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03000000009

第9章

二十七日。三十里四女寺镇。(以上行直隶境九十五里。镇属山东恩县,一名四女树。相传汉时有傅长者,生四女,因无兄弟,守贞养亲,共植一槐于此,故名。)明弘治中,凿四女寺支河至九龙口,达鬲津河,即俗称古黄河者,以分运河之涨。本朝康熙中,漳水复由馆陶入运,临清迤北,以一线运河受漳、卫、汶三大川,泛滥益甚,于是建四女寺减水闸。雍正、乾隆时,屡疏鬲津故道,至海丰县入海。咸丰中,复淤。同治以来,运河迭决于德州、吴桥、东光诸邑。光绪十年,御史吴桥刘恩溥奏请重浚德州之哨马营、恩县之四女寺减河,复旧制以杀盛涨。直隶、山东督抚会议,以哨马营减河久淤,宜专力于四女寺。奏委候补道金福曾司其事,自闸口至九龙庙为减河十六里,达于鬲津河。又东三百十六里,至海丰之新集,达于宣惠河之尾以入海。鬲津有故道可因,余皆挑浚,凡土方一百三十万,费银十二万四千两。新闸宽八丈,为孔五,运河水涨过闸底四尺,则启闸。十里画儿树(德州)。三十里德州西关。副将赵子岑德华、知州事福州何秀臣式珍来迓,城守尉乐梦占(乐福)行寄请圣安礼。家君入城报谒。张朗帅差弁送信来。(论新疆南八城裁撤回目伯克,改设佐贰,贪黩无异伯克,不如仍复旧制云云。窃按:回疆伯克,向授职衔,尊荣等于土司。自奏裁后,改称乡约,然缠回仍以伯克呼之。汉官不知缠回之语言文字,非假手乡约不可。乡约鱼肉其下,归咎于官,官之来源不澄,大半穷贪,方倚乡约为利薮。是故未设州县之前,回民仇视伯克,犹其同类也。设州县后,多一剥削,而怨皆归于汉官矣。取内地汉民脂膏,经营异族,已得不偿失,况复沽怨于彼耶?伤哉!)营务处委员张梅航廷楫自济南来。德州,春秋齐境。汉平原郡安德县西境。(汉安德,今陵县。)隋置德州(兼平原郡),治安德,析置将陵县(今德州东)。唐因之,元和初,移长河县治白桥(在永济河西岸),十年,又东徙于小胡城(今德州也)。五代周废长河。宋徙将陵治长河镇,属永静军(即景州)。元改将陵为陵州(属济南,改属河间路)。明初,降陵州为陵县,寻废陵县,迁德州治之。又改安德县为陵县,属济南府。要之,隋、唐、宋、金、元之德州,均治安德,今之陵县也。今德州,实古德州之西北境,而古将陵、陵州、陵县地也。

德州歧路

州东南五十里曲陆店。五十里二十里铺(平原县东)。五十里禹城。五十里晏城铺。二十五里齐河,渡黄河至北店(长清境)。又南三十五里杜家庙。四十里崮山驿。一十里张夏镇(长清东南)。六十里店台。(东南距泰安府五十里。)折西南六十里(中过新庄岭)下章村。六十里陈家店。五十里宁阳。三十五里高鲁桥(兖州西)。五十五里济宁州。又自德州正南四十里苦水铺。三十里恩县。七十里高唐。七十里荏平。六十里铜城驿。四十里(中过黄河)东阿。折东南十二里南谷镇(即东阿旧县)。二十里阳谷店。三十五里东平。六十里汶上。五十里新嘉驿。四十里兖州府。(《禹贡》属徐州。东南距今江苏徐州府三百五十里。)自德州西北二十里刘智庙。四十里景州。三十里漫河镇。二十里阜城。四十里富庄驿(交河西)。三十里单家桥。十里献县。三十里商家林。三十里河间府。

申刻,自德州东北行。四里北仓。(明永乐初建仓,为山东兑漕地。)六里哨马营。(雍正十三年,巡抚岳浚请于哨马营开支河,东至曹村入钩盘河。又东北会老黄河入海,以泄运河之势,州城藉此巩固,今久堙废。)迤北又名百草洼。二十五里泊老君堂,计行一百有五里。

