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4800000013

第13章 从“五四”“启蒙”中继承什么?(3)

一句话,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几十年的流血奋斗,都错了,首先那共产主义启蒙者们就错了,他们不该放弃“国民性改造”,而去搞一场领导人民搬走三座大山的革命。什么是“国民性改造”,不是几句话能解释清楚的。但在中国的思想启蒙运动中,确有不少学者提出过这个问题,包括鲁迅在内,他在《呐喊·自序》里谈他弃医从文的理想时,就说过,对于“愚弱的国民”,“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但是,到了“五四”前后,他却已经认识到:“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13]虽然这还是进化论的观点,鲁迅却已深知,人们首先需要的还是生存与温饱。自然,在历史唯物主义者看来,人的精神是由人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要彻底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包括所谓“国民性”“民族弱点”,则必须首先从事改变物质生活条件的工作。那就是要变革生产关系,进行社会革命,而且即使进行了社会革命,要改变人们陋习陋俗,亦即国民性之类,也还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战斗任务。

如果按照“新启蒙”者以上的说法,历史岂非完全颠倒了,从文化方面来讲,毛泽东固然错了,连鲁迅“五四”以后也走错了路。《新启蒙》的主编,对鲁迅就有过这样的评论:“从《二心集》开始,鲁迅虔诚地接受了被他认作是党的理论家如瞿秋白等的影响。这一时期,他的不少文字带有特定意义上的遵命文学色彩。例如,他对第三种人的批判,对文艺自由的论争,对阶级性的分析,以及对大众语和汉字拉丁化的意义等等,都留下了这样的痕迹。……直到他逝世前,才开始超脱‘左’的思潮,显示了不同于《二心集》以来的那种局限性,表现了精神上的新的升华。他最后发表的那些文章:《我的第一个师父》、《女吊》、《死》、《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序目》等,写得既沉郁又隽永。”

谁都知道,《二心集》,连书名都是鲁迅为了反击敌人的恶意诽谤而起的。当时,由于鲁迅明确地表示了自己向共产主义思想的转变,一些反动文人讥讽他为“投降”,作《文坛贰臣传》加以攻击,鲁迅有意利用敌人的诬蔑,反其意而用之(同时也是仿照《三闲集》之例),把自己1930—1931年的文章结集,题名为《二心集》,以表示自己与“熟识的本阶级”彻底决裂的革命情怀。《二心集》的著名文章有《“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上海文艺之一瞥》、《“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等。鲁迅自己后来还曾一再向人表示:“我的文章,也许是《二心集》中比较锋利”[14];“比较好一点”。[15]那又是什么时代呢?鲁迅在《二心集·序言》里,只透露了他写稿的处境:“当三〇年的时候,期刊已渐渐的少见,有些是不能按期出版了,大约是受了逐日加紧的压迫。《语丝》和《奔流》,则常遭邮局的扣留,地方的禁止,到底也还是敷延不下去。那时我能投稿的,就剩下一个《萌芽》,而出到五期,也被禁止了,接着是出了一本《新地》。所以在这一年内,我只做了收在集内的不到十篇的短评。”

至于1930和1931年间,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哪些事件,这是人所共知的。1930年国民党反动派对工农红军江西根据地发动连续的军事“围剿”;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公然挑起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东北的大片国土,蒋介石却奉行“不抵抗主义”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共卖国政策,对外投降,对内则加紧***专制统治。同样,在文化方面的反革命“围剿”也日益加剧。1931年2月7日,国民党反动政府又秘密杀害了“左联五烈士”,而鲁迅也在他们“通缉”的黑名单之内。《新启蒙》的主编,是熟悉鲁迅作品的,他难道不知道《二心集》是写于什么样的环境?那么,他所历数的鲁迅不能“超脱”的“遵命文学”、“‘左’的思潮”,不也正是鲁迅所领导的左翼文艺运动,与各种反动文艺思潮进行斗争开拓的30年代革命文学之路么?如果这些斗争(不管它们有什么缺点),就这样被这位主编轻轻一笔全部抹杀,而且抹杀的又正是鲁迅成为共产主义者的后期的光辉思想和战斗,中国还有什么左翼十年的文艺史!何况在左翼文艺运动中,要讲反“左”,不也恰恰是鲁迅提出了正确的批评么!《二心集》中的《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关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上海文艺之一瞥》,对“左”的思潮的批评,都何等切中要害。他深刻地指出: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初期,“对于中国社会,未曾加以细密的分析,便将苏维埃政权之下才能运用的方法,来机械地运用了”。他们“将革命使一般人理解为非常可怕的事,摆着一种极左倾的凶恶的面貌,好似革命一到,一切非革命者就都得死,令人对革命只抱着恐怖。其实革命并非教人死而是教人活的”。[16]“倘若不和实际社会斗争接触,单关在玻璃窗内做文章,研究问题,那是无论怎样的激烈,‘左’,都是容易办到的;然而一碰到实际,便即刻要撞碎了。”[17]他在1930年左联第二次全体大会上,甚至还明确地提出了这样的警告:“我们有些人恐怕现在从左边上来,将来要从右边下去的。”[18]后来的历史证明,正是鲁迅对战友的这些批评和警告,才把左翼文化运动引上了正确的道路,使它不断地发展和壮大起来。

