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25300000003

第3章 头条故事

老习俗

■童树梅

有些习俗虽老,却香气四溢……

过年了,韩亮高高兴兴回了家,他在城里一家大酒店从事白案工作,也就是制作面点,城市离家不远,所以春节回家并不拥挤。

回家后,韩亮就兴致勃勃地展示起手艺来,他要为全家蒸馒头包子吃。年前蒸馒头包子是乡村流传已久的习俗啦,有“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祝福。

可是家里没有蒸笼,妈妈便跟邻居张大爷借了来。韩亮一边使劲揉着面,一边说:“妈,以后我会经常回家做点心给你们吃的,光跟人借蒸笼也不是个事,最好等有空了置办一套。”妈妈口头上答应着,一边帮着儿子剁馅,爸爸则笑眯眯地在灶膛下烧着火,过年的气氛真好,一家人团圆的气氛真好!

不大工夫,馒头包子出笼了,城里大酒店的点心师傅手艺就是好,不仅花色好看,味道也特别鲜美。爸妈一边吃一边笑得合不拢嘴,说:“亮子,咱过了大半辈子啦,还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包子哩,嗯,得让大伙儿尝尝咱儿子的手艺。”妈说着拿了好多馒头包子,喜滋滋地出去了。有好吃的送给邻居尝尝味,算是又一个乡村老习俗吧。

过了一会儿,妈妈笑吟吟地回家了,显然是收到了不少的感谢和赞扬。然后妈妈把蒸笼收拾好,说:“亮子,我得赶紧把蒸笼还给你张大爷,过年了,跟他借蒸笼的人家多着哩。”妈妈一边说一边往笼里放了至少有20个馒头包子,韩亮惊问道:“放这么多干什么?”

妈妈说:“还人家蒸笼时不作兴空手的,懂不懂?20个馒头包子,多吗?一点也不多。”

韩亮无奈地摇摇头,是的,家乡是有这个习俗:无论哪家办红白大事,家里桌子、板凳、杯碗茶盏不够用,哪怕是柴米油盐,都可以跟邻居借,但归还时一定不能空手,香烟、点心啊,总得带上点什么。

过了年,韩亮依依不舍地回到了城里继续工作。过了好一阵子,韩亮又想爸妈了,反正离家也不远,便又坐车回了家,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做点心。韩亮眉飞色舞地说:“爸、妈,我的手艺又进步了,不是吹牛,现在做的点心比过年时做的好吃多啦,我还学会了三丁包子、蟹黄包子,保证让你们鲜掉牙。”

爸妈听了很兴奋,可是问题来了,家里还是没有蒸笼。

韩亮说:“妈,我上次让你们置办的蒸笼呢?也没多少钱,要不我现在去买一套?”

妈妈听了,赶紧说:“买什么买嘛,你一年能回来几次?买了老不用会坏的,再说镇上也没得卖。”

这回蒸笼还是借的邻居张大爷的。韩亮做的三丁包子果然鲜美得不得了,妈妈又请老少爷们尝了,逗引得大伙儿个个啧啧称奇。归还蒸笼时,妈妈照例在蒸笼里放了20个包子给张大爷。

当韩亮再一次回家时,恰好在镇上看到一家杂货店里有卖蒸笼的,心想现在好了,给家里置办一套,省得老跟人借。

可回家后意外出现了:妈妈坚决不肯用新的蒸笼,说新蒸笼有味道,不好闻,还是张大爷家的好。爸还认真总结道:“亮子,有些东西还是老的好,像老蒸笼、老铁锹、老菜刀,越用越顺手,当然,最好的还是老朋友、老习俗和老家了。”

韩亮纳闷极了,可也只能听爸妈的,那套新蒸笼只好搁置了起来。

当又一个春节到来时,想家的韩亮却回不了家了,因为这回韩亮来到了一座相当遥远的城市做面点,他供职的大酒店过年时生意特别忙,根本走不开。回不了家,自个儿想家倒是小事,关键是爸妈吃不到自个儿做的点心了,现在手艺比起以前又大大进步了,看着像工艺品,味道更是没话说,一旦亮相肯定会得到全村人的称赞的。如果是那样,爸妈的脸上肯定又会增添无穷光彩吧?

这一滞留就是两年,当第三个春节到来的时候,韩亮再也按捺不住了,他坚决地请了假,日夜兼程地回了家。一脚踏上老家的一刹那,闻到空气中飘着的无比熟悉和亲切的味道,韩亮的心都醉了。

这一次,韩亮自然要比以往更精心地制作点心,可是找不到蒸笼。韩亮问:“妈,我以前置办下的蒸笼呢?以前你嫌蒸笼新有味道,现在摆了几年,应该好用了吧?”

