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4800000007

第7章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贡献(2)

很可惜,有些“无体系论”者,不仅没有读懂列宁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对“每一个原理”的根本要求,似乎也并没有读懂毛泽东同志这段反对“从定义出发”、不从实际出发,“按照教科书”研讨文艺问题的方法的中心意旨。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体系”也者,是离不开思想的。没有体系的思想,还能称得上什么“主义”?毛泽东思想之所以成为毛泽东思想,正是因为它是在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斗争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又加以创造性的发展而形成的体系化了的思想。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革命学说,正是对当时中国革命问题,从理论上给予了全面系统的回答,它是发展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其中文化与文学艺术观的论述,就是我们称之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的,《新民主主义论》也好,《讲话》也好,也包括建国后毛泽东同志有关文艺问题的论述,的确不具有“按照教科书”那样的“体系”,但它却具有以上所引列宁所阐明的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体系”的理论品格。

《讲话》,也包括毛泽东同志的其他文艺论著,贯穿始终的中心思想,是关于文艺同人民的关系,而决非什么坚持文艺为政治服务。“历史是人民创造的”,[10]“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1]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最高准则,也是毛泽东同志据以提出和解决文艺问题的最高准则。他认为:文艺事业是人民革命事业的组成部分;人民生活是文学艺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唯一源泉;革命文艺要满腔热情地表现群众,赞颂人民的劳动与斗争;文艺工作者要全心全意地深入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在思想感情上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要认真学习和熟悉人民群众的原始形态的文艺和生动丰富的语言;文艺要按照人民群众的需要,进行普及与提高,要创造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气派、民族风格的作品;对待文学艺术遗产,必须首先检查它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何,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等等。

总之,贯穿《讲话》论述中心的,是“为什么人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它关联着革命文艺的本质,革命文艺的根本方向。而毛泽东文艺思想,作为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系统地、全面地提出并强调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问题,并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与人民结合的途径与办法,使文艺工作者从“小鲁艺”走向“大鲁艺”,为革命文艺的发展指出了一条广阔的道路。它的伟大意义在于,开拓了一个人民文艺的新时代。

三、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理论基石

毛泽东同志说:“我以为,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不解决这两个问题或这两个问题解决得不适当,就会使得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和自己的环境、任务不协调,就使得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从外部从内部碰到一连串的问题。”而围绕着这个为群众和如何为群众的中心问题,毛泽东同志深入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原则,我以为《讲话》据以论述文艺问题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四大理论基石。

(一)文艺的意识形态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一个基本原理。

直到今天,文艺是否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仍在争论不休。但是,文艺在社会发展中作为意识形态的作用,文艺的阶级性,文艺作品的社会倾向,却是千百年来文艺发展史中的客观存在。毛泽东同志探讨文艺问题,提出为什么人服务的方向,正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的上层建筑性质及其意识形态学说的理论基石上。早在《新民主主义论》里,他就明确地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在《讲话》中,谈到为什么人的问题,毛泽东同志首先指出:“这个问题,本来是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列宁所早已解决了的。列宁还在1905年就已着重指出过,我们的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然而,我们也要承认,当时要解决这个问题虽已提到日程上来,在实践中,却还没有《讲话》时这样的迫切性,因而,也没有像毛泽东同志这样,把“为什么人的问题”,作为“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来对待。毛泽东同志在这里,是以“当作观念形态(即意识形态)的文化”的基本原理为基础,鲜明地区分了历史与现状的各类文艺的性质。对于资产阶级文艺家所鼓吹的“非功利”、“纯艺术”、“为艺术而艺术”的论调,毛泽东同志做了这样的评断:“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相互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这个评断曾被某些论者歪曲为“以坚持政治实用功能为内核”,而“走向庸俗社会学”。