至于这位《新启蒙》的主编所赞赏的所谓鲁迅的“超脱‘左’的思潮”,“表现了精神上的新的升华”,不知何所见而云然?仅仅在写《女吊》(9月19日~20日)一个多月以前,鲁迅不是还在那里义正词严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写出《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8月3日~6日)么?而在写《我的第一个师父》(4月1日)的两个月后6月9日的那篇《答托洛茨基派的信》中,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热情赞扬:“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代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为同志,是自以为光荣的。”第二天,也就是6月10日,在《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一文中,他则毫无“超脱‘左’的思潮”的悔意,反而自豪地宣称:“‘左翼作家联盟’五六年来领导和战斗过来的,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运动。这文学和运动,一直发展着;到现在更具体底地,更实际斗争底地发展到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其他如《半夏小集》,以及稍后于《死》、《女吊》的那组《立此存照》等等,那对黑暗与丑恶的决绝的态度:“我却没有这么旷达。假使我的血肉该喂动物,我情愿喂狮虎鹰隼,却一点也不给癞皮狗们吃。”[19]这与《死》中所说:“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有什么“精神上”的差异?

我以为,有意的歪曲,是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思潮惯用的伎俩,但在这位《新启蒙》主编这里,把他所谓的“超脱‘左’的思潮”,“表现了精神上的新的升华”,放在“直到”鲁迅“逝世”前,这又在歪曲中夹杂了几分侮辱和诅咒。他似乎在说,鲁迅终于在逝世前对自己的“左”进行悔改了。这倒未免使我想起了这位主编在50年代写的几篇关于鲁迅的文章。我只选两篇为例,一篇题名为《纪念鲁迅先生》,文中也曾有这样的词句:“从他入路矿学堂和水师学堂求学时代起,直到他停止了最后的呼吸,人民用肯定他伟大战绩的‘民族魂’的旗帜覆盖在他的灵榇上止,他没有松懈过片刻。这种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如同火把一样燃烧在他全部的人格里面,使他始终站在中华民族的前列,成了披荆斩棘的革命先驱者”,他“向旧社会垂死文化做着百折不挠的殊死战,把文学事业和人民解放运动结合在一起”。此文还引了毛泽东同志评价鲁迅的名言:“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同类推荐
  • 北宋词史

    北宋词史

    《北宋词史》对北宋时期诗词名家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一一评说,对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史的读者,《北宋词史》将有很大参考价值。词的抒情功能在他们手中有了极致的表现和复杂的变化。宋词的风格表现更是多姿多彩,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如晏殊的温润秀洁、柳永的靡曼谐俗、苏轼的清雄旷逸、周邦彦的精美典丽、李清照的清新流畅、姜夔的清空骚雅、辛弃疾的沉郁顿挫、吴文英的密丽幽邃、王沂孙的晦隐缠绵……
  • 蒋勋说红楼梦(第七辑)

    蒋勋说红楼梦(第七辑)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 谷雨诗选(第二卷)

    谷雨诗选(第二卷)

    《谷雨诗选(套装全3册)》包括:《谷雨诗选(第1卷)》、《谷雨诗选(第2卷)》和《谷雨诗选(第3卷)》。《谷雨诗选(套装全3册)》主要包括:武丁、森林、大地、高山、湖海、余昭安、夜渡(外一首)、蒋天佐、献给八十年代第一个“谷雨诗会”、熊述隆、关于一只古老的谜、刘华、我拾到一双眼睛、李一痕、幸存者之歌(外一首)、王一民中年恋情(组诗)、陈小平、春天,一切都在萌动、肖麦青、端午,在故乡、刘晓宇、劳动者的歌(二首)、谢亦森、修路、陈良运和生命的密码等等。
  • 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起