妈笑吟吟地说:“被人家借去啦,这家借、那家借的,那套蒸笼就像你一样,都好久没归家了。”

就在这时,打外进来一个人,是邻居张大爷的儿子张大哥,他以前一直在外打工,好几个春节都没回来,家里就剩下张大爷一个人,想不到今年回来了。

张大哥怀里捧着高高的蒸笼,原来是来还蒸笼的。一见韩亮在家,张大哥不好意思地笑了,说:“亮子回来啦?哎哟,你是做点心的高手,我家的包子恐怕入不了你眼啦,吃着玩、吃着玩,不要嫌丑。”

原来张大哥还蒸笼的时候,在笼内放了好多包子。说实话,张大哥家做的包子根本赶不上自个儿做的好吃,不过吃在嘴里倒也别有一番风味,那是一种遥远的深入骨髓的乡土气息。韩亮一边吃得津津有味,一边说:“妈,张大哥家不是有蒸笼吗?他怎么跟咱家借了?”

爸听了光笑,妈也笑,这对老人笑得有点意味深长的,韩亮一头雾水,说:“你们笑什么嘛?”

妈停住笑,声调异样地说:“傻儿子,你张大哥来借蒸笼时,说他家的坏了,可我敢保证他家蒸笼好好的,他这是想办法送包子给我们哩。”爸也说:“亮子,你没回家的两个春节,大伙儿都来跟咱家借蒸笼,我们就这样吃到了香喷喷的各式各样的馒头、花卷、包子和年糕。”

韩亮静静地听着,猛地灵光一闪,明白了,难怪以前妈一直跟张大爷借蒸笼哩,难怪大伙儿以前都跟张大爷借蒸笼哩,那时张大爷的儿子儿媳不回家过年,张大爷吃不到点心,妈妈和大家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张大爷一起乐呵乐呵。

爸说得对,有些东西真是老的好,比如老家、老习俗,暖人心哩。

(发稿编辑:曹晴雯)

跪搓板

■高国俊

耿老汉今年六十挂零,老婆三十年前就已离世,他和女儿翠萍相依为命。按说老耿既当爹又当娘,把女儿拉扯大,女儿对老爸应该更加感恩才是,可翠萍对老耿总是板着个脸,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

五年前,翠萍嫁到了县城,跟老公小顾开了个百货商店,生意做得还算过得去。她没有特殊情况很少回村探望老爸,倒是女婿小顾隔三差五地开车过去看看,顺便给老耿买些好吃的带去。

这天,小顾打电话来,让老耿趁农闲到县城去住几天,老耿也早已想外孙了,就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下午,老耿坐车到了县城,来到女儿的百货商店时,小顾不在,翠萍见老耿来了,就像没看见一样继续忙着。老耿也没计较,只顾逗着外孙,一会儿和外孙玩“猴子爬树”,一会儿又玩“狗熊打洞”,逗得外孙“咯咯”直乐。

一会儿,翠萍给小顾打了个电话,说是她爸来了,让他快回来,小顾说他在帮哥们搬家,正忙着,忙完了就回来。电话里,两人吵了几句,翠萍绷着个脸,把电话挂了。

到了黄昏,店里打烊了,翠萍离开时,从店里拿了一块木质的搓衣板。老耿有点纳闷,他记得翠萍的家里有一块塑料的搓衣板,干吗还要拿一块呢?

晚上,翠萍炒了几个菜,可还是没见小顾回来,翠萍立马又打了个电话,叫小顾回来陪老耿吃饭。小顾在电话里告诉翠萍,几个哥们搬好家后在酒店里聚会,一时半会儿脱不开身。翠萍听了,生气地说:“我给你二十分钟时间,到时不来,看我怎么治你!”

不到半个小时,小顾匆匆回来,满头大汗地解释道:“哥们搬家,请大伙儿吃饭……”老耿也对翠萍说:“小顾有小顾的难处,干吗非让他回家?”翠萍一听两人没一个替她说话,一生气把筷子一放,进了卧室。

老耿见了,忙给小顾倒上杯酒,说:“小顾,别理她,都是从小被我惯的,咱爷俩先喝上几杯。”小顾没接老耿递过来的小酒杯,而是不声不响地抄起一块塑料的搓衣板,随即进了卧室……

老耿“嗞嗞”地一连喝了两小杯酒,正在这时,小顾出来了,他放下了那块塑料的搓衣板,又拿起翠萍刚拿回家的木质搓衣板,再次走进了卧室。老耿见卧室的门半开半掩着,就倒背着双手,悄无声息地踱到门口,往里一望,只见翠萍头朝里,斜躺在床上,而小顾正在床边跪着搓衣板,给翠萍小声地赔着不是。见此情景,老耿忙把头缩回来,蹑手蹑脚地回到原位,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不一会儿,小顾回到饭桌,开始和老耿对饮。

