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600000002

第2章 档案解密 (1)

引: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为搜集国民党方面的情报,在上海建立了外交口的专门特务情报机构——“岩井公馆”。谁也没想到,我地下党竟然成为“岩井公馆”的主持者,从而上演了一幕幕有声有色的“好戏”。

标:中共地下党主持日特机关“岩井公馆”始末

入敌“心脏”

1938年4月,“特别调查所”在上海宝山路应运而生,组建者为岩井英一,所以调查所又名“岩井公馆”。岩井是个中国通,时任日本驻沪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后升任总领事)。

岩井虽然职位不很高,权力却很大,上海的日本和汪伪特务组织的活动经费全由他掌握核发,取得了操纵、干预日伪特务组织的权力。但他毕竟还有领事馆的其它事情要做,不可能整天围着“岩井公馆”转,便想寻找一名得力助手,代他具体管理“岩井公馆”。几经筛选,“能干可靠”的袁殊进入了他的视线。

袁殊1911年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一个没落的官宦人家,幼年随母迁来上海浦东。1929年留学日本,专攻新闻学,接触了一些进步思想,回国后担任“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常委,参加上海左翼文艺活动,创办《文艺新闻》。其间,袁殊以读者来信询问的形式率先披露了左联五君子遇害的消息,震惊了全国。1931年10月,年仅20岁的袁殊经潘汉年介绍加入了“中央特科”。

之后,袁殊曾于1933年加入中统特务组织“干社”,又于西安事变后加入军统,成为军统国际情报组组长。1939年,袁殊在计划炸毁“76号”魔窟时,被秘密投靠汪精卫的军统上海组组长王天木出卖。袁殊随后被“76号”逮捕,并准备将他处决。

危急时刻,潘汉年叫袁殊的妻子马景星立刻去找岩井设法营救。原来,袁殊利用记者身份早就结识了岩井,并成功打入了日方情报机构。岩井很欣赏袁殊的才干,称他是“值得信赖的好朋友”,久想拉为己用,当即答应了马景星的要求,亲自赶到“76号”要人。

救出袁殊后,岩井给他设宴压惊,并透露了准备请他帮助主持“岩井公馆”的想法。袁殊随即请示潘汉年,潘汉年权衡全局后同意了。于是,袁殊发表了亲日的《兴亚建国论》,同时根据潘汉年指令,在“岩井公馆”内成立了“兴亚建国运动”本部,并担任总干事,公开当了“汉奸”。

声势浩大

钻进敌人“心脏”进行抗日活动,是件十分危险的事,必须有一批绝对可靠的共产党员作帮手。潘汉年随即向远在国统区的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主任李克农求援,要求组织派两位可靠又干练的同志来帮助袁殊。李克农就安排桂林《救亡日报》经理、共产党员翁从六和《救亡日报》电台台长彭克平一块来上海。 不久,名记者、国新社香港分社社长、共产党员恽逸群由党派来上海,也被安排在“岩井公馆”工作。袁殊与翁从六、恽逸群组成三架马车。袁殊为总负责,并掌管情报工作,还组织起一支特殊武装,执行“特种任务”,翁从六则负责人事和经理部门,恽逸群负责文化、教育事业。

在三人的运作下,“岩井公馆”日益壮大。野心勃勃的岩井就更加信任和依赖袁殊,并每月拨给大量“军票”。因此“岩井公馆”经费充足,一切开支实报实销,翁从六就每月拨出一笔钱送交潘汉年,提供党作活动经费。日本人做梦也没有想到,“岩井公馆”竟完全掌握在中共手中,它的各部门负责人几乎都是共产党员。

更有趣的是,“岩井公馆”的各个办公室里,都悬挂着袁殊手书的“忠诚”二字,日本特务满以为他们忠诚于“大日本帝国”,实际上,袁殊他们忠诚的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事业。