二十八日。三十五里桑园村。(属德州,陆路距州四十里,旧设良店水驿。以上复行山东境一百一十里。)陆路距直隶吴桥县十八里。劳玉初外舅遣仆备舆马来迓。午刻,家君挈保廉至吴桥拜见玉初外舅。计行水陆五十三里。自陕省至此,共二千三百六十八里。(内道口至桑园水路一千有六十二里。)保廉前室许氏,前年没于家。今春续聘桐乡劳氏,因东来之便,至吴桥完姻。媒人系丁季莘、何退庵两丈。丁丈先期来此,何丈已还浙,托余杭章君受生代为招呼。

二十九日,辰,家君至连镇下舟。(北门外四十里。)昨登陆后,舟复行六十五里,泊连镇也。保廉馆于学署,留仆张祥携书箱、衣箱各二。寄惺存弟信,嘱将一切转禀家母,并附日记。

六月十一日,癸卯,酉刻,诣吴桥县署成婚。傧者黟县胡绍篯彭寿、会稽吴少堂汝舟,赞礼者宝坻王霖臣殿辅、仪征阮仪伯觐传诸君。

十二日,拜见申甫内叔祖、曲阜孔晴甫内母舅庆霁及诸亲戚,遍谒各幕宾。

十五日,寄呈家君禀函。(言媳妇不便同至塞外。)

十六日,报谒前任吴桥县知县阮孝同恩光。(文达公孙也。渠援劳氏姻谊,来柬称姻愚侄。孝同之弟为吴江陈阮白姑丈之侄婿,余与孝同为平辈,然孝同年已七十余,不便认极远之姻谊,与彼抗礼,因认家君同寅之谊,柬称世愚侄。)吴桥县,汉平原郡安县、渤海郡重合县地。(故城在县南三十里。)后汉废安县。晋改置东安陵县(《寰宇记》:在宋安陵县东七里。旧志:今县西北二十五里,卫河东窑场店南里许,汉、晋故县也),与重合同属渤海。石赵改安陵。北魏正平初,省重合入安陵。太和中,复置重合,后属沧州安德郡。高齐废重合、安陵。隋开皇六年,重置安陵(《隋地志》无。《元和志》有。《寰宇记》谓:在宋安陵县东二十二里新郭城),属冀州,后废。唐初,复置于宣府镇,属观州(治弓高,今东光县西)。贞观中,废观州,改属德州。永徽初,徙安陵治白社桥。(《寰宇记》:永隆二年,移于柏杜桥,即今理。旧志:白社桥在景州东十七里卫河西岸,今安陵镇。《元和志》:安陵本蓨县地。余按:隋、唐蓨县,即汉修县。《景州志》:汉修县故址,在州南十三里。晋蓨县治在州东九里。孙星衍《京畿金石考》:元至大中,得修县城碑,在故城县北二十里废修县城中。)景福时,安陵属景州(治弓高),寻复属德州。宋有吴桥镇(属沧州),景祐初,省安陵入将陵(今德州)。金置吴桥县,属景州。元、明因之。今属河间府。(在府东南二百四十里。西北距景州四十里。城周四里有奇,多圮裂。志称:城内有明范文忠且园故址,无可访矣。)鬲津河,古九河之一,在县南里许,亦名吴川。其南为汉鬲县(今陵县北),东北迳宁津、盐山、庆云、海丰入海,俗称老黄河。(按:大名,崔述《唐虞考信录》曰:九河之迹,《通典》、《寰宇记》等书所指,多在今德州、济南之间,直大陆以东。《经》文当云“又东播为九河”,不当云“又北播为九河”矣。且汉人仅知其三,更历千年,宜益加湮塞,而唐、宋人所知反倍于汉人,有是理乎?盖魏、晋以后,河日南徙,旁决分流,所在有之。学者遂附会之,以为九河故道。此皆强不知以为知,《蔡传》非之是矣。然据王横言,九河已沦于海,其说亦不经。秦、汉以上,载籍固多缺略,然海溢至数百里,漂没国邑民居,不知几何?非常大变,传记岂皆不载?既不之载,横何从得其说乎?永平之南海岸,南北相距仅数百里。果去北岸五百余里,则山当在南岸,何由复在海中?九河果自今渤海岸东北斜行,以趋永平,则入海时已抵北岸,何由复至碣石之下?且以碣石为河入海之处,出臣瓒之说,非《经》意也。《经》之“夹右碣石”,自记海道所经,非与“入于河”相连为文。凡贡之入河未有记,其山者有常地也,唯导河乃志其山,重河防也。今碣石不志之于导河,反记之于贡道,其非河口之山明矣。然则碣石即在海中,尚不足为九河之证,况不在海中乎?由是言之,谓九河之尚存,与九河之悉沦者,皆非也。郑康成以为八流皆塞说独近是,然谓齐桓塞以自广则诬。朱子与蔡氏据《孟子》“曲防”之禁驳之,固也。然即使桓公无曲防之禁,此八流亦非一时所能塞,乃水势与人事积渐为之耳。盖水盛源远,挟沙必多,旁出之派,停沙尤易。苟有沙涸,斯田之矣。以余耳目之所闻,见河北诸水故道之在百年前者,皆断续零落。甚有今岁畅流,明岁已为平田者。况自禹以来数千年,九河之道,杳不复存,乃其常事。说者俱未言及,抑下帷日多,未尝躬履水澨,莫知其故耶?今大陆以上,及逆河合流之道,其阔且大者,尚无遗迹,况九河之狭且小者,乃欲历历求其道乎!开州城南,唐、宋时大河故道也,其地高于旁者数仞,州民谓之南冈。但中有微凹,盖两岸有堤,日久沙与堤平,故尔,人亦不知其为河也。此数百年前之全河已如是,况数千年前之分流,乃欲强求其所在,不得则曲为之说,亦可谓不达于事理矣。)