又是几杯酒下肚,老耿话就有点多了,他对小顾说:“小顾啊,你对翠萍迁就那是没得说的,我这做长辈的放心,但是,男人嘛,就得要有男人的样子,俗话说,男儿膝下有黄金……”

小顾听了,激动得红着脸,“腾”地站了起来,说:“爸,你不是不知道翠萍心脏不好,她是我的另一半呀,我不迁就她谁迁就她?万一把她气出个好歹,我……我后悔都来不及啊!”

听到这句话,老耿愣怔了,只见他喝干了杯中余酒,连饭也没吃一口,就上床躺下了。

这一晚,老耿像烙饼一样翻来覆去,一夜没合眼。

第二天一早,老耿就一个劲儿地说要回家,小顾小心翼翼地问:“爸,昨晚是不是生我气了?”“没有,真的没有,我回家有点事,过两天我就回来!”说完,老耿就走了。

当天中午,老耿蹬着辆三轮车,来到村北公墓,只见他来到一个土坟前,水果糕点摆了一地,他一边烧纸,一边对着坟头说:“秀兰啊,咱闺女有福气啊,找了个知冷知热、会迁就的好女婿,他们的日子不愁不忧,你尽管放心好了。唉,倒是你命不济啊,找上我这样的混蛋,我在外胡吃海喝,一是伤身体,二是耽搁过日子,你当时劝我,我不但不听,反而动手打了你……你也真是的,你为啥不拿起菜刀跟我拼命呀?你干吗喝农药自尽呀?撇下我孤零零的一个人……唉,看得出,咱翠萍因为这事,是一辈子也不会原谅我了,我不怪她,这是我该得的,活该!”

说到这里,只见老耿瞅瞅左右没人,从旁边三轮车上拿下一块木质搓衣板,放在坟前说:“秀兰啊,我也跟年轻人学学,时髦一把。”说完,他一下跪了上去。

就在这时,老耿猛地听到一声叫唤——“爸”,他吓得一回头,只见小顾抱着外孙,和翠萍紧挨着站在他的身后。原来,今天老耿说是家里有事,匆匆离去,翠萍和小顾就觉得很奇怪,两人不放心,随后就赶来了。到了村头的小卖部,一问才知道老耿买了不少东西,还有烧的纸,于是便估计老耿上坟去了。这当儿,翠萍含着眼泪,动情地上前扶老耿:“爸,快起来!”小顾也在一旁帮腔:“爸,别让外人看见,笑话您!”“不,我不怕笑话,你让我向你妈忏悔!”老耿的犟劲上来了,跪着不动。

翠萍苦笑着说:“爸,你向妈忏悔我不拦你,你想跪搓板也随你,但是你干吗跪木质搓衣板,这板可硬了;还有,你跪反了,搓板平面应该朝下。”“啊……”老耿一愣神,本能地双腿一松,翠萍趁机抽出了搓衣板……

(发稿编辑:姚自豪)

同类推荐
  • “保险”是怎么一回事(长投专刊026)

    “保险”是怎么一回事(长投专刊026)

    为什么要买保险?买保险贵不贵?一般投哪几类保险就够了?是每年都买还是就买一次?我不知道该买哪种,应该怎么规划?5岁、30岁、65岁应该怎么买保险?万一保险公司倒闭了,那之前交的保险费是不是就不承认了? 本期长投专刊,是根据“解释系主任”和“ISSAM老师”在长投学堂院生群中的保险课总结而成,为大家分享关于保险的点点滴滴,相信你的所有疑问在本期都能得到解答!这些内容能解答小白们大多数的不解和疑惑,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思路。
  • 神秘故事

