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38900000005

第5章 筏子客的女人

马丽华

这中午,太寂静了。老鹰在辽远的空中飞翔,也拉长了声音叫着,那叫声听上去让人感到很孤单。

河滩上并不空旷,长满了茂盛的草和黑豆的青苗,是望不到边的绿,在风中说起伏着,像绿色的海。但没有人,一个人也没有。太阳都晒化了,仰头看不见它的轮廓了。女人到河滩上,对着那望不到边的绿海,敞着嗓子嗨!嗨!叫了两声,算筏与河滩打了个招呼。

有个小划子泊在那边湾里,一直在那里泊着。

女人是筏子客的女人。筏子客出门了,不远,是去了下面子。走船去的,去卖刚剪下的那些羊毛。下面子是这里人对河下游六十里内的那些地方的叫法,筏子客这次就是去下面子一个有集市的小镇上,那里专门有人在收羊毛。还有他的搭手,一同去的。搭手就是那个会唱“花儿”的后生。

想到唱花儿的后生,女人顿时身上软绵绵的,脸上微醉的笑意水纹般荡开。这里是婆母岸,是一个曾经的村庄,被河吞没了,好些年了,没有人烟,只剩了一个名儿,也没有如今这片河滩地。河水紧紧地扑在沙漠的边上,沙丘与沙丘之间漫溢着水,像封河时那样。只是不像封河时涌来那么多的鱼,全都白着肚皮搁浅在沙梁的边缘上。是前年早春的天气,开河后,河走了,向西远走了,留下了这一片广袤的河滩地。

女人在沙梁上的小屋里独自住了快五天了。筏子客和他的搭手走船到下面子也快五天了。

女人向每次给男人放缆绳的地方走去,走得懒洋洋,心里却甜蜜蜜的。每次出船,总是女人在那边给男人放缆绳,然后,男人就走了。还有搭手。男人在撑搭手则久久地给女人挥着手。然后,五六天之后,他们就回来了。

男人回来时会给女人买好看的衣服和好吃的东西。女人原来总是盼望男人出门。男人出门了,女人就骑马或骑骆驼到人多的地方去逛。去渡口,去镇上,反正哪儿人多,哪儿是花钱的地方,女人就去了。她是筏子客的女人,筏子客养得起她。别人是养不起她这样爱花钱的女人的。现在,女人不喜欢到处乱逛了,她乖乖地待在家里,给他们做饭,也到河滩上干活。女人娇贵,受不下苦,男人也舍不得叫女人干活,所以就找来了搭手。女人总是随着男人到河滩上来,哪怕什么都不干。女人爱给男人说一些别处听来的新鲜事,说得男人干着活还在笑。女人这些年一直这样,男人还把她宝贝得像个孩子似的,什么活都舍不得叫她干,钱还由着她花。搭手很能干,浑身都是力气。滩上的活主要是搭手干,几十多亩的滩地主要靠搭手种。女人在家里做饭,给他们送饭,也喂着牛和骆驼。搭手在滩上不停手地干活,当然,他也忘不了不时地唱起那么好听的“花儿”。

搭手并不大,比女人还小两岁呢。

女人来这边十年了。刚来时又瘦又小,还病着,现在腰身丰腴,走起路来胸脯晃晃悠悠。女人那腰身还没有怀过娃娃呢!渡口上那些男人们问过多少遍了,筏子客总是笑着说,她还小着呢。女人现在不小了,26岁了。来的那年小,刚16岁。女人是那年春天开河时,河水淹了她对岸的家而流落到河这边的。那时筏子客在下面子的老崖渡口上走船,渡口那老屋暖和,饭也好吃,她就住下了。筏子客是个见过世面的人,还会写字,她喜欢会写字的人,就留下了。她便做了筏子客的女人。那时筏子客36岁。

有一个去处在河岸边那一眼望不到边的草海的边上,阳光正暖暖地照在上面。女人走近那个地方,就笑了。她摇摆着身子,仰着脸,一步一步慢慢在走,那样子像走近那个搭手胸前时那样。

婆母岸不是住人的地方,却是种黑豆的好地方。河水过后的滩地,草长得淹人。犁铧翻过几遍,赶早里翻,开春后草还没有长起来时就翻,然后,就可以种黑豆了。筏子客和女人就是前年开春来到婆母岸开始种黑豆的。他们是从下面子的老崖渡口过来的,渡口那里是下面子最红火的地方。

