最艰难处显奇才(3)

五十二师、五十九师的先后被歼,打乱了陈诚的预定作战计划。他不得已将原有的三个纵队缩编为两个纵队,其中吴奇伟指挥三个师为前纵队,罗卓英指挥三个师为后纵队,前后两纵队以重叠行军的方式继续南进,以寻求与红军主力决战。

3月16日,刘伯承接到了相应的侦察报告。他在和朱德、周恩来商议后认为,如果能使敌人的前后纵队拉大距离,红军就可以再次集中主力歼其一部。

一支红军部队奉命伪装成主力,对前纵队加以引诱。陈诚果然中计,他不仅命令前纵队加速推进,还将后纵队的一个师临时调拨给了前纵队。

3月20日夜,根据曾希圣送来的敌情报告,朱德、刘伯承在指挥部里对新一轮作战方案进行商讨。刘伯承手拿放大镜,对着铺在桌上的地图看过来看过去,同时手指不停地在地图上量着距离。

从地图上看,诱敌计划是成功的,敌后纵队与前纵队相隔百里左右,已成孤立突出之势。后纵队只剩下两个师,并且其中的第十一师正位于草台岗。

看完地图之后,刘伯承产生了在草台岗设置战场,集中全力打第十一师的想法。

草台岗的地形与大龙坪相似,山路崎岖狭窄,两岸又皆为高山密林,乃设伏的绝佳地形。同时,第十一师又是陈诚起家的基本部队,只要消灭了十一师,其他各师必然闻风丧胆,士气沮丧。

朱德立即采纳了刘伯承的建议。正在起草作战命令,参谋送来了第二个敌情报告,这个报告让朱、刘很是失望。

原来当天下午,红军侦察部队已在草台岗与第十一师打过照面,这使后纵队的指挥官罗卓英心生怀疑。

罗卓英是陈诚的保定同期同学,在“土木系”中坐第二把交椅,为人十分机敏。他认为红军仅以小部队与己保持接触一定藏有玄机,可能是正在等待主力到来。那样的话,次日就将有大战,而如果在草台岗附近与红军作战的话,就其地形来看,第十一师只有被动挨揍的份儿。

罗卓英当时位于东陂以北的五里牌。他给第十一师打去电话,让第十一师连夜撤回五里牌,并且表示已将该师的行李辎重留在五里牌。

这一电话被红军情报人员侦听到了,而且还观察到第十一师的后续部队已停止前进。草台岗与五里牌仅相距二十余里,第十一师只需三个小时就可以撤回五里牌。当然,红军也可以改攻东陂,但必须重新部署。

已经起草好的作战命令只得作废,朱德、刘伯承再次酝酿新的作战方案。

实际上,只要第十一师得以撤回东陂,红军就可能失去战场的主动权,罗卓英的算计也正在此处:东陂的第九师补充了很多西北军的老兵,擅长防守,而且还筑有工事,一旦红军攻坚受挫,他就可以下令第十一师出击;红军若是弃攻而退,天亮后,第十一师、第九师可以兜后追击,那样也能获得小胜;要是运气再好一些,得到前纵队的协同,回头截击红军,则就不是大胜、小胜,而是足可打一个漂亮的歼灭战。

就在新的作战方案刚刚形成,开始起草命令之际,第三份敌情报告送到指挥部。看到这份报告,刘伯承忍不住脱口而出:“天助我也!”

制胜之机

第十一师师长萧乾是黄埔一期生,也是“土木系”中有名的猛将。此人恃勇而骄,一向认为第十一师天下无敌,对红军的战斗力很轻视。在部队出发时,他曾对第十一师官兵放言:“今后的十一师不但要与第一师并驾齐驱,而且要超过它的声望。”

罗卓英与萧乾早就意见不合。这反过来使得罗卓英表面上不能不迁就萧乾,本来应该以指挥官名义下达命令,也变成了电话协商。在电话中,萧乾以夜间撤退,将增加疲劳为借口,拒绝后撤,并且对罗卓英说:“尽管草台岗地形不利,但我们也不怕红军来攻占。他们敢来,我叫他们片甲不归!”