好戏连台

在“岩井公馆”及“汉奸”外衣的掩护下,袁殊等人将一份份重要的战略情报从敌人的“心脏”发送到延安。这期间,他们完成的情报工作可谓数不胜数:1939年英法企图牺牲中国对日妥协的远东慕尼黑活动;1941年6月13日德苏战争一触即发的报告,后来苏共中央为此曾向中共中央表示感谢;及时向党中央提供了日伪内部的人事更迭;苏南日军的兵力部署、清乡行动;建立通往根据地秘密交通路线;救援被俘的我方人士,这包括袁殊亲自救出鲁迅夫人许广平,掩护潘汉年、范长江、邹韬奋等进入根据地;由于情报及时,粟裕部队迅速跳出了日伪合围的“篱笆墙”……

1942年初,由日本外务省安排,袁殊等人作为“兴亚建国运动”的代表,应邀到日本访问。外务省头子野春吉三郎是组织这一访问的主角。他向袁透露,当前的国策,是准备诱降蒋介石,建立一个以日本国为主体的大东亚共荣圈,日军已确定了南进的战略部署。

这一消息,让袁殊为之一震。来自各方面的情报表明,日军南进已是确定不移的战略决策了,潘汉年即告延安。在欧战全面爆发之后,苏联始终担心腹背受敌。在有了确定日军南进的情报后,才放心大胆地从远东调出了几十万兵力到西线。

后来,袁殊又兼任了清乡政治工作团团长、江苏省教育厅长、清乡专员以及伪保安司令等一系列伪职,他的情报工作日益老辣。自1939年主持“岩井公馆”到1945年抗战胜利,袁殊从来没有发生任何意外,这无疑是与他出色的智谋及中共地下党的密切配合分不开的。

抗战胜利后,为防国民党接收大员抢夺日伪财产,袁殊等人迅速把“岩井公馆”所属10多个单位的财产集中起来。将黄金、外币和房地契、银行单据等近千万元的财产,全部交给了地下党。

除此以外,当时党派人来上海筹划出版《新华日报》,袁殊、恽逸群就把“岩井公馆”的一幢房屋,交该报作为社址,又把“岩井公馆”所属新昌印刷厂的厂房、机器和器材交给该报社使用。不久,夏衍受党指派,来上海创办《建国日报》,也缺少经费,袁殊、恽逸群又把“岩井公馆”的新闻纸100筒、油墨20大桶,装满3大卡车,送给了建国日报社。

之后,在党组织安排下,袁殊把敌伪留下的枪械、弹药装了几只木船,和翁从六等人一起奔赴苏北解放区,恽逸群随后也离开了上海。自此,“岩井公馆”走进了历史。 (摘自《福建党史月刊》)

标:中国人?日本人?二战美军辨别有妙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战区有一些抗日援华的美国大兵。谁是敌人,谁是朋友,这是战争的首要问题。

1942年,美国政府战争部为援助中国抗日战争的美军颁发了一本名为“How to spot a Jap”(如何辨认日本人)的小册子。这本小册子有75页,漫画家以幽默搞笑的方式图解中国人与日本人的特征和区别。在书的扉页,一位美军军官向大兵瑞恩发问:“你在中国待了那么长时间,和我们说说日本人长得和我们的东方同盟军有什么不一样吧!”

瑞恩解释说:首先要看体征。中国人的个头儿接近美国人,日本人要矮一些,中国人的肤色略呈暗褐色,而日本人肤色淡一些,有点偏浅黄柠檬的颜色。中国人的眼睛稍斜,但长的位置与欧美人类似,而日本人眼睛更贴近鼻子。如果日本人混迹在我们的盟友中不好辨认,不妨让他们脱了鞋袜进一步观察。中国人的脚正常,但日本人在当兵以前在家穿“下駄”(木履拖鞋),所以大脚趾和其它脚趾分开。

如果日本特务在长相上实在与中国人难解难分,还可以让他们说一句英语:Smith left fortress。日本人不会发s的音,必定拖拖拉拉,也不会发l音,所以念出来是s…s…smit reft fortress…s…。