七月十八日,庚辰,偕内子织文由吴桥赴天津,玉初外舅同至津沽。内母舅晴甫、和甫,内弟文、赤文,及诸亲友送于门。午刻,出北门。秫秸玉黍,高穗拂车,丰收可卜矣。二十五里安陵镇,宋安陵县地也。镇濒运河,下船,船三,东北行。微风不波,晴川送爽。二十里黄家园口。二十里泊连窝镇,咸丰三年围剿粤匪处,两岸有遗垒,计行六十五里。

十九日,十五里大龙湾。十五里马头镇,东光县西三里。汉渤海郡东光县,在今县东二十里,高齐移于陶氏城。(今县东南三十里。)隋又移于东魏废渤海郡城,即今理。十里油房口。十里下店口。二十里泊头镇(西距交河县五十里,旧设新桥水驿),大市集也(河东属南皮)。十八里齐家堰(南皮县西北二十里,明万历中筑堤)。二十里薛家窝(旧有化城寺,属交河)。二十里冯家口。十里砖河镇(沧州)。计行一百三十八里(明弘治中,开砖河以泄卫河泛溢之水,后又称捷地减河。本朝雍正四年,重浚一百二十里,东北会石碑河,至歧口入海,今堙)。

二十日。十六里兴隆镇。(风利不得泊。据榜人呼此名,疑即捷地镇。)十六里沧州西关,列市骈阗,旅帆络绎,水陆之冲也。沧州,周燕、齐二国境。汉渤海郡治浮阳县。(州东南四十里,自唐迄元,为沧州城。)后汉徙郡治南皮。晋因之。北魏分置浮阳郡(治浮阳),后兼置沧州(治饶安,在旧沧州之南,距今州一百二十里)。隋开皇中废郡,改浮阳为清池县。大业初,废沧州,改棣州为沧州,(治阳信,在今山东阳信县南。又汉阳信城,在海丰县东。)寻改渤海郡(徙于清池)。唐初,重置沧州(移治饶安,又移胡苏,贞观初还清池)。天宝初改景城郡,乾元初复故(后兼置横海军)。宋、金、元均有沧州(治清池)。明废清池,徙沧州治长芦镇。(北周有长芦县。隋开皇初,置漳河郡,寻罢。十六年,置景州,大业初废。唐初又置景州,贞观初废。旧城在永济河西,开元中,避水移于河东。宋废县为长芦镇,即今州治也。)国初属河间府。雍正七年,升直隶州。九年降隶天津府。(城周八里。南关有包孝肃庙。按:包公长子为潭州通判,早卒,晚得子。《宋史》有“关节不到,阎罗包老”之语,后世遂以阎罗属包公。然《隋史·韩擒虎传》云:“生为上柱国,死作阎罗王”,则阎罗之目,由来久矣。又按:张祥云撰《包孝肃奏议序》:公遗像和蔼,溢于眉睫,无外间妄塑非常状云。沧州多回回,与汉人杂居,绝无嫌隙。燕、齐、豫等处,回族散布,均能相安。汉、回之世仇不解者,莫如陕、甘,而河、湟尤甚,尔虞我诈,真危地也。岂无善良?迫胁牵引,陷入叛党,罪名难湔,情殊可悯。回族不少富厚,盍藉筮仕经商之便,于潼关迤东各省,择地迁居,势分则汉人不疑。否则新疆南路,奉教相同,非若在秦陇者,人人得诬为叛党,富回尤为可危。举室以行,所损者小,而所全者大,惜彼族之罕有远识也。沧州歧路:渡运河西行,五十里杜村。四十里沙河桥。四十五里河间府。)沧州北行。二十里花园儿。二十里兴济镇,宋为清州范桥镇,金置兴济县。(明弘治中,开兴济减河,以分运涨。本朝雍正、乾隆时,屡经疏导,今堙。)国朝顺治六年,废入青县。十里周官屯。十五里青县,汉参户县(今县西南三十里木门村)。后汉废,属浮阳。唐末置芦台军(今县东),改乾宁军。石晋时,陷于契丹,置宁州。周改永安县。宋复为乾宁军乾宁县。徽宗时,改清州乾宁郡。金改乾宁为会川县。明废县,降州为青县。(旧志称:县南七里有盘古墓。附会可哂。县南二里中山,俗呼高土冈,宋时以黄河所经,镌铭其上,据为《禹贡》之碣石,谬也。)二十里蔡家洼。十里马厂汛,盛军旧垒,长四五里,垂杨甚密,令人思细柳军容。十里泊流河镇(青县)。计行一百三十七里。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君临天下