    神秘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雪球专刊第090期:徐翔其人其事

    雪球专刊第090期:徐翔其人其事

    11月1日,新华社记者从公安部获悉,泽熙投资总经理徐翔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股市内幕信息,从事内幕交易、操纵股票交易价格,其行为涉嫌违法犯罪,近日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消息一出,举世皆惊。那么,徐翔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泽熙基金净值为何能长期居高不下?徐翔的倒下又给行业和后人哪些启示?参见本期雪球专刊——《徐翔其人其事》。
  •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7年第5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7年第5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创刊于2003年初,凭借强大的发行网络和发行数量,多年来一直居全国原创类文学期刊之首,并曾多次荣获省市级、国家级优秀期刊奖项。其影响已不仅仅在文学界,更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之中。许多作品一经发表,即被各大报刊转载,更有近半数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并产生巨大影响。本刊以贴近现实、关注人生的中长篇小说为主要内容,并力求在秉持沉稳、厚重的风格的同时,依然留有一片充满激情、活力的年轻声音。
  •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6年第11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6年第11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创刊于2003年初,凭借强大的发行网络和发行数量,多年来一直居全国原创类文学期刊之首,并曾多次荣获省市级、国家级优秀期刊奖项。其影响已不仅仅在文学界,更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之中。许多作品一经发表,即被各大报刊转载,更有近半数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并产生巨大影响。本刊以贴近现实、关注人生的中长篇小说为主要内容,并力求在秉持沉稳、厚重的风格的同时,依然留有一片充满激情、活力的年轻声音。
热门推荐
  • 重生宠妃攻略

    重生宠妃攻略

    叶昭重生之后代姐入宫,本想安安静静的做个吃皇家闲饭的米虫,可是一不小心却成了皇帝宠妃。皇帝要做明君,就连宠妃都要被拉着一起做贤妃,叶昭感叹做皇帝的女人真辛苦!白天要和皇帝的大老婆小妾室们斗智斗勇,晚上还要提防会不会在睡梦中被人一刀砍了,叶昭感叹做皇帝的女人真危险!哒哒哒,这些都不算什么,重要的是还要宠妃帮着皇帝一起清除佞臣铲除奸妃,叶昭感叹做皇帝的女人还要十项全能!总之这是一个女主重生,吊打渣男成为宠妃,与各路妖艳贱货斗智斗勇的故事!上怼太后,下给妃子递饭盒,真真是难为宠妃!
  • 生活卷(文摘小说精品)

    生活卷(文摘小说精品)

    这是读者俱乐部主编的一套书籍,里面包含青春、情感、家庭、校园、情境、师生、社会、父母、智慧等诸多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阐释了它们的意义,是一本伴随人生的书籍,也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书系。在《智慧卷》里面,文字充满智慧,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感受到来自智者的声音,启迪我们去探寻生命以及生活的意义,值得一读!
  • 向巴菲特学投资

    向巴菲特学投资

    《向巴菲特学投资》内容简介为:巴菲特的投资才能让无数的投资人拍案叫绝,投资方法和投资理念成为全球各地的股票玩家竞相追逐的金科玉律。任何职业投资家都会仔细分析巴菲特的投资案例和投资技巧,深入解剖其投资方法,希望能够从中找到投资的捷径。巴菲特在证券投资领域是怎样演绎这段从平民到世界巨富的不朽传奇的昵?巴菲特究竟拥有怎样独特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技巧呢?《向巴菲特学投资》在系统收集整理巴菲特本人论述的基础上,选择投资对象、投资技巧、投资策略、投资原则、投资忠告等几个方面总结出了他的投资理论。
  • 绝世武仙

    绝世武仙

    无尽星域,武道衰落,仙道为尊,以仙入道!少年罗真,仙武同修,自渺小的天阳元星走出,独战群仙,披荆斩棘,成就无尽星域武仙之位!“吾之征途,斩群仙,霸星域,争仙路!”
  • 混沌战典

    混沌战典

    盘古开天,身死道消,龙朔大难,万族共伐。地球祖星宅神崛起,战天,战地,战万族。领龙朔再次到达颠峰,或颠峰之上?
  • 王者荣耀之冰水青蓝

    王者荣耀之冰水青蓝

    ……在那神秘的王者大陆上,历史的长河急剧的变化,她带着坐骑入世寻找那隐藏着遗失记忆和身世秘密独一的线索——方舟,以及恒古的知识根源历史。“冰出于水而寒于水。”她初次见面的美男子青蓝的心中想法。“远道而来的隐士异乡人。”雪乡的公主王昭君心中的留念。“再寒冷的冰在此地也会快速融化。”神秘的暗夜杀手兰陵王的提醒。“风行云不凡的主人。”化作沙漠游客的落冥辉的信以为是的认为。“剑法精湛的过路人。”精灵之弓艾琳的惊赞。……这一条寻找记忆以及身世秘密历史的路途,也是她踏上的王者之路。(本故事纯属虚构)
  • 水浒传注略

    水浒传注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Door into the Dark

    Door into the Dark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69, Seamus Heaney's Door into the Dark continues a furrow so startlingly opened in his first collection, Death of a Naturalist (1966). With the sensuosness and physicality of language that would become the hallmark of his early writing, these poems graphically depict the author's rural upbringing, from the local forge to the banks of Lough Neagh, concluding in the preserving waters of the bogland and a look ahead to his next book, Wintering Out (1972).
  • 补红楼梦

    补红楼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南疆绎史

    南疆绎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