第三个敌情报告显示,第十一师不仅没有后撤,其后续部队和辎重也全部到达草台岗,士兵正在彻夜修筑工事。

萧乾的有勇无谋又一次给红军带来了制胜之机。朱德一边口述作战命令,一边派人去请周恩来。周恩来在听取汇报,并看过作战命令后,欣然同意了朱、刘的决策。三人达成一致,命令随即通过电台传至各作战部队。

就在萧乾拒绝后撤不久,他也得到情报,获悉红军大部队已集中在草台岗周围。萧乾这才有些慌张起来,急忙给罗卓英打电话报告情况。

罗卓英要他立即撤到东陂与第九师会合,让红军扑个空,然后再与九师并力反击。可是这时红军主力已很接近,加上又是雨夜,萧乾担心部队若是仓促回撤,更容易为红军所乘,所以便决心依托阵地与红军硬拼。

罗卓英认为萧乾说得有理,也就没有再坚决命令他后撤,只是指示第九师准备接应,并将一个独立团部署在东陂与草台岗之间,伺机进行增援。

第二天拂晓,红军发动全面进攻,多达五个军团的部队潮水般向草台岗涌去。第十一师虽处于劣势,但仍顽强抵抗,战斗打得十分激烈,双方伤亡都不小。鏖战至黄昏,第十一师已损失了超过一半人马,师长萧乾负伤,经罗卓英派兵竭力接应,余部才得以撤出重围。

陈诚闻讯,急令前、后纵队回撤。检点第十一师兵员,全师还剩了不到三千人。陈诚亲临讲话,很气愤地对该师军官说:“你们为什么不死?打败仗有什么面目见人?”

第十一师在国民党军中素以强悍著称,自到江西后还从来没有打过败仗,此次受到歼灭性打击,令参与“围剿”的各路部队十分害怕——两个师相距十里都不敢宿营,非得靠在一起才觉得安全。

为了给各部队壮胆,以振作已经十分低落的士气,同时也为了显示自己的基本部队败而不馁,陈诚将招募的三千多新兵拨归第十一师,任命罗卓英为代师长,让该师继续担任防守警戒。

草台岗一战让陈诚在国民党内饱受攻击,尤以何应钦、熊式辉反应最为激烈。陈诚不堪压力,匆匆调整完部署,即打电报向蒋介石辞去本兼各职,第四次“围剿”就此以失败告终。

陈诚下台后,蒋介石既不委别人,也不做新的“围剿”部署,这让南昌行营参谋长贺国光很是着急。他揣摩老蒋的心思,还是属意于陈诚,于是便想了一招“后宫用事”的计策,以化解蒋、陈之间的尴尬。

按照贺国光的安排,陈诚的夫人前去拜访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陈诚陪着谭祥一道去。蒋介石也趁势以这个名义出来相见,君臣握手言欢,尽释前嫌。

7月,恢复指挥权的陈诚开始做第五次“围剿”的准备,并针对红军的作战特点以及自己的薄弱环节,在战略战术上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措施。

山地战要求部队精简机动,陈诚就将十八军各师的编制缩小,同时扩大师、团两级运输部队的编制,加强后勤运输能力。

十八军经历过第三、第四次“围剿”的失败,两次失败都暴露出情报不灵的问题。于是就在师部和团部各添设一个武装便衣搜索队,搜索队官兵都是挑选出来的“老兵油子”,他们负责潜入苏区侦察情况,或在大部队前担任搜索及警戒任务。

以往“围剿”,军事是军事,政治是政治,各不相属。这时要求十八军的政工人员每到一处,就要和地方行政人员联络,帮助组织保甲,这就是所谓的“三分军事,七分政治”。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庐山训练。蒋介石在庐山设立军事训练团并自兼团长,陈诚任副团长。自7月起,十八军排长以上军官全部分批前往接受了训练。

庐山训练使十八军军官的作风有了很大改变:从排长到军师长,均穿布质军衣,脚穿草鞋或胶鞋,同时无论职级大小,一律不配武装带,而与普通士兵一样,只在腰间扎一小皮带。

前第十一师师长萧乾为了练习山地条件下的长途行军,不但脚穿草鞋,还在脚底抹了桐油。另一名师长傅仲芳经常穿旧军衣,军中有伙夫头之称。其他师团长在行军时也都自背米袋,携带最必要的简单行李。

陈诚和他的军官们为了打个翻身仗,已经把吃奶的劲都使了出来,这使得第五次“反围剿”的难度超过以往。恰恰在这个时候,中央苏区指挥层又发生了对红军作战极其不利的一次大变动。

洋公孙胜

当时在临时中央负总责的是博古,而不是周恩来。博古系留苏学生,根本不懂军事,在前线吃紧的情况下,他只能暂时依赖于周恩来、朱德等人。1933年10月,李德被秘密护送至中央苏区,这让博古突然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