筏子客这两年不走船了,下面子的渡口上有了浮桥,没有人再愿意坐船了。筏子客就溯水来到了婆母岸。筏子客的祖上早先就住在婆母岸。筏子客和女人在河滩上开地种黑豆,也放羊,还养着牛和骆驼。

在这正午的太阳下,尽管另外没有人,女人照样能在这寂静的河滩上待上一天。当然,她不是来干活的,活都被搭手和筏子客干完了。她是要躺在这儿好好地想她心里的那些事的。

想那个搭手,那个会唱“花儿”的后生,那个像从天外而来的人。

那搭手随口唱上这么一段,女人干活的手就慌乱,像不听自己的使唤。女人就心神不宁了,女人的心随那搭手的歌,像飞走了一样。

那搭手坐在屋外的沙丘上这么唱着,女人的大眼睛空蒙蒙泪闪闪的,她低着头,心里是那么的酸楚。从小到大,她心里还没有这么难受过。那年大水淹掉了她的家,她也没有这么难受过。那搭手拉开了嗓子在那边唱,女人就管不了自己,她跑出家门,跑到那边河湾里去浪水。女人经常在那儿浪水。女人把衣裤抛在沙丘上,光条条跳下去。女人两条胳膊使劲地拍打着河水,像与谁赌气似的,在水中打斗。这时太阳正在西边的河面上悬浮着,有一条通红通红的光带远远地铺过来,铺在女人的眼前。女人向着那光带游去,眼看游到了河中央。这时就听见那搭手的歌戛然而止,很快看见那搭手向这边赶来。女人便回过了她的脸,还有一侧肩头和胸脯。女人的头发黑黑地绕过脖颈漾在水面上,女人的脸上也漾起了笑容,像笑在有阳光的河面上的一朵嫣然开放的花。

那些天筏子客在放羊。放羊比干滩上的活轻松些。筏子客不走船了,他感到身上一下子乏了,心劲没了。有时他感到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他总是早早起来,到河边对着河发上一阵呆。有时在太阳落下之前,他撑着小划子独自在河上过一个来回。他也把女人带着。女人会接过他手上的浆,高挑着身子撑船。女人的红衣裳与太阳光染在河水里的颜色一样鲜。

那搭手一下子就出现了。女人躺在那儿遐想的心被惊得发颤。

女人并不胆小,经常一个人在河滩的草海里穿梭,没有怕过。有人远远地过来了,骑着马或骆驼,女人能听出来。女人能听见一里外的马蹄声。可这时候并没有马蹄声响过,那搭手就到了。

这么大的一片草海,只这里是一个秘密的地方,那搭手找来了。搭手与女人爱在这儿待着。女人的光身子在绿绿的湿润的草上像一洼水。搭手第一眼看见女人的光身子就感觉那是一洼水,令搭手眼花目眩的一洼水。夏天的太阳晒得热,他们的身子裸在齐腰深的草中。阿哥的白牡丹,搭手唱过了多少遍,在看见女人的光身子的那一刻,他一下子想起了这一句。女人的光身子真是一洼白亮亮的不断变换着形状的水!令搭手痴迷也沉醉。周围弥漫着河流的气息,有丝丝缕缕的风从草的间隙里吹过来,吹得女人双眼迷乱。

这地方,搭手自然就找到了。

这样火热的太阳,这样大亮着的天,竟然会出事!女人不相信出事了。筏子客死了!怎么会!筏子客的气喘病在冬天才会犯。冬天出门走船时遇上大风才会犯,筏子客的气喘病就是这么落下的。这是六月伏天,一点儿风都没有,他怎么会犯病呢?

搭手说他死了,是犯气喘病死的,死在下面子的一个村庄上。

一阵恍惚的感觉令女人全身发软,紧接着她就什么都想不起来了。搭手立刻扶住了她。搭手的胳膊非常有力,还有胸前的火热和身上那股熏醉人的气味,女人全身为之一振,她一下子清醒了。她在搭手的怀中,她睁圆了双眼,她的身子慢慢地变得僵硬,她说,告诉我,他是怎么死的?