    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起

    本书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重点课题。通过对清代最初的几位讲求今文经学经学家经学思想的分析,力图对今文经学的兴起作出较为准确的分析,说明清代今文经学不是一开始就完全只讲公羊学,也不是仅讲今文经学,而是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今文经学逐步被重视,《公羊》学的地位越来越凸显,三科九旨日益为人们所关切。
  • 年轻时做新鲜事

    年轻时做新鲜事

    本书主要收录:我十五岁那年、托翁的动手能力、“托尔斯泰灯”、静的等级、解剖我自己、享受安宁、慢半拍、对一朵花微笑等等。
热门推荐
  • 漫漫修炼路

    漫漫修炼路

    手机宅男林宇在一次手机爆炸的意外中穿越到了深林,在这里,林宇遇到了一个灵风阁的长老救下了他,从此他便开始漫漫修仙路……
  • 汽车养护与急救

    汽车养护与急救

    本书站在专业汽车修理人员的角度,从车主和驾驶员朋友的实际情况出发,用通俗化的语言简要地介绍了汽车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驾驶员朋友自己能够动手或者有必要知道的一些关于汽车养护翻故障应急修理的相关知识。其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汽车养护、汽车故障诊断基础、常见部件的保养及汽车运行中一些常见故障的应急处理。
  • The Pupil

    The Pupi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恨嫁:惹上狂野恶魔 (全本完结)

    恨嫁:惹上狂野恶魔 (全本完结)

    他是代号为“太子”的男人也是令黑白两道闻风丧胆的地狱修罗传闻中,他阴柔俊美、风•流倜傥,换女人的速度永远比换衣服要快……她是流淌着恶魔血液的白衣天使游走在善与恶的边缘地带传闻中,她神秘莫测,曾一夜之间兵不血刃的斩杀数十人……花花公子vs蝴蝶公主这场旗鼓相当的较量,最终会谁输谁赢?……经典台词:“爱?我们这种人会有爱吗?你真是太搞笑了。”“杀死一个人,再救活一个人,我的手上已经沾满了血腥,突然之间不想过这种生活了。”——米洛“从今天起,你是我的女人,我南宫峻独享的女人。”“女人,这条命随时供你来拿,只要你有本事。”——南宫峻“好,我答应你的条件,和她成婚之日,就是我离开独孤家之时,那时候我希望你不再阻挠我的任何事情。”“遇神杀神,遇鬼杀鬼,就算是天皇老子,我也照杀不误,只要能得到你。”“调•情才是男人的王道,打架最多是业余娱乐,两者怎么能相提并论?”——独孤胤
  • 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搞好行政当好经理

    搞好行政当好经理

    本书经过一线作者深入调研,总结出一套优秀企业之所以获得成功的行政管理经验,希望广大经理人从中汲取精华,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 聊将锦瑟记流年

    聊将锦瑟记流年

    在《聊将锦瑟记流年》中,安意如以她那一贯细腻优美的文笔,通过对于黄仲则诗歌和人生经历的精辟评析,并将其与秦汉以来最优秀的诗人、最经典的诗词作对比,真实重现诗歌圣子不世出的才华、悲惋曲折的一生。
  • 未来30年 用钱赚钱

    未来30年 用钱赚钱

    《未来30年,用钱赚钱》脑袋决定口袋,投资创造财富!今日的一般投资人在这方面是无知的,这也是他们长期投资未见成果,市场不好时更是一团乱的原因所在。玩数字游戏是成为亿万富翁的本质,而这本质来自遗传或耳濡目染。要靠金融成亿万巨富,就应该准备名校、高曼,年轻人加油!投资理财的能力,即用钱赚钱的能力。人们理财知识的差距悬殊,是真正造成财富多寡的主要原因。本书详细介绍各种理财工具,不论工薪族还是企业家们,阅读后都会对未来有很大帮助。
  • 三里屯儿尼亚

    三里屯儿尼亚

    在灯红酒绿的三里屯儿,有谁人到中年,隔着逝者如斯、一去不返的时间长河向彼岸无奈地翘望;有谁风华正茂,事业有成,却不由得怅然若失地借酒浇愁;又有谁在职场和情场的漩涡中徘徊挣扎、心力交瘁呢?本书以北京繁华商区三里屯为视点,展现当下中国都市生活的横断面,描绘滚滚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剖析物欲横流冲击下各色人等的喜怒哀乐、精神追求、愤懑焦灼与挫折彷徨,以新世纪的京味儿语言,管中窥豹,透视中国社会三十多年来的深刻巨变。
  • 才高八斗:曹植

    才高八斗:曹植

    本书介绍建安时代与建安文学,记录曹植的起伏人生与其文学创作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