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曾在苏军总参谋部短期任职,不过只是一个小小的办事人员。他来中国是受莫斯科委派,为被捕的共产国际联络部上海秘密交通站负责人朱兰疏通关系。就在这时候,他接触到了博古。

博古的俄语非常流利,他和李德谈话不用翻译,而且两人气味相投,很谈得来。在转移至中央苏区之前,博古就要求李德一同前往,但李德由于任职于苏军总参谋部,需要将身份转换至共产国际,所以就耽搁了一段时间。

时间虽然耽搁了,可是就机会而言,却可以算作是歪打正着,因为正在这个时候,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起的第五次“围剿”开始了。

李德在完成身份转换时,共产国际有专门指示,强调他是没有任何指示权力的军事顾问,必须受中共中央完全支配。李德本人起初也很小心,在苏区的军事会议上,他一再声明自己的职权范围有限,没有下达指示的权力。

真正把李德抬起来的人是博古,他自作主张地称李德就是共产国际正式派遣的军事顾问,享有比较高的军事权威。

在中央苏区,来自苏联或共产国际的专家几乎就同水泊梁山上的“公孙胜”一样,被人们认为具有令人畏惧的神效乃至“魔法”。经过博古的一番渲染,李德这位“洋公孙胜”就此成了了不起的人物,上上下下无不对他尊崇备至。

为了照顾李德的生活,苏区特地为其修建了一所单独的房子,从此“独立房子”就成了李德住处的代号。在第四次“反围剿”中,中央在军事上的工作程序是先由朱德、刘伯承进行研判和处理,之后再将方案送交周恩来拍板。随着李德的到来,到第五次反“围剿”,朱德、刘伯承所承担的职责便完全由李德代替——在此期间,不管白天黑夜,只要前方来了电报,都必须迅速送至“独立房子”。李德的中方翻译将其翻译成俄文,并根据电文对着地图查证地理方位,再绘成简图送交李德。

李德根据简图提出建议,虽然这些建议最后仍要送交周恩来审阅,有的还要提交军委或政治局讨论,但李德已实际成为中央苏区军事上的最高指挥者。他在中央的地位和作用也由此变得举足轻重,直至成为中央最高领导层三人团的成员(另外两人是博古和周恩来)。

李德曾在“一战”时被征召入伍,但他并未参加过战争,其对军事的认识主要来自于伏龙芝军事学院的就读经历,以及服务于苏军总参谋部的短暂时光。实际上,他的军事水平尚局限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这种水平,倒过来给刘伯承当幕僚或顾问还差不多,可是造化弄人,偏偏他就把刘伯承的位置给挤掉了。

刘伯承在军事指挥方面变得无事可做,只好管管红军学校和后方医院一类的事情。他也不愿意对公开身份只是顾问的李德低声下气,在李德印象中,其实掌握俄语口语的刘伯承几乎从没有用俄语跟他说过话,他们之间的交流大多是通过翻译。

随着地位的不断攀升,李德开始以苏区的“太上皇”自居,身为红军总参谋长的刘伯承也不被他放在眼里,有时当着面就加以训斥。有一次他竟然对刘伯承说:“你还不如一个普通的参谋,白在苏联学习了几年。”

为李德担任翻译的伍修权是刘伯承亲自从红军学校调过来的,他怕老校长难堪,便只简单地翻译道:“李德同志的意思是说你的参谋工作做得不周到。”

刘伯承完全能听懂李德的意思,他苦笑着对伍修权说:“你是个好人哪,他骂我的话你都没有翻译。”

李德的脾气越来越坏。某天他到总参谋部谈事情,几个机要员在路边烧火做饭,李德认为挡了他的路,抬腿一脚就把饭锅给踢翻了。刘伯承实在看不过去,便上前和他争执了几句。

气呼呼的李德到博古那里告了刘伯承一状。这时博古主政,李德主军,两人相互支持,配合得十分默契,用中国成语形容就是“相得益彰”。私下里,他们的关系也非常好,经常在“独立房子”里有说有笑,亲热得很。

一听刘伯承不仅“不尊重”李德,还“妨碍”了李德的工作,博古不由分说,就撤了刘伯承的职务,把他贬到第五军团当了参谋长。

瞎指挥

在前四次“围剿”中,国民党军往往都是被红军牵着鼻子走,乃至处处被动,时时挨打。到第五次“围剿”,蒋介石充分听取德国军事顾问以及陈诚的建议,决定实施所谓“碉堡封锁”战术。