搭手更紧地拥着她,黑眼睛深深的目光凝望着她。

女人在这样的眼神里仿佛看见了答案。

女人挣脱了搭手的怀抱,在搭手的面前站定了。

是你杀了他!女人盯住搭手的眼睛说。女人说每一个字都像是嘴里吐出的一颗牙,掷地有声。

搭手说,你在说什么!

是你杀了他!女人成了完全陌生的一个人,面对着搭手。搭手的心一下子乱了,他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他刚才那大男人的做派像一面墙一样轰然倒塌,他这时脸上有了刚长成熟的男人还褪不掉的那种孩子的神情。

他张着嘴说不出什么。

女人转身拿出了一条皮鞭。那是三股羊皮条编成的一条粗而长的鞭子,女人出门时随身都带着。女人甩起那条鞭子的样子就像练着剑一样。

女人没有停顿地拿起皮鞭就甩向搭手的身上。第一鞭抽在搭手的腰上,搭手没有动;第二鞭抽在搭手的肩上,搭手的白汗衫就裂开了一条长长的口子,露出了紫铜色的肩头;女人的第三鞭是抽向搭手的脸,但被搭手接住了鞭梢。

搭手说,为什么这么说我。

女人瞪着他。

你为什么要这么说我?搭手的黑眼睛变得血红。

女人转过脸去,她不想听搭手的辩解。搭手是筏子客从河对岸找来干活的人,女人第一眼看见搭手,就感到哪儿不对。先是年龄,头年找的是一个十五岁子的男孩子,这次却找来了一个大男人。当时女人悄悄问筏子客,这么大个人,怎的么待呢?筏子客说,比你还小呢,当弟弟待吧!我访过了,他家里也没什么人,和人我一样,自小就是个孤儿,能吃苦。女人看搭手时,搭手很大方地冲女人笑了。搭手的长相是俊美的,只是不像筏子客那么高身材,长胳膊长腿,搭手身材中等,很壮实。还有,头年找的是个脑筋有毛病的孩子,只管放羊,这次找来的,不管放羊,只管种黑豆。筏子客说滩上黑豆地里的活他一个人干觉得费劲了,也许是年岁大了的缘故,所以就找来了搭手。搭手是春三月人们在河滩地上种黑豆时来的。

从春三月到现在,到这伏天六月,搭手来了三个月。

才三个月,就全变了。先是女人变了,变得好像妖精钻进了肚子里,全不是自己了。女人对她所做的那些事,每当过后,就感到脸红,也感到对不起筏子客。但是,她真的已经身不由己了,有一次,她在河滩的草海里搂紧搭手的脸,一遍又一遍地在搭手的耳边说,她宁可这时候去死,也不要搭手离开她。就是那一天,直到太阳快落山了,她才忽然想到,筏子客在那面放羊,她中午都没有给他送饭。她翻起身就跑,一口气跑出草海,跳上马,就去找筏子客。她见到筏子客时,筏子客正蹲在一个小土堆旁对着西边的太阳发呆。女人扑上去就哭,什么都没有说,就是哭,把头埋在筏子客的胸前一直哭,筏子客抚摩她的头发,眼睛就红了。那之后,有几天女人躲着搭手。搭手却仍旧该干活就干活,该唱歌就唱歌,在吃过饭女人洗碗的时候还挤在旁边要帮忙呢!

现在,筏子客死了,他居然死了,他与搭手一起走船,去卖刚剪的那些羊毛时死了。

全都因为这个搭手。

河走了,向对岸走了,留下了这一溜河滩地。有了浮桥,筏子客不走船了,他来到了这里。筏子客瞅准了这一溜河滩地,他来这里种黑豆。他一个人种不过来,他找来了搭手。搭手不来这里,一切都不会变的,一切都不会发生的。

全都说出来,最好全都说出来,不然,我会和你拼命的。女人说。

搭手不语,眼中有了痛楚。

你以为我会怕你吗?虽然他死了,这里就我一个人了,可我不怕你。你还会怎样呢!你最好把我也杀了,我正想随他而去,陪在他身边,就像十年里那些夜里一样。女人说着就哭了,她放声地哭着,为那死去的男人,那么老实的他,那么可怜的冤屈的他。女人哭倒在河滩上,她两只手使劲地抓着地。