很明显,这样批评《讲话》,是以偏概全。首先,《讲话》就是有所谓“内核”,那也是毛泽东同志所一再强调的——“中心问题”、“根本问题”、“原则问题”,即文艺“为广大的人民”服务。其次,毛泽东同志在讲到文艺对政治这种从属关系时,是有“在现在世界上”的限制词的。那时的“现在世界”,是席卷全球的反***侵略战争,一切进步的文艺家能脱离这样的政治么?第三,列宁早已指出了政治在上层建筑中的特殊地位,即“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因此,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艺术,就不能不同现实的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无产阶级的革命文艺,当然更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因为它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毛泽东同志是继承了列宁的观点,并系统地总结了中国“五四”以来文化战线上的丰富斗争经验,而又针对当时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想作出这一评断的。由于“十七年”中有一段时间片面强调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教训,以及林彪、“四人帮”时期的“突出政治”的恶劣影响,邓小平同志适应新的形势,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的观点,作了一些明确的界定。他强调指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12]但他仍然明确要求,文艺工作要同“意识形态领域的其他工作相配合”,[13]抵制、谴责和反对各种错误倾向;要求文艺工作者“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14]那理由还是“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15]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着重指出:“各级党委要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各部门的领导权”,其中自然也包括文化艺术部门,这也说明从毛泽东同志开始,“我们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而文艺则是十分重要的意识形态部门。

(二)“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呢?”这个文学艺术的本源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文艺观的一个重要命题,即使在历史上的一些进步作家那里,文艺必须源于生活,也是普遍真理,何况无产阶级革命文学。鲁迅就十分明确地讲道:“革命文学家,至少是必须和革命共同着生命,或深切地感受着革命的脉搏的。”[16]而人类的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却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出发点。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正是从这个“唯一”的本源观出发,全面地论述了文艺与生活、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普及与提高、继承、借鉴与创造等各种关系,并发出热情的号召:“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毛泽东同志在文艺本源的命题里,不仅生动地阐明了文艺的源泉只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般原理——即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丰富的矿藏,它虽属于自然形态,却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而且深入地论述了“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这是唯一的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所以,可以说,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本源论,是为革命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的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础。

同类推荐
  • 爱你如诗美丽(纪伯伦全集)

    爱你如诗美丽(纪伯伦全集)

    本书收入了纪伯伦不为人知的大量散文、杂文、演讲、译文、箴言录等等,纪伯伦的诗歌才华掩盖了他作为冠绝一世的散文家的身份。这是目前全球收录纪伯伦散文、杂篇最全的一本书。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 殊死较量

    殊死较量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以翔实的资料介绍了美国政府和警方剿灭美国五大黑手党的艰难过程。本书详细地介绍了美国五大黑手党起源、发展和派系以及犯罪行为,重点描写了警方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和公民安全不惜一切代价同犯罪做斗争的决心和行动,以及最终剿灭犯罪集团的过程。
  • 一个女人的双性恋

    一个女人的双性恋

    虽然同为女人,当我听完林丛的故事后,仍然无法控制那种来自内心深处的震撼。我得承认,这个世界是由**组成的大舞台,而在这个舞台上,不同的人为着不同的**在做着不同的表演,而这些表演的背后,又有多少的故事是愿为人知的呢?
  • 我等不到了

    我等不到了

    写下来才发现,真实,比文学还文学。从古典,到荒诞,从平静,到高潮,应有尽有。但是,“真实”又是什么?我重复地陷入了从庄子到西方现代哲学家都描述过的苦恼之中。这个世界需要真实吗?如果需要,又需要到什么程度?对这些问题,我都不清楚。经过层层筛选,我能够肯定的真实只有一项:很多与我有关的人,都死去了。我很想与他们说活,不管他们能不能听到。于是就有了眼前这本书……直到今天,我还未曾使用电脑,这部书稿仍然是用笔一字一句写出来的。不知道今后还会有多少人保持这种书写方式,因此我十分珍惜地把这部书称为“纯手工写作之记忆文学”。
  • 国家日记

    国家日记

    本书包括《重犯押向西部》、《中国反恐怖揭秘》、《共和国告急》、《中国第一农民市场》四个故事。
热门推荐
  • 中国古代贤人传

    中国古代贤人传

    这是一部历史人物传记荟萃的书,取名《中国古代贤人传》。书中所选择这些垂范卓越的人物,他们的影响、贡献很大,是中国人永远引为骄傲的。例如书中所选的周公、管仲等人,就是我们常想到的“贤人”。书的取名,响亮明快,发人联想,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给历史上的某个方面有名气、领风骚、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做传的书,很有文化意蕴。相信这部书一定很受欢迎。
  • 选择与放弃的人生经营课