总而言之,区分中国人和日本人一要看外表,二要观其行(看脚),三要听其言。但是,就连中国人有时候也分不清到底谁是日本人,那时就要凭感觉了。比如,中国人看见盟军会发出自然的微笑,而日本军人则会异常紧张。

(摘自《 文摘报 》)

标:周恩来救邱会作一命

1933年以后,邱会作担任红军总供给部机要统计员和政治指导员、机关党支部书记,掌握红军全部人员、兵力、枪支、马匹、军械、弹药、粮秣的统计数字,上级是总供给部部长兼政委叶季壮。

同类推荐
  • 天古学院

    天古学院

    魂穿不知名的大陆,成了大洲帝国元帅儿子,本以为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出身,可没有想到居然有一个延续了九代的婚约等着他。前身一直奋斗在退婚的路上,现在他来了,准备继承他的遗志。话说人不作就不会死,婚没退成,反倒把自己送进了一个学院,在这里又开启了他另一个人生。学院真变态,好在妹子多,学习之余除了撩妹还能干啥?不过话说回来,一直女扮男装和自己同居的那个妹子,他可是觊觎已久啊!且看主角如何凭借脑海中的一个图书馆系统,征战大陆,抱得美人归!
  • 李鸿章回忆录

    李鸿章回忆录

    该书以日记的形式展现了清末中国的情形——如何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慈禧太后两次垂帘听政的背后故事、维新运动中各派人的争权夺利、义和团运动的纠结及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慈禧仓皇出逃的惶恐……真切展示了一个真实的、不为人知的慈禧太后。
  •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一觉醒来,繁华尘烟落尽,现代的工科宅男竟然来到了贞观大唐!作为一个有武功、有技术、有理想、有文化的工科达人,哦,不,是工科宅男,李泽轩只想宅在家里,抱着媳妇儿,打牌睡觉看小说,过着“一生一世一双人,半醉半醒半浮生”的悠闲日子,闲的没事再教几个徒弟,让他们代替自己出去。但是嘛.........书友群:607882642(求正版订阅支持,作者打字手都快打残了...)
  • 考古发现

    考古发现

    本书站在科学的立场,以考古发掘为依据,以亚洲、非洲、欧洲、美洲为分界点,对世界考古的重大发现进行生动传神的解说,力求重新再现历史文明,再次演绎古老传说,帮助人们揭开了地下沉睡千年的秘密。阅读本书,读者即可重读先人的思想,透视发达的古代文明,又可收获到心灵的愉悦与知识的富足。
  • 当皇帝

    当皇帝

    姜宝是一个喜欢看穿越小说的宅男,除了吃饭睡觉工作之外,就是各种穿各种看,总是幻想也是一个穿越者,统治世界争霸天下,一场流星雨让他的穿越之旅成为了现实,高兴吧,狂欢吧……
热门推荐
  • 台湾往事:台湾经济改革故事(1949~1960)

    台湾往事:台湾经济改革故事(1949~1960)

    《台湾往事:台湾经济改革简史(1949-1960)》是台湾知名学者郭岱君撰写的一部关于台湾20世纪50年代经济转型的专著。她参用现存于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的蒋介石日记、国民党党史数据(微缩胶卷)以及几位国民党领导人物的个人数据,再加上作者对当年参与经济建设的老兵的口述访问得到的宝贵史料,让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浮出水面。许多当年在台湾发生的经济问题,正在今日的中国政经舞台上扮演。例探索台湾经济转型的秘诀,对中国大陆的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 茅盾经典

    茅盾经典

    茅盾的散文从个人的感受与经验出发,但并不仅止于书写自我,而是通过“风景”的发现,将主观情感与时代精神有机地融合,在描摹世相、记叙人情的同时,反映时代,超越时代。其小说通过描写小人物的命运挣扎折射出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动乱景象,篇幅虽短,但内涵深广,艺术特色鲜明。
  • 我喜欢的一直都是你