搭手说,人在下面子,你过去就知道了。

女人忽然翻起身,她向那个小划子奔赴过去。那是筏子客祖上传下的。

女人是撑着小划子顺流而下到下面子的。搭手是骑着马从河岸的湿地旁绕着道追随女人也到了下面子的。筏子客是犯气喘病死的,六月伏天,他居然犯了气喘病。筏子客没有死在婆母岸,也没有死在他撑船过往了一辈子的老崖渡口,他是死在一个老女人的家中。这令摇着小划子拼命赶来的女人感到不解。在老女人宽敞的屋子里,筏子客静静地躺着,没有任何声音。老女人正在筏子客的身旁哭泣着,一只颤抖的手抚摩着筏子客鬓边那黑白参差的头发。老女人鬓边同样是黑白参差的头发。被搭手领进门的女人怔在一边,女人满腔的悲伤和眼泪被眼前的一幕给打住了。女人甚至不敢靠近筏子客,像那是一个别人家的人。

女人没有见过这个老女人,也没有听筏子客说过有这么一个亲戚。

老女人的哭泣声是孱弱的,又是绵长的,呜呜咽咽一直在哭,像傍晚的那缕风,透着悲凉的气息。

一个男孩子进来了,高个头,身上戴着“孝”。男孩子十七八岁的样子,方方正正的脸庞,一对大眼睛又黑又亮。搭手和女人同时看着男孩子,看得吃惊!男孩子的长相和神情他们是很熟识的,与筏子客,那是多么的像啊!

男孩子搀起哭诉的老女人。老女人并不老,有五十岁左右。老女人经过搭手和女人的身旁时,没有一丝吃惊和疑问,很木然地从他们的身旁走过去了。男孩子搀着老女人走向隔壁的另一间屋子,那屋里的炕上躺着一个人,一个更老的人。那是老筏子客。早年他带着筏子客走船,筏子客9岁时成了孤儿,老筏子客就收他做了搭手,做了好些年,后来,离开了。

夏天傍晚的风凉凉的,夹裹着河的气息,远远地过来,像来探望又离去的悲伤的亲戚。

搭手和女人的到来,没有惊动那屋里的每一个人,女人感到心酸。她软软地靠在搭手的身旁,搭手揽过她的腰。

第二天晌午,筏子客被安葬在村庄不远处的墓地里。

女人回到了小划子上。那只筏子客祖上留下的小划子,现在筏子客留给了她。回到小划子上,一切又真实地回来了,那些与筏子客共同生活的日子,他们在小划子里一同在河上过往的那么多的日子,都回来了。为什么在那个村庄,像子全变了,都没有了。女人想到这里,又是一阵心酸。搭手撑起风帆,溯水而上,但的起了风,还是顺风,他们一同回婆母岸去。

女人看着河在傍晚时那凄清的水面,她眼里的泪水婆娑而下。

同类推荐
  • 重逢

    重逢

    《重逢》是作家石钟山根据自己少年经历写成的一本散文故事集。在作品中,作者敞开心扉,以抒情和略带戏谑的笔法书写自己从小时候到青少年、再到成为军人期间看到和经历过的故事。作品以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为背景,讲述了那个年代人们的现实生活和情感,如少年时期肆无忌惮的整人故事、青年时期青涩懵懂的恋爱、参军后残酷而多变的现实……每个故事基本都围绕一个主要人物展开,有些荒诞可笑,有些则感人至深。从作品中我们也可以和那些几乎已经被遗忘的时代及精神“重逢”,重新找回人性的美好。
  • 新世纪诗典(第四季)

    新世纪诗典(第四季)

    “新世纪诗典”是诗人伊沙开设的微博(微信)诗歌荐评,每日推荐一首优秀原创诗歌,也因此每年集成一本《新世纪诗典》,此为第四本。不以姿态、立场、资历、辈分取舍作品,只以作品质量为唯一评价标准,《新世纪诗典》是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的集体呈现,它记录时代的声音,展示国人的生存,传递诗人的情感。伊沙的编选不含门户之见,具有一种无所不包的大气象,他对每首诗所作的精彩点评加在一起也可看做是对中国当下诗坛所做的一次整体性观察和评价。
  • 历史的真相