    选择与放弃的人生经营课

    学会选择,学会放下,以一种乐观的心态看待得与失。学会选择,学会放下,放下也许是一种痛苦,但也许是另一种幸福。珍惜你自由选择的权利,同时也不要浪费自己放下的权利,在选择与放下之中成长,你的人生就会越发明媚灿烂。
  • 阿拜箴言集:哈萨克族哲理名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阿拜箴言集:哈萨克族哲理名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本书是哈萨克族文学家阿拜的散文集,是其代表作之一。在这本书里,他详细记录了19世纪哈萨克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伦理和风俗习惯等诸多问题,表达了他的所思所想,倾注了他的爱与恨,是他留给世人的一份珍贵文化遗产。
  • NBA之超级环指王

    NBA之超级环指王

    当17~18赛季结束之后,老詹首次离开东部,来到了西部的老牌豪门湖人,开始了自己的湖人生涯。而这边,已经注定王朝没落的骑士在选秀大会上用8号签不可思议地选择了一名名不见经传的2米控卫林风,而在被选中之后,林风身上的环指王系统也被正式地激活!随后,NBA迎来了史上最强的天朝球员林风,他也开启了自己的环指王生涯。
  • 大智律师礼赞文

    大智律师礼赞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要抓我的狐狸尾巴

    不要抓我的狐狸尾巴

    我只是只小狐狸……虽然是狐王唯一的小公主,虽然长得可爱了一点,虽然爱玩了一点,虽然经常穿男装......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会惹这么大的祸啊!!“你......你们干嘛?”某狐狸护住自己的尾巴,可怜兮兮地看着来人......“啊,救命啊!!!!!!”一个魔君欺负我也就算了,你一个人类来瞎凑什么热闹啊!虾米,你是父王的徒弟?好吧,悲惨地狐狸生活开始了............
  • 红大衣

    红大衣

    创作,是以真挚清澈之心与外界交融的过程。感谢《北京文学》能够让我的中篇处女作《红大衣》问世。 《红大衣》三次易主,它的款式和颜色几经改头换面,折射着大衣主人们命运的跌宕和时代的变迁。 我以红大衣为线索,以时代变迁为背景,作人性白描,尤其是“外公”和“母亲”两代人的勇气和对理想的永不放弃。 80年前,“外公”,一个东北的土财主,有一个不能被家族接受的理想:他的女儿们长大了个个都要做医生,不靠男人吃饭。他放弃了土地进城打工,将女儿们送进学校。日本鬼子的奴役,长春被围时的饥饿,都不能让他放弃理想。
  • 总裁的娇妻我抢定了

    总裁的娇妻我抢定了

    她,是豪门望族之女,出身高贵,举止优雅,谈吐优雅。他,学历高,长相帅气,薄唇轻吐便会令人魂牵梦绕,办事冷静谨慎,帅气腹黑,深不可测,一手遮天,强取豪夺,只要他想要!新闻上流传,得她者,便犹如得到了整个商业界...他们的遇见注定不平凡,不仅仅是两个商业巨头的结合,更是一个爱情美好的开始,而此时故人重逢,曾经表白被拒的老同学找上她时,又会发生什么精彩的故事呢?这一次,她是选择紧紧的握住身边人的手,还是选择跟这喜欢自己五年故人走?“你放开我,我是不会跟你走的!”“敢碰我的女人,找死!”“事到如今,你还不知悔改?枉费我留在你身边这么多年,离婚吧。”
  • 情深不过百日

    情深不过百日

    我叫许安,一名外科医生。跟陈森偶遇,于我而言,是个意外。我本以为这是一场雪月风花,不想却是万丈悬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研究

    中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研究

    在2008年奥运会的热潮里,在呼之欲出的后奥运时代体育体制改革的前期,大学竞技体育如何能与时俱进地发展?怎样解决好当前存在的和将要出现的各类问题非常重要。《中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研究》是“中国体育博士文丛”之《中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研究》,该书共分13章,具体内容包括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研究综述、开展大学竞技体育的重要性、中国大学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大学竞技体育中的学生运动员、我国大学竞技体育的竞赛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