以第十八师为主的国民党军不再盲目地深入苏区,他们把整个苏区像切蛋糕一样地分成几块,并从中选取有战略意义又便于用兵的区域予以进攻。进攻时,先集中强大兵力攻占有限目标,一旦得手,即沿有利地形构筑碉堡,对苏区进行阻击封锁。

在反“围剿”的第一阶段,中央红军即按照李德的指挥冲击碉堡封锁线,结果不但数日不克,而且伤亡惨重。蒋介石得到报告后,立即通过南昌行营下达命令,要求彻底实施这种“战略上取攻势,战术上取守势”的军事原则,将“碉堡封锁”战术贯彻到底。

李德不知是计,照旧下令红军主力对碉堡实施强攻,进行各种不计成本的阵地攻坚战。尤为糟糕的是,他其实没有什么实战经验,只是个“图上作业的战术家”,而被他用来作业的地图又大多极不准确,有的甚至连方向都不对,部队依照他的指挥行事,往往碰得头破血流。

同类推荐
  • 大文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文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文学是什么?文学就是人学。文学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反映,也是人类和自然界关系的再现。文学既可以揭示生活的本质,又可以体现人们的喜怒哀乐。人类如果没有文学,其生活就会枯燥无味。因此,伟大的文学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中国古代宰相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宰相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权的大小,无不直接影响政治局势能否稳定,天下能否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大体形势看,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则国势弱,因而了解了宰相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就关注了历史。为此,编撰了《中国古代宰相传》一书。本书汇集了先秦至清朝的著名的宰相。在这些被选的宰相中,有的直言敢谏,有的阿谀逢迎;有的胆识非凡,有的才识平庸;有的清廉刚正,有的卖官鬻爵;有的千古流芳,有的万世遗臭。
  • 雷震传:民主在风雨中前行

    雷震传:民主在风雨中前行

    为胡适、唐德刚及龙应台所敬重,权威体制下最值得重读的斗士雷震唯一传记。在战后台湾民主宪政运动发展中,雷震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他与胡适等人一手创办《自由中国》半月刊,以宣传民主自由与宪政理念为主旨,使一大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台湾有了重新集结的机会,并以公共论坛的方式臧否时政,发表建言,将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书生议政”在那个时代发挥到了极致。作者以第一手资料,透过雷震的风雨一生,叙述一代知识分子与民主政治的互动关系,并以其个人政治生命的沉浮及历史背景为考量,着力表述这位骨鲠之士从坚守“自由”、“民主”等理念,到付诸实践的精神风貌,彰显那个时代的困局及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现实中的艰难处境……
  • 大明名相徐阶传

    大明名相徐阶传

    他历仕嘉靖隆庆两朝,死后毁誉参半;他是张居正的恩师,张居正却对他诸多不满;他对海瑞有大恩,却几被海瑞家毁人亡;他是严嵩的对头,却手下留情严嵩终老;他砍了严世蕃,却引来世人无数诟病;他知人善任,却被高拱逼出内阁;他情深意笃,青丝白发一生相随;他生于斯葬于斯,充满宿命轮回。他就是大明名相徐阶。历史的尘埃湮没不了他的光辉,一生的是非功过任凭他人评说。本书是第一部翔实记录徐阶生平的人物传记,第一部全景展示大明历史的扛鼎之作!
  • 岳家将

    岳家将

    岳飞是我国南宋年间著名的爱国民族英雄。他统率岳家军八百儿郎抗击金兵入侵的传奇故事,在我国各地长期广泛流传。本辑将反映岳飞抗金的两部史小说名著《岳王传》、《说岳》汇编成册,取名《岳家将》,以飨读者。
热门推荐
  • 步剑庭

    步剑庭

    这是个传说老去的时代:北面的老龙王翻个身子大地就是一个哆嗦,西边的孔雀儿依红偎翠懒得挪窝,俩耍剑的老头无冤无仇却要拼个你死我活,而苦穷脸的书生扔开卷册,突得抽刀剁碎了半壁山河。这是个传说新生的时代:倾国倾城的妮子还不会梳妆,席卷天下的将军还在偷羊,更别提那还没长开的妖儒邪道怪和尚,乳臭未干的小子捡件紫裳就要称帝封皇,却被更小的毛孩子一剑扎个透心凉。那毛孩说:舞台已经搭好,生旦净末丑轮流登场,好一副光怪陆离众生群像,但我才是这戏的主角,天命飞扬,没办法,谁让咱用剑的今生就是要比别人强!
  • 四十五度向上倾斜