    历史的真相

    《历史的真相》是“茅盾文学奖获奖者散文丛书”之一,这套丛书共收入了8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8部散文集,包括李国文的《历史的真相》、陈忠实的《俯仰关中》、刘心武的《人情似纸》、宗璞的《二十四番花信》、迟子建的《我对黑暗的柔情》、周大新的《我们会遇到什么》、熊召政的《醉里挑灯看剑》和刘玉民的《爱你生命的每一天》。这套丛书是国内第一次将多位茅盾文学奖获奖者的散文以丛书的形式集中呈现,反映了他们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和独特风格。书中不仅包括他们过去的散文佳作,也酌选了每人最新的散文名篇。
  • 自己的观音

    自己的观音

    想来凡人之所以为凡人,可能就是因为遇事喜欢求人。而观音之所以为观音,大约就是因为遇事只求己吧——如此再想,如果人人都拥有遇事求己的那份坚强和自信,也许人人都会成为自己的观音!
  • 萧红小说集

    萧红小说集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本书精选了萧红的小说代表作《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等。萧红的作品以抒情笔调抒写着自我主观感受;散文化的小说结构;重文化风俗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不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浪费笔墨;故事情节断断续续,然而意味深长;童年趣事,妙趣横生。正如茅盾先生给出的评价:“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越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
热门推荐
  • 农家女撩汉手册

    农家女撩汉手册

    作为穿越时尚的推崇者,苏晓看着家徒四壁,有心想去地里刨个前程出来。却不想,这一锄头下去,非但没有刨出个聚宝盆,反倒是挖出了个男人,而且还是个快要挂掉的男人。苏晓觉得今年的时运有些不济,要去庙里拜拜,啥,这男人居然是东临国最伟大高尚的摄政王?那她的锄头是不是可以申请镶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开心学国学(典籍卷)

    开心学国学(典籍卷)

    本册将国学典籍分成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四个部分,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方便查阅,可谓是一册在手,国学典籍尽收眼底,是中外人士研习中国文化的之作。
  • 统治游戏

    统治游戏

    一位普通高中生李月月在一次放学回家的途中遇上一位魔法师,于是兴奋的加入了期待已久的魔法世界的纠纷……
  • 陈家麦中篇小说集

    陈家麦中篇小说集

    本书收录了作家经典的两部短篇小说《凤凰桥》与《妈妈的发廊》。作者以家乡为写作蓝本,用文字为读者绘出一副浓郁的家乡美图,把当地的风土人情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死后,还会背上“窃国大盗”的帽子。他一生处心积虑,就为了把任何事情做得圆滑灵通,没想到天不遂人愿,他终究还是做了反面人物。客观地回顾袁世凯一生,我们会发现,他既不是一个愚蠢的人,也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相反,他是一个能力特别强,手段特别灵活的人。袁世凯一生历经大风大浪,总能像变色龙一样随时随地揣摩和适应着环境和潮流,为的是总站在正确的一边,他的站队艺术和应变心机很值得借鉴。畅销书作家姚尧将为读者揭秘袁世凯的发迹之路。
  • 姐姐好温柔

    姐姐好温柔

    叶冷君一身黑色秋季呢绒套装,酒红色的卷发慵懒的搭在肩上,任何一个男人都无法拒绝她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性感,然而,她精致妆容的脸上,却有一双凌厉的眼睛,透着丝丝寒入骨髓的冷漠,像一把锐利的尖刀,随时能刺透人心。她眼睛从上到下打量着此刻站在她面前的少年,仿佛她一眼就能看透他的全部。
  • 何曾所有事,过目皆不忘

    何曾所有事,过目皆不忘

    有些人这辈子可能只做过一件让你看得上的事,可这一眼看过,便是生生世世。——题记。“翻过这个山头,就能看到一些村落的遗址,据说当年附近还有好几个土匪窝呢,后来老百姓受不了搬走了,老百姓一搬走呢,土匪没得抢,自然也走了。”一身户外运动装的中年男人健步如飞,半人多高的杂乱灌木对他造不成丝毫困扰,“所以说啊,这打家劫舍也得有度,涸泽而渔要不得。”几个年轻人稀稀落落跟在后面,苦不堪言。“我说领队,你能不能在讲故事说道理之余也关心关心后进群众,再这么下去用不了半小时你就回首不见人了。
  • 释门归敬仪通真记

    释门归敬仪通真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亿万老公甜蜜蜜

    亿万老公甜蜜蜜

    第一次见面,她就成了他的掌心宠。从此甜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