    三国之君临天下

    重生汉末成了少帝刘辨,天下动乱,董卓进京废立在即,刘辨命在旦夕
  • 土司制度与西南边疆治理研究

    土司制度与西南边疆治理研究

    本书在区域总体史视野下考察了西南边疆治理的特点及其成因。在探讨土司制度推行前中央政府治理西南边疆的基础上对土司制度推行后中央政府对西南边疆的治理进行了重点研究,对我国处理西南边疆地区因土司制度所引发的与中南半岛三国的关系、边疆跨国民族关系、边疆民族社会发展、我国西南疆域的变动、边疆政治安全与稳定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进行了总结,也指出了土司制度在西南边疆安全稳定方面所暴露的政治文化问题。
  • 东晋北府一丘八

    东晋北府一丘八

    历史的车轮滚过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中原大地迎来了百年未遇的和平,人们都以为盛世即将来临,可谁都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场汉人永远也不愿面对的千年恶梦。永嘉丧乱,中原大地,虎狼横行!华夏的儿女,在血泊中哀号。不甘为奴的汉人举族南下,在江东之地重建东晋,自祖逖起,百年来汉家军队六出江南,九伐中原,可惜功亏一篑,多少志士,徒望两京兴叹,巍巍青山,何处不埋忠骨?所幸天不亡汉族,还有刘寄奴,他会用一腔的热血,吼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汉胡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欢迎随本书走进那段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年代。作者书友群219263410
  • 红楼之豪门才子

    红楼之豪门才子

    说好的红楼万花丛,贾瑜却来到了孩子堆。。。。
  • 清代扬州盐商的诗酒风流

    清代扬州盐商的诗酒风流

    本书研究清代扬州盐商的诗文、戏剧活动;梳理其文学艺术活动的基本面貌和对地方文事活动的贡献,探究盐商作家文学创作的内在动机,重新认识、评价盐商文人群体的精神追求及其创作的社会价值、盐商作家的文化品格;探究商人群体与文人阶层的互动影响,揭示造就地域文化繁荣的特点、机制等。其中重点研究清初的盐商诗人孙枝蔚、雍乾和乾隆时期的盐商诗人马曰琯和马曰璐兄弟、乾隆时期以布衣交天子的盐商文学活动家江春等人的文学活动经历。
热门推荐
  • 御天帝主

    御天帝主

    带着混沌宝塔重生异界,叶帝开启彪悍人生。别的驭兽师只能控制一只魔兽,而叶帝却可以控制成千上万只魔兽。依靠混沌宝塔特殊能力,还能将两只魔兽融合成全新魔兽。新书《狂暴平头哥》,求收藏,求推荐!!老书《惊世剑仙》,欢迎品鉴!!!
  • 神雕侠侣(第四卷)(纯文字新修版)

    神雕侠侣(第四卷)(纯文字新修版)