    四十五度向上倾斜

    从你离开起,我便开始想念你。我每天想念你一千次,可是还不够。那种感觉就像是饥肠辘辘的饕餮,即使饱食三餐,还是处于极度的饥饿。 我该如何让你知道,除了你,这辈子我的心里再也装不下任何人了。 时间和空间,都无法改变这独一无二的爱。而那些被碾碎在时间的车轮底下的爱,就像是被风吹散的蒲公英一般理所当然。 我始终还是觉得你一直都在,即使我看不到你,触碰不到你,我还是觉得你在。这会不会只是一种幻觉?你的离开给我带来的痛,会不会在我每个恶梦初醒的深夜又被狠狠撕开了呢?我或许还没做好准备去接受这个真相。 一场绚烂的歌舞会,一片拥挤的舞台,一次不可能抵达的边疆。
  • 1970年代,我当乡村教师(二)

    1970年代,我当乡村教师(二)

    1971年清明节过后,一位身材魁梧的青年走进了尚在村内的宋家沟小学。穿一身黄军装,身后背着方方正正的铺盖卷儿,因为没有帽徽和领章,一看就是退伍军人。向我们说,叫赵玉恒,公社教育组派到这里任教,说着,从身上掏出一张介绍信。我们看看,上面盖着公社教育组的大红章子。经过交谈,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这位赵老师26岁,是本公社后刘王庄人,1964年考入临沂师范,1968年参军,在部队干到副排长,因为当工程兵落下胃病,不得不转业,回本县加入了教师队伍。来宋家沟之前,刚刚结婚。因为在临沂师范上过学,并且当过解放军,我对很崇拜。
  • 腹黑王妃休想逃

    腹黑王妃休想逃

    作为一名优秀的职业精英女白领,在遭遇男友劈腿后就狗带穿越到某个不知名大陆的苏长锦表示非常郁闷!为了返回21世纪,苏长锦可谓是用尽了力气,绞尽了脑汁,各种出逃打包层出不穷,可为什么每次,都能被那个腹黑男抓到?第1次:“王爷不好了,王妃逃婚了!”“知道了,本王亲自去寻她。”第2次:“王妃似乎对翻墙情有独钟啊。”苏长锦干笑:“呵呵呵呵,真巧啊,又遇见王爷了。”第3次:“王妃深夜潜入本王房里偷偷摸摸,可是看上了本王的美色?”“我这就回去,这就回去……”第N+1次:“萧亦尘,我不走了,我好像喜欢上你了。”“就算你要走,本王也不会让你走的。”
  • 海道经

    海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儿女成双福满堂

    儿女成双福满堂

    破屋烂墙,褴褛衣裳,两个娃娃,隔夜无粮,夫死新寡,小叔纯良,咬牙愤恨,怨天骂娘,挺尸数日,饿的心慌,回头无路,只得坚强,当嫂当娘,挣钱买粮,娇儿欢笑,温暖心肠,鸡鸭成群,稻黄果香,看门有狗,马骏骡壮,小桥流水,空气优良,依山傍水,秀美山庄,就这样吧——《儿女成双,福满堂》!古代温馨种田文,采药、挣钱、糊口、养娃、过日子!家长里短,邻里矛盾,有斗不多……总起来就是一篇自强自尊的励志文!女主够骄傲,够坚强
  • 霁欢

    霁欢

    承宋国大学士之女李霁欢前世家破人亡,她到死前才明白平日对她温柔如同亲娘的二夫人才是导致她悲惨一世的真凶!当她的庶妹们联手设计将她嫁到残暴的夫家最后导致她郁郁而终,临终前她睁大眼睛发誓,如果让她重活一世一定会守住属于自己的东西!而那些前世害过她的人,一个也逃不掉!【如无意外每日中午12:00、23:30准时两更~】
  • 腹黑王爷之单纯王妃

    腹黑王爷之单纯王妃

    她,黑暗里行走的杀手,却一不小心翻了船,被男友亲手杀死,她恨,却无能为力。一朝穿越,既然上天给她再来一次的机会,那就好好活着。可是这个俊美的如同妖孽的男人是谁?为什么一直跟着她,还要她负责。
  • 华严经旨归

    华严经旨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BOSS的独家萌妻

    BOSS的独家萌妻

    她坐在台下,看着那个被老天爷还回来的男人,泪眼赤红……因为一个不能说的秘密,她选择了逃离,永远不出现在他的生命里!谁知道被自己的亲姐姐陷害,她再一次的和他纠缠在一起,“我求你,放我,放你,放宝宝一条生路……”男人黑眸一冷,“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