    我喜欢的一直都是你

    她用了很多年去适应生活,过平平淡淡的生活,做他身后的尾巴。 渐渐的,他变了,她也变了。 她说,“你只是不适合当哥哥。” 她说,“我喜欢你。” 她说,“我骗你的。” 她还说,“放手。” 他们之间牵牵扯扯很久,她是他的白月光,他亦是。只是是非太多,难以周全。 喝醉酒的他,抱着她,“牛奶味的。” 最开始的他,冷眼相视,“离我远点。” 被表白的他,满脸喜悦,“好呀。” 看见他的他,满脸不安,“过来。”【冷酷(傲娇)男神VS呆萌(腹黑)女主。】
  • 婚婚欲醉:总裁早上好

    婚婚欲醉:总裁早上好

    十八岁表白,结果却被丢去国外;二十岁被召回,目的却是逼她相亲、结婚。伤心的夜店里,封晴左拥右抱两个绝色男人,对霍云铮说:“霍少爷,你不是希望我尽快嫁出去吗?我现在就成全你!”结果?结果是封晴被霍云铮扛回了家,丢在了浴缸里,最后又被扛着丢到了“封晴,这是你自找的。”她以为他要了她就是爱他,却不知男人最擅长的就是拔屌无情:“那个男人很好,而且家世不错,不嫁过去绝对不会受委屈。”封晴:……MMP!--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驻外记者手记

    驻外记者手记

    点击从世界各地发来的书稿,阅读着一篇篇从火热的实践中诞生,蕴涵着真知灼见的文字,编者时时感受到作者们投身国际新闻事业的激情和勇气,也处处领略到他们智慧和汗水的闪光。在他们笔下,描绘出一个色彩斑谰的世界,也诠释了关于和平、合作、友爱等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而他们的身影,也成为其中令人瞩目的亮点。
  • 折翼追日

    折翼追日

    年少轻狂只为追心中的梦想,错过了还能追回吗?
  • 虚空藏菩萨神咒经

    虚空藏菩萨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本书对此做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在界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作者着力探究了三个主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一,是如何维护公众的舆论权,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问题;其二,是如何对公共舆论进行适度干预,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有限性或边界问题;其三,是政府如何在前两者基础上,正确引导公共舆论,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价值取向问题。最后,在我国,加强和完善政府公共舆论管理,旨在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此可见,研究政府公共舆论管理,不仅仅是政治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而且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深入发展的呼唤
  • 聪明的狐狸

    聪明的狐狸

    思达尔是一只非常聪明的狐狸,人称“鬼狐狸”,甩掉猎狐犬,蒙蔽猎人,对它来说轻而易举。森林和附近的农场都是思达尔的捕猎领地。它偷杰克家的鸡,偷伊莱家的兔子,气得大家组织了一个打猎队去追捕它,不过,思达尔巧妙地逃脱了。
  • 绝响

    绝响

    胡树彬,民族穿青人,1977年生于贵州纳雍,现居浙江永康,主编企业季刊《哈尔斯杂志》。2007年开始学写小说,已在《江门文艺》《贵州作家》《百花园》《青春》《小小说月刊》《翠苑》《短篇小说》等发表小说多篇。木城乡方圆五十里,自古以来非常重视白喜丧事,人死了不但要念经诵佛,伴灵救苦,还要请三亲六戚前来祭奠,请唢呐匠坐堂吹奏。唢呐匠两人一班,一大一小两支唢呐,小唢呐高亢嘹亮吹正谱,大唢呐低沉浑厚吹反谱,一正一反双剑合璧,直吹得荡气回肠,九曲百转。丧事正酒那天,孝家三亲六戚请来祭奠的唢呐匠一般都要借此良机举行唢呐大赛,孝家也会包个红包,让唢呐匠们你争我夺。