    南宋末年,江南少年杨过被郭靖送去全真教学武。全真教教规森严,天性叛逆的杨过在教中吃尽苦头,忍无可忍,终于逃出全真教。被活死人墓中的小龙女收留为徒。师徒二人在墓中一起练武、一起长大,渐生情愫。但师徒通婚违背宋朝礼教,二人爱情不能为世俗所容,其间尝尽聚合离散之苦,杨过更得知了父亲身死的真相,但在国仇家恨的权衡中明白了更多。杨龙二人的感情一再波折,最终分离十六年。二人十六年后重逢,无限欣喜……杨过带着小龙女离开深渊,前往襄阳。杨过以高强武功,于万军之中杀死蒙古皇帝,蒙古大军顿时崩溃,在襄阳就要失守时解了襄阳十六年的围困。经此一役,神雕侠侣天下扬名,杨过却带着小龙女悄然隐退……
  • 没有目击者

    没有目击者

    “看来,你真的是出道了!”山岸高兴地拍了拍修哉的肩膀说,修哉听了一头雾水。顺着山岸手指的方向,他看到了墙上贴着的“上月销售业绩表”。还是老习惯,修哉在最底下寻找自己的姓名,但最末尾是别人的名字。他一个个往上找,终于在抬起上颚的位置看到了自己——倒数第五,位置在表格的中间。“营业本部葛木修哉”。他从未感觉这个姓名是如此地帅气。但是才一会儿他就觉得不对劲——难道上个月其他人的业绩都特别差?“干吗愁眉苦脸的,不高兴?”这次山岸笑出了声,用力拍了拍修哉的后脑勺。修哉晃了晃身子,终于咧嘴笑了笑:“嗬,怕是瞎猫逮着死耗子吧。”
  • 千门江湖

    千门江湖

    根据古老的江湖传闻,每逢华夏乱世,自有千门弄权,自鬼谷子开门立派,后有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直到杀神白起坑杀巨万,又有王莽祸乱朝纲,千门沉寂千年,到民国变故骤生.....歌谣有云:千门出,江湖断,诡门谲,拆白乱,蜂门消息千千万,一朝千门归宗时,山河变色人心乱。
  • 极品妖孽归来

    极品妖孽归来

    他——曾是圣殿国王,四大洲只手遮天,却因心爱女人的背叛,险些命丧黄泉。为复仇,他踏上回归路。在酒吧昏暗的角落,有佳人绝色,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就此展开……
  • 丑女的美人计

    丑女的美人计

    小姨拍案而怒:什么?那小妖精十几年前抢走你父亲,现在又一而再再而三来抢你男人?你忍得了?花如练咬牙道:忍不了!!小姨:走,小姨带你去找世外高人,你拜他为师,让他指点你一二,包你成为情场高手,勾谁得谁,谁也抢不走你男人。初次相见:花如练一脸惊艳,世外高人不该是七老八十的老头子吗?怎么这么年轻这么帅?哪知,绝色世外高人嫌她丑!!世外高人勉为其难道:拜我为师,我授你美人计,计计得逞,勾心得心,勾魂得魂。从此,阴差阳错,花如练成了猎手——专靠施美人计而达到目的的职业。师傅警告她:你这是玩弄感情,你在万花丛中过,能否片叶不沾身?花如练:呃,就……沾了两片……
  • 索爱:大少宠妻无度

    索爱:大少宠妻无度

    婚姻如戏,你见过见面不到三个小时就直奔民政局的儿戏么?婚里,他的温柔足以蛊惑人心:乔木木,除了我你还能嫁给谁。戏外,他却对另一个女人呵护备至。是游戏?还是演技?且戏且珍惜,看谁能赢到最后!
  • The Complete Plays

    The Complete Play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占个山头当大王

    占个山头当大王

    在武道为尊的世界里,武者挥手间可开山裂石,抬腿间可挪移千里。这天,一个少年看上了一座山头,占据山头,号称大王。从此,这座山头成了人人向往的圣地,在这里,至尊满地走,神兽多如狗,号称天才的摇篮,和平的避风港……天呐,我看到了什么,至尊在种地,神兽在看门!一定是我的打开方式不对……(本书的漫画已经上线啦,求围观~~~)
  • 老祖宗传下来的处世俗语

    老祖宗传下来的处世俗语

    当年轻人真正走上社会以后,会在为人处世方面遇到许多问题,如果处理不得当,就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的老祖宗从纷繁复杂的生活环境中总结出了很多有关为人处世的俗语,为后辈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本书汇集了大量老祖宗传给我们的处世俗语,这些俗语看似平常普通,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如果我们多听一些老人祖宗的话,就可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尽快获得成功。翻开本书,用心体会这些处世俗语,从中摄取营养,发现生活中的真谛,相信你一定能够受益匪浅,并将这些先人智慧一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