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不懂茶,但我有个友人特别喜欢喝茶,也很擅长鉴别。她就好比武功高手,从江西的名山泉眼取得好水,从福建茶村淘到好茶叶,难免技痒,常常邀我们聚会,拿出好茶相待,献宝似的要我们细细品尝。
说真的,我本来一窍不通,但渐渐跟着她喝多了茶,看茶叶观汤色,尝水闻香,入了门道。
喝了差不多两年后,她才告诉我,一开始请我,用的是普通的茶叶,渐渐再给我尝好的。从口味偏清淡的红茶,再到黑茶,从花茶到深度发酵的普洱,这才能辨别好滋味。
喝茶要循序渐进,这个道理好比吃水果,先吃酸甜的橘子,再吃很甜的西瓜。
我终于领会到古人馋一口好茶的原因。上等好茶,配上优质的水,由一个懂茶的人来泡,真的是满鼻子绵绵不绝的醇香,满口回甘悠然出神,一如盛夏临海,且听风吟。
再后来,我看她用的茶具都玲珑别致,每次待客用的都不一样,问她在哪儿买的、多少钱。
她大笑起来,哪儿要买啊!去古老的村落采风,或者到山寺里打禅七,空闲了溜达一圈,就捡到很多碎瓦残瓷。她根据形状,有的用来当杯垫,有的用来放小零食,有的用来搁香袋,还有的用来盛放花叶。
她教我,别去买那些看似贵重的茶器,那都是花架子,喝茶是闲散事,普通器具足矣,真正的茶道功夫,就是靠花时间练习,靠多读相关书籍积累,以及多喝。市面上某些吹嘘多少年份的茶,号称赛过黄金,都是哄人的,茶叶不比酒,再怎么通风阴凉保管生命也有限,年头久了都长霉菌了,不用喝,一闻就闻出来了。还有风行了一阵子的日本玄铁壶,从科学角度看,根本就容易融入锈蚀物质,对人体健康不利。
她这一席话,听得我忍俊不禁。
我的这个朋友,就是李黎。她真心诚意地喜欢好茶、好山水,实实在在地习禅修心。她喜欢做功课,把事物研究透彻。她喜欢搞清楚本质,不被忽悠。
我们追求快乐,先要习得聪明。擦掉心上的尘埃,认识生活的本来面目。像她一样,禅心禅意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